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136&run=13

全省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发展
省卫生厅厅长 张青林

1994,全省卫生系统共有33378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3713人,其他技术人员
104 99人,管理人员29797人,工勤人员29774人;床位198744张,其中病床181339张。
全省卫生工作突出卫生改革和农村卫生两个重点,带动和促进了预防保健、振兴中医、
科教兴医、爱国卫生等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卫生改革。已触及到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深层次问题。许多卫生事业单
位实行了院(站、所)长负责制,在干部聘任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人合同制、
绩效工资制等方面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济宁市市直卫生单位引入竞争机制,干部聘任
上岗,激发了内部活力。卫生投入机制从单纯依赖国家的“等、靠、要”向多渠道筹
集资金转变,靠改革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行《山东省分级定等医院收费管理办法》
,放开了特需服务项目的价格,医疗成本回收率继续有所提高。预防保健机构继续开
展有偿、保偿服务,增强了自身活力。公费医疗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莱芜、高青、
沂源等市县试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运行良好。滨州地区针对乡镇卫生院面临的困难
和问题,大胆改革,调整布局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已初见成效。
(二)对外开放。加强了同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的卫生交流与合作。建国以来卫生
系统最大的合作项目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结核病控制项目正在顺利实施,全省95%的县
(市、区)已经启动。与南澳洲政府、美国阿波丁大学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雷霸国
际投资公司等分别签订了医学交流与合作协议。与韩国的交流和合作项目又有扩大。
烟台市卫生系统与国外签订引资合同、协议12项,利用外资5720万美元,其中,毓璜
顶医院与澳大利亚合资兴办中澳烟台爱伦医院总投资达2980万美元。青岛市与国外合
作进行人才培训和劳务输出收到明显成效。济南市新签定卫生合作项目13个,引用外
资247万美元,在’94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与外商达成6项合资合作意向。各地及省
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新发展。
(三)农村卫生。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山东省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的要求,各地把初保工作作为农村卫生的重点来抓,全省已从规划试点转入全面普及
。已有75个县(市、区)实现了规划目标要求,农业县(市、区)实现规划目标要求的已
达60%,潍坊、烟台、威海、莱芜、青岛、泰安、淄博辖区内全部达到或基本达到初
保目标要求。在农村卫生建设方面,聊城、临沂、东营等地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
加快改貌步伐。在1993年基础上,全省又完成了200个乡镇卫生院、11个防疫站、15
个妇保站的改貌任务,竣工面积40万平方米。以合作医疗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险
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泰安、枣庄、菏泽、日照等市(地)政府(行署)为推进此项工作
,实施了新的举措,全省农村医疗保障覆盖率达40%以上。在卫生支农方面,省和市
地采取有力措施,为乡镇卫生院提供了人才、技术、物资装备等有效的支援。
(四)预防保健。全省重点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继续有所下
降;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72.84%,计划免疫在如期实现“两个85%”的目标后,19
94年底对全省17个市地42个县(市、区)考核,90%的乡镇已达到了“第三个85%”的
目标。经过多年奋斗,山东省率先实现了以县(市)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1
994年通过了卫生部的验收认证。脊灰防治卓有成效。有69个单位通过评估获得“爱
婴医院”称号。针对部分市地发生的灾情疫情,各级卫生部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
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青岛、德州、滨州等市地及时派出防疫、医疗队奔赴灾区疫区
,迅速控制了疫情。爱国卫生不断向纵深发展,又有5个市(区、县)达到了省级卫生
城市标准,自来水普及率已达43.52%,卫生厕所普及率为21.77%。
(五)中医事业。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得到加强,中医承担农村初保取得明显进展。
莱州、莱芜已基本达到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标准,拟报国家局复核。济南、青岛、淄
博、肥城、诸城市中医院经省验收达到了全国示范中医院标准。11所全省示范中医院
通过了省级验收认证。22所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已规划定点。4所中医院通过了三级
