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66&run=13

〔全省化工生产概况〕1991年是实施化工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年化
工生产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利税由降转升,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全年县以上企业完成化工总产值136
.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利税总额达到14.13亿元
,增长11.3%,扭转了1990年度的利税大幅度下降的严峻局面,实现了效益与速度的
同步增长。此外,可比产品成本、资金周转和占用、企业扭亏、劳动生产率等指标,
完成情况都好于上年。
二是销售收入大幅度上升,生产计划顺利完成。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3.5亿元,
比上年增长17.54%,高于产值增长6.44个百分点。销售增长促进了生产。省考核的
18种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均比上年增长,除纯碱、化肥因限产压库稍有欠产外,其余
16种产品均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其中:化肥完成121.24万吨,增长1.41%;农药1.7
万吨,增长17.65%;纯碱79.78万吨,增长4.21%;烧碱26.32万吨,增长2.7%;油
漆6.39万吨,增长0.42%;染料1.21万吨,增长10.67%;轮胎837.43万套,增长38
.49%。(全省化工主要产品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见附表)。
三是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消耗和成本下降。省考核的13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达
到84.6%;国家和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新创优质名牌产品108种,其
中青州化肥厂生产的田乐牌碳酸氢铵和张店化工厂生产的001×7阳离子树脂获国家银
质奖,31种产品获化工部优质产品奖,75种产品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优质品率由上
年的43%提高到45%。省考核的14项消耗指标的稳定降低率达到71.4%,万元产值综
合耗能下降6.4%,节约标准煤46.46万吨。可比产品总成本比上年降低了0.8%,扭
转了产品成本自1985年以来只升不降的局面。
能够取得这些成绩,除经济回升的大环境好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外,主要是各
级化工主管部门从实际出发,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扎扎实实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精心组织生产。面对市场疲软,产品滞销、资金紧张
等困难,各级化工主管部门采取分析形势议有利条件,回顾工作找经验教训,算帐对
比看潜力所在的方法,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和保持了“市场疲软思想不能疲软,效益
滑坡工作不能滑坡”的良好精神状态,从适应性调整、按需生产和强化销售等方面层
层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产销形势不断好转,呈现了资金减少、亏损下降、效益
日升加快的好势头,保证了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深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各级化工主管部门都把深入开展“
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作为总揽全年化工生产建设全局的中心任务,普遍加强了
领导,制订了奋斗目标,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的“重点”,全立位、多层次地加大措施,收到了好效果。青岛市橡胶系统通过开展
“怎样为质量、品种、效益年献计献策”大讨论,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万多条,
完成“揭榜攻关”项目236项,创造经济效益1700万元。小化肥行业采取内抓管理、
外促销售、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措施,消耗下降,成本降低,全行业由上半年亏损
812.8万元转为全年盈利1362.5万元。各级化工工会把“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与提合理化建议,“七比、七赛、创七杯”活动结合起来,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
0万多条,完成技术攻关490多项,创造价值2亿多元。
三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调动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开展
社会主义教育活动、“迎七一、我为党旗添光彩”系列活动、党的宗旨和廉洁勤政教
育活动以及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培育和激励了广大干部职工爱党、
爱国、爱厂的革命精神和主人翁的使命感,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下
,保持了清醒头脑和积极稳定的情绪,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生产建设任务。

〔化肥行业扭亏增盈〕由于连续几年的化肥进口失控和中苏边境贸易化肥的冲击,1
991年全省化肥行业,特别是小化肥企业陷入了产品滞销、库存增加、资金沉淀的困
境。头5个月,全省小化肥行业厂内积压化肥达95万吨(实物量),相当于小化肥全行
业2个月的产量,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限产、甚至停产。由于积压,被迫降价销售
,上半年吨碳按平均降价20余元,使化肥行业减收4000多万元,全行业由上年同期盈
利3976万元变为亏损306.5万元,其中小氮肥全行业亏损812.8万元,与上年同期盈利
4816.8万元相比,净减少效益5629.6万元。
面对化肥生产的重重困难,全省化肥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从支援农业生产
的大局出发,积极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汇报反映化肥企业的实际问题,争取各级政府和
部门人产品销售、资金投放、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等多方面重视和支持化肥工业;实施
以厅长名义呼吁社会关注化肥销售,推行郯城、泰安等县市抓化肥销售的经验,以及
有关企业发动职工开展全员销售等促销措施,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打开销路;对亏损
企业逐个排队、逐个分析、逐个帮促,落实扭亏、减亏责任制,从扭亏中增效益;加
快小氮肥以合成氨蒸汽自给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和小化肥改产小尿素、小
磷铵的品种改造,提高对市场的适应和竞争能力;深入开展学“吉化”活动,深化改
革,加强管理,从企业内部增强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经过方方面面的综合治理,
全省化肥行业全年生产化肥121.24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氮肥102.15万吨,
基本与上年持平;磷肥19.09万吨,增长11.7%;能源、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下降,其
中吨合成氨煤电耗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8公斤和8千瓦时,吨氨成本下降42.96元;实现
盈利2922万元,特别是小氮肥行业实现扭亏为盈,全年盈利1362.5万元。

