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5&rec=182&run=13

中共地委书记 郑义堂
副书记 滕昭庆*徐祥之 阎廷琛 侯继堂
中共地纪委书记 李朝琪
地区人大工委主任 郑衍柱
副主任 翟瑞华*王献章 张震*
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徐祥之
副专员 阎廷琛 杜九西 张锡九 徐士高 王曙光
地区政协工委主任 许继善
副主任 艾尚惠 杜传钧 赵鲁贵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刁立山
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王学武

聊城地区辖2市6县,16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按公安部门人口统计,年末, 全
区总人口523.4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72.82万人;年内人口出生率15.6‰,死亡
率5.4‰,自然增长率10.2‰。
1990年,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稳妥地进行治理整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和
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2.9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国
民收入58.8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工农业总产值1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8.9%。
但是, 由于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全区经济运行仍处于
“农业较好,工业落后,财政困难”的局面。
农业生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持续发展。199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53.37亿元, 比
上年增长4.4%。 其中,种植业产值40.90亿元,增长1.9%;林业产值1.22亿元,减
少20.7%; 牧业产值9.11亿元,增长22.7%;副业产值1.56亿元,增长6.4%;渔业
产值0.58亿元, 增长27.4%。在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246.6万吨,
比上年减少1.9%;棉花收购量21.3万吨,比上年增加8.8%;蔬菜68.2万吨,比上年
减少29.4%。
畜牧业保持增长势头。 肉类总产量9.17万吨, 比上年增加34.5%;禽蛋总产量
6.89万吨,比上年增加18.0%。大牲畜年末存栏90.79万头,比上年增加8.0%;生猪
年末存栏81.03万头,比上年增加5.8%;羊年末存栏199.06万只,比上年增加0.7%。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区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299.81万千瓦,比上年
末增长6.2%; 农用排灌机械总动力173.10万千瓦,增长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
19.9万亩,增长0.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 20.83万吨,比上年增长1.2%;农村
用电量2.32亿千瓦小时,增长16.6%。
工业生产继续增长。 1990年, 全区工业总产值67.84亿元, 比上年增长11.7%,
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乡镇及乡镇以上工业产值50.61亿元,增长9.1%。其中,全民
所有制工业产值28.49亿元;县及县以上工业产值42.35亿元,乡镇工业产值8.26亿元,
分别增长6.6%和20.2%。
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大部分比上年增加,但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990年,
全区预算内95个工业企业中, 亏损企业26个,占27.4%,比上年增加18个,亏损额1
175万元,比上年增长3倍;全年实现利税1.08亿元,比上年减少23.5%;百元销售收
入提供利税9.41元, 减少3.69元;流动资金周转天数127.6天,增加21.1天;可比产
品成本升高4.4%。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控制,重点工程成效显著。1990年,全区全民所有制单位
投资完成额2.34亿元,比上年减少13.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4亿元,减少37.0
%;更新改造投资1.10亿元,增长49.2%。当年新增固定资产2.07亿元,增长2.1倍。
重点工程中,聊城发电厂1号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缓解了用电紧张的局面。馆聊铁
路通车运行,结束了聊城地区无铁路的历史,为振兴聊城经济创造了条件。聊城汽车
站投入使用,为全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
投资结构发生变化,生产性投资比重下降,非生产性比重上升。1990年,全民所
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中,生产性投资0.75亿元;全民所有制单位更新改造投
资完成额中,生产性投资0.97亿元;城镇集体单位投资完成额中,生产性投资0.28亿
元。生产性投资所占全部投资完成额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78.8%、89.7%和89.0%,
下降为60.6%、87.9%和87.6%。
公路客、货运输量下降。1990年,全区客运量1107.9万人,比上年减少14%,旅
客周转量7.81亿人公里, 减少11%,货运量452.1万吨,减少10%,货物周转量7.23
亿吨公里,减少1%。
邮电业务量上升。 1990年, 全区邮电业务总量完在1200.66万元, 比上年增长
17.8%。尤其长途电话和市话业务都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分别为22.4%、23.7%。
城乡市场趋于平稳增长。 1990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88亿元,比上年增
长12.3%。 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15.38亿元,增长19.3%;社会集团消费品零售
额1.17亿元,增长16.3%;农民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7.33亿元,增长6.1%。
市场物价涨幅缩小。 1990年, 全区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2.1%,比上年17.6%
的涨幅低15.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升2.7%,农村上升1.6%。
外贸收购看好。1990年,全区外贸商品收购总值2.26亿元,超21%完成计划,比
上年增长10%。
地方财政收支增长。 1990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中工商税收2.07亿元,占84.7%,增长15%;企业收入0.25亿元,占10.1%,减少
1 2.6%。 全区地方财政支出4.12亿元,增长6.7%。全区银行年末存款余额29.03亿
元, 比上年增长27.1%; 银行贷款余额40.69亿元,增长22.4%。 全年银行现金收
入68.41亿元, 比上年增长14.0%; 银行现金支出77.01亿元,增长13.9%。全年保
险业务总支出1875万元,总收入4067万元,分别增长18.9%和44.1%。
科技队伍不断扩大。 1990年末, 全区共有各类技术人员9.29万人,比上年增长
6.2%。 已获技术职称的有6.88万人,占74.1%,其中,已获高级技术职称的有0.14
万人, 已获中级技术职称的1.46万人,分别占2.0%和21.2%。科技事业又取得新成
果。1990年地区科委组织鉴定,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71项。全区申请专利51项,批准
1 9项。
教育、文化事业都有新发展。1990年7月1日,聊城电视台正式开播。
卫生医疗条件继续改善。 1990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22处,其中医院17
0处;卫生技术人员1.03万人,其中中医师629人,西医师2451人,护师、护士272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0年,全区举办县以上运动会34次,其中,举办国家级
运动会1次, 省级运动会2次,地区级运动会7次。全区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运动会的运
动员分别达3人次和137人次,分别获得奖牌5人次和135人次。1990年,临清市被评为
全国体育先进县。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1990年,全民单位职工工资
总额40038万元, 人均工资188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和12.7%;城镇集体单位
职工工资总额13974万元, 人均1437元,分别增长13.0%和10.7%;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660元,增长8.9%。
城乡居民储蓄额增幅较大。 1990年末,全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25亿元,比上
年末增长33.2%。其中,城镇居民15.72亿元,农村居民12.53亿元,分别增长36.1%
和29.8%。
注:各项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韩保宏 董怀珍)

