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信息(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311&run=13

李庆荣 省劳动模范。1952年11月生,冠县柳林镇郭庄人,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现任山东省冠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自1969年参
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二棉总厂秘书、副厂长、厂长,县社主任等职务。
在任二棉厂长时, 创建起3万锭的纱厂,经营管理跃入全省小棉纺一档水平。投
资210万元建变电站一处, 年降低成本100多万元,年增社会效益500万元以上,租地
1200亩繁育棉花新品种,1994年产优质棉种12万公斤,获利50多万元。在任二棉厂长
的四年时间, 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2亿元,实现利税1202万元,企业获部省级以上荣
誉称号近百项。他被省总工会授予“三教双学积极分子”、“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标兵”,
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地级劳模”,“全国自学成才优秀组织者”等称号。
1994年任县社主任兼总经济师,五赴新疆,实施了纺织工业战略西移,土地综合
开发,边境贸易等横向经济联合,年创利税1000余万元。他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全系
统提合理化建议8500条,技术攻关150项,技术革新1500次,修旧利废320项,增收节
支额200多万元,新上17个经营公司和50余个经营项目,以副养主 (安置富余人员750
名,筹资50万元、解决放假人员的生活费) ,遏制住了全系统效益下滑的局面,实现
了“六增二减。”全年总购进1.92亿元,同比增长9.2%,总销售20亿元,同比增长5
%,工业总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税950万元,同比增加540万元,固
定资产2.1亿元,同比增长1945万元,亏损单位减少10个,亏损同比减少279万元。商
品销售、商办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上交利税总额均属全区第一名。
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先后拒收礼金回扣十几万元,把各级组织发给
他的3000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企业, 成立了“技术操作基金会”。鉴于他政绩卓著,1
994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王业廷 费县酒厂厂长, 省劳动模范。1947年生,山东省费县上冶镇曲池村人,
大学文化程度。1971年10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税务所长、企
财股长、县财政局副局长等职。1991年11月任费县酒厂厂长兼党委书记至今。1993年
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同年被评为山东省轻工业厅劳动模范;1994年被
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93年当选为费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994年被选为费县人大副
主任(兼)。
王业廷担任厂长以来,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使产量、产值、
利税连年递增, 1994年完成产值6510万元,比1990年增长了150%,实现利税1818万
元, 比1991年增长了250%。经济效益在临沂地区酿酒行业中居第二位,在山东省酿
酒行业中居第十二位。主要产品(44度、54度)温河特曲、食用酒精、果葡糖浆获省优
称号,“温河特曲”、“羊春”、“多吉喜”、“二锅头”等产品获布鲁塞尔世界
金奖。

(王晓刚)

白树金 泰安市级优秀农民企业家。 宁阳县电缆厂厂长,1950年生,宁阳县北故
城人。 早年曾任村民办教师,大队会计,村支部书记、副乡长。1986年1月任宁阳县
电缆厂厂长兼书记至今。泰安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他奋发进取, 唯贤是举,受命于企业危难之时,将濒近倒闭的企业,在短短的2
年时间里,建设成为泰安市机电行业骨干企业,年产值由原来的80万元一跃突破千万
元,达1280万元。在他的主持下,研制开发成功10余种新产品,其中矿用爆破线获国
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魔带出口荷兰、德国、新加坡、挪威等10余个国家。1994年
经省质检所检验,获推荐产品第02号证书,为出口产品免检单位。他为人谦和,洁身
自正。

