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改劳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5&rec=43&run=13

〔“七五”期间山东劳改工作成绩显著〕“七五”期间,山东劳改机关认真贯彻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努力适应罪犯变化了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新型监狱的新途径,克服各种困难和冲击,开创了新的局面。
(一)发挥职能作用,为稳定社会、稳定经济服务。为推进社会治安形势的稳定好
转,配合“严打”和专项斗争,克服监舍不足、经费紧张等困难,挖掘潜力,认真做
好新捕判罪犯的收押工作。同时,严厉打击狱内重新犯罪活动,并多次在狱内深入开
展坦白检举活动,从中破获了一大批重大刑事经济案件和积案,为社会稳定、经济稳
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七五”期间,全省没有发生哄监闹狱、行凶杀人、集体暴力脱
逃、重大破坏和成批疾病死亡等重大恶性事故;犯人逃跑率和狱内发案率一直低于司
法部规定的指标要求,是全国年逃跑犯人和狱内发案最低的省份之一。特别在1989年
动乱期间,面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全省广大劳改工作干警恪尽职守,以出色的工
作维护了场所安全。
(二)坚持依法从严治监,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法制健全、管理严密、科学规范的执
法工作体系。首先,通过深入贯彻《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山东省改造罪犯工作的若干规定》、《山东省安置帮教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
员的若干规定》,坚持以确保场所安全为重点,不断加强监管基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积极完善基层防范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其次,针对罪犯变化了的新情况,积极探索
监管改造工作的新途径,以创建模范监狱(劳改队)为重点,大力推进监管改造工作改
革,先后在全国劳改单位中率先推行了《罪犯百分考核奖惩办法》,试行了对罪犯的
分管分押分教和分级管理、分类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监管改造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
坚持实行革命人道主义,落实文明管理,加强狱内生活卫生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并
在法律、政策规定范围内主动帮助犯人解决在改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调动
其自我改造的积极性。5年间,全省共有5万余名犯人受到减刑、假释奖励。
(三)积极创办特殊学校,促进了改造质量的提高。1987年,全省劳改单位基本办
成了特殊学校, 圆满实现了司法部关于5年内把全国劳改单位都办成特殊学校的总体
规划。 在此基础上,全省各级劳改机关,又开展了办特殊学校上等级活动。经过近5
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劳改单位办的特殊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融监管、教育、劳动
生产于一体,以教育人、改造人为宗旨,具有中国劳改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得到了
司法部的充分肯定。省第三监狱还被列为全国第一个部级特殊学校评审升级试点单位。
在深化办特殊学校的过程中,各级劳改机关坚持正确处理惩罚与改造、严管与善教的
关系,充分发挥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既抓好经常性的形势教育、政治法律教育,又
注重在因人施教上作文章。根据罪犯的犯罪性质和改造表现,建立档案、掌握其心理
活动,在监内狠抓监区文化建设,强化养成教育,在监外加强与犯人原籍所在地政府、
基层政权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共同签订帮教协议书,从各个方面为促进犯人改造
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促进了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5年中,全省又有9万余名犯人
获得了社会承认的文化学历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犯人刑释前的改好率一直保持在95
%以上。 据调查,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为5%左右。许多人因改有成效,学有专长,
回到社会后成为受欢迎的人才,有的成了先进工作者,有的加入了共产党、共青团,
有的还当上了车间主任或厂长、经理,促进了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
(四)坚持发挥劳动改造手段的作用,使劳改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山东劳改机关
努力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形势,因地制宜,广开门路,积极调整产业、
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强化内部管理,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生产体系,
从而使劳改生产保持了稳定、持续、协调发展。“七五”期间,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