社会治安管理强化群防群治体系建设
1990年,聊城地区认真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坚持把群防群治工作作为稳定治安大局
的战略措施来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刑事发案率比上年下降9%,
受到省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表扬,11月份在聊城召开了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场会。
主要做法:一是建立治安巡逻体系。全区建立健全了县、乡(镇)、管理区、村四
级治安巡逻队8660个, 有队员40057名。实行军事化管理,统一着装,集体食宿,昼
夜巡逻,发挥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二是强化阵地控制防护体系。在城区繁华街道,
居民集中区和乡镇主要交通要道,布建治安岗亭169个,配备警力489人,实行双人24
小时值班;在公共场所设置治安室和民警值班室209个,配备干警和治安人员728人。
形成了布局合理,点面结合的阵地控制体系。三是加强家属楼院的看护体系。采取自
看自护,轮流或雇人看护等措施,由派出所统一组织,单位和居委会参与,先后在城
区2625个家属楼院集中区,设立治安自管人员和守护员5602名,基本达到了院院有人
看, 户户有人管。四是设置堤村、路村联防体系。先后在黄河金堤,卫运河等200多
华里的河堤沿线,设置了以护堤房为阵地,护堤员为骨干,沿线村庄为依托的堤村联
防点360个,在区内主要公路干线的村庄、集镇和空档处,设置了以道班房,门市部,
临街单位为活动场所, 以护路员,护林员和村级巡逻员为主要力量的路村联防点696
个,有效地控制了犯罪活动的滋生蔓延。五是重视边界治安联防体系。在与外省、外
地市接壤的400多公里处, 建立了边界治安联防指挥部,共同承担维护边界治安秩序
的任务,定期开会,互通情报,及时惩治了一批跳跃作案的犯罪分子,调解了一些边
界纠纷。在与外省外地市搞好联防的同时,也加强了与省内各地市,以及区内县市和
乡镇之间治安联防体系建设,三个层次的边界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收到了稳
边促内的良好效果。据对全区8县市32个基层单位的400名群众抽样问卷调查,自身感
到安全或比较安全的占77.44%,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8.63%,比前
几年有了明显的增长。
(化秋 风来)

