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246&run=13

中共县委书记 阮承乾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袁佑林
县长 刘宪存
县政协主席 孔凡楹
1991年,泗水县辖4镇11个乡。总人口57.4万。总面积1091.79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64.63万亩。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0.04亿元, 比上年增长27.5%, 其中工业产值
6.26亿元,农业产值3.77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40.6%和10.5%;财政收入2805万
元,比上年增长35.9%。城乡居民年储蓄余额1.72亿元。职工年人均工资1783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458元,比上年分别增加8.2%和13.4%。粮食产量达2.06亿公斤,创历
史最好水平。

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后劲
1991年,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全县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达到1200多
万元, 其中群众自筹920万元,投工为880万个,完成水利工程658项,扩大灌溉面积
1.94万亩。以科技为先导的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组织农业技术培训27万人次,优
良品种和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防疫、地膜覆盖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地
膜覆盖面积4万多亩。 沿泗河高产田开发4万亩,小麦单产达401.8公斤,比前三年平
均单产增长36.7%; 玉米单产达到497.3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单产增长38.7%。丘陵
中低产田开发6万亩, 其中地瓜、 花生各3万亩。地瓜干单产440.3公斤,花生单产
279公斤,分别比前三年的单产增长25.8%和22%。果开发3.3万亩,果品产量达1022
万公斤, 比1990年增长33.5%。全年治山整地5.6万亩,植树造林4.2万亩,修环山
路420公里。 全县地瓜、花生、果品、畜禽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有了
新发展, 乡村各类服务组织达到576个,乡镇建立综合服务实体22个。乡镇企业完成
技改项目25个,新增产值3620万元,使乡镇企业产值在全县工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
%,从业人员达3.6万余人。

青岛泉林食品厂以开拓求进取
泗水县青岛泉林食品厂的前身, 是县联社的直属厂。1981年建厂时,只有8名职
工。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企业管理不善,产品无销路,工资靠贷款,一分钱的流动资
金都没有,职工长期放假。1984年春天,该厂以张凡泗为厂长的新领导班子上任后,
以求实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招聘人才,处理积压产品,并确定了与青岛食品厂联
营方案。 联营合同签订后,更名为青岛泉林食品厂。经多方筹集资金,于1984年8月
动工, 建成了第一条年产3000吨的钙奶饼干生产线。1985年实现产值105万元,利税
12万元。 1987年,建成了年产2700吨的油炸方便面和年产900吨的高蛋白杏元酥两条
生产线。 1988年完成产值1203万元,实现利税121万元,增建一条年产7000吨的饼干
生产线。 1989年完成产值1627万元,实现利税260万元。1990年,完成产值2577.5万
元,占年度计划的257.8%,实现利税265万元。
1991年,这个厂紧紧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年”这条主线,强化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注重内部管理,抓质量、增品种、求效益,又取得了好成绩。
厂部成立了以厂长为主的质量检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检测体
系和规章制度,做到批批有检查,班班有化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通过开展群众
性的技术革新活动, 对原“560型”和“1000型”饼干机进行了完善配套,使每班减
少5人, 节约面粉100公斤,当年节约生产成本8.1万元。对“1000型”饼干机烘烤炉
加长了炉身,控制了炉温,使产品优质率保持在96%以上。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
求,开发了高蛋白杏元酥和方便面系列,使产品由联营初期的单一产品扩大到三大系
列,十几个品种。产品销往10个省、85个县市,产品供不应求。1988年,该厂产品被
评为省优和部优产品。日本、印度朋友曾三次来厂参观学习,对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
给予高度评价。 1991年,完成产值4901.2万元,占年度计划的377%,比上年同期增
长90.2%, 实现利税4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上交税金220.34万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15.7%, 人均创产值10.8万元,人均创利税1.1万元;万元产值耗能标准煤
0.58吨, 比1990年的0.78吨标准煤减少0.2吨,下降27.4%,资金周转一次为24天,
比上年同期加快8天。 人均创产值、利税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各项主要经济指
标均创建厂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赢得了“省级先进企业”、“国家二级计量企业”
的光荣称号。

艺苑瑰宝鲁柘砚开发成功
鲁柘澄泥砚,又称柘砚,鲁柘砚,产于具有五千多年制陶历史的古镇--山东省泗
水县柘沟镇。据记载和全国各地出土的鲁柘砚证明,该砚始于唐代以前,北宋时期最
为兴盛,曾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在日本、南朝鲜和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制砚工艺已失传八百多年。建国后,泗水县陶瓷厂和柘沟镇,曾多次
组织能工巧匠,力求恢复柘砚生产,均未能获得成功。1990年冬,县委、县政府决定
成立泗水县鲁柘砚工艺研究所,重新开发这一传统工艺品,济宁市政府也拨出了专款。
在著名艺术家、 鲁砚专家石可教授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研制,终于获得成功。1 991
年5月, 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出访日本,将鲁柘砚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日本国前首相
海部、中曾根等贵宾。省顾委副主任刘鹏出访新加坡,将鲁柘砚赠送给新加坡副总理
王鼎昌等贵宾。此外,鲁柘砚作为高级礼品还赠送日本、南朝鲜、德国以及香港、台
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人士和朋友。
1991年,鲁柘砚已生产10多个花色,200多个品种(以仿唐宋名砚为主) ,具有沉
静坚韧,温润如玉,含津益墨,声若金石,手触生晕,发墨如油,不渍水,不损笔,
古朴大方等特点,其质地、造型、色泽、使用等方面,不仅超过宋代所制,还优于国
内同类澄泥砚。使我国这一艺苑瑰宝重现光华。
在研制鲁柘砚生产的同时,该所还研制生产了鲁柘系列产品,1991年已开始生产
文具(笔筒、笔架、镇尺、笔洗)、工艺品(书画人物、看盘、挂盘、仿古彩陶)、茶具
(茶叶罐、茶壶、茶碗) 等,仿秦汉钮陶印章料100余种,并已试制成功了白陶,填补
了我国陶器品种的一项空白。
(久亭 光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