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7&rec=205&run=13

中共地委书记 赵林山 张惠来
副书记 马荣珂 杨传堂 莫振奎 徐会三 王存荣
地区人大工委主任 吴振齐 李荣振
副主任 王晓华 杨振成 盛玉振 张子德 李宝贵 张继德
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马荣珂 杨传堂
副专员 许红峰 王维义 蔺善宝 苏兴珍 刘富春
地区政协工委主任 许志玉 孙清明
副主任 张兆荣 冯宝童 肖金森 王同福 周文  解华 张庆珍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厚富勇
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李宝善 刘奉昌

1992年, 德州地区辖9县、代管2市。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耕地865万亩。总
人口512.3万, 其中农业人口451.8万。 全年完成社会总产值235万元, 比上年增长
19.3%; 工农业总产值201.24亿元,增长20.86%;国民生产总值87亿元,增长14.5
%;国民收入76亿元,增长12.6%。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企业改革,地委、行署下发了简政放权、转
变职能的20条意见, 清理废止了42份不符合《条例》精神的文件,全区409个县市属
以上工业企业推行了“三项制度”改革,788个县市属以上商业企业实行“四放开”。
全区已批准成立企业集团8家。县市属企业股份制试点进展顺利,235家乡镇企业改造
成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内部活力大为增强。农村改革,以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机制为重点,突出抓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全区地县乡三级“农科教”
承包集团已达129个,各种经济成分、各种形式的专业服务队2万多个,并建立了一批
“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新的经济组织。机构改革,以转变职能、强
化服务为中心, 地区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等8个专业经济部门成建制地转为经济
实体。在禹城、庆云两县和11个乡镇进行了试点。机构和人员大量精简,各方面关系
进一步理响,为全区机构改革积累了经验。市场体系、住房制度、职工待业保险、劳
动保险等配套改革也在积极稳妥地进行。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区确立了“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坚持开放开发两大战略,全面开放,整体推进,固本培源,重点突破,加忧发展”的
指导思想,规划了德州、乐陵、禹城三县市为重点,沿京沪铁路、济德公路两侧展开,
建设两条外向型经济走廊,形成“三点两线带全区”的整体开放格局。努力改善投资
环境。在软环境方面,地区制定了《关于鼓励出口创汇的优惠办法》、《关于吸收外
商投资的优惠办法》和《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在硬环境方面,加
快交通、 通信、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先后建立了北京、上海、海口、深圳4个
办事处,扩大了对外联系的窗口。积极开发经济贸易交往和技术交流。全区共组织99
批、 371人次,分别到16个国家和地区去进行经贸考察和经济技术交流。先后参加了
“广交会”、“哈交会”、“青交会”、“津交会”等经贸洽谈活动,在北京举行了
乐陵小枣节、平原鸽子节、德州扒鸡节美食节等新闻发布会。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对
外贸易。 出口商品收购值达8.45亿元,完成计划的120.6%,比上年增长28.4%,其
中供本省口岸出口货源完成5.16亿元,占省下达计划的141.1%。
突出重点,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仍然取得较好收成。
全年粮食总产287.96万吨, 比上年略有增长;棉花总产10.15万吨,比上年降低49.4
2%;林牧副渔业发展较快。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50亿元,比上年下降2.9%;农民人
均纯收入579元,减少68元。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破除“原料农业”、“吃饭农业”、
“依附农业”的观念,树立“商品农业”、“效益农业”、“自立农业”的思想,确
立了“稳住粮,抓住棉,大力发展经济田”的工作思路。二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在种植上,提出了人均二分菜、二分果的调整计划,在养殖上,调整了畜禽结构和畜
群结构,重点增加了牛、羊、兔等食草畜禽的饲养量,畜牧业产值达到13亿元,占农
业总产值的25%。在加工上,县、乡、村、户、联合体一齐上,大搞农副产品深加工。
三是以扩大灌溉和排涝能力为目标,抓了骨干河道工程建设和井群建设,春冬两季完
成大小水利工程4800项, 扩大灌溉面积50万亩,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00万亩。四是奋
力抗灾夺丰收。 1992年,全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和早害,受旱面积800万亩,棉
铃早特大发生。全区人民全力以赴,立足抗灾夺丰收,大大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是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全区共承担各类农业科技开发项目73项,开发面积213
万亩次, 三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常规技术普及率达到70%,年增产值15 00
万元。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打工业生产总体战。狠抓了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和
经营机制的转换,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加强生产调度。同时外部需求不断扩大,使工
业经济运行速度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人151.24亿元,比上年增长
31.6%。 其中乡以上工业完成82亿元,增长17.6%;实现销售收入67.44亿元,增长
24.1%;实现利税5.57亿元,增长50.8%。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根
据市场变化,对全区10户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在资金、能源、原村料和运输
方面重点扶持。二是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全年共完成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225项,
新产品产值达到5000万元, 新产品实现利税7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7%和52.4
%。 三是抓管理,抓质量,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产品销售率达到93.71%,资金利税
率7.16%,成本利润率4.02%,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四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区投
资4.5亿元,新上项目977个。同时在乡镇企业中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用高新技术嫁
接改造老企业。大力引进外资。全区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5.6%,
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完成98亿元,占86%。
开展“市场年”活动,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商业、交通、
通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增
加值达到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19.6%提高
到21.84%。 一是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年初地委、行署决定在全区开展“市场年”活
动, 积极建设市场,努力繁荣市场,大力开拓市场。1992年全区共投资2亿元,新建
改建各类市场72处, 集贸市场总数已达507处,商业网点已发展到2343个。全年实现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二是坚持高起点、多成份一齐上的
原则,兴建基础设施。夏津、平原为改善通讯条件,从磁石电话起步,跨越自动电话
阶段,上了程控电话。德州市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改建干线公路47公里。县、乡、
村三级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80公里。地区新建的鲁北贸易中心、德州市在建的4.8万平
方米的“九州商城”等设施,都在抓紧施工。技术、劳务、金融、信息市场进一步发
育,旅游、服务、接待条件有很大改善。
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科教兴德迈出新步伐,1992年共
取得科技成果274项, 其中获省级奖励的8项,获地区奖励的80项,新增经济效益2.7
亿元。 年内承担省、地“星火计划”44项,通过验收3项,创产值1494万元,实现利
税286万元。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教学条件得到改善。继农村校改之后,城市校改全
面展开。 到年底,城市校改累计筹集资金1.67亿元,新建楼房121幢,平房3543间,
总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到年底,全区各类学校在
校生93.03万人, 增3.36%;长期高等学校3652人,减少47.8%;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9212人, 增长14.1%;普通中学22.25万人,增长2.35%;普通小学58.81万人,增
长0.9%。适龄儿童入学率98.47%。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设施逐步完善。年末全
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1万人, 增长3.4%;其中医生7202人,增长39.1%。高性能
医疗设备大幅度增加,医疗水平提高。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2年德州地区运动员
在省以上比赛中获奖牌83枚,全区共举办乡以上运动会554次,比上年增长7.6%。到
1992年末,全区已有37.25万人达到《全国体育锻炼标准》。
治理“三废”成绩显著,环境条件继续改善。1992年,全区工业废气排放净化处
理率85%,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25%,提高4.3个百分点;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5.5%,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区上下政治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稳步
提高。1992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职工平均工资2156元,
比上年增长9.6%。人均生活费收入1689.48元,比上年增长16.1%;人均生活费支出
1432.92元, 增长9.3%。 受干旱和虫灾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略减,消费水平微降。
1992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1021元, 比上年减少87元。人均纯收入579元,减少68元。
农民人均总支出885元,比上年降低2.4%;其中生活费用支出419元,降低0.4%。城
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1992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设
施比较完善、 卫生条件较好的楼房面积比重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1.65平方
米,比上年增加1.09平方米。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多。

