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259&run=13

日照拼搏奋进之年
日照市市长 尹忠显

1994年,是我市在理顺设区带县后各方面关系,确定总体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团
结实干,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思路。年初,在经济
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我市推出了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和开展乡镇企业年、公路建设
年活动等重大举措,并抓住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排出
12项重要工作和重点工程,作为市长工程,奋力推进。
(二)围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全面深化了各项改革。1994年,全市加大改革
力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企业改革,围绕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狠抓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至年底,
乡镇办以上企业完成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546家,有9家企业列入省、市级现代企
业制度试点。农村改革,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
革。全市已转包转让土地25.4万亩,有9.36万亩土地、5.23万亩荒山实行了股份合作
制经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园林9000亩,养殖场46处,乡镇股份合作基金组织60处
。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社会保障等其它领域的改革也逐步深入,经济和社会发
展活力明显增强。
(三)以加快发展和提高效益为重点,全力推进了经济建设。农村经济,围绕增加
社会供给和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和多种经营
,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22
.9万吨,比上年增长3.9%,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2亿元,比上年
增长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比上年增加356元。工业生产,继续贯彻“
争大抓小”的方针,突出投入、管理和技术进步,实施“工业带动战略”迈出了可喜
的第一步。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1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木浆、电厂、大宇水
泥等大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四级乡镇企业完成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79%
和67.9%。商贸流通工作,以繁荣市场、稳定物价为主攻方向,狠抓开拓经营和市场
建设,强化市场管理,市场秩序保持稳定。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亿元,
比上年增长37.9%。对外开放,坚持多外并举,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进出口贸易
和引进利用外资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外贸出口供货总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79.7%
;出口创汇6770万美元,增长1.9倍;实际利用外资4195万美元,增长28.6%。财税
工作,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狠抓增收节支,加快构筑新的地方财源体系。全
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97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去年,我们把基础设施建
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12项市长工程中有8项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一年
的艰苦努力,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基础设施总体水
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完成了204国道硬化、沿海公路贯
通等一批重点工程;日照、岚山两港扩建工程已有7个泊位简易投产;开通了移动通
讯网、自动寻呼网和本地通讯网,实现了长话交换程控化、市县间长途传输数字化;
完成了潍坊-日照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新建4个110千伏输变电站。狠抓新市区开发
和旧城改造,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市新建、硬化城市道路34条,总面积155
万平方米;旧城改造完成房屋拆迁13.4万平方米;10万吨水厂已开工建设。
(五)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快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市把科技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
的健康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兴工、兴农、兴海、兴社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四兴一高
”工程,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经国家科委批准,我市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星火”
保税库区;省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有新的进展;高科技工业园已进入启动阶段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建3所成人中专并实现了当年招生,日照广播电视大学破土
动工,卫生学校开始筹建。强化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狠抓医院分级管理,城乡医疗卫
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强化国策观念,狠抓三项基本国策的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
持了全省先进水平,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
都有了新的发展。
1995年,市委、市政府确定总的工作思路是:深入扎实地实施“工业带动、外向
带动、港口带动、基础设施推动和科教兴市”五大战略,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突出工业生产、外向型经济、商贸流通和个体私营四个重点,狠抓深化改革、基础设
施建设、科技教育、资金筹措和宏观经济管理五个关键。在经济效益上实现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基本形成产业化农业格局,基本扭转工业企业效益
下滑的被动局面,基本解决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达到
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显著优化,外向度显著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发展后劲显著
增强,为实现我市长远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中共日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王树文
副书记 尹忠显 于学田 熊可山 车金河
市长 尹忠显
副市长 肖开富 陈万光 焉荣竹 祝利民
刘丕祥 孙运河

业绩·人才·信息
[商界明星--日照人民商场]日照人民商场创业7年来,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单一
的零售企业发展成为综合经营的设有7个经营公司的集团公司,有经营面积4400平方
米,干部职工300人,1994年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实现经济效益241万元。1993年为全
国供销社销售百强商场,列第56名;被评为“山东省执行物价政策法规最佳单位”,
被市政府授予“首届日照市优秀企业”称号;被评为“九四年度市级消费者满意单位
”。
商场实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制定了综合规章制度、店规店训和岗位责任制,《服
务规范》人手一册,全商场36个柜组均有服务公约,人人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各司
其职。商场成立了由总经理挂帅,经营公司经理负责的商品质量管理小组,凡购进商
品,必须经鉴定后方可进柜台销售。坚持了“八不进销”制度:没有合格证的商品,
没有生产厂家名称的商品,没有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的商品,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商
品,包装不严整的商品,霉变商品,个人以回扣形式上门推销的商品不进、不销,杜
绝了伪劣、假冒商品。商场经营商品一律用三色标签明码标价,做到商品订价不乱加
费用、不滥加差率、不故意抬价、不少称短尺。各公司均设了公平称、公平尺、监督
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商场开展电话购货、预约订货和售
后跟踪服务活动,年送货上千次;售出商品,顾客有异议的可以退换,质量有问题的
包修、包换、包退。商场领导班子关心职工生活。近几年,新盖宿舍楼6000余平方米
,安置职工住房80余户。

[日照市果品公司再创辉煌]5年前,日照市果品公司年销售额仅千万元,固定资产
总值200万元。1994年底,发展到6个公司,拥有干部职工310人,固定资产总值达12
00万元,成为集生产、经营、服务娱乐为一体的中型企业,年销售额1亿元,综合经
济效益203万元,农副产品收购1104万元,工业产值91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6%
、126%、110%、152.5%,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企业”、“省级
重合同守信誉企业”荣誉称号。
1992年,日照被商业部定为“果品产供销一体化”试点县(市)后,公司建立了果
树技术服务公司,实施科技、物资、服务一条龙措施。首先充实了技术队伍,果树技
术员扩大到38人,并分配到乡镇重点果园传、帮、带;1994年,在各乡镇举办多种形
式的技术培训班285期,培训各类果树技术员2.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分。二
、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在东港区筛选出51个重点果园,拟出了《果园达标条件》和《
技术保证措施》,派专人蹲点实施,从而使果园的产量普增50%以上。三、引进新技
术、新品种,改造老果园,发展新果园。帮助果农改造老化苹果树25万株,引进优质
苗木30余万株。四、强化物资供应。全年供应果树专用化肥5500吨,高效农药300吨
,药械1万余台(套),推广“高美施”农药新品种10吨。对困难果园实行技术指导、
经济扶持,全年扶持总额达50余万元。五、加强收购销售服务。实行与果农签订订购
合同制和基层单位分购联销制,只要果农有商品果,公司保证收购,不让果农卖果难

