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放 思 想 团 结 奋 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rec=2&run=13

把 济 南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提 高 到 一 个 新 水 平

——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在中国共产党

济南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共济南市委书记 贺国强

同志们:

我受中共济南市第四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加快和深化改革。我们要围绕
这个主题,分析形势, 总结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和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及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 动员广大党员和全
市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努力把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
到一个新水平。

一、改革奋进的五年

从一九八三年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到现在已经五年时间。五年来, 全市人民在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指引下,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我市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形势总的是很好的。

——国民经济开始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反映经济实力、经济水平和经
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全面增长。一九八七年同一九八二年相比, 全市社会总产值、工农
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均增长一倍多, 财政收入增长68%。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国
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提前四年于一九八六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五年来,工业生产
以年均16.5%的速度稳步发展, 尤其是去年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产值突破百
亿,基本上做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农村经济冲破传统的自然经济束缚,正
向着商品化、专业化迈进。粮食产量稳定提高。乡村工业异军突起, 产值五年翻了两
番,40%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城乡市场繁荣活跃,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
城乡一体、纵横交错的流通网络,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一倍以上。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进行综合改革试点以来, 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
比较符合济南实际的 “纵横弹跳”式改革的路子。市领导县体制日趋完善,农村改革
继续深入,农村经济充满活力,以大城市为依托的贸工农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企业推
行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全面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经营机制得到
改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在继续搞活消费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
生产资料 市场、金融市场以及技术、人才、劳务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正在形成。
围绕搞活企业进行的计划、投资、物资、财税、金融、工商、物价等配套改革逐步深
入,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功能加强。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跨地区、跨
部门的横向经济联合迅速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开始起步。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革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
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五年拓宽改造主要道路四十多条、桥梁十九
座, 新建住宅三百八十多万平方米。一批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市政设施和其它服务
设施相继建成, 特别是引黄保泉、环城公园、工商河治理和“八一”立交桥等工程的
竣工, 进一步改变了城市面貌。城市绿化美化、环境综合整治和村镇建设取得可喜成
绩,市容卫生连续几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有了新的进步。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五年
实现科技成果近千项,推广应用率由68%提高到80%。教育经费逐年增加,配套设施明
显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取得较大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走在全省前列,
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省红旗单位,并
在全国受到表彰。文化艺术、体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史志档案等事业取得
新的成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开始形成 ,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日益提
高,涌现出一批富于开拓精神、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拔尖人才。

——改革使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五年全市城镇安排就业十三万多人, 就业问
题基本解决。一九八七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九百九十六元, 比一九八二年增长
近一倍,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9% 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一九八二年的二百
四十七元增加到六百二十七元,增长一点五倍。城乡居民储蓄额增长近四倍。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民主在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逐步扩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作用日
益加强。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积极参政议政, 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
壮大。地方立法工作获得较大进展,普法教育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
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
的斗争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成效,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
更新, “左”的影响、小生产习惯势力以及各种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陈旧观念受猛烈冲
击, 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开始树立。党的基本路线日益深入
人心,改革开放正在成为全市人民政治生活的主旋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进一步发扬。

——各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历时三年多的整党和经常性党性、党风、
党纪教育, 使党内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状况有了改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战斗力
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和先锋模范作用。随着干部“四化”方针的贯彻落实, 各级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和整
体功能明显改善和提高,较好地实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交替,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总之,经过五年的努力,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过去的五年,
是思想不断解放、改革日益深化的五年, 是建国以来经济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
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它标志着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五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都是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在省委、省
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 团结奋斗,励精图治的结果,也是同省级机关、驻济部队及省内外各兄弟
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共济南市委,向积极投身于改革和建设的全
体共产党员和全市各族人民,向给予济南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驻济部队,向一切
为济南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
任务。振兴济南, 首先要振兴经济。几年来,我们反复强调,经济战线理所当然要集中
精力抓经济,其他战线以及各部门各单位也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以
此作为衡量领导思想是否端正、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全市上下, 包括各
级党政组织, 各级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民
兵等群众组织, 都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团结带领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各界人士,为振兴济南献计出力。正是这种强大的合力,推动着我市经济建设沿
着健康的轨道迅速前进。

——必须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改革开放是启动社全生机的根本动力, 是振兴济
南的希望所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能够出现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正是坚持
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开始打破了僵化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管理体制,极大
地焕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实践证明,建设必须依靠改
革,改革必须促进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抓住改革就能高屋建瓴,带动全局,使建设和改
革相互促进。

——必须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级指示。上级指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但不能照抄
照转,要努力发挥创造精神,作好与济南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这几年我们制定的改革、
开放、搞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所以取得明显成效, 对改革与建设、宏观与微观、速度
与效益、稳定与发展等关系处理得比较好, 没有出现动摇徘徊,以致大起大落,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我们贯彻上级指示注意调查研究 ,从济南实际出发,不生般硬套,不搞“一
刀切”,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必须培养和强化省会意识。几年来, 我们从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性质、地
位、特点出发,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为全市人民服务,为省级机关、两级军区服务,为
全省各市地服务,为对内对外开放服务的指导思想,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敢为人先
的竞争意识,发杨“高标高效,务实求实,开拓进取,创优上新”的济南精神 ,力争使各
项工作走在全省以至全国的前列。这对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
用。

