集市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rec=86&run=13

【概 况】

解放初期, 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挥集贸市场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949年仅市区即辟建集贸市场21处。 其中, 商场7处,摊贩市场11处,集市3处。至
1956年市区连同历城县集贸市场发展到67处。1958年以后,由于“左”的错误影响,
集市贸易大量减少,“文革”时期,又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名,全部关闭市区集
市。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集市贸易迅速发展,集市贸易
在搞活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示出来。 1987年底,城乡集市已发展到323处。其中,市
区51处,农村272处。全市专业批发市场19处。市区集市农副产品上市量1.9亿公斤,
其中蔬菜上市量1.3亿公斤。集市成交额达4.8亿元,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4.
3%。

1988年全市集市贸易持续发展, 城乡集市已达356处。其中,市内市场62处,农
村集市294处。全年新建集市35处,已初步形成了大、中、小配套,专业与综合协调,
批发和零售兼有,布局比较合理,功能较为齐全的集市网络。全年城乡集贸市场总成
交额达9.5亿元。其中,综合集贸市场成交额6.3亿元,比1987年增长40%,占社会
商品零售额的14.6%;专业市场成交额3.2亿元,较1987年增长7.6倍。

集市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满足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一条主要渠道。如
市区48处农贸市场肉蛋、水产、蔬菜、果品四大类主要副食品上市2.1亿公斤,相当
于市区国营商业同类商品零售量的175%,占总消费量的63.3%。其中,蔬菜占社会
消费量的61.8%,肉蛋占40.3%,水产占30.6%,干鲜果品占70.3%。全年上市
量比较均衡,基本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势头。1988年全市城乡集市贸易的
主要特点是:

1.集市建设开拓了新路子, 正在改变工商管理部门自己办市场的状况,逐步实
行多种形式办市场的办法,为解决场地、资金等困难创造了一定条件。全年市场建设
投入资金672万元,其中,工商管理部门投资367万元,社会集资98万元,其他方面投
资207万元。新建综合集市18处,专业市场7处,生产资料市场4处,批发市场6处,初
步形成了专业、生资、批发、综合等多种类型的市场群体。

2.成交额持续增长。 1988年全市城乡集市上市商品总值达21亿元,比1987年增
长64.1%。 其中,乡镇集体、国营单位在集市上市商品金额9.8亿元,物资交流会
上市商品金额1681万元。城乡综合集贸市场成交额6.3亿元,较1987年的4.5亿元增
长40%。 其中,市区农贸市场成交额2.6亿元,增长54.8%;农村集市成交额3.7
亿元,增长29.7%。

3.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 全市已有各种类型的专业市场24处,其中1988年新建
11处。现在既有工业品专业市场,也有生产资料市场,还有旧货市场、建材市场等。
1988年5月相继开业的3处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经营钢材、有色金属、生铁、机电、化
工、 建材、木材等8大类30个品种,开业半年,成交金额即达2.6亿元,为发展工农
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4.蔬菜市场购销两旺,群众满意。1988年国家将四种主要副食品价格放开以来,
市区农贸市场蔬菜上市丰富,供应充足,鲜菜日均上市量达37万公斤,上市品种在30
个以上。蔬菜渠道扩大,蔬菜来源由过去毗邻地区近距离贩运扩展到海南岛、吉林、
云南等边远地区及全国各地24个省、市。全年共引进大宗蔬菜5520万公斤,比1987年
增长45.3%, 占市区全部蔬菜上市量的40%左右。另外,批发网点增加,批发量大
幅度上升。 仅纬十一路、堤口路、北园路、花洪路等4处较大的批发市场,批发蔬菜
即达5343万公斤,比1987年增长70%。

5.果品市场繁荣兴旺。 全年城乡综合集贸市场供应的果品有15个大类40多个品
种, 成交额8017万元,成交量7772万公斤,比1987年分别增长1.2倍和27.7%。其
中,引进大宗果品数量2620万公斤,比1987年增长3.2倍。全年果品供应充足,桔子、
香蕉、西瓜等季节性果品常年不断。