甲等的验收,22所中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的验收。34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经考试合格出师。中医自学考试有3800人取得中医药大专毕业证书。国家中医院管理
局在我省召开了中医药学校建设达标经验交流会,推广了省中医药学校的经验。有3
0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16项。中药电泳鉴别法及其在动物、植物类
中药中的应用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六)医学教育和科研。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招收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分别比1993年增
加52人和887人。各中等学校招生9820人,比1993年增加951人,为基层培训卫生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才1600多人,护理自学考试4000人次,招收成人“专业证书”班学员4
000人。省卫生学校和省中医药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加强医学重点学
科建设,有12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直医疗单位的重点学科,卫生厅拨出百万元用于改善
装备条件、培训人才。1994年受理申报科研课题222项,其中报省科委课题立项27个
,报卫生部课题立项11个,卫生厅计划课题54个,卫生厅青年基金课题立项19个。全
省有410项科技成果申报省科委、卫生部和卫生厅科技进步奖,获国家发明奖1项、卫
生部科技进步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86项、省医学科技进步奖70项。
(七)医院管理。1994年是“医疗质量年”,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在泰安召开的
全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医院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管理,苦练内功,
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综合效益,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分级管理工作全面推开,有
43所三级医院通过评审,其中正式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12所。认真贯彻《护士管理办
法》,对不符合护士上岗标准要求的9600人进行了考试,为8万多名护士颁发了执业
证书。急诊抢救工作进一步加强,在1994年发生的多起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抢救工作
中,当地卫生部门和医护人员迅速奔赴现场,奋不顾身,救死扶伤,避免了更大的伤
亡,挽救了许多垂危伤员的生命,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八)卫生管理,向法制化迈进。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广泛开展“打假”活
动和药品监督执法大检查,全省共查处假劣药品价值795.7万元,行政处罚633次,没
收货值57.9万元,罚没款292.3万元,整顿、关闭了4个药材市场,对药品生产、经营
企业和医疗单位制剂室普遍换发了“三证”。初审新药临床及生产品种78个,批准中
药保健新药20个;制定省级药品标准43个。1994年11月,卫生部、监察部组成联合检
查组来山东省进行药品执法监督检查,对我省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的工作给予了
高度评价。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了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全省统一组织了综合卫生监
督员的培训考试,有3605人取得了综合卫生监督员资格。加强了对食品、饮料、化妆
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以及街头摊贩的卫生监督管理,共监督检查8.6万户次,处罚2.6万
户次,检测各类食品11.6万件,合格率为85.2%,比上年上升了8.1个百分点。
(九)职业道德建设全面展开。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全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
和纠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医疗、防疫、药政药检部门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取得
初步成效。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参加灵岩会议并作重要指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行风
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第一阶段任务已基本完成,职工受教育面达90%。济南市先行一
步,为全省提供了经验。全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向先模人物学习活动,学先进、赶先
进,弘扬正气。纠风工作扩大了专项治理的内容和范围,制定下发了有关规定。严明
规矩,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基本实现了年初提出的纠风工作目标要求。在全省纪检
、监察工作会议上,卫生系统介绍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经验。

