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rec=60&run=13

【概 况】

济南市纺织工业历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就已有三四十家手工织染作坊。1919年
后,鲁丰纱厂(现济南第一棉纺织厂) 、成通纱厂(现济南第四棉纺织厂) 、仁丰纱厂
(现济南第三棉纺织厂)相继建立,几个染织厂的规模也逐渐扩大。30年代后期,全市
纺织印染厂家(作坊) 发展到332个。此后,由于日军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
治,济南市的纺织工业日趋衰落。解放前夕,全市仅有棉纺锭4.6万枚,布机812台,
棉纱年产量3000多吨, 棉布年产量1700多万米,印染布年产能力416万米。全国解放
后,济南市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细纱机改为简易大牵
伸,平面锭子改为轴承锭子,印染行业的槽染改为连续轧染,织布行业的半自动布机
改为自动布机,针复制行业从无到有,并得到发展。棉纱、棉布和印染布的年产量成
倍增长。60年代到70年代,济南市纺织工业经过产业调整,提高了纺织技术设备的现
代化程度,化纤混纺布和印花布的生产量有了大幅度增加,并开始试产毛纺织产品。
到1978年,市纺织系统棉纺锭达到19.7万枚,织机5543台,印染布年产1.3亿米。

1978年以来,济南市纺织工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面积地进行技术改造,
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和改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狠抓产品质量和品种开发,生产环
境、技术装备有了明显的改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79年
到1988年的十年时间, 翻建危险厂房面积达28万平方米,棉纺锭增加到35.9万枚,
布机增加到7800台。毛纺织、针复制和化学纤维的生产能力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各种
纺织品行销全国, 并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年间工业总产值增长110.84%,
平均每年递增8.64%, 给国家创造利税累计132804万元,出口收购值比1978年增长
了7倍。 济南已成为一个以棉纺织、印染行业为重点,拥有毛纺织、针复制、化纤、
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等行业的纺织工业基地。

1988年,济南市纺织工业企业有99个(含区、县、乡镇属)。市纺织工业公司管辖
的企业有36个。 其中,棉纺织企业7个,印染企业3个,色织企业2个,针复制等企业
15个,毛纺织企业2个,化纤企业3个,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商业企业、服装企业各
1个。另外,公司还辖有供销公司、纺织设计室、纺织科研所、纺织工业学校(中专)、
纺织职工学校等单位。 公司属企事业单位年末职工的6624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
位24个,职工51569人;集体所有制单位17个,职工14673人。

1988年,济南市纺织工业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在治理中稳定发展,在
整顿中不断前进,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快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升级创优,纺织工业
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增长。1988年,公司系统工业总产值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9%,占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的14.32%;销售收入123632万元,比上年增长15
.14%;出口收购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全省纺织行业出口收购值的12.
92%, 占济南市出口收购值的35%;利税总额为14503万元,由于政策方面的调整,
与1987年相比基本持平。

(刘锡仁 李 杰)

【企业内部改革】

一是以全面承包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改革有了新的进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
力。 预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实行了上缴利润承包,承包总基数1898.6万元。在
上缴利润承包中主要采用了三种形式:“双保一挂” (保上缴,保技改,与工资奖金
挂钩)、“递增包干超收全留”和“递增包干超收分成”。二是在17个全民企业和5个
集体企业中实行了工资奖金与实现利税挂钩浮动承包。挂钩企业数占公司所属企业的
61.11%,挂钩利税基数12164.45万元。其中,全民企业11222.27万元,集体企业
942.18万元。 挂钩工资总额9505.90万元。 年底, 挂钩的17个全民企业实现利税
14503万元, 发放工资9929万元,人均工资2051元,比挂钩前增加615元。挂钩的5个
集体企业实现利税1132.8万元,发放工资1073.8万元,人均工资1728元,比挂钩前
增加413元。 济南合成纤维厂在完善工资奖金与实现利税挂钩浮动承包中,把发展生
产、增加效益作为企业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三是部分企业实行风险抵押承包,
把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职工的个人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企业与个人风险共担。济
南纺针织品批发公司实行全员抵押承包后,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的向心力,全
年销售额达到4l900万元, 实现利润104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5%和148.
65%。四是引入竞争机制。把招标承包和优化劳动组合结合起来,鼓励人才的平等竞
争。 五是横向经济联合,优化行业结构。到年底,先后有6个集体企业被优势企业兼
并,全系统城乡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已达到50多个。

(刘锡仁 李 杰)

【现代化管理】

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企业升级,已进入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正常轨道。年内,全市
纺织系统企业管理有了新的进展,企业素质不断增强。

