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5&rec=185&run=13

——1991年4月16日在山东省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东省计划委员会主任 王裕晏

各位代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及
中共山东省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省政府在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10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同时,拟订了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草案。现在,我受省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的执行情况及1991年计划草案的安排意见,请予审议。
一、1990年计划执行情况
1990年,是全面实施“七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的一年。各级政府根据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紧紧围绕稳定局势、发展经济两大任务,努力实施控制经济总量、适当调整紧缩力度
和积极调整结构等政策措施,生产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整个经济形势在治理整顿中继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07亿元,比
上年增长5.3%;国民收入达到1118亿元,增长5%。其他指标多数较好地完成或超额
完成计划。
(一)农业获得较大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去年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
业,增加财力、物力和科技投入,加之雨水比较充足,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增长。全
省农业总产值达到647.5亿元,完成计划的102.6%,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5.6%。粮食产量3570万吨,完成计划的108.2%,增产320万吨;花生产量210.7
万吨, 完成计划的105.4%,增产62.4万吨;棉花产量102.75万吨,完成计划的85.6
%,增产0.25万吨;肉类产量221.6万吨,完成计划的110.8%,增产24.5万吨;水产
品167.6万吨, 完成计划的108.1%,增产13.6万吨;造林面积185万亩,完成计划的
74%,增加12.5万亩。乡镇企业在治理整顿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工业、建
筑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总产值达到1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农业资金投
入,计划要求达到15亿元,实际完成15.2亿元。
(二)工业克服种种困难,保持了稳定增长。全省工业总产值2197.7亿元,完成计
划的103%,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
产值1573.4亿元, 增长9.2%。轻重工业发展基本协调,基础工业得到加强。由于市
场需求变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的比上年增长,有的下降。能源、原材料保持稳定
增长,原煤产量达到5995.4万吨,增长5.3%;原油产量3350.6万吨,增长0.5%;发
电量446.4亿千瓦小时,增长6.3%;钢产量227万吨,增长7.9%;纯碱产量76.6万吨,
增长53.3%; 原盐受阴雨影响,产量308.4万吨,下降44.1%。多数支农工业产品、
适销对路消费品保持增长势头, 农用薄膜产量3.8万吨, 增长27%; 化学农药产量
1.44万吨, 增长22%;化肥产量142.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滞销积压和需机等,
产量分别下降10~30%。经济技术指标有一定进步,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2%,
有45个产品获国家优质产品金银奖, 883个产品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开发新产品4300
多个;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8%;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8
%。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有所好转,地方交通货运量完成3.34亿吨,比上年略有下降,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94亿元,增长22.5%。
(三)固定资产投资在紧缩中回升,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压缩投资规模,是治理整
顿中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1989年比上一年压缩16.7%,去年计划安排维持上年的投
资规模,在计划执行中,为了启动市场,增加需求,支持工业生产,采取微调措施,
适当放宽了对投资规模的控制。 执行结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5.6亿元,比
上年增长9.8%。其中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3亿元,增长14.3%。在全民
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能源、原材料和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投资保持增长,煤炭建设投
资增长13.2%, 电力建设投资增长6.6%,文教卫生投资增长12.3%。在全民技术改
造投资中,用于节约能源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增长65%。重点建设在建的67个大中
型项目, 共完成投资57.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8.4%,其中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1
2个国家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 全部完成计划,形成一批新的生产能力。新增煤
炭开采能力192万吨,原油开采能力150万吨,发电装机66万千瓦,纯碱60万吨,水泥
130万吨, 港口吞吐能力2150万吨,公路通车里程989公里,市话5.7万门,长途电路
1810条。
(四)外贸出口增长幅度较大,对外开放有新的进展。全省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
达到112.9亿元,完成计划的113.4%,比上年增长12.6%。出口创汇达到34.8亿美元,
完成计划的119.6%, 增长13.5%;其中,地方承包经营商品完成20.9亿美元,增长
8.9%。扣除石油后的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61%上升到65%。
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含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
合同691项,合同外资额6.42亿美元,实际使用3.9亿美元。旅游创汇增长43.5%。
(五) 财政收支平衡,银行存贷增加。全省财政收入完成115.7亿元,完成计划的
100.05%, 比上年增长6.88%。 财政支出130.29亿元,完成计划的100.57%,增长
8.32%,全省实现收支平衡。但地区之间,有的略有结余,有的有赤字。金融部门积
极组织存款, 增加流动资金贷款, 启动市场, 促进经济回升。 年末存款余额达到
934.1亿元, 比年初增加209.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75.5亿元,增
加1 46.4亿元。 年末贷款余额达到1167.7亿元,比年初增加225.2亿元,其中,流动
