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8&rec=93&run=13

[商业市场]1993年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商业市场更加活跃,基本稳定仍是全年
市场的主流。主要特点:
一、消费需求旺盛,销售呈波浪式增长。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993.8亿元,
比上年增长25.5%, 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零售消费品增
长30.1%, 是1988年以来的又一个市场运行的高峰年份。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直
接原因是城乡居民商品购买力的大幅度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比上年增
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间接原因是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
高速增长。从全年市场运行的时间轨迹看,市场销售是波浪式增长是全年市场的突出
特征。上半年市场销售逐月升温,三季度降温,四季度反弹,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
调整而变化的特征十分明显。 一季度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9.2%,二季度增
长27%, 三季度增长22.8%,四季度商品销售出现突发性、大面积热销。10、11、
12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3.1%、 25.3%、42.5%。全年市场运行态势
与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相适应的。
一、消费档次提高,热点商品增多。1993年是近几年商品销售增长最大的一年,
也是居民消费档次提高最大的一年。吃讲营养、穿讲名牌、用讲高档,消费行为追求
一步到位。千元以上的服装、万元以上的家电和家俱大量进入居民家庭。居民消费档
次的提高不再表现为某几种商品的迅速普及,而是呈现全面性、多层次消费升级,不
同消费水平、消费内容的档次均有提高。高档营养食品、补品等成为热销货,保健饮
料、洋烟、洋酒等销量上升,数千元的皮衣、西服及数百元的茄克衫、羽绒服、皮鞋、
旅游鞋等销量大增。农村居民成衣消费增加,需求虽以中、低档为主,但对款式和面
料的档次要求提高。 全年全省用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3.1%,高于吃、穿商品销售增
长幅度。消费品市场另一特点是热点商品增多。如进口家电、黄金饰品一年之中两度
热销,粮油、国产家电等商品受国家政策和社会舆论影响十分热销,持续热销的商品
是化妆用品、室内装饰用品、家俱、小家电等。据对部分零售大店的统计,名牌彩电
占总销量的80%,进口照相机占50%,双开门和多开门大冷冻室冰箱占90%,全自动
洗衣机占70%,高档自行车占60%以上,录像机多数是进口货。全年省商业厅系统排
油烟机、 空调器、燃气热水器销量分别增长63.8%、71.3%、80.2%。随着居民
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消费质量逐步提高。
三、农村市场秋后转旺。农村市场相对于城市市场不旺,销售增长近几年一直落
后于城市市场,也是1993年前三个季度城乡市场的特点。1-9月份全省农村消费品零
售额增长19.9%, 比城市市场增幅的幅度低12 3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后,农村市
场迅速回升,10、11月份销售增长幅度均高于城市市场,这种情况是多年来所没有的。
四季度农村消费品零售增长32%,一改农村市场不旺的状况,形成秋后旺季高潮。农
村市场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各级党委、政府狠抓了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收购兑现
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加之秋季粮油丰收,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现金收入增加,负担
减轻,商品购买能力提高。
四、零售物价上涨幅度较大。1993年国家相继上调了煤、电、水、石油、棉花和
部分原材料及交通运输价格,上调了营业税率和贷款利率,并于年底放开了粮油价格,
对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较大。再加之成本的推动,消费需求的拉动,汇率的变动等因素,
全年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10.7%。上半年全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8.4%,下半年
一直保持在两位数, 12月份高达15%。全年城镇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12.3%,农村
上涨9.1%。虽然市场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对价格变
化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强。
[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较大进展]1993年,山东省商业厅为在全省商业系统积极
稳妥地推行股份制改革, 于4月份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政策、交流经验、研究问题,
并请省有关部门到会解答工作中的疑难。至年末,全系统已有85个企业实(试)行了
股份制,其中经省、市政府批准的企业40个。从资金募集的方式看,大多数是内部职
工持股的定向募集式股份公司,也有少数企业股票向社会公开发行。通过股份制改造,
不但为企业发展筹集了资金,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企业加快机制转换。
[努力发展商业外向型经济]为迎接“复关”的挑战,全省各级商业部门认真组
织干部职工学习有关“关贸总协定”的知识,增长才干。全系统确立了“以内补外,
以外促内,内外结合发展”的指导思想,抓住国内外市场即将接轨的机遇,招商引资,
组织双向流通,努力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经营。1993年,全系统新签“三资”企业合
同103份,合同利用外资7002.2万美元;签意向书68份,吸引外商投资9906万美元;
开办“三资” 企业44个,总投资6542.9万美元;间接出口创汇近亿美元;边境贸易