增9.69%, 农业产值年递增6.05%, 提前两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实现利税总额比
“六五”期间净增1.6倍,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递增8.9%。企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到1990年底, 全省已有43.7%的单位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2个单位晋升为省级先进
企业,2个国家大型(二) 企业,6个国家机械系统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4个部级质量
标准化矿井; 1个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1个单位被评为部设备
管理一级单位,6个单位被评为国家二级节能企业,1个单位晋升为国家一级计量单位,
13个单位成为国家二级计量单位, 3个单位晋升为档案管理国家二级企业。有41种产
品分别被评为国家、部、省优质产品,其中:国家质量金奖1个,银奖7个,部和省优
质奖33个。
(五)锻炼造就了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纪律作风严明、勇于秉
公执法、善于连续作战的干警、职工队伍。“七五”期间,有8个单位分别被司法部、
省政府命名为模范集体和先进集体,5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2名同志荣膺全国先进
工作者称号, 10名同志荣获全国司法系统劳动模范和省劳动模范称号,730名同志分
别荣立一、 二、三等功;全省有26个单位建成文明单位,其中6个单位被省政府命名
为省级文明单位。
〔劳改机关积极为维护稳定服务〕 1990年,山东劳改机关认真贯彻中央6号文件
和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确保4、
5、6三个月和亚运会绝对安全。为确保万无一失,省劳改局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和发出
通知,进行部署、强调,明确提出了“两个稳定” (稳定干警、职工、师生的思想,
稳定犯人的思想),“四不发生”(不发生逃跑,不发生暴乱、闹狱、冲狱、劫狱,不
发生凶杀、集体暴力脱逃,不发生成批疾病死亡和重大安全事故),“一个发展”(劳
改生产稳步发展) 和“一个安全”(场所绝对安全)的奋斗目标,逐级建立了应急指挥
系统,成立了“三组一队”(信息联络组,通讯装备组,宣传报导组和应急防暴队),
普遍修订完善了防暴预案,层层落实了领导安全责任制。据统计,全省共成立应急指
挥部28个,“三组一队”成员达1709人,并及时购置配发了32万元的应急防暴器材。
在此期间,省劳改局还先后4次派出36个工作组,组织152名干部 (其中处以上干部74
人) 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安全保卫工作。面对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广大劳改工作
干警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战斗姿态,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特别是在亚运会以后, 全省近5个月未逃跑一名犯人,创出了监管改造工作少有的好
形势。1990年,犯人逃跑率控制在0.31‰以下,与上年持平,全省12个单位没有发生
犯人逃跑事故。
〔教育改造工作形成五个体系〕山东劳改机关把搞好罪犯教育作为矫正犯罪恶习、造
就社会主义有用之材的一项根本措施,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建立起了五个体
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1) 以部颁统编教材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理论教育体系。
坚持把司法部统编的《法律常识》 、《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常识》4本政
治教材作为对罪犯进行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来抓。几年来,全省犯人政治教育统考及
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 以个别谈话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因人施教体系。先后建
立了个别谈话制度和分工负责制,中队干部对本中队的一般犯人谈话不过月,顽固分
子谈话不过周,特殊问题不过夜,细心施教,耐心劝导,融情、理、法于一体。并及
时总结推广了省第三监狱等单位“诚心、耐心、细心”和“要冷处理,不搞热加工”
等经验,使抗改危险分子的年内转化率达到了50%以上。(3) 以向外延伸为主体的社
会帮教体系。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走出去、请进来”,即组织改造积极、认罪
服法、表现突出的犯人走向社会,到工矿企业、学校、部队进行现身说法;邀请当地
党政领导、社会知名人士、英模人物到狱所内参观、视察、作报告。二是与地方政府、
企事业单位、犯人亲属签订帮教协议,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协助做好罪
犯的教育转化工作。 1990年,共签订各种形式的帮教协议书1.83万份,邀请502名党
政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到狱所参观视察、作报告,2344名犯人亲属到狱所进行规劝教
育,186名表现好的刑释人员回队现身说法,并接待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7名外宾参
观,扩大了劳改工作的社会影响。(4) 以《劳改报》为主体的舆论导向体系。《山东
劳改报》于1985年复刊。该报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导改造中的好人好事,启发
