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262&run=13

中共区委书记 刘家钦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光秀
区长 刘国信
区政协主席 丛新滋
1991年, 环翠区辖7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6.5万人口。总面积408平方公里,
耕地13.4万亩。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8‰。全区财政收入1.1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24.36亿元。 粮食总产5.58万吨, 花生总产9855吨,果品总产2.03万吨,水产品总
产8.2万吨。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64亿元。职工平均工资2019元,比上年增长10.4%。
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36个村步入小康
为落实中央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区经济实力,于1990年底,
果断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化人均占有意识,奋斗五年
进入小康”的宏伟规划。在实施奔小康规划中,全区强化两个文明建设,加大措施,
制定了八个方面的标准,使奔小康变成一项标准高,内容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区委、 区政府主要领导包镇,机关各部门包村,并从机关、企事业中抽调了108
名得力干部,组成强有力的小康工作队,到条件较差的村常年住点,落实帮促措施,
进行具体指导,保证按期达标,全部爬档。
区委、区政府还从全区产业结构、行业布局的实际出发,适时提出了以“一工两
水”(工业、水果、水产)为主体,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各镇村也从各
自的优势出发,抓住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走出各具特色、各呈异彩的城郊型、效益型、
创汇型的发展经济之路,使全区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91年,全区农村经济总
收入达10.05亿元,增加2.7亿元,增长38.4%,人均纯收入2200元。有41个村人均收
入突破3000元,有68个村街道实现了硬化和绿化,有141个村用上自来水,有112个村
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有89个村的学校达到了六配套标准。年底,经严格验收,全区
36个村完全达标、率先进入小康。

水产生产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环翠区地处沿海, 海岸线长达121公里,发展海产品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区各级进一步强化了“小区大海”的大国土观念,不断向水产深度、广度进军,向
海洋要资源、要效益。
全区年内共完成水产投入1.01亿元,相当于前35年投入的总和。开发新海区4个,
扩大养殖面积6000亩、海珍品养殖面积5000亩;新上185马力以上渔船25对,270马力
渔船2对, 600马力渔船2对;新建2处鲍鱼养殖加工厂,3处鲍鱼育苗室。区水产养殖
开发公司建成1000平方水体的鲍鱼育苗房, 当年育苗230万头,列全省单位水体育苗
最好水平。崮山镇、孙家疃镇水产投入都超过2000万元,渔业收入均达到7000万元以
上。
全区从理顺水产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投入上规模,形成捕捞、养殖、加工新格局。
全年水产品总产8.2万吨,增长25%,渔业总收入达4亿元,比上年增长54%,在农业
部举办的首届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奖评比中,一举夺得全国十省百县渔业生产先进奖。

(宋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