——必须大力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始终强调,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下, 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坚持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放在
同等重要位置, 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从这一指
导思想出发,在全市范围内,深入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面教育以及理想纪律、职
业道德、民主法制教育, 广泛开展了“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泉城”的群众
性活动,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和市容卫生、文化市场的整顿,从而为改革和建设提供
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强有力的保证。

——必须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团结是胜利之本, 安定是顺利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前
提。我们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顾大局,讲团结,讲党性,守纪律,自
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强调新同志要尊重、关心老同志, 老同志要帮助、爱护
新同志, 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强调党内重大问题要同党外人士充分协商,群众共同关
心的问题要进行民主协商对话, 自觉接受监督;强调要按照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行依法治市,促进
社会安定。这不仅保证了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的顺利发展,而且为今后济南振兴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有些方
面的改革步伐迈得不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够合理,
部分产品质量不高,优势拳头产品不多,已有的不少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市场占有
率不高,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科技、教育事业还没提到应有
的位置;物价上涨过快,市场、物价管理既有搞得不活的问题,也存有混乱现象;社
会分配仍存有平均主义和新的不公平现象;财政紧张状况还没有根本缓解;党内不正
之风仍较严重,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严重官僚主义等问题还没有解决;社会风
气、社会治安秩序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客观因素,
也有长期积累下来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但主要还是我们工作上的原因。从市委领导
上看,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学习领会不深,思想解放不够,开放意识不强,
认识水平、决策水平、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还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我们一定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努力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把济
南的事情办得更好,不辜负省委期望和全市党员、人民的重托。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
以及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在全省经
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理应走在前列,为实现十三大
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富民兴鲁做出应有的贡献。

济南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济南处在山东沿
海开放地带和黄淮海开发地区中部,是我国东部沿海通向中西部经济区的门户,是华
北、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全国重要贸易中心之一。二是自然资源条件较好。济南的
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众多,市内与周围地区的自然生物、地下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
重要地位的鲁西北、鲁南农副产品基地、煤炭基地和胜利、中原两大油田都靠近济南,
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三是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济南已形成门
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并拥有一批优势行业、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在全省
和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乡镇、区街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四是科
技教育比较发达,是山东人才荟萃之地,具有独立开发、应用和引进、消化先进科学
技术的能力。五是有一支立志改革、素质较好、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六
是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已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提出
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我们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这种机遇对各地是共同的,谁抓住机遇就走向振兴。目前,全国省会城市和中心城
市的发展都在加快步伐,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我们坐失良机,就可能落在同等城市的
后面。这是一。其次,随着中央沿海地区开放和黄淮海平原开发两大战略措施的实施,
全省经济发展已形成“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济
南既处于山东半岛开放区又处于黄淮海平原开发区,负有双重任务,这既是其他市地
所没有的优势,同时又使我们受到南北夹击、东西合围的更大压力。应当看到,我市
经济发展虽有明显优势,但制约因素不少。比如,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经营管理水平
不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能源、原材料、资金短缺,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综合
服务功能较差,等等。这种机遇和挑战同在、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存的形势,要求我们
一定要警醒奋起,破除优越感和自卑感,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竞争中走向全面振兴。只有这样,济南才有出路,才有希望。

基于上述认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是,充分发挥济南优势,坚持改
革开放,以科技教育为先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为突破口,
实施“内向外向结合,开放开发并重,城乡一体发展”的战略,努力把济南建设成为
具有泉城特色,繁荣、富裕、文明的开放型、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根据这个战略构想,到本世纪末:1.工农业生产以较快的速度稳定发展,国民生
产总值力争实现第三个翻番,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2.产业结构、产
品结构趋向合理,主要产品普遍采用国际标准,全市出口收购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比重达到20% 以上。3.科技教育事业有长足进步,多数企业采用八十年代初的先进技
术,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居全省前列。4.农业向着现代化迈进一大步,经营
规模适度合理,专业化、生态化、集约化程度大为提高,农村商品率达到70%以上。5.
城市建设基本实现总体规划目标,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环境污染得到较好治理,综合
服务功能明显增强。6.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史志档案等事业有
较大发展,设施进一步改善,水平明显提高。7.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年均自然增长率
不超过5.8‰。8.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收入稳定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占有
一千美元以上,达到小康水平。9.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发展,民主法制建
设显著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总之,到本世纪末,泉城济南的面
貌将大为改观,各项事业将更加生机盎然,人民生活将更加舒适方便,济南将以崭新
的姿态屹立于齐鲁大地。