〔科技进步工作〕为了认真落实“科技兴鲁”和“科教兴鲁”的方针,1991年省化工
厅成立了以厅长和分管科技工作副厅长为首的科技进步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厅科技
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化工科技工作的领导,全省化工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开展了70余项科技攻关,取得了25项较大科研成果;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36项
,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5项,省星火科技奖7项,化工部科技进步奖4项。这些成
果既解决了生产建设中的许多技术难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为企业今后发展
提供了技术积累。仅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的25项成果,年增产值9800多万元、利税2
850多万元、创节汇300多万美元。二是组织了100多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
设备开发,鉴定投产了110项填补省空白以上水平的“四新”产品,其中8项达到国际
水平,24项填补了国内空白,21项获得优秀新产品奖。这些新产品绝大多数都是附加
值高、技术含量高、专用性强的精细化工产品,既优化了产品结构,又实现产值7.0
2亿元、利税1.32亿元,提高了化工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了小合成氨综合节能技术
、小尿素和小磷铵品种改革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效益。截止到1991年底,累计实现蒸汽自给和水闭路循环的小化肥企业分别达到34个
和55个,年增加综合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四是在260多个基建、技术项目中,通过
外部引进和内部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起点。五是
进一步密切和扩大了与化工部科研总院、省内外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开
展了“科技进步在我省化工发展中的作用”的软课题调研;制定了山东化工“八五”
科技进步规划等,扎扎实实地抓了化工科技进步的基础工作,为今后山东化工依靠科
技进步创造了好的条件。

〔外经外贸迈出新步伐〕1991年,全省化工系统全年累计完成出口化工产品收购总量
21.4万吨,比上年增长119%,完成出口产品收购额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保持了持续大幅度增长的好势头;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外商进行了接触和交
往,签订利用外资合同协议、意向书34项,利用外资合同额6314万美元,是“七五”
计划中年均利用外资的1.75倍;重点在橡胶制品和有机化工行业设立专项引进技术项
目20余项,其中已经批准9项,总投资2.13亿元。这些项目建成之后,对于优化产品
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发展有山东特色的有机氟、DMF、三聚氰胺、氯化聚乙烯、子
午胎、高中档胶鞋等重点化工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1991年,全省化工系统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比
投入增长较快的“七五”期间年均还多5.3亿元,其中基建7.72亿元、技改6.98亿元
。试车投产或基本建成的基建项目38个、技改项目166个,新增主要化工产品生产能
力有:基本化工原料12.28万吨、化肥5.41万吨、农药2300吨、染料820吨、油漆255
0吨、塑料1.3万吨、有机原料2.7万吨、颜料1.3万吨、各种试剂和助剂2600吨、自行
车胎60万套、胶管500万英寸米、运输带和三角带455万平米、胶鞋450万双。这些生
产能力的形成,明显提高了浓度化肥的比重,增加了农药新品种和多种急需的有机化
工、精细化工产品,使全省化工产品结构调整开始见到成效,对今后几年全省化工的
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1991年全省化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主要特点是,遵照保农业、保重点、保配
套和抓质量、抓进度、抓扫尾的“三保、三抓”原则,采取现场办公、协调指导、多
方筹措资金和落实原材料等措施,把重点放在抓“七五”重点项目扫尾、化肥品种改
造和建成项目的消缺完善上,较好地发挥了投资效益。“七五”重点项目除淄博丙烯
腈之外,均已建成,并陆续发挥效益。建成的重点项目中,潍坊纯碱厂进一步落实了
消缺完善措施,实现了正常稳定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在全国三
三碱厂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1991年底通过了预验收;鲁北化工总厂“三、四、六”
工程(即:3万吨磷铵、4万吨硫酸、6万吨水泥),通过了国家级考评验收,为在全国
、全省推广和完善小磷铵提供了经验;鲁南化肥厂一期工程粉煤气化基本建成,二期
工程正抓紧施工。小化肥品种改造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工
程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建成的8套生产装置全部投产,得到了省、化工部领导
的好评,成为全国小化肥品种改造走在前列的省份之一。
附表:1991年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及增长情况

