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7&rec=98&run=13

[海运概况]1992年,全省民用船舶保有量达25.8万净载重吨,比1991年下降4.3%。
其中地方交通海运企业船舶达17万净载重吨, 比1991年增长0.2%。在地方交通海运
企业船舶中, 有机动船119艘,14.7万吨位,3835客位,10.8万千瓦。全年沿海共完
成客运量486万人, 客运周转量11924万人公里。货运量960万吨,货运周转量42亿吨
公里。 分别比1991增长20%、23.7%和6.8%、10.4%。其中地方交通海运企业完成
货运量586.5万吨, 货运周转量39.4亿吨公里,也分别比1991年增长9.1%、8.7%。
国有交通海运企业年实现利润1582万元,比1991年上升39.3%,取得了海运生产和经
济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的良好成果。
一年业,各级海运企业为了把生产、效益搞上去,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一、狠
抓了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对海运生产、效益大幅度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 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一是各海运企业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普遍进行了
“三项制度”的改革,初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约
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焕发了企业的生机,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三是在搞好“三
项制度”改革的同时,对港航监督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初步改革,实行“港航检验”等
1个机构3块牌子,较好地理顺了有关海上港监部门之间的关系,强化了海上安全监督
管理的机能;三是将航运设计室改组为航运设计院,并上报了组建全省航运集团公司
的方案,以适应海运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三、积极扩大海运能力。一年中,省属海
运企业通过多方举债, 新增海运船舶12艘,11万吨位,淘汰老旧船舶10艘,4.3万吨
位,成为山东地方海运史上运力增长最快,投入最多的一年。由于新型船舶的增多,
大大改进了船舶的技术构成,不仅使船舶的平均船龄由过去13年,降至10.3年,而且
集装箱专用船发展到8艘、 4.9万吨位,占船舶总运力的1/4强。与此同时,沿海市县
发展海运业方兴未艾,先后成立了牟平、龙口、蓬莱、潍坊、东营等市县海运公司。
特别是蓬莱海运公司采取融资租赁形式,向山东省信托投资公司租赁了客货滚装渡轮
1艘, 这对加快发展海运能力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四、继续拓宽新的海运航
线。一方面努力扩展国际航线,使国际航线由近海国家、地区扩展到欧美等远洋周边
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在国内新开通了东营至旅顺、龙口至大连、烟台至大连等3条
客货滚装船航线。同时,海运有关部门还先后在香港、深圳、广东、浦东等处设立了
办事和经营机构,这对沟通海运信息,提高竞争能力,创造了条件。五、加快发展多
种经营。各海运企业在坚持“以运为主”的基础上,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大力创
办多种经营项目, 使多种经营收入不为增加,仅青岛海运公司多种经营年收入即达4
00多万元,占其营业总收入的11.8%。既增加了企业的收入,消化了富余人员,又扩
展了企业的服务功能。

[沿海港口建设]1992年,全省沿海港口已达23处,泊位173个 (中央下放3个大港营
业性泊位73个,地方港口20处,泊位100个),比1991年减少港口1处(富国港并入东风
港,故减1处),新增泊位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41个,比1991年增加5个。
全年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799万吨, 比1991年增长11.5%。其中中央下放的3个大
港完成5442万吨, 地方港完成1357万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9.5%和20.6%。同时,
为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又新增2个(荣成蜊江、青岛地方港) 对外开放港口,累
计达到10个,形成了10港对外通商的新局面。
1992年是沿海港口建设继续取得进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已建成并经国家正式
验收投产使用的重点建设工程有: 青岛港前湾一期工程4个可停靠2~5万吨级深水泊
位, 和1个黄岛油港二期工程20万吨级泊位。这两项工程,均于1992年12月24日顺利
通过了国家级验收,新增通过能力1900万吨,从而进一步壮大了青岛港的生产规模。
除此,新建的烟台港西港池二期工程6个深水泊位、日照港二期工程5个深水泊位和龙
口港燃油码头、蓬莱新港什杂码头、威海港客运码头、岚山港煤炭码头、三山岛盐业
码头等,也都正式开工,进入快速施工建设阶段。另外,青岛港前湾二期工程、日照
港西港区一期工程、威海港新港区工程。以及滨州港、东营港等工程的前期工作,正
抓紧进行,力争早日纳入计划,尽快开工兴建。至此,全省沿海港口建设,已开始进
入重点推进,全面开发,积极提高的建设新时期,为澡海城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将
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大力进行港口泊位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港口其他设施的配套建
设。 其中青岛港通过技术改造和有关设备更新等设施的配套建设,新增吞吐能力290
万吨, 相当于新建6个万吨级泊位。地方港口全年投入配套资金4000多万元,是历年
港口配套投资最多的一年, 新增装卸机械48台,港作拖轮2艘等配套设备,使港口的
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出现了日照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200万吨,龙口港突破600
万吨,青岛港集装箱突破22万箱大关的好势头,对港口生产、效益持续增长,奠定了
基础。