侯有喜 模范共产党员。 德城区黄河涯镇党委书记。男,1964年12月出生。山东
陵县人,大学文化,毕业于平原师范,相继在地委业大、中央党校进修学习。先后在
地区教育局,行署党总支、市委办公室、宋官屯乡政府工作,历任干事、科长、办公
室主任、乡长,现任德城区黄河涯镇党委书记。
侯有喜任镇党委书记以来,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
针政策,全力实施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三大工程,促进了全镇
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发展多种经营上,他带领全镇人民建起高标准,新模式大棚150
0个,形成了大棚西瓜、大棚草莓、大棚蔬菜、大棚养鸡四大基地,建了7个养鸡专业
村,饲养量已达到100万只,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20元。在发展乡镇企业上,
他认真分析了现有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行了租赁经营,调动了企业经营
者的积极性, 使企业扭亏增盈。狠抓企业投入,投资200万元新上乙炔气项目,投资
100万元对肉联厂进行了扩建改造,1994年全镇先后投资750万元,新上、技改、扩建
项目19个, 增加产值1.5亿元。狠抓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企业,与香港兆隆国
际实业公司联合建立福山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400万元,全部为仿古建筑、融风景、
建筑、 游园为一体,将成为德州市一大旅游景点,全镇共发展外向型三资企业8处,
合同利用外资突破100万美元。在小城镇建设上,他立足黄河涯实际,投资800万元,
搞起了开发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小城镇建设。 黄河涯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被列
入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又被推荐为全省小城镇试点单位。
1994年以来,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侯有喜带领全镇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
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1994年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比上年增加350元。计划生育
工作连续三年被地委行署评为“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选进单位”,社会治安被市委评
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他本人被市委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和“廉洁勤
政”先进个人。

肖辉 德州市王村店乡党委书记。1958年2月生,黑龙江省方正县人,1976年参加
工作,毕业于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就读于山东省党校研究生班,研修经济专业,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德州市委副书记,德州市陈庄乡党委副书记、乡
长等职,1993年3月调德州市王村店乡任党委书记。多年来工作开拓进取,政绩突出,
被地委、行署评为先进工作者,荣立三等功。
肖辉任王村店乡党委书记后,团结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立足本乡实际,确立了
“城郊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振兴王村店经济”的发展思路。两年来,王村店乡
有了可喜的变化。 1994年全乡工农业总收入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82
0元增加到1600元,财政收入由1992年的60万元增至150万元。
两年来,他带领乡领导班子,办了十件实事,深受群众好评。
一、规定农民“三提五统”,三年内保持不变。
二、 修建了自001省道至王村店中学2000多米的“希望大道”,解决了两处中学
和两处小学的学生上学难问题,也解决了37年来历届党委、政府想办而未办成的事情,
受到各界人士好评。
三、 投资40多万元修建了焦庄扬水站,解决了大史工作区10000多亩土地有水而
浇不上水的难题。
四、在全乡开发荒芜废弃地4000余亩,使其变废为宝。
五、为村级干部和部分群众办理了退休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投资150万元,修建了350KV的变电站一处,解决了全乡多年用电不正常问题.
七、成立了农村职业学校,定向培养人才,为中学生就业提供了条件。
八、投资120万元对乡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校舍进行翻新,配齐了教学仪器。
九、建立了50人的民兵治安应急分队,保证了全乡社会稳定,使人民在安定的环
境中生产、生活。
十、雹灾期间,为群众免费提供良种、技术、肥料、折合人民币20万元,以解决
农民的燃眉之急。

张玉明 1960年1月生,冠县兰沃乡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75年参加工作。
1975年后先后任中共冠县县委招待所服务员、县革委会通讯员。1979年调任中国人民
银行冠县支行人秘干事。1980年调任县计委计划科科长。1990年调任史庄乡党委副书
记、乡长、党委书记至今。
他参加工作20年来,一直坚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勤政
务实,廉洁自律,乐于吃苦,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在不同的岗位上,均做出了
突出成绩。在县委招待所和县革委会工作期间,曾多次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优秀
共产党员,1978年被评为全县“新长征突击手”。1990年后在任史庄乡党委副书记、
党委书记以来,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努力进取,奋力拼搏,改变了全县有名的贫
困落后乡的面貌,实现了村村通水利灌溉、通柏油路、通程控电话、通电、通有线广
播的“五通”。农、林、水、交通等项工作均跨入全区乡镇的先进行列。1993年在全
县目标岗位责任制评比中,总成绩列前四名。1994年被评为全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乡
镇。1993年和1994年,县委、县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先进政绩,均给予记功、记大功奖
励。

(张涛)

