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8&rec=166&run=13

中共市委书记 孟广耀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郑永梅
市长 杨广昌
市政协主席 姜显博

1993年, 即墨市辖11乡19镇,设1个城区管理处,1030个行政村和12个城区
居民委员会,共104.07万人。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2万公顷,粮田
面积6.6 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下降0.3%和0.2%。国民生产总值32.41亿元,国
民收入28亿元, 社会总产值10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6.1%、25.7%、33.9%和36.8%,再次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高效农业开始起步。粮食总产达到61.79万吨,花生总
产达到7.5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6.3%和52.8%。全市造林2.14万亩,新建农
田林网1 4.7万亩, 分别比上年增长142.2%和71.1%;新建果园1万亩,果品总
产量达到2.63万吨,比上年增长16.4%;新建桑园1500亩,总面积达到1.51万亩,
蚕茧总产量达到584吨,经济收入达到63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和35.7%;
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总产量达25.7万吨,比上年增长8%;全市年末大牲畜
存栏6.5万头,家禽存养361.2万只,肉类总产量2.9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3
%、 30.2%和35.5%;全市完成水产总量6.96万吨,产值4.3亿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40.3%和17.8%。 1993年全市完成农业产值15.97亿元, 农业经济总收入
3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和38%。全市共投资189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
工程项目3310项, 扩大和改善水浇面积8.5万亩,新增淡水养殖面积3000亩;全
市新增各项农业机械5000台(件),农机总动力达到44.7万千瓦;完成了25万亩中
低产田开发和胶济铁路即墨段路域治理一期工程并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验收。全
市已建起各类服务组4200个,从业人员达1.3万人,市乡两级兴办的380余个服务
实体和新成立的市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心,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效益逐步回升。全市有128个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试
点,组建了电机、黄酒、地毯、崂泉饮料、制冷等9个企业集团,2个企业实行国
有外营。 全市实施各类技改项目256个,投资2.79亿元;开发新产品34个,其中
19个填补省内空白; 与国内176个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
项目转让、 联营合作关系,引进项目126个。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74.5亿元,村
及村以上工业企业实际利税3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40.5%和59.9%。1993年有
16处乡镇和2个村庄产值过亿元, 全市乡镇工业产值达到62.8亿元,比上年增长
50.4%,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6 7.6%。
外向型经济向宽领域纵深化发展。 全市批准外经项目105项, 合同总金额
2.4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1.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346万美元,分别比上
年增长19.3%、 167%、283.6%和242.2%;引进金狮集团工业园开发、高尔夫
球场等房地产开发和旅游业项目15个, 合同利用外资额1.295亿元。全市共批建
“三资” 企业189家, 其中已投产的73家, 安排劳动力近万人,全年完成产值
7.787亿元, 出口创汇5590万美元,实现利税2634万元;全市出口商品收购总值
完成14.6亿元(实际价) ,比上年增长45%;出口生产企业增加到146家,同10多
个省市的12个口岸建立了供货关系。
商品流通繁荣兴旺, 财税金融形势看好。商业、粮食、物资、供销4个部门
转为经济实体, 国合商业70%的门店实行了租赁经营;新建综合农贸市场4处,
专业市场3处, 改、扩建市场7处,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农贸市场成交额达
21.5亿元, 比上年增长141.1%,其中即墨服装批发市场成交额达15.8亿元,比
上年增长259%;流通行业新建经营网点650个,总投资5000万元;到年底个体工
商业户发展到23818户, 私营企业发展到514户,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221%,
完成税收3490万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2.8%;一业为主的专业村发展到100个。
全市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4 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年完成税收1.53
亿元,比上年增长39.5%;财税收入1.59亿元,财税支出1.17亿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38.8%和27.4%; 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4亿元,比年初增加3.2亿元,
增长24.6%; 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5.5亿元,比年初增加2.3亿元,增长17.7%;
保险金额达到3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5%。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投资3100万元,
圆满完成鳌蓝线、 泉大线、王上线、南城线4项路面改建工程,总里程达65.5公
里; 电力建设, 完成供电量3.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6%;通讯建设总投资
5800万元, 架设光缆247.5公里,市话装机容量1.93万门,全市30处乡镇全部通
信程控化; 完成房地产开发、商业设施建设35万平方米,是上年的3倍。全市职
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528元,农民人均收入125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35.5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全市职工人均居住
面积达到10平方米。
科教文卫等项社会事业协调运转。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96项,其中青岛市
级以上32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62项,申报专利50项,实施专利40项,获
各级科技进步奖30项,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73名,培训各类技术人员9.9万人次,
被评为青岛市“科技兴市”先进单位。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2551名,校办工业
年收入达1300万元,职业教企结合经验在全国推广;发表各类文艺作品300余篇,
发掘整理珍贵文物16 16件; 建起电视微波中心和有线电视台;举行大型体育活
动25项,为青岛市级以上队、校输送运动员25名;卫生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初级
卫生保健验收,农村卫生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市;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国计划
生育“三为主”先进市。

乡镇企业向改革要效益以开放促腾飞
即墨市乡镇企业1993年有16个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全市共完成产值62.8
亿元, 销售收入21.2亿元, 实现利税2.2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2.1%、
49.5%和4 2.6%。
1993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纵抓三强、横抓集团、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工作
思路,唱活了“向改革要效益,以开放促腾飞”的“重头戏”,为乡镇企业的大
跨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力度加大,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推行股份合作制,加快了企业经
营机制转换。 到年底,全市已有121家乡镇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其
中老企业嫁接改造成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占79%,新兴企业占21%,股本
总金额达836 8万元。 二是建立贸工商公司,加强了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年初开
始,市委、市政府在即墨镇、华山镇、移风店乡、段村乡进行了集体资产管理改
革试点工作。 这四处乡镇建立的4个贸工商公司,经过实践,较好地达到了乡镇
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三是建立企业集团,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企业组织结
构。市委、市政府以拳头产品和骨干企业为主体,先后组建了崂泉饮料集团公司、
星火制冷集团公司等企业集团,促进了乡镇工业规模经济的发展。
外经外贸健步发展。全年市乡镇企业引进外经项目70个,投资总额超过2000
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00多万美元。在外贸工作上,则主动按国际市场要求组
织生产, 不断扩大出口创汇。全年,市乡镇企业完成出口交货额5.2亿元,比去
年同期增长19.5%。其中即墨镇达到1.59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2.4倍。

(顾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