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58&run=13

〔1991年对外经济贸易综述〕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山东省实施新的
外贸体制的新一轮外贸承包经营的第一年。在国内外经济条件不宽松、面临困难较多
的情况下,山东省紧紧围绕扩大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坚定不移地贯彻
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深化经贸体制改革,加强对经贸工作的领导,密切部门间
的协作配合,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合力。一是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改革经贸体制,实行
经贸合一,理顺经贸关系的重大决策,调整充实了经贸部门的领导班子,强化了全省
经贸工作的宏观协调和指导作用,改变了经贸分离、优势不能互补的局面。一年来,
省委、省政府领导倾注了很大精力抓对外经贸工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听取
省经贸委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了
新的一轮承包。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省政府决定改革地
县外贸体制,将地县级外贸企业划归地县管理。并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外贸体制的若
干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同时,在全省1988~1990年3年外贸经营承包的基础上,根据
国务院关于建立外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机制的要求,研究确定了实施承包的
原则,修订和完善了承包方案。新一轮承包,实行工效挂钩,奖罚分明,有力地调动
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二是加强了对外宣传联络,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经贸活动。一
年来,先后在南朝鲜、澳大利亚、阿根廷、德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八
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经贸展览会。省委书记姜春云、省长赵志浩分别出席了在德国和
香港举办的展览会, 在海外产生很大影响。在省内,举办了“山东-台湾”经济贸易
洽谈会,承办了由三省一市参加的’91中国青岛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此外,各市地
还举办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经贸活动,寓经贸洽谈于文化、旅游活动之中,收到
很好的效果。四是部门之间动作协调,配合密切。省直十多个部门的30多位厅局长和
处长组成的经贸工作组,常驻青岛,调查研究,帮助外贸企业搞好承包,落实任务,
排忧解难,使许多工贸、商贸间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各级业务综合部
门、 金融部门、 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主动提供服务,简化手续,为外贸开放
“绿灯”。各新闻宣传部门也给予经贸部门以积极配合和支持。五是各级经贸部门加
强了宏观协调和指导,狠抓了规划建设和政策研究,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职能作用。
省经贸委全年起草了近20个重要文件和研究报告,其中当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3件。
有些重要研究报告成为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对外开放
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大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
--出口创汇稳步增长。 全省出口创汇38.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2%,超额完
成了全年计划,实现了“保六争十”(即保证增长6%,争取增长10%) 的目标。剔除
石油后, 其他商品出口完成3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20.9%),达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与全国同步增长的要求。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出口换汇成本和费用水平首次出现双下降。全省地方
承包经营商品出口综合成本5.55元, 按可比口径比1990年减少0.23元; 费用水平由
1990年的7.7%下降到6.6%,经过综合运筹后,全年净盈利3000多万元。
--利用外资迈出新步伐。全省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61个,合同外资额8亿美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92%。其中,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01家,合同外资额6.5亿美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倍和1.8倍。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较大进展。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23项,
合同金额5952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017万美元,年末在外人数2352人,分别比上年增
长35.2%、76.3%、76.2%和60.9%;全年新建海外企业13家;新争取国际无偿援助
30项,受援金额1247万美元。

〔全省外商投资工作会议〕1991年11月20至22日在济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市地政
府、行署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市地经贸委主任和先进“三资”企业代表及
部分省属外(工)贸公司的代表。省长赵志浩、副省长郭长才、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副会长刘志诚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分析了全省外商投资工作形势,总结交
流了经验,表彰了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和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讨论了省经贸委草拟
的《山东省鼓励现有企业利用外资的规定》等四个法规性文件。
会议对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搞好外商投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议强调,当前
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要审时度势,增强紧迫感、
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以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全省对
外开放的新局面。90年代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一靠科技进步,二靠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捷径,把两者有机地结
合起来,是振兴山东经济的最佳选择。
会议提出,今后外商投资工作要继续坚持积极、稳妥、放手发展的方针。首先要
办好现有“三资”企业,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要善于学习,重视培养人才,依法管好
“三资”企业。要继续拓宽引进外资的渠道,扎扎实实地作好提高项目质量的基础工
作;要把握好引进重点,推动利用外资向高层次发展;要强化“三资”企业经营管理,
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要搞好“三资”企业的外部管理工作,提高对“三资”
企业的服务水平;要加快骨干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投资
环境。
赵志浩省长在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外贸体制改革的成果,加快经营思想、
经营作风、经营战略、经营机制的转变,进一步深化省、市地、县三级外贸体制改革,
理顺关系,减少环节,增强竞争力。要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外贸出口代理制,扩大出
口,争取更多的生产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自营出口。