下属分公司实行承包,调了职工的积极性。储藏分公司1994年代外贸储存花生米
5100余吨,创收61.5万元,自购储存蒜苔53万斤,获利30万元。果品分公司年经营果
品1000万斤。粮油食杂分公司,立足本地市场抓货源,组织人员到安徽、河南、浙江
开拓经营,1994年收购花生米3000余吨,随收随调出,创利30万元。招待所投资10余
万元,改建卡拉OK娱乐厅,新辟快餐部,增收30万元。现代化办公设备公司和苗圃,
均创效益。

[商流魁星--日照市工业品批发公司]1991年4月,日照市工业品批发公司靠借用经
营场所和5万元的开办费建立起来,当年销售1800万元。1994年猛增到1.3亿元,利税
123万元,综合经济效益218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列市直同行业之首,固定资产达
到1408万元,成为全市流通行业最大的批发企业之一。
该公司从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入手,突出特色组成7个专业公司,各自选准突破口
,先后与省内外50余家大型工商企业集团联姻,在公司内设立总代理、总经销业务,
开发名优商品系列200余个,形成了名、优、新、特商品和一品一系列的经营格局。
1994年冰箱、电视机、自行车三大系列销售达8502万元,占销售总额的63.1%。在突
出特色经营的基础上,扩大经营幅射面和商品市场占有率,目前已有省内外比较稳固
的客户近千家,幅射鲁东南和苏北地区,年内市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公司按照专业化的运行规律和工效挂钩的原则,实行一司多制、一科一制的工效
挂钩分配机制。专业公司人员,保留档案工资,个人收入随效益总额完成情况浮动,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同步提高。
公司建立以来,挖掘启用人才60余名,安排在利于发挥专业特长的岗位上;有28名3
0岁左右的青年担任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公司重视企业精神文
明建设。充分发挥了党、政、团的作用,先后对企业全员进行了60余次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思想修养、职工道德等各种思想教育,开展了“爱我供销”
、“爱我企业”教育活动,使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双丰收。

(周绪白)

[开拓进取的市政工程公司]日照市市政工程公司是拥有固定职工220人、固定资金
1000余万元的市骨干施工单位,属全民事业性质,主要承担市区内的道路、桥涵、排
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公司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
和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队伍。
1994年,市政工程公司硬化道路7条,全长1.055万米,面积19万平方米;建桥5
座,全长289米,面积4535平方米;修筑土路面1条,长1352米,面积35472平方米。
全年完成工程施工总值2410万元,同比增长44.38%,创历史最好水平。西环路工程
是日照市第一条贷款修建有偿使用的道路工程,也是市政公司有史以来承担的最大道
路工程。公司干部职工两个月完成了12个月的施工任务,创造出市政建设史上的奇迹
。栈子大桥是石(臼)岚(山)沿海公路6座大中型桥梁中最大的一座。公司职工在建桥
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克服缺水缺电、交通不便等困难,比市规定工期提
前74天完成任务,为市重点工程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994年,公司切实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被市建委评为先进单位;被省总工会命
名为“主题教育先进单位”,分公司团支部被评为全市十佳团支部之一。

(张明立)

[突飞猛进的岚山港]山东省岚山港务管理局地处鲁南、苏北交界,是我国第44个沿
海一类开放口岸。该局属国有中(一)型企业,有职工1200余人。
1994年,岚山港务局在主管水泥煤炭周转的同时,开辟液体石油产品、粮油农副
产品等新的转运货物。1994年,港口吞吐量猛增为218万吨,超省局下达计划的50%
,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1200万元,人均实现利税1.4万元,居全省航运系统之首
。该局相继把招待所、劳动服务公司、机修厂推向市场,并成立万商集团发展总公司
。1994年,各经营公司多业收入达300万元。
1994年,港口建设加快步伐,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自筹资金、自己施工建成5
000吨、1万吨级煤炭泊位,3月份简易投产;安装10吨门机3台,回填货物,投资达2
300万元。液化专用泊位,前期筹备投资908万元。总投资800万元的西港冷库项目现
已投产。在全省航运系统率先实现微机联网工程,投资30万元。豫鲁石油罐区完成投
资330万元,加德士沥青罐区完成投资900万元,省石油集团罐区投资1000万元。一年
来,全局累计完成工程投资1734万元,购置机械设备、增加固定投资1400万元,内引
外联完成投资2700万元。
1994年,岚山港务局先后被省厅授予“94年度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经济
效益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被省航运局授予“94年度
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94年基本建设先进单位”、“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等荣
誉称号。

(王新平)

[奋起中的东港区保险支公司]东港区保险支公司组建于1993年,承袭了原日照市保
险公司除岚山工委外的全部国内保险业务,下设石臼营业所和18个乡镇街道专职保险
服务所。并与市交警大队、市渔监站协商成立了两个专职代办所,在市直机关计生委
设立了一个兼职代办所。公司拥有职工50人,代办员43人。
公司以“竭诚服务,笃守信誉”为宗旨,热忱为广大保户服务,在全体干部职工
的奋力开拓下,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业务收入逐年增长。财产保险方面,主要加强了
企业财产保险,在巩固基本险的基础上,对企业固定资产实行了加成投保和对流动资
产实行附加盗窃保险。1993年,试办了机器损坏保险。在公安交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机动车辆保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车辆承保率达到98%以上。还开办了家庭财产保
险、渔船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加油站综合保险、现金保险等。并坚持从社会需
要出发,努力开展多种人身和人寿保险服务。积极推出了独生子女两全、独生子女父
母养老金、独生子女平安、少儿未来幸福等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养老金保险在重点开
办乡镇企业职工养老金保险的同时,积极开办了义务兵、农村干部、民办教师养老金
保险。各种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为人身业务发展的重点,在开办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
险、学生平安保险基础上,推出了个体工商业者意外伤害保险、厂长经理意外伤害保
险、金融职员意外伤害保险、君安定额保险等,累计为18万人提供了各种人身保险。
公司目前已发展到包括财产险和人身险两个种类的60多个险种。为了200多家企业、
15万户家庭、4900多辆机动车、830只渔船提供了各种保障,承担经济风险40余亿元

公司还努力提高保险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为地方经济建
设保驾护航。公司自组建以来,按照“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累计
处理保险责任事故1.08万起,支付赔款1500余万元。
该公司先后被省公司授予“十佳标兵”、“清正廉洁先进集体”、“金融先进单
位”荣誉称号,并荣获“区级文明集体”、“发展区属企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秦亦农)

