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315&run=13

[名贵中药材--莒南蟾酥]蟾酥,又名蛤蟆酥,系指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
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物的加工品,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解毒、开窍、消
肿、强心、止痛等功效。我国中成药“六神丸”、“蟾酥丸”、“喉症丸”、“梅花
点舌丹”、以及日本的“红仁丹”、“救心丹”等药品,均是以蟾酥为主药加工制成
的。可用于治疗腹痛神昏、咽喉肿痛、痈疽疔疮等数十种疑难病症及手术麻醉。近年
来,蟾酥已应用于治疗肝病、白血病、癌症,疗效显著。
蟾酥是历史名产,主产地是沂蒙山区的莒南县。日本50年代颁布的药典--《日本
药剂方》称“蟾酥产中国山东莒南温水泉”。因莒南县的蟾酥产量居全国之首,故海
内外称蟾酥为“莒南蟾酥”。《重修莒志》载:“蟾酥出莒南乡一带,品质特佳,产
量最富”,多为圆状饼酥,扁圆形,直径9~10厘米,厚约1~1.5厘米。酥饼纯度高
,外表光洁,半透明,棕色或红褐色,质优效高,国外称为“光东酥”。
药理化验分析表明,莒南蟾酥药效成份有三类。一是脂溶性成份,含量约20%。
主要是与强心甙元结构相似的多种蟾毒基衍生物--蟾蜍毒素;其次是胆甾醇、β-谷
甾醇、毒角甾醇等甾类。二是水溶性物质,主要是哚类生物碱等。三是含多种氨基酸
、肾上腺素等成份。
莒南蟾酥生产分春秋两季,在立春至惊蜇或秋分至立冬时节。生产季节来临,酥
农们便携带特制工具,在本地和蟾蜍资源较为充足的周围省份捕蟾采酥。建国前,莒
南蟾酥仅有温水泉村农民生产。建国后由于政府重视,蟾酥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5
4年全县蟾酥收购2000多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1965年,沂蒙山区蟾酥收购2200公
斤,莒南县占83%。70年代前后20多年,蟾酥产量大幅度下降,1975年全县收购量只
有441公斤。近年来,政府再度鼓励支持蟾酥生产。到1994年,全县有12个乡镇、70
多个村庄、数千人生产蟾酥,捕蟾采酥范围扩展到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江苏、
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福建等省份。
莒南蟾酥在海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日本药剂方》中蟾酥的有效成份及质量检
测标准,就是以莒南蟾酥样品制定的。目前,莒南蟾酥除内销外,主要出口日本、韩
国、香港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许多中外客商指名购进“莒南蟾酥”。随着
医学上对蟾酥的深入研究和在治疗肝病、癌症等当代疑难病症方面的广泛应用,蟾酥
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刘芳 李娟)

[琅琊草编工艺品]琅琊草俗称黄草,为禾木科子属植物,盛产于临、郯一带沂河
两岸。因此地历史上属琅琊郡、琅琊国故地,故有琅琊草的美称。琅琊草编发源于郯
城民间。当地旧时风俗,姑娘出嫁满月回娘家“过九天”时,要给公婆丈夫各做一双
草鞋作礼物,名曰“回门鞋”,草编工艺遂因之代代相传并发展为具有浓郁民俗特色
的手工技艺。近代以来,琅琊草编几经盛衰。民国肇始,兴办实业之风盛行,琅琊草
编亦应运而生。史料载:1913年,郯城县桑庄人杨锡堂在同盟会员、马头镇人于霭辰
指导下,根据民间做草鞋的方法,内以苘作经,外以琅琊草作纬,创制新式草帽,上
市后很受欢迎。马头求是小学毕业生高文渠首先贩运到济南、天津出售,顾客争相购
买,广为赞誉,琅琊草帽一时响名。地方实业家即成立琅琊草帽公司,并派技师到本
县西南乡停车庙、桥村等地传习妇女编织,年产销量达4万顶。1916年,公司受工商
部褒奖并获准专卖5年,郯城草编业开始进入第一个高峰期。专卖期满后,帽商自行
贩运,不仅使一向流行的外货纸捻帽绝迹于济津市场,而且又扩大销售到上海及东北
各地,年销量达20万顶。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草编业日渐萧条。“九一八”事
变后,又失去东北市场。30年代初,地方实业人士举办传习班,组织妇女编织,再图
恢复并于1932年成立琅琊草帽运销合作社两处,又在马头镇设立联合办事处,收购草
帽运往各大商埠分销。在编织工艺上作了重大革新,草帽花色不断增加。帽式有平顶
、圆顶、时式坤帽三种,“较之巴拿马帽有过之无不及”。1933年,杨松峰在马头设
立琅琊草帽生产合作社,所制草帽,注册商标“太极图”,又从天津购进帽模,用广
胶、草酸、滑石粉处理成型,然后包装外运。至此,琅琊草帽创出名牌,被选送实业
部北平国货陈列馆和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展览,1931年和1933年两次获山东省国货展览
会特等奖。郯城草编业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随着日寇大举入侵,帽价惨落。帽商和
编工都相继歇业。及至解放前夕,草编业已濒临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琅琊草编又获新生。60年代初,县工业局在琅琊草主产地埝东村
办起草编社,恢复生产。1964年,第一批琅琊草制品-茶杯套出口日本和法国,随后
,草编工艺之花便相继在全县竞相开放。1966年,县草编厂成立,一面抓草编生产,
一面抓琅琊草良种选育和栽培。1976年县草编厂改为工艺美术总厂,并在全县14个乡
镇设立分厂,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系列化经营,总厂成立了设计创新室,不断推
出新产品新工艺。产品由茶杯套、草帽发展到座垫、提篮、凉席等24个系列530多个
规格型号,销往美、日、法、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400多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琅琊草编更得到长足发展。在编织工艺上,由民间的单、双草编发展
到单、双草合编及草绳混编等新工艺,已有基本编法24种。凤眼编法韵律和谐,鹰爪
花纹富有动感,绳草合编格调空灵,各种编法综合运用,则有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
效果。1980年,海洋牌琅琊草帽获省经委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又获省工艺美术品百
花奖,1991年郯城琅琊草制品在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上又获金奖。琅琊草编这枝工艺
美术园地的奇葩更加娇艳,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秦士杰)