(杨光来 苏东亮)

“市场年”活动成效显著
1992年,德州地委、行署决定在全区开展“市场年”活动。经过各级党委、政府、
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城乡集
贸市场日趋繁荣,交易活跃,购销两旺。至年底,全区新建、改造完善、搬迁各类市
场162处, 其中新建专业、批发市场55处,综合集贸市场68处,改造、完善、搬迁各
类集贸市场39处。新建大中型商业网点360处,全区集贸市场总数已经达到593处,其
中专业批发市场112处,综合集贸市场479处。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34.5亿元,集贸市
场成交额达到17.05亿, 集贸市场成交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6.6%。均为历史最好
水平。“市场年”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各县市按照行署《关于开展“市场年”活动的意见》,
把开展“市场年”活动列入常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工作目标、政策和措
施,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定期研究和解决市场建设中的问
题。
二、市场和网点建设数量多,规模大、标准高,功能齐全。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
已经有162处新建、 改造、完善、搬迁市场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额为2.49亿元,投
资在100万元至400万元的40处, 500万元至1000万元以上的13处。行署重点抓好的五
大专业批发市场,有三处 (德州市的粮油批发市场、乐陵市的枣都商贸一条街、齐河
北孙市场) 已投入使用,二处(德州市“九州商城”、临邑临盘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正
在紧张的施工中。宁津县商业局、供销社、物资局投资1400万元,建了一批规模较大
的商场。齐河县注意发挥国合商业主渠道的作用,由商业、供销部门挑头,多方筹集
资金,建设一批体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的大型商厦。这些市场和社会商业网点
的建成,经营条件有较大改善,对搞好全区商品流通,加快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统一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市场。1992年市场建设总投资为2.49亿元,其
中社会集资1.6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7%;工商投资180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7.2%;
乡镇村投资560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2%。全区出现了多方参与建设市场,多渠道、
多形式筹集资金的好局面。在建设资金上既有政府、部门、村庄、企业个体多方投资,
又有独资、合资、集资、租赁、合作及房地产开发等形式,从而拓宽了投资渠道,解
决了资金困难。
四、突出重点,全面发展。全区在“市场年”活动中,首先重点抓了专业批发市
场的建设,各县市认真分析研究了本地生产及产品优势,走“利用本地资源,建好专
业批发市场,振兴当地经济”的路子。截至年底,全区新建各类市场98处,其中专业
批发市场55处,占新建各类市场的56%。在抓好县城驻地专业批发市场的同时,各县
市还注意对重点乡镇的专业批发市场的培育,使一大批专业批发市场从小到大,逐渐
发展起来。努力开拓市场、展宽销售渠道。各县市采取外向型经济。今年全区共发展
从事贩运个体976家,从业人员1470人。
五、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放宽政策,搞活市场。在“市场年”活动中,各县市
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搞活,在落实行署66号文件中规定的九条政策的基础上,
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管好搞活市场的方法和优惠政策。如宁津
县城的“开放市场”制定了七条政策。德州市、乐陵县规定,对新建市场和商业网点
免征建设税等。

(翟书强 曲春耀)