[石臼街道总收入突破10亿元]石臼街道共有4个管理区,38个行政村,12323户,3
6985口人,14341个劳动力。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80亩。海岸线长14公里
,可供开发利用的浅海资源10万亩。主要有水产业、乡镇企业、种植业及第三产业。
1994年全街道总收入突破10.2亿元,人均收入达184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6%和
31.4%。
1994年,他们紧紧抓住沿海城市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大力实施“海上带动战略”
,强化了城区经济、沿海经济、港路经济、三高农业经济意识,狠抓了以捕捞、养殖
为龙头的基地建设。全街道捕捞船只发展到683只,4198人从事渔业生产,海水养殖
总面积7800亩;对虾、贝类、鲍鱼等海珍品育苗场发展到10多家;造船厂、坞台发展
到14处。水产品总产量达63719.33吨,水产业实现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177%。
整个水产业收入占全街道总收入的60%左右。
年内,以开展“乡镇企业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街道先后投资
4000万元,对处办刺绣厂、织布厂和网具加工厂等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其效益大增。
刺绣厂充分发挥出口创汇龙头企业的优势,研制开发新品种、新花样1800多个,完成
产值2213万元,利税213万元;织布厂在搞内部挖潜、加强管理的同时,发挥优势,
向规模要效益,完成产值2200万元,利税超80万元;石臼网具厂围绕加快网具技改项
目,投入230万元,新购置3台织网机和扩建厂房,完成产值435万元,销售收入265万
元,创利税51.7万元。1994年,全街道企业总产值达9.85亿元,利税1.01亿元。
围绕服务城市的城郊型农业迅速兴起。街道投入800万元,发展“三高”农业,
粮油总产量达到6279吨。还先后建起了刘家村、东山前村等畜牧养殖基地及东海峪、
八里庄大型封闭式养猪场。旧城改造与兴办第三产业步伐加快。全年共拆除旧民宅1
200户,47座居民楼拔地而起,腾出黄金地段385.48亩。全街道第三产业已达200余家
,从业人员1.5万人,年营业额达1亿元,上缴税金600多万元。
1994年,石臼街道各业产值列全市第四位,有19个村(居)进入百强行列。

(杨安奎)

日照市政府专栏组稿人:丁履清

日照开发区

以大开发实现大发展
日照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张振川

日照开发区地处山东半岛南翼,日照市沿海地带,紧靠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日照港,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为我国东部海岸线的脐部和海上南北运输主通道的中间,是
大陆桥东端我国和亚洲货物的重要集散地。
日照开发区于1991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近期开发10平方
公里,起步区3平方公里。现辖11个村(居),人口2.3万,企业316家,职工2.61万人
。1994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社会总产值9亿元,增
长148%;工农业总产值4.3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总产值4亿元,增长151%;
实现利税3000万元,增长98%;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增长174%;财政收入3100万
元,增长112%。日照开发区已成为鲁南地区新的经济生长点。
一、科学规划,确立发展战略。日照开发区作为日照市发展经济的前沿地带,是
鲁南地区、淮海经济区和沿黄(河)流域各省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新的经济生长点
,是龙头中的“龙头”。1994年11月26日侯月铁路的全线铺通,与陇海线并行的一条
东西大动脉(日照-侯马-西安)正式形成,日照两港(日照港、岚山港)及大陆桥对区域
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使日照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发挥港路优势和充分
利用“陆桥”经济带崛起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是日照开发区面临的最大课题。管委会
本着科学、系统、超前的原则,先后请上海、天津、济南、青岛等地的有关专家、学
者到区内考察、勘测,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日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各功
能小区的详细规划,确定了“两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在重点搞好基础设
施建设的同时,以出口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腹地资源优
势,进行加工增值出口,大力兴办内联外引项目,奠定基础,形成优势。第二步,在
继续搞好加工出口的同时,把项目引进的重点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上,逐步把开发区
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出口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区。
建区以来,各方面总投资4.5亿元,建设了一批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工程。完成了南北两个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港口工业小区6千伏输变电工
程和黄海工业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投入运营;开通道路25条,面积85万平方米,
其中硬化路面40万平方米;3000门程控电话已开通使用。目前,3平方公里的工业区
、1平方公里的仓储区、1平方公里的高科技园已实现“五通一平”;0.5平方公里的
林滩生活区在实现“七通一平”的基础上,已建成住宅楼26万平方米。
二、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开发区成立以来,一直把项目引进作为开发区经济建
设的中心环节,积极实施“内联外引并举”和“争大抓小”的战略方针,大力发展对
外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先后与国内十几个省市及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加
拿大、泰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进行广泛的接触与业务
洽谈,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引进资金,抓项目,促开发。把1994年定为“招商年
”,先后组织了十几个招商团赴国外和内陆开展招商活动,努力强化境外招商、内陆
招商和各类经贸洽谈会招商,项目引进取得较大成绩。截止1994年底,全区累计批准
内联外引项目179个,其中内联项目101个,项目总投资4.2亿元;利用外资项目78个
,项目总投资2.1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
同时,通过加强对三资企业的管理,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三年来
,我们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先后制定了《关于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决定》、《关
于奖励引进外资项目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外商投资优惠待遇的规定》等有关文件,
并狠抓落实,用政策吸引外商、留住外商。帮助三资企业解决在资金筹措、水电配套
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三资企业的发展,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和出口创汇率都有
了较大提高。目前,全区三资企业已发展到62家,1994年三资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
.2亿元,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89%。借国家外贸体制改革之
机,进一步强化了对外贸易工作,成立了开发区进出口公司,加快对外贸易发展,去
年全区完成出口商品供货值2.1亿元,同比增长256%。在发展海外企业方面也迈出了
重要步伐,目前已在香港、新西兰、西萨摩亚等国家和地区创办海外企业3家。
三,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创新的优势。针对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和支柱产业,
管委会确定了技术开发、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计划,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工业
以及传统技术、工艺和生产工具,促进现有企业的升级换型、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
结构的优化。引进新技术28项,研制开发新技术产品19种,有2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3种产品填补省内空白。为了将科技优势转化为规模经济,以提高素质增强创新的
优势,在港口工业区和高科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中,通过建设保税仓库和保税工厂,
推动和形成了保税区加工,扩大了生产资料保税市场,实现国际贸易;通过制定《关
于加快民营高科技工业园开发建设意见》和《关于引进高科技项目的优惠政策》,鼓
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高科技工业园1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形成规模,国家
火炬项目铜基无银钎料,省级火炬项目陶瓷复合材料活塞和凝血酶等7个高新技术项
目已进区建设,并逐步形成了以铜基无银钎料等为主的新型材料,以凝血酶、抗病毒
乳膏为主的生物制药和食品、水产品加工等三大系列20多个高科技产品。1994年高科
技工业园完成工业产值1.1亿元,利税1300万元。
随着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开发区加强了对大、中型骨干项目的引进和建设,
走上了规模发展、多业并举的良性循环轨道。首先是通过加大投入和高起点嫁接,迅
速膨胀现有企业规模和搞好企业的技术改造,涌现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太阳物产(
集团)总公司、城市建设总公司、华林电器(集团)总公司等产值或销售收入过千万元
的企业8家;其次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实现上大项目,走大开发的道路,在1994
年引进的26个项目中,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0个,其中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3个。
美商独资3000万美元的润滑油厂、中日合资2266万美元的三鸣生化制药厂和总投资1
.6亿元的10万吨水厂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近13亿美元的日照电厂、黄海木浆、
食品工业园3个大项目进展顺利。随着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出口创汇项目
的纷纷落户,日照开发区经济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并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附:中共日照开发区工作管理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暂缺
副书记 张振川
主任 张振川
副主任 赵理民 高俊峰 滕怀学
王新刚 贾同梅

