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6&rec=10&run=13

〔省委研究室工作〕1991年,山东省委研究室各项工作都获得新成绩,新进展。
调查研究和文字工作成果显著。调研工作直接为省委中心工作服务,全年完成省
委领导同志交办的调研任务20多项,完成调查报告44篇。如改革经贸体制、扩大对外
开放、建设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大中型企业、农村村级管理、发展优质高效农
业、深化农村改革、县乡两级机构改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
用情况、发展生态农业秸秆利用情况等项调查,都是省委领导交办的。在选择调研课
题、安排工作任务时,都自觉地把那些与省委中心工作关系密切、领导同志比较关心
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投入较多的力量着重抓好。调研工作质量有了新的提高,调研
成果有的在领导决策前,作为领导的重要参考资料;有的直接化为决策方案;有的溶
汇进领导同志的讲话报告之中;有的在领导决策后,作为反馈,推动决策实施。据不
完全统计,1991年省委研究室被省委领导批示的调查报告和其他文字材料23篇,在全
国级报刊上发表文章7篇。
积极参与省委重要会议起草文稿工作,先后为省委领导同志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十三届八中全会等提供了所需的发言材料和参考材料。参加了省委五届六次、七次全
会,省委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材料准备和情况反映工作。全年独立承担或参与起草
省委负责同志的讲话和报告35篇。
刊物编辑和信息资料工作有新的改进。主要是:把握方向,瞄准省委工作中心,
注意发现和筛选那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动态以及有代表性的典型和经验的文稿;精
选精编,发短文、发快稿,扩大刊物容量,突出刊物特色。全年共编发《山东通讯》
18期,《调查与研究》51期,《情况与资料》67期,《领导参阅》77期。
1991年4月10日至12日, 省委研究室组织召开了全省调查工作座谈会。会上,省
委副书记马仲才作了题为《各级领导都要重视和加强决策研究工作》的重要讲话。会
议还讨论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决策研究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省
委研究室主任于广礼作了题为《认真探索规律,努力把决策研究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的发言,各市地委研究室的同志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决策研究工作交流了经验。
1991年3月18日至20日, 全省党委调研机构1991年调研成果评奖会在济南召开。
评出优秀调研成果奖35篇,调研成果奖45篇。从获奖情况看,1991年度全省党委调研
机构的调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大批调研成果进入各级领导决策,或对解决重大实际
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张果夫 邢二萍)

〔山东统战工作的主要进展〕1991年,山东省统战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和《中共中央关于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中发〔1990〕10号),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两个纲领
性文件。 1991年5-7月份,省委组织省委统战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办
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等9个省直部门,抽调了30各名干部,分别组成7个调查组,对全
省各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两个重要文件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36
个县(市、区)和部分基层单位进行了抽查。通过这次调查,全面摸清了全省统战工作
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统战工作的意见和措施。省委统战部
根据调查情况起草的《关于全省统战工作调查情况的报告》由《鲁办通报》转发各地,
对全省统战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加强。1991年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七中全会、八中全会和中央工
作会议,中共山东省委相继召开两次全委会和一次工作会议进行了贯彻。对这些大的
工作部署,省委及时向各民主党派人士进行了通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省委统
战部还围绕中央14号文件发表一周年、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苏联“八·一
九”后局势剧变、《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等等,及时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
士通报情况,进行座谈。全年共举行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和座谈会29次,其中中共山
东省委召开5次。 许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
划和“八五”计划的制定、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强反“和
平演变”教育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省委的重视和采纳。
三、党外人士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工作进展顺利。1991年省委几次召开常委会研
究这方面的工作。各级统战和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多方进行物色、推荐、考察、先后
选拔16名党外人士担任副市长(副专员)和省直厅局级领导干部,12名党外人士担任副
县(市、区)长。政治安排方面,全年共物色、考察和推荐各方面党外代表人物275名,
经过多方协商,向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推荐代表人物47人。对65人在省
内各有关方面作了政治安排, 其中增补省人大代表8名,省政协常委和委员27名,参
事和文史馆员13名,特约检察员和特约审计员11名。
四、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
党派人士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工作更加主动,他们围绕省委、省
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咨询服务,解决了一批重点和难点问题,收到了
很好的效果。省民建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共写出
调查报告19份,提出合理化建议近2000条,其中被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1311条,
新创产值1.8亿元, 新增销售额1.83亿元,新增经济效益5066万元,引进资金1400万
元人民币,培训各类人才4058人。省民盟围绕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大量调查,所撰写
的《关于在农村初中学段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受到省教委的重视和采纳。
五、统战理论研究利宣传教育得到加强,取得了一批积极的成果。省委统战部着
重围绕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民主党派发展趋势、县区基层统战工作进行了研究,
全年共召开专题研讨会7次, 省委统战部部长田健撰写的专题文章《论统一战线为经
济建设服务问题》、《县区基层统战工作的特点与任务》在《大众日报》和中央统战
部的《统战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年内完成了换届,理事会和
会员中充实了部分新成员。 全省有4个市地统战理论研究会进行了换届,两个市地新
成立了统战理论研究会。省委统战部主办的《统战理论研究》全年发行达2.3万份。
六、加强了机关自身建设。省委统战部重点加强了部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
通过办短期培训班的方式,使每一名机关干部脱产学习两周左右,集中学习了《关于
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学习纲要》等文献和有关统战业务知识。在省委重视下,省编委
批准省委统战部增设了5处,增加5名编制,负责对民族、宗教、党外知识分子和海外
的联络工作。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基本建设已经立项。在租房办学的条件下,省社会主
义学院全年举办了9期培训班,培训各界党外人士440名。

(蒋文彩)