资金贷款余额867.7亿元,比年初增加157.6亿元。全年银行注入清欠贷款40.5亿元,
占银行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的31.2%。
(六)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有提高。商品供应比较充裕,上半年市场疲软,下
半年特别自进入第四季度以后, 销售逐渐回升。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70.4亿元,
完成计划的93.5%, 比上年增长5.4%。由于社会供求状况明显改善,物价涨幅有较
大回落, 全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1.8%。城乡人民的实际收入均有增长。城镇居民
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1408元, 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2元,增
长7.9%。
(七)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安排实施了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1500项, “星火计划”项目263项,“火炬计划”项目69项,工业性实验项目14项。
共取得科技成果2112项, 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0项,国内先进水平1148项,获国
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6项, 获国家发明奖11项。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100项。教育事
业, 继续调整专业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10.58万人,比上
年增加1900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49.95万人,增加4.1万人;全省学龄儿
童入学率达到98.6%, 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卫生医疗条件继续有所改善,医院
病床增加4300张,达到15.96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增加7000多人,达到24.11万人。
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省有33个县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广播、电视人口覆
盖率分别达到86%和82%。 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
没有达到计划要求。第四次人口普查任务,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
1990年,是困难较多、压力较大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
就,是各级政府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带领全省人民艰苦
奋斗的结果。从去年的工作来看,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是正确处理治理整顿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去年是治理整顿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根据治理整顿的任务和经济
发展的环境条件,确定了既要稳定,又要鼓劲,既要控制,又要发展,集中力量把国
民经济搞上去的方针。在坚持总量控制的同时,强化农业基础,抓紧结构调整,加快
外向型经济发展,既较好地完成了治理整顿的任务,又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二是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去年困难比较多的
情况下,强调生产滑坡,思想不能滑坡;市场疲软,精神不能疲软。各级、各部门和
绝大多数企业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克服困难,促进了经济的逐步回升。三是
抓主要矛盾,努力掌握工作主动权。针对工业生产滑坡、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省委、
省政府把保持工业稳定增长作为去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抓内因、
调结构、上水平、增效益,打好工业生产总体战。各主管部门强化生产调度,各级领
导深入基层,为企业排忧解难,对稳定企业、稳定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深入调
查研究,加强具体指导。各级领导认真贯彻党的六中全会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
联系群众, 省里派出干部32000多人次,深入工厂、农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
决问题;同时还由省的领导同志带队,西进、南下、北上,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
在启动市场、搞活流通、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制定了
一系列政策措施,总结推广了一批先进经验,对指导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组织安排经济工作,着眼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注意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各个环节的相互制约关系,既抓生产,又抓流通。针对市场疲软的实际问题,从增加
最终需求入手,改进总量控制,积极引导消费,努力启动和开拓市场,逐步缓解了社
会生产在流通和消费环节受阻的矛盾,对促进经济循环起了积极作用。
总的看,治理整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整个经济形势是好的。但深层次的矛盾尚
未根本解决,国民经济尚未完全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在经济工作和计划执行中还存
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去年农业虽然获得较大丰收,但农业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对农业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麻痹。二是市场疲软,资金占
压过多。 去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比工业增长幅度低8个百分点。预算内国营
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高达59.2亿元,比年初增长32.1%,新增流动资金贷款,有
相当一部分被产成品和发出商品占压,造成资金紧张。三是工业生产回升不平衡。集
体所有制工业和乡镇工业生产回升较快,而作为工业主体和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
全民所有制工业仅增长4.8%。 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困难不少,缺乏活力,被动局面
没有根本改变。四是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流通环节不够畅
通,市场信息反馈慢。许多企业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不适应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又
得不到及时改进。五是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
可比产品成本上升,实现利税下降,企业亏损增加,地方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
税比上年下降17.45%。 六是建设资金不足,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各级各部门要办的
