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194&run=13

中共区委书记 梁文生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于玉浦
区长 宋锡坤
区政协主席 李万修

1991年, 张店区辖11个乡镇和4个办事处,总面积349.1平方公里,耕地24.83万
亩, 人口53.07万。工农业总产值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08%,其中,工业总产
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37%,农业总产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6%;财政总
收入2.54亿元, 比上年增长10.96%;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4亿元, 比上年增长
27.83%;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1943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纯收入1254元,比上
年增长11.37%;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75%。
(鲁守勋)

重点帮促税源大户
张店辖区内共有2112家企业,其中50家产值利税大户,上缴税额占全区的60%以
上。年内,张店区对这些企业实行了重点帮促,以增强活力,涵养税源。1.本着“投
一取二”的原则,使这些企业的减免税早上报、早审查、早办理。全年上报符合国家
政策规定的减免税的企业69家,其中为19项技改项目和新产品报请减免税额517万元,
归820万元,增加效益2637万元。2. 进一步强化管理,从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
实行倾斜。为45家企业解决了资金短缺等问题。优惠办理缓缴短期税款累计2.4亿元,
使企业增加销售4000余万元。3.每月对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及时把握情况,
促产增收。年内共编发《工商税收情况分析》12期,对27家企业进行了税收增减情况
分析, 针对30条减收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提出了征收办法,增加税收145 1万多
元。 4. 帮助企业清理“三角债”,为企业间联谊牵线搭桥。全年帮助31家企业清理
“三角债” 413万余元,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27条,为12家大企业搭桥联谊,使
他们携手互助,共同发展。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促产增收工作,50家企业入
库税额达2.3亿元,占全区企业实际入库税额的62.8%,比上年增长6.3%。

(李继荣)

基本实现种植机械化
张店区自1987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机化试点单位以来,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机管理,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几年来,通过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
务站建设, 到1991年全区11处乡镇农机站发展到329人,拥有各类技术人员57名,实
现了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 通过抓村级农机大院建设,全区181个行政村配
置农机管理服务人员681名。
(二)向集团化作业发展,向综合性服务过渡。针对许多农业大中型机械淡季闲置,
有些机械利用率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影响不能发挥最佳效益的状况,从1989年开始,
全区实行集团化作业。比如麦收季节,区内7万亩山旱田一般要比平原早熟5天左右,
区里就先调动平原部分收割机支援收割,然后山区再支援平原收割,必要时还统一组
织跨区作业。
(三)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对农机的投入。区里规定集体购买一台大型农机具奖励
1万元, 购买一台青贮饲料机奖励7000元,购买一台喷灌机奖励5000元;乡镇企业职
工每人每月10元工资在税前列支,作为建农基金投入到农业上来。1989~1991年,全
区对农机共投入2300万元,增加各种农机具3100台(件)。
(四)农机农艺相结合,大力推广新技术。1987~1991年,先后在平原地区推广了
机械深耕,小麦机械精播、玉米机械套种,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化学除草等新技术;
在山旱田突出抓了机械节水和喷灌技术。 至1991年底, 全区已引进推广大型喷灌机
250套, 实现喷灌面积7万亩。3年来,区农机局先后承担了省、市、区下达的13项农
机化新技术推广,有8项获奖。
1991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8.3万千瓦,每亩粮田拥有动力0.86千瓦,拖拉机与
农机具配套比为1∶1.8, 全部粮田都实行深耕作业,机播面积占总播面积的100%,
基本实现了小麦和玉米种植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化。

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有工业企业
1991年,张店区委、区政府把消灭“无工村”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各有
关部门通力合作,“七一”前消灭“无工村”。为此,区成立了加快后进村转化工作
领导小组,对“无工村”从项目立项、审批、企业登记、税收减免、银行贷款、物质
分配等方面,进行政策上的倾斜。至6月25日,全区183个村中16个“无工村”,新上
项目20个,总投资174.25万元,实现了预定目标,成为全省第一个村村有工业企业的
区县。
新上的20个工业项目,大都规模小,投资少,效益高,易管理,有固定销路,是
适应后进村发展的短、平、快项目。至年底,共创产值352.8万元,利税55.2万元。
(鲁守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