联合国援助的“2606项目”胜利竣工
世界粮食计划署 (WFP) 援助冠县、莘县黄河故道治沙造林项目(代号中国2606项
目山东第一分项目),自1982年开始历时8年,到1990年底完成计划造林任务。其间,
援助总价值952.29万美元。涉及冠、莘两县的15个乡镇,160个村,15万多人。
工程在实施中, 共打机井1077眼,修桥涵闸17座,修道路633公里,削平大小21
00多个沙丘,搬运土2000多万立方米,使原来沙丘遍布,起伏不平,满目荒凉的飞沙
地变成了土地平整、旱能灌溉、涝能排水、成方连片、路路相通、工程配套的速生丰
产林。 造林11750公顷中:毛白杨6205公顷,欧美杨3205公顷,泡桐2244公顷,刺槐
96公顷。
“2606项目”实施的成功,改变了沙区的面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明显。据测算,每公顷林木每年可生长木材10立方米,10~15年采伐,每公顷可产木
材120立方米, 11750公顷林木可生产木材130万立方米。森林植被的增加,控制了风
沙,使沙区30多万亩的农田得到保护。项目造林7年来,林下间作复种面积1.5万公顷,
间作收入1700多万元。林木的大量落叶和间作物的秸杆是良好的饲料,为发展畜牧业
创造了条件。畜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土杂肥的产量,促进了农林业的发展,形成
了生态良性循环。

(登阁 光辉)

