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101&run=13

〔商业系统经营〕1991年,商业系统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扩销促产为重点,抓改革
促开拓,取得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较好成绩。商品购进总值203.3亿元,增长7.6%。
其中系统外购进131亿元, 增长12%。商品总销售244.4亿元,增长5.2%。其中系统
外销售162.1亿元, 增长12.3%。年末商品库存44.6亿元,比年初增长15.5%。实现
利税(抵补1.4亿元的政策性亏损后) 6.35亿元,增长2.84%。其中,实现利润1.63亿
元, 增长5.21%;剔除增提网点建设基金和补充流动资金710万元和一次性削价处理
商品损失3500万元后,实现利润2.05亿元,增长32.45%。主要经营措施:
(1)开拓4个市场。一是开拓城市市场。在城市加快大中型零售网点建设,调整经
营结构布局,以雄厚实力和灵活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全年新上3000平方米以上网点66
个, 城市零售额82.3亿元,增长21.9%。二是开拓农村市场。4月份在栖霞县召开全
省商业系统开拓农村市场经验交流会,推动商业下伸网点的工作。截至年底,在农村
重点集镇下伸网点达到1625个,其中新增451个。全年销售给农村商品总值30.1亿元,
增长8.3%, 其中在农村直接销售10.1亿元,增长28.9%。三是开拓省外市场。通过
邀请召开4个全国商品交流会,工商企业共同参加沿黄9省区第二届商品交易会,召开
“91山东省周边地区商品交易会”和到省外城市设立地产品经营“窗口”,扩大山东
产品的区域辐射。全年销往省外工业品总值达6.58亿元,增长21.9%。四是开拓国际
市场。全年新签约利用外资意向书30余份,新办外资企业8个,合同外资金额350万美
元,增长45%。
(2) 搞好四大行业。工业品行业,打破区域封锁和部门垄断,市场需要什么,就
经营什么。全年工业品销售144.9亿元,增长13%。食品行业,生猪经营在猪源减少、
购价偏高、外调和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增加品种和销鲜比例,扩大地销,保护生产。
全年收购生猪351万头, 减少29.5%;地销生猪171万头,增长8.3%。蔬菜经营,重
点保证节日鲜菜供应和淡季细杂菜调剂,扩大稀有品种和净菜上市,积极兴建济南、
寿光等8个蔬菜批发市场。 全省12城市社会鲜菜供应量8.8亿公斤,下降2.1%,鲜菜
社会混合零售价每百公斤63.70元,增长6.9%。秋季大白菜的产量略有减少,在全省
试行了同菜农、消费者签订双向合同和在收获期前后实行两种价格的新措施,扩大市
场调节比重。 国营蔬菜部门实际供应大白菜1.9亿公斤,人均占有35.9公斤,超计划
6.8%, 蔬菜可食率提高15%以上。饮食服务行业。适应需求变化,早茶、名点和家
庭生活系列化彩照、 录像以及美容化妆等项目发展较快。全年营业收入8.2亿元,实
现利润3671万元,分别增长19.5%和27.4%。商办工业行业,着重于挖掘内部潜力,
消化增支因素,保证酱油、食醋、味精等主要副食品调料供应。同时,依靠更新改造
和科技进步, 努力开发牛、 羊、禽、兔产品和其他出口产品。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30.07亿元,下降10.5%,上缴利税1817万元,增长9.33%。
(3)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重新修订了劳动竞赛办法,增加了省外销售、农村
销售、企业扭亏等考核指标,实行了商品销售计划、经济效益指标的月调度、季通报
制度。 全年涌现出500至1000万元利润大户13个,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企业1个,500
万元以上县级商业局9个,1000万元利润的县级商业局1个。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
经营机制不活,商办工业(包括肉联行业)和产地批发调整的步子缓慢,商商、商工、
商贸结合的办法不多。
(张勉徽)

