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7&rec=193&run=13

中共济南市委书记 翟永 ※王怀远
副书记 谢玉堂 李启万 庄庆臣
孙常印 张福山 谭永青
中共市纪委书记 倪士崇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元荣
副主任 艾鲁川 房 立 郭德耀
王儒学 王忠堂 刘正宗
刘锡藩 铙曼妮
市长 翟永渤※谢玉堂(代)
副市长 赵传明※张福山 谭永青
徐华东 封居尚 刘统侠※
徐克勤※王丕俊 李华理
徐会三※
市政协主席 刘耀华
副主席 王砚耕 王炳琴 张明山
吴鸣岗 张东木 诸葛士廉
冯德英 王耀生 李清岷
陈景法 惠熙和 姚兆迪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景文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徐世经
※示1992年内离职

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县级)。区划调整后,辖5
区3县代管1市。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总人口530.7万,其中市区面积2119平方公里,
人口237万。
一年来,全市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速度与效益、
第二与第三产业、城市与农村、内向型与外向型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并进入了全国
城市综合实力“50强”。按1990年不变价,199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7.3亿元,
国民收入148.5亿元, 社会总产值48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03.6亿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20.4%、 24%、30.9%和31.6%;地方财政收入15.23亿元,增长13.2%;一、
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0:51.1:31.9,调整为141:52.5:53.4。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后劲明显增加。通过认真贯彻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内部抓改革,外部抓嫁接”的发展战略,80%以上的工
业企业推行了人事、 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 172户工业企业试行了股份制、 仿
“三资” 企业管理、投入产出总承包等9种形式改革,工业企业集团发展到27家。工
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6.2亿元, 增长35.7%; 工业增加值
86.6%,增长23.8%。产品销售和经济效益情况越来越好。全市乡(镇)以上工业实现
销售收入195亿元、利税24.21亿元,分别增长21.4%和31.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93%, 增加9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增长27.9%,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分别提高
1.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年内有250多个嫁接改造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利用外资1.3亿
美元; 全年开发新产品712项,新产品产值率超过10%。市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38.7亿元,增长43.6%。能源、原材料投资有较大幅度增加,万吨铬盐、纸浆厂棉
浆工程,北郊热电厂3号机组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和基本建成,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和营销工作,使亏损企业户数和亏损额分别下降35%和29.4%。
农村各业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大跨度发展。全市高度重视稳固农业基础,多渠道
增加农业投入。其中地方财政用于支农资金4664万元,年末农业贷款余额7.61亿元,
比年初增加29.4%。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夏粮总产突破
10亿公斤。尽管遇到严重干旱,秋作物减产,但林牧副渔业仍稳定增长,农业总产值
达40.9亿元,增长5.6%;农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4.4%。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
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6%,增长7.8个百分点。其中果品总产9800万公斤,增长23%;
肉类总产1.47亿公斤, 增长8%; 水产品总产1225万公斤, 增长12.6%;禽蛋总产
1.26亿公斤, 增长10%;奶类总产2100万公斤,增长10.3%,农副产品商品率达到6
5%, 增长3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发展到10.8万处,乡镇村户企业总产值完成204.4亿
元, 增长97.7%。农村社会总产值210亿元,增长49.5%。1300多个经济“三类村”
摆脱了贫困面貌。产值过亿元的乡镇达到5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53%。北园镇、姚
家镇、 段店镇9个乡镇被列入全省经济百强乡镇,章丘市被列入全国百强县和全省26
个经济强县之一。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制定了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形成国家、集体、个体一
齐上、内资外资一齐上、大中小项目一齐上的新局面。劳务、人才、物资、资金、技
术、信息、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日臻完善;新建专业批发市场30多
处, 各类市场达到500多处,增长6.4%;新增商业服务网点7500个,网点总数达7.1
万个,增长12.7%,从业人员23.4万,增长16.4%。城乡市场购销两旺,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完成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分别增长21.7%和22%。财税、金融、
保险、工商积极扶持生产、促进流通、培植财源,推动增收节支、全年完成工商各项
税收21.5亿元, 增长11.3%; 多方拆入资金, 优化投资结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
77.94亿元,比年初增长18.63%,各项存款余额180.91亿元,增长26%。保险业务收
入2.3亿元,增长48.31%,其中涉外业务收入增长43.5%;全年支付保险赔款1.05亿
元, 增长110.9%,保证了遇险企业和群众的生产与生活。随着经济的局长,城乡人
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职工人均货币工资2710元,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
013元, 分别增长14.4%和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4元,增长6.8%。年末城乡
居民储蓄额79.5亿元, 人均1498元。 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7.7平方米和
21.1平方米。 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285万,增长3.2%,安置城市就业2.2万人,待业
率控制在2.2%以内。全市有一个镇、500多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小康水平。
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管理再上新水平。济南机场正式启用并被批准为国际
机场;经七路西段、明湖东路拓宽工程和济青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均提前通车。年末
城市道路总长度1164公里, 面积1369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5%和11.2%;济南火车
站动工改造,新建长途汽车站投入运营,市内公共汽车线路51条,营运里程1215公里,
均有增长;引黄保泉净水厂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正加怪建设;管道煤气新
增用户2.2万户,居民气化率达到56%;北效热电厂3号机组、黄台供热站一期工程投
入使用,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新开通市内6万门程控电话和济南至济阳
微波通讯,程控交换总容量达12万门,市区实现程控化。新建日处理能务逾千吨的垃
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等一批公共卫生设施,干道保洁率、公厕水冲率、垃圾容器化
收集率均达100%。 对一批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治理,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0.6%;年
内建成18.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和11.84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 城市植树28.6万株;
绿化覆盖率达到30.24%, 人均占有公共绿地5.01平方米; 新建“天上第一牛” 、
“双虎”巨型雕塑和一批景点,美化了市容。济南市第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
城市。 建立开放了房地产市场,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达301万平方米,其中竣工
116万平方米,综合开发率在90%以上。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向型经济有较大发展。全市新开发出口产品30多种,出
口商品供货值完成21.5亿元, 增长33.3%,其中山东口岸出口14.62亿元,增长30.1
%;工业品出口达19.67亿元,占出口供货值的比重为91.5%,自营出口企业达到8家。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成功地举办和参加了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加强了与国外、境外
大财团的联系。 全年新批准利用外资合同425项,利用外资额2.62亿美元,分别增长
2.9和3.6倍; 新批准“三资”企业415家,累计达775家,已开业170家。商业服务业
和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有新的突破。全市“三资”企业完成产值8.62亿元,实现利税
5560万元,分别增长89.8%和67.6%。创汇4731万美元,增长56.5%。农村外向型经
济势头很好,全市农村完成出口供货值6亿元,增长62%,新批“三资”企业150家,
合同利用外资1亿美元, 超过前12年总和。旅游业有较大发展,全年接待旅游、参观
的港、澳、台同胞,外国人3.6万人,增长40.6%,外汇(兑换券) 收入2410万元,增
长7.9%。
科技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市制定完善了科技兴市计
划和政策保障体系。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动员驻济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
年底签约进区项目116个, 计划投资额22.5亿元, 外资1.7亿美元。1.76平方公里的
“科技城”实现“七通一平”,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发区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48家, 高技术产品74项。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完成产值4.5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
节创汇1500万美元。 全市完成各类科技成果325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43项,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220项。 实施“火炬”和“星火”计划分别为71项和
83项;实施吨粮田开发80万亩,麦套棉技术20万亩,均取得明显成效。教育事业紧紧
围绕经济建设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年末各类学校在校生80.1万人,其中普通高鹇生
在校生3.86万人, 增长1.8%。全年大中专招生收费生0.95万人,占招生总数的29.6
%。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6.5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65.8%。九年
制交务教育有计划、 按标准加快实施。小学在校生45.9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9.75%, 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72%,14岁人口初等教育普及率达99.12%。年
末有艺术团体15个; 公共图书馆藏书478万册,增长7.4%;全年出版报纸6亿份,各
类杂志3739万册,图书3.7亿册,分别增长13.2%、6.1%和8.1%。全市有电视台3个,
差转台20个, 广播电台2个,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7%和98.8
%。 年末有卫生事业机构1331个,增长7.9%;卫生技术人员3.15万人,病床1.88万
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8人病床3.55张。1992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
共获奖牌346枚,其中金牌135枚,银牌110枚。全市有43.45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
准,比上年增加4.45万人。