〔对台工作〕1991年,山东省的对台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泛深入
地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对台工作会议精神,经过各级对台部门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贯彻全国、全省对台工作会议精神成效显著,对台工作的大环境明显改善。
1990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对台工作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开展对台工作的经验,提
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 明确了当前的任务和政策、 措施。省委于
1991年3月召开全省对台工作会议,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省内对台工作的意见。省委决
定,充实调整省委对台工作小组,由赵志浩同志任组长,马仲才、郭长才同志任副组
长;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不再与省委统战部合署,在省委序列单独列编;市地台办仿
照省里的办法设置;县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直有关部门
都要有一名负责同志主管对台工作;各级台办作为党委直接领导下主管对台工作的职
能部门,对本地区涉台工作实施方针政策的归口管理,发挥“组织、指导、管理、协
调”的职能作用。全省各地通过传达贯彻两级会议精神,普遍加强了对台工作的集中
统一领导,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对台工作的社会舆论环境正在形成。
二、对台经贸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对台经贸工作作为重点列
入议事日程,对重要台商和大的项目,各级领导都亲自接待、协调解决问题。工作中
由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接待服务与经贸工作一起抓,进一步拓宽了招商渠道。
各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举办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交流活动,联系客户、吸引台资。
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淄博陶瓷琉璃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孔子文化节等,特别
是“山东--台湾经贸研讨会”和’91中国青岛经贸洽谈会,为推动鲁台经贸联系起到
了重要作用。全年到山东的台工商经济界人士达8640人次,台上层人士和重要人士来
鲁参与经贸考察、洽谈活动明显增多。通过强化宣传,上下结合,八方联络,牵线搭
桥,在对台经贸特别是吸引台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截至1991年底,全省累计批准
台资项目339项, 总投资5.3亿美元,合同台资2.4亿美元,其中1991年,全省批准台
资项目167项, 总投资项目额2.8亿美元,合同台资1.4亿美元。超过了前几年累计吸
收利用台资的总和,在全国居第四位,属增长较快的省份之一。对台小额贸易也有了
一定的进展。在受理台赠捐赠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台赠向山东省捐赠汽车52辆,
款物折合人民币约两千万元。
三、鲁台交往交流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交往交流工作以广交深交朋友、密切两岸
关系、扩大我对台政治影响、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1991年,
山东省共接待经商、旅游、探亲和从事交流等活动的同胞3.84万人次,指导省内公民
因私赴台937人次、境外会亲146人,审批安置了50名定居台胞。各级台办为台胞寻找
亲人1681人次, 解决各种困难5358件,提供交通车辆1.2万多次。使绝大多数台胞对
大陆感情日益加深,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各级台办与有关部门配合、
协调,利用各地各具特色的活动,有计划地邀请台胞来山东考察。共组织台胞参观、
座谈3000余次,参加台胞近万人次。在接待工作中,注重对台湾上层人士、台籍同胞
和大陆籍二、三代台胞的影响交友工作。台胞与各级台办建立通信通电联系的达5000
多人。对交往交流中衍生出来的有关丧葬、婚姻、购建房、财产继承、“文书验证”
等问题及对策,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加强对省内赴台人员的指导,各级台办突出
抓了赴台人员的政策咨询的服务工作。
四、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明显加强。紧紧围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
本方针和省内改革开放成就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等,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台宣
传。一是请领导同志撰写文章、发表广播讲话,宣传对台方针政策。特别是赵志浩省
长首次向台湾山东籍台胞发表的广播讲话,在山东籍台胞中引起较大反响。二是组织
了系列化报道《淄博百家企业大联播》,在《海峡之声》电台播出后,在岛内引起了
较大反响。省台办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共同举办了《两岸关系百家言》征文活
动, 收到海内外稿件400余篇,共有39位作者获奖。其中台湾作者5名,菲律宾1名,
山东12名。三是对台宣传品的制作开辟了新的路子。反映台属勤劳致富的电视专题片
《在这片热土上》,先后在山东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给台属以很大鼓舞;《长岛》、
《石岛》、《潍坊国际风筝城》、《胶东农村》等画册、折页,受到台胞的欢迎。全
年共向台胞赠送画册、 图片、 图书6万多册,录音、录相带260盘,其它实物宣传品
3700多件,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向台胞介绍大陆、宣传山东。四是强化
了面对面宣传。
涉台教育深入扎实。 一是组织了有16个市地和4大企业参加的全国台湾知识电视
大赛。并在全国比赛中获优秀奖。省台办与《农村大众》、《山东青年报》、《科技
报》、《联合周报》还联合举办了全省涉台知识竞赛,共收到海内外答卷4.51万份,
有242人获奖。其中100名县以上领导干部获特别奖。通过广泛的群众性竞赛活动,有
效地宣传了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加深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台湾地理、历史、文化、民情
的了解。二是各地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电视讲座、党校开课等多种形式,广泛
深入地开展了涉台宣传教育活动,并把涉台教育作为“社教”的重要内容,收到了良
好的效果。据统计,全省共有3209所党校开设了对台课,受教干部达45万多人次。
五、干部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省台办首次举办了省直30多个部门的专、兼
职对台干部培训和各市地台办主任研讨班。各地都把干部培训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
全省共举办各类涉台工作培训班341期,培训干部2.19万余人。
(马仁江)

〔信访工作〕1991年3月9日省委常委会议确定,将省信访局由省政府序列改为省委序
列,仍由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分管。
1991年,全省信访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一、 服务大局,维护社会稳定。1991年3月,省委提出了到省进京上访数量要在
上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争取下降的奋斗目标。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的指示,采
取得力措施,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取得明显效果。1991年,乡
镇以上党政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78228件次。各级信访部门及时处理人民群众来
信来访提出的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使95%以上的信访问题得到妥善
解决。 共接待群众集体上访4105起、57101人次,比1990年大幅度增加。各级信访部
门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妥善做好疏导劝阻工作,96%以上解决在市地以下。对上访
老户,各地坚决贯彻执行省委提出的五条措施,区别情况,认真处理,有相当数量的
老户终止了上访。对上京滞留滋事的,不定期地进行清理,对屡遣屡返的,送劳动场
所边劳动边教育;对长期无理取闹的,实行了劳动教养。到年底,中办国办信访局交
办的60户进京上访老户70%稳定控制在省内。实现了省委提出的奋斗目标。全年,省
委省政府信访局共接待各地群众来访3727案次,比上年下降16%。中办国办信访局接
待山东省群众上访1469案次, 比上年下降9.8%。进京上访位次由全国第三位降到第
四位,是近十年来在全国所占位次最低的年份。
二、提供信息,当好决策参谋。1991年,各级信访部门把信访信息工作作为发挥
信访工作优势和提高信访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来抓,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县以上党
政信访部门向各级党政领导提供信访信息7600条,有55%被采纳。特别是在质量、品
种、效益年活动中,有些信访部门及时综合筛选群众的意见建议,提供给领导同志,
受到领导同志重视,并被及时采纳,对本地区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开展起到了
很大作用。在反腐反变斗争中,信访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违法乱纪案件,是由
信访渠道提供的信息而得到及时查处。
三、抓好基层,强化信访工作基础。1991年,各地十分重视抓好基层,不断强化
工作基础,取得了新的进步。一是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各基层单位普遍做到信访
工作“三到位”,即领导到位,网络建设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同时,注意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开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充分发挥了乡镇信访干部主力军作用。
全省乡镇4000余名信访干部,活跃在信访工作第一线,经常深入到村、居委会,变上
访为下访,使大量的信访问题就地得到解决。三是实行信访工作综合治理。各基层单
位坚持治本原则,把信访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轨道,增强了自我消化矛盾的能力,及时
有效地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在加强基层信访工作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全省
各地创信访“三无”乡镇、“三无”单位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些市地开展的
信访案件跟踪调查活动,是检验和促进基层信访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有些市地县实
行划区分组责任制,进行分类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基层信访工作的深入发展。
(刘东范)