6.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集贸市场普通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市区和农村大、
中集市在市场设施、管理人员、经营者等方面初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五好文明
集市”(即管理好、卫生好、服务好、秩序好、宣传好)活动进一步深入,各区、县都
涌现出一批设施好、管理水平高的“五好文明集市”。1988年全市评出“五好文明集
市”90处;被山东省工商局命名的“五好文明集市”13处;平阴县东阿集、历下区南
门市场、槐荫区纬十一路市场等3个集市,被国家工商局授予“全国文明集市”称号。

【集市建设】

1988年城乡集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改变了过去那种工商管理部门独家办市场的单
一类型的做法,注意发动群众,联合各有关单位共同办市场。采取了联办、合办等多
种建设形式,解决了集市场地、资金的困难。1988年城乡集市建设总投资额672万元,
新增集市面积11.4万平方米。全市共新建市场35处。其中,批发市场6处,即天桥区
北国沃家批发市场、章丘明水西瓜批发市场、章丘大桑蔬菜批发市场、章丘付家蔬菜
批发市场、 章丘高官寨西瓜批发市场、花洪路批发市场;专业市场7处,即槐荫旧货
市场、丹凤街工业品市场、济泺桥建材市场、章丘石衍废旧品市场、舜井商业大厦、
姚头建材市场、 制革街工业品市场;生资市场4处,即山东省生产资料交易中心、济
南市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佛山贸易中心、章丘明水生产资料市场;农贸市场18处,即
济齐路农贸市场,河王市场,平阴子顺集,长清大刘集,章丘姚庄集、明水县医院市
场、明水文化馆市场、明水集、相公集、水寨集、吕家寨集、高官寨集、枣园集、阎
家峪集、浅井矿集,历城宋柳集、华山集、仲宫市场。

【集市管理】

1988年集市管理工作逐步推行了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一)经营人员规范化。进
入市场后,要实行二卡(信誊卡、违章违法纪录卡)、三净(净菜、净果、净蛋)、三包
(包个人卫生、包食品卫生、包环境卫生)、五统一(统一货车、摊床,统一亮证经营,
统一明码标价,统一工作服帽,统一卫生用具)、六化(工作服帽整洁化,出售食品夹
具化,包装容器洁净化,防尘防蝇设备严密化,餐具严格消毒化,个人和环境清洁卫
生经常化)、七不准(不准无证和超范围经营,不能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不准以次充
好、以假充真,不准欺行霸市、哄抬物价,不准出租转让营业执照和摊位,不准抢购、
套购紧俏商品转手倒卖,不准出售腐烂变质食品以及未经检疫的肉禽食品) 。场内定
位编号,对号入市。(二)管理人员规范化。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
法规、政策、纪律。管理程序化,市场管理人员从上岗到净市,各项程序要按要求完
成。(三)经营设施规范化。市场内的经营设施要整齐划一,统管统用。(四)开展优质
服务活动。如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发布信息。进一步开展以“十代” (代储运、代推
销、代存现金、代办电信、代办食宿、代开发票、代办汇款、代过磅秤、代送开水、
代包扎伤口)为中心的服务活动,吸引了各地客商。

【堤口路果品批发市场】

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一处果品批发市场,位于堤口路西首与
纬十二路北首交叉路口。 市场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建有钢架、 玻璃钢瓦交易大棚
1200平方米,香蕉库房和其他库房77间27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89平方米,并可以
同时容纳30多节车皮的货物。市场内设有饭店、旅馆,服务设施齐全,属全天候交易
批发市场。

市场于1986年8月25日开业,1988年已有全国22个省、数百个县市的国营、集体、
个体专业户来场经营。市场交易以果品为主,兼营少量农副土特产品。日均上市量10
万公斤,日成交额15万元,高峰时可达20万元。1988年市场成交量5311.64万公斤,
成交额2997.24万元,比1987年分别增长1倍和1.8倍。1988年末,市场连续3年被评
为省、市“五好文明集市”。