1.升级企业的数量增多。全系统有9个企业上了等级,其中,济南针织厂晋升为
国家二级企业,济南第一棉纺织厂、济南毛巾厂、济南毛纺织厂、济南第一印染厂、
济南第六棉纺织厂、 济南人造毛皮厂等6个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济南合成纤维
厂、济南第五棉纺织厂两个企业晋升为市级先进企业。企业管理升级面占纺织公司系
统企业总数的25%。另外,全系统有3个企业晋升为档案管理国家二级企业,有3个企
业晋升为节能国家二级企业,济南第三棉纺织厂获设备管理国优称号。

济南纺织系统1988年度主要产品产量表

2.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 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目标管理、成本控制法、内部银
行、价值工程、量本利分析、ABC管理法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推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市纺织公司系统取得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50项,其中获省经委、省纺织厅优秀成果16
项,市经委优秀成果11项。通过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增加工业产值2550万元,增加效
益181万元。 此外,部分企业已采用微机进行管理,在计划、财务、基建、劳工等项
管理工作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3.推行计量标准化管理。 全系统有12个企业达到国家二级计量水平,13个企业
达到国家三级计量水平,计量达标升级企业占纺织公司系统企业总数的69.4%。

(刘锡仁 李 杰)

【技术进步】

市纺织工业公司把技术进步作为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1.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能力,年内共计划实施
技术改造项目40项,投资总额为9837万元,全年共完成27项,包括结转项目在内共完
成工作量10988万元。 其中,济南合成纤维厂年产75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已具备了全
面投产的条件; 济南染织厂主要用于生产坚固呢的102台剑杆织机已正式投入生产;
济南毛巾厂引进的20台剑杆毛巾织机,其产品已开始进入市场。这些项目的投产,缓
解了化纤原料的不足,填补了济南市的空白,为扩大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

2.有计划的利用外资。 年内,市纺织系统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4项,利用外资
总额为4894万美元,比198l—1987年七年时间利用外资的总额还要多。利用外资的主
要形式是:中外合资、补偿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租赁方式等。这些资金的主要投向
是:扩大巾被生产,合作生产新型无梭织机,增加针织成衣的产量。利用外资项目的
产品,大部分销往国际市场。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扩大出口产品的门类,提
高创汇水平。

3.提高职工专业技术水平。 1988年,市纺织工业公司采取三种形式加强对职工
的专业技术培训。①正规办学。选送一批专业骨干到大中专院校进行脱产深造。②广
泛开展技术练兵。在全国及省内各级操作比赛中,共有77人次打破24项省内纪录。在
中南六省和华东六城市操作技术比武会上,并条、粗纱、穿筘和织布的第一名分别被
济南第一棉纺织厂、第三棉纺织厂、第四棉纺织厂、毛纺织厂获得。③为一线运转工
人评定职称。 市纺织工业公司在全国纺织行业率先评定工人技师职称。 公司编辑的
《纺织运转工人技师》一书,被纺织部定为全国统一教材。到1988年底,全系统已有
42名一线运转工人评聘为技师。

(刘锡仁 李 杰)

【技术进步】

市纺织工业公司把技术进步作为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1.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能力,年内共计划实施
技术改造项目40项,投资总额为9837万元,全年共完成27项,包括结转项目在内共完
成工作量10988万元。 其中,济南合成纤维厂年产75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已具备了全
面投产的条件; 济南染织厂主要用于生产坚固呢的102台剑杆织机已正式投入生产;
济南毛巾厂引进的20台剑杆毛巾织机,其产品已开始进入市场。这些项目的投产,缓
解了化纤原料的不足,填补了济南市的空白,为扩大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

2.有计划的利用外资。 年内,市纺织系统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4项,利用外资
总额为4894万美元,比198l—1987年七年时间利用外资的总额还要多。利用外资的主
要形式是:中外合资、补偿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租赁方式等。这些资金的主要投向
是:扩大巾被生产,合作生产新型无梭织机,增加针织成衣的产量。利用外资项目的
产品,大部分销往国际市场。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扩大出口产品的门类,提
高创汇水平。

3.提高职工专业技术水平。 1988年,市纺织工业公司采取三种形式加强对职工
的专业技术培训。①正规办学。选送一批专业骨干到大中专院校进行脱产深造。②广
泛开展技术练兵。在全国及省内各级操作比赛中,共有77人次打破24项省内纪录。在
中南六省和华东六城市操作技术比武会上,并条、粗纱、穿筘和织布的第一名分别被
济南第一棉纺织厂、第三棉纺织厂、第四棉纺织厂、毛纺织厂获得。③为一线运转工
人评定职称。 市纺织工业公司在全国纺织行业率先评定工人技师职称。 公司编辑的
《纺织运转工人技师》一书,被纺织部定为全国统一教材。到1988年底,全系统已有
42名一线运转工人评聘为技师。

(刘锡仁 李 杰)