日照开发区管委会专栏组稿人:张晓明

东港区

蓬勃发展的东港经济
东港区区长 孙海亭

1994年,是我区各项工作走向正规、快速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区委、区政府按
照工农业总产值在1993年基础上“两年翻一番,三年过百亿,五年进百强”的战略规
划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7亿元,工农
业总产值5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22.9%和56.3%。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综合
效益明显提高。粮食总产达38.8万吨,花生总产8.78万吨,分别增长1.6%和18.1%;
水产品总产量14.9万吨,水产业总产值13.15亿元,分别增长29.6%和138%;农业总
产值完成21亿元, 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1358元,增加326元。工业生产量效
并进,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32亿元,增长84%,实现利税4651万元,
其中利润2004万元, 分别增长73.2%和65.1%;区属工业完成产值2.3亿元,实现利
税620万元, 分别增长81.1%和76.6%。商贸流通繁荣活跃,财政金融稳定发展。实
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 实现利税1420.4万元;银行存贷余额分别比年初增
加4.3亿元和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791万元,财政总支出7787万元,实现了财政收
支平衡。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乡村工业出口交货值达3.25亿元,
出口商品供货总值3.3亿元, 分别增长102.2%和105%;新发展“三资”企业27家,
实际利用外资330万美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完成了
太阳城市场一期主体工程和老城区4条商业街的开发建设; 工业园和农贸城已基本完
成规划和前期招商引资及四通一平的准备工作; 沿海公路桥涵建设和204国道拓宽硬
化工程如期竣工;以干线公路、城区道路、乡村道路为主的“三路”会战取得重大成
果, 累计投资2550万元,整修路基356.6公里,备料17万立方米;18处乡镇街道全部
实现了电话程控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政治、社会保持稳定。全
年共实施“星火”项目8项,获得科技成果11项;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有8处乡镇街
道率先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基本达标;计划生育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98‰;以“细胞工程”为中心的综合治理防范体系由
点到面,日趋完善,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围绕加快全区经济发展,主要狠抓了以下几点:
第一,以优化内部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大力推广
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推进立体化、区域化种植,搞好吨粮田和“双七”、“双八”
示范基地建设,使粮油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在确保粮油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
高效益经济作物,全区粮经作物面积比达到6:4;围绕强化管理,优化品种,提高单
产,狠抓了经济园林开发,实现“五园”总收入1.98亿元,增长13%;组织实施“菜
篮子”工程,着力抓了蔬菜生产基础建设和畜牧业开发,全区新发展大中棚蔬菜0.8
万亩,猪、羊、家禽出栏同比增长10.7%、13.2%和31.4%;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984处,扩大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44万亩;深入开展植树
造林活动,圆满完成了“八五”绿化达标任务;抓好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国家黄淮海
综合开发二期工程顺利完成,三期工程和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正在实施。
第二,以养殖为中心,加快了“海上东港”建设步伐。投入5359万元,新开发浅
海扇贝养殖8000亩;建成全市首家鲍鱼养殖场和两家工化养鲍基地;大力推行二次放
养、多品种混养新技术,面积达9400亩,年增收160多万元。新建和更新改造渔船26
0艘,提高了捕捞能力;以惠盈、皇宫、丰源等5家合资企业为龙头,积极探索发展外
向型渔业的新路子,有4艘大功率渔轮获得海上直运出口权,水产品直接出口创汇30
00万美元。
第三,以管理、投入为保障,促进了工业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大力强化“工业
兴区”意识,精心组织乡镇企业投入年活动,层层落实投入目标,通过股份制、横向
联合等形式,多方吸纳资金,全年乡镇企业完成投入3.9亿元,完成新建、技改项目
50多个,其中投入百万元以上的项目达35个,占乡办企业总投入的63%。区属企业以
新上项目为重点,完成投入5000万元,加快了机械、食品、五金、电子等行业的发展
;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强化了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定额管理以及区属企业的
建章立制工作,提高了工业运行质量。
第四,以改善软、硬环境为突破口,推动了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立足
发挥城区、港路优势,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新、改、扩建市场12处,其中新建农副
产品专业经营市场10处,全年市场成交额达2.27亿元,增长41.5%。坚持正面引导与
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出台并落实了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严厉打击欺行
霸市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法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保证了个体私营经济的持续
、健康发展。1994年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986户,累计达17014户;私营企业69家
,累计达107家。
第五,以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为重点,狠抓了外向型经济。组团参加了韩国经贸
洽谈会、青交会、广交会等大型经贸活动,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经贸关
系;努力扩大出口创汇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全区出口创汇企业已发
展到134家,出口产品达38大种类;用足用活政策,培植出口创汇骨干企业,涛雒惠
盈水产有限公司成为全市十家A类出口创汇企业之一。

附:中共日照市东港区委、区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徐善来
副书记 孙海亭 王爱东 陈为信
王子春 刘贤军
区长 孙海亭
副区长 解世增 丁立瑞 张崇安
李永斗 臧旺玉