事情很多,受到财力不足的制约,不得不推迟实施。
上述问题,大多是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多
年形成的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企业素质较低等问题的反映。
从工作上看,主要是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手段不足,解决问题不
够及时有力,经济工作还不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这些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推进治理整
顿和深化改革,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二、1991年计划安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我省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总结了十
年来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今后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指导思想、战
略目标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1991年是“八五”
计划的第一年,也是继续推进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根据十年规划及“八
五”计划纲要草案确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当前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
要求,今年我省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继续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以提高
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开拓和启动市场,推进技术进步,
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
为“八五”和后十年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开端。为实现上述要求,在计划安排上着
重办好四件事:一是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农业,在去年农业丰收的基础上,
夺取今年农业好收成;二是扎扎实实地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努力搞活
大中型企业,集中力量把经济效益搞上去;三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扩大出
口创汇,力争对外开放取得新的成就;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突出抓好基础设施的
建设,进一步扩大和搞活流通。
1991年计划草案确定的主要目标为:
--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计划安排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7%,国民收入增长6.5%,农业总产值增长4%,工业总产值增长10%。
--继续坚持和改进总量控制,保持投资规模和消费需求适度增长。计划安排地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35亿元, 比去年年初计划增长16.1%,城乡居民的消费水
平继续有所提高。
--保持财政、 信贷收支基本平衡,控制物价上涨。计划安排财政收入增长5%,
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在国家计划之内,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幅度控制在6%。
--积极利用国外资金, 努力扩大出口创汇。计划安排出口创汇增长6%,利用外
资5.96亿美元。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以内。
--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1991年计划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一)继续大力加强农业
农业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并大力
加强农业,立足抗灾丰收。去年农业获得较大丰收,今年计划按平年考虑,工作上争
取有新的增长,并重点保粮棉油增产,实现农业全面发展。种植业,要稳定面积,主
攻单产, 增加总产。计划安排粮食播种面积12100万亩,总产3450万吨;棉花播种面
积2100万亩, 总产120万吨;花生播种面积1100万亩,总产210万吨;果品300万吨。
棉花生产连续几年没有完成计划,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矛盾,今年一定
要加大措施,确保完成种植计划。林业,要全民动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今年是全
国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十周年,应当在发展林业上迈开新的步伐,认真学习广东等兄弟
省市的好经验, 绿化山东大地,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万代。计划安排造林面积2
50万亩。畜牧业,要优化畜禽结构,增加食草畜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计划安排肉
类总产量210万吨。 渔业,要把开发我省丰富的海洋资源作为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积
极发展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 大力提高水产品产量。计划安排水产品产量170万吨。
副业,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广开门路,增加收入。在计划安排
上拟采取以下加强农业的措施:
第一,增加资金投入,搞好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计划安排农业资金投
入16亿元, 比去年计划增加1亿元。财政支农资金、农用信贷资金都要有新的增加。
市地、县、乡各级都要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引导农民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把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生产。 在农业资金投入中,计划用于农业开发的10亿元,占6
0%以上。 主要用于黄淮海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东营农业开发试验,利用世行贷
款农业综合开发,贫困山区、黄河滩区和沿海渔业开发,同时安排一批农副产品基地、
乡镇企业贸工农基地的建设。农业开发要讲求效益,以增产粮棉油肉为中心,着眼于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行综合治理,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重
点安排改造农业基础设施的骨干工程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项目。
第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抗旱治水
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首先搞好现有工程的维护和配
套,解决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问题,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效益。同时安排一批抗旱排涝
急需的新工程,进一步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省计划安排水利工程建设重点项目
