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8&rec=172&run=13

中共市委书记 郭振山
副书记 秦尧基 孟繁成 林兆义 李忠林
中共市纪委书记 徐广景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段振方
副主任 寻玉超 褚庆方 王希文 徐太轩 崔师亮 李庆山 郭良志 王

市长 秦尧基
副市长 张建国 杨庆文 汪纪戎(女) 李仲孚 张德利 王建荣 刘慎湘
赵政民
市政协主席 王允琳
副主席 沈怀义 孙法敦 龙育道 蔡宪春 张鸿林 张树慈 李洪恩 胡
再生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杜玉平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曹友林

199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2.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3.7%,比上年
增长28.3%。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4.2亿元, 完成年计划的102.7%,增长
13.2%; 第二产业增加值5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5.6%,增长33.5%;第三
产业增加值24.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9%,增长35.1%。
农业战胜严重自然灾害获得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
仍然获得大丰收, 总产达到168.2万吨,比上年增长3.7%,单产403公斤,增长
10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粮食生产呈现夏增秋增全年增的好形势,受到
省政府的表彰奖励。林业生产取得了新突破。全市共完成补植造林面积14万亩,
是年计划的2倍; 补植完善农田林网59万亩; 四旁植树559万株,完成年计划的
186%。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年底大牲畜存栏26.5万头,比上年增长28.1%;
猪存栏82.9万头, 增长3.5%; 羊存栏198.5万只,增长12.7%;肉类总产量达
16.7万吨, 奶产量达1.86万吨。渔业生产增势迅猛。全市放养水面达7万多亩,
水产品产量达1.3万吨。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780
项,投入工日9876万个,投入资金6200万元,扩大和改善易涝面积12万亩,治理
水土流失56平方公里, 解决和改善了8.5万人吃水困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
亩。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已完成投资2 523.7万元,改造中低产
田22万亩,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开发先进单位,受到省政府的嘉奖。乡镇企业快
速增长, 总产值达到166.5亿元,增长60%。全年农业总产值达42.5亿元,比上
年增长16.2%。减轻农民负担取得明显效果。废止和取消了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
175份、117个项目、135项(次) 达标升级活动,纠正了69种农民负担收取办法,
全市农民负担人均38.9元, 比上年负担人均减少24.6元,负担比例下降3.7个百
分点。
工业生产高速度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5.02亿元,
比上年增长46.5%; 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达到30.14亿元,增长35.2
%; 地方工业销售收入69.96亿元,增长42.6%;实现利润2.36亿元,增长44.2
%; 利税合计6.06亿元,增长37.5%;产销率达到95.8%,比上年提高3.5个百
分点;资金利税率为8.64%,提高0.2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改造步伐加快。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3 7.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4%,比上年增长66.1%,其中国有单位投资20.2
亿元,增长55.7%,集体单位投资10.37亿元,增长36%。全市技改在建项目126
个,完成投资5.68亿元,增长30%,其中重点技改项目14个,投资1.63亿元。重
点建设成效显著,鲁化二期扩建工程,台儿庄大桥,枣薛一级公路,枣薛光缆工
程,城市供水工程,市体育中心,化肥厂甲烷化煤气工程,煤矸石热电厂已建成
或即将建成。
股份制试点取得了新进展,区(市)属以上股份制企业达47家。流通企业全面
推行“四放开”,通过联合、兼并,企业集团发展到50家。进行了企业破产试点。
区乡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物价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调控
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也有新的进展。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1993
年新批三资企业180家, 比上年增加66家,合同利用外资9148万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3009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00%。全年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到15.8亿元,完