下届市委任职的五年,我们将胜利完成“七五”计划,开始实施“八五”计划。
这是进一步振兴济南的关键时期。到一九九二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九十亿元,
人均二千一百六十五元(折合五百八十美元),年均递增9.5%和8.3%;工农业总产值
二百一十四亿元,年均递增13.3%,提前实现第二个翻番,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出口
商品收购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提高到10%; 城市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基础
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科教
文卫体等事业有新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实现上述目标,应着重采取下列对策和措施:

第一,坚持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放在首位。要确立“科教兴市”的战略思想,切
实把我市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认真贯彻 “经
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在重点搞好应用科学研究的
同时,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程度。要
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增强地方科研机构的活力,调动科技人员的积
极性、创造性,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运用到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上来。
要充分发挥驻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多的优势,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使
他们的科技成果更多地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用。要重视发挥民办科研机构和科技
群众团体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科技实业,鼓励开发应用型科研单位进入
企业和企业集团或兴办各种技术开发中心,支持科技人员承包、租赁、领办企事业,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允许兼职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有偿服务。要认真贯彻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层层落实规划,扎扎实实抓好各级各类教育,为现
代化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知识型劳动大军。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和幼儿教育,进一步完善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的新体制,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切实办好师范教育,有计划地培训|在职
教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倡和支持社会办学,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
教育经费的增加应高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鼓励社会捐资助学、集
资办学,搞好勤工俭学。要进一步在全市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认真
做好经常性的知识分子工作,努力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二,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形成特
色、带动全局的原则,大力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关联作用和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的主导产业;在重点发展轻纺工业的同时,充分重视基础工业的发展;以壮大现有优
势产业为基础,积极开发新兴产业;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走少投入、多产出的路子,
加快实现产品由初级到高级,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的转变,逐步形成以中高档
产品为主体的产品结构,力争到本世纪末建立起工业结构优良化、生产布局合理化、
主导产品系列化、骨干产品精新化的有较高效益的工业体系。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
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机电、纺织、化工、冶金、轻工、造纸、食品、建筑建材等支柱
行业和优势行业。要跟踪市场需求的方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产适销对路产品,
不断扩大优质名牌拳头产品的生产能力,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国内外市场的覆盖
率和占有率。县以上老企业要抓紧技术改造,上新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乡镇、
区街企业要上管理、上规模、上水平;村户工业要进一步给政策,放手发展。所有企
业都要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狠抓产品质量,使我市各类产品质量在今后几年内有
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列入计划的重点工程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要从各方面予以
保证,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增强发展后劲。

第三,大力发展城郊型、贸工农型农村经济。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继续深化农
村第二步改革,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及资金积累制度,发
展适度规模经济,并进一步完善市领导县的管理体制,坚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要
坚决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正确处理粮食作物和经
济作物的关系,稳定粮田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技
术投入,切实解决好电力和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问题;继续加强农田水利
和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认
真落实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战略。近期以市郊为重点,大搞南部荒山绿化和沿黄荒滩
荒水开发,同时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庭院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逐步达到粮食与经
济作物、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一二三产业合理配置的三个良性循环。要按照“服务
城市,富裕农民”的要求,继续加强蔬菜及肉、禽、蛋、奶、鱼、果等副食品基地建
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鼓励和支持农民直接参与流通,解决好城市副食品供应问
题。要加强农业配套技术、应用技术的研究,以及“星火计划”的实施,积极推广应
用新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生态化、集约化的进程。要加强土地管理,严禁乱占耕
地。要充分发挥城市工业、科技、信息、人才、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
县区、乡镇和农民服务,进一步做好支山扶贫工作。

第四,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适应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
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是振兴济南经济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全党同志务
必充分认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以更大的胆略和
气魄,更加勇敢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在指导思想上,要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国际市
场为导向,出口创汇为中心,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为重点,发挥优势,外引内联,大
力发展创汇工业、创汇农业和其他创汇产业,逐步形成具有济南特点的外向型经济格
局。 从现在起到一九九0年,主要是优化调整以轻纺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结构,培植劳
动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使出口创汇、引进技术和利用外
资有较大增长;到二000 年,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
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基本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出口创汇、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有更
大发展。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充分发挥轻纺、化工、机电、建材等传统出口产品优势
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出口产品。要充分发挥大中企业的综合优势和乡镇、区街企业
的特殊优势,大胆利用外资,积极开展“三来一补”业务,进一步搞好技术和人才引
进工作,要制定和完善鼓励出口创汇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抓紧筹建出口加工区和
新技术开发区。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的要求,认真搞好外贸体制改革。要建立、完善出口生产和外贸体系,设立专项发展
基金,切实抓好出口专厂和产品基地建设,大力促进以出口产品为龙头的企业之间、
贸工农之间、生产与科研之间的联合,变分散出口为联合出口,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能力。要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自营外贸业务。与此同时,积极开拓
旅游业, 大力组织劳务、技术出口,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要扩大对外联系渠道,强化
情报信息工作,进一步发展同国外友好城市的关系,搞活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生产、
外贸、金融、交通、商检、海关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共同为
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

