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rec=58&run=13

【概 况】

电子工业是高技术产业,在济南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济南解放以后,电子
工业在原来仅能进行无线电修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1958年,济南市成立半导
体实验所, 次年1月,成立了“山东无线电器材厂”。到60年代初,济南市已可以生
产简易晶体管收音机和锗钨键二极管、锗金键二极管、20厘米舌簧扬声器、热敏电阻
器、光敏电阻器等电子产品。其中,二极管的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共济南市委制定了发展电子工业的规划。
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计委、市经委、市科委联合部署,围绕为半导体收音机的配套,
从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子元件入手,以各区自办为主,以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选择、
确定一批企业转产电子产品。1965年11月,成立了济南市无线电工业公司,对全市生
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实行归口管理。从此,济南市电子工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
1965年底,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有25个。1966年,山东省无线电厂等单位成立,全市
电子企、事业单位达到33个(包括归口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32万元,工业总产值419
万元(1970年不变价格),实现利润86.14万元,在当时的国内同类城市中居先进行列。

“文革”十年,济南市电子工业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发展缓慢。特
别是1974年,由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全市电子工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导致全系统亏损327万元,工业总产值比1973年下降5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调整、改革、整
顿、提高”的方针,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理,产品由以军品为主转为以民品为
主,“军民”结合;由先基础产品,后整机产品转为以整机带元件,元件促整机;狠
抓企业的革新、挖潜、改造,加强骨干企业的建设;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努力增加名、
优产品的生产。到198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3437万元,比1978年增长27.3%。年产
通信整机477端部, 3l厘米黑白电视机46211台,晶体管收音机70.9万台,半导体器
件809万支,电子元件1.04亿支。

“六五”计划的前两年,济南市电子工业由于技术改造步伐迟缓,产品更新换代
速度缓慢,加之军工任务下降和不适应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生产和经济效益下降,
1982年全系统亏损135万元。

1983年以后,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深入开展企业整顿,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推行
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引
进的步伐,注重新产品开发,从而使生产迅速回升。到“六五”末期的1985年,工业
总产值达15266万元(1980年不变价格),比1980年增长50.4%,实现利税总额2679万
元,比1980年增长2倍。当年试制成功新产品48种,其中有9种填补了国内空白,13种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整个“六五”时期,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有国优产品1个,部优
产品3个,省优产品5个。

进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不
断深化企业改革,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坚持技术进步,狠抓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发
展外向型经济,使济南电子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88年底,全系统有企事业单位27
个。其中,整机厂7个,元器件厂12个,工艺协作厂3个,后方厂2个,研究所2个,共
有职工12899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74人,占职工总数的9.9%。1988年,全系
统完成工业总产值30816万元,比上年增长45.4%,比1983年增长3.2倍。在生产持
续发展的同时, 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1988年,实现利税总额3425.1万元,比上年
增长84.7%,比1983年增长3.88倍。其中实现利润21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08%,
比1983年增长3.2倍。 全员劳动生产率23809元/人,比上年增长15%,比1983年增
长3倍。总之,5年间,全系统的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两番。从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
系统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工业总产值在省内仅次于青岛、潍坊,占第三位;产品销
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实现利润三项指标,仅次于青岛,占第二位。

济南市电子工业1985~1988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统计表

济南市电子工业1985~1988年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工作进展迅速。1984—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先后引
进国外先进设备 640台 (套) ,购置国内先进设备1200台 (套) ,累计完成技改投资
11408.3万元,建成具有国际80年代初先进水平的生产线17条,使全系统固定资产原
值达15122.9万元, 净值10906.4万元,是“六五”末期的1.84倍。通过技术改造
和技术引进,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全系统的工业总产值有90%以
上是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以后实现的。现能生产9大类、230多个品种的电子产品,
具备年生产各类通信整机2000部, 黑白和彩色电视机30万台,集成电路500万块,半
导体分立器件l亿支, 电子元件1.4亿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配套服务的电子应用整
机1.5万台的生产能力。

(许树人)

【深化企业改革】

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全面贯彻、执行《企业法》,确立厂长在企业的中
心地位,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更多的自主权。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在
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中,首先是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明确厂
长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责任,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书
记兼任副厂长或厂长、书记一人担任。其次,改革企业的干部制度,调整机构,精减
非生产人员,健全规章制度,在企业中实行中层干部选聘制,在选聘中引入竞争机制,
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机会。这一做法,在企业中得到广大干部和职
工的拥护和支持,选聘后的中层干部,大部分工作积极,成绩出色,职工普遍反映较
好。第三是改革企业内部的劳动制度。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在部分集体企业
试行优化劳动组合制度,结合优化劳动组合,对在职职工进行培训,全年共组织举办
各种岗位培训班70余期,培训职工3772人。第四是改革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在国家
规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企业内部有权实行计件工资、定额工资、岗位工资等形式,
适当拉开档次,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
展。第五是在企业推行“工效挂钩”,即工资总额同实现利税挂钩浮动。1988年全系
统共有22个企业实行了 “工效挂钩” 浮动的办法, 占系统内企业总数的84.6%。
“工效挂钩”浮动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为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创造了
条件。

通过广泛推行“工效挂钩”,出现了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实行“挂钩”的企业经
济效益不断提高,1988年挂钩企业实现利税比核定的利税基数净增1735.56万元,比
1987年增长102%;二是职工收入不断增加,1988年,实行“工效挂钩”的国营企业,
职工人均年收入比1987年提高36%;集体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比1987年提高27.9%;
三是企业工资有所增长,1988年全系统挂钩企业新增效益工资649.1万元,比1987年
增长42%。