(单位:吨)

┌─────┬─────┬─────┬───┐
│产品名称 │1990年产量│1991年产量│±% │
├─────┼─────┼─────┼───┤
│硫铁矿 │221617 │254800 │14.97 │
├─────┼─────┼─────┼───┤
│磷矿 │12056 │12000 │-0.005│
├─────┼─────┼─────┼───┤
│硫酸 │739064 │817300 │10.59 │
├─────┼─────┼─────┼───┤
│烧碱 │245686 │263200 │2.70 │
├─────┼─────┼─────┼───┤
│纯碱 │765600 │797800 │4.21 │
├─────┼─────┼─────┼───┤
│电石 │74604 │90600 │21.44 │
├─────┼─────┼─────┼───┤
│合成氨 │1472198 │1500297 │1.91 │
├─────┼─────┼─────┼───┤
│化肥 │1195520 │1212443 │1.41 │
├─────┼─────┼─────┼───┤
│其中:氮肥│1024604 │1021545 │-0.003│
├─────┼─────┼─────┼───┤
│磷肥 │170916 │190898 │11.69 │
├─────┼─────┼─────┼───┤
│农药 │14449 │17014 │17.66 │
├─────┼─────┼─────┼───┤
│纯苯 │8777 │8880 │1.17 │
├─────┼─────┼─────┼───┤
│甲醇 │5881 │8870 │50.82 │
├─────┼─────┼─────┼───┤
│冰醋酸 │9853 │10200 │3.52 │
├─────┼─────┼─────┼───┤
│合成橡胶 │6205 │6684 │7.72 │
├─────┼─────┼─────┼───┤
│染料 │10933 │12100 │10.67 │
├─────┼─────┼─────┼───┤
│油漆 │63665 │63933 │0.42 │
├─────┼─────┼─────┼───┤
│聚氯乙烯 │36112 │41406 │14.66 │
├─────┼─────┼─────┼───┤
│轮胎(万条)│604 │837.4 │38.64 │
├─────┼─────┼─────┼───┤
│原油加工 │1213300 │1289300 │6.26 │
└─────┴─────┴─────┴───┘

(徐冠慈 王德标)

〔齐鲁石化公司概况〕1991年,齐鲁石化公司生产建设和经济管理均取得好的成绩,
全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完成工业总产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7.82%。
二、实现利税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人均实现利税3.15万元,比上年
增和20.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14万元,比上年增长4.26%;还贷11.82亿元,上
交中国石化总公司款13.1亿元,均超额完成计划。
三、实现创汇3.1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3539万美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
,换汇成本明显下降。
四、主要产品产量上了新台阶,超额完成全年奋斗目标。原油加工量完成725万
吨,比上年增长54万吨;橡胶生产10.4万吨,比上年增长5.54%;乙烯生产25.3万吨
,比上年增长9.5%;甲醇生产8.04万吨,比上年增长58.6%。
五、装置达标取得新进展。共有2套装置保标,3套装置实现年达标,2套装置实
现季达标,1套装置实现月达标。
六、稳妥地实现了体制、管理和生产二改一的平滑过渡,体制改革基本到位。
七、科研攻关和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共有10项科研成果获总公司以上奖励,开发
了16种新品种、新牌号;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有较大发展,重大技术措施项目收到明显
效益。1991年公司被山东省评为科技进步先进企业。
八、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并被评为山东省优质工程。工程总
体设计被评为国家金质奖,乙烯配套项目建设按控制项目进行,重油加氢工程建成,
蜡油加氢装置投油一次成功。

