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团结奋进 夺取改革开放和现化建设的新胜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7&rec=211&run=13

1993年4月16日在山东省第八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山东省省长 赵志浩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于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的领导下,在上
届政府工作的基础上,本届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执行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决议,同
心同德,克服困难,奋力开拓,胜利完成了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我们圆满完成了“七五”计划
和“八五”计划前两年的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199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19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7年增长68.7%,平均每年增长11%;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达到2305元,比1987年增长54.5%。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棉油前四年连
续增产,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总产值达到
84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结构有所改善,效益逐步
提高。工业总产值达到3543.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2.8%。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开始加
快, 层次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增长值达到448亿元,比1987年增长59.9%,占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6%。
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035亿元, 比前五年增长1.2倍。重点建设进度快、质量好,五年全部建成或单项投
产的有53个。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其中新增原油开采1991万吨,原煤开采1157万吨,
发电装机容量401万千瓦, 化纤3.05万吨,乙烯30万吨,纯碱76.2万吨。建成了引黄
济青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交通、通信薄弱的状况有明显的改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
5604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116.3公里,港口吞吐能力3028万吨,主要通信能力成倍增
长,所有市地和三分之一县(市) 开通了程控电话。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济青公路将
于今年底建成通车。 航空事业有了突破性发展,建成了济南机场,扩建和改造机场6
个,开通航线49条,济南、青岛两个机场已辟为国际机场。企业技术改造有较大进展,
五年投资296亿元。完成技改项目9272个,60%的工业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运行机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取得
较大的突破,在落实完善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上,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
度改革已在全省80%的企业取得了明显效果。国合商业企业全面推行了经营、价格、
分配、用工“四放开”。农村家庭联产承所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
巩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健全,贸工农、农工商一体化的新型经营形式逐
步推开。各级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发展到55万个。股份制由点到面逐步推行,县以
上股份制企业已发展到492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3万多家。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同
时,个体、私营、外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生产资料、房地产、资金、技术、劳务和
信息市场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职工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和农村
养老保险的范围扩大,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政府职能开始转变,机构
改革逐步推开,计划、财税、物价、金融等配套改革有新的进展。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式,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提高。对外开放由沿
海地区扩展到全省,由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科技、文化等
其他领域,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增强。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多层
次出口体系逐步形成,出口创汇稳步增长。1992年出口总值达到47亿美元,比1987年
增长58%。 有9个市地、60家企业和1家省级科研机构6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构。利用外
资进入规模大、效益好的新时期,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和大中型项目比重增加。
至1992年底,外商投资企业已达5844家,合同外资额54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15.4亿
美元。青岛、烟台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全面发挥效益,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
岛保税区正在加快起步。 海外企业已发展到120家。旅游成为一个重要产业,五年累
计创收10亿元外汇人民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有较快发展,对外交往进一步
活跃,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同15个国家的36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
与外国的港口、 医院、学校等建立友好关系114对。我省与国内各省市区的横向经济
联合不断发展,五年共完成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3万个。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财政金融保持稳定发展。流通结构单一和按行政层次分配商
品的旧模式已经打破,多成份、多渠道、多层次、少环节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商业
基础设施规模扩大,商品供应丰富,物价保持相对稳定。1992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达到797亿元, 比1987年增长1.1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支出结构得到改善。199
2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0亿元,按可比口径平均每年增长14%,五年均实现了收
支平衡。金融保险事业发展较快,融资渠道和规模不断增加。到1992年底,全省贷款
和存款余额分别比1987年底增长1.6倍和2.1倍,保险业务收入增长4.9倍。
经济布局得到调整和改善,一批强县、强乡崭露头角。经过多年努力,“七五”
和“八五”计划确定的全省分为东西两大片、形成胶济、新石、德烟三条产业聚集带,
建设鲁中、胶东、鲁东南、鲁西南、鲁西北、鲁北六个经济区的地区经济总格局,框
架逐渐形成。东部地区产业、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素质有新的提高。西部地
区基础设施有较大加强,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省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建
制由1987年的25个增加到40个, 城市综合功能日趋健全。县级综合实力增强,有2 3
个县(市) 进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区) 由
1987年的2个发展到29个。 全省涌现了一批工农业总产值过10亿元的乡镇和过亿元的
村。
“科教兴鲁”的发展机制逐步形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体制改
革不断深化,全社会办教育、兴科技、保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兴起。科技攻关、科技开
发和成果转化取得新成绩。 五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1万项,有7220项达到国际或
