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142&run=13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1991年全省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电视节目的
人口覆盖率达到84%,比上年提高2%;农村广播喇叭比上一年增加了29.94万只,安
喇叭的农户比上年增加15.39万户。 山东电视中心大楼完成配套和启用,并积极作好
了节目“上卫星”的筹备工作,电视微波会务功能的开发,已经在大部分市、地获得
成功。有线电视发展迅速,至1991年底全省已有共用天线系统2007个,有线电视播放
站539个, 有线电视台31个,总计终端户620715户。全省已有45%的乡镇站设备更新
改造完毕。已有80个县完成了一线多用,并有30个县正在进行线路的载波改造。全省
广播电视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优质播出的管理,在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竞赛中,继前三年连续获奖之后,又一次获优秀奖。

〔全省广播电视宣传工作〕1991年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主要围绕建党70周年,搞好大
中型企业、农业和农村工作等。
1.对建党70周年的宣传。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台、站,都加大了播出密度。省电台
在新闻、 专题节目中开辟了专门栏目,先后播出287篇稿件。为纪念“七·一”录制
的新的广播文艺节目176组、109个小时,“七·一”前后的1个月内,平均每天播出6
组、3.5小时。省电视台纪念“七·一”的宣传从6月5日开始到7月28日结束,前后播
出新闻专栏46次、专题61档、综合文艺6档、影视剧25部(集),总计136小时。济南电
台设立了《光照千秋》专栏,举办了《在党的旗帜下》的征文活动及《歌颂中国共产
党》的征歌活动,广泛宣传了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的先进党支部和模范党员。济南电视
台拍摄的专题片《巍巍丰碑》,以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反映了山东、济南党组织的光辉
历史。烟台电台增设了《为党旗争光辉》专栏,烟台电视台增设了《在光辉的党旗下》
专栏,“七·一”前后分别播出40期与30期。潍坊电视台与全国各城市电视台联合举
办了用120多部专题片组成的《当代共产党人》 的展播。枣庄电台除举办了《心里话
儿对党说》的“七·一”征文活动外,还专门制作了向“七·一”献礼的广播剧《陈
毅夜渡微山湖》。
2.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宣传。5月中旬,山东省委组织了“质量、品种、效益
年”百人新闻采访团,省广播电视厅选派了由广播、电视两台副台长带队的14人的精
干报道组, 合作采拍播出了160余件稿片,10月,中央工作会议之后,各台又从企业
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不同角度,报道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做法和经验。此间,
济南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背时与超越》、《困境中的反弹效应》、《困惑与希望》,
由于反映了实际,并有着较强思辨色彩和穿透力,引起强烈反响。青岛电视台先后播
出了52期报道本市国营大中型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注重产品质量、开发名优产品等方
面的典型,对促进青岛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宣传。年初,全国农村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召开,
我省广播电视新闻和专题节目在集中报道会议活动的同时,即加强了农村改革和农业
成就的宣传,省电台与省电视台突出宣传了诸城、平度、莱芜、胶县李哥庄等单位社
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无棣、曹县棉花高产开发的经验,临朐、禹城、平原农业
科技开发的经验,桓台、莒县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苍山、招远搞活农产品流通的经
验,章丘县村级民主管理的经验等。枣庄电视台拍摄的反映科技成就的电视片《希望
之光》,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4. 面向全国,宣传山东。1991年全省无线广播电台,被中央台采用128个多小时
的节目,居全国各省之首,这年中央电视台采用山东省、市(地) 电视台各类稿件103
个多小时,比上年增加4.28%,其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全年采用山东
电视台的供稿220条,平均每天采用0.61条。
在1991年度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山东省广播电视学会选送的14个参评节目
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5个。获奖数额居33家参评单位之首,
也是山东在优秀广播节目历届评选中获奖最多、成绩最好的一年。在全国优秀电视新
闻节目的评选中,山东广播学会选送的8个参评节目,也有6个获奖,其中一等奖1个,
三等奖5个,数量名次都超过上年。
5.广播电视文艺宣传。1991年全省省、市(地)广播电台共制作广播剧17部33集,
与上一年基本相等。全省省、市(地) 电视台共制作电视剧51部、145集,是历年来制
作最多的一年。其中,省影视中心制作15部、52集。该中心与济南电视台合拍的16集
大型电视连续剧《孔子》 ,历经5年之久,已于10月底完成,在北京、上海播出后,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是一部成功之作。
1991年, 山东各类文艺节目,共获得省以上奖140个,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的
文艺节目有:省电台的歌曲《泰山的路》、《中华情思》获全国广播新歌评选金奖;
专题音乐《沂蒙山的故事》获全国省级电台评比金奖;音乐《洙泗操》获全国“录音
奖一等奖。省电视台的文艺专题片《三千里路情与歌》,在全国第五届电视文艺“星
光奖”评比中获一等奖和导演奖;电视单本剧《夫妻井》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电视剧
“飞天奖”一等奖。
潍坊电视台的民俗音乐片《春歌》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在1991年
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评选中,省电视台选送的选手争得全国25个最佳表演
奖中的6个,位居各省、市榜首,省电视台因此获得推荐奖。

