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262&run=13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德州市市长 张立璋

1994年德州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 快速、 健康的发展。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44.54亿元, 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3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20.8%,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2%;财政收入(包括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2.2389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16.09%; 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增长34.5%;城乡人民
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680元,增加532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1488元,增加409元。
市场农业开始起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按照“一个基
础、两大主题”的要求,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31.0%
。粮棉生产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粮食总产16.02万吨,与去年基本
持平。棉花总产3000吨,是上年的2.13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64万元,扩
大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5万亩。总投资460万元的杨庄扬水站全面完工,基
本解决了赵宅、赵虎、袁桥三乡的农灌用水问题。多种经营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体
系初步形成。全市“龙头”企业发展到近百家,畜牧、水产、水果、蔬菜、花卉等五
大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鸡的饲养总量达到820万只,比上年增长440万只。新开挖渔
塘3000亩,渔业开发面积达到1.1万亩。林果生产又创新水平,总量达到7.6万吨。瓜
菜总产42.8万吨,增长60.3%。花卉总面积达到1000亩。“一牧一菜两水”收入6.1
亿元,增长64.9%。乡镇企业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全年完成乡镇工业增加值7.55亿元
,增长74.2%。
1994年,继续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全市11个乡镇逐步
推行了“小康进村入户”富民工程,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工业发展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有所提高。1994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4.04亿
元,比上年增长57.3%。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20.97亿元,增长54.2%。一是
技术改造投入加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年完成技改工作量6.1亿元,增长51%;
完成财务支出6.58亿元,增长56%。十大技改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德州化肥厂10万吨合成氨及2万吨甲醇项目已竣工投产。利用省
技改工作会议在该市召开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争取又有7个项目被列为部专项和省
重点。1994年,共投入资金2.5亿元,新上科技型企业44个,新增科技含量较高产品
81个,对248个老企业进行了嫁接改造,新增产值7.6亿元,二是扭亏增盈措施有力,
企业效益稳步回升。市直工基交亏损企业由年初的29户减少到10户,亏损面下降了2
4.6个百分点。三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品市场日益广阔。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累
计完成销售产值65.8亿元,实现利税3.68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68.4%和67.56
%。其中市直工基交实现利税1.49亿元,增长52%。工业产销率达到96.9%。四是深
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企业管理逐步加强。市属大中型企业有9家步入全国、全
省先进企业行列。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99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
成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5%;集市贸易成交额3.7亿元,增长27.9%。市场网点
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全年累计投入资金740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了华联商厦、鲁
北大厦、商业大厦等十几处大型商业网点,其中,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达到6处
。商业网点的规模和设施水平在全省同等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煤炭市场、九州商城
、服装城等大型市场交付使用。其中,煤炭市场投资2000多万元,年吞吐量60万吨。
全市市场发展到54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乡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档
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提高。个体私营商业有了新的突破,实现总收入11.5亿元,
比上年增长95%。骨干市场网点效益普遍良好。堤岭大市场、东方红棉布批发市场年
交易额均突破亿元大关,百货大楼、德州商场年销售额超亿元,实现利税大幅度增长
。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发育。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逐步建立,技术、资金、劳务、人
才等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完善。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秩序进一步好转。1994年财税部门大力培植财源,强化
税收征管,确保了两税增长目标的实现。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金融部门全
年共融通资金2.4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成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新建了城市信用社城南分社和城北分社,大大增强了信用社的融资能力。年末各项
存款余额达到24.83亿元,比年初增加6.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43亿元,,增加3