成计划的114.5%,增长5 4%。地方企业自营出口实现了新的突破,完成工业出
口交货值10.1亿元,增长43.4%。
199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3.2%上升到24.3%, 提高1.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基础设
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台儿庄大桥、枣薛一级公路等重点项目已建成,济枣公路木
石段、枣徐公路枣庄至山亭段等项目正在施工建设。全市地方交通运输货运周转
量10.75亿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23.1%。年末公路里程1359.9公里,增加28.4公
里。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523.6万元,比上年增长59.4%,
年末市话程控电话机容量2.86万门。通过联合、兼并、合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
发展和完善了以国营商业为重点的流通体系,组建了一批大型商企业集团,全市
新建市场18处, 各类市场总数已达265个。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6.1亿元,比
上年增长22%。其中城市消费品销售额22.8亿元,增长31.6%。
全年各项存款余额4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各项贷款余额61.04亿元,
增长21.2%。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内财产保
险收入0.48亿元,下降8.5%;涉外保险收入0.2亿元。保险业务总支出0.46亿元,
比上年增长196.4%。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55亿元,增长40.3%,实现了当年财
政收支平衡。
科技教育成绩显著,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1993年,全市科研机构发展
到了214家,全年共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207项。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推广应用
新技术成果84项。科技成果创产值8.1亿元,利税率2.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不断发展壮大,区内现已形成高新技术区、综合工业区、重工业区、仓储区、
商业服务区、生活区和科技创业中心的建设格局,拥有工业企业60多家,科研机
构和事业单位20多家,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具有较
深的高新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
育质量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 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小学在校生37.82
万人, 比上年增长8.6%;学龄儿童入学率99%。委培生、自费生的比重明显提
高,全市进入高校的学生达3552人,比上年增长16%,高考升学率达50.7%。卫
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医疗水平和医院条件明显提高,全市有各类医疗机构437
处,病床907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1万人。计划生育措施进一步落实,基层
基础工作明显加强, 人口自然增长率5.4‰,年末全市总人口333.12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54.41万人。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1993年,
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金牌1枚。 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金牌2枚,铜牌1枚。
在十七届省运会上,获得金牌33枚,银牌39枚。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广播电视
发展迅速,增设了10KW分米波电视发射机,提高了电视覆盖率。新闻出版、老龄、
托幼、社会福利、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地震、人防等项工作都
取得了新成绩。
到1993年,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用于商品房建设投资3.4亿元,
比上年增长82.8%; 商品住宅投资2.84亿元,增长178.1%,城市居民住房面积
由上年的9.7平方米提高到9.9平方米。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进一步加大。
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三同时”执行率稳定在95%以上。
1993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225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
101 1元, 增加125元,比上年增长14.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比去年初增加6.7
亿元。市场物价基本平稳,全市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11.6%。