〔全省经贸工作会议〕1991年12月24至30日在济南召开。全省各市地市长专员和经贸
委主任以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省属专业外贸公司经理参加会议。省委、省政府领
导赵志浩、李春亭、马世忠、张瑞凤、宋法棠、王建功、郭长才、王裕晏等出席了会
议。
郭长才副省长做了《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的重要讲话,提出了1992年全省对外经贸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扩大出口
创汇,积极、稳妥、放手地利用外资,把对外经贸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强调
各级政府、各级经贸部门,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深化经贸体制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管理体制。各地要扎扎
实实地贯彻执行省政府 《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通知》 和
《批转省经贸委关于深化地县外贸体制改革的请示的通知》。加快经贸管理机构合一
的进程,切实搞好地县外贸体制改革;要改革和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认真抓好
四年承包方案的落实。承包经营的重点,应放在练“内功”、“挖内潜,提高经济效
益,扩大出口创汇上;要大力推行出口代理制。
2.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切实抓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要以“铁面无私、
铁石心肠、铁的手段、铁的纪律”来对待重合同、守信誉、提高出口商品质量问题。
省计委、经委、经贸委及金融部门,要加强对全省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组织、规划、
协调和资金筹集,除在新建项目安排和工业技术改造方面继续向出口产业倾斜外,每
年要多筹集一些资金,用于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出口项目建设,逐步建
立起贸工农一体化的出口生产体系;要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抓住改良品种,提高质量,
提高加工深度,改进包装装潢,改善储运条件等关键环节,实行科研攻关和引进技术
相结合,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基地建设得更好;要以明确的产业政策指导工
业制成品的结构调整,重点抓好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技术
改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创汇产品出口。
3.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创汇。在继续巩固和发展日本、港澳、美
国、西欧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苏东、中东、非洲、南、北美洲和东南亚
市场,逐步建立起与全省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全球性的国际信息网络、促销网络、资
金技术引进网络和经济合作网络,加快山东走向世界的步伐。力争“八五”期间山东
省在世界重要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城市设有自己的机构,海外企业总数达到150个。
4.积极扩大利用外资,力求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要全方位拓展外资来源,多形
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利用外资。总的要求是,大中小并进,引建管并重,既要扩大
规模,又要提高效益。要多争取一些条件比较优惠的政府款、国际金融组织款和
国际间多边、 双边及民间组织的无偿援助。 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突出放在老企业
“嫁接”改造和对全省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项目、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项
目的引进和建设上。要继续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高技术、
高创汇的原则,提高外引内联项目的规模和技术档次,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机
电仪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
5.加强外向型经济人才培训,提高经贸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
要。

〔地县外贸体制改革〕为促使外贸企业尽快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调动各级地方、外贸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扩大出口商品
生产和供货, 省政府以鲁政发〔1991〕127号文批转了《省经贸委关于深化地县外贸
体制改革的请示》,决定对地县外贸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理顺经贸
机构。地县级经贸行政管理机构实行经贸合一,组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本市
地、县对外经济贸易的管理工作;市地、县的外贸经营机构,可按经营业务量大小自
行合理确定。二是将地县级外贸企业划归地方管理。经贸部所属省外贸专业公司和省
外贸总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省各外贸专业公司在各地的直属企业,省属各类外贸
学校,原隶属关系不变,由省经贸委和省专业外贸公司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其
他地县级外贸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从1992年1月1日起划归市地县管理,其机构设置、
人员编制、劳动工资,改由地县级经贸委管理。三是改革财务体制。地县级外贸企业
下划后,其财务关系与省脱钩,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取消出口商品调拨费率,出口商
品供货价格及有关费用,由供需双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确定。企业债权、债务由原
经营单位负责清理,亏损挂帐自行消化。
实行新的外贸体制后,地县级外贸企业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发展出口商品生产,
组织出口商品货源,为扩大出口创汇服务,进一步发挥其对出口货源的生产、收购、
组织、管理的积极作用,尽快实现由单纯收购服务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变,面对国际、
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实行贸、工、农、技相结合,外贸内贸兼营,走一业为主、多种
经营、提高效益、扩大出口的新路子。
地县外贸企业体制改革后,省政府对外贸企业的扶持政策主要有:一是下划外贸
企业, 与当地财政实行零对零承包,亏损自负,盈利不交,一定4年不变。二是对外
贸企业1991年以前的亏损,不加息、不罚息、不停,优先安排所需信资金,并享
受优惠利率。三是放宽外贸企业的经营范围,支持外贸企业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
路子。四是对外贸企业利用外资和开展“三来一补”业务,在配套资金、外汇额度安
排使用等方面予以支持。五是保障外贸企业应享有的经营自主权不受侵犯。