〔商业外向型经济〕1991年,全省商业系统外贸出口创汇值约7800万美元,比上年同
期减少15.4%, 主要原因是: 分割猪肉出口减少 (1991年出口6930吨,较上年减少
67.9%)。截至年底,全省商业系统共有三资企业28家。其中1991年新增外资项目8家,
合同外资金额350万美元, 较上年增长45%。省属公司利用外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省商业基建服务公司与澳门龙鹏集团合资成立了“山东商业龙鹏装饰有限公司”,总
投资150万元人民币。 省商业科研所与美国福瑞达贸易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意向书。
科研所还与澳大利亚舒尔贝斯有限公司合作,输出透明质酸钠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
模。为进一步开拓商业外向型经济,省商业厅成立了山东省商业对外贸易服务公司。

〔商办工业与技改〕 1991年,全省商办工业总产值30.05亿元,较上年下降10.5%;
实现利税1817万元,较上年增长9.33%。全省共安排技术改造、技术开发项目122个,
较上年减少8.2%; 当年投资1.19亿元,较上年增加13.3%。到年底已经竣工87个,
新增产值8500万元, 新增利税1100万元,创汇670万美元。全省列入省厅以上科技计
划21项,拨贷经费50万元。鉴定验收科技成果17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0项。
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当年获省厅以上优质产品190个,其中部优12个,省优17个。
(张会林)

〔国营饮食服务业〕1991年,国营饮食服务业获得较快发展,成为商业系统盈利重点
行业。全年营业收入8.2亿元,增长19.47%;实现利润3671万元,增长27.4%;税金
总额1606万元, 增长25.8%。 从营业收入看,几大行业全面增长。其中饮食业增长
19.47%, 旅店业增长8.16%,照相业增长13.82%,美发美容业增长5.9%,洗染业
增长24.17%,浴池业增长6.58%,其他行业增长51.11%。其主要作法:
一是抓开拓经营。1991年投入资金250万元,增设早点供应点(群)870多处;挖掘
山东菜点1000多个,引进苏、粤、川等名菜点上百个;新上一批桑那浴、泡沫溶、冲
浪浴、矿泉浴、芬兰浴等健身祛病和享受型的项目;提供修脚、美发美容按摩和家庭
照(录)像等系列化服务;速冻食品和快餐盒饭业务也发展很快。二是抓附营业务。由
传统的六大行业发展到家庭装饰、用品修理、技术咨询、文化娱乐、信托、租赁等17
个行业, 全年附营收入达到2.2亿元,增长20.6%。三是抓外向开拓。发展旅游定点
单位和涉外企业10多家, 实现创汇346万元外汇人民币,增长84%。先后向日本、南
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派出厨师20多人。四是抓技术培训。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55
期,被授予相应技术职称的有2600人次。

(张勉徽)

1991年山东省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机构人员情况表

┌──────┬─────────────┬─────────────┐
│项目 │机构(个) │人员(人) │
│ ├───┬───┬─────┼───┬───┬─────┤
│ │1991年│1990年│1991年比 │1991年│1990年│1991年比 │
│ │ │ │1990年±%│ │ │1990年±%│
├──────┼───┼───┼─────┼───┼───┼─────┤
│一、商业 │5748 │5791 │ │139687│129682│ │
├──────┼───┼───┼─────┼───┼───┼─────┤
│1.全民所有制│4363 │4292 │1.65 │115091│105106│9.50 │
├──────┼───┼───┼─────┼───┼───┼─────┤
│2.集体所有制│1385 │1499 │-7.61 │24596 │24576 │0.08 │
├──────┼───┼───┼─────┼───┼───┼─────┤
│二、饮食业 │1144 │1168 │ │22984 │22893 │ │
├──────┼───┼───┼─────┼───┼───┼─────┤
│1.全民所有制│892 │956 │-6.69 │18609 │18620 │-0.06 │
├──────┼───┼───┼─────┼───┼───┼─────┤
│2.集体所有制│252 │272 │-7.35 │4375 │4273 │2.39 │
├──────┼───┼───┼─────┼───┼───┼─────┤
│三、服务业 │1630 │1687 │ │24222 │23849 │ │
├──────┼───┼───┼─────┼───┼───┼─────┤
│1.全民所有制│1280 │1276 │0.31 │21198 │20606 │2.87 │
├──────┼───┼───┼─────┼───┼───┼─────┤
│2.集体所有制│350 │411 │-14.84 │3024 │3243 │-6.75 │
└──────┴───┴───┴─────┴───┴───┴─────┘

