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88&run=13

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加快发展
济南铁路局局长 王志明

济南铁路局是中央驻鲁大企业,下辖济南、青岛、徐州3个分局以及工程总公司、
物资工业公司、线桥大修工程处等,职工总数14.4万人。局管内铁路线路跨及山东、
江苏、安徽、河南四省。至1994年末,全局管辖线路正线延展里程和营业里程,分别
为3825.5公里和2484.4公里。山东省境内国家铁路正线延展里程和营业里程,分别为
3 059.5公里和2047.8公里, 正线延展里程比上年增加17.6公里,其中,济南铁路局
管辖的正线延展里程和营业里程,分别各占97.2%。
转换经营机制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在1993年胜利完成全路“三项”制度改革试
点任务后,铁道部又批准济南局从1994年1月1日起进行转换经营机制试点,探索在铁
路局名称和总体机构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转换经营机制,成为“四自”经济实体企业的
新路子。
按照“经营重心下移,责、权、利下放,增强宏观调控,增强企业活力”的基本
思路,以整体优化、全局搞活为主攻方向,以明确责权、强化管理、走向市场为目标
,理顺关系,界定“三级”管理责权,建立了“整体优化,全局搞活”的管理模式;
改革统负盈亏管理体制,建立了收入“管直”分配、支出自主安排、利润定额上交、
盈亏企业自负的财务管理模式;搞活内部分配,强化宏观调控,建立了激励和约束机
制;立足练好内功,实行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改革货
运计划管理方式,缩短货物装车周期,简化计划申请和审批程序,建立在完成部、局
基本运输计划的基础上,实施调节计划1日申报计划,3日内方可启运的计划管理模式
。改革步伐走在全路前列。
运输生产任务超额完成。到年末,全局换算周转量完成1103亿吨公里,为年计划
的105%,比上年增长5.2%。山东省境内国家铁路换算周转量完成847.8亿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5.1%,其中济南局占96.6%;货物发送量全局完成1.15亿吨,为年计划
的101.6%,比上年增长1.6%。山东省境内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8912万吨,比上
年增长2.6%,其中济南局占99.4%;旅客发送量全局完成4542万人,为年计划的10
8.1%,比上年增长7.1%。山东省境内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585万人,比上年增
长7.5%,其中济南局占93%;运输进款全局完成32.68亿元,比上年增长7.22%;运
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100.2%万换算吨公里,比上年提高4.9%。
基本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全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9亿元,为年计划的88.4%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25亿元,为年计划的85.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6.34亿元
,为年计划的91.1%。一批建设工程项目相继竣工。站场改扩建方面:济南新客站7
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历城站、徐州新客站1-4股线路和潍坊集装箱联营货场、滕州
站新货场、福山站联营货场等工程竣工。胶黄线的胶州、黄海、红石崖、黄岛站站线
及站场设施建设基本完工。线路更改大修方面:京沪线泰安至兖州间更换无缝钢轨7
3.6公里;济南至泰安间落坡工程及增建16.15公里第三线工程建成开通;胶黄铁路正
线线路整修基本完工。大桥改建与整治:葛家河铁路特大桥、新沂河铁路特大桥和曹
家圈黄河特大桥下沉抬梁工程、石店铁路大桥换梁工程及胶黄铁路桥涵整修先后完工
。运输保障系统工程:潍坊铁路地区22个车站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新汶铁路地区2
00门自动电话、济南至青岛光缆及数字通信系统工程和济南至德州110公里10千伏高
压电力贯通线等工程建成开通。青岛机务段内燃库和济南西电机大修厂工程也建成投
入使用。此外,京九铁路山东段建设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卫运河铁路特大桥工程竣
工,孙口黄河铁路特大桥钢梁基本架通,全线已开始铺轨,站场建设正加紧施工。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全局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狠抓“五防”卡死制度,加强和
巩固了安全基础。年初根据铁道部的总体部署,路局成立了整顿安全基础领导小组,
并组织局机关100人工作组,分赴基层段抓整顿、查设备,落实“五防”制度。全局
基本形成了领导重视抓安全、职工自觉维护保安全的新格局。同时,路局还投资2.9
亿多元,更新改造安全基础设备和优化安全保障系统,保证了运输生产安全步入稳定
、持续、有序的发展轨道。年内全局消灭了责任重大、大事故和路外伤亡事故,实现
了行车安全年,连续实现行车安全623天,居全路各铁路局第三位;劳动安全创历史
最好水平。
路风建设明显加强。全年各级领导干部上车下站达1752人次,解决各类路风问题
540余件。把路风建设纳入经营管理、班组管理、双保合同、劳动合同和精神文明建
设考核内容,使全局的路风建设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全局“窗口”单位
24个工种中实行路风卡死制度,有56230名职工坚持持卡上岗,开创了全路先例。全
局实现无责任路风事件892天,一般路风事件比上年减少66.7%,收到人民来信(旗匾
)表扬4575件,比上年增加25.1%。
科技教育及卫生事业成果斐然。全局有39项科技成果通过各级鉴定。全路首创的
“微机编制运行图”已进入实际运用阶段;“蓝烟线货车实时信息管理系统”、“粉
煤作路基填料”已开始应用;蓝村站现车管理系统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烟台站运输
信息管理系统获铁道部科技进步奖。以“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加大投入,加
强教育管理和改革,促进了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有新进步。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局有省级文明单位27个
,比上年增加2个;局级文明单位70个;局级文明列车19对,比上年增加1对。路局连
续8年保持全国优秀政工企业称号。通过强化综合治理,推行内部安全保卫责任制,
杜绝了内部单位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政治案件,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18.2%。