东港区政府专栏组稿人:张玉栋

五莲县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坚持发展不动摇
五莲县县长 李志久

五莲县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 辖22处乡镇、 634个行政村, 总面积
1500平方公里,人口50.3万人。199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按不变价计
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0.3%;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3.5%,
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7.2亿元, 工业总产值达到3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
65.7%;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46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3.7亿元,增
长32.2%;财政收入9398万元,增长40.7%;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9.8%,人口自然
增长率控制在4.52‰以上,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2.77以上,被省委、省政府命名
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1994年末人均储蓄达到131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18元。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按照“强化农业基础,膨胀工业规模,大力发展第三
产业”的经济建设总体思路,始终把经济增长速度建立在结构合理、效益提高的基础
上,保持了全县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一是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种植业结构调整
,将粮经比例调整到5.2:4.8;山区开发建设,全年共完成各类工程项目1050处,新
建优质果品基地共4.1万亩;规模养殖,共发展畜牧业大户2900家,畜牧业产值达到
2.59亿元,增长45.3%;农业产业化实行了贸工农一条龙建设,新建扩建龙头企业2
6家,建立生产基地32处,粮食、花生、肉鸡、桑茧、工艺品、蔬菜、林果生产已初
具“龙形”。二是不断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1994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项目
913个,总投资4.16亿元,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2个,开发新产品56个,
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48亿元,其中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5家。三是优化发
展第三产业。投资6400万元,完成了罗山、金沙路等商场和48处网点的扩建改建,新
发展个体工商户5669个,发展私营企业39家;集贸市场成交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
26.5%;国有集体流通企业完成商品总销售3.51亿元,增长23.6%。同时,加强了金
融保险、劳务输出、信息、旅游业的发展。
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农村改革方面,全县实行“两田制”的乡镇已发展到1
2处、391个村、面积达34.5万亩,拍卖、租赁荒山、果园4.9万亩,股份制开发山场
3.5万亩,新建、改造果园1.9万亩;有18处乡镇建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累计投放资
金4500万元;在工商企业改革方面,全县26处企业完成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任
务,80%以上的乡镇办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任务;有7处企业进行了兼并联合,有
51处偏远基层社门店和小型商业门店公开向社会进行了拍卖租赁。同时,稳妥有序地
进行了财税体制、住房制度、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等各项改革。
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一是坚持三外并举。在利用外资方面,1994年全县实际利
用外资622.47万美元,兴办三资企业12家。在对外贸易方面,完成出口交货值3.67亿
元,增长63.2%。在外经方面,设立驻外窗口、海外企业3个,争取外国无偿援助19
15万元的项目已签订协议或立项。二是强化龙头建基地。成立了4处外贸进出口专业
公司,争取办成了3家保税工厂,4家企业办理了商检认可手续,办成了2家自营进出
权企业。建成纺织、石材、钢珠、工艺品、地毯、蔬菜等出口创汇过百万美元的基地
9个,其中纺织公司年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三是完善配套了基础设施。对11处小城
镇和10处乡镇工业小区进行了规划建设,有4个乡撤乡设镇;完成了郝李路东段17公
里硬化工程,改造拓宽了县乡公路36.4公里;建成了县城至乡镇150多公里的光缆传
输工程,完成了2000门电话扩容工程,建成了全县本地电话网;完成了却坡水厂二期
工程;五莲山、九仙山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199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9
万人次。为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附:中共五莲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李永健
副书记 李志久 李桂玲
葛秀良* 朱巨龙(挂职)
李五四(挂职) 黄金华
县长 李志久
副县长 胡德新 葛明学 李慎芹
赵世群 王有远 惠日方
陈学成(挂职) 王其辉(挂职)
周涛(挂职)

业绩·人才·信息
[开拓进取的五莲县国税局]五莲县国税局于1994年7月由原五莲县税务局分设成立
,内设7个行政科室和2个事业单位,下设2个征收分局和17处国税所,现有干部职工
159人。担负着五莲县887户国营集体企业、27家涉外企业、36家私营企业和3000余户
个体业户的国税征管工作。1994年被命名为“全省国税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县局”光荣
称号。
五莲县国税局通过涵养税源和强化税收征管两手抓,从政策扶持和帮助企业搞好
内部管理入手,科学地处理税收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实现了经济与税收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自1984年以来为企业争取各种政策性减免税9000余万元,帮助企
业融通资金2亿多元,上项目34个,培训企业财务人员30期、2000多人次。为发挥五
莲县酿酒厂的骨干作用,自1984年以来,利用政策性减免税20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
1994年实现利税1300万元,成为五莲经济的骨干企业。
在搞好税源培植的基础上,强化征管,练好内功,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的征管
程序,对部分单位实行了征管工作微机化,利用现代化技术,打开了征管工作的新局
面,使税务控管面不断扩大,纳税秩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纳税人自觉申报率达99%
,按期入库率达85%以上。坚持涵养税源和强化征管两手抓,促进了税收收入的持续
增长。1994年纯国税征收达到7100万元。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五莲县邮电局]五莲县邮电局现有职工326人,下设8个股
室、13个生产班组、20处乡镇邮电局(所),拥有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1994年底,全
局31个生产班组、乡镇邮电局全部通过标准化验收。在1987年率先在全省第一家实现
村村通电话的基础上,现村均电话2.5部。五莲县被国务院列入沿海经济开发县后,
邮电局强化通讯“先行”意识,使通信能力有了较快的增长,移动电话、无线传呼、
分组交换、特快专递等新业务在全县得到广泛应用。1994年底市话增容2000门,使程
控电话扩大到5000门,建成了程控化、数字化的万门本地电话网,并实现了光纤传输
。邮政、电信业务的各个生产环节和营业前台基本实现了微机管理自动化,1995年准
备实现万门市话局。五莲县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1994年被省、市局评为“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的先进单位,被县委、县
政府评为“经济工作服务先进单位”,有两名同志分别被授予邮电部“优秀服务标兵
”和省“邮电劳模”称号。

[五莲链条股份有限公司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发展]五莲链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
中型、国家二级企业,1994年公司牢牢抓住产品畅销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膨
胀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能力,开发适销产品,使企业取得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
长的好成绩。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45万元,实现利税660万元,其中利润326万元,
分别比1993年提高31.2%、56%、62.1%。,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保持全国同行业领
先水平,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效益最好的链条生产厂家,并先后被评
为日照市优秀企业、山东省一轻系统“双文明优秀企业”和“明星企业”。
该公司把抓改造、上规模、搞开发、上水平作为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
施来抓,全年累计投资3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和
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飞跃。一是围绕膨胀企业规模搞改造。为形成规模效益,对系
列变速自行车链条、工业链条和摩托车链条进行改造,年内已按期完工,1995年4月
份正常生产运行,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条,产值过亿元。二是围绕采用高新技术研制
开发新产品。先后开发了12A-2精密滚子链和08MA、08MB摩托车卷制滚子链等高附加
、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荣获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
等奖,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500万元,新增利税260万元。

[五莲县运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改出新天地]五莲县运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
994年4月由原五莲县钢窗厂改制而成。企业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职工408人。1994年被授予市县“明星企业”称号。该公司
主要技术装备有钢板弹簧生产线两条,年生产板簧120万架、轧钢1.2万吨、车箱1.2
万个、小五金5万件。钢板弹簧省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1994年完成产值6039万
元,利税609万元,各项指标均比1993年翻了一番。
该公司采取“先出售、后改制、内部职工持股”的办法对企业进行了彻底的股份
制改造,健全新型领导体制,激发了企业新的生机与活力。1994年投资700万元,征
地40亩,进行搬迁扩建。做到当年投入当年达产,使板簧生产能力增加60万架,年可
新增产值6000万元,新增利税600万元。同时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工作,道轨芯轧制和
平面双槽扁钢改造项目年可节钢1500吨,节资300万元。