48个,其中,李家岸引黄灌区、跋山水库灌区等引水灌溉工程29个,梁济运河、秦口
河、 大汶河等防洪除涝工程8个,峡山水库、岸堤水库、白浪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加
固工程11个。农田水利建设,除国家投资外,主要靠动员广大农民多增加劳动投入。
在资金安排上,先急后缓,集中使用,争取一年办成几件大事。
第三,坚持科技兴农方针,推动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以培育优良品种、改
进栽培和养殖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重点,组织多层次、多学科的农业科技开发
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县一级的
五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争取今年基本配齐。继续抓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
“燎原计划”的实施。积极推行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技术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科技在
农业增产中的作用。
第四,搞好支农工业的生产建设,抓好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计划安排化肥产量
145.2万吨, 增长1.6%;农药1.45万吨,增长0.7%;农膜4万吨,增长5.6%。对支
农产品生产所需的能源、 原材料、 资金等,给予重点扶持。农用物资进口用汇安排
2.55亿美元,比上年计划增加5400万美元。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专营办法,认
真解决好季节储备、批量作价和季节差价问题。新近建成投产的济南硝酸磷肥厂和宁
阳涕灭威农药厂,要尽快达到正常生产和设计能力。继续抓紧鲁南化肥厂二期改造和
小化肥品种改造工程的建设。山东复合肥料厂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
准开工。同时,计划安排一批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农电,进一步提高农村用电水平。
第五,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计划安排乡镇企
业总产值增长12%,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3%。要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
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对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市场紧缺
产品和能源、重要原材料的企业,要积极给予扶持。乡镇企业既要发展,更要提高。
基础较好的地区,以提高为主,适度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管理,调整结构,提
高素质上;起步较晚的地区,要按照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准方向、加
快发展。对乡镇企业,应切实加强领导,突出抓好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提高规
模效益,引导和帮助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农村办工业要十分注意保护耕地,严格执
行按计划审批土地的制度, 尽量少占耕地,不占良田。城乡建设用地,计划控制在3
7万亩,土地开发计划43万亩,确保耕地面积不再减少。
(二)保持工交生产稳定增长
今年组织工交生产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素质放在首位,力争主要经济效
益指标有明显改善,质量、品种指标力争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计划安排工业总
产值增长10%, 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地方预算内国营工业总产值增
长5%。 主要产品产量,原煤6000万吨,增长0.1%;原油3360万吨,增长0.3%;发
电量485亿千瓦小时, 增长8.6%;钢材170万吨,增长10.3%;纯碱81.9万吨,增长
6.9%;原盐430万吨,增长39.4%;纱41.5万吨,维持上年计划水平。地方交通货运
量3.38亿吨, 增长1.2%;邮电业务总量4.52亿元,增长14.7%。工作上主要抓好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各级都要切实加强销售工作的组织领导,搞
好市场调查,做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要实行销售责任制,充分用好用活鼓励销售
的各项政策,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促进工商部门加强协作,组建销售集团,实行联
营联销;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大批量销售;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强化销售服务;全
方位地开拓以农村为重点的省内市场,以“三北”地区为重点,积极扩大国内市场。
商业、供销部门要研究农村市场的供求规律和特点,组织工业品下乡,服务到村镇。
工业部门要定向开发农村适销产品,更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要。
第二,强化企业管理、挖掘内部潜力。要以更大精力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向管理
要质量、要品种、要效益。要建立健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物
资管理、工艺规程管理、市场开发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把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
的水平。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提高我省的产品质量,必须对企业提出严格要
求,省政府已作出八条规定,对劣质产品实行“曝光”制度;对抽查不合格的企业,
要进行公开通报批评;对由于放松管理造成质量下降、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先进企
业,要撤销先进称号。还要组织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帮助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尽快把产
品质量搞上去。目前不少企业资金不足,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出路,在于大力挖掘企
业内部的资金潜力,通过压缩产成品、发出商品、应收货款三项资金占用,开展清仓
利库,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使用效益。认真抓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强化定额、标
准、计量等方面的管理,严格物耗指标的考核,力争物耗指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切
实抓好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对亏损大户要限期减亏和扭亏,对长期亏损又不能在限
期内扭亏的企业,要积极推进兼并、联合,个别的要实行关、停、并、转,不能放任
自流。加强企业自有资金和工资、奖金、补贴及其他支出的管理,纠正某些企业虚盈
实亏的现象。
第三,搞好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计划安排,地方全民技术改造投资
38.4亿元, 比去年年初计划增加5.4亿元,增长16.4%。要加强技术改造的管理,进
一步优化资金投向。技术改造投资,要向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倾斜,主要用于节能降耗、
综合利用、创汇节汇、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名优产品的项目。今年计划安排重点改造
