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188&run=13

中共市委书记 赵克志* 孟广耀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蓝维瑞
市长 孟广耀* 曲修珂
市政协主席 姜显博

1991年,即墨市辖20个乡、10个镇、1个城区管理处,103.6万人,总面积1780平
方公里,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21.5亿元(90不变年价,下同),国民收入19.3亿元,社
会总产值58.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13.5%、16%和
17.2%;粮食总产62.17万吨,花生总产6.9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10.9%,均
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1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0元,比上年增长4.8%
和2.4%; 工业总产值4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利税1.84亿元,比上年增
长15.2%; 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完成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利用外资906.2万
美元, 比上年增加589.2万美元,达成和引进国内经济联合和技术协作项目90项,引
进资金1400万元,协作物资总金额达到2.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6亿元,集市贸
易成交额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33%;财政收入完成1.02亿元,比上年增
长11.1%;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0.3亿元,各项款余额达10.7亿元,保险承保金额
达24.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1%、21.2%和2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
亿元(不含个体)。1991年完成了46.5公里公路大修铺油和4000平方米微波程控大楼一
期工程土建和外装修工程, 开通了国际直播电话,完成了110千伏太祉庄变电站二期
工程。实施“星火”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计划项目90项;为高等院校输送本科生3 70
人,位居青岛市第一;筹措教育经费1741万元,勤工俭学收入1250万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32.5%和4.1%; 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4‰,完成了新
编《即墨县志》的出版任务。成功地承办了全国北方15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竞
运动会和青岛市区武术比赛等大型活动,并被评为全省“田竞之乡”。

推行双线承包出口收购过4亿
1991年,即墨市完成出口商品收购额4.08亿元,名列全省前茅。即墨市政府为适
应外贸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积极实施了政府把生产计划落实到乡镇、部门、厂矿,外
贸部门把收购计划落实到科室、员工的外贸生产经营双线承包责任制,形成了新的生
产经营特点:一是外贸生产投资增加。主要加强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宗旨
的技术、 资金、 人才三项投入。 90家外贸生产企业先后自培、招聘生产管理人才
1000多名, 完成技改、革新项目200多个。二是开发出口新品种多。新开发了玉米,
脱皮花生仁、蛤蜊等32个出口新产品,增加出口收购额2500万元。三是积极开辟外地
货源和出口渠道。把过去影响生产发展的一些不易在本市口岸出口的积压产品,进行
调整。1991年先后开避了天津、大连、深圳、海南等10多处口岸,新增出口额3000多
万元。先后在豫、 冀、 皖、湘等省市建立出口货源收购基地20多处,组织外地货源
价值达4578万元, 比上年增长1倍。四是大批骨干乡镇企业纷纷转向外贸生产。1991
年新增乡镇出口生产企业16个,增加收购额2000万元。

广开渠道吸纳农村剩余劳力25万多人

即墨市人力资源丰富, 96万农业人口中,拥有48万劳动力。在人均不足1.4亩耕
地的情况下, 全市有34万名农村劳力长期得不到合理利用。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近5
年来,市政府在妥善安置城镇待业人员的基础上, 大胆开掘5条就业渠道:一是增强
市属企业的吸附带动能力。让这些企业以总厂为龙头,以建立乡镇分厂和村庄加工点
为依托,以个人家庭加工为主要形式, 形成近百条工农贸生产经营长龙,使2.2万名
农村劳力得到就业。二是充分发挥乡、村企业吸纳农村劳力的主渠道作用。实施优惠
政策,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1991年全市乡村以上企业发展到9100多个,年总产值
25亿多元,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力10万余人。三是鼓励引导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
户,广结劳力帮联体。几年来全市建成了以市区服装、农资、工业品三大专业批发市
场为中心, 以市郊30处乡镇90座零售集市为纽带的市场群体, 仅此一项就吸附劳力
2.8万人。 四是靠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建筑业安排劳力。实施倾斜政策,实现了沿海百
余村都有养殖项目, 30处乡镇都有建筑公司,直接安排劳力2.7万人。五是积极开展
国际间、地区间的劳务输出。通过发展“三资”企业,选派出国船员,与北京市、青
岛市、黑龙江省等有关部门签订劳务输出合同,已有计划地输送农村技术型劳力4200
多人。
即墨市由于从多方面开通门路,至1991年,共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力25万多人,
被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联
系点。
(顾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