业绩·人才·信息
[山东省基本消灭麻风]1994年4月16~28日,卫生部对山东省麻风防治工作进行了
验收。确认了山东省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麻风的标准。
麻风达标验收以县市为单位,全省有98个县(市)、12个市,总计110个验收单位
。其中5个市(地)属低发病区(菏泽、聊城、东营、德州、滨州),其他12个高发市(地
)覆盖63个县(市)。验收表明,山东省经过40年的积极防治,取得了重大成果。山东
省曾是麻风重点流行区,全省135个县市区均有麻风流行,累计疫点村23000多个。截
至1993年底,全省累计发现麻风病人53305名,治愈39654名,除死亡等减少外,治愈
存活18686人,现症病人255名。患病率从1959年的0.45‰,降至1993年底的0.0029‰
,发病率从1955年段(5年平均)的5.07/10万,降至近5年平均的0.045/10万。全省13
5个县市区患病率均降至1/10万以下,近5年平均发病率均降为0.5/10万以下,率先实
现了以县市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
目前山东省有皮肤病防治机构79处,其中省级1处,市地14处,县市64处,职工
169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83人。现有麻风村52处。收治现症病人28人,愈后存活
留村病人624人。

[全国十大杰出职工之一--姜健]1994年,曲阜市红十字医院院长姜健被评为“全国
十大杰出职工”,为共和国最高荣誉称号。她曾先后被授予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全国
“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红十字先进会员和荣誉会员,198
8年曾获“国际人道主义服务奖”,她是全世界首次和唯一作为个人荣获此奖者。姜
健忠实履行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宗旨,她自1962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出色地完
成本职工作之余,为社会义务针灸60721人次,义务注射116541人次,夜间义务出诊
2436人次,义务查体不计其数。她医术精湛,长于针灸,先后为日本、美国、英国、
法国、加拿大、泰国、缅甸等几十个国家及港、澳、台同胞治疗1500多人次,进行中
医、针灸培训1600多人次,姜健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全世界人民敬仰,缅甸中央
红十字会会长70高龄的拉乃博士,来中国访问期间专程到曲阜看望她,献上亲手缝制
的丝巾。

[见义勇为的教授--刘来村]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泰安市
人大常委、农工党泰安市委委员刘来村,1994年11月20日,出差途中在由深圳至广州
的公共汽车上,突遇3名持枪歹徒抢劫做案,在乘客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
头,他临危不惧,第一个奋不顾身地扑向歹徒。身中七刀,仍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
最终与出差同伴一起将歹徒擒获,送交当地公安机关。
刘来村见义勇为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内各报相继刊登了消息、特
写和连续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也报道了刘来村的事迹,山东电视台播出
了专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韩寓群,副省长吴爱英,省政协副主席苏应衡,省卫生
厅长张青林以及泰安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先后亲往医院病房慰问。省卫生厅发出《
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刘来村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卫生系统学习他
崇高的思想境界,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高尚医德,勇于开拓、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泰安市委、市政府以及泰山医学院同
时发出表彰刘来村同志英雄行为的决定。

(陈辛佳)

[青岛疗养院改革开放展新姿]青岛疗养院遵照省委书记姜春云、省长赵志浩的指示
和省府确定的“以疗养为主,综合发展,以多种经营补疗养,把疗养院办成设施齐全
,功能完备,适合中高层领导干部疗养、康复及商务居住的综合性保健服务单位”的
办院方针,1994年深化改革,推行了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和工人合同制;实施
了后勤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管理;建立了体现工作效率和效
益优先的分配制度;推行了疗区和医技科室综合目标责任制,使院与部门在工作任务
、经济技术指标、收支范围、责权义务及奖惩等方面契约化;理顺了院内“三产”企
业管理关系;加强了统一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建立了高效精干的决策管理机构。改革
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疗养事业的发展,较好地完成了老干部的疗养保健工作,得到省委
组织部和老干部局的表彰和鼓励。全年开放116243床日,接待住院病员540人,治疗
好转率91.9%,成功抢救病人28人次,综合床位使用率71.2%。业务总收入1162.5万
元,业务支出1149万元,分别比1993年同期提高32.1%和23.3%,业务收支结余13.
5万元,比1993同期结余净增64.6万元,实现了扭亏增盈的目标。1994年度“三产”
上交收入16.2万元,起到了“以辅补主”的作用。该院充分开发利用院内医疗资源和
地处著名八大关海滨风景区的优势,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医疗服务,进行国内、国
际医疗合作。1994年继续与青医附院开展联合病房,全年收治慢性病人230余人次;
同时与日本新兴株式会社签订了疗养合作意向书。

(黄海波)

[创全国一流的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影像学研究所建于1975年3月5日
,其前身是省立医院放射科。
建所初期,仅有一台1000MA的X线机和20多名工作人员,目前已成为拥有固定资
产8000多万元,各类人才240多名的全国一流影像学研究所。建所以来,先后引进了
全省第一台B超、CT、1.5泰斯拉高场强磁共振等大型诊疗设备近50台,从单一的X线
放射诊断发展到可开展国内所有影像学检查治疗项目。拥有8个研究室,其中有国际
新兴的介入放射学研究室,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磁共振诊断研究室,全国一流的X线
摄影研究室,堪称全省“龙头”的CT诊断研究室。年门诊量达18万人次。处于全省医
学影像学诊疗、科研和教学的中心地位。
山东省医学影像所的崛起,首先得力于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方针,该所先后推
荐70多人次出国进修。全所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50多人,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
发表论文500余篇,取得专利20多项。目前正在实施着更高的621工程,旨在朝世界医
学影像学最先进水平推进。

