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8&rec=124&run=13

[全省文物工作概况] 一、全力抓好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成立“山东
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是省政府支持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心”在
一无资金,二无房屋,专业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在不足1年的时间里,
先后完成了山陕会馆、蓬莱阁及水城、牟氏庄园、灵岩寺千佛殿、四门塔、汶上
宝相寺塔、惠民魏集庄园、安丘庵上石坊的勘测设计任务。其中已进行修缮的工
程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好评。1993年是国拨、省拨文物保护维修经费最多的一
年,为管好用好这笔专项经费,省局及各地都采取了严格的监督措施,保证资金
及时到位。岱庙天贶殿等国拨34项,魏集庄园等省拨57项工程都已按照计划
陆续得到落实,有的已通过验收。古遗址、古墓葬的保护工作也在稳步进行。国
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鲁国故城、薛城、大汶口遗址以及一批省、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做好“四有”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保护、
利用和科学研究的规划。二、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地根据
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665号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基本建设和
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济青公路的考古发掘已进入室内整理阶
段;京九铁路山东段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在全部线路中已率先完成。齐鲁钢厂、
京沪高速铁路、德龙烟铁路、济德高速公路、济聊高速公路等大型基本建设工程
的前期调查工作初步展开。三、基础工作稳步进展。各地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稳
步进行,泰安、临沂的建档工作已基本完成。临沂发动区县各有关方面筹集资金
60多万元,使所有的省级以上单位树立了保护标志。馆藏文物的鉴定、登记工
作成效显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对山东大部分拟推荐的
一级藏品进行复核验收。在经各市地推荐和省局统一复核的基础上,完成了第四
批4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四、博物馆建设全面展开。山东
省博物馆主体陈列楼落成,库房及办公楼的建设基本完成;济宁市博物馆1年完
成拆迁1万余平方米和地上地下二层5200平方米的新建工程;菏泽地区博物
馆竣工;泰安大汶口博物馆通过论证;滨州地区博物馆完成征地并落实了部分资
金。五、对外文物交流空前活跃。赴日《孔子文化展》历经半年,在东京、横滨、
奈良展出,于4月圆满结束;7月又在新加坡成功举办。11月,赴台湾举办的
“恐龙及古生物化石展”引起轰动;赴意大利《孔子文化展》隆重开幕。山东省
文物局与日本京都科学株式会社正式签订了合作制作文物复制品的协议并成为合
作代理机构。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土井浜遗址人类学博物馆合作进行科学研
究项目进展顺利。六、文物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的要
求,各级博物馆认真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备案工作,对照标准认真检查,在人员、
组织、制度和设备方面逐步完善和加强。新建山东省博物馆展室和库房安全防范
设施经过长时间论证评估,于年底正式签订安装协议。全省普遍注意加强不可移
动文物的防火、防盗、防建设性破坏工作。曲阜鲁国故城、临淄齐国故城等在保
护组织、巡逻制度以及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等方面均已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各地
遇有建设性的破坏事项,能立即采取得力措施,及时予以制止。七、职称工作转
入经常化轨道。1993年全省评审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文物工
作人员66名,使全省的高职人员人数达到144名。
山东文物出国展览一览表(1986-1993年)
序号 时间 国家(地区)展览名称 展品件(套)数 项目性质 观众人数 备注
1 1986.4-1986.10 日本 大黄河文明源远流长—山东省文物展 100 友城交流 30万
2 1991.10 香港 孔子文化展 30 山东省主办 3万 与山东省出版总社合作
3 1992.5 香港 山旺古生物化石展 50 商展 5万
4 1992.10-1993.4 日本 孔子文化大展 80 商展 12万
5 1993.6-1993.7 新加坡 孔子故里文化物产展复制品30 山东省主办10万 山东
省对外宣传的综合性展览
6 1993.11-1994.5 台湾 恐龙及古生物化石展10 商展 与云南地质博物馆合办
7 1993.12-1994.5 意大利 人生的正道——孔子文化展 80 商展
(由少平)
[京九铁路衡商段聊城工区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为配合京九铁路建设,
1993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京九铁路衡商段聊城
工区的张大庙遗址、马庄遗址、北孟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张大庙遗址位于阳谷
县定水镇乡张大庙村西,为一处北宋窑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
5——2.5米。京九铁路穿过遗址中部,发掘区位于路基东侧,揭露面积30