〔’ 91中国青岛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 由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和青岛市联合于
1991年6月20~29日在青岛市举办。
本届洽谈会共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位客商赴会。 其中, 香港澳门客商占
35.3%,台湾客商占16%,日本客商占20.7%,美国客商占5.5%,南朝鲜客商占4.6
%, 欧洲客商占3%。美国米德兰市市长托马斯、台湾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会长张平
沼、台湾亚太地区企业家中国市场协进会会长陈源发、美国旧金山齐鲁会馆会长隋景
禄、美国得克萨斯州戴安娜、香港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关清太,香港中华商会副会长翁
锦通、美国著名记者赵氏公司董事长赵浩生、香港裕华国货公司总经理俞国春等知名
人士参加了洽谈会。
洽谈会出口成交取得好成绩,累计完成3.79亿美元,超过预定指标的14%。其中
河南2472万美元, 陕西2125万美元,山东26649万美元,青岛6535万美元,邀请参展
的青海省成交148万美元。
出口成交超过1000万美元的商品有粮油、烟草、纺织、土产、服装、畜产、丝绸、
五矿、工艺品和食品等。
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港澳12208万美元, 日本5544万美元,欧洲共同体4463
万美元,南朝鲜2747万美元,美国1928万美元,台湾884万美元,其他10156万美元。
洽谈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较大的突破。签订合同、协议520项,外资金额7.5
亿美元。其中,签订合同251项,外资金额2.82亿美元。在已签合同中,山东团200项,
青岛团47项,河南团4项。合作领域涉及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化工、医疗器械、
建材等行业。合作对象来自香港、台湾、美国、南朝鲜、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省团谈成的利用外资项目中,技术先进、出口创汇型的占90%以上。并且签
订了一批大中型项目, 如烟台与香港合资的思维电脑项目,外资额625万美元;烟台
与美国合资生产轮胎项目,外资金额1120万美元;台湾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独资生
产塑料地膜项目,外资1000万美元。香港佳运集团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独资经营的
年产6万吨聚酯纤维切片项目,外资金额1亿美元,创本次洽谈会利用外资单项资金额
最高纪录。

〔山东--台湾经济贸易研讨会〕 1991年3月27至30日在青岛市召开。国务院对台办公
室副主任陈宗皋、贸促总会副会长王守茂、经贸部驻青岛特派员王永鉴莅临会议指导。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各市地、各部门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出席研讨会的台湾同胞250多人。 会议期间,李春亭副省长作了《优势互补,共
同发展,开创鲁台经贸合作新书面》的重要讲话;省计委、经贸委等11个省直部门作
了专题发言或书面发言,向台湾同胞详细介绍了山东的经济形势、投资环境、对外合
作的优先领域和鼓励台胞投资的优惠政策规定。省里领导人分别会见了台湾重要客商,
召开了20多次座谈会。
研讨会期间,共签订利用台资合同、协议66项,合同、协议台资额5354万美元。
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建材、化工、商业、土地开发等行业。
商品成交232万美元,主要是棉毛针织内衣。