第五,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市服务功能的配套完善, 对于充分发挥城市的
中心作用, 增强吸引力、辐射力,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济南是山东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既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又要在全省两个文明
建设中起“窗口”、示范、纽带的作用, 这就更加需要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因此,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对待这个问题。要严格执行城
市总体规划,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和“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综
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近期与长远、建设与管理、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之间的关系, 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使我市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朝着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城市建设的起点要高, 防止和克服短期行
为。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控制城市规模,继续把城市建设的重点由新区开发
转向旧城改造, 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卫星城镇、广大城郊乡村互相联结的建设格局。
要充分调动市、区两个积极性,从建设现代化城市和适应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出发,有计
划有重点地加快交通、邮电、供电、供水排水、集中供热、管道煤气和天然气等基础
设施的建设, 切实保护自然资源,搞好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以及绿化美化、市容卫生
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工作、生活条件。要树立大流
通观点, 坚持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切实加强商业服务网点的建设,进一步
敞开城门,搞活流通,组织安排好市场供应。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
等产业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 重视办好老龄事业,尽快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以更好地
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正处于生育高峰期, 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形势非常严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经济和社会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各级党委和政
府都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
孩子,搞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同时,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机
械增长。

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 我市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从单项突破到
综合配套的发展过程。目前, 改革的形势很好。十三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为改革提供了更加科学求实的依据, 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更加明了清晰;国民
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深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十年改革
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人们对改革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增强。但是,
也要清楚地看到, 改革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新体制尚处于成长发育时期, 旧体
制仍在不少方面发生作用, 国家与企业、集体与个人、计划与市场、宏观与微观等基
本经济关系还没有理顺,各方面的机会不均和利益矛盾现象日益增多,而新的合理格局
一时难以形成。政治体制改革刚刚迈步,长期积弊一时难以消除,行政管理机构庞大、
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不正之风等现象,仍障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
等。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目前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攻坚阶段,一些难度很大而又不能绕开
的问题, 如价格问题、工资问题等摆在了我们面前。解决这些问题,要冒很大风险,要
付出代价, 但这一关非过不可,退是没有出路的。对当前改革的新形势、新特点,我们
一定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估计,既不能回避问题,又不能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要看
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改革的蓝图已经制定,路子已经走开,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
历史潮流,不改革人民群众不答应,改革中的矛盾和困难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我们要坚
定信心和决心, 迎着风浪,积极而又稳妥地把改革不断推向前进,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
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秩序。

今后几年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和基本要求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为指导,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理顺价格关系、工资关系为重
点,力求在搞活企业、搞活流通、搞活市区、搞活农村上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不失时
机地把“纵横弹跳”式改革引向深入,促进新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成长和完善。

1.认真贯彻执行《企业法》,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
《企业法》的灵魂是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和政企分开。实行两权分离的有效形式
和搞活企业的关键所在,是根据“配套、完善、深化、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承包经
营责任制。承包经营的具体形式, 应依企业性质、规模、特点和经营状况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但不论实行哪种形式,都必须大胆而广泛地引入公开招标、选聘经营者的竞争
机制,实行工资、效益、物价挂钩浮动的激励机制,包括全员抵押在内的体现职工、企
业同兴衰共命运的风险机制,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经营者、生产者之间利益关系和
防止企业短期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的监督机制,以及有利
于全面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不断强化各项基础工作的管理机制等。同时, 积极
推行租赁制、股份制。搞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
的需要,也是在全面改革攻坚阶段解决各种矛盾和困难,推进整个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
前提和关键所在。为此, 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后,一定要跟上内部配套改革,推行
和完善厂长(经理) 负责制、干部聘任制、劳动组合制,以及“满负荷工作法”、“成
本控制法”、“厂内银行”等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深入持久地开展“双增双
节”运动,狠挖内部潜力,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2.大力扩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不断增强济南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要进一步确
立社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观念,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
原则,大胆冲破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财政上缴渠道“三不变”的束缚,推动横向经
济联合与协作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要坚持先近后远, 先市内后市
外,先省内后省外,尽快建立起全市完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网络。既要注重同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充分利用他们的优惠政策和对外“窗口”作用,促进我市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又要加强同鲁西北、鲁西南等内陆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建立和扩大
原材料基地,提高我市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率。要通过联合和兼并,组建更
多的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要积极发展同科研单位的“软件”联合, 形成更多的科研
生产联合体。要继续拓宽城乡联合渠道,扩展城市大工业同乡镇企业的联合,促进城乡
经济一体化。要大力引导和推动工商、农商、商商之间的联合,进一步繁荣城乡市场,
把流通搞活。