扎扎实实抓好城镇校改工作
德州地区现有普通中学376所,小学6605所,职业高中(中专)22所,中等师范3所,
教师进修学校10所, 聋哑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共7017所。其中,城镇学校85所。
地委、行署始终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把学校基本建设作为落实这一
战略重点的硬仗来打,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广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全
区共投资2.38亿元,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校改任务后,及时转入了城镇校舍改造。到
1992年底,全区投资2.15亿元,扩征土地854.5亩,新建楼房121幢,平房3985间,总
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维修校舍13.8万平方米,平整操场21.9万平方米,硬化路面
14万平方米, 充实仪器设备达226.5万元。11个县市基本完成了校改任务,通过了省
验收,其中有8个县市被评为城镇校改优秀单位。主要做法是:
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地区和各县市都成立了校改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
室,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按照“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规定,坚持“一
把手抓,抓一把手,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的原则,先后三次召开由县市委书记、
县市长参加的校改工作会议,把校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普遍推行领导干部负责
制,地区六大班子成员分片包县市,县市六大班子负责人分工包校。在筹措资金和校
舍建设等方面,实行包单位、包质量、包进度,定领导、定任务、定措施、定奖惩的
“三包四定”责任制,把城校改放在突出的位置,狠抓不放。为激励先进,地委、行
署隆重召开了全区首批校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对临邑、齐河县委、县政
府予以表彰,各颁发奖金20万元,通令嘉奖了县委书记、县长,号召各县市学习发扬
他们真抓实干的精神,按期完成校改任务。
广筹资金,依靠人民办教育。一是广开财源,努力增加地方财政对校改的投资。
在保证城镇建设维护费、城镇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提取部分用于校改外,
各县市政府千方百计调剂建设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德州市委、市政府放弃了修建
市委、市政府办公楼的计划,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其中市财政拨款2000多万元),新
建、改造29所学校,投资总额是前40年的12倍;二是广泛发动,鼓励干部群众捐资助
学、集资办学。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依靠人民办教育,我为校改作奉献”活动。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地县(市)主要负责
同志, 带头捐资,六大班子成员每人捐资都在200元以上;全区人民也把集资建校,
作为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有钱的出钱,有物的捐物,有力的出力,争先为建校作贡
献。 到年底,城市校改累计筹集资金167亿元。三是上下配合,密切协作,都为校改
做贡献。各级计划部门对校技改项目的审批,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土地管理部
门主动协调关系,及时办理征地手续;财政部门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
校改资金;建委部门优先设计校改图纸,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房管部门积极协助拆迁
校改用地房屋。各施工单位克服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等困难,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
提下,抢时间、争速度、求质量,积极开展施工大会战。教育部门和有校改任务的学
校,尽职尽责,奋发努力,集中精兵强将专门负责校改工作。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从而保证了全区85所城镇学校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了校改任务。
统筹规划,切实提高校改水平。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
的需要,对中小学布点、规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规划校舍时,按照着眼于长远,
服务于育人,创造清新、活泼、优美的教学环境的要求,从单体楼房设计到教学区、
活动区、生活区、绿化区带的划定,都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论证,确定最佳
方案,力求布局便理、设计新颖、各具特色、功能齐全,十几年内不落后。新建学校
校舍基本上全部按群体组合式结构设计,室内全部采用水磨石地面,全部选用铝合金
或塑钢门窗,坚持了高标准、高质量。在配套建设中,我们坚持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
一齐上,校舍建设与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配置同步进行,建一处成一处。改造后的城
镇学校都增加了阶梯教室、电教室、语音室,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天线,力求校舍标
准化、校园绿化美化、设施现代化。在抓好建设的同时,注重强化管理,管建结合,
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我们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维护管理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
地区教育局制订了《德州地区关于中小学校舍管理的暂行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按
照《规定》要求,制订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校产档案,签订了使用
合同,层层落实到人,定期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城镇校改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全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1992年底,
全区各类学校在校生93.03万人,增长3.36%,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9212人,增长14.1
%; 普通中学22.25万人,增长2.35%;普通小学58.81万人,增长0.9%。适龄儿童
入学率达到98.47%。

(张本华 刁立民)

德州市
中共市委书记 蔚立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兴浩
市长 周金铭
市政协主席 赵恒贞

至1992年末,德州市辖12个乡、358个自然村,设5个街道办事处、106个居委会。
总人口44.07万,非农业人口20.35万。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耕地37.79亩。全市国民
生产总值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国民收入13.48亿元,增长26.0%。工农业
总产值35.32亿元, 增长24.4%, 其中工业产值33.49亿元,增长26.2%;农业产值
1.83亿元,减少0.8%。粮食总产8.97万吨,增长0.7%。棉花总产2775吨,减产29.6
%。财政收入1.30亿元,增长12.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84亿元,增长15.6%。商
品收购出口总值3.05亿元,增长40.4%。城市居民生活费收入1689元,增长15.7%。
农民人均纯收入1071元,增长2.9%。人口自然增长率9.27‰。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1992年,德州市全面实施“东西联合、南北延伸、中间开花、全面推进”的发展
战略,充分发挥地理、交通等自然优势,大力开展对外宣传,广泛进行横向经济技术
联合与协作,全市上下形成了思开放、干开放、积极参与开放的良好局面。
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倡导组织召开了京沪铁路沿线城市经济技术协作会,并建立
了经济技术协作带;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地举办了对外开放新闻发布会和德州扒鸡创产
300周年座谈会; 在上海、深圳分别召开了引才招商恳谈会和经贸洽谈会;在北京、
深圳、青岛等地建立了对外贸易办事处;与山西孝义、灵丘、广西凭样缔结为友好县
市。先后60多次组团出国考察、洽谈贸易;组织各乡党委书记、乡长,各主管局局长,
各企业厂长、经理到全国20多个县市学习发展第三产业、兴办乡镇企业、搞好国有大
中型企业的经验。在深圳举办对外经外贸培训班也取得了好成绩。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定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文件,出台了人才引进、
资金融通、项目开发、劳动用工等方面的104条优惠政策。以综合开发区建设为龙头,
在房地产开发、 吸引外资、开拓国内外市场、改善投资环境等8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
探索。目前,德州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已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实现了“三平一来”,
完全具备了引资条件;河东综合开发区也正在加紧规划设计,1993年将全面起步。
外经工作出现好的势头。新利用外资金额3120万美元,累计达到5393万美元,发
展“三来一补”项目182年,全市“三资”企业达到36个。
对外贸易有了新的突破。积极开展与国内大中城市的横向联合和经济技术协会,
密切与京沪铁路沿线城市和凭祥、抚顺、孝义等友好城市的联系,充分发挥驻外经贸
办事机构的作用,开拓新的经贸窗口,积极发展多边贸易、多口岸出口,全市出口企
业71个,出口产品121种,外贸出口商品交货值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8%。