“鲁西北的一颗明珠”
茌平县东北部的小杨屯村, 有90户人家、395人,1400亩耕地。地处低洼,十年
九涝。解放前是个穷得出了名的地方。解放后,这个村的党支部紧紧依靠党的领导,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将过去红土涝洼的贫瘠土地,改
造成了沟渠配套,排灌结合,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
们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
越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勤劳致富,共同致富的方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们坚持从
本村实际出发,依靠科学技术,大搞立体种植、综合开发,努力挖掘土地增产潜力,
走出了一条务农致富的新路子。 1986年以来,全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500元,1990年
全村农、林、牧多种经营总收入167万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
小杨屯村党支部一班人是靠艰苦创业和科技兴农带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的。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彻底改变生产条件。长期以来的涝灾使他们认识到,要
想脱贫致富,拔掉穷根,过上好日子,必须首先改变生产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
设。 从1961年开始,村支部一班人确定了治理涝灾的水利建设规划。他们把全村140
0亩地,根据水势走向,挖沟开渠,疏通关节,进行全面治理。他们把地划为300米为
一方,东西6条沟,南北5条沟,条块结合、十字交叉。1961年秋种结束后,他们组织
全村的男女劳力上阵,兵分两路,打响了农田基本建设第一仗。数九寒天,地冻得象
石板一样,铁锨掘不动,硬是用铁钎子一点一点地凿开。为了改变红土涝洼的土壤结
构,他们平整土地,挖筑台田,进行翻沙改土,改善土壤结构。为了进行这一大的工
程,全村的劳力地里吃、地里干,实行一天三送饭,大干了两个冬春。1964年,农田
基本建设初具规模,全村的土地也变肥了。经过连续几年的苦干,他们挖通了普济沟、
管氏河。20多年来,小杨屯共开挖主干渠道10条,总长35华里;修路38华里,动土50
万立方;修建大小桥涵闸50多座,打机井21眼,1400亩土地划成整整齐齐的14块大方;
每块大方里都打一眼机井。全部耕地被生产路划成方格形,土地平坦,条条道路沟渠
相通; 路边植树8万余株,生产路宽阔笔直,一边是浇水渠,一边是排水沟,机井灌
溉和引黄灌溉相结合, 水利设施实现了网络化。在林网环绕的方格田里,栽果树近5
万棵,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小杨屯过去看路歪七扭八,看地坑坑洼洼,旱
了不能播种,涝了不长庄稼,现在是,看路一条线,看地方成片,旱涝保丰收,连年
作贡献。
二、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加快群众致富步伐。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空前发展。198 4
年以来,小杨屯坚持在开发农业,挖掘农业生产潜力上动脑筋,探索出一条科技兴农,
务农致富的路子。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优化立体结构,向空间要效益。一是充分发挥土地优势,调整种植方式,采
取以沟带路的方法, 将全村土地划分为14块“井田”,路边栽植用材树8.5万株,沟
边栽种紫穗槐两万墩, 建果园400亩,栽果树两万棵,全村所有土地全部实现了农林
间作。沟渠路旁实现了林带化,形成了经济林、用材林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
统一的林业体系。二是充分利用空间及光、热、水、气资源,对农作物实行立体种植,
根据农作物的秸杆高低差、根系深浅差、生长时间差、需肥营养差、光温需求差,对
农作物进行多类型、多品种、多形式的间作、混作、轮作,以空间争时间,提高复种
指数,以时间争空间,挖掘农业潜力。近年来,他们先后采用西瓜~白菜~小麦;白
菜籽~夏播棉;甘蓝~玉米,杂粮混套、间套、轮套的种法,形成了层次分明,互生
共长的立体复合型种植结构。三是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扩种了
400亩价值高效益好的经济作物。 近几年小杨屯经济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总收入的二分
之一。四是对村庄、庭院、坑塘统一规划、综合开发。近几年小杨屯庭院经济收入每
年在2000元以上的户占三分之二以上。
(二)实行保护性栽培,组织开发性生产。全村300亩棉田,按传统习惯种植, 一
年只种一季棉花, 每年要闲置4个多月。为了利用这段空闲时间,从1985年开始利用
温炕育苗、 地膜覆盖,实现了白菜籽~夏播棉的轮作,使棉田的利用时间由8个月增
至11个月,由一年一改变一年两收,每亩增收1000元。利用地膜覆盖西瓜,可以提前
两个月下种、提前两个月上市、每亩收入增加三分之一以上,这几年全村耕地地膜覆
盖率达40%,仅此一项每年增收40万元。
(三) 引进优良品种,增加经济效益。小杨屯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优良品种3
0多个, 粮棉林果瓜菜和畜禽全部实现了良种化。据计算,仅种植业引进的10个优良
品种,每年可增收17.5万元。
(四)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他们先后同省农科院、山农大、省农机研究所、
齐鲁生化制药厂、中棉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利用请专家讲课,现场指导等
形式培训全村技术骨干200多人。
小杨屯的工作受到省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赞扬。省委书记姜春云称赞它是“鲁西
北的一颗明珠”,中国农科院的专家称赞为:“平原地区农业开发的模式”。支部书
记张国忠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小杨屯之所以变化这样快,关键有两条:一条是小杨屯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这
个支部有一个一心为集体办事的好的支部书记张国忠同志。一条是依靠科学技术,使
现有土地资源发挥了更大的潜力,走出了科技兴农务农致富的路子。
(茌平县政府办公室)

聊城市
中共市委书记 胡元亭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黄海清
市长 丁永恕
市政协主席 何友庆

1990年, 聊城市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财政收入5064万元,
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3%;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乡居
民储蓄余额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农业生产在遭受涝、虫、病、风、雹等多种
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3.9亿元,
比上年增长5.4%;多种经营5.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最高水
平, 达到40.6万吨; 棉花生产在大面积棉田减产、部分绝产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
3.11万吨,比上年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711元,比上年增加24元。

