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260&run=13

中共县委书记 张圣亮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庆森
县长 侯庆祥* 赵传香
县政协主席 傅茂森
1991年, 东平县辖17个乡镇, 680个行政村, 总面积1269.5平方公里, 耕地
92.32万亩。 总人口75.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1万人,占8.8%,人口自然增长
率为3.89‰,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3.7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
总产值分别达到6.58亿元、 6.02亿元、 12.11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14.7%、16.9
%、18.6%。 全年工业总产值6.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粮食总产32.57万吨,
比上年增长6.4%, 农业总产值5.59亿元,增长14.4%;多种经营总收入6.1亿元增
长7.2%; 农民人均收入534元,比上年增长14.3%;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2392.5
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1亿元, 增长11.5%; 财政收入完成2823.2万元,比上
年增长16.3%。

棉花生产登上新台阶
1991年,东平县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加大棉花生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
济效益。 全县棉花种植面积15.12万亩,单产51公斤,总产15.4万担,分别比上年增
长132.0%、 15.9%和273.9%,比丰收年的1983年还多收购2.5万担,收购量居泰安
市第一位,是东平县棉花生产有史以来最好的年景。主要做法是:
一、 政策对头, 奖惩制度严明。面对全年的棉花生产任务,县政府年初下发了
《关于1991年棉花生产和收购实行奖惩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对乡镇、棉办、供销社、
农技站有关人员及种棉大村、大户的奖惩政策,各乡镇对村对户也制订了相应的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农民的种棉积极性。
二、通力协作,提高种棉技术。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种棉技术水平,县棉麻公司抽
调9人到种棉大村和重点户宣传指导, 并拿出上万元的资金进行扶持。县农工部在落
实各项措施和生产环节上,给予及时指导和大力协助。农业局积极搞好技术指导,并
举办了技术人员培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县棉办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先后
调进良种28万余斤, 建立农户种棉档案15.9万份,培育中12单株201个,中427良种
8000余斤,完成3次棉花生育期调查,指导棉农综合防治病虫害13.4万亩。
三、科技兴棉,推广种棉新法。一是推广麦棉两熟配套栽培技术,套种规格采用
“六二”式或“四二”式,没留套种行的采用“麦棉塞”。麦收前后狠抓了“三早”、
“四抢”、“五注意”。二是采用全程化控技术,全县共推广化控面积13万亩。三是
合理密植, 全县春棉和夏棉的密度分别比上年增加500株/亩和1500株/亩,增加了亩
铃数和单位产量。四是适时打顶,当年打顶时间平均在7月19日,比上年提前5天,使
花率提高10%。由于认真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致使全县棉花获得好收成。

农业基本建设有了新的突破
东平县在抓好农业基本建设工作中,以治水为中心,以建设高产稳产田为目标,
治水与改土相结合,当前与长远兼顾,抗旱与防涝并重,实行山、水、林、田、路、
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兴建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
在规模、效益、标准和质量方面,比往年均有了较大突破。截止到年底,全县共铺开
各类项目12134项, 投资2997万元,投工1490万个,已完成9180项。全县行动钻机42
部, 新打机井286眼,配套机井405眼,挖潜改造机井642眼;平整土地1.42万亩;新
建防渗渠道41.8万米, 新建高标准石堰6.35万米;涝洼地改造1.2万亩;整修生产道
路502华里;维修和加固排灌站54处,配套桥涵闸和各种渠系统建筑483座。扩大灌溉
面积2.68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农田基本建设有
以下几个特点:
(一)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突出抓了“围山转”、“三大片”和1项骨干工程。
“围山转”即北部山区治水改土开发建设综合治理。涉及东平镇、接山、大羊、梯门
等8个乡镇,总面积3.98万亩,分5个集中会战区,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会战,增加机井,
平整土地,砌垒石堰,发展经济林。“三大片”:一是沿汶沿清平原地区节水工程建
设片。涉及大清河南北各三个乡镇,主要以机井配套、节水工程为重点,大力建设地
下暗渠。 二是沿湖渔粮间作开发建设片。主要涉及沿湖5个乡镇,总面积5000亩,实
行统一规划,治理涝洼,开挖鱼池藕池,修筑条、台田,实行渔粮间作。三是黄河滩
区综合治理片。涉及东平湖西三个乡镇,重点搞好排灌站的续建更新和配套,增打机
井, 修复生产路,搞好防护林建设。一项骨干工程是东平湖引黄补水工程,完成6.8
公里输水渠、2.62平方公里沉沙地和穿提涵洞一座,引水流量达30秒立方米。
(二)完善了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健全了资金、劳动积累制度。按每人5-10元
提取资金,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对于提取的资金以及义务工和基建工,都以任务书的
形式,通知到户、落实到劳。二是落实了谁受益谁承担的政策。各项农业基本建设的
用工、用料、用钱,按照受益大小,合理负担。跨乡镇的工程,由县统一规划,组织
会战,受益乡镇负担。乡镇范围内的工程,由乡镇按受益大小,把任务落实到村;村
的项目,由农户出工、出钱。三是鼓励和支持农户或联户兴办农业基本建设项目。除
给予开发者头三年减免承包费外,还可适当延长承包期更多的优惠。四是制订和完善
了工程承包开发建设和承包管理责任制。对全民施工的项目,按人分户承包;对技术
要求高的项目,承包给专业队,既增加了进度,又保证了质量。五是实行以奖代补政
策。县以上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物资,不平均使用,根据各乡镇工程完成情况,
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县、乡镇还建立了奖励基金制度,对工程量大、标准高、质量
好、效益显著的优先扶持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群众大搞农业基本建设的积极性。
(解庆林梁瑛李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