〔全省国营大中型肉联厂面临困境〕国营肉类加工冷藏企业,是我省食品工业和商办
工业的主要支柱行业。 截止到1991年末,全省国营肉类加工冷藏企业共有150家,职
工人数3.91万人,固定资产原值8.63亿元,冷库容量22.1万吨。大中型肉联厂共36家,
冷库容量13.3万吨,占全省国营冷库容量的60%。其中原省属11家企业,1984年下放
到所在市地,分布在济南、青岛、兖州、莱阳、青州、淄博、潍坊、德州、枣庄、新
泰、菏泽。这些企业现有职工1.37万人,固定资产原值2.85亿元,冷库容量9.3万吨,
原设计年加工生猪能力460万头。在取消生猪派购、放宽购销政策之前的10年间(1975
~1984) ,这些厂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0.1亿元,累计加工生猪1361.2万头,调往省外
猪肉60.5万吨,供应出口猪分割肉8.8万吨,创汇约1.5亿美元,实现利税总额1.61亿
元,相当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1.3倍。为稳定全省城乡副食品市场,促进生猪生产,
支援京、津、沪等大城市肉食供应和增加国家财税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1988
年以后,销区自给能力增强、猪肉取消计划供应,实行多渠道运销之后,城市消费转
向以鲜肉为主, 调入量大幅度减少,至1991年全省国营食品系统收购生猪360万头,
比1986年收购量(934万头) 下降62%,致使大中型肉联厂加工调拨大幅度下降。1991
年11家大中型肉联厂加工生猪35万头, 仅占取消生猪派购前10年年均加工量的1/4;
调往省外猪肉1.24万吨, 占取消生猪派购前10年年均调出量的1/5。由于常年加工生
产开工不足,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自1987年经营连续亏损,1991年亏损3771万元,
累计亏损挂帐9726万元, 仅此一项每年就需支付利息840万元。近几年,省政府及有
关部门和各市地虽然相继出台了优先安排技改立项,以销定货、减免税收等扶持措施,
企业也探索了多种生产经营门路,但由于肉联厂包袱沉重,且难以消化庞大的固定费
用开支,亏损还在继续增加。这种状况,不仅拖了全省商业系统效益增长的后腿,而
且对全省的整体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当前我省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生猪产销一体化试点情况〕截至1991年末,以肉联厂为龙头的28个试点单位发展养
猪基地达2698处,比1990年增加767处。其中各类养猪场426处,比去年同期增加2处;
养猪重点户2032个, 增加685个; 养猪重点村240处,增加80处。期末基地存栏生猪
18.23万头, 增加3.85万头。其中种母猪1.25万头,增加0.24万头。基地当年向龙头
厂交售商品猪9.66万头, 比去年同期减少5.44万头。胶南、临朐、日照、滕州4个县
市猪种改良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991年末,4县市瘦肉型种猪存栏1277头,其中
种公猪799头, 种母猪478头。当年杂交配种母猪10.23万头;生产瘦肉型和瘦肉型杂
交仔猪79.14万头; 出栏瘦肉型商品猪65.5万头,占社会出栏量的63.8%,其中临朐
县达85%,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董萍)