(翟胜奎 张同光 王宗胜 王泽森)

乐陵市
中共市委书记 金清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连祥
市长 陈希武 李胜玉
市政协主席 席怀新

1992年, 乐陵市辖4镇、23乡、1086个行政村,总人口62.82万。总面积146.8平
方公里, 耕地面积117.58万亩。全市社会总产值2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国
民生产总值7.55亿元, 增长1%; 国民收入6.76亿元, 增长0.6%; 工农业总产值
18.94亿元,增长28.7%;财政收入2500万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75亿元,
外贸商品收购总值1.05亿元, 均比上年增长24.7%。社会商品零售额3.7亿元,增长
43.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6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600元。

市场建设取得好成绩
乐陵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市场导向”、“商贸兴市”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市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1992年,全市国营、集体商业网点达到592个,其中大型
商场15家、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12处、农村集贸市场54处、个体私营工商户5900多户。
连同农闲季节经商的人员在内, 进入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可达4万人,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达到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8亿元。主要做法: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工商局和市城建委、市土地管理局等部门紧密配合,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市建立了以中心市场、调料市场、小枣市场、农贸市
场、工贸市场、建材市场和商业大厦、供销大厦、物资大厦、枣都商贸街为基本框架
的市场格局。
二、采取借、贷、联、引、集等方式,广开财源,多方筹资。1992年全市共投资
7100万元,新建综合市场、专业和集贸市场、网点28处,增加交易面积24.8万平方米。
其中, 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的市场2处、1000万元以上的市场1处、500万元以上的市
场3处、500万元以下的市场22处。
三、注重市场培育。抓好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并大力加强了市
场秩序的整顿,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认真解决乱收费、
乱收卡、乱罚款问题,保证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王春邦)

陵县
中共县委书记 周庆芳 魏学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傅长君
县长 李华亭
县政协主席 高登岩

陵县辖7镇13乡, 986个行政村,13.22万户,总人口51.271万,总面积1213平方
公里,耕地面积93.2万亩。199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7亿元,国民总收入6亿元。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工业总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
长39%; 农业总产值7亿元。全县粮食总产3.62亿公斤,棉花总产9875吨,多种经营
总收入3.8亿元。财政收入237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亿元,
集市贸易成交额1亿元, 出口交货值达2900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866元,农民人均收
入507元。城镇居民储蓄余额达4.1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6‰。

加大开放力度,开发“一带两区”
陵县县委、县政府把“一带两区”开发作为对外开放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
突破口,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人才,大力筹措资金,加快开发步伐,带动了全县
经济发展。
“一带”是指104国道高效农业经济开发带。104国道陵县境内全长37.6公里,路
经8个乡镇,总面积3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围绕发挥交通便利优势,发展高
效农业,将其建设成为以果菜为重点,粮棉、畜牧、乡村企业齐发展的经济开发带,
实现由自给性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由封闭性经济向开放性经济转变,由产品初加
工向精细加工转变。在粮棉生产上,采取了测土配方施肥、立体种植、间作套种等科
学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力争三年内达到亩产吨粮和百公斤皮棉。蔬菜
生产实行大棚、大田并举,重点发展大棚菜,大力发展粮茶、棉菜、果菜间作。三年
内使蔬菜面积由目前的2万亩提高到8万亩,大棚达到2万个,产量突破3亿公斤,收入
超过1.5亿元。 果品生产在现在6万亩的基础上,三年内达到10万亩,产量1亿公斤,
收入6000万元。 畜牧生产,大力发展食草畜禽,肉类总产达到1.5万吨。乡村企业产
值达到10亿元。庭院经济收入均达到2000元以上。
“两区” 是指陵西工业开发区和丁庄乡综合开发区。陵西工业开发区总面积4.5
平方公里。区内现有地毯厂、针织厂、化肥总厂、塑料厂、丙纶厂和棉纺织厂等12家
县属骨干企业, 年总产值1亿元。 1992年开始,在区内投资1.5亿元,新建热电厂、
“46工程”、印染、织布、果品加工、蔬菜脱水、肉食加工等骨干企业。投资1亿元,
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改和配套建设。 三年内产值力争达到5亿元,实现利税6000万元,
使该区成为带动陵县经济腾飞的龙头。
丁庄乡综合开发区,位于陵西大洼,总面积11.7万亩。该区西靠德州市,北靠济
德公路,区内土地较多,饲草丰富,还有为华能德州电厂供水的8000亩水面的“仙人
湖”。围绕发挥优势,建设集种、养、加、林、牧、渔、运、销、旅游于一体的综合
开发区。1992年,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抓了果菜生产,发展大棚1500个,
大田菜1万亩,产量达7500万公斤,果品产量达175万公斤。养殖方面,投资5660万元,
建起了乡村两级养鸡厂、养兔场、养鱼场、养牛场,总产值达4300万元。并在扒鸡罐
头厂增设屠宰分割、制盖、纸箱车间,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为利用发展
旅游业,已开始兴建宾馆、饭店、茶社、舞厅和钓鱼池,将在湖心修建楼外楼,观景
亭和水上龙宫,并修复黑龙潭、白龙潭、龙泉寺、静怡庵等名胜古迹,逐步建设成度
假村、疗养区。
为加快“一带两区”的建设步伐,陵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在开发区内建立了果品蔬菜批发市场、畜牧水产品批发市场、颜
陵市场城、建材批发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为陵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

