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购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8&rec=94&run=13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
[1993] 9号) 和省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 (鲁政发
[1993]36号)要求,全省统一部署从1993粮食年度开始,对国家定购任务内的粮食
实行“保量放价”,同时,采取了收购保护价,价外加价、农业税征收等一系列配套
措施。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收购价格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生产和交售粮食的
积极性,小麦定购价格,国家规定我省最低保护价每百斤为32.5元;价外加价原定每
百斤4.2元,后来中央作了调整,将应由中央拨付的挂钩化肥价外加价款每百斤小麦1
.35元,改为按原定标准兑现实物(每百斤小麦售给平价标肥10斤);对中央应拨付
的挂钩柴油价外加价款每百斤小麦1.5元,和省负担的挂钩化肥价外加价款每百斤小
麦1.35元, 以及预购定金利息补贴每百斤为0.3元,仍按原规定拨付。各地根据市
场粮价情况,以不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加价外加价和预购定金利息补贴为原则,制定
当地的夏粮定购价格。秋粮收购政策和夏粮收购政策基本相同。全省全年入库定购粮
食282.3万吨,占全年计划的100.5%,是全国完成定购任务较早的省份之一。1-12
月议购粮食806.4万吨, 议购后折油 36.5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7.5%和 8.6%。
定购任务超额完成,议购数量增加,为保证军需民食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粮食企业改革步伐加快]1993年,全省粮食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组建了
一批企业集团。全省累计已有11个市地、92个县(市区)组建了粮油集团或总公司,
较好地发挥了规模经营优势。同时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革。全省粮食系统实行股份制的
企业已达97家,为今后推广股份制积累了一些经验。四是在城市粮店和部分小门店推
行了国有民营,对扩大经营门路,扭转粮店亏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丁兆石 郝建成 翟淑华)

[粮食部门综合经济效益]1993年,全省粮食部门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干方百计
降低费用,遏制亏损,提高效益。全年盈亏相抵净亏损2.86亿元,比上年减少2.68
亿元, 减亏48.37%;存货周转天数为75天,同比减少9天。开展基建工程审计,审
减不合理支出2621万元。粮食储存比较安全,在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侵袭下,没
有发生大的损失,少数受灾较重的地方,通过奋力抢救,也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清查国家粮食库存工作,有2.5万人参加,对3665个单
位,261万吨粮食进行了清查。
(郝建成 翟淑华)
[农村粮所开展“两代一换”]1993年,粮食购销价格放开后,粮食企业的经营
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为帮助基层粮所尽快摆脱困难,走出低谷,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 3月份召开了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农村粮管所要走经营多元化,粮
工贸一体化的路子,大力推广昌邑、广饶等地发展农村粮油服务社和“粮食银行”的
经验, 广泛开展代农储存、 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业务。随后,省粮食局专门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搞好“两代一换”工作的通知》,对开展“两代一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省各地相应加强了这项工作,潍坊、广饶等市、县粮食主管部门制定了具体的管理
办法,对管理机构、粮食存取和使用、财务核算、资金运用等作了详细规定,使这项
工作基本上做到了规范化。在工作中,普遍坚持了“藏粮便民,储粮备荒,存粮自愿,
取粮自由,为存户保密”的原则。在具体做法上,各地大同小异,各有特色,昌邑县
粮食部门主要是建立粮油服务社。县粮食总公司设立了农村粮油服务总社,各粮食分
公司(粮管所)和面粉厂设立农村粮油服务社,各农村设立的网点经过培育、优化、
选择,设立农村粮油服务公司,形成了三级组织,三级管理,协调一致的服务体系。
广饶县粮食部门主要是在总公司和各分公司建立“粮食银行”,实行两级核算,两级
管理。
通过各级粮食部门的积极努力, “两代一换” 工作在全省已普遍展开,截止到
1993年底, 全省2170个农村粮所,已有1902个开展了这项工作,为农民代储粮食5亿
多公斤。“两代一换”工作的普遍开展,对于粮食部门搞好支农系列化服务,完善粮
油流通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搞活企业经营,提高经营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商业部
还专门举办学习班在全国推广这一经验。
(李伟 司纪源)
[多种经营迈出新步子]1993年全省各级粮食部门把调整产品结构,开展多种经