〔大型电视连续剧《孔子》试映受到各界好评〕由山东电视台与济南电视台联合摄制
的16集电视连续剧《孔子》,1991年10月底全部制作完毕。
11月15日到20日,省和济南市文艺、教育、社会科学、新闻等各界的专家、教授、
评论家和工人、农民、大学生代表共60多人观看了全剧,与会人员一致称赞这是一部
“成功之作”,“上乘之作”。
评论主要观点如下:(一)电视剧《孔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全
面地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一生,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为弘扬民
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二)这部戏既能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人物,又有重要的现实教
育意义,是一部既富思想内涵又通俗易懂的电视剧,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观众都能
看懂,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启示。(三)成功地解决了历史剧创作中面临的历史真实与
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孔子》剧中孔子的主要思想、主要事件以及所展示的历史氛
围、民风民俗都是符合史书记载的,而故事情节的处理又是非常艺术、非常精采的。
它为我省近期准备拍摄的另两部历史传记电视剧《管子》、《孙子》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四)精心创作,艺术上达到较高水平。导演对全剧的基调--古朴、深沉、凝重、
大气把握较准,使全剧做到了情感浓烈,虚实相间,浓淡相宜。表演、摄像、服装、
化妆、音乐、舞蹈等很讲究。饰演孔子的演员王绘春,把孔子演得雍容大度,深沉细
腻,很有思想家、教育家、哲人的气质。

〔全省广播电视优秀稿片评比〕广播节目。1991年全省优秀广播节目参评作品获奖者
共128件, 其中,一等奖25件,二等奖39件,三等奖64件。从参评作品看,全省各级
台站节目的整体水平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省台和各市(地)县台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在一等奖中,省台得11件,市(地) 级台和县级台各得7件。电视节目。1991年全省优
秀电视节目参评作品获奖者共133件。其中,一等奖25件,二等奖42件,三等奖66件。
从这次评选的电视节目看,在质量上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获一等奖的电视节目,
是优中选优产生的,二是获奖节目等级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三是获奖作品的覆盖面较
大。一些创建不久,节目制作能力较弱的市地台、县级台和企业电视台也获了奖。
电视新闻节目在这次评选中佳作大增, 一等奖9件,二等奖12件,并且批评新闻
占有一定比重。电视新闻专题片《焦裕禄乡归来谈》、《大海的儿子》等被认为是属
于上乘之作。 电视社教片评出一等奖7个、二等奖12个,这些社教片的特点是社会性
强,主题深刻,有感染力,有的还富于知识性、趣味性。如,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题材
的4集系列专题片《基石》 。这个专题主要是介绍王烬美、邓恩铭等一批共产党人在
山东所领导的英勇悲壮的革命斗争事迹。每集20分钟,全是用事实说话,使人看后受
到感染、鞭策和震动。
山东电视台送评的《科技园地》、《生活之友》、《道德与法制》等专栏,都是
以传播科学技术、生活知识和进行法制教育为目的,看了之后,使人有所识,有所得。

〔齐鲁音像出版社〕齐鲁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10月,属山东省广播电视厅领导,
系二级事业单位。社内下设录音、录像、发行、总务四个科室,现有职工29名,其中
主任编辑2名,编辑3名,工程师3名,助理编辑8名,助理工程师1名。
8年来, 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戏曲音带占出版总量的60%多,
为保存和发展传统曲目做出了一定贡献。音带方面,8年总共编辑出版盒式音带291个
编号, 包括戏曲、歌曲、器乐曲,总发行量640余万盒。自1988年至今,自己组织拍
摄和引进共出版了37部节目录像带,其中国产节目15部,引进海外片22部。四年来,
共发行本社和外社像带10.5万多盒。
1991年,是该社出版录像最多的一年,其中国产故事片2部,共5盒,卡拉OK带两
集共2盒,引进片目有6部。一共发行1.9万盒,本社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胜利女神》
受到观众好评,参加山东省优秀电视剧评奖,被评为1991年度电视连续剧三等奖。录
音带方面,出版了10个编号,共15盒节目,总发行量为40余万盒。另外发行外社像带
1.7万盒。
1991年是建党七十周年,该社及时录制出版了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音带《阳
光照我行》。在引进海外节目中,引进了红歌星的磁带曲目,出版了伊能静的《悲伤
的茱丽叶》专辑。这些节目的出版,缩短了与港台的时效性差距,促进了海内外文化
交流,同时也丰富了大陆音像市场。
1991年,该社还出版了民歌精选、校园歌曲、喜歌等民族特色浓郁的节目,拍摄
了民歌精选卡拉OK专辑。在当前卡拉OK在音、像带市场走俏的情况下,拍摄出版了港
台歌曲和民歌精选两集卡拉OK像带,这两个集子介绍了山东的山山水水,拍出了朴实
的村民,浓郁的乡情,给卡拉OK市场投入了清新健康的气息。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隶属山东省广播
电视厅,其主要任务是为本省广播电视系统培养、训练中等专业人才。
该校前身为山东省广播学校,创办于1960年9月,1961年停办,1961年-1981年间
曾以干训班的形式,先后举办了新闻编采、播音、技术、行政管理等各种短期培训班
共11期, 培训人数701名。该校于1982年5月恢复,改名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从
1982年到1986年,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开设了广播电视发送专业,学制两年,课程
设置15门,先后招收了5届高中毕业生229名。其间在1984年增设新闻专业,学制两年,
课程设置18门, 招收一届高中毕业生40名。1985年9月,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委托北京
广播学院新闻系举办的新闻大专班在该校开班(即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山东大专班),
共有学生42名,该校教师承担了基础课教学任务。
1987年根据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指示,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改招初中毕业生,专业
名称改为“广播电视技术”,学制四年,课程设置20门。从1987年到1991年,已连续
招收5届学生364名(含委培生40名,临沂校外班40名)。从1982年恢复办校以来,山东
省广播电视学校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正式毕业生471名(含新闻大专班42名) ,培训
各类在职干部1103人。到1991年底,在校学生为313人(含中专专修班) ,在读函授生
192人。
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办学条件也得到逐步改善、学校现有标准教室11个,总面积
约800多平方米, 各类实验室4个,实验设备价值30多万元。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2万
余册, 期刊150多种。住宿、就餐、体育等其他设施条件基本满足需要。该校现有教
职工43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者10人。

(省广播电视厅新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