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一、强让领导,制定“科技兴农”规划。
聊城市有农业人口62万, 耕地面积127万亩。在重点发展工业的同时,如何强化
农业这个基础?市委、市政府认为,科技是农业生产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潜力的生
产力, 必须不断加大措施,走活“科技兴农”这盘棋。1990年全市共筹集农业资金1
40万元,全部用于科技开发和推广。按照制定的“科技兴农”规划,到1995年适用农
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达到65%左右,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增值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4万吨,棉花总产达到4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县里建立
了领导责任制,将农业科技工作纳入制度化、目标化管理轨道。
二、建立“四个体系”,解决科技推广“断层”问题。
市委、市政府主要从四个方面抓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一)建立科技管理
体系,市、乡镇、村的科技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二)建立科技推广体系。市充
实加强了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力量,增加了物资装备,初步形成了试验、推广、培
训、经营“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各乡镇、办事处都建立了农技站、畜牧兽医
站、林业站、种子公司、农机站、水利站。并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综合性服务发展,
70%的站办成了经营服务实体。全市每个管区都有技术网长,每个村都有技术员。全
市还建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学会、协会、研究会51个,会员4400多人。从而形成了以市
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三)建立科技示范体系。
市里重点抓了3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2500个示范户和40万亩示范田;每个乡镇
分别抓了3个示范村和100个示范户。(四)建立科技培训体系,1990年仅市乡两级农业
技术部门就举办培训班317期(场),受训人员4.5万人次。市妇联举办了12期棉花技术
培训班,团市委举办了8期农村青年技术培训班,市教育局在农村21所普通中学、 45
个毕业班里, 开设了农业技术课。 1990年全市有2000名学生获得了农业专业技术结
业证书。
三、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放宽放活科技人员政策的十四条规定》、《关于
政技分开的暂行规定》、《聊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管理的暂行规定》等,积极鼓励
和支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农村从事有
偿技术服务。市里还设立了“科技兴农”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产达标
科技人员及农户,分别给予相应奖励。为了使这些科技政策真正深入人心,取信于科
技人员,1991年初,市委、市政府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了在上年农业科技工作中做出
优异成绩的科技人员。 全市共为58名科技人员兑现报酬和奖金20多万元。 其中评出
“聊城市科技之星” 3名。科技政策的兑现,大大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全市参
加承包的科技人员3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承
包农作物面积89万亩、 果园5000亩、坑塘1500亩、畜禽177.7万只,累计增加经济效
益6532万元。
四、突出重点,狠抓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综合开发。
在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聊城市选择推广了15项农业科技成果。全市
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市推广麦棉套种34万亩,平均每亩增加经济效益150元;
推广9种类型、32个模式的多作多收高效益立体种植田8.2万亩,每亩收入1000元以上;
全市复种指数达到203%。
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 全市1990年共承担各类开发项目34项,开发面积91.7万
亩。 全市共建立综合承包集团15个,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全市4万亩
吨粮田开发,在上年一年达标的基础上,1990年又上新台阶,小麦单产达423.6公斤,
玉米单产达655.6公斤, 混合亩产达1079.2公斤, 比开发前3年平均混合亩产增加
474.3公斤, 增长78.4%,累计增产粮食1897.2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517万元。15
万亩麦棉两熟高产开发, 棉花平均单产64.9公斤,小麦平均单产253公斤,分别比开
发前3年平均单产增加12.9公斤和38.5公斤, 累计增加棉花220万公斤,小麦657.2万
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287.36万元。

(张洪臣 孟凡志)

临清市
中共市委书记 王荣亭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邵长珠
市长 布占祥
市政协主席 许洪海

1990年,临清市辖14乡5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957平方公里。耕地99.91万
亩, 比1989年减少0.09万亩;总人口67.42万人。工业总产值9.12亿元,比1989年的
8.4亿元增长8.7%;农业总产值3.37亿元,比1989年的3.2亿元增长5.3%。粮食总产
量23.82万吨, 棉花总产量4.15万吨。职工平均工资1708.2元,比1989年的1555.5元
增长9.8%; 农民人均纯收入657元,比1989年的594元增长10.6%。全市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完成2.79亿元,比1989年增长16.8%。