营,作为粮价放开后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全省90%的农村粮管所推广了昌邑、
广饶等地“两代一换”的经验,代农储粮达到50多万吨,小面粉机组发展到900多台,
代农加工粮食65万吨,品种兑换37万多吨,下伸粮油服务网点1.3万多个。城市粮店
积极调整组织结构、经营网点和经营格局,在保证粮油供应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粮油
食品和“三餐两场一市” ,走综合经营的路子,自选商场和综合商场已有137处。粮
办工业通过推广龙口粮油加工厂、济南中心面粉厂和诸城饲料公司等单位的经验,在
放开粮价和经营的冲击下, 保住了基本市场。全年完成粮办工业总产值53.7亿元。
全省饲料“一条龙”已有13条,拥有父母代种鸡近25万套。跨行业经营异军突起,由
少变多,由内到外,不断发展壮大,扩大了服务领域,安置了富余人员,增强了企业
应变能力。经营项目已达2500多个,涉及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筑、建材、畜
牧、旅游、饮食服务、工艺美术等几十个行业,成为粮食系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平抑市场粮价]1993年,全省放开粮油购销价格后,粮油市场一直比较平稳,
但从11月下旬开始,由东向西出现了涨价争购情况。面粉每市斤上升0.1~0.15元,
特一粉由每市斤0.65~0.68元上升到0.75~0.8元, 个别地方达到0.9元以上;
花生油每市斤上升1元多,由每市斤3.3元左右上升到4.2~4.5元,有的高达5元。
日销量一般增加一倍多,部分粮店出现脱销。
造成这次粮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1994年提高粮食
收购价格的精神,被各种渠道传播出去,加之1994年的各项改革方案即将出台,部分
群众认为可能会推动物价上涨,粮食产区的农民和一些经营单位对粮食产生了过高的
心理预期和惜售思想,销区居民和经营单位想多购一些,因而造成市场波动;二是南
方粮食减产和传闻进口粮食减少等,也促使了粮价上涨;三是放开粮油价格和经营后,
城市粮食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粮油库存较薄弱,靠现进货现加工供应。11月份
长时间的雨雪天气,影响了粮油运输,有些面粉厂因原料不足而停产,成品粮库存大
量下降;四是食油放开后,没有相应地建立食油储备制度,调控能力脆弱。1993年虽
然花生丰收,但由于多渠道争购和出口增加,国有粮食部门掌握的油源不足,遇到抢
购便难以应付。
对这次粮油市场的波动,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多次研究平抑措施,召开有关会
议进行部署。各地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作了大量的工作。12月28日,省政府又根
据国务院刚刚结束的紧急会议精神,召开了全省平抑粮油价格紧急会议。12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姜春云等领导同志,到省粮食局现场办公,研究部署
平抑全省粮价工作。12月31日,全省国有粮店实行挂牌降价销售粮油,敞开供应。挂
牌价格,根据中央规定和全省实际,确定全省标粉每市斤零售价按0.58~0.60元执
行,产区可按下限,城市可执行上限;特一粉和特二粉,省对市地提出建议价格每市
斤分别为0.75~0.78元和0.71~0.73元。我省确定豆油、花生油、棉油零售价格
由各市地人民政府按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对军队的粮油供应
仍执行国家规定的统销价,对大中专院校按批发价供应。为平抑粮价,保证供应,全
省动用地方储备粮4亿多斤;中央安排给我省专储粮销售指标1亿斤。各级粮食部门积
极抓好粮油收购、调运和加工,千方百计保证军队、大中城市、工矿区和灾区的粮油
供应,做到不断档、不脱销,并派出工作组巡回检查督促。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全
省平抑粮价工作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降价目标。 据对济南、青岛、淄博、东营4个大
中城市统计,12月下旬共销售面粉2791万斤,比中旬下降22.2%;食油销售174万斤,
与中旬基本持平。
[粮食外向型经济]1993年,全省各地粮食部门把外向型经济的重点,放在引进
资金和技术,加快老企业嫁接改造上,引进外资规模扩大,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较好发
展势头。全年新批“三资”企业39家,总投资5839万美元,合同外资额2589万美元。
全系统“三资”企业累计已达97家。同时广泛组织货源,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在玉米
货缺价高的情况下, 全省粮食部门出口供货值7.59亿元,对完成全省出口创汇任务
做出了一定贡献。
(郝建成 翟淑华)
[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截至1993年底,全省已建成粮油批发交易市场147处,
其中省级2处, 市地级12处,初步形成了粮油批发市场体系。省粮油批发市场自1992
年11月28日建成开业以来,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不断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
198个会员单位, 8个驻外办事处,6个直属企业,连接16个省市区的跨行业、跨省区
的粮油交易中心。 接待省内外客户4500多人次,签定合同298份,进场交易粮油42万
吨,成交额4.3亿元;为客户办理车皮3200个,运输量19万吨;代办结算9000多万元,
提供粮油信息4800多条。
(翟淑华 白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