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309&run=13

中共地委书记 郑义堂
副书记 徐祥之 阎廷琛 侯继唐
中共地纪委书记 李朝琪
地区人大工委主任 郑衍柱
副主任 王献章 张伯衡 李耀亭
许桂英(女)
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徐祥之
副专员 阎廷琛 陈延明 杜九西
张锡九 徐士高 王曙光
姜明文 刘玉华(女) 原万同
地区政协工委主任 许继善
副主任 艾尚惠 杜传钧 赵鲁贵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刁立山
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王学武
聊城地区辖2市6县, 16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8590平方公里。1991年,
耕地面积843.73万亩,比1990年的844.37万亩减少0.64万亩。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
全区总人口532.2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79.91万人;年内人口出生率16.26‰,死
亡率5.31‰,自然增长率8.95‰。
1991年,围绕地委、行署年初提出的“继续强化农业、重点发展工业,积极推进
外向型经济,千方百计搞活流通,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步伐”的战略指导思想,全区人
民团结一致, 艰苦奋斗,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国民生产总值
65.47亿元, 比上年增长3.7%; 社会总产值148.32亿元, 增长7.7%; 国民收入
58.60亿元, 增长3.5%。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效益不高,尚待在深化改革中逐步解决。
全区农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村经济正在由自然经济向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大部分农田基本实现了遇旱能浇,遇涝能
排。先进农业技术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和重视,并得到逐步推广和应用。农业综
合开发取得了较大成效,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1991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
54.04亿元,比上年增长0.3%。种植业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
的收成,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261.15万吨,比上年增产14.57万吨,增
长5.9%。其中,夏粮156.62万吨,比上年增长7.5%;秋粮104.52万吨,比上年增长
3.6%。林业生产得到稳定发展,实现总产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畜牧业和
渔业分别达到11.45亿元和0.74亿元, 比上年增长18.2%和14.3%。其中,肉类总产
量13.19万吨, 比上年增长20.8%;禽蛋总产量8.72万吨,比上年增长26.6%;大牲
畜年末存栏99.68万头, 比上年增长9.8%; 生猪年末存栏91.07万头, 比上年增长
12.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1年全区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306.42万千瓦,比上年
增长5.7%; 其中,拖拉机2.83万台,增长10.1%;排灌机械总动力217.49万千瓦,
增长25.6%;全年施用化肥21.85万吨(折纯量),增长4.9%;农村用电3.23亿千瓦小
时,增长39.2%。
工业生产面对原材料、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困难,通过深入开展“质量、品种、
效益年”活动和采取扩销促产,调整结构等措施,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全区
完成工业总产值74.33亿元, 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54.7 9
亿元, 增长10.2%;村级以下工业产值19.54亿元,增长23.9%。村及村以下工业企
业产值比重为26.3%, 较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有了新的提
高。 全年完成科技项目130项,新产品产值率4.05%。在开发的新产品中达到国际70
年代末80年代初先进水平的有10项,填补国内空白的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30项。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6.6%。创省优以上产品26种,其中,阿胶荣获国际传统医
药“长城杯”金奖,“冠宜春”特酿等获第29届布鲁塞尔金奖。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
所回升,但是还不够理想,亏损企业亏损额仍在继续扩大,至年末已达0.52亿元,较
上年增加66.9%。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效果明显。1991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
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8亿元,增长3.7%;更新改造投资1.37
亿元,增长23.9%。内涵扩大再生产继续加强,更新改造投资占全民单位总投资的比
重比上年提高了4%。 城镇集体单位完成投资0.57亿元,增长76.5%。县属及县属以
上单位施工项目428个, 其中,新开工项目306个,年内竣工228个,分别占施工项目
总数的71.5%和53.3%。 聊城发电厂2×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阳谷鲁西化工总厂3
万吨磷酸一铵工程投产和临清先锋桥通车等一批较大项目在年内相继竣工投产,对全
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筑业走出低谷。 县属及以上15个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67亿元,增长
41.6%;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达到14550元,增长29.4%。
环境保护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91年全区烟尘控制区已达2.37平方公里,占全部
城区建设面积的39.9%, 比上年增长6.3%。完成污水治理项目27个,减少污水排放
量182万吨, 使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55%。同时,对噪声污染的控制和环境监测、环
保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 1991年,全区客运量1163.7万人,比上年增长5.0%。区
内分别开通了聊城至苏州、威海、青岛、烟台等千里远程客运线,既提高了客运效益,