〔体制“二改一”工作〕1991年,齐鲁石化公司认真贯彻执行齐发(1990)290号《关
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文件精神,大力推进二级法人变一级法人的体制
“二改一”进程,使公司的整体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调整和精简了机关机构,减少了层次,干部
实行公开招聘,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改进了工作作风。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各行
业的治理整顿,对外委运输、配件加工、设备制造、工程施工,检修等问题进行整顿
,建章立制,加强检查监督,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失控状态,为体制“二改一”打下了
基础。
在计划方面,完成了对基建、重大技措项目、更新改造项目的集中管理;在财务
方面,实行了公司整体成本核算,对7项专用基金和基建投资实行统一管理;在物资
供应方面,新区全部集中管理,老区划定范围逐渐过渡;在生活后勤方面,对公司机
关、事业单位的房产实行了统一管理;在产品销售方面,实现了销售计划、订货、合
同、人员、机构五统一,取消了老区各生产厂的法人资格。
新体制的运行,初步显示出了集中管理的优越性,整体优势得以体现。一是内部
关系基本理顺,各厂的全局观念明显增强。全公司20多种互供物料,都能按指令及时
供足。为保公司全年利税实现,胜利炼油厂在1991年最后两个月增加利税2800万元。
二是专业化管理得到加强,增添了活力。汽运公司、检修公司等辅助生产单位,结束
了工作量不饱满和吃公司补贴的历史,扭亏为盈,实现利税创历史最高水平。三是整
体效益明显提高。计划“二改一”,杜绝了计划外项目;财务“二改一”,扭转了二
级单位各行其是的局面;供应“二改一”,压缩库存2841万元;销售“二改一”,既
保证了改革到位,又保证了公司利税任务的超额完成。

〔重油加氢工程建成投产〕重油加氢装置及配套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项目,
总投资7.6亿元,包括生产装置、公用工程等36个单项工程,其核心部分减压蜡油单
代加氢裂化装置(SSOT)及减压渣油加氢处理装置(VRDS)是从美国雪佛隆公司引进的专
利技术。该工程是一项工艺复杂、技术密集、自动化程度高,高温、高压、自动化难
度大的系统工程。自1988年10月6日破土动工,到1991年11月20日重油加氢(SSOT)投
料并于23日实现全部产品合格,历时3年多,取得安全、正点、优质、高效、一次开
汽成功的全面胜利。建设和开工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环节:
一、加强领导,形成强有力的指挥体系。中国石化总公司十分重视该工程的建设
,总公司领导多次现场指导、协调工作。齐鲁石化公司成立了重油加氢开工领导小组
,并派生产、调度、环保、技术、消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靠在现场及时帮助解决
问题。胜利炼油厂组成了由厂领导挂帅,包括80名工程技术骨干的开工指挥部,为工
程全面建成提供了可靠的组织、指挥保障。
二、树立超前意识和科学态度,统筹协调,周密安排,为了确保重油加氢开车一
次成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是及早选拔培养技术高、思想作风好的业务骨干,
为装置开工早准备人才;二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装置顺利开工铺平道路。为使开
工方案科学稳妥、周密严谨,制定出了详细的事故预想方案。本着程序不简化、步骤
不减少、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及时组织对各个方案的审查论证,补充修改。整个试运
过程中,共制定各类网络图433份,各类开工方案16种约140.7万字,其中SSOT开工方
案修改13次。
三、攻克难关,确保在“11.20”总控制点顺利投料。重油加氢及配套系统引进
项目多,工艺复杂,在建设、试运开工过程中遇到许多难点,如重油加氢的心脏部位
之一的循环氢压缩机,经过多次调试,密封油差压仍达不到要求,外国专家对此也无
良策。对此,公司领导给予高度重视,要求技术骨干全部靠上,终于找出问题原因并
及时解决。高压进料泵在临近“11.20”投油总控制点时相继几次出现故障。经有关
单位全力配合,终于攻克难关。
四、技术练兵,粗益求精,严格把关,一丝不苟。胜利炼油厂一方面加强技术培
训,另一方面狠抓技术练兵。从1991年4月至8月,重油加氢、二制氢等10个单位、2
3个工程的700多名职工参加了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取得技术比武理论平均85.6分,实
际操作平均85.74分的成绩。

〔抓装置达标促产品质量〕1991年,齐鲁石化公司在开展装置达标活动中,建立了1
2个达标保证体系,狠抓了原材料进厂和内部互供,积极与胜利油田、燕山石化公司
等兄弟单位联系协调,确保了计划内原油、石脑油等原料的供应。同时通过代料、买
料加工、原料串换、组织进口等多种方式,广开原料渠道。加强以调度为中心的协调
工作,搞好统筹平衡。各生产厂通过优化工艺,优化操作,优化资源,确保原料互供
,使装置达标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在抓装置达标过程中,加强对工艺技术管理的考核检查,对主要生产装置运行情
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评价,修订了27套生产装置的工艺指标,并相互改进了操作方法,
使偏离设计值现象明显下降,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公司狠抓质量管理,深入落实质量考核经济责任制,实行质量否决权
制度,加强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把关,健全了70多种主要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
,极大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1991年,公司全年产品合格率99.9%,优质品率76%,其中7006A等6种产品创部
优,ZCM-7等5种产品创省优,并有93#汽油,HOPE6147等16种新品种、新牌号投放市
场。