3.加速培育市场体系,建立新型调控机制。要深化商业体制改革,减少流通过程的
中间环节,积极发展多种类、多形式的批发、贸易市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商品集散
功能;继续开辟和完善多层次、大容量的生产资料市场, 提高物资经营效益;努力办
好金融、劳务、人才、技术、信息等市场, 促进各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积极稳妥地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住宅商品化。与此同时,按照建立以间接
控制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的要求, 切实搞好计划、投资、财政、税收等管理体制的配
套改革, 为搞活企业、发展经济提供有利条件。市场体系的形成,宏观调控的加强,乃
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关键都在于积极慎重地搞好价格体系改革。最近召开的
中央政治局第十次全体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即将召
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三中全会还将讨论和审议这个方案。从现在起, 我们就要
动员起来,积极做好思想上、工作上、政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迎接重大改革措施的出
台。当前,要坚持“调、放、管”结合,切实加强市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严
厉打击投机倒把等非法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积
极做好工作,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目前我市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
济成分不是多了,而是很不够。要在壮大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同时,继续鼓励扶持城乡集
体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并不断完善引导、管理、监督的政
策、办法;要大力发展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依法保护外国
投资者的利益。要改革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既要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又要解决
某些方面分配不公的问题,处理好社会利益公平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关系,允许和依
法保护经营、股息、红利、债权利息等资金收入及其他非劳动收入, 合理调节过高的
个人收入。要在价格改革的过程中, 通过提高和调整工资,适当增加补贴,保证大多数
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并能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有所改善。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日益紧迫的要求。政治体制改
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衔接。近期目标是,在充分发挥现有政治体制优势的前提下,
基本消除现行政治体制的突出弊端和明显缺陷,逐步健全民主法制,建立起适应改革开
放和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具有活力和较高效率, 能够调动企业和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领
导体制。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济南实际出发,坚决而又审慎地展开政治体
制改革。

1. 实行党政分开。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是实行党政分开,分清党组织和国家
政权机关的职能,转变党的领导方式。按照党政分开的原则,济南市委作为一级地方党
组织,在执行中央路线和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对全市工作实行政治领导。其主
要职责是:(1)结合济南实际,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指示、决定、
决议,保证国务院和省政府政令的实施;(2)讨论决策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
划,年度计划的主要任务指标和重要政策措施;(3)研究决策全市改革、开放和外事中
的重大问题;⑷领导制定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规
划方案,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5)讨论决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
统一战线、人民武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6)制定全市干部工作的方针原则,讨论决定
市委管理范围内党务干部的任免、奖惩, 向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7) 定期听取市
纪委和市人大、政府、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研究决定他们提出的重大问题;(8)依照
法律程序, 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建议;⑼协调市级领导机关和群众
团体的重要活动;⑽决定其他关系济南全局的重大问题。为适应市委职能的转变, 今
后市委不再设不在政府任职但又分管政府工作的书记、常委, 进一步解决好党政机构
重迭、职能交叉的问题。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再处理法纪和政纪案件, 集中精力管
好党纪, 协助市委管好党风。各县区委都要按党政分开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能,调整组
织机构,加强对本地区工作的政治领导。乡镇、街道一级的党政分开暂时不搞,可在县
区一级关系理顺后再解决。全面推行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 是当前党政分开的重
点。企业党组织不再对本单位实行“一元化”领导,而应行使保证监督职能,以主要精
力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
作群众工作,支持厂长(经理)按《企业法》充分行使职权,并对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
议,从而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政令的执行,保证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事业单
位中的党组织,也要随着逐步推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转变为起保证监督作用。要积极探
索改革企业党的工作机构和其他政工机构, 具体怎样设置,由企业自主决定,不搞一个
模式。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和撤销政府各部门党委、党组的工作, 要通过
试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开。

地方实行党政分开, 要特别注意解决好党委如何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问题。这
是因为党政职能分开后, 市委、县区委作为一级地方党组织仍然对地方各项事业实行
政治领导, 而四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工作是全党工作的中心,所以地方党委加强
政治领导首先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继续毫不动摇地把经济工作抓在手上。对经
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党委要讨论研究,做出决
策;对日常的经济工作则应放手大胆地由政府去做,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不要包
办代替。

2. 改革政府机构。今后五年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根据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
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创造条件,理顺关系,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为逐步建
立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奠定基础。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同经济体制改革关系极为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 特
别是其中的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的专业机构。改革的着眼点是简政放权, 减少
管理层次, 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企分开问题,使政府对企业逐步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
为间接管理为主。为搞活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继续扩大县区权限,强
化县区管理职能。在转变政府职能、分清职责范围的基础上,本着自上而下的原则,有
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政府机构改革。

3.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要改变目前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干部的现
状, 逐步建立对各类干部分级分类管理的新体制,努力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要适应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干部的录用、
提拔、奖惩、退休、退职、流动等政策、法规。要坚持“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民主
监督、公开监督”的原则, 努力创造人员能合理流动、职业有选择余地、各种专门人
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社会条件。

4.建设民主政治。要加强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
制度建设,保证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责,保证宪法、法律在我市的贯彻实施。要坚持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制度, 加强民族、宗教、侨务以及对台工作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搞好自身改革, 转变活动方
式, 按照各自的特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维护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
维护各自代表的群众的具体利益。要加强村(居)委会建设,更好地发挥群众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作用。要坚持实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市一级协
商对话, 着重讨论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市政问题和其它问题,一般每季举行一次,根
据内容分别由市委、市政府或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主持。要建立发言人制度, 市委宣
传部长为市委的发言人,市人大、政府、政协也都要确定各自的发言人,定期举行新闻
发布会, 以提高党务、政务活动的开放程度。新闻、宣传部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
宣传、时事政策宣传的同时, 要更多地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全市人民的呼
声,使人民更多地了解全市情况,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县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商对话
也应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来进行,以增进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群众的公
民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种利益矛盾的顺利解决。