【出口创汇】

扩大产品出口创汇是济南市纺织工业系统的重点工作。1988年,济南市纺织工业
公司克服电力紧张、原料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干方百计保出口,使纺织产品出口创汇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全系统出口企业17个,出口产品产值达36820万元,占全系统工
业总产值的26.29%;出口收购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全市出口收购值的
35%,占全省纺织出口收购值的12.92%。

济南市纺织工业公司,在扩大出口创汇方面的做法:①优先保证主渠道出口。根
据与外贸部门衔接的品种,在计划管理和原料供应上,坚持优先保证、优先安排、优
先生产。②拾遗补缺,开展多渠道出口。全系统多渠道出口收购值达4000万元,占出
口收购值的1/7。济南第四棉纺织厂与澳门百达洋行、珠海市前山镇工业公司合作建
立了丰达针织制衣厂,产品全部出口,开辟了一个国际贸易的窗口。③瞄准国际市场
搞产品深加工出口。印染布直接加工出口60万米,比上年增长39.53%;纯棉工艺布
出口89l万米, 比上年增长50.76%;涤棉服装布出口1333万米,比上年增长24.23
%;针棉织品折纱出口3l38吨,比上年增长61.04%。

(刘锡仁 李 杰)

【产品创优】

1988年,济南市纺织工业产品创优获得大面积丰收。全系统国家考核的15大类产
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100%,比上年提高l0%,国家和省产品抽查合格率均达到100
%。济南针织厂获纺织工业部质量管理奖,济南第四棉纺织厂获省质量管理奖和省纺
织厅质量管理奖, 济南第一棉纺织厂获市质量管理奖。全系统连续4个季度获得济南
市“五比竞赛质量优胜杯”。全系统一年内共创省以上优质产品37个。其中,获国家
金质奖1个, 部优质产品奖18个,省优质产品奖18个。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26%,高
于全省(13.4%)和全市(19.6%)的平均水平。为提高产品档次,促进上新创新,全
系统设计新花样2319张,投产618张。5月份,济南毛巾厂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复制产品
图案设计评比中, 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8个,获奖数量居全国同类企业
之首。全系统积极研制新产品72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l 6.05%,比上年提高6.49
%。其中,济南第五棉纺织厂的大麻产品获国家经委技术进步优秀成果奖。

(刘锡仁 李 杰)

【济南第四棉纺织厂获全国首块棉纱金牌】

1988年,济南第四棉纺织厂生产的聘贤牌19.4Tex、14.6Tex精梳针织专用纱获
国家质量金质奖,成为全国纺织工业第一块棉纱金牌。

19.4Tex、14.6Tex精梳针织纱,自1981年开始试纺,先后经过11次试纺和改进,
质量达到1982年乌斯特公报5%的国际先进水平。 1984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山
东省优质产品, 1986年被评为纺织部优质产品。在1988年5月纺织部组织的全国纱、
布质量评比会中获得棉纱质量评比第一名。19.4Tex、14.6Tex精梳针织纱,是专供
济南针织厂与日本郡是株式会社补偿贸易项目的专用纱,它以条干均匀,手感弹性好,
棉结少,成纱强力高,捻度适中,制成针织坯布疵点少,针织布面光洁等优点,受到
用户好评。济南针织厂使用该产品制成的针织弹力衫,1984年评为纺织部优质产品,
1985年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为了提高19.4Tex、14.6Tex精梳针织纱的质量,济南第四棉纺织厂加强管理,
建立了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 该厂
1988年获得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山东省纺织厅质量管理奖,并被济南市标准计量局列
为参加首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企业。

(刘锡仁 李 杰)

【济南市第十一棉纺织厂建成投产】

章丘县是合同棉花生产基地县之一。为进行棉花深加工,中共章丘县委、县政府
决定创建棉纺厂。经报济南市经委、计委批准,定名为济南市第十一棉纺织厂。

该厂总体设计规模3万纱锭、 600台布机。第一期工程1万纱锭棉纺生产线于1987
年8月破土动工。 1988年6月进行设备安装,7月试机投产,12月底基本完成。当年生
产21支纯棉纱244吨。工厂总面积为32458平方米。配电室、锅炉房、机修、库房、食
堂、 浴室等配套设施687l平方米。另配深水井3眼,专用输水管道600米,100立方米
水塔1座,专用10千伏输电线路2600米。安装1000千伏安、100千伏安、20千伏安变压
器各1台,4吨供热锅炉1台。形成了完整的l万纱锭棉纺生产线,包括主机设备,清花
机1套16台, 梳棉机20台,并条机12台,粗纱机6台,细纱机26台,落筒机4台,换纱
机4台,中小打包机4台,并备有相应的辅机、空调和原棉验配、成品实验等配套设备。
总投资165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1200万元。现有职工503人,以投资带劳农民
合同工为主体,年产棉纱在1840吨以上,实现了就地收购、就地深加工的要求。

(王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