[五莲县钢圈厂依靠开发促发展]五莲县钢圈厂以开展“乡镇企业年”活动为动力,
依靠开发促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固定资产由年初的2000万元增加到5100万元
,完成产值1.89亿元,实现利润751万元,利税超千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农用运输
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之一。1994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明星企业”称号。
适应市场抓开发。在原有9大系列150多个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开
发了16个规格的机动车钢圈,两种型号的汽车驾驶室、汽车油箱、档泥板、机动车前
后桥和钢管卷管生产线一条。
依靠科技搞开发。在巩固与省农机研究所等十几家科研机构技术合作关系的基础
上,从省农机所聘请了3名高级工程师作为常年技术顾问,并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6名,推广应用新技术4项,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使开发的新产品技术含量
不断提高。
搞好设备配套促开发。为适应开发新产品的需要,1994年先后购置液压机、剪切
机、电焊机、模具、卷管生产等设备120台(套)。目前,机械、冲压、锻压、焊接等
四大基础设备已配套齐全,为新产品的按时投产提供了保证。
广筹资金保开发。为保证新产品开发和扩大企业规模资金所需,采取了新职工带
资入厂、企业积累、外拆、银行贷款、职工集资等五条融资渠道,筹集资金3000万元
,新建厂房2.5万平方米,并在日照市中、小企业园征地3.8万平方米,建立了日照分
厂,现已完成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1995年可完成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
完成值2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五莲县宏大贸易公司产品介绍]五莲县宏大贸易公司是加工出口蔬菜的综合性外向
型企业,主要产品有保鲜、速冻、腌制、干品四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产品畅销日本
、韩国、台湾、西班牙、美国、西德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欢迎。公司拥有
蔬菜基地1万亩。联结农户7000余家,年产各种蔬菜原料1.2万吨,年加工各类出口蔬
菜5000吨。保鲜系列:芋头、生姜、蒜苔、牛蒡、元葱、卷心菜、胡萝卜等,品质优
良,色泽鲜明,年产2000吨。速冻系列:芦笋、青刀豆、荷兰豆、芋仔、绿菜花、葱
段、姜块、菠菜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年产量达2000吨。腌制系列:香椿、蒜头
、蒜瓣等,年产500吨。干品系列:山东大蒜、辣椒干、板栗等,年产500吨。

五莲县政府专栏撰稿人:臧真琦

莒县

加快改革步伐实现经济腾飞
莒县县长 孙雨

莒县辖10个镇,15个乡,总面积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7.74万。1994年,全县
工农业总产值68.01亿元(现行价,下同) ,比上年可比(下同)增长50.2%。其中,工
业总产值达48.14亿元, 农业总产值达到19.87亿元,分别增长71.8%和7%;全年财
政收入实现1.0299亿元, 增长42.56%;银行、信用社存款余额10.6亿元,比年初增
加3.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2元,增加410元。
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自1993年底,县委、县政府提出“八五”末“保八争
百”(即工农业总产值保证实现80亿元,力争实现100亿元)的经济奋斗目标之后,各
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有计划、有步骤、稳妥地推行
各项改革。1994年,企业改革以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大力推行以股
份制为主的各种改制形式。到目前,全县共有307处县属和乡镇办企业完成改制任务
,占应改制企业的90%。农村改革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了
荒山使用权出让,并将股份合作制推广到果园、畜牧业、水产养殖等生产领域,增强
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到1994年底,全县有3.7万亩荒山进行了使用权出让
,6个乡镇建起了股份合作制基金会,21个村办起了股份合作养殖场,19个村的农田
水利工程、24个村的6500亩果园实行了股份合作制。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1994年,全县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0万吨大关,单产达385公
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蚕茧总产量再创全省第一;瓜菜、果品等各种经济作物
亦丰产丰收;以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实现了超常规
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村”、“专业乡”;区域规模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产业
化初具规模。如陵阳乡、墩头乡大力发展瓜菜生产,仅此一项,两个乡人均纯收入都
超过千元,成为瓜菜生产“专业乡”。东莞镇努力培植主导产业,桑园发展到6700亩
,连续两年蚕茧总产量创全省乡镇第一名。闫庄镇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
投入,全镇投入84万元,石砌渠道5000多米,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有50%的粮
田达到“吨粮田”。
工业和乡镇企业实现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各级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
主导产业。1994年,全县共完成技改投资4.44亿元,为上年的3.9倍,是历史上投入
最多的一年。全县工业生产的速度、效益、投入增长率都在50%以上。城阳镇坚定不
移地走膨胀镇办企业规模的路子,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5700多万元,先后完成标志
服装厂、第二水泥厂、黄海板纸厂、铸钢厂等几个大技改项目。其中,标志服装厂成
为全市第一家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乡镇企业。1994年,全县村及村以下工业
完成产值29.01亿元,实现利税8097万元,分别增长72.5%和35.7%,全县乡镇企业
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格局。如刘官庄镇,全镇28个村新上吹塑机
、彩印机等设备207台,沿206国道建成长12华里的塑料加工长廊,跻身全国四大塑料
制品市场行列。长岭乡,通过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2200余万元,新建砖瓦
厂21处,总量达35处,成为继淄博之后,鲁东南地区新崛起的第二大砖瓦生产基地。
中楼镇围绕橡胶加工传统项目,全镇新增私营企业29家,橡胶加工专业户200户。仅
此一项,年产值达1.5亿元,利税达1500万元。
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各级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外经、外贸一
齐抓。全县共批复立项“三资”项目13个,合同利用外资额715.8万美元,增长35%
;全年办成“三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269.3万美元。全年完成出口商品收购额
3亿元,增长62.2%。出口供货总值3.78亿元,增长71.25%,其中“三资”企业出口
商品交货值完成96万美元,实现零的突破。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突破性进展。投资3000万元,拓宽硬化县城8条主要街道,
硬化面积35万平方米,是过去总和的两倍。城市主体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投资4000多
万元,完成016省道路基改造拓宽工程,1995年10月1日前硬化通车;投资2167万元,
建成4000门程控电话工程,于1994年11月20日,一次割接成功;投资350万元,新建
县汽车站,1995年春建成使用;投资1040余万元,新建长岭35千伏变电站、洛河110
千伏变电站;投资5600万元,新上热电厂二期工程,1995年5月投入发电;分别投资
550万元、290万元新建城东沭河大桥和第三水厂。以上基础设施工程,为莒县经济建
设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附:中共莒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莫西云
副书记 孙雨 张继堂 刘在德
刘彦芝
县长 孙雨
副县长 柴孝荣 王洪国 朱兰湘
孙文连 刘纪廷 秦嗣彦(挂职)