5.加强法制建设。要继续大力进行法制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要加
强地方立法工作,按照法定程序,逐步完善地方法规和行政法规,实现以法治市,切实做
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近年来改革
取得的成果, 要力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规范,为
改革建设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提高执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
执法水平。要依法严厉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和
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禁止一切扰乱社会秩序的活动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定因素,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好转,巩固和发展安定
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开放的任务十分繁重, 各级党组织要认清形势,明确责任,
加强领导, 自觉地勇敢地挑起改革的重担,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为此,在领导思想认
识和工作指导上,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坚持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这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各
级党组织在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不断解放促进改革
的不断深化。解放思想, 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
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 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应当把束缚生产力还是解
放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进退、评价政策好坏、判断改革是非的根本标准。离开这个标
准,势必自我封闭、自我束缚,阻碍改革的进程,贻误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以,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 是否坚持生产力标准,决不单纯是学术理论问题或一般思想认识问题,而是
关系到能否正确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成败的重大原则问题。
各级领导同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办法就积
极支持, 大胆实践;反之,就应加以革除。其次,要敢于和善于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级
指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各级党组织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毫无
疑义的,但保持一致决不等于照抄照转上级指示。真正负责的态度应当是,一切从有利
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发,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努力把中央精神、上级指示
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用足、用好、用活中央和省给予的政策,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过去的规定,凡合乎实际、反映规律的,要严格
执行;凡实践证明已经脱离现实、违背规律、不利改革和建设的, 要敢于摒弃。对上
级没有明文规定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要敢于探索、试验和创造, 不能左顾右盼、
消极等待而坐失良机。其三, 要大力发扬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当今的时代是
竞争的时代。敢于竞争, 勇于开拓,就能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会
陷入被动落后,以至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要下决心改变那种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满
自足,凡事总爱同自己过去比、同落后地区比,甘居中游,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确立高
标准、严要求、争先创优、敢于冒尖的思想, 瞄准全省、全国同行业以至世界先进水
平,奋力赶超,大胆突破。要改变那种习惯于按常规走路,因循守旧的封闭保守状态,敢
于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为我所用,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要打破那种
求稳怕乱、犹豫观望、等因奉此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抓住时机,一鼓
作气, 毫不含糊地干下去;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上要放胆地干,敢于风险经营、负债
发展生产; 只要是有效益、有实惠的速度,能搞多少就搞多少。总之,只要我们的思想
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就一定会更快一些。

第二,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
自我完善, 目的在于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要注意划清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界限, 通过改革
使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国民经济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划清社会主
义政治体制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界限,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着力
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消除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
政治。在改革的进程中,既要注意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注意发挥和保持我们
自己的优势; 既要反对僵化、守旧,又要防止和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既要发展多
种经济成分, 又要保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既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又要做到
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既要强化厂长(经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又要尊重职工
的主人翁地位,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
终取得改革的胜利。

第三, 坚持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武装广大干部。改革的实践和思想的解放都
要靠正确的理论指导,否则就难以避免盲目性,就不能成为清醒的、坚定的改革者。因
此,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是生产力标准的
理论,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价值规律的理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计划与市场
相统一的理论,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理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理论,等等。一切立
志于改革的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下功夫、花气力来研究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广大理论工作者要面向改革、服务
改革,自觉地走向改革的主战场,把学习、研究、宣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一项
首要任务来对待,充分发挥理论对改革实践的导向作用。

第四,坚持不断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改革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只有在实践中
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近年来,全市各条战线在改革中
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各级领导同
志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善于发现和培养改革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开花结果。对正在进行的超前性改革试点单位的经验, 更要高度重
视, 及时认真地加以总结推广,同时加强具体指导,使之不断充实完善。舆论宣传部门
要把宣传改革、宣传改革者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系统地、经常不断地传播改革的新
鲜经验和先进典型。在总结推广本市先进经验的同时, 还要善于观察、掌握全国各地
改革的新动向,汲取新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我们的改革不断有所突破。

四、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重要特征。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党
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 也是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既有赖于科教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智力的大力开发,又要认真抓好思想
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真正优势,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
其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以“实现四化,振兴中华”为精神支柱,把全市人民振
奋起来, 团结起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保证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顺
利进行。