犯人正视现实、改恶向善、弃旧图新。各单位也采取多种形式办起了狱内小报,完善
了壁报、黑板报等其他宣传园地,有的还利用影视系统开展教育活动,形成了强有力
的舆论宣传网络和导向体系。(5) 以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为主的监区文化体系。坚持
用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占领罪犯业余活动阵地。充实完善了图书室、阅览室,
成立了篮球队、文艺演出队和书画展览室,组织罪犯习书绘画,大唱革命歌曲,既陶
冶了罪犯情操,又扩大了劳改工作的社会影响。在1990年全国服刑人员书画展中,山
东有13名犯人的书画作品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并获得团体总分第4名。5个教育体
系的建立,使教育改造质量得到全面提高。1990年,全省犯人刑释前的改好率达到95
%以上,共有1.32万名犯人分别受到减刑、假释等奖励,2.60万名犯人获得文化、技
术等级证书。
〔劳改生产〕1990年,山东各级劳改机关充分发挥劳动改造罪犯这个基本手段的作用,
努力克服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的严重冲击,强化生产调度,狠抓产品结构调整和有限
资金的统一管理使用,注重用足用活用好各项经济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强化产品销
售,大力培植财源,深入开展“质量年”活动和双增双节运动,战胜了各种困难,保
证了劳改生产的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工农业产值3.16亿元,其中工业2.94亿元,农
业0.23亿元。在3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水泥、螺杆钻具、活扳手、小矿车、四
开印刷机、 1100柴油机等12种产品产量比上年有所增长;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上
缴税金2300万元。 粮食生产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取得了较大发展,共收获粮食816万
公斤, 六一、 六四劳改支队小麦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01万元
(基建8831万元,技改770万元) ,其中,设计能力为年产60万吨原煤的三河口劳改支
队的矿井基本建设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武所屯劳改支队的坑口电厂经过一年多紧张施
工正式竣工并网发电。 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取得明显效果,全年共开发研制新产品1
2种, 有7种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5种填补了国家和省内空白,投产率达到75%,
全年新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3%,利润达340万元。企业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企业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年内,有2个单位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2个单位晋升为省级
先进企业;2个单位被评为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1个单位被批准为部设备管理一级
企业,1个单位荣获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3个单位晋升为档案管理国家二
级企业, 3个单位被评为山东省工艺突破口先进单位。通过开展“质量年”活动,质
量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0%以上,有7种产品分别获得省
优以上称号,其中北墅劳改支队的高中碳石墨分别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和银质奖。
〔劳改煤矿安全生产迈出新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劳改机关结合实际,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煤炭生产,于1984年接收了地处微山县境内的岱庄煤矿
和地处滕州市的武所屯煤矿,并于当年新建上马了三河口煤矿(尚未投产),使劳改煤
矿的数量由1个(七五煤矿) 增加到4个,年产量由20万吨增加到100万吨,成为劳改生
产的重要经济支柱。 1990年生产原煤113.8万吨,实现利税2380万元。各煤矿在抓好
犯人改造的同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开展矿井质量标准化、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来抓,确保了生产安
全。七五煤矿、岱庄、武所屯煤矿先后建成了部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并晋升为国
家二级企业, 跨入了全国劳改煤矿的先进行列。1990年,百万吨煤死亡率为0.8 7,
万米进尺死亡率为1.43,分别比上年下降4.39%和50.7%,创出了劳改煤矿安全生产
历史最好水平。岱庄煤矿荣获“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1990年度全国地方
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武所屯煤矿创出了安全生产1000天的好成绩。
〔创建五好大队中队活动〕1990年,山东劳改机关根据司法部的要求,坚持转变作风,
强化基层,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政治思想好、狱政管理好、教育改造好、劳动生产好、