加快企业嫁接改造
济南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基础比较雄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需要,市、市政府确定,用3至5年时间,广泛争取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把全市县以上企业,重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通嫁接改造一遍,利用“杂
交”优势,使全市工业经济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工业经济总量、效益指标和出口
创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992年7月24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企业嫁接改造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
工业企业嫁接改造的规划和目标。会后,市政府组织、市经委、科委、计委、财委和
外经贸委统一协调,实行嫁接改造“五委同部大合唱”。市经委加强了对重点项目的
协调调度;市科委借助驻济高鹇,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积极为企业当“红娘”引项
目;市计委、财委跑国家、省有关部门和13大投资公司,多方引入资金;市外经贸委
加强与国外、境外各大财团的联络,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
门、各大中型企业也主动开展工作,使全市工业企业嫁接改造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到
年底,全市有250多个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利用外资额1.3亿美元,单枝、多枝、整体
嫁接,中外、中中、中中外嫁接和“一厂两制”等多种嫁接形式全面开化,市造纸公
司及所属5个企业, 与香港喜多来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济南大易造纸有限公司,在我
市首次实现整行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公司合资期为50年,总投资4551万美元,预计
到2000年,公司将形成年产各种机制纸40万吨、产值过40亿元,利税过10亿元的造纸
工业基地。

济南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1992年7月26日, 新建成的现代化空港--济南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国务院总理李
鹏亲笔为机场题字,副总理邹家华出席通航典礼并剪彩。
济南机场位于城东北30公里处,占地3000亩,地势平坦,净空条件好,地面交通
便利。机场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是按照国际机场标准和要求进行的。装有八十年代
世界先进水平的通航导航灯光设备,配有一、二次雷达和仪表着陆系统,机场空中管
制和全天候、全方位安全飞行有可靠保证。跑道长度2600米,可起降波音707、737、
767、 A-310、MD-82、图154等大中型客机。候机、航管大楼1.2万平方米,装有先进
的电子显业系统、行李传输系统、自动扶梯、登机桥等设施。年客运量50万人次,货
运量2.3万吨。 机场正式启用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际机场。目前开通了至北京、上
海、杭州、厦门、昆明、广州、海口、沈阳、西安、乌鲁木齐和香港的航线。筹备新
辟至深圳、哈尔滨、成都等国内航线以及通往日本、韩国等国际航线。至年底,济南
机场每周航班达32个。

济南市成功举办“两节一会”
’92中国友好观光年(济南)美食节、第二届中国旅游书画(济南)艺术节、第二届
泉城金秋经贸洽谈会分别于1992年9月底在济南举行。 济南市举办“两节一会”,旨
在弘场中国饮食文化、书画艺术,并以此为媒介,扩大对外宣传,拓宽联系渠道,广
交中外朋友,推动全市经贸、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
本届美食节举行了鲁菜名新菜点评选和振举鲁菜研讨有奖征文活动。明湖大酒店、
聚丰德饭店、舜耕山庄、齐鲁药膳楼等14家旅游涉外饭店、33名厨师、44个新菜品参
加了评选, 评出14个获奖菜品;征集论文23篇,有6篇获奖。本届书画艺术节共展出
国内名家之作近300幅,7场次。“两节”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金秋经贸洽谈会以“两节” 为媒介同时举办。到会外商340余人,共签订利用外
资合同、协议194项,总投资5.7亿美元,外资额2.3亿美元。其中投资500万美元以上
的25项,1000万美元以上的13项;70%的项目属老企业嫁接改造;首次签订房地产开
发项目合同、协议15项,总投资1.4亿美元。外资额6407万美元。

(王保欣 刘少玲 张利生)

市中区
中共区委书记 董承铭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吴乃因
区长 王翰科*陈亚建
区政协主席 赵绪信