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初具规模,5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开发区的建设进度
加愉。 各级各类教育取得较快发展,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2.97
万人,比1987年增长35.2%。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由
1987年的40.6. 上升到54.4%。中小学校舍改造基本完成,44%的乡镇实行了九年制
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和职工培训有较大发展。社会办学开始兴起。人才引进取得显著
成绩, 五年共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5.9万人次。文化事业繁荣活跃,涌现出一批优秀
文学艺术作品。 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先后有4个城市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群众
性体育活动更加普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在服务经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
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福利、对台事务、侨务、民族、老龄、史志、档案等
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绩。全省扭转了人口增
长过快的势头, 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有较大的提高。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6.3‰, 1992年为4.55‰,连续四年增长幅度下降。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土地使
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省耕地年净减幅度控制在3‰以内,部分县(市) 做到了耕地
面积增减持平或略有增加。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流域污染防治、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
保护取得新的成绩。五年中投产的大中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97.5%,小型项
目执行率达到79.9%。
民主法制建设有新的进展,社会秩序基本稳定。坚持依法治省,开展了“二五”
普法和“依法行政年”活动,经济和社会管理开始走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五年中,
报请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37个地方性法规, 省政府制定了159个行政规章。建立健
全了政府法制机构,依法行政有很大进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
开展了“扫黄”、“除六害”和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专项斗争,加强了安全防范,有
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1992年,我省刑事案件发案率是全国较低的省份之一。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1992年,全省城
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18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3元,分别比1987年增加927元
和285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884.2亿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7平方米,农村
达到19.3平方米,分别比1987年增加1.2平方米和2.8平方米,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年安置138万城镇待业青年就业。 绝大多数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开始向小康
迈进。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
益观念大为增强,讲团结、讲奉献、顾大局和不怕困难、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精神
进一步发扬光大。
1992年是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一年。根据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
大精神,省委、省政府对关系全局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作了新的部署,全省上下思
想进一步解放,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尽管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
粮棉油减产,但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大幅度增长。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全省乡及乡以
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3.2%,销售产值增长24.1%,实现利税工26.5%。第三产
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出口创汇比上年增长22.8%。新批
外商投资项目超过前十三年总和的2倍多。 财政收入增长10.3%。这些都标志着我省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各位代表,纵观过去的五年,我们经受了1989年春夏之交出现的动乱和国际局势
急剧变化的严峻考验,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克服了重重困难,保持了政治稳定、
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这五年是思想不断解放、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胜利的五年,是各
项事业蓬勃发、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五年,是全省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五年!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在的成就,最根本的是始终遵循邓小平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
策,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好中央指示同山
东实际结合的文章,走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这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是推动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
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五年来,全省各级各方面都把发展经济放在各项工
作的首位,形成了一个目标、一条心、一股劲抓经济建设的合力。在经济发展的关键
时刻,注意排除干扰,稳定政策,稳定人心。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以后,明确宣
布“五不变一不收”,消除一些人的顾虑。在打击经济犯罪中,注意划清政策界限,
保护改革者。治理整顿期间,强调既要整顿又要鼓劲,既要稳定又要发展,不搞急刹
车。实践证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摇摆,不刮风,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稳定性,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改
革开放的力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引导各级各方面和广大干部群众解决思想、
积极探索,以搞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推动各项改革不断由浅层次向
深层次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制定了“两转一建一推”的改革思路,把企业转换机
制和政府转变职能结合进行,加快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把企业推向市场。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贯彻《条例》的实施办法,加快了简政放权步伐。下决心理顺经贸
管理体制,实行了经贸合一,作出了加快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的战略部署,
使我省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三)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探索符合山东实际的发展路子。我们注意调动各方
面的积极性,鼓励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先后总结推广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
型经验,丰富和深化了对省情的认识。我们制定了“科教兴鲁”的方针、“东西结合”
的战略和建设“海上山东”的构想,实施了“内外开拓、纵横突破、纵抓集团、横抓