科学植棉实现稳定增产
临清市农业总收入的60%来自棉花,棉花加工和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的60%,棉花是临清市的经济支柱。1990年,市委、市政府着重加强了科学植棉队伍
的建设,市直180多名植棉技术人员,有100多人驻村包点,调查研究,进行各项试验。
全市19处乡镇普遍建立了5至7人的棉花办公室,由懂技术的副乡、镇长负责,吸收技
术骨干参加,负责科学植棉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全市择优录用了90名棉花技术网长,
配备了125名棉花组织员, 各行政村都配备了1至2名农民技术员。全市共有科技带头
户2万多户。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推广网,确保了科学植棉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植棉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每到植棉备播期
间,市里就邀请省、地棉花专家举办培训班,传授技术。1990年,全市办培训班4次,
受训人员2000多名,主要解决了精选良种、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
科学施肥、全程化学控制等新技术问题。由市棉办、市农业局技术人员先后帮助乡镇
举办培训班45场次, 受训人员2万多人。市和乡镇还通过有线广播、宣传车等形式,
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为了推动科技植棉,市委、市政府设立了生产管理
奖、营养钵育苗奖、超产奖、单产奖、年终评比奖,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植棉的
积极性。1990年,临清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棉花生产先进单位,还被国家评为优
质棉基地先进县和发展棉花生产, 支援国家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棉花总产量4.1 5万
吨,还涌现出一批亩产百公斤以上的先进植棉户,为建设亩产百公斤皮棉市,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
(杜明德)

高唐县
中共县委书记 谷庆雪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忠善
县长 孔昭信
县政协主席 李宗生

1990年, 高唐县辖4镇11乡,45.27万人,耕地92.62万亩。工农业总产值6.74亿
元,(1980年不变价),比1989年增长8.9%,其中农业产值2.73亿元,比1989年增长1
%;工业产值4.01亿元,比1989年增长15%。实现工业利税20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680元,比1989年增加30元。全县财政收入(包括上级补贴)2205万元,支出2205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2亿元, 外贸出口供货额完成2762.4万元,出口创汇928.8万美
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2.75亿元。

大灾之年夺得农业好收成
1990年,是高唐县多种自然灾害频繁、严重的一年,小麦生长后期,锈病、白粉
病迅猛蔓延,麦田大部受害;6~8月,降雨28次,平均雨量430毫米,并大多伴有7级
以上大风, 成灾27.6万亩,其中绝产7.2万亩。有286个村庄遭水淹,倒塌房屋11580
间, 特别是6~7月份棉花生长关键时期,全县先后7次降雹,14处乡镇受灾,涉及近
400个村庄, 其中大部分乡村重复降雹,受灾面积33.93万亩,其中8万亩棉田严重减
产甚至绝产。
在重灾面前,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积极投入抗灾斗争,重点抓好三
项工作:一是县、乡、村大搞防汛排涝工程,累计投工416万个,清挖疏浚沟渠265条,
总长550公里, 动土1082万方。开挖地头沟近万条,增加和恢复除涝面积14.8万亩。
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增强抗灾夺丰收和补偿助动能力。共发放救灾化肥3000吨,农药
410吨,柴油2000吨;发放低息贷款400万元,财政支农周转金75万元。三是扶持受灾
农户重建家园,抗灾自救。除通过保险赔付、农行贷款、财政扶持等方式提供资金,
还开展募捐活动,并动员各行各业积极支援抗灾自救。全县干部群众捐款54995.8元。
广大群众坚定了抗灾夺丰收的信心, 全县粮食总产达23.60万吨, 与上年持平。棉
花收购2.78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定购任务,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人均贡献棉花突出的
5县之首。