(王家友)

市中区
中共区委书记 田玉茂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传玖
区长 金鳞云
区政协主席 郭开贤

1993年,市中区辖2个镇、9个乡,设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214个行政村、78
个居民委员会。 全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16.1万亩,总人口41.4万。1993
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9.75亿元,比1992年增长40%;工农业总产值27.1亿元,
增长58.5%;农业总产值2.52亿,增长17%;粮食总产量9.4万吨,增长3%;工
业总产值24.59亿元, 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31%;财政总
收入8146万元,增长6 4%;农民人均收入1113元,增加107元。

坚持改革改造并举 大力增强区直工业企业活力
1993年,市中区致力于解决区直工业优势不优、包袱沉重、效益不高的问题,
坚持“两改一提高”即深化改革、技术改造、提高效益,下大气力搞活区直企业,
取得明显成效。区直工业产值达到2.34亿元,增长28%;产品销售收入1.96亿元,
增长39%;实现利税1297万元,增长41%。主要做法是,对现有企业实行一厂一
策,一厂一治,分类指导,采取了调整改组、嫁接改造、转让移交、租赁拍卖、
委托经营、引进能人治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剥离主体,启动救活。对长期
亏损以致停产的第二毛纺厂,将所属的服装厂、帆布厂剥离出来独立经营,培植
新的生长点,对原厂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委托给经营能力强的个人经营。二是
利用外资嫁接改造。 区卫生瓷厂建厂十年,亏损十载。去年6月份与香港协和有
限公司合资组建了枣庄协泰陶瓷有限公司,引进外资350万元,调整了工艺流程,
开发出了系列高中档卫生洁具, 拓宽了市场,7月份便一举扭亏为盈,年底实现
利税70多万元。三是整体拍卖。将区建材局已经停产、扭亏无望的焦宝石矿作价
215万元卖给区建委兴办预制加工厂, 用拍卖款给退休退养人员购买养老保险,
不仅使闲置资产得到合理利用,而且也使职工生活有了保障。四是实行转让,下
放小企业。区工业公司织带厂,规模小,产量低,资金不足,市场面窄,经营困
难。区里将整体移交给孟庄乡生产水泥编织袋,一方面为企业找到新的出路,另
一方面使工业公司腾出精力办新项目。五是调整班子,引进能人治厂。针对部分
企业存在的观念陈旧、 管理混乱的问题,下气力抓调整,更新的6个企业领导班
子,撤换了13名干部。区第六棉纺厂从市直部门引进厂长和技术骨干后,从精简
机构、优化组合入手,由产品深加工起步,强化企业管理,新上了漂染和成衣加
工生产线,使企业焕发了生机。同时,市中区集中力量抓好新上技改项目,完成
投资9 000万元,6个重点项目投产2个,试产3个,一个正在建设。其中枣庄太利
特种瓷制品有限公司是与香港合资兴办的高新技术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其产
品矾钛黑瓷装饰板曾获8国专利,被国家科委列入A级火炬计划。该项目建设仅用
了10个月,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投产见效。枣庄惠邦纸制品有限公司是与香港
一大企业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较大型企业,年产瓦椤纸箱3600万平方米,产值过
亿元, 总投资2500元,仅用9个多月时间就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建成,
不仅增强了区直工业发展后劲,而且优化了产业产品结构,为区直工业腾飞奠定
了基础。

(刘义光)

薛城区
中共区委书记 高惠民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继泉
区长 吴承鉴
区政协主席 王守让