项目120个, 要集中资金和物资,保证按期完成。今后,技术改造项目也要进行咨询
论证,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要以各种名目在低水平上扩大
生产能力。要努力做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工厂企业结合的文章,把“四新”科研
成果尽快开发出来,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第四,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争取迈出重要的一步。要继续抓好产品结构的调
整,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坚持适应性和开发性调整并举。要
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性能上狠下功夫,以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
平为目标,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低能耗、低物耗的产品,加速
产品更新换代。积极增加能源、重要原材料、支农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和适销对路消
费品的生产,限制和压缩技术水平低、物质消耗高、市场销路差的产品生产,停止滞
销积压产品的生产,使之与市场需求变化和多层次的消费结构相适应。要抓好企业组
织结构的调整,推动企业的横向联合、专业化协作和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
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巩固、发展、提高现有100多个企业集团的同时,
以优势产品和骨干企业为龙头,通过兼并、联合、承包和有偿转让等形式,组建一批
新的企业集团,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专业化协作的道路,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
各级各部门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要与“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要求相衔接。
(三)合理安排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切实加强重点建设
国家年初计划安排我省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35亿元, 比去年年初计划
增长16.1%。其中,全民所有制投资87.4亿元,集体所有制投资77.5亿元,个体投资
70亿元。在地方全民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9.7亿元,技术改造投资38.4亿元,商品
房建设投资13.5亿元, 其他投资5.8亿元,比去年计划都有增加。为了进一步改善基
础产业、基础设施与加工工业的比例关系,在投资方向上,对农业、能源、交通、通
信、重要原材料建设和出口创汇项目,实行适度倾斜。在项目安排上,对收尾项目、
投产项目和续建项目,优先安排,凡“七五”结转的续建项目,要集中力量,尽快建
成投产,发挥效益。新开工项目,着重安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条件落实、资金
有保证的项目。煤炭工业,重点抓好在建的济宁二号矿、翟镇矿、梁家矿等29对矿井
的建设, 新开工建设济宁三号矿、白庄矿等3对矿井。电力工业,重点抓好在建的德
州华鲁、菏泽、潍坊、聊城、临沂和胜利油田等电厂的建设,新增发电装机87.5万千
瓦。原材料工业,重点抓好济南涤纶、淄博腈纶、齐鲁建陶、鲁南化肥厂、莱钢铁区
改扩建等项目的建设。 交通通信,加快济青公路、济南遥墙机场和8个市地程控电话
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东明黄河大桥、桃威铁路和青岛市话工程。
地方全民基本建设投资安排29.7亿元,其中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
林水利、科教文卫、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急需建设的项目。省基本建设基金计划安排
10亿元,仍按专款专用的原则,主要用于能源、交通和重要原材料项目的建设。能源
交通基金7700万元,主要用于遥墙机场和通信设施的建设。根据十年规划的要求,为
了使贫困县尽快脱贫致富,实现财政自给,从今年开始,逐年安排一批专项资金,用
于这些县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以增加他们的财政收入。为保证重点建设顺利
实施,省政府已确定的筹资措施,要继续落实;同时要增加一部分银行贷款和发放部
分重点建设债券,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今年国家在我省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重点项目12个,省重点项目30个,投资额
41.5亿元,建设任务较重。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市地密切配合,大力协同,为重点建设
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确保重点建设任务的完成。
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不论在城市或农村,办工厂、搞建设,都必须严格执行环
境保护法,坚持“三同时”,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环保措施必须落实;老企业的技术改
造,必须把治理环境污染作为重要内容;计划安排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必须按计划
组织实施,保证按期完成。
要认真整顿建设秩序,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管理,严格按程序办
事。审批立项必须经过科学的咨询评估和论证。项目批准后,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
计和概算执行。调整概算,必须经主要投资方同意,由原审批单位重新审定。项目开
工后,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努力缩短建设工期。安排投资不留缺口,保证按期建成
投产。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检查监督,及时进行审计和跟踪评估,坚决克服不惜工本、
铺张浪费和敞开口子花钱的现象。要整顿建设市场,坚决取缔层层转包、从中牟利的
不法行为。加强城市商品房建设的管理,控制建筑造价,以利住房制度的改革。
(四)努力扩大出口创汇,加快对外开放
计划安排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增长10%, 按新计划价格计算,达到148亿元;出口
创汇增长6%, 达到36.8亿美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措施,争取对外开放取得
新的进展。
第一,改革外贸体制,扩大出口创汇。今年国家对外贸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
“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体制,对外贸出口经营提出了更
高要求。外贸企业要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制定新一轮承包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加
强经济核算,降低经营费用,切实把外贸经营转到自负盈亏的新机制上来。进一步调
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轻纺、机电、化工、建材等工业制成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
品的出口。增加玉米、花生、肉类、水产品、水泥、纯碱等大宗商品的出口。根据国
际市场的需要,尽可能多组织地方自主安排的三类产品出口。要积极扶持出口企业集
团和大中型企业,对于创汇条件好、出口潜力大、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
业,争取国家赋予自营出口权,并在资金、物资、外汇等方面给予支持,使之尽快成