〔举办(参加) 境外贸易展谈会〕1991年6月21至30日,山东省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办
了山东省经济贸易展览会。展览会共出口成交960万美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0个。
7月10至19日, 在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了山东省经济贸易展览会。共出口成交1424
万美元,签订利用外资协议书10份。
11月6至15日山东省出口商品(香港) 洽谈会在香港会展中心华鲁有限公司举行。
省经贸委所属15个外贸专业公司及青岛、烟台两市的部分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参加展
谈。到会客商4000多人次。洽谈会出口成交7300万美元,其中有15个外贸专业公司成
交6840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94%。成交商品主要有水泥、服装、纺织品、烤烟及卷
烟、 抽纱、吡哌酸、花生粕、农膜、丝绸、海产品等。进口成交284万美元。签订对
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个。
11月8至14日, 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了山东省经济贸易展览会,展览会共出口成交
800万美元,达成利用外资合同、协议55项,合同、协议外资额4285万美元。
中国国际商会汉城贸易展览会于1991年5月20至29日在南朝鲜汉城举办。 山东省
经贸代表团一行90人参加展谈。展览会期间,山东省共出口成交2346万美元,签订利
用外资项目13个,合同外资金额1850万美元。

〔外商投资情况〕 1991年,山东省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01家,合同外资金额6.55亿
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19%,181%和19%。外商投资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外资投向基本合理。在新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生产性项目占95%以上,这
些项目分布在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化工、建材、水产、能源、农业等行业。其
中工业类项目占总数的90%,农牧渔业项目占6%,非生产性项目占4%。
2.老企业“嫁接”外资项目占主导地位。在新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中,90%以上
属老企业“嫁接”外资项目,其主要类型有:全厂合营型、一厂两制型、厂房租赁型、
易地改造型、全新型、两步到位型。
3.大中型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明显增多。1991年新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中骨干大
中型项目明显增多,合同外资额由1990年平均每个项目64万美元上升到82万美元。总
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42家, 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17家。这些项目主要分布
在青岛、烟台、潍坊等市。
4. 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1991年底,全省已投产经营的企业近700
家, 占累计批准总数的40.4%。据统计,1991年完成工业产值43.6亿元,实现利税3
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16%和157%,外商投资企业的自营出口和委托外贸代理出
口以及“三来一补” 项目出口创汇3.6亿美元。109家企业出口创汇超过100万美元,
比1990年增加53家,8家企业出口额超过500万美元。另外,外商投资企业非贸易外汇
收入5928万美元。随着开业投产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多,不仅扩大了出口创汇,活跃了
地方经济,而且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
5.外资来源日趋多元化。1991年到山东省投资的外商来自香港、台湾、美国、南
朝鲜、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兰、瑞士、
瑞典、智利、玻利维亚、阿联酋、朝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湾和南朝鲜客商投资
有了较大发展, 全年共批准台资企业123家,合同外资额9911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外
商投资总数的15.4%和15.1%,新批准南朝鲜投资企业77家,合同外资额4751万美元,
分别占总数的9.6%和7.8%。
截至1991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35家,项目总投资33.3亿美元,合
同外资金额14.8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5.7亿美元。

〔外商投资“双优” 企业和出口创汇先进企业〕1991年7月,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评选出1990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以上和实现税前利润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外商投资
“双优”企业。山东省21家外商投资企业榜上有名,它们是:
荣成神马水产有限公司
石岛外海渔业有限公司
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钳隆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济宁港湾电子有限公司
菏泽裕鲁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潍坊中基饲料有限公司
鲁斗航运有限公司
鲁兴企业有限公司
山东蒙阴德阳纺织有限公司
临沂联合毛纺有限公司
临沂罗德玛钢有限公司
淄博鲁泰纺织有限公司
山东华光陶瓷有限公司
烟台海兴水产有限公司
烟台海阳爱思箱包有限公司
威海金威制衣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瓷器有限公司
青岛港兴包装有限公司
青岛日清国际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1991年11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在1990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56家
外商投资企业予以表彰,并授予“一九九○年出口创汇先进三资企业”称号。这些企
业主要分布在青岛(13家) 、烟台(11家)、威海(8家)、淄博(4家)、潍坊(4家)、省直
部门(4家)等。