【东阿、纬十一路、南门三集市被评为全国文明集市】

1988年10月6日, 平阴县东阿集、槐荫区纬十一路农贸市场、历下区南门农贸市
场,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集市”。

一、平阴县东阿集

东阿集地处济南、聊城、菏泽、泰安交界处,济(南)—兰(考)公路贯穿南北,交
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1988年集市总面积28000平方米,设布匹、成衣、日用百货、
干鲜果品、木器家具、粮食、牲畜、土陶、柴草、旧货、蔬菜、肉食、禽蛋等17个市
口,3000余个摊位,其中固定摊位631家。集期人流量5万余人次,日成交量13万公斤,
成交额11万元。有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10余省区40多个县市的客商前来交易。

1985年以来,市场工商管理所狠抓规范化管理,并由过去单纯型管理转变为服务
型管理,促进了集市文明建设。1985年至198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县、市“五好文明
集市”,1987年以来连续二年被评为省“五好文明集市”。

二、槐荫区纬十一路农贸市场

该市场位于济南市区经二路纬十一路, 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有6000平方米
的钢架、 玻璃钢瓦半封闭式交易大棚,可以全天候交易。场内划为6个市口,主要经
营蔬菜、小商品、粮油、果品、水产品、禽、蛋、肉食、修理服务等。市场以蔬菜批
发为主,批发市占地3000平方米,日均上市量35万公斤,成交额13万元左右。高峰时
期,蔬菜上市量可达40万公斤以上,成交额18万元左右。全国20多个省区的贩运商常
年来此经营, 日上市人流量5万余人次。市场吞吐量越来越大,品类也越来越多,除
供应本市消费者外,常有贩运户将时令菜运销外地城镇、乡村。

1980年以来,该市场推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对经营者实行“二卡”、“三净”、
“三包”、“五统一”、“六化”、“七不准”管理。二是对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
责任制,执行“四公开”(公开上岗人员名单、号码、照片,公开市场管理政策法规,
公开评选文明管理员,公开处理违章经营户)、“十要十不准”(要服从领导听指挥,
不准各行其事自由散漫;要按时出勤严守纪律,不准着装混穿无故缺勤;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不准侵犯国家和工商户利益;要模范执行工商法规,不准随意收费胡乱
罚款;要尽职尽责遵守纪律,不准玩忽职守酗酒闹事;要文明执法礼貌管理,不准语
言粗野欺凌群众;要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不准贪污敲诈吃请受贿;要坚持原则实事求
是,不准偏听偏信袒护熟人;要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不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要努力
学习提高素质,不准弄虚作假破坏团结),并开展信息服务,建立了由600多个单位参
加的信息网络;组织引进、帮销,开展“十代”服务,建立治安保卫机构,强化市场
管理手段,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198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市财贸战线先进单位”和
省级“五好文明市场”。

三、历下区南门农贸市场

南门农贸市场坐落在济南旧城南门外,地处舜井商业街中心地段,与环城公园相
接。 1982年建成半封闭式钢架玻璃钢瓦重叠式交易大棚2150平方米, 内设水泥柜台
370米,可容纳570个摊位。主要经营蔬菜、肉食、禽蛋、果品、水产品等70多个品种。
货源来自济南郊区、邻近县和济南市区各批发市场,还有潍坊、淄博、烟台等地区的
蔬菜、 果品等。山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地的客商也来此经营。市场日均上市量3
万公斤,日均成交额3.3万元,日均人流量1万余人次。

市场内实行编号定位,对号入市,入场收费。场内固定摊位经营户实行严格的一
戴(戴胸章) 、二卡、三包、四统一(统一明码标价、统一货柜、统一工作服帽、统一
卫生用具)、五不准(不准少称短两、不准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不准欺行霸市哄抬物价、
不准出售变质食品、不准出售未经检疫的肉、禽) 的管理制度。市场还设有监督服务
台,服务台每天接待消费者1500多人次。南门市场连续8年被评为市“五好文明市场”,
1987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卫生达标先进单位”。

(韩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