总的看, 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确实存在
着这样那样一些思想问题和消极落后现象。比如, 有些同志的思想还没有挣脱产品经
济的束缚, 缺乏商品经济意识;有些同志对改革的形势和发展前景缺乏科学分析,往往
看问题和困难多,看成绩和有利条件少,信心不足,存有消极情绪;在发展商品经济和对
外开放的过程中,有些人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滋长了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极
端个人主义思想;等等。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讲物质需要,只讲个人利益是
不行的,必须有精神支柱,既要讲经济规律、按劳分配,又要讲理想、讲道德、讲纪律,
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过去夸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搞“冲击
一切”、“代替一切”是错误的,如果走到另一个极端,搞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
“取消论”,同样是错误的。实行党政分开,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由过去“一元化”领导
改为保证监督,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轨道,由行政首长全面负责,政党工团
齐抓共管, 这并不意味着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削弱和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恰恰相反,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有利于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
问题相结合, 有利于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所以,我们决不能因为改革开放,就对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在认识上产生怀疑和动摇。全党同志包括从事党务工作和
从事行政业务工作的同志, 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程,切实抓
紧抓好,抓出成效。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 以培养“四有”新人
为目标,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着眼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与改革开放相适
应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各项任
务的全面完成。为此,必须注意掌握: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 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创造性,启迪、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原
则。要善于发现蕴藏在群众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凡是有利于改革和建设,有利于团结
和进步、有利于文明和向上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应当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要充
分重视来自群众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树立具有时代特
点的典型和范例。要允许、尊重一切健康向上的个人爱好、志趣和追求,并提供必要
的阵地和条件,鼓励、支持自学成才。要善于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重视
物质利益的原则,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
要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总之,要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
思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更有成效,更有说服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集
中进行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为核心的五个教育:一是改革开
放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和基本要求,全面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生产力标准,并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大力宣传十年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如实分析改革中存在的
问题和困难,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增加改革必胜的信念和
心理承受能力,动员和团结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攻坚,闯过难关,多做贡献。二
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人们明确在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必
须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本职工作、生产与消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地
把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三是理想纪律教育。“实现四化,
振兴中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最根本的精神支柱。
要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振兴中华、振兴济南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
途、命运。要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对青少年深入进行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他们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
响与侵蚀的能力,努力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四
是职业道德教育。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泉城”以
及军民共建、民兵“带建”、“五好家庭”等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各行业尤其是“窗口”行业、“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文明水平。在农村,
重点进行移风易俗教育,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五是国防观念教育。在全市形成热
爱和尊重军队,关心、支持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密切军政关系,
加强军民团结。总之,我们要通过教育,大力提倡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精神,改革
创新、开拓进取的观念,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风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新路子、新方法。要随着政治体制
改革的展开,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在基层企业逐步形成厂长(经理)负责,行
政主管,政、党、工、团适当分工,密切配合,专兼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
治工作新格局。要认真贯彻“让人民知道”的方针,努力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
方式方法,注重运用民主对话、平等协商、算账对比、走访谈心等形式,及时回答和
解决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要把改革、建
设中的热点、难点、疑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
渠道,广泛开展各种有益于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以及增进相互理解的活动,
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各级思想政
治工作人员和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对思想政治的理论研究,促进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要把握宣传基调,正确发挥宣传舆论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
各级党组织和政治工作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科学教育部门、文化艺术部门、新闻出
版部门以及工、青、妇、民兵等群众组织,都要勇于实践,努力创造出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的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使之向更加求实、民主、开放的方向发展。

——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总的看,全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状况
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广大政工干部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付
出了辛勤劳动,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论政治素质还是业务素质都不
适应新的形势和繁重任务的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形
式,有计划地对政工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和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行政领导和管理干部担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后,迫切
需要加强指导,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适应工作的要求。要关心爱护政工干部,保护
他们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对于在改革中因机构调整、精简
而改做其他工作的政工干部,要妥善安排,使之各得其所。

五、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
执行。

1.加强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全市十九万多名党员绝大多数是合格和基本合格的。
但是,目前在一部分党员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础
知识缺乏了解,共产主义信念不够坚定;有的入党动机不纯,缺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
身的观念;有的思想落后于形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高;有的组
织观念淡薄,不执行党的决议,不服从组织分配;也有的忘记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
在改革开放中经不起金钱和物质引诱,以致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全市
整个党员队伍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都有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问题。因此,经常
不断地对党员进行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党员素质,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
紧迫的任务。要通过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学习党的十三大文
件,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进行党
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以及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并把理想教
育同现实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家懂得,做一个合格的
共产党员,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忠诚党的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克服形形色色的个人
主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克服僵
化守旧思想的影响,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必须满腔热情地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列,带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成为自觉地为实现党
的任务而斗争的先锋战士;必须增强党性观念,严守党的纪律,带头遵守国家法律、
法令,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模范,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
党员教育要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采
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讲求实效,避免一般化和
形式主义。