市中区辖一个镇,设15个街道办事处。面积58平方公里。全区人口31.5万人。完
成社会总产值6.37亿元, 比上年增长37.5%。工农业总产值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
9.9%。国民收入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199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工业销售收入3.65亿元,
比上年增长31%。工业销售收入3.6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工业利润2347万元,
比上年增长23.1%。全年完成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项目51项,重点产品质量稳定提
高率达95%, 新产品产值率达10%。 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有7家。 全年完成货运量
61.4万吨,货物周转量为2075.6万公里。
199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188吨,完成农业总产值4001万元,比上年增长16.2%,
农村经济总收入4.3亿元,比上年增长69.7%。
1992年全区完成商业营业总额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实现利润1686.8万
元, 比上年增长119.7%。出口商品收购值完成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5%。对外
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的扩大, 全区合同利用外资额累计848万美元。“三资”企业累
计22家。
1992年区财政收入4096万元, 比上年增长15.6%。工商利税3992.78万元,比上
年增长13.9%。
1992年区城建开发建新、 续建工程4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8万平方米。市政修
建、养护道路10.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总额184万元。至年底,新建水冲式公厕15处,
垃圾楼(台)88座。全部更换了主干道上的落地垃圾箱。城市绿化覆盖率35.8%,公共
切地面积149.4万平方米、 人均绿地面积6.64平方米。全区15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达到
“烟尘控制区”的标准。
1992年区属中等职业技技在校学生1658人, 区属初中在校学生10280人,区属小
学在校学生26904人,培训中心 (含工会夜校) 在校学生362人。扩建、改造校舍面积
2.7万平方米。全区初中毕业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市平均水平。
1990-1992年, 累计完成省、市科技计划项目41项,其中18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
奖。
1992年春节期间区举办了“花灯一条街”评比活动。组织了几十支扮玩队伍,在
省体育中心向广大群众和领导进行汇报表演。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 发展50周年,组织了市中区书画展,参展作品150余幅。为庆祝建党71周年,
在市组织的歌咏大奖赛中、西藏中学代表队获市最佳合唱队等三项大奖。全年发展书
刊另售摊点54户, 印刷复印34家,文化娱乐场所7处,音像出售点21个。定期不定期
检查100余次,收缴各种非法出版书刊5000余册。
1992年全区专业卫生人员496人,比上年增长38.5%,病床147张、病床使用率为
85.3%。计划免疫四苗达标率99.8%,食品合格率为90.5%。妇女常见病普查矫治率
95%,儿童常见病普查矫治率95%,卫生单位达标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2.36%,
晚婚率98.9%,晚育率100%,计划生育率100%。
全区有体育裁判员105人,(其中:国家一级裁判员17人,二级裁判员43人,三级
裁员45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约10万人。
1992年区内单位职工平均年收入2200元,农民人均收入1300元,城乡人民储蓄余
额达10.37亿元。辖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100%。

济南市回民小区奠基开工
1992年6月29日上午, 济南市重点建设项目--回民小区建设工程举行开工奠基仪
式。
济南市回民小区是济南市旧城改造工程最大的项目,它东起篦子巷、剪子巷、花
墙子街、南新街,西至顺河街、南至文化西路、北至共青团路。共占地50.2公顷,规
划可用地37.8公顷,整个小区计划3-4年建成。
小区的改造建设计划分两期实施。泺源大街以北区域为首期,占地34公顷,需拆
除旧房14万平方米, 规划可用地2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3.1
亿元,计划两年时间基本建成。首期工程动迁量4100余户。其中回族居民占75%以上。
泺源大街以南区域为二期工程。
改造建设回民小区,对于改善少数民族居民的居住环境,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
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世界市场工程全面动工
市中区最大的商务中心市场-新世界商场于1992年6月26日正式动工、兴建新世界
商场是全区十大重点商业基础建设工程之一,也是济南市一个集饮食、娱乐、购物于
一体的商务中心市场。 它座落在英雄山北麓、与省体育中心遥相呼应。占地2万平方
米,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投资约5000万元。整体设计风格独特,呈菱形几何状。
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分为农副、工业、服装、百货大楼专营大厅,并设电视、卡拉
OK、舞厅等娱乐场所。另辟风味小吃饮食一条街。

“离婚前教育学校”效果显著
济南市市中区离婚前教育学校成立于1991年11月。是由区法院会同民政局、司法
局、妇联、团委、教委等单位联合创办的。离婚前教育学校以已经提出离婚诉讼的当
事人为教育对象,坚持重在疏导、讲求实效的教学方针,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典型引路、现身说法。到1992年底共举办学习班10期,参加人
数491人。 其中调解和好的54对,撤诉24对,好说好散115件,收到一定效果。3日内
结案率达40%,半月内结案率达84%,课后一个月,全部离婚案件基本上能办理完毕。
通过教育,夫妻和好及自愿撤诉的占36.5%,文明离婚、不争财产、积极抚育子女的
占44.8%。判决的离婚案件,一般也能服判息诉,原有的一些尖锐矛盾,迎刃而解。

(高平梅 马吉营)

天桥区
中共区委书记 陶安岭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左宪让
区长 范广福*彭万生(代)
区政协主席 李同祥

1992年,天桥区辖1个镇,城区设12个街道办事处。面积73.31平方公里。总人口
3560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5355人,占总人口的8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9‰。
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0.4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第三产
业营业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财政收入604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
增长28.6%; 区属职工平均工资2234亿元, 比上年增长17.7%; 农民人均纯收入1
606元,比上年增长9.3%。