.13亿元。
加快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年内,全市新建“三资”企业65家,累计建成136家;
合同利用外资390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75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7.39亿元
,增长53.0%。利用外资嫁接改造老企业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已有11家企业进行
了较大规模、比较系统的技术改造。全区最大的合资项目元济纺织公司一期工程已基
本完工。内资外资投入领域明显拓宽。乡街企业利用内资、外资有了突破性进展,建
成“三资”企业57家,合同利用外资1777美元。内外经贸活动非常活跃,举办或组团
参加了温州、青岛、威海、澳大利亚、美国、西欧等10多次大型经贸活动,共签定各
种经济技术协作项目97个。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城建开发路子宽、投入大
。积极探索和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办法,走合作开发、租赁开发、转让开发、城乡
共同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初步实现了城市建设由单纯依靠政府到主要依靠社会的转变
,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经济手段的转变。全年批准建设和开发项目累计金
额达8.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2838万元,二是重点工程进展
快、质量高。新建、拓宽、改建了三八东路、德景路等6条道路,总面积14万平方米
。104国道拓宽路基工程已经完成。高质量地完成了济德高速公路德州工程段的征地
、拆迁和安置任务。完成了第三水厂扩建、热电厂技改等8大重点工程。市中心区集
中供热工程取得新进展,解放路集中供热工程基本完工。欧式商业街、德州服装城、
九州商城、天衢住宅小区等完成开发建设面积12.2万平方米。市区供排水系统逐步完
善。三是城市管理力度大、效果好。出台了市容、市政、园林、绿化等5个管理办法
,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了城市管理制度。进行了马路市场、探头市场和市
容市貌的清理整顿,加强了城市美化、绿化和净化,完成了新湖西区风景改貌任务,
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24.1%。对26个环保重点治理部门和企业实行环保目标责任管理
,较好地解决了市区污水、废气和噪声污染问题。在“齐鲁杯”抽查活动中,继续保
持领先水平。四是小城镇建设起点高、发展快。黄河涯、二屯镇卫星城建设和路域开
发取得较大突破,已完成开发面积15万平方米。长庄、陈庄、于官屯等乡工业小区实
现了“三通一平”,长庄乡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城乡结合部改貌、小康村(屋)建设
也都迈出新步伐。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先进乡、先进企业活动,全
年共取得科技成果35项,完成科研开发项目73项,新产品67项,新技术5项,引进、
推广、示范重大科技项目200余项,在青岛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发明展览会”上,我
市参展的13个项目全部获奖,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
。投资460万元。建成特种水产养殖示范中心、花卉苗木组培中心、蔬菜科技园等实
验场所。全市科研机构发展到78个,其中民营科研所21个。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工作,
调入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6名。科技在全市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比重达到45%。
文教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九年制义务教育稳
步实施,青壮年扫盲工作通过地区验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前7年达到省级标准
,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扬。计划生育又上新台阶。1994年,全市晚婚率达到1
00%,晚育率99.9%;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1‰以内。百分
之八十以上的村成为“三为主”规范化管理合格村,市内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
著,保持并巩固了全省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市称号。全市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市
级财政投入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9万元。市中医院、市立医院顺利通过创“
二甲”验收,陈庄乡卫生院、黄河涯镇卫生院成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全市40%以上的
村级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积极争创国家级卫生城,通过鉴定,主要指标达到
国家级卫生城市标准。预防保健工作取得好成绩,“四苗”覆盖率达100%。群众性
文化活动健康开展。1994年总投资1400万元的五环体育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被评为
全省体育先进市。围绕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和廉洁勤政,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机关面貌发生了变化。1994年,市政府共承办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和建议233件,全部
在规定时间内办复完毕,建议办理满意率达到了98%。按照规范管理、依法行政的要
求,清理了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对行业不正之风进行
了专项治理,废止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27个,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
环境。全市“三提五统”控制在了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加强廉政建设,
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严格执行中央廉洁自律两个“五条规定”,制定了
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14条规定,并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立案查处违法违
纪案件33起,对9名违法违纪干部进行了行政处分。对政府机关及其人员无偿占用和
借用企业人、财、物问题进行了清理纠正。违控购车和公款出国境旅游风得到制止,
廉政勤政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
难点问题。

附: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蔚立臻
副书记 张立璋 杨洪泉(94.8离职)
李艳华 王肇建
市长 张立璋
副市长 刘兆斌 郭洪伟 谭富清
孙海滨 纪金海 徐传忠

(德州市政府专栏组稿人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