1993年,薛城区辖5镇8乡361个行政村,年末全区总人口41.01万人,比上年
净增6580人。全区年末耕地面积23371公顷,比上年减少482公顷。全区国民生产
总值完成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国民收入完成7.56亿元,增长16.3%;工
农业总产值完成25.56亿元,增长62.7%;财政收入实现7524万元,增长57.04%。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2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
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增长17.1%,农民纯收入达到1027元,增加109元。一是
粮食稳定增长。 单产达到371公斤,总产达到21.5万吨。二是农业结构调整迈出
新步伐。全区突出抓了立体种植、建棚扩菜、林果开发、高值田建设。间作套种
面积达到12万亩,建成高值田4万亩,蔬菜面积已达3万亩。三是畜牧业发展较快,
全区长毛兔已发展到102万只, 大牲畜2.3万头。畜牧业产值达到1.9亿元,比上
年增长37%,占农业总产值的46%。四是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工各类水
利工程1326项, 完成投资175 0万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6
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潘庄电灌站一级站建设已经完成,世行贷款、
黄淮海平原开发项目进入扫尾, 新修道路150余公里。五是林业生产和荒山绿化
成绩显著。 全区共完成荒山补植造林4万亩,平原林网25万亩,荒山绿化已通过
市级验收。 六是减轻了农民负担。 取消了10个不合理收费项目,减轻农民负担
260多万元,取消提留费达1000多万元。
第二产业上新台阶。全区完成工业产值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75.68%,实
现利税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一是围绕培植主导产业和发展后劲,抓了
重点项目建设, 全区共接转开工重点项目17个,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实际完
成工程量3.6亿元。 区发电厂、黄贝洗煤厂、区面粉厂、区水泥总厂、夏庄千山
水泥厂已建成投产,华众纸业有限公司、徐庄煤矿、钢厂等项目建设完成了进度
计划。二是围绕结构调整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全区投资4000万元对56
个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 共开发新产品61项。其中,有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项填补国内空白,17项填补省内空白。三是围绕提高
效益,强化企业管理。全区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8124万元,比上年增
长47%, 实现利润6392万元,增长40.36%,工业资金利税率达到17.4%,增长
6.4%。四是外向型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区新建、接续三资项目6个,利用外
资710万美元, 签约合资协议项目14个,协议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全年出口商
品收购总值达到1.03亿元,比上年增长98%。五是乡镇企业有了较快发展。全区
乡镇企业四个层次完成工业产值19.05亿元, 比上年增长88.6%。其中乡镇办完
成7.59亿元,实现利税909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89%和50.05%亿元。全年
乡镇企业共开工新上技改项目169个,完成投资1.2亿元。
第三产业实现新突破。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44.6
%,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3.82亿元,增长22%,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2.46亿元,
增长96.8%。(一)市场建设迈出了较大步子。全区共新建扩建各类市场11处,总
面积10.2万平方米,总投资605万元。全区各类市场已达37处。(二) 个体私营经
济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5300户,商品销售额实现6818万元。(三)城市
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全区以创建省级卫生城为契机,大搞了城市综合开发。
全年落实开发面积10万平方米,已完成工程量90%,完成投资4420万元。基础设
施完成了火车站广场、薛城商业街、沿河公园的规划设计和自来水复线供水工程
及城西供变电所建设;完成了临山公园西大门建设和部分风景区绿化;邮电通讯
开通了5000门程控电话和薛城至张范微波传输线路,邮件分检中心完成了土建主
体工程, 全区13处乡镇, 全部实现了自动程控通话,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
5184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2182门,住宅电话137 7部;小沙河治理已动工兴建,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1500万元;道路建设投入资金436万元,完成黄河路、
永兴东路、沿河路、店韩路山家林至黑风口段的修筑铺油,拓宽了永福南路,全
区公路平均密度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狠抓了城区绿化美化、违章建筑的拆除、
城区道路保洁和摊点群的整顿。(四)科技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共争取省级
科研“星火” 、“火炬”项目11项,完成科技投资1352万元,已有1 0项通过验
收,其中有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组织申报实施专利5项,推广了农业10大科技
成果, 落实了工业新产品推广计划,共有8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在
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同时,重点抓了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依靠社会
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了八中建设。(五)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人
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6‰以内,完成了市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

(张克明)

山亭区
中共区委书记 褚庆观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满启传
区长 彭宪芳
区政协主席 张成永

