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5&rec=8&run=13

〔加强县以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1990年,省委把县以上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
设作为一项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任务牢牢地抓在手上,促进了领导作风的转变,提
高了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一、抓制度建设,促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一是建立领导班
子思想作风建设责任制。省委明确提出,省和市地委“一把手”要亲自抓班子的思想
作风建设,要求“一把手”抓“一班人”,“一班人”抓下级“一把手”,并重点抓
好一两个县以上领导班子。二是建立了定期研究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例会制度。
1990年12月,省委专门召开了全省县以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座谈会,总结推广了
28个市地厅局、县市区委及高等院校党委的经验,省委书记姜春云作了重要讲话。会
议规定,今后省委每年召开一次研究部署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会议。三是建立了
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制度,主要是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县以上领导干部的
工作、思想、作风情况进行一次普遍评议考核,对优秀的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奖励,
对不称职的干部提出“黄牌警告”。
二、抓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1989年下半年以来,省
委成立了干部理论学习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
制度的意见》 ,狠抓了3项措施:一是抓好集中学习。省、市地委分期把领导干部组
织到党校认真读书。 1990年,全省举办县处级以上干部读书班、研讨班112期,有91
00多人参加了学习,省委还举办了9期党建理论学习研讨班,每期35天,有251名市地
厅局、高校的书记参加了学习研讨。二是对下进行理论辅导,促进自身的理论学习。
1990年, 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作理论辅导报告4900多场次,听讲者达360万人
次。三是狠抓检查落实。省委规定各级干部每届任期内必须到上一级党校进修一次,
并建立考试、考核制度和相应的培训档案,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为了检查领导
干部的学习情况,1990年底,省委召开了全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有23名
同志发言,48个单位作了书面发言。
三、抓作风转变,加强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以后,省委制定
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把转
变领导作风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下决心把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
全省上下对文件会议普遍进行了清理整顿。省直机关过去共有各种简报、刊物273种,
压缩为101种, 减少41%,会议的次数也有所减少。二是下基层“一杆子插到底”,
直接到群众中了解真实情况,为群众办实事。省、市地委领导成员普遍建立了工作联
系点。省委常委共建立固定联系点44个。全省党政机关干部共下基层33.8万人次,其
中省级领导干部514人次, 省委常委、副省长人均19次、60余天。三是坚持干部下派
挂职、包村、包企业。到1990年底,全省党政机关干部以各种形式下基层挂职、包村、
包企业的已达18万余人次,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4287人次,使省、地、县各级领导班
子和领导机关有效地转变了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四、抓党性修养,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原则性。省委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内部要勇
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并坚持从省委常委做起,严格遵守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同时,抓好下一级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坚持了调阅生活会记录和报告制度,纪检、
组织部门派人参加下一级民主生活会制度,省委常委也分头参加了一部分市地委的民
主生活会,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提高,增强了领导班子坚持党性原则
的自觉性。
(邓向阳)
〔全省部分单位党员重新登记情况〕山东省的党员重新登记工作,在省委的领导下,
根据中央的决定和部署,从1990年5月16日动员开始,到9月底结束。这次党员重新登
记的范围包括4个方面, 一是省级机关的党员;二是中央部分驻鲁单位中的党员;三
是济南、青岛市部分单位的党员;四是驻济南、青岛市大专院校(含成人高等院校)的
党员。全省参加党员重新登记的单位共752个。这些单位中,共有党支部 (含党总支)
4219个,党员6.69万名。
这次党员重新登记工作,省委和各有关党组织认真地贯彻了中央的方针、政策,
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方法步骤,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受到了党内外群众的好评。一
是通过党员登记,广大党员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登记中,
大家在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制止动乱、平息
反革命暴乱的经验教训,对动乱、暴乱的性质和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广大党员认真
地清理了自己的思想,对是否继续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做出了郑重选择。全省参加
党员重新登记的党员, 99.98%的提出了重新登记的申请。二是党员登记维护了党的
纪律的严肃性和党组织的先进性,进一步纯洁了党的组织。登记中,各级党组织对在
