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8&rec=151&run=13

中共区委书记 陶安岭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左宪让(1993年1月离任) 范广福
区长 彭万生
区政协主席 李同祥(1993年1月离任) 张连铸

1993年,天桥区设12个街道办事处,辖1个镇。全区总面积73.31平方公里,
耕地933公顷(1.4万亩)。总人口36.14万人,人口密度4930人/平方公里;非农业
人口31.9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全区工农业总产值20.5亿元 (1990年
不变价) ,第三产业营业收入55.7亿元,出口商品交货值1.05亿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96%、142%和12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财政
收入7482万元,比上年增长24%。职工平均工资2450元,农民人均收入1993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9.7%和24%。

北园镇经济总收入突破50亿元
1993年,天桥区北园镇集体经济总收入55.18亿元,比1992年增长123%;又
有8个村(居) 跨亿元村行列,使亿元村(居)发展到16个,其中清河、香磨李分别
跨入10亿村、5亿村行列。全年全镇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50亿元,有16个村 (居)
经济总收入过亿元,成为全省经济总收入最高、过亿元村(居)最多的乡镇,乡镇
企业产值在全国乡镇企业百强乡(镇)中列第二位。
北园镇在发展经济中,采取“南部开放,北部开发,西部开拓,东部创新,
东南西北干外向, 四面八方齐发展”的战略。1993年,北园镇筹资3亿元,基本
保证了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全镇新上项目58个,产值
过千万元, 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达30多个。其中金牛、水屯、北闸子、张公坟4
个村(居) ,当年经济总收入翻两番;黄台、黄桥、沃家3个村(居)经济总收入均
过3亿元。

济南丝绸印染厂成为济南市首家产值过亿元区街企业
连续5年亏损、 濒临倒闭的济南丝绸印染厂,1993年一举扭亏为盈,成为济
南市第一个产值过亿元的区街企业。
济南丝绸印染厂是1987年由天桥区和山东省丝绸公司联合经营的企业。建厂
5年, 不仅未向国家交一分钱的利税,而且还负债1800万元。1992年该厂划归天
桥区单方经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改革力度,使企业从根本上脱胎
换骨。首先,建立了一整套内部运行机制,精简冗员,公开招聘中层干部。将原
有的17个科室精简为7个,管理人员由原来的63人压缩为27人;并通过公开招标,
将10位车间主任全部换成了技术骨干;分管经营、生产、技术、设备的几位副厂
长也逐渐被懂管理、熟悉业务的大中专生所代替。新上任的中层干部均与厂长签
订了责任书,月考评中如有一项指标完不成受罚,季考评中有两项主要指标达不
到则自动解聘。其次,优化劳动组合,强化职工风险意识。在车间、班组内部实
行优化劳动组合,被组合职工凡完不成任务或违纪的,车间、科室可随时交厂里
待业;对经营管理无方的干部,工人有权“辞聘”,使新的劳动组合始终处于优
化状态。再次,改革分配制度,推行层次、风险工资制度。在分配上拉开档次,
不搞平均主义。对科室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工资,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分配向脏、
累、苦、重岗位倾斜。工人的奖金由车间主任根据考核结果而定,车间主任的奖
金则由厂里根据其工作业绩而定, 充分体现按劳分配。职工的人均月工资从147
元上升为310元,计件工人的月收入多者超过1000元。
该厂认真地实施改革方案,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产品质量合格率由原
来的不足50%提高到99%, 一级品合格率达到85%以上。1993年8月,国家质量
检测中心在南京一家商场作随机抽查, 该厂的产品5大项、10小项质量指标全部
合格,从而赢得了市场,获得了好的效益。

(陈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