生活卫生好为基本内容的创建五好大队中队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大队中队工作的发展。
各单位在学习贯彻年初召开的全省劳教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坚持从大中队工作的实际出发,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首先按照“五好”内容,
提出具体的创建标准和考核细则,正式公布实施。其次从支队到各大中队分别建立达
标检查考评委员会和考评小组,实行中队每月自检,大队每季自检、互检,支队半年
全面检查考评,年终总评。在考查中,严格掌握标准,不降低条件,不搞照顾。注意
抓两头带中间,坚持对好的鼓励,对居中的促进,对后进的帮助,并广泛开展比学赶
帮超活动,使创建活动不断发展前进。
在整个活动中,从省局到各单位领导,转变作风,深入基层,面对面的指导工作,
各单位针对劳改工作的职业特点,坚持把政治工作放到生命线的位置,把队伍置于党
的绝对领导之下,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狠抓思想、纪律、
作风整顿,教育引导干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严格依法办事,自觉肃贪倡廉,不断激
发无私奉献、建功立业、争做合格卫士的热情。同时注意把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同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改善基层干警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关心基层干警
的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并在入党、提干等方面优先考虑基层干警,调动了基层干警
热爱基层、献身基层、做好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活动的开展,全省劳改系统大队中队的整体素质和面貌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
化。截至1990年,大队中队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和通过专业岗位培训的已占到
50%,党员干警已占到大队中队干警总数的38.2%,并有60个大队中队连续15年以上
没有发生犯人逃跑,100个大队中队连续10年以上没有发生犯人逃跑,247个大队中队
连续5年以上没有发生犯人逃跑。 在1990年的五好大队中队达标评选中,共有64个大
队被评为五好大队,147个中队被评为五好中队。
(齐德玉 苗玉宽)
〔省第一劳教所成为全国创办劳教工作特色样板〕山东省第一劳教所,又称山东省生
建八三厂, 建于1958年。建所30多年来,先后教育改造了4.3万多名劳教人员,创造
了6.9亿元的产值,上缴了1.6亿元的利税,在产品品种和工艺技术方面填补了17项国
家空白,为国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第一劳教所在全国劳教系统率先推出了创办劳动教
养学校、对劳教人员实行评分记事考核奖惩、民主管理、“三试” (试工、试农、试
学) 和劳动学习“六三制”(每日六小时劳动三小时学习)等一系列成功的改革做法。
1989年全国劳教管教工作会议后,他们又探索改革混管混教模式,对劳教人员实行了
分管分教;改革管理手段,实行分级管理;改革经济分配制度,实行岗位工资浮动制;
改革生活管理方式,实行食堂凭证就餐制;改革个别转化方法,在劳教人员中建起了
恶习矫正录;改革传统式、经验式管理办法,对整个劳教工作实行了规范化、标准化
管理。这些新路子、新方法,提高了教育改造质量,使这个所真正成为一所改造质量
较高的特殊学校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10年间,这个所先后荣获建设淄博一等
功、山东省先进集体、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司法部授予的集体一等功等各级
授予的各种荣誉140多项。 1990年10月,司法部在该所召开了全国探索劳教工作特色
经验交流会。司法部部长蔡诚、副部长金鉴到会并讲话,充分肯定了省第一劳教所的
成功经验。司法部劳教局局长孟庆辰在会上宣读了司法部《关于在全国劳教系统开展
向山东省第一劳教所学习的决定》,把这个所树为全国劳教系统探索劳教工作特色的
样板。
(姚成林 田士江 李平)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傅文修〕山东省第一劳教所所长、党委书记、高级经
济师。自1978年担任所主要领导以来,改变了劳教所的落后面貌,各项工作走在了全
省的前列。第一劳教所最早实行正规、系统的政治、技术和文化教育,受到司法部的
充分肯定。1985年这个所最早在全省命名为劳动教养学校。1990年10月27日司法部在
第一劳教所召开全国探索劳教工作特色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广了该所的经验,并作出
了在全国劳教系统开展学习山东省第一劳教所活动的决定。
他领导开发的产品有6种分别荣获省优、 部优、国优称号,并销往28个省、市、
区。在过去的10年间,省第一劳教所的固定资产由2600万元增加到了7000万元;实现
利润由1981年的203万元增加到了1989年的1300万元。这个所成为能从事冶金、机械、
电子、化工4个行业生产,10多种产品,720多个规格品种的全国劳教系统的大型企业。
他重视干警队伍思想建设,关心干警职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他有强烈的为党的
事业献身的精神,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蹲在基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任所长、党委
书记10多年,几乎没休过完整的星期天和节假日。1990年12月18日司法部、人事部作
出决定,授予他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黄涛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