强县”的措施,探索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发展农业的路子;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速
度与效益相统一发展工业路子;走“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开门办学
发展教育的路子;走采取“班子、路子、引子、样子”综合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开发
的路子,等等。这些凝聚着全省人民智慧的宝贵财富,对加快发展将长期发挥作用。
(四)必须加强团结,真抓实干。我们始终要求各级各方面的干部以党和人民利益
为重,以改革开放大业为重,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讲团结、顾大局。在省委的领导下,
全省党政之间、新老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和军政军民之间的团结日益增
强,形成了同心同德干事业的可喜局面。实践证明,团结出智慧、出凝聚力、出新的
生产力,团结是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我们强调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强调
树立动机与效果统一观,一切经济活动讲求经济效益,一切社会活动讲求社会效果。
要求越是在好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力戒官僚主义和
形式主义。对一些重大决策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组织专门力量靠上去抓落
实,效果是好的。
(五)必须正确处理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我们在加快经济
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重视社会主义民
主和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省。重视廉洁勤政和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
章制度,增强服务意识,注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严肃处理违法乱
纪的人和事,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做到两手硬,是我
省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
会各界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储,对全省人民的辛勤劳动,对人大
及其常务会和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监督支持,对人民解放军和驻山东部
队的无私支援,对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的真诚合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
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特别是淡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农业以至整个经济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农业比较利益编低,加上
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达标,造成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减缓。经济结构调
整进展不够快,经济效益还不高。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不突出,产品档次、花色
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竞争力不强,进入国际和外省市场的比重低。第
三产业发展机制不活,市场发育层次较低,交通通信的“瓶颈”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科技、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同志对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的方针并未真正入脑,科技、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较小,科技开发水平和成果转
化率不高,办学效益低的问题还有等解决。社会治安中还有不稳定因素,有的地方重
大刑事案件呈上升之势,走私贩私有所抬头,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屡打不
绝。用公款吃喝送礼,铺张浪费屡禁不止,极少数人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
仍然存在。去年以来,全省经济形势总的很好,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倾向性问
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资金和能源、部分原材料紧张的状况加剧,有的地
方一度出现开发区和房地产过热、多占乱占耕地的问题。存在和产生上述问题,有主
观、客观多方面原因,从政府工作来看,主要是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不足,分类指导不够,有些工作检查落实抓得不紧,有些
方面仍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推动我省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全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实现第三
步战略目标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
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保
国民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
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根据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认真研究了我省的发展前景
和战略,认为我省既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也面临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
严峻挑战,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为此,对原定发展速度
和指标作了适当调整,提出了到2010年在经济总量上赶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
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省今后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前十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要达到10-12%,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工业总产值年均
增长15%以上, 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6%,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超过5
0%。 实现上述目标分三步走;第一,到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提前六年实现第二个
翻番;第二步,到2000年,力争实现第三个翻番;第三步,到2010年,在经济总量上
赶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当时的水平。
全国实现上述目标,将使我省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
本建立起来,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充满活力;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新兴主导产业优
势明显,三次产业比例协调;整个经济转向内外兼顾、以外向型为主的轨道,实现与
国际经济的接轨;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相当
规模,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蓬
勃发展,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人民生活进入富裕型。这是一幅宏伟的、鼓舞人心的
发展蓝图。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和省委的决定,提出了《关于调整“八五”计
划主要指标的建议》,已印发给各位代表审议。建议大会批准“八五”计划的调整意
见,并号召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二十年基本实现
现代化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下届政府任期内的五年,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关键的五年。我们要以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调整优化经
济结构,全面推进技术进步,改善管理,讲求质量,注重效益,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的
发展。在工作上,要重点抓好“三三二一”工程,大力强化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
施三个基础,集中力量打好对外开放、第三产业、科技教育三大战役,加快实施建设
“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个跨世纪工程,培植一批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按