[冠县史庄圈椅]史庄圈椅因产于冠县史庄村而得名。属祖传手工业。相传清朝初年
,史庄村有一木匠张氏,不仅手艺精巧,而且善于独自创新。他取材于当地柳木资源
,借鉴太师椅款式,几经变更、创新而成。
史庄圈椅,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必须选用无疤直顺的直木柳,椅圈和椅腿由树
身做成。按木质丝纹,用斧直劈,不可用锯。然后用水浸泡,再下蒸锅造型,晾晒,
其他木料要经过火烤、晾晒。组装时根据干湿膨胀的原理,卯榫科学,严丝合缝。成
椅,击之,声若击整段良木声。特点:大方美观,坐卧舒坦、组装严密,结实耐用,
全椅无一铁钉。
据说,木匠的后代弟兄二人,兄手艺强于弟。聊城古楼处某人在兄处定做椅子两
把,于某日兄肩挑送往,曰:“已买,价格比实做价便宜”。兄细看,原是弟所做。
怒曰:“你所买椅不如我之牢固”。于是,抛椅丈余,落地无损。如是者十余次,盖
无损。自此,史庄圈椅名声大振。另有从东昌古楼顶上扔下丝纹不动的传说。还有坐
上一人,牛拉不散的盛誉。一椅,一般能用200多年。
多少年来,他们以传子不传女的形式,一直传到今。椅子的款式新工艺几经改进
,比以往更好。史庄圈椅已由正宗传人张金得等2户8人下传发展到12户40多人,年产
量3000把。产品不上市,供不应求,买者要提前3个月预购。远销山西、河南、河北
、安徽、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

(王洪忠)

[夏津益和成糕点]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由夏津县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
先创制。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
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等地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
“益和成”。
清光绪间,夏津知县王曾俊对益和成糕点大加赞誉。卸任时,曾带回故乡祥符(
今开封县),并送呈河南巡抚裕宽品尝,颇得誉扬。后来王曾俊曾邀李森先赴祥符传
授糕点技艺达半年之久。因而至今开封糕点中的个别品种与益和成糕点风味相类。
1985年以来,益和成糕点的第四代嫡派传人李吉厚在对传统工艺进一步发掘提高
的基础上,又结合新技术开拓创新,使益和成糕点形成了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香甜
不腻、脆嫩可口、贮藏耐久(经夏亦可贮存半年之久)的独特风格。因而成为当地人馈
赠亲友,节日、喜庆的必备食品。现年产量可达80000公斤,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
销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及平原、高唐、临清等县市。
益和成糕点以其独特品味赢得了广大顾客青睐。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文康街的董
仁贵先生来信赞道:“品质优美,货真价实。”山东莘县樱桃园工商所退休干部陈百
斗同志也来信赞道:“有新味,是名副其实的传统产品。”山西太原市老干部戴成珂
曾写诗赞道:“入口咀来似醍醐,味道适口不厌足。日来常佐香茗饮,颐年堪绘耄耋
图。”

(李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