〔科研开发和成果应用〕1991年,齐鲁石化公司在科研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MBS、
MAA等成套工艺技术开发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开发的HDPE6147等16种新产品、新
牌号,均投入生产并发挥了较好的效益;年初确定的62项科研项目均按计划进度进行
;承担总公司的23项研究课题全部完成;33个专业技术攻关组均按公司经理指令要求
,实现了攻关目标。
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新研制的轻油制氢催化剂、水稳剂、择形分子筛催化剂等
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为企业增加了效益。公司在催化剂、添加剂、助剂等“三剂”上
,国产化率达55%。在技术措施实施上,逐项编制工程计划网络图,落实经济责任,
使甲醇装置改造等10项重大项目以及15项一般项目均按统筹进度进行。与此同时,公
司开展了大项目的申报立项及远期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为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做好
了技术准备。全年有10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公司被评为山东省科技进步先
进企业。

(隋庆华 李守苓)

〔胜利油田概况〕1991年,胜利油田紧紧围绕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总
目标,加强油气勘探,组织均衡生产,扎扎实实地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深入进行以“学讲唱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一步深化以承包责任
制和项目管理为重点的油田内部改革,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取得了9项新成果

一、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建设计划。全年完成二维地震测线4552公里,三
维地震测线1441平方公里。完成钻井进尺316.8万米,其中定向井进尺57.7万米,比
上年增长86.3%,比“七五”期间年均数多27.4万米。全年完成原油产量3355.19万
吨,比年计划超产5万吨,是胜利油田历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完成天然气工业产量
14.38亿立方米,完成年计划14亿立方米的102.7%。油田注水量完成2.08亿立方米,
为年计划的101.4%。原油销售完成3174.2万吨,其中出口原油516.5万吨,创汇6.7
亿美元;天然气销售完成3.68亿立方米,其中供齐鲁石化公司3.16亿立方米。新建原
油生产能力全年完成403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8%。勘探开发建设总工作量完成4
9.85亿元,控制在计划以内,与上年持平。自营建安工作量完成4.2亿元,为年计划
的131.3%。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全年完成92.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5%。
上缴税金完成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粮食产量完成9911万公斤,为年计划的
110.1%。
二、在油气勘探上,发现、探明、扩大了临南、樊家、埕岛、大王庄等4个中型
油田,发现了水平油田等12个含油气构造和地区,在垦利油田东区、邵家地区等10个
地区,扩大和落实了一批老含油气断块和非背斜油藏的石油储量,油气勘探有了新的
突破。
三、年平均日产液量及注水量,月注采比、注采井数比、注采对应率、注水层断
合格率、地层压力稳升率均有上升,含水上升率、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都有所下
降,油田开发水平有了新提高。
四、全年生产稠油139万吨,超年计划7万吨,比1990年净增30.6万吨,建成新区
生产能力近50万吨。
六、水平井钻井技术有突破性进展。成功地完钻7口水平井,其中有6口水平井试
验获高产,创造了全国水平井最多、油层最厚、水平井段最长、地层预测与钻遇油层
符合率最高等好成绩。
六、地面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新建扩建原油脱水站、转油站、接转站6座
,增加年原油脱水能力270万吨;新建扩建注水站和注水装置31座,增加日注水能力
18.6万立方米;建成污水处理部10座,增加日污水处理能力22万立方米;建成并投产
胜利电厂一号机组以及35KV~220KV变电站8座,新建输电线路33.5公里。
七、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经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考核验收,
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于1991年8月28日正式批准,胜利石油管理局晋升为国家
二级企业。
八、科研攻关取得新成绩。全年有76项科研成果通过评审鉴定,其中有7项达到
国家先进水平,有6项属国内首创,有1项获国家发明奖,有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有1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局共实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造项目2565项,获直接
经济效益7966.83万元。
九、农副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生产粮食9899.5万公斤,肉类53万公斤,蛋类9
67万公斤,牛奶150.2万公斤,虾141.2万公斤,鱼316.7万公斤。