额2598.9万元。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还积极组团赴国外考察学习,带项目、带任务,
广交客户,拓宽了外经外贸渠道,为加快商业系统外向型经济步伐打下了基础。
[商业网点建设]1993年,省商业厅针对网点建设中资金紧张、原材料涨价等困
难, 适时调整工作重点,采取三条措施抓紧抓好网点建设。一是对1992年立项的136
个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分清轻重缓急,优先扶持收效快、效益好的项目。二是广辟资
金渠道,大胆进行多渠道筹资或合资,确保项目资金到位,并争取缩短工期早出效益。
三是加强对省管项目的规范管理和咨询,对网点规模、设计资格、施工监理、设备选
型等进行全过程服务。 1993年新批准省管项目14个,计划投资1.54亿元,总建筑面
积9.15万平方米; 共竣工项目70个,总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其中万平方米以上
的网点15个。由于近几年大力抓了商业网点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在1993年评出的“山
东十大商厦”中,6个国有商业网点榜上有名。
[山东省首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大型零售企业奠基]1993年12月31日,
山东省首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大型零售企业——青岛第一百盛有限公司奠
基。 该公司是由青岛第一百货商店与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合资兴办的,总投资7亿元。
青岛第一百盛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山东省国有商业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将对全省
零售商业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水平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铭)

供销合作商业
[供销系统改革步伐加快]1993年,全省县以上供销社,逐步打破了行政管理的
旧模式,进一步转变职能,转轨变型,向组建集团,发展实体,强化群体,指导行业
的方向发展。全省已有60%以上的市、地、县供销社组建了集团公司,实行两块牌子、
两个职能、一套班子;普遍精简了管理机构,压缩了多余人员,节约了费用开支,提
高了工作效率, 新办了500多家县以上实体企业。各基层社因地制宜,勇于实践,积
极探索了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一区一社,集团化经营,中心集镇基层社改
为直属公司,推行强社战略,兼并小社,以强带弱,实行公有民营等;企业内部机制
改革,着重在“包、租、卖”上下功夫。全省各地供销社及所属企业认真贯彻“两则”,
经营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在定额管理、资金调控、细化核算、风险抵押、内部审
计、综合考核、严格奖惩等主要方面,强化了风险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较好
地克服了以包代管、管理失控和负盈不负亏的问题。公有民营抽本租赁由点到面发展
很快,已占基层门店的半数以上,部分县市全面推开。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营结构的
调整, 已有10多个县有计划地拍卖了200多个边远小门店,收回资金,兴办了一批短
平快的小项目,调整了网点布局和经营结构;股份制改革开始起步,各地选择了70多
个不同类型的公司和商场等进行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
[全省供销社系统经济效益较好]1993年,供销合作社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经济
效益完成较好, 超过了预期目标。全省供销社系统完成商品购销总额645亿元,剔除
棉花严重减产因素,同比增长13.2%;对国家贡献继续增加,全年上交税费3.55亿
元;企业所有者权益达95.66亿元,年内净增9亿多元,固定资产原值达96.12亿元,
比上年净增30.6亿元;全系统实现扭亏为盈,盈亏相抵实现利润502万元。剔除棉花
减产, 处理包袱、执行新财务制度,国家政策性增支减收等因素,实际完成利润4.6
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1993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兴办的三资企业比上年翻了一
番, 至年底已达132家,合同投资额1.8亿美元,引进外资8000万美元。合资、合作
领域不断拓宽,既有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也有电子产品等高新技术,还发展了一批
餐饮娱乐和房地产业等新项目。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注意引进设备技术、管理机制
等,同时,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办企业。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1993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由
省立项的较大规模的工业、 商业网点技改项目有70余家,总投资9亿多元。加上地方
新上、改建项目,总规模达100多万平方米。年底全系统固定资产原值达95.4亿元。
这些经营服务设施,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环翠区供销社实现超常规发展]1993年,环翠区供销社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经济效益快速提高。1993年共完成销售额3亿多元,比
上年增长72%; 实现利润1572万元,比上年增长96.5%;人均劳动效率、人均创利
及增长速度均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山东省供销社集团总公司成效显著]1993年是山东省供销社集团总公司成立的
第一年, 年内完成商品销售总额38.3亿元,其中棉花销售减少6.5亿元,其它商品
同比增长13.6%;上缴国家税费9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实现利润1609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8.8%。
(省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