靖培恩 冠县孙疃乡人,1959年1月生,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现任冠县斜店
乡党委书记。1976年12月参军入伍,历任战士、文书、保密员、连指导员。1984年入
济南陆军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冠县武装部政工科干事。1987年转业,任冠县民政局退
伍军人安置办公室主任。 1990年10月任冠县斜店乡党委副书记,1993年8月任乡党委
书记兼乡长,他主持斜店乡工作后,团结带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锐意进取,乡里的
各项工作均有较大起色,使长期的后进乡一举跨入全县的先进行列。特别是他带领全
乡群众实施了“三园”(菜园、果园、桑园)开发工程,成效显著,在1992年人均纯收
入仅300元的基础上,1994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40元,为全乡的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
他曾获地、县记大功、记功奖励各一次,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模范共产党员。

袁好敬 优秀行政管理干部,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48年2月生,冠县东古城镇
人。现任清水镇党委书记,中共冠县第九届县委委员。
1968年任东古城镇高中教师,后任校长。任教期间多次被评为地、县优秀教师。
任校长期间, 为提高全校的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1989年3月,调到白塔集乡,
先后任乡长、党委书记。刚到任时,全乡各种工作都处于被动落后状态,他做了大量
工作,逐步理顺了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并有效控制住了计划生育、林业管理
的落后局面。1991年被县委县政府荣记三等功。1992年他领导的白塔集乡被省、地列
为“绿化达标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地区、行署记大功、升级奖励。
1993年2月, 调任清水镇任党委书记后,他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了几件
大事。一是着重抓廉政建设。到任廉洁勤政、勤俭节约、增收节支、减轻农民负担,
在全镇上下开展了普法工作,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二
是把全镇各行政村的党支部都充实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成为能带领群众奔小康的
坚强整体。三是因地制宜,把发展林果业作为振兴全镇经济的突破口。1994年底,全
镇木材积蓄量达到14.1万立方米,农桐间作2.7万亩。建立了2.1万亩的优质果园基地,
水果年产值1000万元。1995年初又新开果园12处,7900亩。新开、补植道路林网带34
条, 8.69万米,植6.7万株。四是大打计划生育翻身仗。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经过一年
多的艰苦努力,彻底摘掉了落后乡镇的帽子,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五是投资65
万元兴建了一座装机容量225千瓦,流量6795立方米/小时的扬水站,解决了清水北部
14个村庄的灌溉问题。六是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畜牧业已走向“规模饲养,商品畜
牧”的发展趋势。七是轴承加工迈出了新的步伐。全镇已有各种型号的车床1000多部,
年纯利润在500万元以上。

杨一和 优秀行政管理干部, 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冠县柳林镇人,1955年11月
生,。现任冠县北馆陶镇党委书记。1974年参加工作,20余年来,一直在基层。先后
在柳林、范寨、史庄工作。1984年任范寨乡乡长、1986年任史庄乡党委书记,1993年
2月任北馆陶镇党委书记。
他具有强烈、执著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发展大农业的气魄。在范寨和
史庄乡任职期间,带领群众“远抓果、近抓菜、家家户户大搞畜牧业”,成绩显著,
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1987年他被县委、政府评为林业先进工作者,获一级勋章。
1993年2月, 调任北馆陶镇党委书记。该镇当时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治安状况
较差,计划生育受地区黄牌警告,教育落后等,是全县下游乡镇。他服从组织安排,
毅然挑起这付重担。不带一兵一卒,依靠原班干部,任人唯贤,以德治镇。在较短的
时间内,把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富有战斗力的坚强堡垒。
短短两年内,扭转了被动落后的局面,各项工作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跃居全县先进
行列。
他发展经济思路明确。亲手培植的样板村前纸房大搞“两高一优”农业,五业并
举, 靠政策、靠科技、靠自力更生,短短一年时间脱贫致富。1994年人均纯收入从1
993年的500元,猛增到了2174元,翻了两番多,被县委确定为全县新的奔小康样板村。
狠抓了镇办企业, 组建软岩钻杆制造集团,研制成RZZ软岩钻杆系列产品,获国家专
利,成为远近闻名的龙头企业。在典型的带动下,已涌现出各类专业村;乡村企业蓬
勃发展,户办、联户办轴承加工、购销、运输专业村已发展到21个。1994年全镇人均
纯收入从1992年的400元增长到803元。
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他聘请专家、教授、科技人员12名,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
术培训班16次,培训人员达1.2人次,有45%以上的劳动者学到了1-2门实用技术。为
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在林果生产上独辟蹊径,1994年新建万亩名优特新果品生产基
地。
他自己带头捐款发展教育, 全镇集资45万元,新建校舍110间。把已故民办教师
戴修亭的典型推向全国, 协助拍摄了电视连续剧《故道》,收到捐款捐物40万元。2
62名失学儿童得到海内外仁人志士的结对资助重返校园,新建希望小学一处。戴修亭
典型的推出,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书记处书记、原省委书记姜春云的高度赞扬。
连续两年该镇被评为全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杨一和1994年被授予“山东省青少
年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荣获“山东省希望工程建设奖先进个人”称号;1993、
1994年两年均受县委、县政府记大功奖励。