走大、中、小并举的路子培育完善市体系
近几年来,天桥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绩卓著。到1992年底,全区各类市场
发展到36处, 占地面积54.1万平方米,比5年前增加了12倍。各类商业服务网点9894
个, 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营业楼12处。“七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递增41%。
1992年完成第三产业总投资3.2亿元,是“七五”期间总投资的2倍。天桥区在加强市
场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中根据不同层次消费的需要,走出了一第大、中小结合和高、
中、低配套的路子,分别三个层次推进市场建设。一是区和实力较强的北园镇抓大的
“抬龙头”。区一级集中精力抓专业、大规模、高档次的市场和网点,把联办目标瞄
向国家、省、市的一些部门和大企业。先后与国家建材局科技开发中心、省建材局、
省工商局、省水产局等联办了规模较大的济南物资市场、山东建材市场、水产市场等,
形成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市场建设新格局,取得了明显的规模效益。北园镇
和清河村发挥地处近郊的优势,在前些年已建成济南国贸大厦、明湖大酒店等大型网
点的基础上, 又投资1亿多元,新建济南国际精品大世界等14个大中型商业网点,年
新增收入1亿元。 二是街道办事处抓中的,“建龙身”。全区12个街道办事处自筹资
金分别新建一座5000平方米以上的营业楼和一个中小型农贸市场。陈家楼街道办事处
1 0万元资金起家, 滚动开发了三空桥商业街,集食品、百货、五金交电、饮食服务
于一体,1992年创纯利近百万元。形成了区域繁荣中心。三是村居抓小的,“摆龙尾”。
村和居委会根据自已的实力,见缝插“点”,广开门头,各种百货、烟酒、饮食小网
点发展到4979处,个体业户5000余户,从业人员7000余人。

(李绍和)

历下区
中共区委书记 栾毅昌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沈润宝
区长 彭万生*
区政协主席 姚传明

历下区辖一个镇, 设10个街道办事处,188个居民委员会和24个村民委员会。总
面积109平方公里, 人口41.1587万人。全区工农业总产值64934万元,其中,其中,
工业总产值62372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农村经济总收入52701万元,比上年增长
60.4%。农业总产值2562万元,肉、蛋、奶、蔬菜、果品上市量2290.6万公斤。商业
营业额完成71319.2万元, 比上年增长27.3%。财政收入6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5%;税收61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08%。区属职工年平均工资2276元,比上年增
加2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7元,比上年增加87元。

历下区被评为全国城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历下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强
化领导,加大措施,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签定人口目标
责任书,坚持奖罚制度。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人口中的育龄妇女,进行普查登记,
建档立卡,做到月检查、季核对,并签订计划生育保证书,使计划生育各项具体任务
落到实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除坚持利用大小会议宣讲和节假日、各种集会抓好宣传
外, 集资制做了图文并茂的大型系列宣传牌30张、中型150块,玻璃钢标语几万条,
使大小街巷到处可见计划生育的宣传栏目。为使宣传教育深入实际,建立了三级人口
学校,开设未婚、独生子女家长和中老年人学习班,使全区的育龄妇女受教育率达到
9 5%。 成立行政诉讼领导小组,依法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建举报箱16个,实行
有奖举报。办理计划生育指标下达,二胎审批、病残儿童鉴定,抱养儿童等手续,实
行政务公开,受到群众的好评。全区计划生育工作,1985年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
位和1991年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多次评为省、市先单位,并连续3
年获省、市人口责任目标一等奖。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法制化的管理轨道。1992年无计划生育,晚婚率达99.8%,晚育率达99.9%计划生育
率达100%。人口出生统计合格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1.37‰,独生子女投保率
达90%以上。1992年被评为全国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历下区工会被评为全国工会基层工作先进单位
历下区总工会下设基层工会79个,分会236个,小组1052个,会员22688人。1984
年开始建职工之家活动,1986年基层工会全部建成合格的职工之家。1992年,工会分
会, 小组又建成合格职工之家720个,占应建家数的74%。通过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
家活动,密切了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民主管理意识,
积极参予企业改革。 1990~1992年,全区职工开展较大型技术比武活动332次,4595
人次参赛;提出合理化建议10968件,其中已实施2264件;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
双增双节和实施合理化建议共增创效益1168.9万元,为推进区街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发
挥了作用。 历下区总工会多次被评为省、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1991年7月,山东省
总工会在历下区召开了城区深化建家现场会。1992年,全区有41个基层工会被评为省、
市先进职工之家,历下区总工会被评为全国工会基层工作先进单位。

《历下区志》出版
历下区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古城所在地。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历
代名士学者辈出,商业发达,文化源远流长。自明代起为省、府、县三级官府所在地,
解放后是省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全省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反映历下史实的《历下
区志》 于1982年开始征集资料,1988年进行总篡,1992年6月定稿付印,12月出版。
志书7篇45章149节、44万字,以翔实的资料和精炼的文字记载了历下的今昔面貌和历
史发展过程。并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来历下视察工作和济南古城
楼、革命纪念地的珍贵历史照片,及反映历下风貌的彩色照片35幅。《历下区志》的
出版,为社会各界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政借鉴和乡土教材。

燕子山小区被评为全国文明住宅小区
燕子山小区位于济南城区东部的燕子山脚下,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区气候特点的信
住宅技术开发实验小区, 1986年被建设部选定为全国三个实验小区之一,总投资1.2
亿元。 1987年动工,1989年4月竣工交付使用。小区分东、西、南、北四个完整的住
宅组团, 占地面积17.3公顷,总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可安置3468户,1.2万人。
住宅采用总体规划单位设计,公共设施配套齐全。1989年被列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同年被建设部命名为优秀实验住宅小区。
1990年9月历下区政府成立小区管理处,设保洁、绿化、维修、服务4个队,实行
岗位责任制。保洁队日清道路2次,达到路见本色;绿化队种植花木1万多株,50多个
品种,面积5600平方米,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维修队入户定期检查维修,使住
房合格率和房屋完好率均达100%; 服务队进户服务,楼内无乱堆乱放物品,房屋使
用合理。管理处制定了《小区管理规定》、《文明公约》,开展五好楼、院活动,创
出了一套自我完善,自我运转的科学管理办法,受到了前来参观的中外宾客的一致好
评。日本代表团专家赞扬小区是中国住宅的楷模。1992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住宅小区
的全国文明住宅小区。同年,燕子山小区作为中国唯一的住宅小区代表,参加联合国
1992年度人类住区发展突出贡献竞选评奖活动。

(周玲)

槐荫区
中共区委书记 张印峰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连城
区长 马洪泉*马纯济(代)
区政协主席 刘茂儒