照二十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发展速度安排。到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
比1992年增长77%;农业总产值达到1070亿元,增长27%;工业总产值达到7100亿元,
增长1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40亿元,增长1.1倍;出口创汇达到100亿美元,增长
1.13倍;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超过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经过五年努力,全省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
平。
(一)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革。今后五年,我们要立足促进经济发
展,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一中心环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配套推进产权制度、
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全面贯彻《企业法》、《条例》和我省的实施办法,落实企
业自主权,完成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等项制度改革,使企业尽快按照新的经营
机制运转,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
争主体。改进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股份
制。对国有、集体企业和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新建和扩建企业一般都要实行股份制,
乡镇企业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通过兼并、联合、租赁、破产等多种形式,实现生产
要素的合理流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鼓励政策,促进
和支持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
作用。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产品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引导农民冲破传统农
业的束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放开手脚搞经营。发展完善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
系,为农民生产、销售提供全过程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市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
道。积极推进粮棉购销体制改革。棉花生产,继续由供销部门和经过批准允许经营棉
花的其他企业与棉农签订收购合同,在完成定购任务后放开市场和价格。制定、完善
对农业的扶持措施和保护政策,对粮食和棉花要实行最低保护价,对重要农业生产资
料进行最高限价,逐步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的问题。
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完整、开放的市场体系。在搞好各类商品市场
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金融、技术、劳务、信息和产权等要素市场,积极发展其货市
场和批发市场,尽快建立省级大型生产资料和棉花、粮食市场,创造条件建立证券交
易市场,围绕市场建设,发展会计师、律师、审计事务所和经纪行等社会中介机构。
建立完善市场法规体系,打破分割、封销和垄断,保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行为。加
快价格改革步伐,理顺价格关系,缩小政府定价范围,逐步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
主的价格机制。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社会保险统
筹基金制度。逐步提高养老、医疗、待业等保险的社会化程度。理顺社会保险事业的
管理和经营体制,形成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
节,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新型的分配制度。加快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住房
商品化。推行国家、企业、个人合理负担的住房建设投资体制,搞好城镇住房建设。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计划指导形式,减少指令性计划,
强化预测性、指导性和政策性计划。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
化财政预算约束,加强税收征管。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资金投向,搞活资金
融通。加强工商管理、审计、统计等经济监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实
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二)进一步强化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大局。
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农业,全面贯彻落实发展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维护农民的利
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靠流通,确保农业和农
村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
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业。决不放松粮棉
油生产,坚持政策、资金、物质、技术“四落实”,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确保总产
稳定增长。根据市场需要,适当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大力发展畜牧、水产、果品和林
业生产,提高“名、优、特、新”产品比重。以黄淮海平原、黄河三角洲、浅海滩涂、
贫困地区和庭院经济五大开发为重点,全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规模开发。继续抓好
科教兴农,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灾害的预测、防治、发展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搞好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行农工商、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大力开
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农产品的生物转化和加工转化,实现多次增值增效,进
一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
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力争再用五
年时间,基本缓解我省严重缺水问题。搞好黄河、京杭运河和南四湖、东平湖的治理
开发,建设引黄济烟、济潍和济淄工程。在沿黄地区建设大中型平水库,在主要河道
修建闸坝,扩大地表水拦蓄能力。继续合理开发地下水,发展旱作农业。要坚持抗旱
防涝并举,加强河道治理、黄河滩区治理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和城市都要采
取有效措施,大力节约用水。
乡镇企业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继续发挥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因地制宜,走
外引内联、高标准起步、布局相对集中的路子,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
基础薄弱的地方,要从当地优势出发,以多种经营、劳动密集型产品起步,逐步向高
层次发展。基础雄厚的地方,要扩大规模上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在国内市
场的竞争能力。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设相对集中的工业
小区,争取到本世纪末再转出1000万农业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留统筹必须坚持定项限额,严格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
5%以内。 积极推广农民负责卡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提留统筹资金的管理,实行
帐目公开,保证专款专用。县乡政府每年都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收支情况,接
受监督。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清理涉及增加农民负担的各类政策规定,除国家和省允
许的外,一律停止执行。农民除依法纳税、交纳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提留统筹资金外,
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集资摊派。省级机关要带头,把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乱达
标歪风坚决刹住!
