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地区费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289&run=13

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费县县长 郭元臣

费县是省改革开放试点县。 全县辖7镇18乡, 总面积1903.75平方公里, 人口
90.08万人。199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0.23亿元,比1993年增长34.9%;工农业总产
值43.9亿元,增长54.5%;其中工业总产值32.8亿元,增长66.3%;农业总产值11.2
亿元, 增长27.7%;第三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19%;全年粮食总产量4.19亿公
斤, 增长5.9%;财政总收入8675万元,增长32.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5亿元,
增长52.5%;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亿元,增长7.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2亿元,
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1119元,增长52.2%。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
收入”的既定目标,在种植结构调整、科学养猪和水库养鱼、林果生产、农田水利建
设、乡镇企业等五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大好
局面。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40.3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5万亩,粮经比例由去年的
7:3达到6:4。科学养猪形成高潮,跨入全国肉类百强县行列,农民人均养猪收入1
50元。开发利用水面1万多亩,投入养鱼网箱1496只,每只纯收入3000余元。许家崖
水库引养太湖银鱼成功,开辟了大水体养鱼的新途径。果园总面积达44万亩,有林地
面积73.8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3%,顺利通过省“八五”绿化达标和国务院林业
灭荒验收。农田水利建设投工990万个,投资382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8平方
公里。各乡镇以蔬菜、果品、蚕茧、肉食、印刷、造纸、建材等产品开发为主,涌现
出一批骨干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6.6亿元,
实现利税2.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26.9%。
工业生产、效益快速同步增长。企业产权改革迈出新步伐。县属企业全部实行劳
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和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管理,有6家进行了股份合作制
改造,1家破产。技术改造成效显著。全县实施技改项目20项,其中对酒厂5000吨酒
精生产线、毛纺厂开发的羊绒系列产品、化工厂的石材爆裂管和导爆索、阀门厂的万
吨阀门等10大技改项目实行了县级领导成员包项目责任制,在资金调度、电力供应、
工作力度上向其倾斜,保证了项目按期投产。羊绒系列产品等3种技改产品已打入国
际市场,石材导爆管等2项技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县政府对
骨干企业在政策、资金、能源、原材料等方面重点倾斜,出台了《关于对做出突出贡
献的企业领导班子进行奖励的意见》等激励政策,收效明显。酒厂、毛纺厂等12家企
业实现利税占乡及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的70%以上。“双增双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面对第一季度生产效益滑坡的局面,县政府召开“双增双节”工作会议,与各企业
签订了扭亏增盈责任状,下大力气抓企业管理、限产压库促销,使企业的运行质量明
显好转,产销率逐步上升,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1亿
元,实现利税85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4%和16.9%。
基础设施建设阔步前进。县城实施“白瓷城”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长500
0米、宽42米、硬化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外环路建成通车。县城道路硬化总面积19万平
方米,占临沂地区城市道路硬化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完成了方马、费梁、费马三条县
乡公路58.8公里路面的硬化任务,全县油路通车里程达213.3公里,通油路的乡镇达
18个。开通了费县至临沂120路长途微波电路和移动电话。县城程控电话达5000门,
有14个乡镇实现电话程控化。完成110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新建、改建乡镇变电站
两处,全县1054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外贸工作成效显著。由于实行了“四开放”、“五优先
”、“三不准”等优惠政策和缴费明白卡、保护卡制度,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乡
镇,千名机关干部下乡进村包组包户,促进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年内新
发展个体工商户9432户,私营企业365家。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25187户,私营企业达
396家,新增注册资本7045万元。
各级各部门把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共兴办“三资”企业26家,其
中,年内新发展6家,合同利用外资287万美元,累计利用外资到位1012万美元。共争
取国际无偿援助到位资金1720万元。完成外贸出口商品交货值1.2亿元。

附:中共费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王培廷
副书记 郭元臣 丁凤云 徐宜宇
刘景太(挂职) 柳林(挂职)
县长 郭元臣
副县长 张美桢 崔宪彬 韩学义
李兆海 张庆选 王永昌(挂职)
郭九成(挂职) 杨军(挂职)

业绩·人才·信息
[发展交通事业振兴费县经济]费县交通局现有干部职工209人,局属科、股、公司
12个,基层交通管理所(站)13个。近年来,该局以发展交通事业、振兴费县经济为宗
旨,以1996年县乡公路全部实现油化、2000年乡村公路实现油化为具体奋斗目标,加
强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客货运输、汽车维修、搬运装卸、理货等行业的管理,为
费县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992、1993年,该局全体同志奋力拼搏,完成了沂蒙公路费县段60.037公里的路
基工程和路面油化、董泗公路和青南公路52公里的路面油化。1994年完成了方马、费
梁、费马58.8公里县乡公路和21公里乡村公路的路面油化。全县油路通车里程达213
.3公里,通油路乡镇达18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2%。有4座大桥获省优质奖,3座大
桥获省、地设计奖。地区6次在费县修路工地召开现场会,推广费县的施工经验。全
县现已拥有等级公路407.5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干支相连、辐射全县的
交通网络。全县公路运输营运性车辆完成货运量1662.5万吨公里,比1993年增长20.
1%,旅客周转量1942.6万人公里,比1993年增长18.9%,旅客运量80.1万人,增长
16.2%。
该局连续7年保持省“文明单位”称号;运输管理所1994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先进
集体;有6人被地区交通委评为先进个人,24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张德乾)