1992年,槐荫区辖2个镇,设11个街道办事处、117个居民委员会、93个行政村。
面积151平方公里。 总人口341001人。全区工农业总产值8.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7.6亿元, 比上年增长38.9%。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粮食总产量2915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16.1%; 蔬菜总产量85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
2.4%;水果产量350万公斤;大牧畜存养量2000头。商业营业额完成8.61亿元,比上
年增长35.2%。1992年区财政收入53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区属职工人均工资2221元, 比上年增长19.66%;农民人均收入1124元,比上年增长
18.2%。

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
三年前,外向型经济还是制约槐荫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近两年区委
区政府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本着“以土为本、以地生财、以财招商”的原则,广
泛招商引资,辖区合资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实现了重大突破,三资企业发展势
头尤为突出。 截至1992年,全区三资企业由1989年的1家发展到60家,累计利用外资
额达2500万美元。其中1992年新批三资企业42家,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外贸出口创
汇企业增至34家,出口产品达30种。全年出口交货值3500万元,比1991年增长77.3%,
创历史最高水平。鲁滨实业总公司在毛里塔尼亚办起了造船厂,成为济南市第一个到
国外投资办厂的乡镇企业。在新批三资企业中,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占企
业总数的40%以上,投资领域已扩展到服装、食品、化工、房地产、商业、旅游等行
业。辖区与美国FNT公司合资3亿美元的美式大型游乐园第一期工程已破土动工。该游
乐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水平最先进的美式大型游乐园。游乐园拟
建“世界缩影”、“太空模型”、“海底世界”、“冒险家天堂”、“世外桃源”、
“高尔夫俱乐部” 等国内首创、 新颖、 诱人的游乐场所;与港商合资910万美元的
“PU革”项目,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竣工、当年具备生产条件;对投资1500万美元
的四星级金銮大酒店合资项目,也已立项动工。同时,辖区还集中力量抓了张庄、峨
嵋、美里湖三个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辖区的招商引资及全
面开发建设,提供了优良的投资环境。

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辖区对发展第三产业实施了国家、集体、个体三门同开、区、街、镇、村、居五
方齐上,市场建设、商业网点、商业街、房地产开发四路并进的战略,形成了以市场
建设为龙头,大型商业网点、房地产开发为龙身、小型服务设施为龙尾的全方位、多
层次、有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年共投资2100万元 (相当于前10余年投资额
的2倍),新建了段店集贸中心、辛庄果菜批发市场、工业品综合批发市场、济南汽车
配件交易等大型批发市场5处,改建了旧市场4处。1992年底,全区共有较完善的集贸
市场25处,比上年增长48%。初步形成大中小结合,城乡结合,专业与综合结合,相
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多功能市场网络。其中济南汽车配件市场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
汽车配件专业批发市场。 纬十一路农贸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是济南市4个成交额过
亿元的市场之一,商品贸易辐射省内外。1992年,建成了金星宾馆、鑫兴大厦、日用
杂品商场等5个档次高、 规模大、经营广的大中型商业网点。全区各类商业服务网点
已达5000余处, 比上年增加300余处,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5337户。全年共完成商业
营业额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吕多江)

历城区
中共区委书记 谢传仁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洪勋
区长 孙继鑫
区政协主席 侯金水

1992年, 历城区辖20个乡镇、861个行政村,总面积1694平方公里,人口94.564
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767504人。耕地面积56425公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全
区工农业总产值46.042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工业总产值37.9234亿元,比上
年增长99.4%, 农业总产值8.1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粮食总产3.5亿公斤,
水产1600吨, 蔬菜4.2亿公斤,果品5400万斤,鲜蛋35449吨,奶7088吨。财政收入1
1300万元,出口商品收购值6137万元,比上年增长5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千万元,
比上年增长27.4%,农民人均收入940元,比上年增加98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3亿
元,比上年增长23%。

(赵延君)

乡镇企业跨进大市场
面对国营企业放开搞活闯市场的来势,历城区引导乡镇企业以变应变,靠三步棋
牢牢掌握了主动, 一是让科技坐头把交椅,全区乡镇企业先后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
280多个技改项目,开发出108种高附加值、高效益、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使企业增
强了竞争力。二是让“亲戚”多起来。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攀亲”。在“一
厂一挂” 的横联活动中,与22个科研单位合建了17家科工企业,另有185处乡镇企业
找到了“搭档”。同时,还把横联的触角伸到海外,靠良好的投资环境攀“洋亲”,
使50家三资企业落户历城。三是让产品打出国门。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变单兵作战为
集团优势,让产品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争一席一地。年底全区有88家企业的产品打
入国际市场,服装等80多种产品走俏国际市场。由于采取以上三步棋,1992年全区乡
镇企业完成产值40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和113%。

(赵延君)

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
历城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同步发展。首先抓了提高人
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全区700多名科以上干部进行了理论培训;组
织了2.6万多名党员参加了“三基本”教育;600多名青工和企业干部参加了改革开放
教育轮训;对8000多名经济、行政管理干部及“窗口”行业职工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
二是抓投入,建设施,振兴科教文。该区现已建成以区级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中
心为骨干、村级文化大院为基础的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全区投资1000多万元,基本完
成了公办中小学的校舍改造任务; 100%的乡镇、90%的办事处、93%的村建立了科
协组织、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发展到278个、500多人。全区已形成科研和推广项目37
个, 获经济效益8900多万元。 三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了“四学一奉献”,
“文明在历城”等活动,广泛组织群众学优创优。驻历城的20多家解放军、武警部队
积极开展了“热爱第二故乡、建设第二故乡”的无私奉献活动,为全面促进历城的经
济繁荣和政治贡献了力量。
自1991年以来,历城一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赵延君)

历城农行储蓄居济南市之首
历城区农行信用社地处城乡结合部。面对城市的不断向四周扩展,银行网点增多,
储蓄竞争日益激烈,利率降低等不利因素。本行信用社在优质服务上狠下功夫,突出
“人”和以诚招商,以优羸得储蓄量的增加。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他们采取分批培训
教育、向储户发证征求行业意见等办法,使各储蓄网点成为储户之家。另外,为了开
辟新的储源,他们还实行“三个一齐抓”,即个体集体一齐抓,大户小户一齐抓,大
钱小钱一齐抓。并开展了以整换零,以零换整服务,以增另对储户的吸引力。再是借
助各种信息跟踪服务,实行服务跟着储蓄走。洪楼东郊成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后,占地
款、基建款等相应增多,该行社的领导及时抓住时机,多次利用假日进间登门拜访,
终于将1260万元巨款存入银行。