1993年,山亭区辖5镇9乡,539个行政村,856个自然村,43.4万人。总面积
101 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8万亩。全区国民生产总值9.2亿元,工农业总产
值20.22亿元,财政收入30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8.8元。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1993年3月,山亭区被省委、省政府列为9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试点县
之一,同时确定省建行和莱州市对该区实行重点帮抚。一年来,山亭区积极探索
欠发达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的路子,紧紧抓住省建行和莱州市帮包扶持良好机遇,
拼搏进取,扎实工作,试点区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
出前所未有的形势。 一是经济增长幅度大。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完成9.2亿元,比
上年增长28.7%; 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0.22亿元, 增长58.2%; 财政收入完成
3038万元,增长49.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8.8元,增长20.4%。特别是乡
镇企业,发展快、势头猛,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二是重点工程完成率高。
25个区乡重点工程项目,当年竣工的有18个,完成率为72%。省建行和莱州市重
点扶持的区庐山水泥厂20万吨生产线和石材厂已建成投产;乡镇企业10个投入过
千万元的新上技改项目, 有7个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区百货大楼二期改
造、 新老城商业街和山亭电视台、山亭人民广播电台已建成启用;0九公路拓宽
改建完成了路基和桥涵工程。三是社会形势稳定。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机遇意识、
赶超意识和创业意识,齐心协力,共求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
面:
(一)突出重点抓改革。农村改革,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主要
抓了徐庄乡荒山、次耕地拍卖承包经验的总结推广,把土地推向市场,促进了集
约化经营和农民分工分业。企业改革,加快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全区组建大型企
业集团3个,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到147家。区乡党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已按照新职能投入正常运行。
(二)加大力度抓开放。区委、区政府提出“敞开山门,内外并举,以内促外,
以外带内,双向开放”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拓展内联外引的领域。一年与外商签
订合资合作协议合同48个,协议利用外资额4200万美元,新批三资企业13家,实
际利用外资705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50%。出口商品供货值8900万元,比上年增
长90.3%。
(三)全力以赴抓经济。农业上,强化基本建设,实施综合开发,狠抓结构调
整,主攻果、牧、油、菜,突出“两高一优”,实现了生产总量和整体效益的稳
步提高。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规模优势和区域优
势。 粮食总产达18.8万吨,干鲜果品8.43万吨;畜牧业产值2.3亿元,占农业总
产值的42%;水产品2950吨,比上年增长96.7%。工业上,坚持内抓管理增效益,
外抓市场促生产,新上技改并举,实现了速度、效益和后劲同步增长。全区工业
总产值完成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84.5%;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5099万元,
增长121.8%。 第三产业,重点抓了市场体系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了流通
渠道,繁荣了城乡经济,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2.94亿元,增长66.6%。
(四)选准优势抓结合。山亭区与莱州市之间进行了许多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特别是在石材加工、白酒生产、机械加工、劳务输出、建筑安装、林果开发、外
经外贸等方面,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形成了30多项合作意向或合同,不少项目
已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王延奎 冯仰军)

峄城区
中共区委书记 牛家义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窦占勤
区长 衣学斌
区政协主席 张延功

1993年,峄城区辖4镇11乡,总面积627.6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人
口3 3.46万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3.7‰。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完成9.5亿元,比
上年增长28%;国民收入完成7.9亿元,增长22%;农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增长
19.7%;工业总产值实现19.93亿元,增长42.4%;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
长17%; 农民人均收入1069元,增长12.5%;全区各项存款余额达26778万元,
较年初增长19.7%; 财政收入完成3207万元,比上年增长59.95%;粮食总产量
23.32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促进地区经济振兴
1993年,全区按照“引资金,搞技改,扩规模,增效益”的工作思路,花大
力气抓了工业生产。 全年新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4个,其中枣庄协联化纤制
品有限公司投资700万美元,属枣庄市大型工业项目之一。仅这几家企业建成后,
可年增长产值2.9亿元、 利税4500万元。老企业嫁接改造也取得新成绩。区水泥
厂第三、四条生产线提前7个月建成投产,实现产值4409万元,同比增长77.3%,
实现利税1063.3万元。赵坡煤矿、榴园礼品公司、毛纺厂、区石膏矿、底阁石膏
三矿、吴林联营石膏矿6家企业实现利税各超过500万元。在全国资金形势紧张的
情况下, 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3.72亿元。其中,企业投入19579万元。新上、技
改项目110个, 其中村办企业项目79个,填补村办企业空白村65个。在内经内贸
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外向型经济异军突起。与美国、韩国、台湾、香港等近10个
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9家,一年新批企业是自1990年
第一家合资企业建成至1992年合资企业总和的1.5倍。合同利用外资额1298.44万
美元,增长420.8%。共完成出口交货值2.58亿元,出口创汇916万美元,分别比
上年增长69.5%和205%。 经济基础的增强,带来了各项收入的增长,全年财政
收入比上年净增1202万元, 是“七五”以来平均增幅的3倍,是建区以来增长最
快的一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1993年,重点加快了城市建设和市场开发的步伐,投资1300万元开发建设了
北关商业街和承水商场,投资300万元的鲁南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建设和投资400万
元的承水路大桥加宽改建工作已全面铺开, 投资359万元的人大政协楼、计生服
务楼和老工人活动中心相继使用。投资400万元的峄城宾馆、300万元城市信用社
营业大楼已峻工使用。 投资600万元的工行营业大楼、 800万元的供销大酒店、
200万元的烟草公司营业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900万元兴建了峄城大沙河
贾庄节制闸,投资1000万元扩建的万年闸港已新建新港6个,开通拓宽了桃花路、
承水东路和东外环路。继肖桥乡村村通柏油路之后,峄城镇、王庄、古邵、阴平、
金陵寺等乡镇已村村通硬化路。邮电通信工作摆脱被动局面。底阁、吴林、峨山、
甘露沟、萝藤等乡镇已实现通信自动化。今年几项基础工作的开发,对于形成以
大沙河为轴心, 以桃花路为主街,以南外环建设和206国道改线拓宽为主线,重
新构筑峄城新框架奠定了基础。乡村建设开始向规范化、层次化发展。
(徐福堂)