(盛贵彬 齐宝敏)

宁津县
中共县委书记 胡玉兴 王德春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单立永
县长 陈兴和 李光仁
县政协主席 张松林

宁津县辖5镇20乡,44万人,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03万亩。1992年,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7.06亿元, 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农业总产值4.31亿元,工
业总产值完成12.75亿元。 粮食总产27.9万吨,棉花总产量1.04万吨。农村经济总收
入5.07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585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1.28亿元。1992年城储蓄年末余额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
1984年1月1日,宁县县广播站在全省第一个升格为县人民广播电台。从1987年始,
全县856个村,10.17万农户,基本保持了村村通广播、户户有喇叭。利用广播线路,
县至乡镇实现了广播、对讲、电话、电报传真“一线四用”;乡镇至村大部分实现了
广播、电话“一线四用”。
1988年, 全县一次性投资160万元,建成电视转播台、卫星地面站和微波站。19
92年10月19日, 省广播电视厅报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宁津县建立电视台, 呼号为
“宁津电视台” ,成为鲁西北地区首家县级电视台。宁津电视台拥有高120米自立式
铁塔1座,电视发射机4部,总功率为2060千瓦,并建有较高标准的机房、录播室、编
辑室、摄录设备和编辑、字幕、特技系统配套齐全。宁津电视台除转播中央、省、地
电视台节目外,每周自办2次新闻节目,重播2次,每次10分种。宁津县的广播电视事
业已跨入了全国先进行列。1992年,宁津县广播电视局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
进集体光荣称号。

(孙世逊)

庆云县
中共县委书记 尹吉恒 王树理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树松
县长 张汉东 郭宗治
县政协主席 贾国治

1992年, 庆云县辖16个乡镇, 总面积5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7万亩。人口
28.6万人。财政收入7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工业产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农业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减少11%。粮食总产13.89万吨,比上年减少10.6%。
棉花癖产3750吨, 比上年减少62.4%。职工年平均工资17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
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099万元,外贸出口交货值1733万元。

搞好服务,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
一年来,庆云县个体、私营产业结构由过去单一的作坊式加工向第三产业和加工
业并重;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大大增强;注册资金增大,个体、
私营企业主社会文化素质提高,纳税意识增强。到1992年底,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发
展到5000个, 从业人员近1.20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809个,从业人员1万
多人;私营企业89户,从业人员1700多人。注册资金1816万元,经营门类达30多个,
总营业额达到2419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1%。向国家交纳税金110万元,
占全县总税收的22%。
为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县委、县府多次利用会议、电话讲话、有线广播等形式,
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实行规
模经营,鼓励个体、私营企业者理直气壮地盈利、发财、理直气壮地在遵守国家法规、
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下“唯利是图”。
其次是放宽政策。县委、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
等一系列政策:放宽经营范围,放开经营规模,放活经营方式,放开开展速度,放宽
经济主体,放活审批管理,并明确提出私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快于国有、集体经济。
第三是强化服务。(一)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经营效
益好的优势项目和产品,引导或帮助其上水平、上档次,扩大规模和范围,向专业化
方面发展。 现在全县已形成8个以上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小区,并出现了一
批专业村。 城关镇石佛寺村目前有167户搞起了服装加工,占总户数的71%。年加工
各种服装205万件, 销往省内外的一些大中城市,年总收入在50万元以上。对虽有一
定基础,但产品与市场不对路,效益不佳的,引导或帮助其搞好技术革新改造,调整
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对那些想发展而经济条件不足的个体户,主要引导帮
助其从“小打小闹”做起,建立企业生长点,走由小到大、由土到洋、由低到高的路
子。(二)坚持曲型引路,激发“冒富”精神。去年以来,该县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先后
总结推广了海洋塑料厂厂长吴秀敏等一批冒富的典型经验并召开了个体、私营企业能
人座谈会,让他们讲经验、有效地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三)切产保障个体、私营企
业的合法权益。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了“五个不准”、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个体、
私营企业完成了国家税收和村级承担的义务之外,再向其集资、摊派;不准任何单位
和个人强行到个体、私营企业搞赞助和社会福利活动;不准任何单位到个体、私营企
业搞与企业经营无关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准管理单位和个人在无证的情况下到个体、
私营企业乱收费;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到个体私营企业吃喝拿要,乱卡乱罚。以保证
个体、私营企业能够胆壮气顺地放手经营。(四)多方面为个体、私营企业排忧解难。
崔口镇党委、政府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了经营业务、接待、物资、资金、信息、产
品质检、 销售、税费等方面的统一服务,使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330处,从业
人员2300人,去年完成产值6000万元,实现利税700万元。

(刘崇光)