〔平度市建立生猪贸工农一体化体系〕为适应放开生猪经营的需要,稳定产销关系,
促进生猪的发展,平度市从1991年下半年进行了生猪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试点工作,
基本做法是:(1) 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商业、财政、税务、工商、物价、农行、
工行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生猪产销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制订全市生猪生产、经营发
展规划(计划),扶持生猪发展的资金、物资供应、奖惩政策以及其他各项重大措施。
(2) 以市食品公司、市肉联厂为龙头,建立了平度市生猪产销集团公司。各生猪基地
乡镇以食品站为依托,建立生猪产销集团分公司。集团公司负责基地生猪的收购调运,
物资供应和新技术推广,并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疫病防治、良种繁育和保险等工作。集
团分公司承担集团公司约定的任务,按照经济合同搞好本乡镇生猪基地建设和各项服
务工作。(3) 成立市生猪产销协会和基地乡镇生猪产销协会分会,作为生猪贸工农一
体化内部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的群众团体,协调产销双方在价格、利润分
配等方面的关系,组织产销对话,沟通信息,并监督成员的生产经营活动。(4) 制订
政策措施。 主要有3条:一是基地生猪必须按合同交集团公司收购,否则按收购额的
20%补偿基地培育费和生产扶持基金。完成计划或超计划,分别按高于非基地20%和
每头猪3元, 由集团公司支付组织费。二是每头猪提取0.50元,和按规定提取的畜牧
生产扶持金加在一起,建立生猪生产风险基金,用于执行保护价补偿。三是生猪产销
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确因保护生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经税务部门批准,可给予适当
减免营业税的照顾。平度市生猪贸工农一体化体系的试点工作,经过仅4个月的实践,
已初见成效。到年底,已拨付扶持金20万元,在首批确定的18处基地乡镇中,有13处
初具规模。全市生猪存栏量达到34万头,比年初增加29万头。国营食品部门收购生猪
7.72万头,其中从基地乡镇收购的生猪占全市收购总量的58%。

〔推广枣庄经验搞活全省饮食业〕 枣庄市饮食业连续2年抓早点供应,取得很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全国反响很大,商业部部长胡平曾2次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为
此省商业厅于1991年9月10日至11日在枣庄市召开了抓早点促饮食现场会, 推广枣庄
经验,提出了以早点作为突破口,开拓山东饮食业经营的新途径。一是适应人们生活
节奏加快的变化,把早点经营好。二是开拓社会迫切需要又缺少人干的领域,如中式
快餐、小学生午餐、工厂包餐等。三是开辟早茶、夜宵、歌舞厅、咖啡厅、游艺厅等
新兴服务项目。四是向商办工业、国内旅游、家庭服务、工业品零售、外向型经济延
伸。五是通过引进和创新,大力开拓鲁菜经营。

〔全省商业系统第一届海产品食用新技术开发交流订货会〕为促进沿海地区渔业发展,
积极探索国营商业在搞活农副产品流通渠道的新路子, 省商业厅于1991年5月25日至
26日在荣成市召开了全省商业系统第一届海产品食用新技术开发交流订货会,来自全
省饮食服务、 食品、蔬菜副食品三大行业的200多个企业的业务经理参加了会议。这
次会议采取理论介绍和实物品尝相结合、展厅看样品和现场看加工相结合,大会洽谈
和小会成交相结合的办法,增强与会者对海产品加工和食用新技术的全面了解,取得
了一定成效。 仅在会议期间,洽谈海产品购销2164.5吨,总成交额865.5万元。其中
成交海带1518吨,成交额263万元。

〔潍坊市商委与陕西省宝鸡市商业局建立商业合作关系〕1991年4月3日,潍坊市商委
与宝鸡市商业局在潍坊市达成5项协议,建立起了商业合作和友好关系。协议的签订,
对于加强省外同行的合作,扩大省际间商品流通和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是一项新的尝
试。其主要内容:一是两市批零企业相互提供场地、信息和服务,对口或交叉设置地
方工业品经营专柜。二是两市百货、五交化、纺织品、糖酒茶等行业批发集团分别吸
收对方为集团成员单位,积极邀请参加各类经济活动。三是两市商业企业都把对口企
业作为经济区域内业务关系的中坚,在进货、作价、结算等方面优先考虑。四是两市
对口企业进行信息、财务、物价、统计、行情、商办工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材料交
流。五是两市分别成立由商业局(委)负责人挂帅,有关企业参加的商业友好领导小组,
每年召开1至2次会议,专题研究发展两市商业关系的措施。
(张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