〔保密工作〕1991年,山东省各级保密部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发〔1990〕11号、鲁
发〔1990〕25号文件精神和《保密法》及其配套法规,全省保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了保密宣传教育。(1) 5、6月
间,全省开展了保密法规宣传月活动。许多市地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发表电视讲话、
刊登署名文章;全省举行保密宣传报告会、宣讲会、座谈会1300余次;举办电视、广
播讲座121期;办黑板报、宣传栏、书画展8844期;组织保密法规知识竞赛、考试342
场,参加人数1.6万人次;放映保密教育录像片8280场,观看人数108.5万人次。 (2)
开展了评选表彰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活动。共评选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
集体111个, 先进工作者302名,其中6个单位、12名个人被评为全国保密工作先进集
体、先进工作者。(3) 省委保密委员会和省文化厅联合举办了全省首次保密宣传文艺
会演,各地、各部门共排练出40多个保密宣传文艺节目,其中16个节目参加了全省会
演。在全国保密宣传文艺调演评比中,山东省有7个节目获表演奖,其中一等奖1个、
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4个,1个节目获创作奖,省保密局获优秀组织奖,获
奖数居全国第一。(4) 制定了《山东省在法制宣传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开展保密
法制宣传教育的规划》,经省普法办公室审查同意,印发全省执行。
二、突出抓了领导干部、要害部门和重大活动的保密工作。(1) 认真抓了领导干
部的保密工作。 省委、省政府于5月、11月举行了两次由省直机关、驻济高等院校负
责同志参加的保密工作报告会,省委副书记、省委保密委员会主任马仲才和国家保密
局副局长赵捷分别就保密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加强保密技术工作作了重要报告;省委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转发中央保
密委员会关于高级干部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规定的通知〉的意见》;省保密委员会组
织对89名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保密检查。(2) 认真抓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
保密工作。部分机关、单位重新确定了本单位的要害部门(部位),进一步健全了管理
和监督、检查制度,完善了保密设施。(3)积极参与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保密工作。
省、市地、县保密局共参与了25项大型涉外活动、重要会议的保密工作,保证了在这
些活动中没有发生泄密问题。
三、扎扎实实地抓了保密法规的贯彻落实。(1) 定密工作全面展开。各市地、县
接到业务系统下发的保密范围的机关,已基本完成了对1989年以来形成的文件、资料
的密级清理工作,日常定密工作走上正轨。省直机关、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已经开
始对1989年以来形成的文件、资料和密级进行清理,部分单位已经清理完毕,转入正
常的定密工作。(2) 加强了对印刷、复印等行业的保密管理。完成了对印刷、复印等
行业进行注册登记和确定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的工作,强化了对定点复制单位
的管理。全省共注册登记印刷、复印等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5372个,审定国
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225个。(3)加强了对出境文件、资料、稿件和其他物品的保
密审查。全省共办理《出境许可证》1个,《出境证明表》125个,(4) 依法查处了泄
密事件。 全省共发生泄密事件12起, 比1990年减少3起; 当年查结10起,查结率为
83.3%,比1990年提高28%。
四、 组织开展了保密工作理论研讨活动。全省共组织撰写论文365篇,向省里选
送了80篇,经省评选小组评审,选出17篇优秀论文,在全省保密工作理论研讨会上进
行了交流。
五、加强了保密技术防范措施。对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省属大企业无线电
话的安装、使用情况进行了清理统计;会同有关部门对济南、威海新建党政电话专用
网进行了检查验收, 对9个市地的党政电话专用网进行了技术检测,督促有关部门及
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六、进一步加强了保密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经省委保密委员会同意,调整
了省直机关、驻济高校保密工作管理体制,建立了16个保密工作协作组;各市地保密
工作机构建设有了新发展,到年底,又有2个市地、53个县(市、区) 建立了保密局;
保密干部队伍得到充实,全省保密干部已增加到459人,比1990年增加了194人;加强
了保密干部的业务培训,全省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877期,培训干部5.3万人次,提
高了保密干部的业务素质。
(刘文博)

〔省委直属机关党工委工作〕省委直属机关共有部委办厅局34人,其中设机关党委28
个,直属总支1个,直属支部4个。党员5733人,占省委机关总人数的62.6%。1991年,
省委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增强了机关
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省委机关各项工作的落实。
继续抓了机关思想、作风、纪律和集中整顿,改进了机关作风。从1990年11月到
1991年3月, 省委机关集中进行了“三整顿”,通过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整改建制
三个阶段,较好地解决了机关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正、纪律不严的问题。广大党
员干部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进行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反和平演变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经受三个考验的自
觉性。 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从4月12日开始,深入进行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第四
季度集中开展了反和平演变教育。据统计,省委直属机关处以上干部1475人,科以下
干部和工人群众7494人参加了社教,受教育面分别占98%和99%,平均有效教育时间
20天左右。通过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清理了资
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从理论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界限,解开了一些深层次的思想扣子,
坚定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了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年初,机关工委制订机关支部工
作细则(试行)和加强党内监督的意见,认真抓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年新建机关党委
5个, 机关总支1个,基层党支部25个。换届选举机关党委2个,党支部43个,充实调
整机关专职党务干部15名。广泛开展了评选“先优”活动,工委表彰了先进党支部24
个,优秀共产党员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7名。加强了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
管理和督促检查,制定了《关于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管理的意见》。部署
和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的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健全了党的组织,严格了民主生活会
制度,加强了党内监督,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还加强了
对机关党务干部、群团干部的培训,先后举办了机关党委书记(直属总支、支部)、纪
委书记、宣传干部、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培训班,提高了机关党委、群团干部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进行了党规党法教育,查处了违纪案件,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传达贯彻了
中央、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党纪处分的八个条规,参
观了全省惩治贪污贿赂展览,参加了全省党纪知识问答竞赛,收听收看党风党纪教育
录音录像190场。严肃了党的纪律。全年共查处违纪案件18起,已查结10起,对6名违
纪党员作了处理。中办发〔1991〕17号文件和鲁办发〔1991〕23号文件下发后,对用
公款请客送礼,铺张浪费,乱发奖金实物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检查纠正。
开展了建党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了党员的光荣历史,
强化党性观念。“七一”期间,除参加省委统一组织的活动外,各机关党组织采取座
谈会、报告会、上党课、重读入党誓词,为党旗添光彩、召开民主生活会、参观党史
展览和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形式,精心组织了纪念建党70周年系列活
动。机关工委组织了由23位老党员、老干部、老英雄、老模范组成的“四老”报告团,
作报告53场,向党员进行党史教育、传统教育和无私奉献教育。组织了有6000多人参
加的党的基本知识竞赛活动和纪念建党七十周年征文活动, 收到征文150多篇。组织
参观了省委举办的山东地方党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举办了以歌颂党、歌颂社
会主义为主题的文艺联欢会。
推行了党务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了制度建设。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意见,1991
年在省委机关推行了党务工作目标责任制。据检查,有16个单位制订了具体实施意见,
在154个支部试行了目标管理。 从试行的情况看,许多单位搞得认真扎实,各级党组
织建立健全了政治理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内监督、思想政治工作等制度,
使机关党的工作向程序化、规范化迈进了一步。
建立健全了工青妇组织、发挥了群团组织的作用。成立了省委直属机关妇女工作
委员会,健全了工会和团的组织,改善了群团工作的外部环境,发挥了群团组织在加
强职工、青年教育和为实现“八五”计划、十年规划建功立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工
会组织开展了“三热爱”、“双基”、“四职”教育和以“品种、质量、效益年”为
主题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团组织开展学雷锋,做“四有”青年、“岗位成才、
岗位奉献”和向革命老区青少年捐赠书刊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在工委的统一安排下,
还先后举办了“七一”大型文艺联欢,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活跃了机关生活。

(吴成新 薛淑喜)