临邑县
中共县委书记 解华 戚晓耕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绍武
县长 戚晓耕 孙嘉祥
县政协主席 刘承聚
1992年,临邑县辖4镇15乡,809个自然村,48.2万人。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万亩。199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7.9亿,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工
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28%;农业总产值5.4亿元,下降0.9%。粮食总产28.1万吨,
增长3.7%。 棉花总产6500吨。财政收入2507万元,增长7.2%。社会商品零售额3.1
亿元, 增长19.2%; 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2.4亿元,增长9.1%。出口商品交货值
2962万元, 比上年增长46%。职工年均工资1998元,增长13.3%。农民人均所得620
元,比上年增长4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临邑县充分发挥本地石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创汇农业、创汇工业、
对外贸易和兴办三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创汇的优惠政策,
建立了严格的外贸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外贸信息网络。 并沿104国道建立了40公里的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已有9家独资合资企业在这里落户。同时,还与海内外各界建立了
广泛的联系,在深圳、珠海、汕头、广州、海南、北京、青岛、大连和中俄边境等地
建立了办事机构,先后多次组织外出考察,参加经贸洽谈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德
州元隆化工有限公司、德州标达化工有限公司、万健房地产开发装饰有限公司、临盘
轧钢厂、临邑万捷食品有限公司5家三资企业建成投产。PVC地板砖项目、聚丙烯涂膜
防水篷布、 专用粉生产线、洛泉保健酒、灯芯绒等5个三资项目正在建设中,总投资
8356万元, 其中引进外资700万美元,产品70%外销。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近几年发
展到34家,出口产品发到十大门类18个品种。主要产品有:炭黑素、溶剂油、直馏汽
油、 钴镍盐、梅花玉器、灯芯绒、地毯、条柳编、针织刺绣等,出口产品合格率达9
5%以上。 产品行销美、英、法、日、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的信赖和
欢迎。县石油化工厂利用石油资源的副产品--油漆,制成的“胜利牌”油毡和“三工
牌”轻柴油,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畅销不衰。临邑刺绣企业集团,被县政府
命名为“出口创汇骨干企业”,床单、织巾、窗帘等绣品被列为出口免检产品,是北
京、 天津、青岛等外贸部门定点生产企业,年出品创汇额280万美元。1992年全县出
口产品交贸值达到2962万元,创汇45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6%和43%。

(刘佃旺 戴金红)

齐河县
中共县委书记 宋继峰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化武
县长 兰忠良 高登平
县政协主席 王玉岱

1992年, 齐河县辖4镇、17乡,总人口59万,总面积39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
3.43万亩。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工业总产值12.2亿
元,增长49%;农业总产值6.25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2847万元,增长12.4%。
农民人均收入680元,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5%;外贸出口商
品交货值1741万元,增长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21‰。计划生育达到87.2%,
晚婚率达到50.5%,晚育率达到50.6%,统计合格率达到95.4%。

多种经营蓬勃发展
近3年来, 齐河县按照“围绕国家大政策,什么赚钱干什么”的指导思想,坚持
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社会化服务,
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大发展。1992年,全县多种经营总收入4.3亿元,比上年增长39%,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2%提高到64%。在工作中,他们一是突出抓了以淡季
菜开发为主的棚菜生产,实施“万棚蔬菜工程”,各类菜棚达1万个,总收入1.2亿元。
二是在沿黄7乡镇总结推广了“挖一造二,抬田造地,上粮下渔边坡桑”的开发模式,
开发荒洼废弃地4万余亩, 建成高标准养殖水面1.4万亩,鱼类总产量达340 0吨。三
是面向国际市场,积极扩种高值创汇经济作物,扩种芦笋1.3万亩,总面积2.1万亩;
新建了万亩辣椒基地, 总产200万公斤;大蒜扩种到4万亩;桑园发展到2万亩,收鲜
茧27.49万公斤;甜菜面积达到1.2万亩,是全国著名的繁育基地。芦笋、桑蚕被列为
全省重点生产区。四是改造旧果园3.5万亩,扩大优质果园4.8万亩。五是大力发展畜
牧业生产。年底大牲畜存栏量15万头,生猪存栏量12.4万头,羊存栏量15万只,家禽
饲养量209万只,肉食兔饲养量2200万只。六是抓庭院经济,农户达5.8万只,总收入
6000万元。 目前,棚菜、芦笋、桑蚕、林果等六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199 2年全省
发展高产优势高效农业经验交流会推广了齐河县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

(赵金泉)

禹城县
中共县委书记 李宝贵 赵志录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德昌
县长 赵志录 张成道
县政协主席 李朝荣

禹城县辖5镇14乡,997个行政村,总人口49.4万人。耕地面积80.5万亩,农民人
均1.9亩。 199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2亿元,国民收入7.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1
8亿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农业总产值5.5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3.48亿
元; 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1.0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4亿元;财政收入2939万
元;农民人均纯收602元。

