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289&run=13

中共县委书记 牛泉然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九如
县长 黄宜全
县政协主席 刘振邦
1991年, 沂南县辖7镇21乡978个行政村,总面积1774.08平方公里,人口89万,
耕地107万亩。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其中,农业在遇到特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35万多吨,首次
突破3亿公斤大关, 总产值6.9亿元,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581元,增长3%。
工业围绕“质量、 品种、 效益年” 活动,保持了稳定增长,总产值8.6亿元,增长
27.4%。全县乡镇办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247万元,增长13.5%。外向型
经济开发基地县规划顺利实施,全县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3869万元,增长36.2%,
县级财政收入3659万元,增长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3亿元,增长23.3%。全年
共整修县乡公路218.9公里,修建乡村道路920公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人
口出生率为16.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6‰,完成了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2‰以下的计划。 在大灾之年,全县人民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
义风格, 互助互济粮食250万公斤,捐款17.2万元,捐献衣物7000多件,帮助受灾群
众建新房2539间,修缮房屋3520间,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弘扬沂蒙精神做好优抚工作
沂南县地处沂蒙老区中心,在全县89万人口中,优抚对象占18.7%。几年来,县
委、县政府发挥老区优势,坚持不懈地在全县人民中弘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
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拥军优属和优抚安置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强化干部群众的优抚意
识, 一是进行战场故地教育。战争年代,境内有大小战斗遗址400多处,全县每年到
孟良崮、大青山、鲁中烈士陵园等战场遗址搞教育活动的均在40万人以上。二是英模
事迹教育。战争年代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的英模典型。如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
明德英,被誉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拥军支前小车队队长李家才等。把这些人物
的事迹用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并把他们组成报告团,
在全县作巡回报告,每年受教育人数达20万以上。三是利用新年、春节、建军节等节
日,在群众中开展“热爱人民军队”、“战士在我心中”教育活动。召开拥军优属座
谈会、报告会。开展为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活动。1991年春节期间,群众到优抚对
象家中走访慰问达28612人次,做好事5672件,解决各类困难1212件。
沂南县是国务院和省政府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如何在贫困县中做好优抚工作,
县委、县政府的口号和做法是:(一)“群众生活再穷也不能穷了优抚对象”。几年来,
每年要兑现优待款170多万元,义务兵每人每年补助310元,在部队立功受奖的还要奖
励。(二)“地方工作再难也不能难了有功之臣”。在县、乡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通过压缩开支和群众集资的办法,每年拿出30多万元用于解决优抚对象在医疗、住房、
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拿出312万元为烈属、伤残军人、在乡复员军人搞定补。(三)
“致富要让优抚对象先富起来”。对农村优抚对象可优先使用扶贫基金,优先供应扶
贫物资,优先承包开发土地,优先安排劳务输出,优先安排扶贫项目。(四)充分发挥
优抚对象骨干带头作用, 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在全县978个行政村中,优抚对象担任
村长、 支部书记的有709个, 成了振兴沂南的主力军。 杨家坡乡东太阳村蒋永峰,
1981年退伍回村后,积极发展养殖业,本人年收入上万元,并无偿支持贫困户喂养长
毛兔,1984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1989年, 全村人均收入由140元猛增到1200元,受到国务院和山东省军区的表彰。为
把弘扬沂蒙精神使优抚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县、乡、村成立了优抚工作领导小组和
服务组织。1991年全县共建立义务帮工队954个,送温暖小组1024个,红娘服务组950
个,为优抚对象做好事42506件,义务帮工4200户,帮助工日17000个,为42 0名退伍
军人牵线搭桥, 使其喜结良缘。年内接收的退伍义务兵和志愿兵404人,全部得到妥
善安置。36名军地两用人才全部予以开发使用。1986年济南军区赠给沂南县“拥军支
前,堪称模范”的锦旗一面,1988年沂南县被评为“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受到
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表彰。1991年在县政府召开的全县优抚对象和拥军优
属工作会议上, 有60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170名优抚对象和“双拥”先进个人受到
表彰, 有3个乡镇受到临沂地委、行署的表彰,其中葛沟乡被命名为“拥军优属模范
乡”。
(岳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