动乱、暴乱中及其他方面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党员进行了认真的查处,对一些不合格党
员进行了批评帮助和妥善处置。截至1990年12月底,全省共排出需作组织处理的党员
315名, 占进行登记党员数的0.5%。其中,不予登记的19名,退党除名的2名,取消
预备党员资格的7名,开除党籍的7名,缓期登记的57名,延长预备期的29名,留党察
看的26名,其他党纪处分的22名,待处理的146名(多是“双清”问题和经济问题未结
论)。三是通过党员登记,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了作风,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
密切了党群关系。根据省委的部署,多数单位都结合党员登记对本机关的思想作风、
纪律进行了整顿,认真解决了本单位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
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
这次党员重新登记工作所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是因为:各级领导重视,都
把党员重新登记工作作为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
率作用,以此作为推动整个工作的重要措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责任制,实行
逐级把关和阶段把关,对领导干部的登记情况实行重点把关;发扬整风精神,广泛深
入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联系实际,实行边整边改。
(马世忠)
〔县(布、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根据党章、地方组织法和选举法的规定,1990年山
东省对133个县(市、区) 中的122个县(市、区)委和133个县(市、区)人大、政府、政
协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这项工作从2月上旬开始,到8月上旬全部结束。经过这
次换届调整,各县(市、区)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体素质有所提高,整体结构更
加趋于合理,领导班子成员向着“四化”条件又迈进了一步。换届后,122个县(市、
区)委共选出常委1238人,平均每县(市、区)10.1职,比换届前增加0.8职;其中正、
副书记486人, 比换届前增加0.1职。常委平均年龄43.1岁,比换届前下降1.4岁;其
中正、副书记平均年龄43.1岁,比换届前下降1.7岁。县(市、区) 委常委中,大专以
上文化的860人,占69.5%,比换届前增加2.9%;其中正、副书记中,大专以上文化
的393人,占80.9%,比换届前增加4.2%。全省133个县(市、区) 政府,共选出正、
副县 (市、区) 长780人,平均每县(市、区) 5.9职,比换届前增加0.3职;平均年龄
42.1岁, 比换届前下降2.2岁;大专以上文化的562人,占72.1%,比换届前减少0.9
%。换届后,各县(市、区)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也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全省
当选的人大、政协正副职的平均年龄,分别都是52.5岁。人大、政协正副职中,50岁
以下的占20%,51岁至55岁的占47.9%,这就为保持人大、政协领导班子的稳定性和
工作连续性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这次县(市、区)换届,全省共提名妇女干部候选人
2 87人,平均每县 (市、区) 2.2人,实际当选250人,比换届前增加39人,平均每县
(市、区) 1.9人。其中女县(市、区)委常委60人,女副县(市、区)长60人,女人大副
主任51人, 女政协副主席79人。换届中提名非中共党员领导成员候选人590人,实际
当选561人,比换届前增加62人。其中非中共党员副县(市、区)长13人,每县(市、区)
人大副主任中基本有一名非中共党员干部,每县(市、区)政协正、副主席中的非中共
党员都多于中共党员,非中共党员的占61.7%。结合换届,交流县(市、区)委正、副
书记83名, 占应交流数的62.9%;交流正、副县 (市、区) 长143名,占应交流数的
53.6%。这次县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整个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充实调整高校领导班子〕 1990年5月,省委采取实际行动,迅速贯彻全国高校党建
工作会议精神。对26所省属高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占省属院校总数的81.2%。
同时, 对3所部属院校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充实调整建议。共充实调整92名校级领导干
部, 其中,从省直、市地党政部门选派厅局级、正县处级干部31人;校际间交流1 0
人;高校自身调整51人(包括退下来的老同志28人)。这次充实调整的指导思想是:认
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从有
利于稳定局势,适应高校担负的繁重任务出发,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以充
实加强为主,适当调整,优化结构,加强整体功能,切实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
上坚强,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合作的领导集体。在调整中重点掌握了4条原
则:(1) 加强党委的领导力量,重点充实做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共增配
党委副书记24名。(2)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严格选拔干部,把革命化放在首位,
强调必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1989年制止动乱斗争中政治立场坚定;必须有组织领
导能力,思想作风正派,群众威信高;年富力强,有较高文化水平,适合做高校工作。
(3) 干部选拔首先立足本校,适当进行校际交流,并从省直、市地党政机关和与大学
工作相近的单位选派。(4) 对少数严重不团结、不协调的班子,坚决进行调整。省委
十分重视这次充实调整高校领导班子工作,省委书记姜春云亲自抓,始终强调要从战
略高度提高思想认识,有令必行,步调一致。5月5日,省委召开了部分高校、省直部
门、市地委主要负责人会议,宣布了调整方案,讲明了意义,提出了要求。各高校党
委和有关单位充分认识省委这次充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的意图,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工
作,保证了省委决定的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充实调整中