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度增长
1992年,禹城县把技术改造工作作为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
明显成效。 全县共立技改项目34个,批复总投资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当年
竣工项目12个,完成投资6237万元,增长123.8%,完成地区下达计划的250%。
一、技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项目单位设备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棉纺厂
的自动络筒机和检验仪,分别引进的是日本材田公司和瑞士乌斯特公司的设备;浮雕
纤维板厂的饰间生产线引进的是德国贝高公司的设备;化工总厂的尿素生产设备已与
沈阳、大连等专业生产厂家签订了合同。
二、骨干项目多,投资金额大。批复立项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有4个,其中4万吨尿
素改造项目总投资5103万元。该项目是国家“八五”期间中小型氮肥行业30个重点项
目之一, 1993年9月份可竣工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利润1500万元。
棉纺厂与美国安百利实业有限公司的合资项目总投资1880万美元。热电厂热电联四期
工程,投资2229万元。红麻纸浆厂与加拿大合资生产麻皮漂白浆项目投资800万美元。
这四个项目总投资2.21亿元,占全部批复投资额的84%。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增产值
2.73亿元,利税5010万元。
三、 “三资”项目增多,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快。在1992年所立项目中,共有8个
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3769.5万元;其中已注册登记的4家,县属“三资”企业达到5
家, 注册资金1881万美元,外方注册资金665万美元。经过技术改造,为全县工业的
滕飞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县属纯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已达3.5亿元。以
商业、 供销部门为主的4个第三产业的技改项目,总投资1040万元,都比上年有很大
程度的提高。项目的技术改造对城乡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

(杨杰 李少海 李守学)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1992年禹城县投资3200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
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全县基础设施投资1800万元,对5条道路(槐街、东环路、行政街、人民路、解放
路)、水厂一期工程、禹王立交桥、桥区公厕、火车站广场等项目进行了建设和改造。
其中, 5条路铺设总长度8.3公里;禹王立交桥规划设计净孔为6×12×6,净高为3.5
×5×3.5,工程造价为754万元;自来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资500万元,1992年5月1日
正式投入供水,日供水量6000吨;修建水冲式公厕6座,并改造扩建了火车站广场。
城区住宅小区主要进行了纺西小区和店子万小区的开发建设。两个小区总计施工
面积2.55万平方米,完成工程量798万元,竣工工程合格率为100%,住房设计均采用
新一代的住房标准设计方案,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要求。县成立了城市建设综合
开发指挥部,对旧城行政村南侧后寨子村段进行了拆迁改造,总拆迁面积1.20万平方
米,拆迁76户,并相继落实了建设单位,为开发建设做好了前期准备。另外,还完成
了站北1340平方米商品楼的建设施工,配套完善了服务功能。
1992年重点绿化了行政街、开拓路、解放路、大桥广场等绿化带和街头绿地,增
加公共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0.8%,人均公共绿地增加到0.44平
方米/人。并建立健全了由120人组成的环卫队伍,实现了垃圾清运机械化,彻底改变
了城区脏、乱、差的落后局面,通过了省级卫生城的检查验收。

(杨杰 李少海 李守学 王洪征)

平原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克功 兰忠良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方玉珍
县长 刘奉昌 张实
市政协主席 李令阁

平原县辖4镇14乡,888个自然村,人口42.5万人,面积10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8.1万亩。 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2亿元, 比上年增长5%, 其中工业总产值
10.1亿元, 增长26.4%;农业总产值5.1亿元,下降12.2%。粮食总产32.2万吨,比
上年减少6%;棉花总产8307,下降65.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9亿元,比上年基本
持平。 社会商品零售额3.87亿元。比上年去长6.2;外贸出口收购总额7700万元,比
上年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629元,比上年减少12%;职工人均工资总额1957元,
增长18%;人口自然增长率2.98‰。

第一届中国平原鸽子节
平原县是闻名遐迩的鸽乡。 1992年,全县鸽子饲养量已达100万只,村村都有养
鸽户, 饲养量最多的户达300多只,饲养品种也由单一的肉食鸽向观赏鸽和信鸽方面
发展。 县城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鸽子专业市场,每逢集市,上市摊位近300个,上市鸽
子近万只;为了实现鸽子的深层增值,县里新上了真空抓鸽生产线,产品销往上海、
福州、 厦门、广州等地。县外贸冷藏厂每年还加工白条鸽100多吨,供外贸出口。全
县形成了鸽子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养鸽业已经成为平原县经济发展
的产业之一。
1992年平原县决定举办第一届中国平原鸽子节。 9月25日,平原县委、县政府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一届中国平原鸽子节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
原中顾委常委陈锡联、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友梅等48位嘉宾和24家新闻单位的
记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亲笔题写了“中国平原鸽子节”的题词。
新闻发布会后,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
农民日报等22家新闻单位发了有关报道。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鸽乡平遐迩。
第一届中国平原鸽子节于1992年10月25日至10月28日举行,为期4天。来自北京、
天津、上海等全国10多个省市的各级领导和经贸界人士2500人及美国、英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国的外宾参加了盛会。节日期间,先后举行了山东省优胜信鸽品评展销会,
新建鸽子专业市场开业典礼,地产品展销定货会,新建鸽子专业市场开业典礼,地产
品展销定货会、经贸信息发布会、经贸洽谈等活动,共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和意向金额
8297万元(其中购销合同金额6846万元),签订产品销售意向金额1452万元,共洽谈经
济合同项目9个, 项目总投资9222万元,其中外方投资3098万元,产品外销比重占70
%的项目有7个。

(杨东岱)

夏津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有相 刘炳义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程宪福
县长 魏学平 张铭著
县政协主席 徐长宽

夏津县辖5镇15乡, 507个行政村。人口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06万人。总
面积87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65万亩。
1992年在遭受百年未遇的旱、虫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实现工农业总产
值12.97亿元,比1991年增长5.9%,其中工业总产值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农业总产值3.7亿元, 增长8.6%。粮食总产13.75万吨,棉花总产1.75万吨。1992年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3%;城乡集市贸易总额1.385亿元,增
长42.3%。1992年实现财政收入2024万元,增长1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总额
3.86亿元,增长33.7%。农民人均收入466元,比1991年减少26元。

