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7&rec=116&run=13

[市场建设有新突破]1992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主动当好参谋,积极出主意、
想办法、做工作,市场建设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形势。到年底,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已发
展到7632处,比上年增加638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089处,增加224处。各地注重培
育市场体系,加快了生产资料和要素市场的建设,全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参与管理的
生产资料和要素市场达200多处。 在市场数量增加的同时,一大批档次高、规模磊、
辐射广、功能全的市场相继建成,还有一批投资亿元左右的集贸城、服装城、商贸中
心等型市场正在建设中。使全省市场的档次、规模和效益上了一个新台阶。市场建设
全年投资达2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倍以上,超噎前10年投资的总和,居全国首位。
工农兵学商,多方办市场,市场建设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全省已形成了大中小
结合,专业综合协调,批发零售配套,多形式、多类型、多功能的集贸市场流通网络。

[城乡集贸市场社会经济效益明显]1992年全省集贸市场已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
年成交额达303.3亿元, 比上年增长56.5%。其中城市145.6亿元,农村157.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90.6%和34.3%;其中有43处市场年成交额超过亿元。城乡集市商品
零售额221.6亿元, 比上年增长42.9%,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5.3%,比上年增加
3.87个百分点。集贸市场“聚天下之货,利天下之民”,城镇居民所需的肉、禽、蛋、
菜、 水产品、干鲜果品,基本上都来自集贸市场。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省财政补贴5
亿元。特别是粮油实行购销同价后,集贸市场在稳定群众生活,维护安定团结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集贸市场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全省围绕集贸市场从事第三产业
的企业有10万家, 50多万人;从事贩运活动的达200万人。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农业
围绕市场变,工业围绕市场转,商业转红市场办,城市围绕市场建,许多地方的市场
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全省通过集贸市场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带动起来
的专业村6414个、专业户64万多户。在寿光、淄川、即墨、临沂等许多地方,进入市
场经营的农民人均年收益都在3000元以上。集贸市场已成为农民学习市场经济,发展
商品生产和奔小康的一所大学校。集贸市场还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省有4.5万多家国有、 集体企业进场设点经营,全年推销商品达43亿元。许多企业
以市场为导向,新产品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
流动。这些市场也为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集贸市场从开始就实行了人不
分公私、货不分南北、业不分工商、全方位、开放式的交易,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市场
公平竞争,自主经营,共同发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打破了地区封锁、部门分
割、行业垄断等原有流通体制的弊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省工商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