涉及到的干部以及退下来的同志, 都逐一谈话。5月11日,省委又召开了会议,欢送
省直机关到高校工作的同志。这次调整充实高校领导班子,在高校和社会上反响较大,
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自信心明显增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明
显加强,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活力明显提高,形成了学校积极争取社会支持、社会
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的良好风气。
(省委组织部经济宣教干部处)
〔县(处) 级以上干部考察工作〕按照中发[1989]9号文件的要求和全国省、区、市
党委组织部长会议的部署,在省委的领导下,山东省省、市(地)党委和组织、人事部
门,从1989年6月到1990年8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
干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了解。共考察了市(地) 、厅(局)级领导班子208个,副厅
级单位班子31个,市(地)、厅(局)级干部1493人;考察县(处)级领导班子4870个,县
(处) 级干部3.25万人;考察市(地)、厅(局)级后备干部631人,县(处)级后备干部90
00人。还协助中央有关部门考察了12个中央驻鲁单位的领导班子,从考察情况看,山
东省县以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在群众中是有
威信的。全省现有市(地) 、厅(局)级领导班子共208个,好的和比较好的占92%;县
(处)级领导班子共4878个,好的和比较好的占93.7%;市(地)、厅(局)级干部1493人,
好的和比较好的占96%;县(处)级干部共3.25万人,好的和比较好的占98%。
这次县(处)级以上干部考察工作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省委多次开会
研究干部考察工作,并把搞好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五、六中全会精
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大事来抓。省、市(地)两级党委都组织了强有力的考察力量。
省委共组织了57个考察组,221名干部参加;各市、地组织了180个考察组,1100多人
参加;各厅(局)、高校、大企业也组织了数以千计的考察队伍。省委两次召开书记办
公会,听取干部考察情况的汇报。16个市(地)委书记和绝大部分省直单位的主要负责
人,也直接听取了组织、人事部门或考察组的汇报。二是全面考察,重点突出。在全
面考察的基础上,把党政、意识形态部门和高等学校以及反映问题较多的单位的领导
班子作为重点,舍得下大气力,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三是方法得当,确保质量。在考
察工作中接触面比较大,对省直单位领导班子的考察,一般接触20~30人;对市(地)、
县党政领导班子的考察, 一般接触50~100人。考察工作以个别谈话为主,同时还查
看会议记录及有关资料,配合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调查人民来信。这些措施增加
了考察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考察质量。四是及时运用考察成果,搞好县以上领导班子
建设。对每个班子考察之后,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整改的要求和希望。对问
题较多的班子和个人,有的由领导出面谈话;有的派人参加民主生活会,帮助开展批
评和自我批评;有的进行了必要的组织调整和充实。共调整充实市(地)、厅(局)级领
导班子106个,任免厅(局)级干部310人。其中,对29所高校领导班子进行了重点调整,
共充实领导干部92人。各市、地也结合县(市、区) 换届,对133个县(市、区)和1300
多个市、地直部门领导班子普遍进行了充实调整。通过考察还充实了后备干部队伍,
其中新充实厅(局)级后备干部312人,县(处)级后备干部852人。
(郑桂文 徐京信)
〔干部退(离)休工作〕1990年,全省各级党组织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做好
干部退 (离) 休工作的要求,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为5.08万名到龄超龄干部办理了退
(离)休手续,占1990年年底之前到龄应办退(离)休手续干部总数的99.9%。其中离休
的2.12万名, 退休的2.95万名;地厅级干部250人,县处级干部5208人,科级以下干
部4.53万人。这项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各级党委决心大,主管部门抓得紧。针对前几年干部退(离)休工作因为种种
原因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省委几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紧紧抓住1989年调整工
资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出台了集中办理退(离)休手续和使这项工作转入正常化的方案,
于1990年6月份在全省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干部退(离) 休制度,按照
中组发[1988]9号文件规定,凡达到退(离) 休年龄的干部,除个别确因工作需要经
组织批准暂时留任或延长退 (离) 休年龄者外,都要按规定办理退(离) 休手续,从1
991年起这项工作转入正常化。中组部、人事部《关于抓紧办理干部退(离) 休手续有
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各级党组织都把这项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和下半年工作重点,
普遍成立了党委分管书记牵头的干部退(离)休工作领导小组和由组织、人事、老干部、
劳动、财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合工作班子。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研究制定了请示、汇
报制度,还通过巡回检查等形式对面上的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对个别老大难单位进
行了现场办公。
二、上带下,下促上,上下同步进行。为排除“等、看、攀、怕” (即等上级放
宽政策,看兄弟单位,攀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怕得罪老同志落埋怨) 的思想障碍,
省委确定从抓省级机关和省管干部入手,先后召开省直部门负责人会议和省委、省政
府两大院内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要求这些单位带头为到龄干部办理退(离)休手续。
在此基础上,向全省各级党组织提出了“不等不靠、不攀不比、上级带下级、下级促