〔产品质量效益好于往年〕一、生产成本上升幅度得到有效遏制。商品原油单位成本
,比1990年增长幅度下降8.6%;钻井进尺综合单位成本较上年增加34元,增长幅度
为5.4%,降到了近8年来的最低水平;三维地震单位成本比上年下降18.5%;自营施
工工程成本降低6%。
二、产品质量进一步上升。外运原油含水率为0.49%,比上年的0.63%下降0.1
4个百分点;钻井工程质量合格率比上年增长0.19%;地震测线优良率较上年增长3.
3%;自营施工工程质量优良率达89.78%。
三、油田开发取得较好效果。油田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分别控制在17.59%
和8.50%,比上年分别下降1.3%和1.8%,原油含水上升率比上年下降0.4%。
四、企业经济效益有新提高。1991年生产吨油比上年减亏7.17元,建设单位原油
生产能力综合投资比上年下降13.5%,管理局综合资金回收率达101%。

〔胜利石油管理局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1年8月28日,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
会正式批准胜利石油管理局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标志着胜利油田企业管理已达到了
一个新水平。
1986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石油天然
气总公司、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企业升级工作的部署,胜利石油管理局动员广大干部
职工在全油田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的企业升级活动
。首先层层建立健全了企业升级工作体系,又对33个二级单位开展了局内模拟升级试
验,制定了包括质量、消耗、效益、安全等内容的内部升级指标体系,把总公司考核
管理局的12项指标分解为326项,分别下达到各业务处室和各二级单位,各二级单位
又分解为7291项小指标,以任务书的形式分别落实到科室、大队和基层。在工作中,
他们还先后抓了胜利采油厂、钻井总公司、临盘采油厂、河口采油厂等二级单位的典
型,多次召开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介绍他们在企业升级中的做法和经验。各二级单
位在升级中抓了61个三级单位典型、80个科室典型、229个基层队典型、175个单项管
理工作典型,先后召开了481次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截至1991年上半年,石油天然
气总公司要求的9项管理工作都基本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
1991年7月份,山东省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成联合考核验收组,对胜利石油管
理局的企业升级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认定达到了国家二级企业的标准。

〔水平井钻井技术获重大突破〕水平井钻井技术是8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
来的先进钻井技术。胜利油田于1990年开始对水平井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复式油藏的特点,经过反复讨论后,设计了第一轮瞄准不
同地质和油藏类型的水平井,动用4台钻机同时投入研究试验工程。截至1991年底,
水平井共开钻9口,其中探井4口,开发试验井4口,高难度巷道井1口。1991年3月28
日开钻、6月12日完井的永35-平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中曲率半径水平井,日初产原
油达160吨,比同类直井产量翻了一番。1991年7月15日开钻、8月23日完井的草20-平
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稠油热采水平井,钻穿油层423.77米,日初产原油181吨,为同
类直井产量的4~5倍。1991年6月29日开钻、11月9日完井的水平20-1井是全国第一口
巷道式水平井,在埕科1井发现的最佳油层(20号)水平钻进601米,油层内水平段长达
555.43米,日初产原油176吨。通过水平井技术攻关和先导试验,已在水平井地质设
计、中长曲率半径水平井钻井优化设计和井身轨迹控制、水平井造斜定向及固井工具
配套、钻井液钻井取芯、套管固放磁测井、裸眼测井、射孔、分层试油及试采等方面
,取得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初步具备了勘探、开发、技术配套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
提高水平井勘探开发技术水平打下了基础。

〔孤东二号联合站建成投产〕1991年9月15日,孤东二号联合站建成投产。该站位于
孤东油田北部,占地10.21万平方米(约153亩),概算投资4100万元。由胜利石油管理
局设计院规划研究院设计,油建一公司、二公司承建。该站担负6个采油队,32座计
量站,300多口油井的油气集输及综合处理任务。其主要功能有油气集输、油气分离
、原油高沉降、污水处理、污水回注、原油稳定、分队计量、消防及变配电等功能。
其中,污水处理、原油稳定、原油变管计量,区域阳极保护等均采用油田最新成果和
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工艺。
孤东二号联合站主要设计参数是年处理液量1700万吨,年集输能力200万吨,天
然气处理能力10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日,注水能力4万立方米/日
,配套变电能力110千瓦变电所一座。
(张忠民 孙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