[潍坊市加强农村卫生法制化管理]针对农村卫生工作单纯依靠行政管理手段驱动,
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甚至出现乱办医、乱收费等现象,潍坊市率先提出了加强农村
卫生法制化管理的思路,制定了《潍坊市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潍坊市乡镇卫生院
管理办法》、《潍坊市行政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和《潍坊市碘缺乏病防治管理办法》
。这些法规,确立了初级卫生保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合法地位和作用,规范了社会
各部门、家庭和居民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权力和义务,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卫生领导体
制、经费投入、管理程序、质量监测、技术指导和效益评价方法,从而使关系到农村
卫生全局的中心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克服了部分管理者
的长官意志和主观随意性,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卫生工作。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了县县达
标,成为山东省第一个达标的地级市;举办乡办合作医疗175个,村办合作医疗749个
,受益人口达到508万,占农村人口的66.1%,计划免疫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达到85
%的目标,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都达到了90%以上;农村卫生投资机制和乡镇卫
生院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市地筹集社会资金1.3亿元,使所有县级卫生防疫站和
妇幼保健站达到了省、市甲级站标准;85%的乡镇卫生院完成了改貌建设任务,实现
了“一无三配套”(无危房,人员、技术、设备配套)64处中心卫生院已初具规模,成
为区域医疗保健中心,全市村级卫生组织健全巩固,村村建有卫生室,甲室率达到7
3.4%;食品卫生合格率达到91.4%,有10个县市区创建为省级食品卫生先进县;基
层药品合格率达到92%,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达到了基本消灭或
控制目标。

(赵金顺)

[枣庄市推广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枣庄市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全面推行乡
村两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制度。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1994年在全市推行
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制度,该市于1991年起选择峄城区、台儿庄区和山
亭区的部分乡镇,开展了这项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1994年夏,市委研究室、市政府
办公室和市卫生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市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市人
大也组织各区(市)人大调查了农村卫生工作。调查研究肯定了1984年以来该市经过乡
镇卫生院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后,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初级卫生保健、乡村医
生正规化系统化中专教育等项工作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乡村两级卫生机构“
一体化”管理经验成熟,应在全市推广。1994年11月29日召开了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
议,把推行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体制作为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发展农村
卫生事业的重要战略措施。制订了管理办法,会同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卫
生机构整顿,实行了乡村医生四制(工资制、聘任制、养老保险制、风险抵押制)、村
卫生室六统一(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调配人员、统一解决报酬、统一药品供应、统一
考核奖惩、统一供应消毒物品器械)。这一管理体制,一是理顺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
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村卫生室的管理问题,缓解了卫生院、卫生室之间因病员分流
造成的利益分配矛盾;二是完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行政管理职能,便于各项防保措
施的落实,增强了乡村医生的责任感,克服了重治轻防的现象;三是稳定了乡村医生
队伍,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报酬,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四是
提高了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有效地遏制了农村伪劣药品的泛滥,净化了医药市场
,保证了农民用药安全有效。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后劲,增强了乡村
两级卫生机构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满足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农
村卫生服务体系,有利于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建立
和完善农民医疗保险制度,有利于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实施。

[山东公民无偿献血]山东省公民无偿献血工作是从1992年“5·8”世界红十字日在
全省各市地全面开展的,从此结束了山东省医疗用血完全依赖个体卖血者的历史。1
994年济南、烟台、日照、淄博、青岛、潍坊、泰安等11个市地开展了无偿献血工作
,有3万多适龄公民献血,献血量累计6000升,占当年全省医疗用血量的7%左右。烟
台市无偿献血已占医疗用血的40%以上。
参加无偿献血的有党政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战士、大学生、个体
工商业者等社会各界人士,许多父子、兄妹、夫妻同时无偿献血。淄博市卫生局副局
长牟元祥一家4口全部参加了无偿献血,成为我省第一个无偿献血家庭。全省有200多
名处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参加了无偿献血,青岛市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率先在青岛市
红十字中心血站献血。
山东省首届无偿献血表彰大会1994年4月10日在淄博市举行。表彰了烟台市卫生
局、山东工业大学等20个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李辉亭等17名无偿献血先进个人。侯黎
等5名无偿献血累计超过1000毫升,获得“无偿献血铜牌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苗枫林、省政协副主席苏应衡等领导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发了奖杯、奖牌和荣誉
证书。