为出口创汇的生力军。要加强外贸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合作,搞好信息反馈,强化产品
开发和出口推销工作,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同时要积极发展旅游和劳务出口,扩
大非贸易收汇。
第二,积极利用外资。要加强对外资投向的管理,引导外资投到能源交通、基础
设施、重要原材料工业和农业等优先发展的行业,多开办一些先进技术型、出口创汇
型企业,加快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优
先安排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规模,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建设条件和配套资金落实的项
目,都要纳入各级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计划安排利用外资总额5.96亿美元。要积极
办好现有“三资”企业,落实国家和省对“三资”企业的各项政策,使它们能够按照
国际惯例正常生产经营。要扶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窗口和示范作用。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简化外资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三,管好用好地方外汇。外汇收支要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按照收支平衡、略
有节余的原则安排使用,在保证偿付当年应还外债的基础上,重点保支农物资、紧缺
原材料进口,保技术引进用汇,继续严格限制国内能生产的一般机电产品和消费品的
进口。 计划安排,全省外汇支出比去年增长6%。其中,偿还外债本息增长17.4%;
农用物资进口用汇增长26.9%; 新技术设备仪器进口用汇增长1倍;工业紧缺原材料
进口用汇略有增长;市场物资进口用汇压缩11.2%。
对外开放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我省对外开放已取得很大成绩,但
与沿海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省政府要求各行各业进一步强化整体开放意识,
把本行业的发展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促进我省多层次、全
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开创新的局面。
(五)争取财政收支平衡,努力搞活信贷资金
计划安排财政收入增长5%, 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立足
点,在于努力发展生产和提高效益,帮助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强化经济核算和财
务管理,提高盈利水平。同时要强化税收征管,把应上缴的收入及时足额地收缴入库。
财政支出继续坚持从紧的方针,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农业、科技、教育投入要适当增
加,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工资、补贴的增加,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增长,坚持勤
俭办一切事业。
金融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用足用好信贷规模、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使用效益上,
在搞活资金存量上下功夫。 计划安排,年末存款余额达到1119亿元,比年初增加185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达到706.5亿元,增加131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到1374亿元,增
加206亿元。要继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投向,按照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
保证农副产品和外贸出口商品收购资金的需要,支持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
的发展,支持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继续抓紧清理三角债,综合运用行政、经济、
法律手段,加快清欠进度,使企业尽快摆脱三角债的困扰。
(六)繁荣市场,稳定物价,安排好人民生活和劳动就业
计划要求随着市场逐步回升、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认真组织好人民生活必需
品的生产供应,增加城镇副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物价,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
有计划地进行结构性调整。 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6%。国家留给地
方用于价格调整的控制指标0.5个百分点, 要集中用于解决突出不合理的价格问题。
继续加强市场物价管理,制止乱涨价、乱收费。在发展生产和稳定物价的基础上,改
善人民生活,争取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有新的增长。计划安排地方全民职工工资总额增
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今年,全省需要安置就业的人员71万人,为保持社会稳定,必需把妥善安置待业
人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全面贯彻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
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行业,发展集体经济和
个体经济,办好各级劳动服务公司,扩大就业容量。争取通过各种形式安置就业人员
40万人。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要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农转非”。今年国家
下达我省“农转非”计划11万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计划执行,不得突破。
(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和搞活流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第三产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仍然是当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流通渠道不畅通,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象抓一、二产业那样抓好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
业,要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省和各地要根据实际,抓紧制定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发展第三产业,要从解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分层次逐
步展开。当前应以“三通”(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为重点,特别要把流通
搞活。一是进一步疏通流通渠道。充分发挥国营商业、物资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的主渠
道作用,更好地发挥集体和个体商业的重要作用,促使城乡货畅其流。基层供销社要
增强和扩大服务功能,逐步发展成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中心和龙头。二是积极培育
和发展各类市场。根据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和重要城镇要配套发展综