台儿庄区
中共区委书记 党同方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德文
区长 阎保金
区政协主席 孙中勤

1993年,台儿庄区辖6乡4镇,人口26.4万。总面积538.15平方公里,其中耕
地4 0.8万亩。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1‰。 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20.31亿元,比
1992年增长45.9%, 其中工业总产值15.64亿元,增长59.8%;农业总产值4.67
亿元, 增长13.2%。粮食总产23.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931元,比1992年增加
86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5亿元。财政收入4138万元,比1992年增长42.5%。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对外开放走出新路子
台儿庄是座历史名城。1992年秋,区委、区政府决定兴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并决定在纪念大战胜利55周年的同时举办台儿庄大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3年4
月8日,海内外300多名佳宾客商云集台儿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亲
临台儿庄参加纪念馆落成典礼,为大战纪念碑揭幕,并主持台儿庄大战国际学术
研讨会。海内外的1 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台儿庄大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提
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见解,开创了台儿庄大战研究的新阶段。
此外,科技经贸洽谈活动濒濒展开,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以及香
港、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科技经贸界人士就广泛的合作领域同有关
单位进行了洽谈立项,签约项目涉及橡胶、造纸、通讯设备、塑料、建材、食品、
饲料加工、丝绸、羽绒制品、工程承包、土地有偿使用、信息服务等20多个行业
门类。 其中,台儿庄区与外商达成协议9项,项目总投资3441万美元,其中利用
外资1163万美元,为全区今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区委区政府还先后制定了《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引进外商投
资有功人员的奖励办法》和《关于引进科技人才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性文件,增
强了对外的吸引力。

(韩守民)

滕州市
中共市委书记 林兆义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昭
市长 张志明
市政协主席 程广泉

1993年,滕州市辖22个乡镇,1108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耕地
113.72万亩。 人口146.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7.94万人,非农业人口18.91
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7‰。国民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
工农业总产值7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15.39亿元,比上
年增长15.3%;工业总产值57.17亿元,比上年增长47.2%。财政收入1.626亿元,
比上年增长27%。粮食总产达到72.03万吨,比上年增长1.6%。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14.55亿元, 比上年增长21.6%。 出口商品收购总值30064万元,比上年增长
39.7%, 其中三资企业自营出口593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53%。 城乡储蓄余额
1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比上年增加170元。