章丘市
中共区委书记 刘海亭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锡芝
区长 孟宪杰
区政协主席 张庆禄

原章丘县。 经国务院批准,1992年8月11日,国家民政部行文批复,撤县改设章
丘市(县级)。行政区域不变,由省直辖,济南市代管。
1992年,全市辖11镇11乡,面积1699平方公里,耕地7.61万公顷,人口96.3万。
工农业总产值58.26亿元,分别比上年、1989年增长48.5%、1.2倍。其中工业总产值
48.6亿元,农业总产值9.63亿元,分别比上年、1989年增长60.5%、7.7%和1.5倍、
3.5%。粮食总量,为49.05万吨,因遇特大干旱,比上年减少2.3%。财政收入达1亿
元,外贸商品收购总值1.61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98亿元,分别经上年、1989年
增长13.6%、54.8%、21.4%和39.1%、1.6倍、49.4%。农民人均收入950元,城乡
储蓄余额9.08亿元,分别比上年、1989年增长8%、19.6%和20.1%、1.1倍。

全国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经济交流会在章丘召开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政策研究室、民政部、司法部于1992年8月26日至29日在
章丘联合召开“全国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司法部长蔡诚、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副书记高昌礼,中组部副部长武连元,中央政策研究室副
主任郑科扬,民政部副部长多吉才让,司法部副部长郭德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翟永
 及来自全国30个省、 市、区的280名代表。司法部部长蔡诚等在讲话中指出,这次
会议既是经验交流会,又是现场会。章丘市依法治村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很值得学
习、推广。章丘市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基本点是:(1)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民主
与法制相统一,以法律为准绳,以制度作保证,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2) 基层
民主政治建设要综合配套,循序渐进;(3)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
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础上;(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黑龙江省绥化地委、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福建省宁化县、
北京市昌平县、上海市宝山区白杨村、辽宁省鞍山市旧堡区的代表也分别介绍了依法
治村的经验。

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1992年,章丘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为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之一,名列第54位,全省第9位,济南市唯一进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的县(市)。
在此鼓舞下,中共章丘市委、市人民政府,又及提出“干八五、建强市、奔小康”的
口号,对“八五”期间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调整,确定到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45亿元,国民收入3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300元。

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
1992年,章丘市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
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收购总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54.8%,其中本口岸完成7040万元,
多口岸9060万元。新批准“三资”企业42家,合同利用外资1259.6万美元,分别比上
年增长4.3倍、4.4倍。采取的主要措施为:①引进先进技术,进行企业嫁接改造。以
胶济铁路沿线7个乡(镇) 、“0九”公路沿线4个乡(镇)为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培植
出口创汇企业。②辟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城南划出土地14.5平方公里,设立明水经
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创汇、高市场占有率产品。已有12家中外
合资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进驻开发区,3家建成投产。③强“龙身”,壮“龙体”,
筑巢引凤。以沿交通干线11处乡(镇)为骨干,全市22处乡(镇)均投资兴建工业小区,
并对原有企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乡(镇) 企业用于技改投入达1.8亿元,为去年同期
的1倍多, 已签定合资项目29项。全市“三资”企业项目涉及资源开发、电子、机械
加工、 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10余个行业,并呈现出5大特点:一是新批“三
资”项目速度加快,10月份平均每2.5天即有1家“三资”企业在该市落户。二是投资
领域进一步拓宽,仅土地开发和房地产项目就签定了37个。三是向大型化发展。新批
“三资” 什来中,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7家,并出现了腾达石材、振国皮革等
投资多。新批“三资”企业中,属乡(镇) 办的有25家,利用外资570.3万美元。五是
台资、独资企业发展迅速。新批台资企业6家,外商独资企业2家。呈现外向型企业迅
猛发展的势头。

(杨积清 李曰禄)

长清县
中共区委书记 李树山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近仁
区长 曹维新*雷建国(代)
区政协主席 陈淑水

1992年长清县辖11个乡镇, 人口51.52万人, 耕地41252公顷。 国民生产总值
10.81亿元, 比上年增长24.3%。国民收入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工农业总
产值31.2亿元, 比上年增长62.2%。其中农业产值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0%,
粮食总产量2.71亿公斤,与上年持平;工业总产值25.2亿元,比上年增长79.7%。农
民人均纯收入905元, 职工年平均收入2200元。社会商品零售额3.45亿元。出口商口
收购值6035万元。财政收入4196万元。

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1992年全县兴建工业开发区10处, 21平方公里,区内落实工业项目145个,总投
资3.06亿元;落实“三资”企业66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120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
3370万美元。全年完成企业嫁接改造项目87个,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448万元。村级新
办工业169个,76个无集体工业的经济“空壳村”兴办工业企来123个。县直机关办经
济实体173个。 全县工业总产值25.2亿元, 比上年增长78.7%。 其中县属工业产值
2.53亿元。县乡两级完成工业利税5700万元,利润3420万元,增长84.1%。

改革国合商业小门店取得成效
长清县有国合商业小门店125个, 1991年底以前有一半以上严重亏损。针对这种
情况,在对国合商业全面推行“四放开”(经营、价格、用工、分配)的同时,对国合
商业小门店进行“收回商品资金,承包到人,自主经营”改革,即把小型门店现有国
家和集体资金分期全部抽回,将门承包给个人经营,定死承包基数,包上交利润和税
收,变国家和集体贷款垫支商品资金为承包者自筹资金经营。在保证完成上级批发部
门分配销售额和支农专营物资任务外,全部放开,自主经营。承包形式因店制宜,主
要有一人承包,全家或骋请亲友经营、夫妻承包经营、一人挑头,合伙承包经营和分
头承包,分散经营等。不论哪种形式,均以个人承包经营为主,承包者即为门店的经
营者。这一改革结束了国营商业连续3年和供销系统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仅供销系统
一年减亏120万元, 国合商业小门店集体收入提高了50%,上交利税提高了40%,个
人收入增长近2倍。长清县对国合商业小门店改革的经验和作法已在全市推广。