合性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尽快形成辐射力强、覆盖面广的市场体
系。三是加强流通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设施不足、设备老化、手段落后的状况。要把
国家粮食储备和周转库的建设纳入计划,给予保证。四是加快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
建设,更好地解决人民生活中种种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快交通、通信、医疗
卫生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社会
化服务水平。
为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一要深化改革,放宽放活
政策,增强第三产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二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
的方针,广开资金来源,多渠道增加第三产业的投入。建立交通、通信、商业网点等
第三产业发展基金。第三产业占全民基建投资比重,要保持在35%左右,技改贷款总
规模中每年要安排15%左右用于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建设。三要适当调整第三产业
的价格和收费标准,扩大自主定价的范围,鼓励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面向社会,开
展有偿服务。四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组织领导,集中财力、物力,每年办成几件实事。
要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鼓励更多的劳动力投向第三产
业。工商管理、财税、金融、物价、城建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
发展。
(八)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
科技工作要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技
术水平。要加大推动科技进步的措施,完成一批科技攻关和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安
排实施科技发展项目1380项,“火炬计划”项目100项,“星火计划”项目250项,工
业技术开发项目120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各10项,推广应用
效益好、 见效快的重大科技成果150项。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各方面的科技力量,特别
是省属以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组织好高新技术的超前研究,积极开展
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加速高新技术发展,加快威海、济南、青岛、烟台、枣庄等五
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继续安排好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重点科研所、实验室和
科研队伍的建设。科技三项费用、科技事业费和科技基建投资安排2.24亿元,比去年
增长5.15%。另外,省计划内还专项安排贷款1000万元,用于工业性试验项目的开发。
各方面用于科技的投入也要有所增加。
继续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推进九年制义务
教育,抓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要进一步提高教
学质量,调整专业结构,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按社会需要招生。职工教育,重
点搞好岗位培训, 有计划地进行轮训。 省属高等学校今年计划招生2.62万人,增长
2.4%;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计划招生4.7万人,增长5.1%。技工学校计划招生3.4万人,
增长3%, 为了减轻城市就业压力,要注意按计划控制从农村招生。要继续依靠社会
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计划安排省预算内用于教育的
基本建设投资9507万元, 增长2.1%; 在财政支出中,教育事业费22.38亿元,增长
5.95%。为了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在计划安排中增加了用于学校住宅建设的投
资。
我省目前处于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控制人口的任务十分艰巨。要针对人口普查
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抓基层、抓后进,严格执行人口目标
责任制,严格控制二胎,禁止多胎生育,积极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努力把人口自然
增长率控制在11.5‰之内。
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各项体育运动水平,做好参加第七届全运会的准
备工作。医疗卫生事业,重点搞好预防和农村医疗保健,有效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的地方病、传染病。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
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作和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丰富群众的
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九)广泛深入地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1991年,要把全部经济工作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
轨道上来,力争工业生产的质量、品种、效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国务院决定,今年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省政府已经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全
省上下、各行各业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质量、品种、效益的攻坚战,为完成全年各
项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要深入广泛发动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组织好宣传和发动工作,通
过细致扎实的思想动员,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在“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开
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重大意义,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事
业心,提高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使这项活动真正落
实到基层,变成每个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
二要制定奋斗目标和保证措施,层层抓好落实。我省今年开展“质量、品种、效
益年”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产品质量方面,要求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2%以上;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