郭建军 冠县孙町乡党委书记。冠县斜店乡人。1956年10月生,1974年参加工作,
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1974年至1988年间历任斜店公社团委委员、高唐
国棉厂车间团支部副书记,莘县、冠县民政局办事员、副科长,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
作者, 1988年12月至1993年6月任冠县物价局副局长,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山东省整顿
电价工作先进个人。 1993年6月至今任冠县孙町乡党委书记,冠县第九届党代表。19
91年到1994年连续被县委、政府给予记功、记大功奖励。1993年获聊城地区绿化造林
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他的领导下, 孙町乡被聊城地委、行署命名为“文明乡镇”、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乡镇”、“全区绿化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三为主单位”。
1994年还被县委、政府记集体大功一次。

李文勤 女, 中共德州市建设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德州市人大代表,德州市科
协常务委员。 山东省德州市人。1950年10月生。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
10月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电子系,曾任市钟表修配厂团支部书记、民兵指导员、政工
科长, 历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五好民兵。1975年5月被市委任命为钟表修配厂党支
部副书记、 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6月,任中共德州市第二轻工业局党委常委,1980
年4月被市委任命为德州市工艺美术厂党支部书记、厂长。1984年5月,任市二轻局副
局长,1987年7月任市科协副主席,1990年5月任二轻局党委书记、市政协常务委员。
1 992年11月任盐店口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1993年7月任建设街道办事处党委书
记。
在任钟表修配厂厂长期间,率领干部职工大搞技术改造,引用先进技术仪器,新
上镜片磨光机,填补了德州地区的空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在任工艺美术厂
厂长期间,在老产品的基础上新上了工艺蜡烛、玩具、丝绒油画及各种美术品,提高
了效益,扩大了出口创汇。使速度效益连年增长。在二轻局任职期间,重视职工教育
事业,建起了德州市二轻职工中专学校,为本市及二轻系统培养了大批人才。
任建设办事处党委书记后,狠抓经济工作,不断深化改革,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吸
收资金、吸引人才、搞活经济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办事处经济工作进展。她注
重深化企业改革,积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运用租赁、招标等改革形式招揽了一大批
有识之士来建设办事处工作。1994年办事处完成工业总产值8694万元,总收入1.91万
元,利税1502万元,1993年被评为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她曾被评为市级先进领导干部和市级重视武装工作先进党委书记。市级投资助教
先进个人。1988年撰写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试论优化产品结构》一文,被
评为地市两级优秀论文,分别被《经济研究》及地区社科联杂志予以登载。