组织工作
〔机关党的建设得到加强〕1991年,全省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共有3016个
党委、2.45万个(总支)支部、46.6万名党员。为了深入研究解决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
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总结交流几年来全省机关党的建设的经验,研究制定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措施, 根据中央和省委文件指示精神,省委组织部于1991年7月
召开了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组织部的负责同志作了讲话,24个
单位介绍了经验。会后,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省委组织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关党的
建设的意见》。《意见》结合全省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具体
要求:(1)充分认识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重要性;(2)进一步明确机关党组织的职能和任
务;(3) 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4)切实加强党内监督;(5)健全机
关党的工作机构;(6)进一步改进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方法;(7)加强对机关党的建设工
作的领导。会议的召开和《意见》的制定,对加强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
高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建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为切实搞好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建设工作,
1990年3月,省委提出在全省开展“创建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 ”活动,
同年10月,又正式下达了鲁发〔1990〕24号文件,就开展这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先进
县的标准以及具体组织实施等作了规定。一年多来,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市、区)委,
按照省委的部署,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
强领导,扎实工作,在全省范围形成了聚精会神抓党建、你追我赶争上游的工作局面,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在各市地委推荐并经过全省认真检查考评的
基础上,省委研究决定:授予章丘、平阴、莱西、平度、淄川、桓台、滕州、莱州、
牟平、诸城、寿光、邹县、莱芜、泰山、荣成、文登、德州、郯城等18个县(市、区)
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并于1991年“七一”前夕,在山东省庆
祝建党70周年党建工作表彰大会上进行了授奖表彰。同时,省委还对在农村党建工作
中做出成绩的长清、胶州、即墨、临淄、周村、枣庄市市中区、广饶、长岛、蓬莱、
招远、昌邑、五莲、昌乐、济宁市市郊区、环翠、邹平、平原、高唐、费县、莒南、
定陶等21个县(市、区)进行了提名表扬。

(李延海 曲涛)

〔1991年全省发展党员情况〕 1991年, 全省共发展党员9.20万多名。其中男党员占
82.5%,女党员占17.5%,少数民族党员占0.7%。
1991年的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了发展党员工作方针和《中国共产党发展
党员工作细则》,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指导,突出了发展重点,强化了对发展党员工作
的理论探讨,保证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是正确制定和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加强宏观指导。在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的
制定上,强调了以“需要与可能”作为主要依据,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
合的办法,制定了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同时,各级党委都订出了做好发展党员工
作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在实施发展计划工作上,强调了计划的指导性,不准层层卡比
例、分指标。
二是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截至
1991年底,全省共有94万人申请入党,其中入党积极分子40万名。全省普遍建立了培
养联系人制度、培养教育建档制度、基层党校培训制度等,去年全省基层党校共培训
入党积极分子39万多名,占入党积极分子总数的93.5%。
三是突出发展重点,加强企业和农村生产一线的发展党员工作。在计划的制订上,
适当压缩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发展数量,增加企业和农村的数量;在企业,适当控
制行政管理人员和非一线人员的发展,增加生产一线工人的发展数量;在农村,则把
重点放在贫困后进村和领导班子后继乏人、党的力量薄弱的单位。1991年,全省在工
人、营业员、服务员中发展的党员占发展职工党员数的50.2%,在农牧渔民中发展的
党员占发展总数的24.5%。
四是适应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需要, 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理论探讨。4月份
的召开了“全省发展党员工作研讨会” 。 全省组织部门、党务工作者等共撰写论文
180多篇。会议召开,对全省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李延海 李彦军)

〔庆祝建党70周年党建工作表彰大会〕 1991年6月29日,中共山东省委庆祝建党70周
年党建工作表彰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省农村党建工作先进县(市、
区) 委书记,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代表及各市地委、各大
企业党委、 省直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共400多人。省委、省顾委、省纪委、省人大常委
会、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省委书记姜春云主持了大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谭福德宣读了省委表彰决定。
省委决定,授予章丘县等18个县(市、区)“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荣誉
称号;授予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支部等200个党支部(党总支)“山东省先进党支部(党总
支)”荣誉称号;授予李德珍等300名同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授予赵
军成等50名同志“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省委对在农村党建工作中做出
成绩的长清县等21个县(市、区)提名表扬。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志浩代表省委在大会
上讲了话。
(刘池水 徐青)

〔国营大中型企业党的建设〕1991年,我省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搞好搞活国营大中型
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采取措施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促
进了企业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首先,省委组织部组织力量,对全省县属以上企业重点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党建工
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下达两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工作,企业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多数企业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据各市地对全省2579个大中型企业党组织的分
析,发挥作用好的占74%;作用一般和较差的占26%。大中型企业党建工作既有许多
值得肯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企业党组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
心的指导思想越来越明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党的工作和活动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第二,多数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基本确立,但部分企业党的工作的开展仍有许
多困难;第三,多数企业领导班子的团结显著增强,但部分企业党政关系不协调的问
题仍很突出;第四,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有所加强,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第五,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新形势下职工队伍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尚需进一
步解决;第六,多数地方党委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已引起重视,但少数地方和部门尚
缺乏全面认识,指导不够及时有力。
为了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1991年12月
20日,经省委同意,由省委办公厅转发了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营大中型企
业党的建设的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中型企业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具体要
求:(1)充分认识党组织在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中的重要意义。(2)企业党组织要积极
有效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3)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保证党的干部政策的贯
彻落实。(4) 切实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5)下功夫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6)认
真抓好车间(分厂)党支部建设。(7)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8)进一步加强
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这些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党组织的任务和职责,使企业
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更加具体化。各级党委和企业党组织按照这些意见的要求,积
极开展工作,国营大中型企业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杨峰)

〔下派干部工作情况〕1991年,山东省又从省直党政群机关选派1019名干部到基层工
作, 其中厅局级8名,处级114名,科级266名,一般干部631名。这批干部除151名系
统下派的外, 其余全部安排在德州、临沂、聊城、菏泽、惠民、济宁、枣庄、东营8
个地市的46个县(市、区) 、121个乡镇、186个村、40个企业,挂职的202名、包村包
企业的649名、包专项技术的17名。这批干部在基层做了大量工作。
一、 急群众所急,办了群众急需办的事。下派干部共为受灾群众捐款1.5万元;
帮助群众打井42眼, 新修公路187公里。修桥37座;帮助群众购买化肥6800吨、薄膜
137吨、柴油1875吨、农药30吨、良种125吨。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办了群众盼望办的事。广大下派干部先后帮助基层开办
党员培训班158期,培训党员4329名;在驻有下派干部的266个基层支部班子中,年终
达标升级的有45个;还帮助当地组建了73个群团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壮大集体经济,办了群众能够长期收益的事。共为当地引进资金3.65亿元,
确立工副业项目243个,新增利税达955万元;协助当地开发荒山、荒滩15万亩,植树
造林7481亩,为群众留下了长期受益的“聚宝盆”。
四、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办了教育、科技兴农的事。他们帮助所在地开办各种
专业技术培训班250期, 8795名群众参加边培训;创办科技小报6种,出版6期,放映
科技电影(视)片50多场,10万多名群众受到直观教育,增强了科技意识。
五、抓好农村文化思想阵地建设,办了提高群众觉悟的事。下派干部积极帮助基
层建立了一大批“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和图书室、篮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提
供书籍10000多册; 在当地举办法制教育班102期,受教育者达1.5万多人,调解民事
纠纷430起, 配合公安机关侦破大案10起;积极投入农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有下
派干部的村、镇,绝大多数是社教先进单位。
(李绍增)