[山东省立医院门诊大楼落成开诊]山东省立医院门诊楼于1994年5月竣工,6月18日
举行落成典礼。
门诊楼于1991年5月动工,历时3年。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设计规模日均门诊
4000人次。外部线条自然流畅,楼群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现代化医院的建筑风格。
内部设有10个系统48个门诊科室和部分实验室用房。大楼面向纬六路,主体建筑6层
,局部3层,最高16层。内部功能齐全,各科室均设有相对独立的侯诊区,尽端采用
单元组团式布置诊室,人员分流合理,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急诊科设有ICU病房、
中心供氧和吸引系统等先进设施,为开展急症抢救和病人监护提供了保障。大楼投入
使用后,彻底改变了医院门诊陈旧落后的拥挤的状况。
省立医院门诊大楼列为全省重点工程。1992年6月,张瑞凤副省长亲临施工现场
视察工程进展。吴爱英副省长于1993年8月带领省府办公厅、省计委、省财政厅和省
卫生厅的负责同志,来院现场办公,解决门诊楼资金缺口问题。全部工程比原计划提
前一年半完成,被评为济南市双十佳工程。
省立医院遵照省领导“一流工程、一流质量、一流服务”的指示精神,在新门诊
大楼入口处设立了共青团服务台,全院共青团员轮流上岗执勤,开展义务咨询,为病
人导医释疑,还在大楼每层设立了固定服务岗和流动服务人员,维护大楼秩序,减少
病人非就诊时间。医院还积极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势,大力开展新业务,使用新技
术,竭诚为全省人民服务。

[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山东省中医药学校]山东省中医药学校坐落在胶东半岛梨城莱
阳市,隶属山东省卫生厅,建校于1958年10月1日。198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
中等专业学校。1991-1993年经教育评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普通
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8月,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与此同
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首批建设达标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有教职工305人。学校有较强的师
资队伍,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5名,中级86名。学校设有中医医疗、中药、针灸推
拿、中医护理、中医康复5个专业,在校生2300余人。
学校教学设备完善,实验室门类齐全,实施设备总值155万元。图书馆藏书11万
册。学校有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厂、药用植物园等附属机构;有县级以上中医院、中
药厂等15处校外实习基地。1994年7月,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人才的科技优势,成立了
“中兴实业总公司”,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的能力。
该校坚持“练好内功抓外延,坚持改革促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改革运行机制
,加强教学管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医政策,坚持发展中医特色,努力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中,走出一条教
、医、研和生产相结合的一体化路子,发挥了重点中专学校的作用。在医学教育方面
积累了丰富经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次在山东省同系统统考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
绩。该校在人才培养中,注意两个文明一起抓。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
”、山东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烟台市、莱阳市“精神文明单位”、“
花园式单位”、“文明学校”。

[青岛卫生检疫局依法检疫,严把国门]青岛卫生检疫局是国家卫生部在青岛口岸设
立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厅级),下辖黄岛卫生检疫局、青岛机场卫生检疫局和9个处
室。其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法规,对
入出境交通工具、人员、集装箱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等实施卫生检
疫和卫生处理,对入出境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和国际旅行健康咨询;对进口
食品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为使检疫工作尽快适应市场经济与国际惯例接轨,该局大胆
进行了卫生检疫改革。在管理机制上,实行了局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在人事制度上
实施了干部聘任制,在财务管理方面实施了差额管理,理顺并全面执行卫生部、财政
部、国家物价局颁布的“国境卫生检疫收费办法和收费标准”。在检疫业务改革方面
,本着简化手续、服务经济建设的原则,积极实行了交通工具“电讯检疫”和口岸现
场办公,将传统的查验办法向国际旅行保健服务转化,从而加快了通关速度,提高了
办事效率,受到了中外客商好评。
1994年共检疫入出境船舶3000多艘次,飞机1940架次,检疫入出境人员42.58万
人次;查验集装箱26.69万标箱;卫生处理船舶726艘次,处理来自疫区货物及废旧物
品10.24万吨;完成疾病监测体检14959人次,检出各种传染病250余例。全年共完成
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1160批,计55.3万吨,检出不合格食品7批,358吨,均依法进
行了妥善处理。