(三)加快工业调整改造步伐,提高工业整体水平
工业发展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善管理,加大调整改造
力度,尽快培育一批档次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形成以高新
技术为先导、优势产业为主体、基础工业为依托的发展格局。
全面实施科技工业工战略,集中力量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要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
平, 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大中型企业改造一遍,五年把全部企业基本改造一遍,使3
0%的大中型企业在工艺、 装备、技术水平上接近或达到当年国际先进水平,40%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决压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集中资金用
于技术改造,通过建立技改专项基金、增加留成外汇、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基金等途
径,使技改投入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较大的提高。
加快培植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壮大企业集团。强化机械、电子、化工、建
材、食品、纺织服装和建筑等支柱产业。实行重点倾斜,高标准起步,集约化投入,
大规模引进资金和技术,力争在短期内,把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造船、数控机
床、程控交换机、微型计算机等一批带头行业和关键产品搞上去,成为带动全省经济
发展的新的主导产业。在巩固和完善现有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发展一批关联性强、实
力雄厚、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大型企业集团。
巩固和发展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稳定发展煤炭、石油生产。重点搞好骨干电
厂建设, 每年新增发电能力100万千瓦以上。突出抓好以炼油、乙烯为主导的石化工
业,积极发展盐化工、煤化工、农用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和橡胶加工。加快骨
干冶金企业的技术改造,集中力量在济宁兴建现代化特大型钢铁厂。大力发展新型、
高档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利用外资建设现代化大型建材生产企业。
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提
高产品质量,靠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占有率。注重挖掘内部潜力,抓好
扭亏增盈。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企
业家队伍。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突出重点,放宽政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放到优先的位置上来抓,使其增长速度高于一、二产
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加强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行业。建设一批档次较高、功能齐全
的现代化流通设施,重点抓大型商业网点和物资贸易中心建设。尽快建成京九铁路山
东段, 争取开工建设济邯线、德烟线;改造和建设104国道等干线公路,搞好县乡公
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完善配套老港,重点建设沿海开放港口的深水泊位,发展国
际直达运输,增加吞吐能力;抓紧改造和扩建济南、青岛、烟台等机场,增辟国内国
际航线。经过努力,逐步形成东西六大动脉、南北六大干线、沿海一条环路、济青两
大空港的开放式交通总框架。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提高邮政作业处理机械化、自动化
水平,建设大容量、数字化长途传输网和分组交换网,实现县以上城市和部分乡镇电
话程控化、农村电话自动化,提高电话普及率。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娱乐、社区服务和医疗保健等行
业。积极发展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形成以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
金融服务体系。搞好房地产开发,提高综合开发效益。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信息咨询
的社会化、商品化、产业化。
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机制。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经营,坚持国家、集
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大部分
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五)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开拓经济发展的更大空间
要牢牢把握九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复关”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与国
际经济接轨的进程。继续实施“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
展”战略,形成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威海、日照为前沿,两翼展开,向西纵
深扩展的整体对外开放新格局,促使我省经济尽快转上以外向型为主的发展轨道。
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增强综合创汇能力。进出口贸易增长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
根据世界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调整优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纺织服装、
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工和优质农产品等出口支柱产业,尽快形成创汇农业、
创汇工业、创汇科技三大出口创汇体系。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努力拓
展国际旅游业务,扩大非贸易创汇。加强外汇的管理和运筹。提高用汇效益。加快对
外经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实行工、农、技、商、贸结合,推进实业化、集团化、
国际化进程。积极兴办海外企业和跨国公司。争取赋予更多的市地县和生产企业、科
研机构进出口经营权,健全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经贸经营体系,形成全社会办经贸、
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整体合力。
放开手脚,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
国际大财团、大商社和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合作,在利用外资兴办大项目、嫁接改造老
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和以市场换技术等方面迈出大的步伐。积极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在能源、交通、原材料、金融保险、旅游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狠抓
利用外资项目的资金到位、投产达产和出口创汇,依法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切实
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加快国家和省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建设。努力办好现有经济技
术开发区,高起点利用外资,增强开发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功能。搞好外向型工业加
工区、旅游经济开发区和开放开放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做到开发一片,收效一片。加
快保税区建设,建成服务全省、面向世界的自由贸易区。建立健全多层次、多能功保
税体系,推动我省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优化地区经济布局
各地基础条件不同,都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条件好的能快
则快,条件差一些的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东部地区要面向国际市场,集中力量发