〔东西干部交流促进共同发展〕1991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行干部交流的决定,
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省委确定,对东西部部分县以上干部进行定期对口挂职
交流。 省委组织部于4月份制定方案,作出部署,并会同对口市地委确定对口挂职交
流干部名单。济南与德州、青岛与菏泽、淄博与惠民、潍坊与临沂、威海与东营、烟
台与聊城12个市地结成6个对子,互派对口挂职交流干部127名,其中,地专级干部12
名,市地直经济部门副职27名,县(市、区)委副书记9名、常委3名,副县(市、区)长
76名。这些干部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33岁。这批干部素质比较好,熟悉经济或
党务工作,有实际领导工作经验。
通过首批东西干部交流,加强了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协作,实现了优势互补,
提高了效益,促进了互销地方产品,搞活了物资流通;实行了外贸合作,扩大了出口;
通过技术联合,开发启用了人才;传播双方信息,促进了观念更新。干部对口交流,
对于促使山东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董国勋)

〔全省干部培训工作会议〕1991年11月22至25日,全省干部培训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各市地及各大企业党委组织部长、干训科(处)长和党校校长,省直各
部门党委(党组) 分管政工的负责人、干部(人事)处长等,共220多人。会议认真传达
学习了全国干部培训工作会议和全国党校校长座谈会精神,贯彻省委关于干部培训五
年规划和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意见,交流了近几年干部培训和党校教育的经验,研究
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全省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会议开始,省委常
委、组织部长谭福德作了题为《再接再厉,把干部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发言,
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孙景协作了题为《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完成时代赋
予党校的战略任务》的发言。会议结束前,省委副书记马仲才就如何加强干部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培训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着重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深了对新形
势下搞好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抓好干部培训工作的自
觉性。二是明确了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的重点及应坚持的学习方针,即以
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年干部为重点对象,理论联系实际,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重
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三是弄清了学习理论与改造客观世界、改
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澄清了理论培训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四是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干
部教育工作的领导问题,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干部培训作为搞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
重要措施,切实抓出成效来。
(秦守政)

〔干部理论学习培训迈出新步伐〕中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山东省各级党委认
真组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截至1991年,两年中全省参加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建理论学习培训的干部达150多万人,其中参加省、市地委
党校和省直各部门举办理论培训班的县处级以上干部3万余人。
近年来干部理论学习培训主要抓了五方面的工作:(1) 领导带头,把干部理论培
训作为根本大事来抓。各级党委联系干部队伍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充分认识加强
干部理论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抓好全省干部的学习培训,省委首先从常委一班
人做起, 于1989年3月成立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了学习制度,并带头参加党校培
训。 省委常委分工轮流到省委党校参加了8期地厅级干部理论学习研讨班。据粗略统
计, 近两年省委10名常委阅读马列、毛泽东和邓小平著作等共440余篇,撰写学习体
会、 调查报告和工作论文109篇,计51万多字。两年中全省县处级以上干部对下作理
论辅导报告6100多场,听众达520万余人次。(2)健全制度,保证干部培训任务落到实
处。省委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制度的意见》和《关于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批转了《1991至1995年山东省
干部培训规模》。各市地、县(市、区)委按省委要求,根据各自培训范围都建立了相
应的规章,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习培训制度。比如领导干部定期接受培训的
制度,培训和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党校班次设置的规范化、制度化,逐级检查的制度
等等。过去领导干部“调训难”的状况得到改观。据统计,省、市地委党校培训班、
进修班的调训率达95%以上。(3) 以党校为主阵地,搞好领导干部的进修培训。省、
市地委党校开设的领导干部培训主体班次有:学习研讨班、培训班、进修班和理论班。
省委党校举办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主要包括:党建、科社理论学习研讨班,县处
级干部进修班,县委书记岗位培训班,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岗位培训班,宣传、文化
等意识形态领导干部进修班,县市区纪委书记班以及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二年
制党政干部研究班等。 两年中省和市地委党校共举办县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次240余
期,16200多人参加了学习,占同级干部的48%。(4)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相结合,认
真搞好干部在职学习。自1989年春起,省委和市地县(市区)委普遍建立了由党委常委、
几大班子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学习。同时,各级党政机关
和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小集中”、读书班及正常学习日等多种形式,进行干部在职
学习,收到显著成效。

(李念东 秦守政)

宣传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1991年全省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坚定职工社会主义信念,
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为促进企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按照省委的部署,自3月下旬起到国庆节前,在全省企业职工中开展了大规模
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400余万职工参加了社教学习,受教育面达到95%以上,
其中党员、干部受教育面达到98%以上。这次教育活动,由于各级党委重视,指导思
想明确,既借鉴了农村社教的经验,又注意从企业的特点出发,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惑
职工思想、影响职工积极性的疑难问题。整个教育活动扎实稳妥,健康活泼,成绩显
著。
2. 按照中宣部等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近300万企业青工中进行了以基本国情
与基本路线为主题的系统政治轮训。各地各单位和广大企业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普遍
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各地坚持脱产轮训,实行正规办学,
把鲜明的思想内容与生动多样的形式统一起来,把正面灌输与广泛的群众自我教育结
合起来,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广大青工进
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保证轮训顺
利开展, 省委宣传部、省职工教育办公室和省电视台于5月下旬举办了全省青工“双
基”知识电视大奖赛,有20个代表队、80名队员参赛。下半年,省里还组织开展“双
基”教育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征文90多篇。
3.全面展开了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的评聘工作。中央两办转发的《企业思想政
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中央五部《关于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
职务试行条例〉的若干规定》下发后,全省在试点的基础上,于1990年12月开始,全
面展开了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 复核工作。全省参评企业18375个,参评政工
人员84784人,已有1000多人经过省高评委评审获高级政工师职称。
4.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大中型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省和
各地都通过深入企业调查以及召开座谈会、汇报交流会等途径,收集了解了企业干部
职工贯彻中央、省委工作会议的思想反映和在搞好大中型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
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省和一些市地分别召开了专题性研讨
会,探讨了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省里组织力量专门编写了“搞好大中型企业思想教
育”专题辅导,总结推广了一批先进企业的典型经验,为在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创造了较好的舆论环境。
(刘德龙 车本杰)