〔山东省地方涉外经济立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山东省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法规陆续制定颁布了15件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外经济法规、规章,保障和促进了全省外
向型经济发展。
山东省涉外经济立法,始终是围绕对外开放这个主题进行的,并大体经历了以下
三个阶段:(一)1986--1987年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立法工作,重点是围绕开发区
的开发建设进行的。 其间陆续制定并颁布了6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包括:①《山东
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②《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③
《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④《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
管理暂行规定》;⑤《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联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⑥《山东
省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措施》。(二) 1988-1990年为第二阶段。山东省坚决贯彻实施
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全省对外开放步入稳定发展时期,各项对外经贸
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为适应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
山东省制定并颁布了7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包括:①《山东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
干规定》;②《山东省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措施》;③《山东省开展对外来料加工装
配和补偿贸易的试行办法》;④《山东省金融开放的若干政策规定》;⑤《山东省进
料加工出口试行办法》;⑥《山东省关于设立出口加工区的若干规定》;⑦《山东省
在国外和港澳地区开办经贸企业或设立办事机构审批管理办法》。(三)1990年以来为
第三阶段。为了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山东省重点对1988年以来出台的涉外经
济法规进行了清理,主要对1988年以来制订出台的涉外经济法规的某些条款作了必要
的修改和补充,同时,针对扩大吸引台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于1990年底制定并
颁布了《山东省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若干政策规定》和《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暂
行办法》。截至1990年底,山东省共制定颁布了15件涉外经济法规和规章,使山东省
涉外经济立法日趋健全,初步形成了全省涉外经济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

青岛烟台开发区基本情况表
(1991年度数)

┌───────────┬───┬───────┐
│项目 │合计 │其中: │
│ │数量 ├───┬───┤
│ │ │青岛 │烟台 │
├───────────┼───┼───┼───┤
│基建总投资(亿元) │5.23 │1.51 │3.72 │
├───────────┼───┼───┼───┤
│地面开工面积(万平方米)│36.33 │12.99 │23.34 │
├───────────┼───┼───┼───┤
│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21.84 │8.23 │13.61 │
├───────────┼───┼───┼───┤
│批准外引内联项目(个) │156 │107 │49 │
├───────────┼───┼───┼───┤
│其中:三资企业(个) │46 │21 │25 │
├───────────┼───┼───┼───┤
│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 │1.83 │1.70 │0.13 │
├───────────┼───┼───┼───┤
│开业投产企业(个) │39 │20 │19 │
├───────────┼───┼───┼───┤
│其中:三资企业(个) │19 │5 │14 │
├───────────┼───┼───┼───┤
│实现工业产值(亿元) │8.94 │4.73 │4.21 │
├───────────┼───┼───┼───┤
│出口创汇(亿美元) │0.94 │0.29 │0.65 │
├───────────┼───┼───┼───┤
│实现利税(亿元) │0.75 │0.22 │0.53 │
└───────────┴───┴───┴───┘

〔技术进出口〕 1991年,全省签订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合同160项,合同金额1.45亿
美元, 比1991年的3.5亿美元下降58.57%。其中设备费1.23亿美元,占84.83%;技
术费占14.48%; 其它费用占0.69%。实际用汇1.09亿美元,比1990年的0.89亿美元
增长22.47%。
引进项目主要来自日本、香港、意大利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36项,合同
金额1939万美元; 香港37项, 1496万美元;德国24项,3317万美元;意大利17项,
2903万美元; 美国13项,421万美元;英国7项,329万美元。按行业划分;轻工业50
项, 合同金额3081万美元;纺织业65项,6163万美元;化工业8项,1406万美元;机
械电子业28项,3004万美元;医药业3项,220万美元;其它6项,680万美元。
1991年, 全省有60个引进项目投产, 这些项目形成生产能力后, 可新增产值
10.69亿元,利税4.20亿元,创汇1.50亿美元。
1991年,签订技术出口合同39项,金额3050万美元。主要向美国、香港、菲律宾、
台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转让专利和专有技术。
〔出口商品收购〕 1991年, 出口商品收购完成155亿元, 完成年度收购计划的
101.6%, 与上年实际持平。全省16个市地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收购计划,13个市
地实现了收购增长。增幅较大的有5个市地,日照市增长48.3%,潍坊市增长19.2%,
济宁市增长16.8%,东营市增长14.2%,烟台市增长11.3%。另外,各市地还向外口
岸出口供货达30.2亿元。1991年,全省实际出口交货值185.2亿元。

1991年全省出口供货值逾亿元的县市区

(单位:亿元)
1.胶州4.10 2.即墨4.08 3.胶南3.87
4.文登3.70 5.平度3.53 6.荣成2.41
7.牟平3.16 8.诸城3.09 9.莱阳2.92
10.临沂2.74 11.日照2.57 12.乳山2.44
13.莱州2.34 14.崂山2.18 15.安丘2.11
16.莱西2.05 17.招远2.01 18.昌邑1.94
19.海阳1.81 20.栖霞1.77 21.龙口1.70
22.蓬莱1.32 23.德州1.30 24.五莲1.24
25.寿光1.23 26.蒙阴1.22 27.青州1.18
28.莒县1.02 29.福山1.01