优化环境,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夏津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抓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一)政策启动、放水养鱼。放宽经营主体和经营范围;允许个体、私营企业承
包、租赁国营或集体企业以及参与股份合作经营;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办厂。在信贷、
原材料、能源、供应、工商税收等方面与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二)强化措施,筑
巢引凤。创造兴办个体、私营经济光荣的舆论氛围。帮助个体、私营者排忧解难。强
化监督管理措施。各业并举,重点发展,大力发展专业村。强化市场培育。
1992年,全县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77万户,从业人员4.94万人,分别占全
县总户数和人口的13.9%和10.5%。经工商部门登记的有证个体户3430户,从业人员
5237人。 其中办工厂企业的575户,从业人员3288人;搞运输的142户,从业人员223
人;经商的2106户,从业人员2609人;从事饮食服务的444户,从业人员743人;修理
业218户, 从业人员287人;个体、私营注册资金达2663万元。个体商品零售额达1.3
亿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2%。个体工业产值达321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
值的3.5%。 个体、私营经济每年向国家提供税金占财政收入的20%以上,高出全国
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城镇校舍改造成效显著
自1988年始,夏津县在农村校改达标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及时将校改重点转
为城镇校舍改造。1990年10月,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关于拓宽集资渠道、加快城镇
校改步伐的决定》,随即建立了以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利用多种宣传工具,
大力宣传城镇校改的意义。1991年10月11日,召开了近万人的校改集资动员大会,县
六大家领导人每人当场捐资200元以上。 为了鼓励捐资,县委、县政府还制订了表彰
奖励规定和方式, 单位捐资万元以上、 个人捐资千元以上者颁发荣匾, 单位捐资2
000元以上、个人捐资200元以上者,刻碑留念。所有捐资单位、个均载入光荣册。
迄于1992年10月, 全县共实现投资1476万元。 扩征土地77亩, 新建楼房9幢、
24.8万平方米,浴室3座、71平方米,维修校舍1万平方米;新增置课桌凳4167单人套,
整修操扬5.75万平方米。体育器械场5处;篮排球场17处、400平方米,铺设跑道4条,
共1100平方米; 硬化路面2.04万平方米,设置景点20个。现5处城镇学校校舍总面积
5.7万平方米, 比1988年增3.6万平方米,是原来的2.7倍。校园内楼房耸峙、设施齐
备、 环境优美、面貌焕然一新。夏津县城镇校改工作以平均318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德
州地区第一名。被省评为“全省第六批城镇校五达标成绩优秀单位”。

(李宏升 王德河)

武城县
中共县委书记 刘富春 郭作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谢万盛
县长 郭作富 史好泉
县政协主席 孔繁修

1992年, 武城县辖15个乡镇, 总面积748平方公里, 耕地64.74万亩, 总人口
36.06万人。 国民生产总值7.1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工农业总产值16.69亿元,
比上年增长22.2%, 其中工业产值13亿元, 增长11.2%;农业产值3.69亿元,增长
6.2%。 财政收入2201万元,增长18.1%。出口商品收购5000万元,增长34.4%。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2.39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32亿元,增长11.56%;农民人均纯
收入56 5元。 武城县是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全县共有玻璃钢生产企业160家,从业
人员2万多名, 产品有340种,年产量2万多吨,产值4.5亿元,BWC6440、6470、6480
玻璃钢壳旅行车、各类风机、冷却塔等玻璃钢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公路建设发展迅速
1992年,武城县对县内主要交通干线进行了彻底整治,共投资2300万元,新铺改
造柏油路70公里。使全县柏油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9.7公里,其中省干线路43.2公里、
县乡路189.7公里、乡村36.8公里。公路密度达36.1公里/百平方公里,万人均公路里
程7.5公里, 居德州地区第一位。到1992年底,全县客运量达30.6万人次、货运量达
6.89万吨、 货物周转量达到852.61万吨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21.6%、 18.2%和1
3.1%。
1992年7月1日,德州至武城县的国家二级公路竣工并正式通车,省委副书记马促
才、事长张瑞凤出席通车典礼并剪了彩。该路全长25.6公里,总投资2000万元,路面
宽9米,路基宽12米。德武路南端为古贝路,全部按城市街道标准设计,长2.5公里,
宽45米,照明、供排水系统完备。与此同时,还投资259万元,完成了纵贯四女寺等5
个乡镇长达24公里的陈公堤柏油路的铺设任务。省干线临武公路老城至新城段20.2 6
公里的改造工程全线展开, 该呼采有超二线路设计标准施工,建成后将与105国道和
即将兴建的京九铁路、京宁高速公路联结,整个工程计划于93年10月通车。该路竣工
后,全县的投资环境和交通状况将大大改善。

市场建设加快
1992年,武城县用于各类市场建设的总投资达3715万元,新建了龙湾粮油专业市
场,尚庆辣椒专业市场,漳南、腾庄、老城、 兴、张官寺等10个集贸市场,使全县
大型综合市场发展到2处、专业市场4处、乡镇村集贸市场达22处。全年集贸易成交额
达1.4亿元, 比上年增长25.1%。老城运河市场地处山东河北两省4县交界处,占地5
1.7亩,总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拥有固定门店60多家、行商500余户,
成为鲁西北最大的乡镇集贸市场。 龙湾粮油专业市场占地7万平方米,可办理粮油加
工、代运代贮、代运代销、信息咨询等服务和现贷、期货贸易,现已同苏、皖、黑、
吉、京、津等20个市建立了业务联系。全年经营粮油3亿斤,成交额1.5亿元,成为鲁
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粮油集散地。

(刘庆同 郑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