王兆民 威海市孙家疃镇黄泥沟村党支部书记,威海市宏大工贸公司总经理。194
3年10月生,1961年威海一中毕业;1961年10月至1975年9月在孙家疃镇养殖一场任会
计; 1975年9月至1992年9月在威海市丝织带厂任厂长兼书记,1992年9月回村任支部
书记。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抓经济、抓党建、抓稳定,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办实事
办好事,用他的聪明和智慧,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把一个落后的穷山村,建成
富裕美丽的城市化小康村, 建起了美观舒适环境优美的别墅和公寓楼,用1.8万块加
工方石铺成康庄大道,伴随着乳白别墅群、“四海龙泉”、“人造瀑布”、“玉带桥”、
“紫气东来”、“聚宝盆”等景观使人感到置身仙境一般,山青水秀的黄泥沟村,洋
溢着一派安居乐业、文明祥和的气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集体积累的不断增加,该村注重发展提高集体福利事业,建立
了村民退休养老制度,成立了“退休基金管理委员会”。从1993年起,每年从集体积
累中拿出100万元存入银行, 做为全村的养老专用基金,消除了群众防老养老后顾之
忧。村里建立了文化教育中心和职工业余学校,80%住户安装了国内国际程控电话,
家家户户能看上闭路电视,村内建设多处石雕景点和街心花园,自来水、污水、煤气
等工程综合配套完整,三线(电话线、电线、闭路电视线)全部埋入地下,道路全部硬
化、 绿化公益事业投资累计达400多万元。同时还投入了1600多万元资金改造老居民
生活区,共建起了高档公寓楼3幢;花园式别墅楼86幢,建设面积达2.3万多平方米,
村民全部住上了新居。住别墅户率达75%,住高档公寓户率达25%。实现了村民向往
以久的“住房别墅化, 环境花园化,农村城市化”,并且有8户村民家庭拥有了自己
专用的轿车。
该村还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综合治理制度》、《工贸企业管
理制度》、《党建、精神文明及各群众组织管理制度》,使全村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
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体系。
在1984年前,该村没有一个工副业项目,全年总收入不足10万元,人均收入不足
200元。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坚持不断发展生产力,先后办起了服装厂、帆布厂、
铝合金装璜厂、塑料彩印厂、开发了30多种产品,并相继办起了两个贸易公司和建筑
业。近几年来,该村又充分发挥地处旅游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和房产开发,
1992年该村投资600多万元与哈尔滨一公司合资兴办了高档宾馆。 1993年又与美国一
汽车集团公司合资开发房产业。与北京某集团公司、镇三方合资兴办了海上乐园。总
投资达2000多万元。 1994年8月又与美国一公司合资新上生产纯毛机织地毯项目等,
1995年又新上抽纱和铝塑制品项目。目前该村正在环翠区羊亭镇建设黄泥沟工业园,
一期工程占地50余亩, 总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总投资额达3080万元。这些项目
的建设, 使该村的经济持续发展,效益连年递增,为确保工业年产值保证在1.5亿以
上、利税1000万元以上奠定了基础。
黄泥沟村连续多年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还先后被授予省级科普先进单
位,全国镇村建设模范村,以及市级明星村、百强村、先进党支部和模范村委会等称
号,人均占有纯收入连续八年被评为市区第一名。王兆民本人也多次获得殊荣,曾荣
获环翠区优秀共产党员、威海市民兵基层建设先进工作者、威海市基层党建先进工作
者等称号。

张锡友 山东省劳动模范, 优秀企业家。淄博市田家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长兼总经理,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田家村党委书记,张店区南定镇党委副书记,中国
农民企业家研究会常务理事。1947年10月生,淄博市张店区人。1966年10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1983年3月担任田家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任田家村农工商公司总经理。
田家村20多年前是个集体财产仅有一辆破马车和一张旧方桌的穷村。在带领田家
村走集体致富的道路上,张锡友注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田家村的粘土资源,从建瓦厂入手,采取盈利滚雪球的办法,
大力发展以建材企业为主体的村办工副业,先后建起了水泥、建陶、机械、丝织、汽
车修理、百叶窗、糖果、养殖、果园、菜园等大小27个农工商企业,生产60多个花色
品种的产品,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农业为基础,乡村工业为支柱的农工商总公
司。
张锡友团结支部一班人,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发扬“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
田家精神,紧紧把握全村工作的重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村综合
实力进一步增强,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村庄规划全面结束,全村
实现楼房化,村庄管理走向规范,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果,
促进了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全村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各项工作都走在了
全镇、 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1994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到4亿元,比1993年增长78
%, 超额完成了村四届二次村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奋斗目标,固定资产达到1.5亿元,
比1993年增长40%,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规模经营和种
养业兼营的路子, 基本达到自负盈亏,1994年农业产量达到217万斤,村民的物质文
化生活和福利待遇都有所提高,1994年双拥共建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被中宣部和
总政治部授予“国家级双拥共建先进单位”,连续九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的称号,
教育工作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学校、幼儿园一次性被验收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和省级示
范幼儿园。
近几年,他们接待了英国、法国、朝鲜、日本、奥地利等十多个国家的客人和中
央及各省、 市领导,仅1992年,就接待客人1.2万多名。张锡友先后被评为淄博市优
秀党员、 淄博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1990年5月,张锡友又被农业部、劳动
人事部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他的名字已被收录在《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名录》和
《齐鲁企业家辞典》中。