0平方米,发现了4座圆形竖式、呈环状分布的陶窑。其中1座直径1.5米,
烧制建筑构件;另外3座直径均在3米左右,1座瓦窑,2座砖窑。出土遗物有
陶器、瓷器和建筑材料等。马庄遗址位于阳谷县石门宋乡马庄村西,为宋元时期
寺院建筑遗址,铁路通过遗址西部,此次发掘揭露面积560平方米。寺院座西
面东,由4座建筑组成,坍塌的屋顶、梁架清晰可辨。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
板筑夯土墙体,青砖护基,灰瓦歇山顶。南厢房面阔3间,进深5.1米,有前
廊,灰瓦硬山顶。北厢房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草顶。大殿后面为3间居室,
灰瓦硬山顶。出土有北宋“祥符通宝”,元代陶、瓷器。北孟墓群位于阳谷县寿
张镇北孟村东,是一处元、明时期的家族墓地,面积1.5万平方米,京九铁路
穿过墓群东部。此次发掘清理大小砖墓室9座,其中单人墓1座;合葬墓8座,
合葬人数2、3、5、7不等。小墓为长方形券顶单室,有斜坡墓道;大墓有墓
道、前厅和后室,有的前厅附有耳室,后室多为3间并列,均为券顶。墓门为仿
木结构,有精致的砖雕门楼和壁饰,图案为花卉、动物。出土文物有瓷器、钱币
等。 (王永波)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荣获全国十大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称号]中国甲午战争
博物馆在1993年国家文物局开展的“地县级博物馆评比创优和遴选优秀社会
教育基地”活动中,名列全国十大优秀社会教育基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设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所属的北洋海军提督署及
其附属建筑内,是1985年成立的以中日甲午战争为主题的纪念性博物馆。创
馆8年来,他们克服海岛工作的重重困难,在缺水少电的情况下,艰苦创业,白
手起家,多方筹集资金,修复了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丁汝昌寓所等古建筑,
并利用古建筑辟建了6处文物参观景点。征集文物近千件,丰富了馆藏和陈列展
览内容,并运用多种手段,改善陈列设施,设计制作了北洋海军提督署主要将领
蜡塑、威海卫清军防务设施大型沙盘等风格独特的系列专题展览18个。到19
93年为止,共接待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万观众。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办馆方向,注重社会教育基地建设。开馆以来,一直与驻岛
部队结为“军民共建”单位,每年上岛的新兵,都要请到博物馆参观,接受爱国
主义教育。北海舰队的青岛基地、旅顺基地、大连舰艇学院和政治学院也把该馆
作为新兵教育的第二基地,每年都组织官兵前往参观学习。1989年全国海军
召开军民共建会议,对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为部队进行社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予
以表彰。 为配合学校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两史一情” 教育,每年“五·一”、
“五·四”、“六·一”等重大节日,都对青少年学生实行半费或免费参观。此
外,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扩大社会教
育的广度。由于其工作扎实有效,1991年,文化部、人事部联合授予中国甲
午战争博物馆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称号。
(郭建芬)
[山东3项文物科技成果获国家文物科技进步奖]1993年,山东省有3
项文物科研成果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国家文物科技进步奖:曲阜市文物局承担、
完成的“曲阜孔庙奎文阁修缮工程技术”获三等奖;青岛市文物局、莱西市文物
管理所完成的“莱西西汉墓出土木偶脱水修复保护技术”和济南市博物馆承担、
完成的“济南元代壁画墓整体迁移技术”获四等奖。奎文阁修缮工程技术。奎文
阁是曲阜孔庙主体建筑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木结构楼阁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木
构糟朽,结构榫卯松动,屋顶残破漏雨,亟需修缮保护。1984~1987年,
由曲阜市文物局承担、实施了奎文阁修缮保护工程。该工程运用传统修缮技术与
新工艺、新材料相结合,采用局部落架整修,从根本上解决了奎文阁严重倾斜扭
曲的病态,工程质量优秀,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成功地保护了奎文阁的科学技
术成就和文物、艺术价值,为近年来高层木构古建筑维修技术的成功范例。莱西
西汉墓出土木偶脱水修复保护技术。1978年莱西市岱墅乡西汉墓出土一件全
国罕见的大型木偶,高1.93米,四肢可活动、拆卸,并可站、跪、坐,为国
家一级文物。木偶出土时破损、腐朽甚重,10余年一直浸泡在水缸中,不利于
长期保护。1990~1992年,青岛市文物局、莱西市文物管理所共同承担、
完成了木偶修复保护项目。该成果采用化学保护和传统文物修复工艺相结合,进
行了木偶的脱水定型和拼合复原,恢复了木偶原有形貌,使这件珍贵文物能够长
期保存下去。该成果为同类较大型木质文物的保护提供了经验,在一般物质条件
下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济南元代壁画墓整体迁移技术。济南元代壁画墓
发现于1985年2月,壁画内容丰富,雕砖与彩绘富丽堂皇,具有极高的学术
和艺术价值。为配合重点工程建设,1992年3~6月,由济南市博物馆对其
实施了整体迁移保护。该工程综合多学科现代技术,在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下,
科学组织,成功地将这座重达52.2吨的壁画墓整体完好无损地迁移到新址。
该技术工艺合理,达国内先进水平,为今后同类文物保护工程创造了经验,提供
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国内文物保护工程中实属罕见。 (张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