业绩·人才·信息
[快速发展的莒县交通事业]近两年,莒县交通局紧紧围绕全县“保八争百”的经济
奋斗目标,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一年增收扭亏变环境,二年改造路基打基础,三
年实现乡乡通油路”的主导思想,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务实求真,开创
了交通工作的新局面。
1994年,公路建设总投资2600万元,为历史上投资投劳最多的一年。其中仅沭河
大桥一项工程,就自筹资金554万元,结束了莒国故城无东大门的历史;县乡公路养
护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市县乡公路检查评比中,一直保持了第一名;各项交通规费比
1993年增长53.3%,增长幅度为历年之首;运输管理不断加强,被评为全省道路运输
管理先进单位;自身基础设施投资300余万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增收节支效果
明显,一年填补资金缺口218万元;干部职工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交管人
员参加全市交通执法考试,平均分数获市第一,其中有1人、1所的平均分数获市第一
;交通科技进步取得好成绩,《莒县交通志》编纂技术、莒县公路网规划、县乡公路
桥涵弯道设计研究三项科技成果,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行业作风明显转变,局本身和乡交管所都在人大评议中被
评为“信任单位”,局本身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

[省桑蚕先进集体--莒县丝绸公司]莒县丝绸公司自1982年成立以来,以“以服务促
发展,与蚕农共命运”为宗旨,努力搞好生产供应,保证蚕农生产所需;适时搞好收
购服务,切实保护蚕农利益;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素质,使蚕茧生产迅
速发展。1994年,全县桑园面积已达3.8万亩,比1982年增长19.7倍;收购鲜茧261.
3万公斤,是1982年的26.1倍;出口干茧40.7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8%,居全省之首
;蚕农收入茧款3613.4万元,比1993年增长63.5%;1993、1994两年,连续获得“全
省桑蚕第一县”殊荣。东莞镇靠植桑养蚕致富,仅农业特产税一项财政收入就达58万
余元。
由于莒县丝绸公司走准了“服务架起连心桥,蚕农致富我发展”的路子,公司现
已拥有固定资产1300万元、流动资金2328万元、职工228名,在18处乡镇设有21处蚕
茧站。连年被省、市(地)公司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0、1991两年被中国
丝绸进出口总公司评为“全国蚕茧工作先进单位”(以后未搞评选)。公司经理王维东
多次荣获县模范共产党员,省、地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的城阳镇]身为经济强镇的莒县城阳镇,多年来,努力加强
党的建设,特别是重点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1994年,城阳镇新一届党委、政府为使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根
据经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着力在配强班子,为经济的发展固本强基上下
功夫。他们首先从抓先进班子的再提高入手,使那些经济强村、优秀企业成绩面前不
骄傲,荣誉面前不自满,始终保持压力感,努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对那些维持型班子
则具情调换,凡将强帅弱、帅强将弱者,或易主、或调位;一年调整支部班子20个,
充实调整两委成员60人。对瘫痪型班子不迁就,立即改组。各级战斗力明显加强。
为使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在年初工农业总产值要突破10亿
元,“八五”末保证18亿元,争取20亿元的奋斗目标确立后,迅速下达目标实施的具
体激励政策,并全面帮助基层班子在理清工作思路上下大气力,促其萌发竞争共荣之
气。一年来,13个党总支、102个党支部,个个奔着经济指标奋斗,抓住了“牛鼻子
”。
城阳镇还把创先争优和为经济发展建功立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实行党员
联户,广泛开展献计献策和开展“争创、保持日照第一镇”的活动,使全镇2248名党
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成为经济建设事业中的生力军。
1994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突破1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4亿元,四级企业
产值12.8亿元,财政收入1430万元,人均纯收入1538元。由于成绩突出,城阳镇及镇
党委先后被市委及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府授予“十强乡镇(首席)”
,被授予“全省百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莒北重镇再造辉煌]素有“莒北重镇”之称的莒县招贤镇,辖81个行政村,7万口
人,6.5万亩耕地。近年来该镇努力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1994年经济综合实力进入
全县前六名。
1994年该镇经济上实现两个翻番: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在1993年2亿的基础上,19
94年达到4.2亿;银行存款余额在1993年农民存款2200万元的基础上达到5000万元。
收入方面实现两个增长:1994年财政收入405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全镇人均纯收
入1548元,比上年增长77%。政治上,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稳定,人人思上,人人思
富的局面已经形成。到1994年,信访工作连续6年实现“三无”;社会治安状况稳定
,年内全镇没出现大的案件,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上,该镇坚持用大投入拉动大产出,实施工业带动战略。199
4年,全镇共完成工业和基础设施投入5800万元,新上镇办企业2处,村办企业6处,
私营企业15处。其中与港商投资280万美元兴建的贤恒塑料有限公司已一次性试产成
功,年实现产值3500万元,利税1000万元;招艺绣品有限公司经扩建亦形成产值100
0万元的规模;东瓦屋村挂靠青岛双星集团的制帮厂,当年投产、扩建,取得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
农业方面,该镇在提高单产保总产的前提下,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全镇
粮经比例达到5:5,并形成了万亩林、万亩果、万亩菜、万亩桑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框架。同时注重农副产品的加工、贮存和销售,使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截止199
4年底,冷库、恒温库已发展到8处,达到了保鲜、贮存能力4000吨,肉类加工能力5
00吨的规模。

(孙庆春)