于建华 企业家,经济师。1957年9月生,莱阳市城厢街道办事处人。1976年莱阳
一中毕业后回村任小学教师, 1980年任村建筑公司技术员,后任经理。1985年4月入
党。199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莱阳市东实业总公司书记兼经理。
在建筑公司任经理时, 用人得当,管理有方,至1989年,年创收入由299万元提
高到500万元,实现利税由40万元增至100万元。任村支部书记及莱阳市东实业总公司
经理后, 果断投资120万元将村办莱阳市肠衣厂迁到村南烟青一级公路北侧,新建厂
房1万平方米,与日本株式会社东华商事合资50万美元,建成莱阳东华食品有限公司,
年产值1000万元, 实现利税80万元,其产品远销德国、新西兰、日本等,年创汇3 0
万美元。 投资220万元扩建村办莱阳市标准化棉纺厂生产车间,与香港嘉源公司合资
52万美元建成莱阳莱源纺织有限公司;此外,还与香港雅林公司合资70万美元建成莱
阳阳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因素含量,在各企业中普遍推
行经济岗位责任制,加强企业综合管理,强化产品质量检查,以优惠政策多方招聘科
技人才。大力拓宽原料供应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至1992年,全村已有彩印、建筑、
安装、运输、机械等8个门类的13个企业。采用股份制形式,吸收各方资金(不含合资
企业股份) 近100万元。是年,村办企业总产值,由1990年前的不足1000万元增到210
0多万元,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年创利税180万元,全村2900多人人均收入1248元。
1994年全村总产值1.1亿元, 村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补助
60元;村民除自己负担水电费外,其余应交的各种提留款均由村委会统一支付。最近
又投资120万元新建面积2027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一栋。 1990年至1992年,吴格庄村
连续被莱阳市授予乡镇企业模范村庄、村镇建设明星村、双优共建先进单位等称号,
他本人先后被莱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企业家和劳动模范称号。

丁泽滨 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 1960年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现任利津
县刁口乡党委书记,兼任利北工委主任、一千二林场场长等职。1977年高中毕业后,
在利津县林业局工作。1989年任利津县国营一千二林场场长。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3年任利北工作委员会主任,1994年任利津县刁口乡党委书记。工作积极认真,大
胆泼辣,作风正派,为本地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经济振兴,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赢得了很高的荣誉。1989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护林防
火先进个人,1990年被省林业厅评为先进工作者和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1991年荣
获全国绿化劳动奖章、获省林业厅先进个人称号,被市委、市府评为林业先进个人、
优秀场长,并晋升一级工资,1993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990年以来,连续五年
多次被县委、县府评为县级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吕玉江 烟台市优秀企业家。大专文化、经济师。龙口市北马镇人。1955年9月生。
1981年任龙口市家俱厂厂长,1984年起任龙口市绝缘材料总厂厂长至今。同时担任龙
口市北马镇党委副书记,龙口市昌盛化工公司总经理。
吕玉江是一位真抓实干、不尚空谈、敢于创新的人,他严于律己、勇于探索、勤
于服务。他外表干练、沉静、谦虚、不善于表白自己,内心却心地坦诚,一团火热,
对事业有着一股执着的追求。他善于管理、善于捕捉信息,在困境中动脑筋,想办法,
筹资金,找技术,寻生机,求贤才,上项目。凭着他那满腔的热情、无畏的开拓精神,
几年来,他管理有序,领导有方,措施得力,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
研究市场,掌握市场,开发了苯酚等适销对路产品,使工厂走上了兴旺发达之路,率
先跃入山东省乡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百强行列。 1994年企业上交利税380万元、1995
年计划上交利税达1100万元,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龙口市绝缘材料总厂相继荣获龙口市先进模范单位、烟台市先进模范单位、烟台
市明星企业称号,成为山东省乡镇企业安全生产达标单位,山东省乡镇企业系统先进
企业。吕玉江本人被选为龙口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并多次被评为龙口市优秀共
产党员。