[上冶镇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成效显著]上冶镇是费县北部重镇,蒙山腹地交通枢纽。
全镇42个行政村继1990年实现村村通车之后,1993年实现村村通电,1994年村村安装
了程控电话。
1994年,镇委、镇政府认真实施“政策启动、科技推动、基础设施带动”的经济
发展战略,以“种植业抓调整,养殖业抓规模,乡镇企业抓骨干,私营经济抓政策,
小城镇建设上水平”为主攻方向,率领全镇人民走出了一条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成功
之路。粮经比例已达4:6,以万亩早春西瓜、万亩大中棚蔬菜、万亩果园为主体的经
济作物总面积达47549亩,亩均收入超过3000元。高效种植模式不断更新,立体种植
面积逐渐扩大,全镇40%的地块实现了每年三种三收或四种四收。瘦肉型商品猪生产
基地已基本形成,“良种、暖圈、熟食改生、适度规模”四位一体的科学养猪模式普
遍推广。现有暖圈0.68万间,生猪存栏量3.2万头,发展养猪25头以上的专业户115户
,畜牧业总产值达3852万元。
199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37亿元,比1993年增加91.1%。其中农业总产值
1.29亿元,四级企业总产值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812万元,全年总收入2.53亿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8元,比1993年提高60.6%。继199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明星
乡镇”之后,1994年被省科委确定为全省高效农业工程试验示范区,省政府确定为全
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李继敬)

[迅猛发展的县城建设事业]费县城市建设公用事业管理处(原费县城建局),成立于
1990年,现有干部职工410人,下设8个公司(所)。5年来,县城建设事业迅猛发展,
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
1994年,县城建设大踏步前进。市政道路总硬化面积19万平方米,占地区城市道
路总硬公面积的1/3。投资2150万元,建成长5000米、宽42米的南外环路。完成了火
车站站前路东段、自由路西段改造硬化工程。县城道路达18条,总长26公里,面积7
4万平方米。供水能力大大加强,拥有260万千瓦水厂1处,供水主管道24公里,日供
水能力1.8万吨,基本满足了县城用水需求。日供水能力2-3万吨的第二水厂正在筹建
。旧城改造工作成效显著。投资47万元实施了“白瓷城”工程,对沿街楼房和营业性
平房,沿街立面和东西山墙一律外贴白色釉面瓷砖,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钟罗山下
奇石公园、和平路东侧水上公园已经动工兴建。房地产开发事业方兴未艾,3处住宅
小区已经实施开发,南外环路两侧45公顷民营经济开发区正在兴建中。“青山、碧水
、奇石、白城”的新城风貌正在形成。
1992年,费县获省政府“‘齐鲁杯’城市建设先进县”称号;1992、1993年,费
县城建处被省建委命名为“全省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处长张文才被命名为“全省建
设系统先进个人”。

(赵凯)

[费县工商局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1994年,费县工商局全面履行工商
行政管理职能,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一)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搞
好市场管理。1994年新建农贸市场3处、各类市场83处,搬迁乡镇集市2处,市场建设
投资共152万元,市场成交额达2亿元。狠抓了市场规范化管理,全县集市被评为省级
“文明集市”3处、地级18处、县级28处。(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效
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个体工商户达17086户,从业人员34253人,注册资金411
4万元。其中1994年新发展9432户,从业人员19901人,注册资金达2164万元。私营企
业达232家,从业人员3757人,注册资金2164万元;其中1994年新发展198家,从业人
员3237人,注册资金1923万元。(三)积极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了国有、集体
企业的发展。全县国有、集体企业达1672户,外商投资企业达23户,注册商标133件
。(四)加大经济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开展打击走私、贩私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
动。全年共立案86起,结案83起,收缴罚没款6.25万元,查处假冒伪劣商品100余种
,假冒货值90多万元,捣毁制假窝点20处。(五)不断深化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鉴证经
济合同1239份,鉴证金额3344万元,仲裁经济合同纠纷400起,解决争议金额180万元
。(六)加强了对重要商品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审验收费单位600个,检查
企业150多家,查出违价单位42个,抑制了物价过快上涨。
1994年上半年,县人大、政协组织对县直19个执法单位评议中,工商局被评为第
4名;年终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对79个县直单位综合考评中,工商局被评为前
10名;被省、地工商局评为先进集体。

(刘明忠)

[毛纺织厂以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活力]费县毛纺织厂建于1982年,是大(二)型企
业,现有职工21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固定资产7500万元,设3个分厂
,一个合资企业。
80年代,该厂主要是原毛加工,生产雪花呢、烤花呢等。90年代以来,为以适应
市场需求,该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
处于主动地位,为振兴费县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一)调整产品档次。1993年成功地
研制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税率高的羊绒系列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走红国
际市场;1994年又研制出羊绒替代产品--兔绒,深受国内外中等水平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注重精、粗纺技术的嫁接,开发出真丝面料产品,风格独特,品位高档,价格
适中,在国际市场一枝独秀。(二)调整产品门类。1993年起上了工艺地毯项目,199
4年出口地毯2.35万平方米。1994年又新上了高档服装加工项目,变原料出口为成品
出口,大大缩短了产品流通过程。
1994年,该厂产品已由建厂初期的30多个品种、80多个花色发展到80多个品种、
300多个花色,主要产品精纺呢绒、真丝兔毛纱、工艺地毯等远销日本及欧美各国,
完成产值9000万元,销售收入9254万元,实现利税1093万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62.
5%、27.9%、30.6%。

(朱桂中)

费县县政府专栏组稿人:赵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