滕州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1993年,滕州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成为山东省首
家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滕州市书画艺术传统积淀十分丰厚,有较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和繁荣书画艺术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先后成立了市书画研究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滕州分校、王学仲艺术收藏馆、鲁
南画院、墨子书院,各乡镇也相继成立了书画创作组织。1993年底统计,全市业
余书法爱好者达4.8万人, 专业书画作者近千人。其中,市地级书协、美协会员
96人、省级会员14人、国家级会员6人,被收入全国书画大词典的有36人。
在加强书画队伍建设的同时,滕州市还十分注重书画艺术的普及和交流工作,
每年都举办各类书画培训班和大型书画展。据统计,自1991年以来,滕州市在省
以上展出作品500余幅, 在市地以上展出作品1100余幅,先后38人次在外地举办
了个人书画展。其中,“百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书画展”誉满京城,“百童书画
展”也引起轰动。全国舞美协会会员李霖的书画作品在京展出;少年张莹的书画
作品东渡扶桑在日本进行交流展出;吴广君的版画作品飘洋过海在德国、香港展
出。这既展示了滕州市书画艺术的风采,又提高了滕州的知名度。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
1993年,滕州市各级党组织坚持“紧扣中心、深化内容、简化形式、突出重
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改造传统农业为重点,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线,把解
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农村党的组织建
设实现了新的突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在用人观念的转变上求深化,在选人标准上实现新突破。1993年,在村
委换届、 支部班子调整中,先后有486名群众拥护有致富本领的优秀分子走上村
级领导岗位;在乡镇企业中,共起用各种经济能人2124名。
二是在人选渠道的拓宽上求深化,在选拔农村干部上实现新突破。1993年,
全市新选的238名农村党支部书记, 其中有机关整半脱产干部34名,乡镇企业返
村干部88名,长期在外经商的116名。
三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上求深化。滕州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党组织设置
与经济发展规模相一致,哪里有经济组织,那里就有党组织,有利于加强对党员
的管理、 教育、 监督。 截至1993年底,全市农村已建立党总支210个、党支部
1951个,为农村实现小康目标提供了政治保证。
四是在组织整顿的措施上求深化。1993年初,市委组织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
上,有针对性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意见》,对选人
标准、 方法、措施都作了明确的规定。1993年,全市1209个农村党支部有596个
村进行了换届, 更替支部书记238名,充实调整支委486名,有136个村实行了支
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
五是在教育培训内容上求深化。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普遍缺乏发展商品经济的
本领和技能的实际,突出进行科技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农广校、党校、
党员活动室、电教站(点)等阵地,结合外出参观、请进来举行报告会形式,不断
丰富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内容。

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1993年, 滕州市乡镇工业总产值完成40.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占市
属工业总产值的79.4%,比上年增长70.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
其中,乡镇办工业产值完成11.37亿元,村办工业产值完成13.64亿元,分别增长
61%和48%。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科技投入加大。为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坚持高档次开发、高科技嫁接
和高起点改造相结合, 全年乡村两级共完成新上技改项目342个;其中,新上项
目235个,技改项目107个,总投资5.8亿元,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60%。全市年产
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已由上年的40家发展到60家。 全年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0
项, 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3项、达国内先进水平和填补国内空白的31项、填补
省内空白的7项,提高了乡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二是“村办企业年”活动成效显著。首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
步加快村办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通过实
施政策激励,确立了“百强村”、“百强企业”。其次,实行重点管理制度,相
继召开了“村办企业年”活动现场会、座谈会,促使“村办企业年”活动不断升
温、加压,再掀高潮,涌现出一大批村办企业发展快、效益好的新典型。
三是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断提高。乡镇企业认真贯彻实施“三外齐上”外向
带动战略,坚持内向外向齐抓、开放开发并举等方针,踊跃参加济南科技经贸洽
谈会、青岛小交会等大型科技经贸活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扩大对
外合作交流,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努力增加出口创汇。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出
口额达2.32亿元,比上年增长52%;新上中外合资企业17家,投资1380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250万美元。
四是部分基础薄弱的乡镇发展势头强劲。1993年,一部分起步较晚、基础薄
弱的乡镇,发扬“走、挤、创、抢、拼、上”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使乡镇工业
生产驶入了“快车道”,乡镇办工业产值增长均在80%以上。

(滕州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