外向型经济迈出新步伐
1990年,高唐县外贸工作立足培植货源,开拓国际市场,取得新的发展。一是筹
集100多万元资金扶持出口厂家, 发展定型产品,扩大棉纱、棉布等工业品出口;二
是发挥资源优势,增加农业创汇,大力组织肉牛、山羊板皮及工艺品出口;三是广开
外贸渠道, 一年来,新开辟了大连、天津、烟台3个口岸,并在深圳、天津、烟台、
广州等地设立信息联络点。春天仅在青岛交易会上就成交1637万元,产品销往西德、
新加坡、 印尼等国家。全县已有33类102种产品出口,其中工业品70%,农副产品30
%。
外向型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利用日本政府“黑字环流”贷款200万美元,
配套资金746万元,完成了对县针织厂的技术改造。针织厂改造后,拥有生产设备337
台(套) ,其中80年代世界一流的设备152台(套),包括西德产针织大圆机和高速罗纹
机22台,日本产氩漂生产线1套,染色设备及工业用缝纫机114台。主要生产针织服装
20多个品种, 产品已销往港、台、日本。全部达产后,年产值2170万元,创汇700万
美元,将成为鲁西北较大的涤棉针织品出口企业。二是与上海外纺总公司联营建成了
高申棉纺织厂。高申棉纺织厂总投资4140万元,设计规模3万纱锭,400台宽幅布机,
产品90%销往国际市场。目前一期工程2万纱锭,400台布机已全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赵建民)

茌平县
中共县委书记 孙宗安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宝琪
县长 董金刚
县政协主席 孙素青

1990年,茌平县辖5镇17乡,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总耕地108.6万亩,工农业总
产值8.9亿元, 比1989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676元,与1989年基本持平,比
1985年增长70%。

农业又获好收成
1990年风、雹、涝、病、虫多灾并发,使茌平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县委、
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涝灾
情况下, 农业生产获得好收成。农业总产值3.3亿元,与1989年大体持平,粮食总产
27.8万吨, 人均占有550公斤以上。在植棉空气冷落的情况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
克服重重困难, 适度调整种植结构,棉花生产有了转机。1990年向国家贡献皮棉2.5
1万吨, 人均贡献54.5公斤,居全省第三位,受到国务院和省、地表彰和奖励,被列
为全国棉花百强县之一。 多种经营发展较快,总收入达到2.9亿元。大牲畜存栏12.9
万头, 比1989年增长9.7%,肉、蛋产量比1989年分别增长35%和11%。完善农田林
网6万亩,新增树木240万株,果品总产1.97万吨。

工业取得新发展
工业生产在资金紧缺,市场疲软等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加强对工交生
产的领导,为企业排忧解难,工业生产仍有新发展。县财政部门争取短期借款1000万
元, 金融部门新增贷款1.1亿元,缓解了企业资金的供需矛盾。企业投资7266万元,
完成续建项目7个, 技改项目15个;投资970万元,进行了4个项目新产品开发。工业
总产值达到5.76亿元,比1989年增长18.2%,其中县属纯工业产值1.54亿元,实现利
税1685万元, 其中利润688万元,在全地区处领先地位。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优质、
优良产品达50.3%,有4种产品获省优称号。5处企业被评为省先进企业。

(茌平县史志办)

东阿县
中共县委书记 宫本欣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麻召荣
县长 王启让
县政协主席 雷保训

1990年, 东阿县辖14个乡镇,总面积787平方公里,耕地73.1万亩,比上年减少
300亩, 总人口40.8万,比上年增加2.4万。工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农业总产值2.31亿元,增长2.2%,粮食总产23.65万吨,棉花总产1.77万吨,财政收
入1365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全民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911元,集体职工平均工资
1461元,农民人均收入628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2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亿
元。