贾永华 优秀农民企业家。 现任泰安市南关村党总支书记、岱庙办事处党委副书
记,系泰山区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泰安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知人善任、身
先士卒,带领全村人民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一个原来贫穷的村逐渐富强起来,进入
全市“百强村”行列。他先后荣获,泰安市优秀农民企业家,泰安市模范,泰安市致
富状元,泰安市十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孙运河 劳动模范, 系肥城市新城办事处孙家庄村党总支书记,为泰安市十三届
人大代表, 兼任肥城市新城办事处党委副书记。1978年1月部队转业任孙庄村党总支
书记以来,锐意进取,积极带领全村村民艰苦创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连年被评为肥
城市优秀共产党员,泰安市优秀共产党员,泰安市创“双百”优秀党支部书记,泰安
市劳动模范,泰安市致富状元。在他的带领下,该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总收入
达到1.3亿元,企业产值1.2亿元,创利税1200万元,固定资产积累达到3000万元,人
均纯收入2300元。

杨仁庚 优秀农民企业家, 肥城市王瓜店镇东大封村党总支书记兼实业总公司总
经理,泰安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1954年生,大专文化,经济师。他具有丰富的农村
工作经验,曾先后任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大队会计、党支部副书记。自1984年
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勇于开拓进取,唯才是举,发扬奉献精神,带领全村人民同奔小
康之路,成绩显著。他本人因此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泰
安市劳动模范”、“泰安市致富状元”、“泰安市农村十大优秀党支部书记”、“优
秀农民企业家”、“肥城市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

徐勤忠 优秀农民企业家, 新泰市东都镇东都一村人。泰安市第十一届、十二届
人大代表、泰安市第十一届、十二届党代会代表,1933年生,1949年参加革命,历任
连指导员;东都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东都大队大队长、党总支副书记;东都一
村党总支书记、东都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先后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工作者、济南市建
设社会主义群英会先进积极分子。济南军区模范指导员;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山东省模范共产党员;泰安市劳动模范、泰安市优秀农民企业家、泰安市致富状元,
泰安市优秀党总支书记、 泰安市“学鲁西, 创‘双百’先进党总支书记”、泰安市
“心系国防十佳人物”、泰安军分区双拥模范党总支书记。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
近年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率领全村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
绩卓著,先后获山东省、泰安市及新泰市殊荣60余次,曾光荣地出席中央、国务院召
开的“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