上级、全省上下同步进行”的明确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在全省迅速展开。
三、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切实做好思想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省委组织部、
省人事局事前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结合山东省实际,
对一些政策性问题研究制定了统一标准;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也都及时研究
了处理意见。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要求各级党组织把“严格掌握政策,不准乱开口子”
作为一条纪律认真遵守。在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始终把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
除利用各种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用党和国家的政策统一思想外,还把办理退(离)
休手续前的谈话,作为干部退(离)休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必要程序。谈话中,注意讲明
政策,肯定成绩,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和要求。
四、注意通盘考虑,搞好“三个结合”。在干部退(离)休工作中,各地各部门根
据实际情况,注意通盘考虑,搞好“三个结合”,力求健康发展。一是干部退(离)休
工作与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二是干部退(离)休工作与落实退(离)休干部待遇和解决
实际困难相结合。三是干部退(离)休工作与建立健全老干部管理服务机制相结合。
(霍正立)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990年9月,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山东的实际情况,省
委研究确定,以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农村集中进行一次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并于9月20日下发了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今冬明春在全省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的通知》。10月下旬,省委召开地(市)委、县委书记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村级组织建
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全省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作了具体部署。这次教育活
动的覆盖面,群众为80%以上,党员、干部为95%以上。整个活动发展健康、扎实稳
妥,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说有四个特点: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层层狠抓落实。省委
成立了由马忠臣同志为组长,苗枫林、谭福德、王乐泉同志为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思想
教育领导小组,下设由省纪委、省委办公厅、省委研究室、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
省农委、 团省委、省妇联8个部门的21名同志组成的办公室。省委常委和副省长明确
分工各联系一个市地,进行具体指导。市地、县、乡也层层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了
专门的工作班子。许多市地县委的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农村亲自宣讲,实地帮助指导。
二是政策规定比较明确,保证了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这次教育一开始,省委就明确
提出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三为主”、“两不整”、“两不变”的指导方针,
即以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既不整干部,也不整群众;坚持
改革开放的方针不变,党在农村的一系列现行政策不变。明确规定,“集中宣讲阶段,
一般不涉及财务清理和人的处理”;组织整顿阶段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制定
规划整改阶段“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严禁加重和变相加重农民负担”。这些政策稳定了
人心,保证了教育活动健康发展。三是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实行面对面宣讲。在这
次教育活动中,从全省各级机关共抽调了15万多名干部组成宣讲队,进驻6.35万个村,
覆盖面达到82.5%。省直机关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讲队共有983人,其中厅局级16人、
县处级182人,共进驻457个村、宣讲2086场,为当地群众做好事2000多件次。农民高
兴地说:“宣讲队讲的正是我们想的,宣讲队干的正是我们盼的。”四是采取多种形
式,引导农民进行自我教育。各地创造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开展对比教育,“话十年,
谈变化”,引导群众“论身边事,摆家中物,看盘中餐”;运用典型进行教育,全省
层层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单位和好党员、好干部;组织影、视片巡回放映和文艺演
唱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在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联系国际国内形势,认真总结经验
教训,充分认识到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从巩固社会主
义政权的高度,下大力气抓村级组织建设,抽调精干的力量,拿出专门的时间,对村
级组织进行了普遍整顿。从各地的情况看,这次组织整顿有三个突出变化:一是农村
后进支部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班子素质显著提高。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比较早的
海阳县,后进支部班子由原来的88个下降到33个,瘫痪半瘫痪班子由26个下降到7个。