〔理论工作〕1991年,山东省理论工作主要是组织全省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理论、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和党史党建理论。全省形成继1990年以后的第二个马克
思主义理论学习热潮,组织理论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
放中的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
一、理论教育
1月至6月,组织全省干部继续学习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
习纲要》 。省委于4月至11月举办了4期领导干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讨班,215
名市地委书记、专员、市长和省直厅局级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各市地县都分期分批
举办了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 据统计,全省举办县处级以上干部研讨班、培训班180
多期, 参加学习的领导干部达21000多人次。各地各单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向群众
宣讲2600多场次,听众达340多万人次。
7月至10月,全省干部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0月5日
至21日,省委宣传部在济南举办了全省党史党建理论骨干培训班。省、地 (市) 、县
(市、区) 以及四大企业的讲师团长、理论科长等300余人接受了培训。邀请中央和省
委有关部门的领导、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就党史党建理论中的宏观的、综合的、现实
针对性强的问题做了14场辅导。11月以后,在全省干部中广泛开展了《毛泽东选集》
(第二版)和党史党建理论的学习。
下半年,在驻济高校、党校、社会科研单位和党政机关,以及北京有关单位中聘
请了40余人的兼职教授,让其承担省委讲师团的部分教学和研究任务。
二、理论研究
1月,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院联合召开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40周年座谈会,80多位
专家学者与会畅谈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伟大意义,以及如何弘扬爱国主义革
命传统问题。
6月, 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委组织部、研究室、党校、党史委和省社科院、社科联
召开了“山东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理论讨论会” ,120多名有关部门和单位
的领导、专家学者与会,以“当代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研讨了党的领导
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重要问题。会上评出57篇优秀论文,有7
篇论文入选全国纪念建党70周年理论讨论会。各市地、大企业大都开展了纪念建党70
周年理论活动,促进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深化了干部群众对党的历史功绩和领导必
然性的认识。
6月, 省社科院、省经委和济南钢铁厂联合召开了“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研
讨会”,国务院、省、市(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80多名领导、专家和厂长参加了研讨,
为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6月, 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和省社联组织理论工作者深入沂蒙山区,考察研究
沂蒙精神,并召开了“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80多名理论工作者与会探讨总结了沂
蒙精神的内容和时代意义。
8月, 省社科院、 省县级经济管理研究会和胶州市委、 市政府在胶州联合召开
“小康问题理论讨论会” 。154名同志与会,提交论文和研究报告64篇,探讨了“小
康”的衡量标准以及实现“小康”的途径等问题。
9月下旬, 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院联合召开“山东革命传统讨论会”,70多名理
论工作者与会探讨了山东革命传统的内涵、特点和时代意义。
11月上旬,省社科联、省科社学会和省国际政治与共运学会召开“国际格局新变
化与反和平演变理论讨论会”,60多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同志参加了
会议。
12月初,省委宣传部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座
谈会”,意识形态部门领导同志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共40多位同志出席会议,畅谈毛泽
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重大
意义。
12月中旬, 山东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揭晓。 会议从1989年7月1日至
1990年6月30日的社会科学成果中, 评选出优秀成果19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
54项,三等奖140项。
三、理论宣传
深入开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宣传。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都加强了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反对和平演变的理论宣传,开辟了专栏,出了专辑,
举办了讲座。 省电台播发理论文章234篇,《大众日报》刊登460多篇,其中有3篇反
和平演变方面的文章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优秀论文。
(周忠高)
〔全省外宣工作取得新进展〕1991年全省的外宣工作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发挥优势,
积极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省委外宣小组加强宏观调控,使各部门外宣工作形成强大合力。省外办成功
地组织接待了外国驻京记者团以及其他一些外国、港澳的新闻记者来鲁采访,积极利
用重大外事活动、外交渠道、友城关系等开展宣传,扎扎实实抓好对外参观点的建设;
省侨办通过海外齐鲁同乡联谊会和各侨团、侨社等积极开展宣传,举办华侨子弟夏令
营,创办了《山东侨报》;省经贸委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外宣意识
教育,在经贸活动中努力宣传介绍山东的对外开放,取得良好的政治、经济效益;省
旅游局把加强对外宣传作为振兴旅游的一个关键措施, 9月份成功地举办了世界旅游
日庆祝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海外促销工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
闻出版、社会科学等部门都密切结合自己的业务开展外宣工作并取得新的成绩。
一年中,省委外宣小组还统一指挥、协调组织了“’91青岛对外经贸洽谈会”、
“鲁台投资研讨会”、“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等全省性大型活动的对外宣传并取得
好的宣传效果。
二、各市地外宣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省16个市地委都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
15个市地委建起了外宣小组办公室。各市地纷纷抽调得力干部充实和加强外宣队伍,
举办外宣干部培训班,使外宣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大部分市地的外宣经贸都已列入财
政预算,基本建设开始列入计划。各地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特色对外宣传活动,全省
由市、地、县举办的“会”、“节”已有28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潍坊国际风筝会、曲
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淄博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泰山国际登山活动等,在对外宣传上
不断创新,效益比往年有大提高;新举办的青岛国际啤酒节、荣成渔民节、莱州月季
花节等都成为比较成功的对外宣传“窗口”。各市地还努力开展好各项外宣工作。如:
组织制作外宣品,邀请接待海外记者采访,撰写、提供对外宣传搞件;密切配合经贸
部门搞好大型活动的宣传,为本地的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积极牵线搭桥。
三、发挥齐鲁文化优势,为对外开放服务有新的起色。在香港举办的《孔子文化
展》、在北京举办的《孔孟文化摄影展》,引起各方面人士的浓厚兴趣。《孔子》电
视剧拍摄完成,公开向海内外发行。同时也相继开展了对孔子、管子、墨子、李清照、
王羲之、孙膑、徐福、汉斯·希伯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和宣传。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和学术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全年共出国演出办展27起,接待海外演出和展览23起。
四、对外宣传品工作取得明显的进步。年初,省委外宣小组成立了对外宣传品编
审委员会,并组织编辑出版了《山东概况》折页、《山东1991》小册子、画册和《山
东走向1991》电视片,形成了一套综合介绍山东基本情况的对外宣传品。各市地、各
部门也编辑制作了一批质量较好的系列外宣品。省对外宣传品发行中心和省对外宣传
品印制中心已初步形成,开始发挥作用。
电视对外宣传得到加强。大成国际影视公司全年拍摄制作对外专题片52集,编辑、
汇编《改革开放的山东》、《山东歌舞》、《齐鲁烹饪》、《周易讲座》等一批系列
片;向中央电视台提供了30多个对外交流专题节目;直接向海外输出节目播映权和盒
带发行权40多小时, 向海外销售和赠送盒带1635盒;9月份赴加拿大参加’91中国民
间文化工艺礼品展,为山东电视对外输出进行了有益尝试。
中央新闻单位驻山东分社和记者站在对外宣传山东中做出了新的贡献,共对外发
稿1200多篇(幅),产生了广泛影响。
五、省委外宣小组的办事机构和对外宣传的基本建设得到加强。经国家编委批准,
省委、省政府于11月份发文公布设立专门的对外宣传实体机构--省委对外宣传小组办
公室,同时负责政府的对外宣传工作(称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交往中可用“山东
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名义。
(省委外宣办)