〔出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结构〕 1991年,全省出口总额为38.3亿美元。出口额在500万
美元以上的商品有84种, 出口额30.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0.28%。其中出口
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玉米、花生油、花生仁、冻猪肉、冻牛肉、冻家禽、水
产品、果干果脯、蔬菜、罐头、啤酒、粉丝、花生制品、饲料、烤烟、裘皮服装、木
材、中药材、丝类、棉花、棉纱、兔毛纱、棉布、棉涤纶纱、人造棉布、棉织品、棉
针织品、绸缎、服装、抽纱、地毯、鞋类、塑料制品、玩具、彩色电视机、陶瓷、特
种工艺品、日用工艺品、草柳制品、钢材、小五金、水泥、石墨、煤、原油、染料、
海藻酸钠、低压聚乙烯、橡胶制品、西药、车床、工具、农具、羽绒制品等55种,出
口额28.7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5.05%。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1991年,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22亿美元,比1990年增
长25.6%, 占剔除石油后其他商品出口总值的67%,比1990年增加2.5个百分点。其
中,机电产品出口3.87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20%,占剔除石油后出口总值的11.8%。
一些大宗商品出口数量和创汇额都有较大增加,玉米、水泥、抽纱、服装、地毯、烤
烟六种大宗商品全省增加出口创汇1.86亿美元。技术出口有了新进展,全年技术出口
额3050万美元,带动了机电仪产品出口。

1991年山东省主要出口市场情况表

┌─────┬───────┬──────┐
│国别(地区)│出口额(万美元)│占出口总额%│
├─────┼───────┼──────┤
│日本 │105136 │27.52 │
├─────┼───────┼──────┤
│香港 │63958 │16.70 │
├─────┼───────┼──────┤
│美国 │29726 │7.76 │
├─────┼───────┼──────┤
│南朝鲜 │27703 │7.23 │
├─────┼───────┼──────┤
│新加坡 │25034 │6.54 │
├─────┼───────┼──────┤
│德国 │16750 │4.37 │
├─────┼───────┼──────┤
│英国 │9179 │2.40 │
├─────┼───────┼──────┤
│荷兰 │8636 │2.26 │
├─────┼───────┼──────┤
│苏联 │8430 │2.20 │
├─────┼───────┼──────┤
│法国 │5815 │1.52 │
└─────┴───────┴──────┘

出口商品结构表

┌───────────────────┬───────────────────┐
│按农、轻、重分类 │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
├─────┬────┬────────┼─────┬────┬────────┤
│项目 │出口额 │占出口总额比重%│项目 │出口额 │占出口总额比重%│
│ │(万美元)├───┬────┤ │(万美元)├───┬────┤
│ │ │1991年│1990年 │ │ │1991年│1990年 │
├─────┼────┼───┼────┼─────┼────┼───┼────┤
│农副产品 │142174 │37.13 │34.35 │初级产品 │170914 │44.64 │50.00 │
├─────┼────┼───┼────├─────┼────┼───┼────┤
│轻纺产品 │112308 │29.33 │28.26 │工业制成品│211990 │55.36 │50.00 │
├─────┼────┼───┼────┤ │ │ │ │
│重工业产品│128422 │33.54 │37.39 │ │ │ │ │
└─────┴────┴───┴────┴─────┴────┴───┴────┘

〔出口经济效益〕1991年,全省外贸企业在新一轮外贸经营承包中,强化了企业承包
经营责任制,企业的核算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大为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外贸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初步得到扭转,实现了扭亏为盈。省属16家外贸专业公司全
部完成了年初核定的盈利指标、上交利润指标和控亏指标。全省地方承包经营商品出
口综合成本为5.55元,按可比口径,比1990年减少0.23元。全省(不包括青岛市)承包
经营商品亏损实际发生5.5亿元, 比1990年亏损减少10.8亿元。经过综合运筹补亏,
不但消化了前三年外贸承包亏损挂帐利息7000万元,还实现净盈利3100多万元。
(张洪白张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