又方便了旅客。全区完成货运量495.5万吨,比上年增长9.6%;货运周转量7.09亿吨
公里, 比上年降低1.9%;铁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2万吨。年底区内公路总长度2106.8
公里, 其中,国道238.1公里。年内完成二级公路面加宽修建工程93公里,建成公路
大桥2座。
邮电通信事业有了较快发展。1991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97万元,较上年增
长27.3%。 市话交换机总容量21240门,比上年增扩3580门,增长20.3%。其中,已
装机容量19640门,增长22.3%,全区市话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城乡市场活跃,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丰富,销售旺盛。市场设施和商业网点
建设投资增加, 步伐加快。到1991年底,全区商业网点47343处,实现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16.83亿元,增长
9.4%;对社会集团的消费零售额1.24亿元,增长6.4%;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零售
额8.44亿元,增长15.3%。主要社会商品销售量除布、服装和手表有所下降外,粮食
销售28.77万吨,比上年增长51.5%;食用植物油2.44万吨,增长162.4%;猪和猪肉
1.28万吨,增长8.4%;自行车7.59万辆,增长8.4%;电视机5.61万台,增长32.2%,
其中, 彩色电视机0.97万架, 增长59.0%;电风扇9.38万台,增长11.3%;洗衣机
0.64万台,增长8.5%;电冰箱0.31万台,增长121.4%。
城乡集市贸易活跃, 1991年底集贸市场已达284处,成交额达6.67亿元,比上年
增长38.4%。 其中,城镇2.41亿元,增长113.3%;农村4.25亿元,增长15.2%。市
场物价基本平稳, 部分商品价格稳中有降。1991年,全区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6.4,
比上年略有提高。
外贸事业在改革中得到发展。 1991年实现外贸收购总值4.51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
地方财政收支均有增长。1991年全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73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 其中,工商税收2.14亿元,增长3.6%。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4.43亿元,较
上年增长7.5%。 各项存款余额4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各项款余额56.64
亿元, 比上年增长19.1%, 全年货币净投放8.63亿元, 增长0.4%。保险承保总额
5.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保险业务总收入0.63亿元,比上年增长55.4%,总支
出0.31亿元,比上年增长63.5%,累计赔付率为70.5%。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1991年底, 全区拥有各类技术人员9.71万人,比上年增和
9.3%。 其中, 高级职称人员0.13万人,增长1.3%;中级职称人员1.50万人,增长
6.6%。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新发展,1991年全区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17项。其中,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同时,在科技支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科技
普及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1991年末,全区拥有普通高校1处,在校生2937人,毕业生
970人, 中等专业学校12处,普通中学340处,在校生19.01万人,小学校4687处,在
校生56.35万人,幼儿园1241所,在园幼儿10.6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在校率为91.4%。
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设施不断充实完善。1991年,
全区有文化馆9处, 中波广播电台1座,中波转播台2座,调频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1
座,电视转播台10座,卫星地面接收站9处。《聊城日报》年发行量3.1万份,《聊城
科技报》年发行量3.2万份。
卫生事业有新的发展。1991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10处,其中医院173处,
医院病床床位9065张,卫生技术人员1.18万人。
体育事业做出了新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日趋活跃。1991年,先后承办了全国第
三届钓鱼协会全体委员钓鱼比赛, 4省8地市老年人门球比赛。在参加省9个项目的比
赛中, 夺得金牌11枚、银牌6枚、铜牌9枚。并有1人1项1次破青少年铁饼纪录。全区
已建有16个体育单项协会和行业协会,因群众体育工作活跃,1991年获全省群众体育
工作一等奖。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至1991年底,全区县及县以上
所属单位7489个,职工32.87万人,比上年增加16948万人。全年发放职工工资5.93亿
元, 人均1843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5.6%。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
4.39亿元,人均1933元,分别增长9.7%和2.5%,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1.51亿元,
人均1535元,分别增长8.2%和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3元,比上年增长2.0%。
年末城乡储蓄存款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城镇居民储蓄20.23亿
元,增长28.4%;农村储蓄14.26亿元,增长14.1%。

(韩保宏 王占魁)

大灾之年夺丰收
1991年, 聊城地区遭受11次冰雹、3次龙卷风和6次暴雨袭击,受灾面积400多万
亩。在大灾面前,地委、行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奋力拼搏,夺得大灾之
年的大丰收。粮食产量达到52.24亿斤,比上年增长2.9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其主要作法: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安排,旱、涝、碱综合治理。水利、林业、
农业、黄淮海开发等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取得了显著效益。年初,全区组织
了40万人上阵,分灌溉工程与防涝工程两条线作战,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解