(许树人)

【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创忧】

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公司重视新产品开发工作,要求所属企业对新产品开发
项目实行承包责任制, 要定项目、 定人员、定时间、定目标、定奖惩。由于实行了
“五定”,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和紧迫感,新产品开发工作
成绩显著。 全年共开发新产品43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项,达到国外80年
代初先进水平的6项,填补国内空白的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8项,达到省内先进
水平的13项。当年新产品产值18439万元,新产品产值率59.8%,新产品创利税1078
万元, 占全系统实现利税总额的31.5%。1988年山东省电子工业系统共获部以上科
技成果(进步)奖5项,其中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获3项,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的国
防战略武器配件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的
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创优工作取得自行业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济南市电子系统
重点考核的61种电子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的有57种,质量稳定提高率为93.4%,比
l987年提高8.1%;山东省无线电厂和山东电视机厂获“济南市质量管理奖”;山东
电视机厂有1个质量管理小组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全系统有4个厂家的8种
电子产品参加全国行评和集中测试, 有6种产品获奖,获奖率达75%,其中山东电视
机厂有2种47厘米泰山牌彩色电视机和济南无线电十二厂的2种珍珠牌涤纶薄膜电容器
获全国行评一等奖。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系统共有7个企(事) 业单位的12种电子
产品分别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和机电部优质产品称号。

目前, 济南市电子工业公司系统共有国优产品1种,部优产品11种,省优产品27
种。优质品产值达8211.2万元,优质品率为26.6%。初步形成了以名牌电视机、通
信整机为龙头,以优质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子元件为基础的名优产品体系。

(许树人)

【推行现代化管理】

在前几年企业整顿、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基础上,1988年,济南市电子工业公司
根据生产中增支因素较多,特别是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的状况,在电子工业系统大力
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如:“ABC管理物资法”、“目标管理法”、“成本控制法”、
“规范化工作法”、“量本利分析法”等。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
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消化增支因素,提高了经济效益。

济南市电子工业1988年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项目统计表

1988年, 济南市电子工业公司举办了有150人参加的“满负荷工作法”学习班;
组织200多名干部参加现代化管理学习班; 组织各企业的企管科长参加市企业管理学
习班;举行了首届现代化管理成果发布会,共发表10项成果,其中济南电工合金厂的
《采用量本利分析法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获一等奖,山东省无线电厂的
《微机辅助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和济南无线电七厂的《应用ABC管理法进行物资管理》
获二等奖。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现代化管理已在企业初步推行,并尝到了甜头。如
济南无线电七厂通过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使仓库资金管理准确,储备资金下降34%,
清理出不合理占用资金70多万元。通过实行“厂内银行”,少占用流动资金80万元,
全年节约工时费用16.8万元,材料费15.8万元。

(许树人)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是济南市从事计算机研制开发、配套生产、系统集成、
销售服务、进出口贸易的初具规模的企业集团。

浪潮集团公司于1987年7月成立,1988年9月形成经济实体,以浪潮牌微机为龙头
产品,以山东计算机服务公司、山东电子设备厂、山东省电子研究所、山东省电子器
材公司和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山东分公司等5个省属县团级企事业单位为实体
层,以山东黄海软件开发公司等5个独资公司、东港实业有限公司等4个中外合资企业
和济南微电脑服务中心等8个内联合资企业组成紧密层, 以47个合作配套单位为松散
层。

浪潮集团公司实体层现有职工9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23人,占职工总数的57
%; 资产、资金4100多万元。1988年,浪潮集团公司实体层完成工业总产值1.33亿
元, 比1987年增长103%;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比1987年增长35.1%;实现利
税总额1600万元,比1987年增长31.5%;创汇600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82万
元/人, 人均创利税1.42万元。实现了速度、效益的同步增长,成为我国电子行业
百家先进企业之一。其销售收入列我国计算机行业的第三位,被列为我国计算机工业
的三大支柱企业之一。

1988年, 浪潮集团公司开发新产品8项,完成开发项目20项,其中通过部级鉴定
的1项, 通过省级鉴定的3项。近年来,在通过鉴定的项目中,有5项获山东省优秀应
用项目奖, 2项获山东省优秀新产品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主导产品浪潮LC0520A
型微型计算机,1985年荣获全国微机质量评比一等奖,1986年又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
号和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7年又被评为国家优选系列机。 1988年浪潮
LC0520D型机和浪潮LC0530型微机分别获山东省和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成立,为济南市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浪潮企业集团具有科研开发,配套生产,系统集成,销售服务,进出口贸易等综合功
能。 形成了年产2万台微机,2万台显示器,2万台电子推广应用产品,30万箱计算机
打印纸的生产能力。为了巩固、扩大国内市场,浪潮集团在山东省设立16个销售服务
公司, 在全国设有100多个销售代理、30多个维修代理和10多个培训代理。目前,浪
潮集团公司已在省计划中单列,并被批准为机械电子工业部扩权企业。

1988年,浪潮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核心层单位分别实行了经
济责任承包,推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办法和奖惩标准。
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同时根据电子
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确定了“强化两头,带动中间”的经营方针,搞活经营机制。
强化两头,即强化新产品开发和售后服务,以此带动生产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发展中浪潮集团培育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即“求实、拼搏、改革、创新”的浪潮精
神。并荣获了一系列光荣称号:山东省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电子工业部职工教育先进
单位,全国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优秀单位,山东省省级先进企业,国家二级企业。

(姚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