[地方海运国际运输]1992年,省属经营国际海运企业已发展到4家(省国际海运公司、
烟台海运总公司、青岛海运公司、青岛华青联营航务有限公司) ,共拥有外运船舶15
艘、 86510吨位。全年共完成外贸货运量80多万吨,货运周转量17.1亿吨公里。分别
比1991年增长18.9%和8.7%。年净创外汇收入829万美元,比1991年增长45%,增加
了国家外汇收入。取得外汇收入增长的原因:
一是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通过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
经营机制条例》,普遍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为企业
走向市场创造了较好的内部环境。
二是经营外运单位迅速增多。至年底,全省地方交通系统中,经营海上外运的单
位已发展到8家。形成了一个既有部属、省属、市属,也有县属、村属(牟平县新牟里
村) 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经营国际运输的新布局,对全省外贸事业的发展,发
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联营领域不断拓宽。省国际海运公司以原香港合营的“远升有限公司”为依
托,1992年又与香港和青岛港务局集装箱公司合营,分别成立了“大利船务有限公司”
及“集美集装箱服务公司”等联营单位。烟台海运总公司也在当地开发区,建立合资
单位,创办企业,使企业的经营规模逐渐壮大,经营能力也明显提高。一年中各外运
企业通过大胆举债,多方筹资等途径,先后从国外引进和在国内建造多艘大吨位、多
用途、专用型的先进船舶,使运力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仅省国际海运公司一年即
新购集装箱和集装箱杂货两用等先进运输船舶4艘、2.2万多吨位,使船舶平均船龄由
过去的21.3年,降至10.3年,初步改变了外运船舶老、旧、杂的落后状况。
四是国际运输航线日益扩展。为了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把以香港、日本、
东南亚等为主的近洋航线,大胆向欧美、红海、孟加拉湾等远洋航线转移,使航线延
伸至美国、印度、孟加拉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国际海运企业的发展。与此同
时,还加强了运输的组织工作,搞好有关环节的衔接,提高了船舶的运输效率。
五是多种经营发展较快。各国际海运企业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先后开办了一
些新的经营项目。其中尤以船员出租效益更加显著。省国际海运公司全年向国外派出
的船员收入即达120万元,约占其利润总额的30%。另外,还千方百计搞好安全生产,
开展节油、节支活动,基本杜绝了等级以上海损事故的发生。
六是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得到加强。一年来,各经营国际运输企业都把加强职工的
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原则,努力搞好
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执行涉外九海关法规方面,则发挥船员自管小组的作用,并
把好“下地、购物、捎带”等三道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做到与岗位责任制
相结合,突出抓好“防走私、防赌博、防叛逃”等三防工作。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提
高了广大船员遵纪守法、积极工作的自觉怀,保证了外贸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东营--旅顺、龙口--大连、烟台--大连客货滚装船运输航线开通]东营~旅顺、龙
口~大连、 烟台~大连客货滚装船运输航线,分别于1992年8月26日、7月2日、12月
28日正式开通, 为山东半岛又增添了3条与辽东半岛相沟通的海上滚装运输通道。尤
其东营~旅顺航线的开通,曾受到山东、辽宁省政府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条航
线全长122海里, 由东营市交通局新购的千吨级“鲁东渡8”滚装承运,每次可装5吨
大货车32辆或小汽车62辆,旅客230人。单次航行8小时,每日可往返一次,是黄河三
角洲通向东北地区的唯一捷径。它的开通,对加快开发黄河三角洲的资源,扩大胜利
油田的生产,便利两地交通,均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龙口~大连滚装运输航线,
是由大连轮船公司从国外新购进的1艘先进滚装船舶“天鹏号” 担负运输。每次可装
140辆小型汽车或26辆大型货车及600名旅客。烟台~大连滚装运输航线,是由烟台海
运总公司“鲁渤海渡1”滚装船承运,每次可装大货车30辆,旅客600名,往返均挂靠
地方港码头。这两条航线的开通,更加便利了两地的交流。除此,威海~大连、牟平
~大连、龙口~秦皇岛~旅顺等滚装航线也正在抓紧筹建,将于1993年开通。届时,
这一新的海上运输方式--客、货车滚装航线可增至8条。

[船舶制造]1992年,厅属威海船厂完成工业总产值(按90年不变价格计算)4247万元,
比1991年增长78.4%。其中新造竣工并交付使用的船舶有170箱多用途集装箱船1艘,
38米长联检船1艘, 20米长工作艇1艘, 9吨抛锚艇1艘。 年实现利润153.5万元,比
1991年增长2.45倍,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也是全省历史上造船竣工数量最多,经济效
益最好的一年。
一年来,该厂在继续优化内部管理功能,积极进行转换经营机制,大力拓展多种
经营的同时,又着重在新(产品新) 、快(完工快)、低(造价低)、(优(质量优)上下功
夫,花力气,使产品不断创新,质量稳定提高。在造船市场激烈竞争中,仍取得新的
进展。 特别是新建造已交用户使用的170箱多用途集装箱船,不仅具有设计新、质量
优、造价低、性能强的特点外;而且还比建造合同期提前两个月完工,得到了用户的
称赞。并与烟台打捞局等单位签定了建造3条170箱多用途集装箱船的合同。此外,该
厂为进一步提高修造船能力,投资3000万元建设5000吨级滑道工程,业已破土动工,
为今后承接建造万吨级轮船创造条件。

[海上救助打捞]1992年,烟台海上救助打捞局共完成海上救助打捞12次,船舶12艘。
其中救助11次,船舶11艘(外轮2次、船舶2艘;打捞1次,船舶1艘。拖航拖驳运输100
次,其中拖航13次(国外拖航4次) ;拖驳运输87次(国外拖驳运输56次)。与1991年相
比,除拖航次数略有减少外,其他几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为减少海难损失,
做出了新的贡献。
年内,该局还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救助打捞能力。至年底。各种船舶已
达到50艘,其中救助打捞等主要船舶35艘,使生产手段不断优化,作业功能日趋完善,
为今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曲子英 岳志国 姚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