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潍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228&run=13

中共区委书记 王玉芬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国勋
区长 梁吉人
区政协主席 唐昌星
1991年,全区辖10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5.17万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
口29.60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3‰。全区总面积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92
万亩, 比上年减少2400亩。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
工业总产值17.01亿元, 增长26.5%,粮食总产量1.52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175.3万
公斤,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农副
产品收购总值、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9.1%、21.6%和23.5%。基
本建设投资完成额1527万元, 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36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2
%和57.6%。财政总收入首次过亿元,达到10066万元,比上年增长11.76%,职工年
平均工资2033元,比上年增加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9元,增加77元。

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1991年,潍城区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政策措施、物质技术等方面积
极向农业倾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95亿元,
比上年增长22.7%, 粮食总产15193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175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
平,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棉花、黄烟、花生及林、牧、副各业也
都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好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939元,比上年增收77元。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搞农业基本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991年,全区用于农业
基本建设的资金达1800多万元,累计投入工日340多万个,完成土石方575万立方米,
完成小型水利工程30处, 新修整修道路250多条、31万多米,春季植树72万多株。全
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6万千瓦,农机总值达7800万元。
二、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围绕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认真组织实施吨粮田、黄潍海平原开发和中低产田开发等一
系列农业科技开发项目。 取得明显效益。其中,吨粮田开发2万亩,吨粮村发展到27
个。同时,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先后进行了小麦、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玉
米套种夏谷和间作大豆“三作三收”试验,麦棉间作、玉米间套黄瓜等试验,对发展
效益农业,促进农业全面丰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强化商品经济观念,农村多种经营呈现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全区多种经营
总收入达到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引进推广和新开发多种经营生产项目45项,
蔬菜保护栽培面积发展到7000多亩,建成庭院经济开发专业村38个。
四、 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双层经营体制。全区已建立各类服务组织500
多个,有近200个村达到了耕、耙、筑畦、播种、浇水、脱粒、运输“七统一”。区、
乡、村层层建立了合同管理组织,试行了“村帐乡管”,定期审计农村财务,对稳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拓宽流通渠道内外贸易日趋活跃
1991年全区上下多渠道、多形式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促进了市场形式的好转。
全区商品零售总额达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在搞活流通过程中,全区积极推
行贸工农联手经营,扩大地产品销售,有35%的商业企业开设了地产品销售专柜,地
产品销售总额达1亿元, 占商品总销售额的23%。区内的潍坊百货大厦、鸢都商业大
厦、朝阳园商场三大商业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区内还投资1366万元,改建、扩
建了副食品大厦、和平路商场等62处商业网点,新增营业面积2.24万平方米。同时新
建扩建了果品批发市场、西郊建材市场、金宝竹木市场、新旧农机市场、于河蔬菜批
发市场等专业市场,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物资供应。
在大力抓好内贸的同时,全区认真组织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外经、外贸
工作迈出新的步伐。1991年,全区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完成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 有9个“三资”企业领取了营业执照,外资项目总投资1372万美元,其中合同外
资427万美元。
(李承基)

“残疾人之家”
1991年,潍城区残疾人联合会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民政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
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残疾人之家”
称号。
区残联成立于1989年5月,二年来,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
办好事,较好发挥了代表、服务、管理功能。一是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采取集中与
分散相结合、落实责任指标、兴办福利企业、扶持个体经营等办法,多渠道、多层次
安排就业, 截至1991年底,城区已安置969人,全部解决了城区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
人就业问题。其中安排区以上国营、集体企业的440人,福利企业的373人,街办、居
办企业的107人, 个体开业的49人。城区还新办福利企业10个。郊区10处乡镇安置了
966名残疾人就业。 其中乡镇、村福利企业安排183人,村办企业安排427人,扶持残
疾个人356人, 提供资金1.8万元,帮助他们从事种植、养殖等副业生产。对235名无
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给予每人每月8-10元的定期救济。二是认真完成“三康”
任务,白内障复明、儿麻矫治、聋儿语训分别完成五年任务的621.3%、94%和214.3
%。三是开展以健助残活动,对残疾人做到技术上有人教,生产上有人帮,行动上有
人助, 生活上有人管。全区为21户住房困难的残疾职工解决住房48间,700平方米,
为35名残疾职工解决了婚姻问题, 为126名残疾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不少福利企业
建起了澡塘、医务室、职工食堂、托儿所、图书室。四是建立基层残联,形成工作体
系, 全区10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都建立了残联,凡有残疾人10人以上的福利企业
都成立了残疾人协会,不足10人的成立残疾人小组,各级残联建立后,采取召开座谈
会、报告会、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体育竞赛等活动,对残疾人进行社会主义和爱
国主义教育,学习法律知识、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增强身心健康。五是加强宣传工
作,争取社会支持。区残联自建立以来的工作情况,除在省残联、中残联工作简报刊
载外,省、市、区电台、电视台和各类报纸还宣传报道45次,上报区委、区政府信息
36条, 引起了社会的重视。1991年,全区参加为残疾人捐赠活动的达23万人,6万余
户,捐款35万余元。
(刘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