[副肥并举、兼并扩展的莒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莒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以
生产经营化肥、柠檬酸、农机及机械配件为主的中(一)型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435
3万元、职工1400人,占地1.665万平方米;下设化肥厂、柠檬酸厂、机械厂、安装公
司、劳动服务公司5个二级核算单位;年产合成氨2.5万吨,碳铵8万吨,柠檬酸2000
吨,稀土复合肥1万吨,机油泵、制动钳、碾米机、锥磨共2.5万台(套)。其中“银杏
”牌农用碳铵、沂蒙牌FMZ278型锥磨均为省优、部优产品。
该公司前身为莒县化肥厂,1990年以来,针对小氮肥行业受市场冲击大、经济效
益差的客观实际,强化各项管理,以“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为指导思想
,先后进行了合成氨蒸汽自给、双水闭路循环、微机控制等重大技术改造,开发了稀
土复合肥等新产品,使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1994年以来,推行
“副肥并举、兼并扩展”的发展战略,先后兼并了濒临倒闭的原生物化学厂、工程机
械厂,投资新上柠檬酸项目,打破了单一化肥产品局面,初步形成了以化肥、柠檬酸
和机械制造为主体、多业并存、多元化经营的新格局。同时,结合企业改制,改革内
部经营管理体制,确立了以二级单位为主体,公司统负盈亏,内部二级核算,财务统
收统支,人事统一调配,生产经营集中领导与分层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企业
活力大大增强,企业规模、效益实现了超常规、大跨度发展。
该公司先后被化工部、石化工会命名为“全国小氮肥行业先进单位”,被省经委
、省化工厅评为“省级节能企业”、“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一级无泄漏工厂”
,1988年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山东莒信涤纶有限公司]山东莒信涤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莒县
涤纶厂,始建于1985年9月,1988年8月一期工程全面投产,1992年与香港鲁信投资有
限公司合资经营新上二期工程1993底竣工投产,成为合资经营的中Ⅰ型企业。
该公司现有员工885人,管理技术人员140名,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4万平方米,总投资1900万美元。到1994年底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39亿元,年产涤纶
长丝5000吨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设备具有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
高速纺织机、牵伸假捻机、空气变形机及检测仪器,分别从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
家引进。主要产品有涤纶预取向丝、涤纶低弹丝、涤纶低弹网络丝、涤纶空气变形丝
、涤纶超细旦丝、复合丝等9个系列几十个品种,系高档化纤仿真织物的理想原料。
其中涤纶超细旦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导产品涤纶低弹网络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银瀑”牌系列涤纶长丝被评为“全国知名品牌”称号。
公司自1988年全面投产至1994年底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8亿元,累计实现利税
5655.11万元,累计上缴利税1171.91万元,累计还本付息8126.83万元,全员劳动生
产率平均为78042元/人年。公司从1990年至1994年连续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
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化学纤维制
造行业1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并先后获得省级先进企业、全省工业经济效益
排头兵企业、日照市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李玉良、汪堤)

[献身化肥事业的优秀企业家--郭贤智]郭贤智,1938年生,蓬莱县刘沟镇人,高级
工程师、高级政工师。历任莒县化肥厂技术员、生产科长、副厂长,1979年就任厂长
、党委书记。现任莒县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1975年担任莒县化肥厂副厂长后,一心扑在化肥事业上。他在宏观决策之时瞄
准发展目标,在增加效益之中,盯着管理环节,千方百计与全厂干部职工同风雨共患
难,使原来只有200人、年产合成氨仅3000吨的小厂,一跃成为拥有职工1400人,固定
资产4353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居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中型骨干企业。他根据部分国
营企业效益长年不佳、濒临倒闭,困难企业无人接收的实际情况,两年连续兼并两个
国有企业,并使其迅速膨胀规模,效益大增。1994年,该厂仅靠化肥及柠檬酸两个分
厂,就生产合成氨2000吨、碳铵8万吨、稀土复合肥1万吨,达到年产柠檬酸2000吨的
能力,完成产值3352万元,实现利税215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4362元。
他所在的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
”、“山东省小氨肥行业扭亏增盈厂际竞赛优胜单位”、“一级无泄漏工厂”、“省
级先进企业”、“全国小氮肥先进单位”等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被县委授予模范党员
称号,多次荣获县政府记功证书;1987年获县技术革新三等奖;先后被省石化厅、省
石化工会荣记一等功,授予“山东省化工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山东优秀企
业家”称号;被地委授予“劳动模范”和“优秀企业家”称号。当选为莒县第九至十
二届人大代表,历任省经济学会会员、省企业家协会理事。

[山东浮来春企业集团公司]该公司是以山东浮来春酒厂为核心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
,属全国国有大二型企业,省级先进企业。现辖山东浮来春酒厂、莒县酒厂、海口浮
来春食品饮料工业公司椰洋饮料厂、中外合资莒县长城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
形成年产白酒2万吨,天然果汁饮料1万吨,水果罐头3000吨,各种风味食品500吨的
生产能力。1994年实现利税1146万元,是莒县的财政支柱和利税大户。该公司的白酒
主导产品浮来春特曲系列酒,以其窖香浓郁、绵醇甘洌、口味纯正而享名于世,被视
为馈赠亲友之佳品。天然果汁饮料,曾荣获轻工总会’94海南食品饮料博览会金奖;
该饮料生产线,在我省属首条,设备先进,生产工艺科学。该公司的宗旨是,用户至
上、质量第一、信誉第一。该公司属连续多年的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竹青恭候广大用户商贾莅临洽谈业务,指导工作。
联系电话:05495-222515
地址:山东莒县城故城中路南
邮编:276500

[日照贤恒塑料有限公司]贤恒塑料有限公司是莒县工业总公司与香港恒丰隆国际有
限公司联合兴办的合资企业。总投资280万美元,占有流动资金60万美元,拥有全套
自动化生产线,新近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原料及辅料均采用国外名牌产品,生产
具有先进水平的聚丙烯(PP)塑料高级办公用品,产品主要销往欧州、南美、美国、澳
大利亚等地区及国家。同时提供国内办公室现代化、高档化的消费要求。
该公司生产的高级办公文具系列产品达54种,年产720万件(套),款式新颖,品
种繁多。有电脑档案薄、资料册、塑料袋、公文包、像册、名片簿等,不但品种齐全
,而且还有国际国内首创的诸多新产品。
该公司位于莒县招贤镇驻地南工业小区,206国道线西侧,拥有厂房2800平方米
,占地8000平方米。
公司年生产用聚丙烯原料1000吨及各种辅料一宗。年销售收入3500万元,实现利
税1000万元。
贤恒公司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组成的管理体系,特聘部分海内外专
家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由香港恒丰隆国际有限公司承包5年。承包期内投资回报率
为30%。
董事长商明晓暨全体员工竭诚欢迎各界人士惠顾。
董事长:商明晓
总经理:林平
电话:(0633)672105867210686721011
传真:(0633)6721076
邮政编码:276526
通讯地址:山东莒县招贤镇驻地南工业小区

[莒州胶合板厂]该厂是以生产胶合板、刨花板、制胶为主的私营企业,现拥有固定
资产1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拥有职工136名,下设1个胶合板车间,1个刨花板车
间、1个尿酸胶车间,该厂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该厂全套引进九十年代国产新型设备,所产胶合板、刨花板均以优质杨木及新型
粘合剂尿酸胶为原料,年生产胶合板40万张、刨花板2万张、尿酸胶500吨,年创产值
500万元,利税50万元,产品销往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1994年,该厂先后荣获莒县县委、县政府,日照市政府授予的“莒县十佳私营企
业”及“日照市十佳私营企业”称号。
莒州胶合板厂厂长尉玉明,恭候广大用户莅临洽谈业务,指导工作。
联系电话:05495-223185
地址:山东省莒县潍徐路东
邮编:276500

莒县县政府专栏撰稿人:宋兆宜陆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