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测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7&rec=137&run=13

[气象业务与现代化建设]1992年全省24小时一般降水定性定量预报技巧水平为67.1
%, 长期天气趋势预报准确率普遍高于往年。测报三项错情率为1.1‰,农气三项错
情率为0.1%。全国城市电视天气预报经国家气象局评定,青岛第1名,济南第11名。
省气象台二期工程进展顺利。省气象台至国家气象中心的标准话路试验成功。省
局资料室“省级集约化地面报表微机制作处理系统” 第一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了10B
ASE-T双绞线微机网络, 全国地面气象报表全部实现了微机制作。开通了青岛至国家
气象中心的程控微机远程终端。省台至烟台、潍坊、泰安、济宁、枣庄、临沂、淄博
等7个市地局的计算机程终端已基本建成。 全省13个市地气象台全部实现了微机自动
填图分析。在潍坊进行了市地台至县局的微机远程终端试验。
为适应新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的需要,组织了全省指导预报技术方法会战,研制
了一批分区分片预报工具方法,部分预报会战成果已应用到汛期预报工作中。滨州、
德州等市地台的分片降水准确率已接近县站的业务预报。 1992年共上新课题9项,鉴
定验收课题12项。“山东省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方法研究”等两项课题获省科
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共举办各种培训学习班16期,培训583人次。共推荐14人到高校
进修。

[气象预报和服务]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除做好春播、三夏、三秋等农时关键季节的气
象服务工作外,还积极开展了小麦苗情预报、墒情监测、产量预报和病虫害预报,在
11个县推广了小麦节水灌溉技术。聊城棉花气象服务台、茌平气象科技小报,由于预
报准确,服务及时,信息量大,深受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对1992年的严重干
旱, 气象部门早在3月中旬就先后把“汛期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夏旱”的预报
及“抗旱防汛两手抓” 的对策建议及时向省政府做了汇报。对7月上旬全省久旱出现
的第一次中等以上降水过程,各级级气象部门提前10天就作出了预报,并广泛开展了
服务。 由于气象部门为全省抗旱夺丰收做出了贡献,王建功副省长7月12日专程到省
气象局表示慰问。影响山东的16号热带风暴,省气象台和威海、烟台、青岛、临沂、
淄博、 滨州等市地气象部门,提前3天做出了预报,及时向各级党政部门汇报,使这
次热带风暴造成的损失减小到了最低限度,几次受到省府主要负责同志的赞扬。
全省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2个作业日, 飞行29架次,累计作业影响面积达6
2万平方公里,增水13亿立方米,投入与效益比为1∶23.4。高炮防雹作业43次,降雨
作业29次。仅德州地区统计,高炮防雹面积就达1440万亩,减少雹灾35万亩,投入与
效益比1∶64。
在专业有偿服务工作中,适度引入市场经营管理机制,注重了专业有偿服务的业
务建设,推广了莱州局专业有偿服务广播程度,强化了服务流程的统一,加强了对专
业有偿服务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总结推广了博兴县局“县府主管,农委主抓,气象局
主办”的发展农村气象专业服务的做法,及青岛、烟台等市地局发展城市用户和为海
上渔业生产、 安全搞好服务的经验。全省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用户1.8万个,合同额比
1991年增加19%, 服务经济效益达8亿元。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发展迅速,全省气象
警报发射机已达到290部, 接收机1.94万部,气象警报系统已覆盖全省96%的县市、
88%的乡镇和12%的农村。

[全省气象部门机制改革起步]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大胆引进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机
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大增强了部门内部活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省
局制定下发了加快改革步伐促进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各市地局也普
遍制定了调整气象事业结构的意见。一些县局已经初步形成了气象事业“三大块”的
新格局。国办发[1992]25号文件和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
下达后,部分县已经建立了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多种经营工作出现了日益发展的好势
头,聊城、威海、高密、东明、莱州等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全省气象部门共有经济实体24个,其中公司16个。有经济实体或经营项目的县局站达
20个。 全省多种经营纯收入44.1万元。从事多种经营的人员已达8人。各级气象部门
还结合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意识
明显增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在全省气象部门实行了包括业务、
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综合目标管理。聊城、菏泽、烟台等市地局适度引进竞争
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

[精神文明建设]针对改革开放和气象部门结构调整出现的思想问题,全省各级气象
部门加强了有针对笥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组织各种形式
文体活动、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创建“双文明”和争创“一先两优”等活动,职工
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气象宣传工作进入全国前10名。
有13个市地局达到省局制订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近1/3的局站被当地党政部门评为
“文明单位”。高密县气象局被国家气象局授予先进气象站,东明县气象局局长耿建
国同志被授予优秀局长,即墨市气象局耿受菊同志被授予优秀气象员。

[1992年全省气候评价] 本年度全省平均气温13.0°C,较常年偏高0.2°C。气温分
布不均, 鲁中山区、鲁西南及鲁北部分县市偏低0.1-0.4°C,其余地区偏高0.1-0.7
°C。冬春偏暖,秋季偏凉,夏季温度接近常年。年降水量全省平均499.9毫米,较常
年偏少199.6毫米。除鲁南个别县市较常年偏多10-80毫米外,其余各县市较常年偏少
30%左右。 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82小时,较常年偏少126小时。综观全年气候,
冬春光、温、水条件较好,春末及夏季的严重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及16号台风
等气候灾害,给农业、水产、养殖业等造成重大损失。是一个多灾的年份。就农业气
候条件而言属一般较差的年景。
1992年山东大旱, 干旱面积7月上旬达7460万亩,是建国以来的大旱年之一,直
接经济损失90亿元左右。干旱使棉花播种面积减少130万亩,200万亩夏播棉几乎全部
枯死,总产量比1991年减少51.1万吨;干旱使花生的播种面积比1991年减少60多万亩,
基本绝产60多万亩, 总产量比1991年减少1800万担;干旱使3000多万亩秋粮减收3-4
成;干旱对黄烟、林果、渔业均造成严重影响,减产均在亿元以上。
全省有110多个县次出现暴雨、 风雹,累计受灾面积1200余万亩,其中农田受灾
面积1100万亩, 果树受灾面积88万亩,损坏民房15.9万间,死亡28人,伤235人,直
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 8月31日至9月2日,受16号台风影响,山东11个市地的43个县
出现暴雨或海潮,直接经济损失47.07亿元。

(杨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