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127&run=13

〔山东省社联1991年组织与管理〕1991年,对于社会科学战线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到社
会科学工作者面前,迫切要求作出科学的回答。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八中全会、中
央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胜利召开,我国十年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制定,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发表,有力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全省各级社联及其所属学会,团结、动
员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99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进一步活跃
理论研究”,繁荣社会科学事业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繁荣和发展全省社会科
学事业作出了一定成绩。
--组织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12月17日至22日在莱芜先后召开了学
科组评选会议和评委会评审会议。 两级评委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参评的280项
成果中评出198项获奖成果, 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140项。《山东省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1988~2000)(主编:郭新璋、季星如)、《内部控制系统评价
方法》(山东省审计科研所、潍坊市审计局) 、《县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主编:高
昌礼)、《古字通假会典》(编纂:高亨)、《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作者:李衍
柱)获一等奖。
这次评奖工作进行了若干改革。一是对评委会的组织形式和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
充实,由过去的一级评委会改为学科组和评委会两级评委,增补了若干名造诣较深、
知名度较高的中青年专家。二是评奖程序有所改革。过去是一级评委会负责整个一、
二、三等奖的评定,这次改为学科组评定二、三等奖,推荐一等奖;评委会审定二、
三等奖,评定一等奖。
--组织编纂了《山东省社联大事记》。《大事记》重点反映1980年到1990年间省
社联所组织的重大学术活动以及其它方面的建设,同时收录了省级学会、市地社联的
主要活动内容。《大事记》所收内容简略可靠,重点突出,基本上反映出社联系统事
业发展的轨迹和风貌。《大事记》拟于1992年出版。
--提高刊物、报纸的质量,活跃理论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加重了与当前改革和建设直接相关的选题,注重了对青年作者
的扶持和培养。 陆续开辟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 、“沂蒙精神研究”、
“胜利精神笔谈”、“齐鲁新策”、“社会哲学研究”等专栏。1991年11月开始,发
起了“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有奖征文”活动,旨在总结中小企业改革的成就和经验,
探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接办《领导科学报》。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配备办报人员,建章立制,
进行组织调整和思想整顿;二是努力提高报纸质量,重点是加大信息量,增强应用性;
三是以报纸为依托,先后组织了“农村党支部建设”和“张店杯决策执行征文”两次
全国性研讨会。研讨会在各级领导和近20个省、市作者的支持下,取得显著成果。
创办《孙子学刊》。1991年下半年进行了创刊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有关单位和
许多专家的支持下,1992年3月出版了创刊号。
--开展社科咨询服务,拓展科普工作途径。
建立省社联咨询服务部,依托省级学会、市地社联,为重大学术活动、学术著作
出版开展有偿服务。
与省政府办公厅合作, 继续举办山东省第二期文秘岗位培训函授班。 共招收
2341名学员, 其中外省171名。函授班共设6门课程。配合学习辅导和情况交流,编
著了一本35万字的《文秘辞典》,拟1992年出版。与省行政管理学会联合创办行政管
理函授班, 共招收1700多名学员。该期函授班共开设8门课程。两班均于1991年10月
份开学,学制一年。
(李海萍)

〔省社会科学“八五” 规划〕山东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会议于1991年5月在济南
举行。会议认真总结了“七五”期间我省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验,论证制定了全省社会
科学“八五”重点研究课题规划。经过专家们认真地评审,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批准确定136个课题作为“八五”规划第一批重点研究项目。
全省社会科学“八五”研究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保证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主义方向;研究工作要紧密联系实际,更好地为我省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着眼于超前研究,强化理论的指导作用。研究的重点是:以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研究和探索90年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
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服务中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事业。“八五”规划既重视了基
础理论研究,也加强了现实问题的研究,既重视了全国性问题的研究,也加强了地方
性问题的研究。
“八五”规划与“七五”规划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课题的选定和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提交评审的266个课题,都是经过长期酝
酿和自下而上的评议,几经筛选推荐上来的,又经过好中选优确定的。总的看,这些
课题立意较深,其中相当一批课题是在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结合点上立题的。
二是加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课题所占比例比“七五”期
间有新增加,研究的问题涉及到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重大思想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是突出了应用性、对策性问题的研究。“八五”第一批重点研究课题,70%以
上是针对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触及到现代化建设的“难点”,有
较强的应用性和对策性。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为领导科
学决策服务的指导思想。
四是充分调动和聚集了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的力量。“八五”规划第一批重点研究
课题比“七五” 规划第一批立题多45项,略高于“七五”规划终期完成项目。这136
项课题,分布在65个部门和单位,覆盖面较广。承担“八五”课题研究的,既有理论
工作者,又有实际工作者。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阵容比“七五”期间发展壮大了,把
全省社会科学研究的力量,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组织协调起来。
(省社科规划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