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前三年达标
长清县是全省36个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标试点县之一,原计划于1995年达标。由
于全县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1992年6月,经省政府组织的考评团全面评审,验收
合格, 提前3年达标。考评结果是:全县健康教育普及率达96.6%;行政村卫生室覆
盖率达100%。 其他如饮用安全卫生水、改厕、食品卫生、儿童“四苗”接种率等指
标也全部达到标准。 1992年9月18日~19日,济南市政府在长清召开全市初级卫生保
健工作现场会,推广长清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验。

(吴熙惠)

平阴县
中共县委书记 刘克昌*张新一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庆泉
县长 张新一*郑传河*(代) 王兆永(代)
县政协主席 张会廷

1992年平阴县辖5镇7乡,375个行政村(416个自然村) 95823户、376262人。总面
积900平方公里。 耕地45.63万亩,比上年减少1%。县属工矿企业32个,省市属工业
企业4家, 合资企业12家。粮食总产量214054吨,比上年减少1.2%。农业总产值454
25万元,比上年增加16.5%。工业总产值167153万元,比上年增加49.8%。社会商品
零售总额28331万元, 比上年增加14.1%。外贸出口交货值1.04亿元,比上年增加15
4%。财政总收入4445万元,比上年增加11.9%。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7252万元,比上
年增加51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6元,比上年增加9.5%。

平阴县获“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县”称号
平阴县是民政部批准的第二批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1991年以来,县政
府及时制定《暂行办法》乡镇村分别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县乡村层层
健全组织,调配人员,具体负责全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和发放工作。全县12
处乡镇全面推开,375个行政村中有344个村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占行政村的91.8%;
全县农村适合办养老保险的共168286人,现已投保的有138836人,占适龄人口的82.5
%。全县收投保额348.812万元,人均25.12元。1992年上半年,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资金管理委员会逐级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并决定购买150万元的国家债券,其余资金
由银行负责保值。全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管理基本达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
化。1992年11月27日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社会养老先进县”称号。县委县政
府给民政局集体记功一次,发奖金5000元;给民政局局长师法本记大功一次,从集体
奖金中颁发奖金1000元。

(鹿传铎)

县广播电视局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近几年来,平阴县广播电视局认真贯彻“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
混合覆盖”的方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有线广播通播率、嘈叭入户率、乡镇广播
站设备更新率、 自办节目规范的乡镇等四个百分之百。1992年全县有有线广播电台1
座, 乡镇广播站12个、 广播机总工率13.35千瓦。 广播线路623杆公里。 广播嘈叭
86090只。全县有电视差转台3座,卫星地面接站(点)21个。全县近30万人能看到中央
电视台和省电视台两套以上节目。 全县有5个中心点的3500户居民看上了闭路电视,
并可收到8套电视节目。1992年播出各类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834组。对于宣传平阴,
提高平阴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广
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县委县政府给广播电视局集体记功一次;颁发奖金5000
元。给广播电视局长高长太记大功一次,从集体奖金中颁发1000元奖金。

(鹿传铎)

平阴县获省“齐鲁杯”三上优胜县城称号
平阴县在全省开展的“齐鲁杯”县城三上(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活动中,加强
领导,全面发动,落实计划,使用城面貌焕然一新。
1991年以来,重新界定了县城总体规划范围、近郊区范围及风景名胜保护区。制
定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建设。至年底全县硬化路面达到
31.65万平方米; ;铺装人行道1.5万平方米,共达27.01万平方米;新建下水道24.3
2公里(含单面5.3公里),占总路长的91.8%。共安装路灯1060盏,照明普及率92.8%。
亮灯率100%。 全年种植树木花卉23826棵,增加绿化带面积17503平方米,人均占有
公共绿地3.17平方米。年内建起了供热加热交换站,架设集中供管道3000米,增加集
中供热加热交换站, 架设集中供管道3000米,增加集中供热面积7万平方米。购置汽
车7部, 办起了县内小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服务事业, 开譬营运线路3条,营运里程
145公里。
县城在市场保洁, 供水、住宅建设和城市管理上,均达到标准要求。1992年3月
跨入省“齐鲁杯”三上县城先进行列,受省政府表彰。平阴县在全省“十百千”活动
中有东阿镇及15个村被省政府命名为新型乡镇和明星村。

(鹿传铎)

平阴县获“鲁水杯”竞赛银杯
1992年全县共投资992万元,上水利项目1260项。在水利建设中推广了泡沫钻井、
低压管道灌溉、苹果滴灌、船式扬水站等新技术、新项目,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在施
工中,严格质量要求,在5项重点工程中,店子低压管道、张店分干渠2项获优质工程
二等奖;安城分干支渠获三等奖;安子山注流域治理获水土保持优质工程一等奖;汇
泉小流域治理获二等奖。全年共投工日369万个,完成土石方300万立方米,建成水利
项目1135项。扩大灌溉面积1.1万亩,改善灌溉条件5.7万亩,新增加和改善排涝面积
2.4万亩。 解决了9个村,1.12万人的饮水困难。6月份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农村
供水先进县”;水利局辖的渔政监督管理站被省水产局授予“全省渔政管理先进集体”。

(鹿传铎)

全国公路自行车(分段)标锦标赛
1992年全国公路自行车(分段) 锦标赛于9月16日至21日在平阴县举行。为了办好
这次比赛, 全县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从1992年3月份开始,新修县乡道58.6公里,
高标准的县城公路1800米, 新铺柏油路36万平方米,修补路基路面3.6万平方米,整
修了4座桥涵, 改建了体育场及配套设施,新上了履盖面较广的通讯设备。同时对县
城内外进行了综合治理,对比赛经过的12个乡镇46个村庄进行了美化、绿化,达到了
卫生整洁、面貌一新。
这次比赛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和单列城市的172名男女优秀运动员参加。
比赛设男子100公里团体计时赛, 850公里分段;女子50公里团体计时赛,600公里分
段赛。全县有13个单位,3200人,70辆机动车协助比赛,保证了比赛的圆满完成。

(鹿传铎)