展外向型经济。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内外并举,积极引进人才、资金和技
术,加快发展步伐。省里对欠发达地区继续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今后五年每年集中2.5亿元建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专项基金, 省财政支农周转金重
点用于欠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业贷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全省银行贷款的增长。继
续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对口支援。要稳定扶贫政策,强
化扶贫措施,启动内部活力,加快贫困地区开放、开发和脱贫致富步伐。
培植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生长点,赋予经济强县、强乡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创
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它们真正成为改革的典型、开放的龙头、经济发展的骨干。欠
发达地区也要培养自已的强县、强乡、带动本地区经济腾飞。要充分发挥济南、青岛
等中心城市的作用,以市带县,以城带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全面实施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个跨世纪工程。建设“海上山东”
要走“科技兴海”的路子,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发展新兴海洋产业。黄
河三角洲开发,要立足发挥资源优势,多渠道增加投入,搞好水、电、路、港、讯等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盐化工、石油化工和石油潜代工业,经过十到二十年
的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农牧渔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七)加快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转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的轨道
推动国民经济上新台阶,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进一步强化全民的“科教
兴鲁”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大办科技教育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继续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强基础研究,
在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几个方面有大的突破,争取全省
综合科技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围绕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重点在生物技术、电
子信息技术、机电仪一体化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及新能源技术、遥感技术等领域
组织攻关。继续放活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积极兴办科技产业,大力发展民办科技,
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的
转化。抓好科技兴市山东试点带的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地,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带头产业和带头企业,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向传统产业的扩散渗透。
全面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改
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国家办学为主的前提下,提倡企业、民间、私人办学。
争取五年内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
育,搞好职工培训。高等教育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扩大办学自主权,集中力量办
好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专业,积极扩大自费生、委培生的比重,学生上大学逐步由以
公费为主向以自费为主过渡。改革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办法,逐步建立省数由国家安
排就业、多数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投入。各级财政对科技教育投入的增长要高于
财政正常性收入的增长。同时,要管好用好科研、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益。积极改
善办学、科研条件和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继续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知识
分子给予重奖,形成规范化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八)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全省广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精神文明建设要从青少年抓好,努力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大力宣传表彰具有时代精神的模范人
物,重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重视做好
老龄工作。进一步抓好国防教育,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把
创建双拥模范城和军民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提高到新水平。各级政府要支持军队建
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安置好转业退伍军人。努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
群众提供丰富多采、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重视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积极发展卫
生事业,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提高全区医疗保健水平。广泛。广泛开展群众性体
育活动,努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尽早建成体育先进省。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和其他
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史志事业,加强侨务、对台事务、
民族、宗教工作、使之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搞好民主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
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开创依法治省的新局面。各级政府要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
动,深入开展“除六害”斗争,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走私贩私活动,扫除各
种社会丑恶现象,为人民唾活和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为主”的方针,坚持不懈地贯彻
实施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搞好优生
优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全民环境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依法
治理环境。加快治理工业“三废”污染,抓紧南四湖、小清河、东平湖等重点污染流
域的治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搞好植树造林,防止
水土流失,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规,严格禁止乱占耕地,保护
基本农田,管好用好土地。依法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和管理。在建设和
保护生态环境中,我们要做有为之人,不当负罪之辈!