〔1991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1991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
项工作: 一、4月初在泰安组织召开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1990
年度省级文明单位,首次表彰了25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总结了1990
年的工作,对1991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会议还讨论了《山东省“八五”期间精
神文明建设规划(初稿)》,参观了泰安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二、制定了《山东省“八
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这是1991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广
泛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省委常委会讨论,以省委22号文件将《规划》
下发。三、在组织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
展了省直辖11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竞赛活动,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市 (地) 、县
(市、区)、基层单位三个层次的文明创建格局,扩大了文明创建活动的领域和覆盖面。
为了搞好这次竞赛活动,在考察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省文明办先后在青岛召开了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在枣庄召开了创建文明城市现场交流会,有力地促进了各
地的创建活动。四、农村基层的文明创建活动,在指导思想上向乡镇这一级作了适当
的调整倾斜,使文明村建设逐步向着联片、区域化的方向发展。五、为了增强精神文
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讨工作。10月,中宣部
在烟台召开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省文明办协助作了筹备工作。山东省11个直
辖市的文明办主任列席了会议,听取了兄弟省市的经验介绍和专家的报告,并向大会
提供了10多份研讨文章。11月份,省文明办又在青岛市组织了创建文明城市专题理论
研讨会。通过研讨,开阔了工作思路,指导了工作实践。六、在全省继续广泛深入地
开展了“学先进、讲奉献、树新风”活动。在这项工作中,各地各单位,各行各业密
切联系自己的实际,重在抓基层最基础的“学、讲、树”活动,即“岗位学先进、行
业树新风”,使“学、讲、树”活动在广泛的渗透中产生了良好的实际效应。如烟台
市在窗口行业开展的“新风杯”文明竞赛,东营市的十大行业优质服务活动,菏泽地
区的“两讲三创”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七、抓基础工
程建设,强化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省文明办会同省总工会、省电大联合举办了
职业道德电视讲座, 计划用3年的时间,把全省12个行业的职工轮训一遍。八、为进
一步使文明单位建设活动趋于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七五”期间的实践经验,重新
修订了《山东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条例》,并以文明委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地。
(刘相)
〔“四老”报告团活动〕1991年“七一”前后,省委决定组织省直109名老党员、
老干部、老英雄、老模范成立“四老”报告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讲党史、
讲传统、讲奉献的教育活动。部分市地、高校也相继开展了这项教育活动。这一活动
顺应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而且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学校
师生的欢迎。据统计,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省直机关、全省高校和济南、淄博、枣
庄、烟台、泰安、济宁、日照、临沂等地共邀请12400多位老党员、老干部、老英雄、
老模范作报告2080多场次, 直接听众达140多万人。其中,省直“四老”报告团作报
告510多场,听众达9万多人次。济南市组织的“四老”报告团,除在市地机关报告外,
还到各县区巡回报告。不少地方和单位还将报告内容制作成录音和录像,进一步扩大
了教育面。报告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感人至深,因
此,报告会普遍听众多、秩序好,人们听得入耳入脑,反响强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王红勇)

〔全省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活动〕 1991年,根据江泽民同志3
月9日写给李铁映、 何东昌同志信的指示精神,省委在全省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中国
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活动。
各市地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宣传部或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座谈会,
颁发了文件,制定了教育计划,培训了教育骨干,并结合省情、县情、乡情进行了多
种形式的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如枣庄、临沂两市地分别结合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和光荣的沂蒙人精神,对学
生进行革命传统与人生观教育。青州市坚持把国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
出校门,了解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活动对学生
了解国情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董维杰)
老干部工作
〔全省老干部概况〕 截至1991年底的统计,全省离休干部已达19.41万人,其中1991
年办理离休手续的1.49万人。已离休干部按职级划分:副省级以上的12人;正副厅局
长及相当者1178人(其中享受副省级待遇或单项待遇的24人) ,占离休干部总数的0.6
%;正副县处长及相当者1.62万人(其中享受厅局级待遇的5435人) ,占8.4%;其他
干部17.67万人(其中享受厅局级待遇的1036人,享受县处级待遇的4.61万人) ,占91
%。 按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划分:1927年7月底以前的9人;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6日
的426人, 占0.22%;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的5.64万人,29.03%;1945年9
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的13.73万人,占70.75%;按机构情况划分:行政机关5.32万
人,占27.4%;事业单位5.64万人,占29.1%;企业单位8.45万人,占43.5%;按管
理渠道划分:市地县15.83万人,占81.6%;省直机关1.40万人,占7.2%;国家部属
单位2.18万人,占11.2%。截至1991年底,离休干部累计去世2.93万人,其中1991年
去世4621人,去世率为23.8‰。
(刘俊奇)

〔老干部工作取得新进展〕1991年全省的老干部工作逐步深入,稳步前进。
(一)各级党委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省委对老干部工作更加重视,建
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姜春云亲自撰写文章,宣扬老同志的无私奉献精
神。从省直到各市地,普遍建立了党委(党组)定期研究老干部工作的例会制度,建立
健全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
(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发挥老干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组织老干部在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全省约有10万余名老
干部参加了社教活动。
二是参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活动。“七一”前夕,各级老干部部门协助党
委组织老干部、 老党员、老模范、老英雄参加的“四老”报告团380多个,广泛开展
了多种形式的“讲党史、忆传统”教育活动,宣讲近万场次。根据省委指示,省委老
干部局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在高校聘请老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的通知, 全省已有
937名老干部担任了各高校的校外辅导员、 思想政治工作顾问,在“七一”前后,为
63所高校作革命传统报告342场次,听众74400人次。各地被聘请担任中小学校外辅导
员的老干部达9800多名。 省和各地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1.9万名老同志参加了协
会的工作。
三是参加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地先后抽调数千名老同志与在职
干部一起组成工作队,帮助整顿贫困村、后进村党支部。不少老干部积极参与党风廉
政建设,应聘担任廉政监督员、兼职纪检员、义务监察员等。聊城地区地县两级组织
115名县级以上老干部,担任了党委、政府的信息员和顾问。
四是以各种形式参加经济建设。潍坊、临沂、惠民、日照等地把有威望、有管理
经验、有宏观决策能力的高层次老干部组织起来,为各级领导决策出主意、当参谋。
齐鲁石化总公司把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离退休干部组织起来,为企业经济发展进行科技
开发服务,为搞好大中型企业献计献策,解决难题。各地学习推广昌乐经验,广泛发
动老干部开发庭院经济,带动帮助农民奔“小康”。不少地方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普及面广,使开发庭院经济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济宁、烟台、枣庄等地培养典型示范
户8000多个,并召开了现场会进行推广,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三)老干部工作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围绕纪念建党七十周年,各地各单位开
展了多种形式庆祝活动,宣传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光辉成就,同时宣传了老同志的历
史功勋。在这之前,全国、全省召开了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会,济南、青岛、临
沂等8个市地也相继召开了表彰会或经验交流会。 省局编印了宣传老同志无私奉献业
绩的文集《齐鲁金秋》,摄制了电视录像片《晚晴》,并与报刊、广播等新闻单位联
合举办了征文活动。
(四)老干部各项待遇更加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关心老同志的
生活,先后为老同志增加了生活补助费、交通费、活动经费和公用经费,为部分老同
志解决了医疗保健问题。省对走访慰问跨省易地安置老干部发现的问题,认真作了解
决。一些地方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了提高医疗费标准、建立老干部公费医疗门
诊、组织巡回医疗服务队等措施,解决老干部的医疗问题。有的扩建、新建了老干部
保健病房。
(五)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各地坚持就地就近、灵活
方便、小型多样的原则,抓活动,促普及提高;抓骨干,以点带面;抓设施,乐有其
所。普遍采取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诗歌朗颂、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歌颂党、歌颂
社会主义。济南、潍坊、淄博等地组建了老干部艺术团。省和一些地方举办了老干部
书画篆刻展览。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共成立老干部艺术团体1280个,举办各类文艺汇
演、体育比赛9400多场次。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和活动室的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在
设施配备、完善管理、优化服务方面,都有明显进步,组织活动的档次和品位有所提
高。省活动中心二期工程已经破土,东营等40多个市地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落成开放。
老年大学(学校)已达856所,在校学员5.6万多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六)老干部工作队伍自身建设取得进展。广大老干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全国、
全省老干部“双先”表彰会精神,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观
念不断增强。特别是基层的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辛勤工作,开拓进取,受到
老同志的赞扬。不少地方的老干部局和工作人员立功受奖,被评为先进工作集体和个
人。 按照中组部5号文件的要求,各级普遍加强了组织建设。省委老干部局增设了调
研处,增加了编制。省直机关设老干部处(科)的单位增编57人,配备了领导骨干。多
数地方采取挤、聘、调的办法切实加强干部力量。潍坊市市县直机关离休干部30人以
上的单位,都建立了老干部工作机构,增配了工作人员。临沂、德州等地乡镇配齐了
专兼职干部,明确了基层专职干部相应的职级待遇。一些地方和单位重视业务建设,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菏泽等地组织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胜利油田和淄博市召开
了理论研讨会。聊城地区对近几年受各级表彰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回头看”,省直机
关各单位对老干部工作实施了目标管理考核,一些地方建立了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
使老干部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调研处)

