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8&rec=95&run=13

[市场建设发展迅猛]1993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建设中,突出以
大型骨干市场为龙头,以城市市场建设和乡镇首集的改造为重点,使全省的市场建设
继1992年后, 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 截至年底,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
8071处、 比上年增加439处, 居全国第二位,列四川省之后;其中城市941处,农村
7130处, 分别比上年增加 145处和294处。综合集贸市场6862处;各种专业、批发市
场1209处, 分别比上年增加 319处和120处。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市场 250处,比上
年增加 50处。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90处,比上年增加 47处,居全国首位;超10亿
元的市场有 6处, 比上年增加4处。市场建设投资额持续增加,资金来源更加广泛合
理。 全省市场建设投资总额34 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
全国首位。年内,市场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投资大、资金来源趋于合理。在全省市场建设投资总额中,工商部门自筹及
银行贷款占17.3%;财政拨款占1.1%;社会集资占62.3%;其他投资占19.3%。
在社会集资中企业投资占26.2%, 乡、镇村投资占69.5%。全省投资亿元以上的市
场3处;1000万元至亿元的市场71处;500万元到1000万元的市场75处;100万元到500
万元的市场221处。 全省投资亿元以上的有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
济宁、泰安、威海、临沂10个市地,其中淄博8.4亿元,居全省首位,济南5.5亿元,
居全省第二位,烟台2.9亿元,居全省第三位。
2、 规模大、档次高、专业性强。围绕建大市场、搞大流通的原则,重点搞了区
域性“龙头” 市场的建设。全年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骨干市场679处,占建设总
数的54.1%; 建设室内市场148处,建设总面积1353万平方米,其中室内307万平方
米。经过建设、改造,象淄川服装城、胶州商城、济南新世界商城等这样档次较高的
专业市场达到230处。 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也列入了重点范围,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建
起了象临淄齐鲁化工商城,淄川、泰山、济宁建材市场,桓台、高密、临清木材市场
等大规模的生产资料市场233处。
3、 速度快、质量高、服务设施齐全。全省在市场建设中,首先争取当地党委、
政府的支持,研究市场发展规划,制定优惠政策,保证了市场建设的进度。当年开工
当年竣工使用的市场达100处,市场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也得到了相应重视。
市场的功能更为齐全,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市场,均配套建有宾馆、饭店、仓库储存、
邮电金融、客货运输、医疗保健、娱乐游艺等服务设施。

[全省集贸市场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不断增长](一)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继续大
幅度增长,税收增加。1993年,全省城乡集贸市场成交总额为552.9亿元,比上年增
长82.3%,其中城市306.97亿元,农村24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倍和55.
9%。城乡集市商品零售额386.8亿元,比上年增长74.6%,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34.8%,比上年扩大9.4个百分点。综合集贸市场成交额252.7亿元,工业品、农副
产品、废旧品及其他专业市场成交额300.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1%和1.2倍。
全省平均每处集市实现的成交额为685万元,比上年的397万元增加 288万元,增长率
为 72.5%。
城乡集市实现税收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平均每处集市实现税收16.
5万元,比上年增长14.6%。通过集市,有11万家国有、集体企业进入市场推销商品
达12.21乙元,比上年增长1.8倍;带动起专业村8100个,专业乡150多个,专业县20
多个, 专业户87万户,从业人员340万人,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据调查,兴办市
场使当地群众增加人均收入2000元,经济发达的地区有的达到 4000元。
成交额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交易规模扩大,超亿元的市场成倍增加。
全省超亿元的市场100处,比上年增加57处,其中超10亿元的市场 7处,比上年增加5
处。从全省 17个市地看,集贸市场成交额除威海、日照、莱芜、菏泽4市地没超过10
亿元外,其他13个市地均超过了10亿元。居全省首位的是淄博103.4亿元,比上年增
长1.3倍;居第二位的是临沂64.8亿元,增长67.8%;第三位是青岛57.4亿元,增
长87.40%;第四位是济南56.9亿元,增长1.5倍;第五位是潍坊52.3亿元,增长
80%。二是市场数量增加,尤其是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据统计,
各类专业、 批发市场成交额达300.2亿元,占集市成交总额的59.9%,比上年扩大
14.3个百分点。三是夜市、摊点群蓬勃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据不完
全统计,全省夜市、星期日市场、摊点群共200处,举办的各类物资交易会310次,成
交额9.7亿元。四是加强了市场。为了鼓励发展市场中介服务,各地积极开展了对经
纪人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对其中6000多人进行了登记发证,为建
立经纪事务所打下了基础。目前,全省从事经纪活动的人员达10万余人。其中济南等
地经纪人市场管理所的成立,使经纪人由“地下”转为“地上”,在全国开了先例,
受到了广大经纪人和企业的欢迎。为促进各类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按照国家工商局
的统一部署,实行了市场登记管理,继续推行了集市规范化管理,全省有42处市场达
到国家文明市场的标准, 341处市场达到省级文明市场标准。与此同时,全省查处违
法违章案件11.8万件,比上年减少5.7%,罚没金额376万元,增长88%。五是,农
副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如果剔除价格上涨因素,成交额增长幅度为69.6%。
(二)市场货源充足,购买力增强,价格稳中有升。1993年,全省城乡集贸市场
上市总金额达1754.4亿元, 比上年增长83.6%。为群众提供副食商品达1亿多吨,
比上年增长10倍,提高98个百分点,其中零售量996万吨,增长50.7%,提高12个百
分点;市区零售量290万吨,增长69.6%。全省人民从城乡集贸市场购买农副产品人
均货币支出 258.4元,比上年增加 60元;市区居民货币支出 438元,增加101元。
(三)市场交易主体范围扩大,户数增加。1993年,全省城乡集贸市场上市出售
商品总人次达31.6亿人次, 贩运金额290亿元,占集市成交总额的52.4%。进入集
市设点的企业15万户, 销售额1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1.8倍;个体、私营
业户出售金额为122亿元,比上年增长56.1%。这些贩运个体户信息灵敏,辐射全国
各地,对繁荣经济,增加市场活力起了积极作用。
(四)城乡集贸市场商品零售额、零售量占国民经济指标的比重扩大。1993年,
城乡集贸市场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4.8%, 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
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3年全省有百处市场成交额过亿元]1993年,全省城乡市场持续繁荣兴旺,
涌现出了100处具有较大辐射力的、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这100处市场虽然仅占全省
市场总数8321处的1.2%,但其成交额高达296.8亿元,占全省市场成交总额的44.2
%;平均每个市场成交额近3亿元,为全省年均每个市场成交额807.6万元的37倍。
百处成交额过亿元市场遍布全省15个市、地,数量最多的是淄博市,为17处,其
次是潍坊市、济南市和青岛市,分别为13处、11处和10处;成交额过10亿元的达7处,
最大的是临沂批发城和淄川服装城,成交额分别为28亿元和26.05亿元。
[省内9处市场进入全国百强集贸市场]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出的1993年全
国百强集贸市场中,全省有9处市场榜上有名。这9处市场是:临沂批发城、淄川服装
城、即墨市服装批发市场、烟台市开发区彩云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崂山城阳蔬菜批
发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苍山鲁南蔬菜批发市场、济南堤口路果品批发市场。其
中临沂批发城、淄川服装城进入全国10大工业品市场;崂山城阳蔬菜批发市场、寿光
蔬菜批发市场进入全国10大农副产品市场。
(王崇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