县城区管道煤气工程建成投产
1992年5月,中共平阴县委、平阴县人民政府筹资750万元兴建城区管道煤气工程。
煤气站位于城西1公里, 占地120亩,采用三套2.0米煤气发生炉装置,正常使用二
套, 备用一套,生产能力为日产煤气6.8万立方米,全部投产后可满足县城居民生活
用气和工业、公共福利设施用气的需要。第一期工程完成了煤气站二套煤气发生炉的
安装及府前街1700米中低压输配管线工程, 年底已全部完成。已有400户居民用上了
管道煤气。

(鹿传铎)

济阳县
中共县委书记 任荷航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书庆
县长 李光喜*杨佩钦
县政协主席 阎维杰

1992年, 全县辖5镇、 15乡、 总人口51.83万人, 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耕地
97.64万亩。 工农业总产值1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工业总产值12.54亿
元, 增长55.9%,农业总产值5.35亿元,减少4.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3.11亿
元, 增长9.5%, 外贸出口商品供货值5037万元, 增长98.7%,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2.04亿元,增长17.2%,财政收入19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元。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1992年,济阳县补省政府列为全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济阳县从本地实际
出发,制定并实施了“抓好三项开发、建设四个基地、完善、一个体系”的发展战略。
①狠抓了三个开发项。 一是万亩万元产值田开发。 新建了2000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和
8500个普通单面塑料大棚,亩产值达到万元以上。二是10万亩优质棉开发。采用新品
种、 新技术,战胜严重旱灾、虫灾,亩产皮棉84公斤。三是2万亩水产综合开发,平
均亩产淡水鱼440公斤。②积极建设4个基地。一是新建了10万亩PH系列优质面饣小麦
基地, 小麦亩产375公斤,品质达到和超过同类进口小麦标准。二是建立了20万亩麦
棉套种和5万亩麦稻两作基地, 亩产值达到千元以上。三是10万亩优质果园基地已完
成8.5万亩。5.5万亩通过嫁接改造、强化管理,已进入初盛果期。四是建成了食草畜
禽基地。 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13.5万头,家禽存养127万只。牛羊肉系列化生产项目
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菜蓝子工程”项目。③完善培育市场体系。全县新建了以农产批
发、 零售于一体的8个专业市场。其中,孙耿黄瓜批发市场成为全省最大的黄瓜专业
批发市场;丬集皮毛市场是全省唯一的一处皮毛专业批发市场,被列为济南市十大专
业批发市场之一。

外贸出口实现翻番
1992年,全县出口商品供货值达到5037万元,超额92%完成市政府分配计划,比
1991年增长98.7%。主要措施:①坚持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
起上,一、二、三产业一起上的方针,全方位开放,多层次推进,积极引进外资,大
力兴办“三资” 企业。全县“三资”企业在原有1家的基础上,1992年猛增到10家,
合同利用外资额达到1100万美元。台湾四大财团之一的德辉集团蔡淑好女士来济阳认
祖归宗后, 投资823万美元与济阳县合资兴建的济阳商城将成为全省一流水平的县级
商城。②坚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认真实施“名优特新”战略,积极调整出口产业产
品结构,实行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相结合,建立了四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十
大工业品出口体系。四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即:30万亩棉花生产基地、10万亩蔬菜生产
基地、2万亩花生生产基地和1万亩圆铃大枣生产基地,年出口供货值达1500万元。十
大工业品出口体系是:机械电子、化工塑料、五金工具、陶瓷、针织、服装、黑陶工
艺品、 草柳苇编制品、芦笋罐头、脱水蔬菜等系列化加工项目,年出口供货值达353
7万元。 县机械厂研制的樱桃吊车和济阳镇黑陶厂开发的黑陶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工
艺和优良的质量,畅销国际市场,成为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③县委、县政府制定了
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措施,并对引进外资项目和开发出
口产品的有功者给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为
改善投资环境。全县修建城区街道14条,总长16公里;新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000吨;
新上1000门自动电话,实现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拨;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完成了“四通
一平”建设任务,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

(刘丕禄)

商河县
中共县委书记 张守忠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宋清芳
县长 董文利
县政协主席 马跃功

1992年,商河县辖21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耕地99.77万
亩, 比上年减少0.36万亩。人口56.42万人,比上年增加0.47万人。全县工农业总产
值1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工业总产值11.99亿元,比上年增长42.1%。
农业总产值5.93亿元,比上年减少9.1%,粮食总产3509万吨,比上年减少2.7%。但
夏粮总产22.13万吨,比上年增长2.5%,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总产1.68万吨,比上
年减少81.5%。城乡人民储蓄余额1.51亿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821.6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600元。

商河县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商河县自1991年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林果会战活动。到1992年底,全县林木覆
盖面积达1.4万公顷, 林木覆盖率为12.4%;已林网化面积5.7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
积的85.7%;在宜林地造林0.5万公顷,占宜林地面积的96.3%;村庄植树300多万株,
树木覆盖面积0.4万公顷, 占树庄总面积的32%。全县各项绿化指标均超过了部颁平
原县绿化标准,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为实现全县绿化达标,1992年县委、县政府实施并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狠抓了以实现绿化达标为重点的基础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首的林业绿化达标领导
小组, 并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动员宣传工作,顺利完成了筹集资金560万元、采购树苗
600万株的任务。 ②注重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绿化工作。影响商河县实现绿化达
标的薄弱环节,是县东北部林业基础较差的乡镇和各乡镇之间的交界处。县委成立了
专门的绿化工作组,重点加以解决,促进了全县绿化工作的平衡发展。③加强树木管
理,落实林果承包责任制。县政府于1992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强树木管理的通告》,
同时进行了全县林果承包合同公证工作, 全县共签订林果承包合同27738份,其中经
县公证处公证的15000多份。并根据春季干旱无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5次以树木浇水
为内容的重点检查。为了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县林业局还派出了所有的技术人员,深
入基层,加强技术指导,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使植树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1992年全县共完成成片造树888.6公顷, 新建林网13733公顷,完善林网18466.6
公顷,育苗304公顷,植树881万株,为绿化商河大地、造福后代子孙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

(王新华 李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