〔老干部先进集体和个人受中组部表彰〕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表彰会于1991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北京召开。山东省有8个老干部先进集体、
个人受到表彰,他们是:于跃田(淄博市)、王本华(威海市)、胡凤楼(滨州市)、徐明
庭(枣庄市)、阎维深(莒南县)、靳星五(省直)、颜锡笙(济南市)、菜西市牛溪埠乡老
干部党支部。会议印发了16份典型材料,其中山东省3份。有8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发言,
其有山东省的阎维深(发言题目《不忘人民哺育情,甘将余热献故土》)和牛溪埠乡老
干部党支部书记隋立民(发言题目《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家乡建设再做贡献》)。颜
锡笙同志作了题为《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书面发言。
6月28日下午, 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受表彰的老同志,并合影
留念。
(刘俊奇)

〔《齐鲁金秋》 出版发行〕 由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编写的通讯、报告文学集
《齐鲁金秋》一书,1991年底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选编了近年来受省委、
省政府表彰的莒南县大峪崖村党支部书记阎维深、省政府参事室靳星五等40位离退休
干部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山东省离退休老同志退而不休,余热生辉,无私奉献的崇高
思想品德。省委书记姜春云为该书作《序》,省里的老领导、老同志分别题字。谭启
龙同志的题词是:人老心红,壮心凌云。白如冰同志的题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苏毅然同志录叶剑英老人诗: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梁步庭同志的题词
是: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赵林同志的题词是:晚岁心犹壮,余辉夕照
红。高克亭同志的题词是:老不落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秦和珍同志的题词是:老
有所为余热生辉,富民兴鲁再立新功。
(刘俊奇)

党校工作
〔全省党校加快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1991年,全省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加快党员领导干部的轮训和培训。省委党校举办
各类班次24期, 轮训、 培训县以上党员干部1940人, 函授和专业证书班培训学员
31000余人,比上年多培训5000余人;149所市地县区党校短期培训学员148291人,学
历班次培训学员15565人,分别比上年上升17.3%和9%。1991年轮训培训工作的显著
特点是:(一)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深入学习研讨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姜春云、赵志浩、马仲才、高昌礼、李春亭、苗枫林、谭
福德、 王怀远分别主持和参加了省委举办的四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讨班, 和
280多名各市地委书记副书记、 正副市长专员及省直部委办厅局的负责同志一起,以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
开放的实际,深入探讨和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分清理论是非,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研
究提出了一些加快山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思路、建议和意见。(二)把学员的党性
锻炼放在突出位置。遵照省委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用于改造客观世界,
而且要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必须坚持用整风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指示要求,各
级党校把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作为必修课,贯穿于学员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普遍采取
教学计划、党性锻炼计划一起下的措施,严格学员党的组织生活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及协同党委组织部门的考核、考察工作,按照党章和《准则》的要求,学习理论、反
思过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点搞好党性自我分析,升华党性意识。(三)抓紧培
养教育青年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精神,省委深
入分析全省干部队伍状况,现有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70.8%,40岁以下的占57.3
%,35岁以下的占43.6%。这批青年干部已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其中许多同志已经
走上领导岗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
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越是经济建设和日常事务繁忙,越是要加强对他们的培
养教育,越是职务高、担负的任务重,越是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更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这一代青年干部具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他们的基层实践经验不足,还缺乏严格的、
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训和党内生活的锻炼,在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方面还有待
于提高。为此,省委决定在省、地、县三级党校单设班次,加紧对他们的培养教育。
1991年,省委党校新办了以培养年轻优秀的县处级干部为对象、学制一年的中青年干
部培训班,继续举办了以培训年轻优秀的科(局)级干部为对象、大学本科为起点、学
制二年的党政干部研究班。 16所市地委党校和4所大企业党校也相继举办了半年以上
的后备干部培训班,在校后备干部学员达6948人。

〔深化党校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三结合”的路子〕1991年,全省党校把深化教学改革
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突破口,在努力探索教学、科研和社会调查三结合的
运行机制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在课程设置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
课,突出时代性、现实性。各主体班次,都从国际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思想体
系的激烈斗争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出发,精选马
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及党的重要文献,精心设计理论
联系实际的专题,把学习原著、原理、专题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合理的课程设置
体系。(二)在教学内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面向实际,深入
实际,研究实际,紧密联系难点和热点问题,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每一学科、每堂
课都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有侧
重地设计纵向深入、横向辅开、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讲本本上
的东西多,接触实际问题少;讲原理多,讲马列的运用少,传授知识多,强调改造主
观世界少”的“三多三少”问题。(三)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员自学为主,把自学、
辅导、研讨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社会调查、专题研讨和双向交流的份量。讲授与自学
研讨的时间比例,从过去的2∶3调整为1∶3。(四)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为教学服务、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更多地参与和承担了全国、全省组织的科
研活动和科研项目,为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研究成果和咨询服务。省委党校全
面完成了“七五”科研项目,一年发表论文87篇,其中获省级奖3项,4篇入选全国研
讨会;出版专著56本,参加编写的书籍教材82本。

〔市地县区党校建设又有新发展〕全省16所市地委党校,继1985年济南、青岛、枣庄、
潍坊、 烟台等5所党校批准为大专体制之后,其余11所,除东营、日照外,均于1991
年被省委、 省政府批准为大专体制。 市地县区党校占地面积3653.4亩,总建筑面积
679827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18.2%,教职工总数5129人,比1989年增加12%,其中
教研人员2808人,评聘为高、中、初级专业职务的分别是315人、1089人、1118人。4
所大企业党校的培训规模,也达到了1800人。
(时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