1993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第一年。关于今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去年底
省政府已作了初步安排,将提交本次大会审议批准。今年的工作要着重抓好夺取农业
好收成、调整工业结构、强化技术改造、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贯彻
实施“科教兴鲁”方针等重点,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
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认真遵守政府工作人员“改革
创新、廉洁勤奋、团结实干、高效服务”十六字守则,不断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更
好地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本领,必须首先在解放思想换脑筋上下协夫。要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续深化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认识,清除“左”的思想
影响,让思想从姓“资”姓“社”的禁锢中彻底解脱出来,真正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
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彻底破除自足、自我封闭的陈旧观念,树
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和全方位开放的新观念。克服墨守成规、
小成则满的精神状态,树立和发扬敢为人先、大胆实践、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正确处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坚持有
条件论,不唯条件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办到的事情坚决去办,抓紧办好;同
时又要注意防止头脑发热,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效果,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
(二)认真转变政府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
今明两年,我们要把政府机构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改革的目
标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
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转变职能,特别是转变政府管理的职能,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今后,政府对
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计划;部署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协调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搞好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
的行政手段,引导、促进鼍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都要更新思维方式,转换工作内
容,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工作程序,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服务
上来。
在转变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调整机构,精减人员。下决心撤并职能交叉重
复、业务相近的机构,将具备条件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建为经济实体,大幅度裁减
非常设机构。继续保留的政府部门,也要大力精简内设机构,减少工作人员。初步确
定,省政府工作机构减少20%左右,机关工作人员精减30%左右;县(市)一级政府机
构减少到二十几个,人员精减30%以上;乡镇一级要结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完善农
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精简,特别要大力精简编外聘用人员。考虑到目前市场经济体
制尚在形成过程中,省一级宏观调控和监督的任务较重,这次有些改革措施是过渡性
的,今后还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革。结合这次机构改革,要认真
做好各部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工作,明确界定职责范围,理顺
上下左右的工作关系,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按照中央的部署,逐步推进国家公务员
制度。事业单位也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推进改革。总的进度要求,县乡两
级改革今年全面展开,基本完成;省和市地两级今年迈出重要的一步,明年全面展开,
年底基本完成。具体改革方案,将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机构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精心组织,注意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保证新旧体制的平稳转换。各级政府和广大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局
部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积极参与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上级业务部门不准干预
下级政府的机构改革。要把精简机构同改善机关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途径搞好人员分流,使机关工作人员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机构改革中,
严禁突击提干和私分国家财产。成建制改建的经济实体和机关分流出的人员,必须退
出行政序列,与机关脱钩,严禁以权经商、利用行业特权与民争利。
(三)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法制,依法全面规范社会经济活动。各级
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地方
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提出立法建议,促进法律、法规的配套完善。特别要抓紧制订保
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规。认真清理现行的行政规
章和政策规定,已经过时的要坚决废止;不符合当前形势的要及时修订、完善。政府
工作人员要自觉学法懂法,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自觉接受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坚决纠正
“执法违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
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特别是对事关改革开放
和经济发展全局的建议、提案,领导同志要亲自组织办理,积极采纳意见,改进政府
工作。制定和实施重大决策,处理重要事务,要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各方
面专家的意见,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四)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大政方针已定,奋斗目标也已明确,关键是真抓实
干,抓好落实。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做到多干少说,干完再说,形成鼓实劲、
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切实转变文风、会风,下决心精简会议、文件,
减少事务性、礼仪性活动,集中精力抓大事,办实事。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纪律性,在
工作中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增强驾驭市场经济运行的能力。要树立超
前意识,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
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注意多到困难较多的地方指导帮助工作,努力掌握工作主
动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善于做“结合”的文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意推广
成功的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善于“弹钢琴”,既突
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统筹兼顾,防止片面性。对走过的路要经常
回头看一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了的就坚持,错了的就改正,以减少失误,特别
是避免大的损失。
切实加强团结。各级领导班子内部首先要搞好团结,在思想上多交流、感情上多
沟通、工作中多商量,树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
风气。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团结,在省委领导下,围绕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团结
奋进。
(五)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当好人民公仆
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和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廉洁勤
奋、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防范和约束机制,搞好行政监察,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和
广大群众监督。对已制订的廉政勤政制度,要严格执行,狠抓落实。要切实把反腐败
斗争作为大事来抓,重点查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以及经营管理、执法监督部门工作
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
腐败行为,不管涉及哪一级、哪个人、都要一查到底,坚决依法惩处。
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不
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任何时候都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群众观
念、基层观念,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认真解决人
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厉行节约,
勤俭办一切事业。只要我们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
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各位代表! 今后五年到二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成功的
发展道路已经开辟,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的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满怀必胜的信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进,
真抓实干,为实现党的十四大和省委五届九次全会确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