全省地方铁路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省地方铁路局局长 李连实

1994年,省地方铁路局团结实干,奋力拼搏,保持了全省地方铁路事业的持续、
稳定、健康发展。
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全局提前36天完成了年度货运计划,全年完成运量
333.5万吨,是年计划的111.7%,比上年实际增长5.5%;完成换算周转量2.24亿吨
公里,是年计划的110.55%,比上年实际增长1.5%;完成运输收入3989.8万元,是
年计划的128.7%,比上年实际增长23.4%;实现税利341.5万元,是年计划的113.8
%。
基本建设稳步发展。1994年,省地方铁路局积极参与济邯线、博南线和湖郓线以
及“第五通道”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德烟铁路的全线外业勘测,现已进入初
步设计阶段。桃威铁路1994年由工程建设向运营生产转变,1月19日全线铺轨结束,
10月13日全线开通试运营。截至12月底,完成总投资4.01亿元,其中1994年完成598
0万元,筹集到位资金3.5亿多元,其中还银行利息351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3.17亿元
。青临铁路工程在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的基础上,展开了大规模建设施工,截至
12月底,共落实资金1.2亿元,目前已到位7600万元,整个工程共完成投资8000万元
,占全部投资计划的60%,其中完成路基土方42.6万立方米,占整个路基土方量的4
0%;小桥涵铺工80座,完成主体工程的有51座,占小桥涵总工作量的50%;8座大中
桥全部开工建设,羊临路亭子立交桥已基本建成。
理顺了关系,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1994年,经过积极努力,几个长期困扰企业
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省地方铁路局办理了企业注册和税务登记,明确了
企业的法人地位,进一步理顺了责、权、利三者的关系;获得了省计委对坪岚、宅羊
两条铁路8047万元基建贷款停息挂帐和益羊线1191万元基建贷款停息还款的正式批准
,每年减少成本850万元,缓解了两线的债务包袱,增强了企业发展力;通过与济南
铁路局、济南铁路分局、兖石临管处及有关站段多次交涉,就铁牛庙站国铁职工的工
资支付问题达成协议,双方同意自1995年起,原由该局岚山临管处负担支付的铁牛庙
站国铁职工的工资,改由国铁的兖石临管处各单位自行支付,该局每年可减少支出3
7.8万元。
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地方铁路经济效益。省地方铁路坚持一手依托运输主业开
展延伸服务,一手面向市场的多元化经营,呈现出运输、经贸、饮食、建筑工程、养
殖、种植业全面发展的趋势。全局多种经营实现税利120万元,其中缴纳税金29万元
,实现利税91万元。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省地方铁路尽管企业自身效益有限,但取得的社会效益
非常明显。以益羊铁路为例,首先,在运价上,实行让利于地方的优惠政策。1994年
按0.155元/吨公里(低于全国平均运价0.20元/吨公里),仅此一项,如按全国地方铁
路平均运价计算,1994年少收入1006.86万元。其次,保证了重点企业的原料和产品
运输,节约了运费,提高了重点企业的效益。益羊铁路主要承担齐鲁30万吨乙烯厂和
羊口盐场的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通过益羊铁路运输既保证了这些重点企业的生产需要
,同时较汽车运输节约运费,从而降低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三是促进了寿光市蔬
菜基地的发展。由于益羊线的建成运营,寿光市的蔬菜产品有了迅速大批量外销的条
件,使该市很快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据统计,该市蔬菜年产
量为10多亿公斤,经销全国27个省市和地区。四是促进了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自1
990年益羊铁路开办了沿线贫困山区的石灰运输业务以来,现已发展到10多个乡镇,
近30个矿点,搞活了山区经济建设,增加了山区人民的经济收入。为了进一步促进当
地经济的发展,临管处在青州同草庙村联建了草庙货场,1994年发送石料达4918车,
计29.5万多吨,创社会效益达758万元。为青州市山区石料开发走向市场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乡镇企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专栏组稿人 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