决了抗旱渠和防涝渠相互影响的关键部位,增设了建筑物,做到了能灌能排两不误。
入冬以后,全区又组织了60万劳力上阵,集中大搞了位山引黄清淤工程,动土近千万
方,引水渠、沉沙池全部达到了原设计标准。同时狠抓井泉建设,实现了井灌、河灌
双配套、双保险。在麦后抗旱保苗战役中,他们通过三、四级提水,大搞东水西调,
使高亢贫水的冠县缓解了旱情, 保住了全区320万亩秋作物。在小麦两病一虫大发生
和防汛的关键时刻, 地委、行署组织了1万多名干部奔赴灾区,组织抗灾自救,努力
把损失减到最低限度。灾后,各县市普遍采取了“两补”措施,即:以管补灾,以肥
补灾,收到了显著效果。
二是坚持科技兴农战略。 1年来,他们把科技兴农作为战略措施来抓,重点推广
普及了优良品种、精量、半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玉米套种密植和晚茬麦综合丰产等
实用技术。 主要粮食作物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2.4%,增长了
11%; 玉米套种密植技术, 使单产平均增加98斤;晚茬麦综合丰产技术,增加总产
1.3亿斤。 同时,大力实施了“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和“燎原计划”,明显加
快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
系,70%以上的县市配备了科技副乡长,村级农业技术员配备率达90%以上,培养了
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地委、行署还制定了优惠政策,给科技人员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
境,1200名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搞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同时,还聘请了一批中科院和
省农科院的专家来聊城帮助指导工作。
三是狠抓农业开发。聊城地区8个县市都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重点县。1991年,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坚持走以内涵开发为主,外延开发为辅的路子,使农业
开发有了长足发展。他们以改造中低产田,促进土地转化升级为重点,以增加粮棉质
量为主攻目标, 集中搞了吨粮田开发和夏玉米高产开发。共投入资金1.1亿元,完成
开发农业项目141个,治理中低产田99.5万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共增产粮食5.9
亿斤, 新增农业产值5.3亿元。目前,不少地方已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排灌结
合,渠、路、林、桥配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强化社会化服务。本着“县级建龙头,乡级办实体,村级搞几统一”的原则,
着重抓了生产、技术、购销、资金四大服务体系建设,在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经
营上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形成了林果、畜牧、蔬菜、纺织、食品加工五条龙。尤
其在村级服务方面, 迈出了较大步子。全区70%以上的村有了统一服务项目,1年提
高了10个百分点。 服务组织发展到1914个,服务专业户1.7万户,联合体5500个。围
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需要,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系列化服务。为了强化村级
服务功能,他们首先对于零散土地进行归并,促进了区域化种植,给统一服务和管理
创造了条件。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畜牧业,使粮食和秸杆向肉蛋奶转化,促
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王登阁 肖学禹)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大见成效
1991年,聊城地区狠抓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建立健全农机推
广、维修、供应、培训4条服务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农机科技推广服务线。地、县、乡、村四级均建立了农机科技推广服务组织,
服务人员达6000余人。围绕粮棉生产,他们大力推广普及了小麦机收、机播、精播半
精播、农田深耕、棉花机械植保、玉米套种等10余项新技术。1991年小麦机收面积达
303万亩,机播半机播面积480万亩,机械深耕268万亩,棉花机械植保面积257万亩,
玉米机械套种110万亩,上述几项指标,均占适宜作业面积的50%以上。增产粮食2.2
亿公斤,棉花2570万公斤,节约油料2062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8亿元。
二是农机维修服务线。全区建起了以县(市)国营拖拉机站为骨干,乡镇农机站为
主体,个体维修点为补充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国营拖拉机站重点负责。农业机械大
修服务,乡镇设农机维修车间,对农业机械实行包修服务。具体做法是:有机户每年
向乡镇农机站交纳一定数额的包修费,农机站负责免费修理,只收零配件费用,农忙
时修理人员下村巡回服务。一年来,共为农民包修拖拉机2.1万台,占保有量的80%;
包修柴油机12.8万台,使农业机械完好率经常保持在85%以上。
三是农机供应服务线。在原有地县农机供应公司的基础上,建起了乡镇农机配件
供应门市部、 农机供油站,到1991年底,乡镇配件门市部达到108处、农机供油站达
到126处, 分别占66%和77%,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购机购件难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农
用柴油的管、供、节一条龙服务。
四是农机培训服务线。1991年全区9处农机化学校,已有7处达到省定“四有”标
准。他们以地、县农机化学校为阵地,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
术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5万余人,进一步提高了农机人员的技术水平。
随着农机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农机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到1991年底,
全区163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已全部建成集管理、 服务、经营于一体的经济实体。
乡村农机管理服务人员达1万多人, 每个乡镇农机站平均14人, 为1987年的14倍;
711个管区设立了农机网长; 6153个村配齐了农机管理人员,占行政村总数的96%;
乡镇农机站普遍建起了农机大院, 站办企业发展到204个, 经营服务项目50余项。
1991年建设投资达100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达8456万元,有53处站达到了省一级站标
准,经营服务总收入达2887万元,纯利润达640万元,实现了站站盈余。

(王登阁张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