李荣春 优秀农民企业家。1939年3月22日生,山东省德州市宋官屯乡贾庄村人,
中专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历任曹村乡政府文书兼团总支书记、贾庄村村委会主
任、贾庄村党支部书记、曹村公社建筑队党支部书记、德州市东郊建筑工程公司党支
部书记兼经理等职务,现任德州市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山东省农
民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德州地区农民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荣春自1972年开始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1978年被任命为曹村公社建筑队党
支部书记。当时的建筑队一无资金、二无设备,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全队一百多人
只能承建一些平房、院墙之类的小工程,年产值不足50万元。为尽快摆脱建筑队的落
后面貌,他调整了领导班子,积极培养招聘人才,使建筑队的实力逐渐增强,终于于
1980年优质快速地完成了德州电业局四层办公楼的施工任务。
继电业局工程之后,该队又先后承建了德州行署五层宿舍楼,德州二中四层教学
楼等多项大中型工程。随着企业实力的迅速壮大,1982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原
曹村公社建筑队扩建为德州市东郊建筑工程公司。 李荣春任党支部书记兼经理。198
4年, 公司自己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四层办公楼。1986年,公司在全区乡镇建筑
企业中率先晋升为资质二级企业。1989年,公司晋升为地区级先进企业。1990年,公
司被地区行署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公司被德州市建委授予
“质量品种效益年先进单位”称号,并夺得德州市建安企业质量效益年活动流动红旗。
1992年2月, 他进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和承包方式,收到了显著成效,加快了企业
发展的步伐。 1994年,公司实现总产值7256万元,利税678万元,竣工工程质量优良
率蝉联100%。固定资产达到2159万元,流动资金820万元,职工人数2190人,各种专
业技术人员已达194人, 并被地委、行署授予“文明单位”和“发展乡镇企业明星企
业”称号。
1995年,李荣春又以原德州市东郊建筑工程公司为核心,发起组建了德州市天元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是一个以建筑安装和房地产开发为主,铝木制品加工、
预制构件生产、建筑装饰建材经销、工业生产、设备租赁、饮食服务多种经营相配套
的综合性企业, 预计到1997年,可望实现总产值1.2亿元,利税1200万元,各项指标
均跨入大型企业行列。
自1987年以来,李荣春先后被授予德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德州市劳动模范,德州
地区农民企业家,德州地区乡镇企业拔尖人才,山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中国集体建
筑企业家,中国乡镇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在德州撤地设市之际,李荣春还当选为德州
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李高令 优秀民建会员。 昌邑人,1956年生,1975年在乳山县下乡务农,1979年
到青岛人造棉厂当工人,1986年至今在青岛市当个体出租车驾驶员。青岛市政协委员,
四方区人大代表,青岛市工商联执委,民建会员。
他多年来一直坚持助人为乐,为人民群众做好事。1986年他带头组建“个体出租
车学雷锋车组”以来,为群众做好事1000余件,拾金不昧38万余元。他倡导组建的学
雷锋车组,长期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军属等11种人免费服务,一年少收入1.2万元。
他关心群众疾苦,在他人处于危难之时,总是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解决困难。
1986年至今,救助危重病人70多次,被群众称为“驾出租车的活雷锋”。他见义勇为,
弘扬正气,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次挺身而出勇斗歹徒,几年来,协助
公安部门抓获各类犯罪分子381名, 为维护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他先后为灾区和病
人募捐3000余元, 为“希望工程”捐款17000余元。1994年,他为了抓盗车罪犯而光
荣负伤,住院治疗期间,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和省、市、区领导的关注、探望及慰问。
他将收到的慰问金、 奖金10000余元全部捐献给了“希望工程”,将慰问品捐献给了
社会福利院。他伤愈出院时,各界群众1000多人欢送。
他先后被省、市、区政府分别授予“先进个体劳动者”、“模范个体工商户”、
“见义勇为标兵”、“治安模范”、“优秀校外辅导员”、“见义勇为的模范出租车
驾驶员”、“优秀服务信得过驾驶员标兵”、“优秀民建会员”等光荣称号。他的先
进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几十家报
刊、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谷莎丽)

吴福增 省环卫系统先进工作者, 1953年生,中专文化,乐陵市城关镇人,中共
党员。现任乐陵市环卫处主任、支部书记,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全国环卫政研
会会员。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乐陵市郭家乡、大孙乡干部、市委信访干部,在工
作中尽职尽责,政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和地区级先进个人。
1990年3月调市环卫处任主任。 他靠着自己的模范行动树立了威信,把环卫处的
工作搞的非常出色。 环卫工人50人增加到202人,增添了各种环卫车辆10部,封闭式
垃圾筒240个, 大型垃圾场1处。城市垃圾实现了封闭化管理,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
%。环卫处连续两年获省“齐鲁杯”进步奖和省级先进单位奖。吴福增1992年被评为
市、地级优秀党员和省环卫系统先进工作者。他的事绩曾在《大众日报》上刊登。并
在省电台“齐鲁风采”中播出。还被编入《群星荟萃》、《永恒的座标》等书中。

张全德 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 乐陵市粮食总公司总经理兼党组书记。1951
年生,乐陵市寨头堡乡张官家村人,高中毕业。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乡青年干事、
乡团委书记、 乡党委宣传委员、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等职。1993年2月调任乐
陵市粮食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在粮价放开,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他大胆创
新, 锐意改革,实行开拓型企业战略,经过2年的拼搏,他把一个负责累累面临危机
的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使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1994年总公司被市政府授予经
济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地区粮食系统先进工作单位。张全德1993、1994年两年被评
为全省粮食系统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