2.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全面地、坚定不移地贯彻干部“四化”方针,按照
充实提高、适当调整、注意稳定的精神,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素
质优良、党风端正、工作协调、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把革命
化放在首位,大胆地把那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才兼备,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做出
突出成绩并得到群众信赖的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坚持干部的知识化、专
业化,要注意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在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上,要坚持梯次配备,使各
级领导班子逐步形成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合理格局。要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群体结
构,强化整体功能。要注意发挥五十多岁干部的作用,注意选拔优秀妇女干部、非党
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要在政治上尊重、
关心,生活上体贴、照顾,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使用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公道正
派,任人唯贤。考察识别干部,要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坚持领导干部交流、回避等制
度。要改进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为各级领导班子提供充足的后备人选。要按
照中央关于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指示,有计划地搞好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保证他
们能够工作一段脱产学习一段,解决思想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问题。

3.加强党风建设。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是党内外十分关
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必须放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看到
党风现状的基本方面是好的,又要正视当前党风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党风、政风、
民风之间联系,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应当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各
级党组织和各级纪委在严肃党纪、整顿党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
总体上讲,我市党风有了较大改善,绝大多数党员是积极忠诚地为人民服务的,在两
个文明建设中表现出很大的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看不到事
物的本质和主流,就会对解决党风问题丧失信心。当然,也应该看到,党内确实存在
必须引起充分注意和警惕的问题,确实存在一些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这尽管属于支
流,但它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任其发展下去,必将败坏党的事业,使无数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社会主义成果付
诸东流。因此,整顿党风,严肃党纪,同党内种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仍然是全党一项
长期的严重任务。

端正党风,首先要加强领导机关的党风建设,坚持为政清廉。在整个改革开放的
过程中,必须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即改革开放,繁荣经济,要坚定不移;保持廉洁,
防止腐败,也要坚定不移。各级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
部,要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办事,切实做到严守法纪,不贪赃枉法;秉公
尽责,不以权谋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坚决地、自觉地抵制和反对贪污、受贿、
勒索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刹住受礼送礼、大吃大喝的不良风气。各级领导干部
都要主动把自己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起表率作用。
要从市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要依靠各级组织,依
靠纪检和监察、司法、审计等部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抓
下去。应当着重对干部进行教育,同时必须建立健全人民检举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工
作。其次,要教育党员不断增强纪律观念。每个党员都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纪律
的关系,个人与党组织、与人民利益的关系,经常按照常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
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对经不起考验的党员,首先要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但仅依靠
教育不行,该执行纪律的要严肃执行党的纪律。对那些严重违法乱纪、败坏党和人民
事业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采取清除的方针。查处党员违纪案件要坚持党纪面前人人
平等的原则,坚决排除说情风的干扰,决不允许任何违反党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
外。触犯刑律的,要绳之以法,决不允许以党纪代替法纪。对一些典型案件,要进行
党内通报或公开登报,以教育党员,挽救犯错误的同志。第三,要把制度改革同从严
治党结合起来。从市到各县区、各系统、各单位都要对党内不正之风的表现进行认真
的分析排队,从群众意见最多、制度改革的条件又比较成熟的问题入手,坚持不懈地
逐项加以解决。对住房分配、干部使用、人事调动、招工招干中的不正之风,以及利
用职权卡脖子、敲竹杠、乱集资、乱摊派等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从严查处;一
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透明度,以逐渐铲除产生不正之风的
土壤,从根本上解决党风问题。第四,要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决不能让那些
只想从执政党地位捞取好处,而不愿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混进党的队伍
中来,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要认真做好处理不合格党员的工作,对那些不
履行党员义务、不起党员作用又教育不改的,应劝其退党或从党内除名。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协助党委抓党风的重要部门,要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各
级党委要加强对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重视纪检机构建设,支持纪检干部的工作,帮
助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保证纪律检查委员会充分行使党章规定的职权。

4.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发展和健全党内民主。党的制度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健全集
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市委要建立市委常委向市委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的制度,
适当增加市委全委会每年召开的次数, 凡属全市性的重大问题必须提交市委全委会集
体讨论, 充分发挥全委会的集体决策作用。要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市委常委会《工作
规则》, 落实常委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各县区、各单位党组织也要建立自己的工作规
则和有关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民主意识,养成民主作风,防止和克服封建主义
的家长作风和特权思想, 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要鼓励党员对改革和建设提
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党员的民主监督,坚决反对任何压制民主、践踏党员民
主权利的行为。党务活动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重大情况要让党员知道,重大问题要
经过党员讨论。各级党委委员、常委,各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基层党组织的委员和书
记,都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经过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

5.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健全和完善基层各项工作制度,保证十三大提出的
七项经常性任务的落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随着属地管理的逐步推开, 积极探索新
的管理方式, 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农村党组织要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党员分散活
动的变化,健全党的生活制度,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认真研究私营企业、联
合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经济组织中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管理问题。要本着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把
那些在建设和改革中涌现出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各级党的领导机关要加强对基
层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对具有开拓精神、成绩卓著、廉洁奉公的基层组
织和党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对少数涣散软弱的基层组织要及时加以整顿,使我们的基
层党组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同志们, 今后的五年,是落实党的十三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实现第二步经
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性五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 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在
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 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力拚搏,开拓进取,
勇往直前, 自强不息,不断把济南的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夺取两个文明建设和全面改
革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