潍坊市后进支部班子由教育活动前的643个下降到276个,减少了57%。二是村级组织
进一步配套健全,整体功能明显增强,济宁市在这次组织整顿中对1066个党支部班子
进行了充实调整, 占应调整的94.8%;605个村委会得到充实调整,占应调整数的93
%;建立健全团支部班子5442个,占81.4%;建立健全妇代会5323个,占79.5%;建
立健全民兵连5899个,占88.2%。截至1990年底,全省农村一、二类党支部占85%以
上,80%以上的村委会能较好地履行职能,农村团支部和妇代会组织健全、活动经常
的分别占70%和80%,有85%的村建立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服务组织。全省农
村基本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团支部为助手,
妇女、民兵组织密切配合,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格局。三是新的基层班子热情
高、干劲大,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烟台市自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来,全
市党员干部共为2200多个农民排忧解难, 义务为群众做好事16万多件,捐款资金6 0
多万元。 泰安市农村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投工30多万个,修路200余公里,修桥50余
座,开垦荒山2000余亩。一些农民反映说:“要想共同富,离不开党支部”,“社会
主义思想教育使俺村干部变了样”。
山东农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规模之大,受教育面之广,教育效果之好,都
是多年来没有过的。对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
迎,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1990年12月11日,江泽民同志对《山东省委关
于在全省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情况报告》作了重要批示:“中国有八亿多农
民,占总人口的80%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村搞好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应
该提高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大事来认识。山东的作法很好,请各地参考,关键是各
地要扎扎实实地抓,要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
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这一批示,使山东的干部群众
受到极大鼓舞,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意
义,更加坚定了搞好这一活动的信心,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把农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
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刘战)
〔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1.各级党组织认真加强了对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
领导。 省委于1990年3月召开了“全省农村党的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了党组
织建设的经验,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为
了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在这次会议上,省委确定在全省开展“创建农
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各地对创建活动都非常重视,层层进行了动
员和部署。 1990年8月,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莱西县召开。为贯彻落实这
次会议精神,省委于10月份召开了全省市地县委书记会议,传达了这次会议精神,总
结交流了全省村级组织建设的经验,研究了进一步搞好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的思
路及措施。会上讨论研究并于会后以省委正式文件下发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开展创
建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的通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
府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党建工作和村级组织建设。2.
进一步抓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后进村村级组织的调整、整顿。省、市(地)、县三级先
后选派5万多名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包村, 帮助整顿支部班子。各地广泛采取内举、
外聘、下派、回请等多种措施,选配党支部书记。并坚持把整顿党支部班子同健全村
委会等群众组织同整顿社会、 经济秩序等项工作结合起来,收到了好的效果。199 0
年, 全省共调整、整顿后进村党支部班子6613个,调整、充实班子成员1.5万名,新
选拔党支部书记4066名; 村委会、村团支部和妇代会组织健全、活动经常的分别占8
5%、70%和80%。3. 进一步加强了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全省80%以上的村党支部实
行了党员年度目标责任制、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普遍开展了党支部“达标升级”活
动,有力地推动了“一类支部上水平,二类支部升台阶,三类支部变面貌”。据调查,
在全省8.9万个村党支部中,一、二类支部比上年增加90%,三类支部下降5%左右。
4.认真抓了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全省挑选了11个先进农村党支部的书记,组
成“农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报告团”,分赴各市地巡回报告29场,有27万名农村基层干
部、党员听了报告,引起强烈反响,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学先进、赶先
进的热情。
(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