(张振宇)

[山东省交通急救中心]为了突出交通医院为交通事业服务的特色,提高山东省交通
道路事故伤害的急救水平,根据鲁交办[1994]8号文件的指示精神,按照鲁卫医[
1988]38号文件的规定,山东省交通急救中心于1994年11月3日成立,挂靠在山东省
交通医院。
山东省交通急救中心集院前急救、急诊科生命监护和各专业病房治疗保障为一体
,实行信息接收、紧急出车、现场急救、安全转运和后续医疗一条龙服务。急救中心
设在省交通医院内,设总值班室和院前急救组织,24小时待命出诊。急救中心对各种
事故伤害、人为肇祸、突发疾病及各种中毒均能起到快速诊断和实施有效的急救。
山东省交通急救中心成立至今,参加了发生于济青公路、济王公路、济聊公路、
104国道、和平路地下管道等数十起事故的抢救。成立4个月,实施院前急救任务248
次,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257人,抢救成功率达96.5%。急救医疗服务遍及济
南市区和交汇于济南的各主要公路。最远的急救信息来自合肥航空公司;一次抢救伤
员最多为7人;一天实施院前急救任务最多为9次。平均出车速度为56秒;平均反应速
度为16分20秒。
急救中心的专用急救电话:(0531)5959955

[山东新华制药厂抓新药开发促企业发展]山东新华制药厂创建于1943年,现已发展
成为生产化学合成原料药、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各种制剂产品化工设备、医药包
装材料等6大类150多个品种的特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1988-1994年以来连续6年
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行列,是中国最大解热镇痛药生产
基地。原料药年生产能力7000吨,其中出口量占总量的49%,产品外销40多个国家和
地区。
“七五”以来,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经济
效益最佳企业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在全国首批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全厂有2
2个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其中6个为国家金银牌产品。
1994年工业总产值完成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4%;销售收入7.8亿元,比上
年增长21%;利税总额为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利润实现7513万元。1
994年出口创汇完成1704万元。
1995年主要经营指标是:工业总产值9.5亿元,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总额超过
1.2亿元,出口创汇实现200万美元。
近年来,该厂研制开发的国家级新药尼莫地平、依诺沙星、头孢拉定、头孢克罗
、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它新产品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氧氟沙星、安替比林等28个
品种相继投入国内外市场。目前正在研制和开发的原料、制剂品种达32个,其中一类
创新药10个(含制剂),均为国家新药基金项目。全厂有49项科研成果取得专利权,取
得各类科技进步奖77项,被授予国家级企业技术进步奖,并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企业
技术开发中心。
“九五”期间,要继续加速开发新产品,建设发展解热镇痛、合成抗菌、心脑血
管三大类药物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开发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品等其他新产品,到2
000年企业工业总产值要达到3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创汇4000万美元,实现
利税4亿元,成为国际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跨国集团。

[中澳合资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1994年1月,烟台市毓璜顶医院田文院长率4人代表
团赴澳大利亚佩思和悉尼进行考察,与凯威斯特国际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环球财力管
理有限公司就“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合资项目”事宜洽谈,商定合资医院合同签字事
宜。同时,与悉尼市康考德医院签定了姊妹友好医院协议书,与联邦护理协会总部签
署了在职护理培训协议书。2月28日,该院与澳大利亚凯威斯特国际建筑股份有限公
司在烟台正式签署了合资兴建“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合同书。主要内容为:中澳双
方共同投资,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提供的9000平方米的场地上,共建一处建筑面积3万
平方米、病床300张、门诊接诊能力60万人次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医院,其中澳
方投资60%,该院投资40%,合营期限为25年。6月14日,澳大利亚副总理布赖恩·
豪与山东省副省长宋法棠来该院参加了“中澳合资建立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项目管理
协议”签字仪式。7月21日,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1994]外经贸资三函字第
365号文批复,同意设立烟台爱伦毓璜顶医院。10月16日,中澳双方举行了“烟台爱
伦毓璜顶医院”奠基仪式。毓璜顶医院将是一个设备和技术力量一流的大型合资医院

省卫生厅专栏撰稿人 吕书凯 刘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