查合格率达到85%; 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23%以上;要有600个县以上企业达到全面
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县属以上建筑企业消灭不合格工程。
--产品品种方面,开发新产品4000项,填补省以上空白2000项,新产品开发项目
投产率达到80%以上。
--效益方面, 工业企业实现和上交利税增长6%,资金利税率提高到15%;工商
企业经营性亏损额减少50%;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减少30%,工商定额流动资金
周转加速10%以上;工业企业百元销售收入两费含量和商业企业流通费用均降低2%;
工业企业物质消耗降低2%,万元产值耗能降低3.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5%。
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对照自己的历史最好水平、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国内外的领
先水平,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确定奋斗目标,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制
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确保各项指标如期完成。
三要密切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明确主攻方向。农业部门要突出推广优良品种,
科学施肥、用药,降低生产成本。工业部门要突出增加花色品种,改善产品质量,提
高经济效益。交通邮电部门要突出准确、及时、畅通、安全;充分挖掘各种运输方式
的潜力,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综合运力。商业服务业要突出转变经营作风,提
高服务质量,努力搞好市场商品供应。建筑部门要突出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
价、争创一流。国家机关要突出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坚持
依法行政,面向基层,搞好服务。
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省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亲
自挂帅,深入基层,抓好典型,加强具体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组织审计部门开展企业效益审计,促进“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健康发展。
(十)积极完善和深化改革
要按照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的要求,加强对改革的领导,
搞好统筹协调,把改革推向前进。
农村改革,要继续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稳定土地承包,完
善承包合同,把权利、义务关系进一步规定下来。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
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更好地把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
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互促进。继续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有计划地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发展期货贸易,促进产销直接见面,进一步鼓励
和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积极建立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实体,把千家万户
分散的商品生产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逐步形成县级服务为导向,乡镇服务为
骨干,村级和农民合作服务为主体,上下贯通,纵横交错,成龙配套的服务网络。对
已放开的农副产品,要真正放开经营,严禁地区封锁,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
场环境。
企业改革,要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省委、省政府已经制
定了搞活大中型企业的20条规定,要求坚决贯彻执行《企业法》,全面落实企业自主
权。对国家和省赋予企业的各种权力,要一一检查落实,上收或截留的,要立即还权
给企业,应放未放的立即放下去。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内部配套改革。
坚持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加强企业领导
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健全职工民主管理的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强企
业的自我发展能力。选择部分企业,适当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技术改造贷款继续实
行收回再贷、多收多贷的办法,健全补充企业流动资金的制度,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
划的范围,适当放宽企业自主定价的权限,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在能源、原材料、
资金、外汇等方面,继续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鼓励大中型企业挖潜增收的
政策,搞好资金的融通和余缺调剂。各级各部门都要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
服务,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
为了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维护合法权益,必须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
种摊派。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决议的精神,省政府已经做出决定,并组
织了专门机构,对“三乱”进行清理整顿,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分期分批限期取消。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计划为主要依据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综合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进一步理顺计划、财政、银行及其他经济部门的关
系,发挥计划部门综合平衡、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综合协调经济杠杆的作用。同时,
要进一步搞好各项深化改革的试点。住房制度改革,要扩大试点范围,总结经验,逐
步推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也要搞好试点,积极探索。
各位代表!
今年已过去三个半月,整个计划的执行情况是比较好的。市场销售继续回升,工
业生产全面增长,外贸出口也继续增加,农村已掀起春季生产高潮。这种好的势头说
明,整个国民经济正在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尽管我们面临的困难还不少,今年治
理整顿和经济发展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我们相信,在省委的领导下,在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依靠全省人民奋发图
强,艰苦奋斗,一定能够全面地完成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