强化农业基础促进良性循环
1990年,为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东阿县政府成立了农业生产领导小组,负责
全县的农业生产组织、安排。实行了“三三一一”的种植结构,即30万亩粮食,30万
亩棉花, 10万亩果树,10万亩蔬菜,作了林果、蔬菜、畜牧、水产4篇文章。投资16
0万元, 完成了郭口灌区衬砌加高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完成了杨柳、高集、西
乡的田间配套示范片土方工程。 全县新打、修补机井532眼,配套255眼,先后组织1
5万人上阵, 出工253.9万个,对463条路、沟、渠进行了综合治理,基本做到了旱能
浇,涝能排,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7.45万亩。推广机械化治虫、植保面积达15.3万亩,
投资17万元,进行了7个科技项目的开发,开发吨粮田3万亩,棉花高产片10万亩。推
广科技成果10项, 新增效益200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健全了县、乡、管区、村4
级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层层签定了责任状,保证了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为发展农业
生产,强化农业基础发挥了重大作用。
(孙开林)

阳谷县
中共县委书记 吕绍勤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继淇
县长 周晓德
县政协主席 杨智重

1990年,阳谷县辖5镇16乡,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耕地101.6万亩,比上年减少
0.2万亩, 人口71.9万人,比上年增加4.1万人。财政收入28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
9.1%, 工业总产值新口径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农业总产值3.41亿元,比
上年增长8.9%, 粮食总产量33.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总产量3.15万吨,比
上年增长9.3%。 全民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67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7元,比上年
增加51元。城乡储蓄存款余额3.4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6亿元,出口商品收购
总额2.26亿元。

克服困难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1990年,阳谷县按照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稳步发展的要求,积极为
企业排忧解难,使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面对严峻的
工业生产形势,对影响企业生产的资金、能源、原材料等问题,县采取集中研究、统
筹安排、重点供应等措施,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二是圆满完成了第二轮企业承包
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完善了承包指标体系,健全了考
核体系,强化了企业约束机制,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努力
增加适销对路产品,使全县工业产品适销面由年初60%上升到85%,开发新品种13个,
增加新花色、新品种150多个,新产品产值2615万元,比上年增长57.4%;3个重点企
业兼并了4个劣势企业; 四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培植企业发展后劲。一方面立
足现有企业,走内部扩大再生产路子,一方面争取省、地区批准技改项目30项,其中
开发项目7项,总投资3121万元,比上年增加58.7%。赖茆酒收尾工程、2万吨硫酸、
第三棉纺厂10000支纱锭等1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3万吨磷酸一氨于10月份破土动工,
填补了县无国家级项目的空白;五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围绕企业经
济效益,健全了企业内部核算制度。县获地区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三等奖7项。 电缆厂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压力容器厂获省级质量管理奖。县棉纺织
厂被评为省级节能先进企业,电业公司,标志服装厂等5处企业被评为地级节能企业。
在抓好县属企业的同时,阳谷县切实强化对乡镇企业的领导,保持了乡镇企业健
康稳定发展。有3处企业晋升为省系统级先进企业,3处企业晋升为地区级先进企业,
5处企业晋升为县级先进企业。金刚石微粉获部优产品称号;肌醇获全国首届新产品、
新技术金奖,淀粉、玉米油两项产品荣获铜奖。全县乡镇企业取得科技进步奖13项,
其中省级奖1项、地级奖1项。

(魏兰春)

莘县
中共县委书记 白志刚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朝会
县长 都清波
县政协主席 张继成

1990年, 莘县辖28个乡镇, 88.1万人口,总面积1387.7平方公里,耕地129.4
万亩。 工农业总产值8.62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业产值4.45亿元,工业产值
4.1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4.7%和12.1%。粮食总产42万吨,与上年持平。棉花总产
3.75万吨,比上年增加1.03万吨,居全省第三,被列入全国十大产棉县。多种经营迅
速增长, 总收入达到5.07亿元,比上年增加6703万元。 财政灶内收入完成2532.8万
元, 比上年增长16%。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2.4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外贸出口
商品收购额完成5320万元, 比上年增长10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5亿元,人
均31 1元,比上年增加128元。保险业务收入640万元,比上年增长57.2%,被省政府
命名为全省第一个保险先进县。 全县农民人均收入615元,比上年增加31元。职工每
人年平均工资收入1480元,比上年增长22.3%。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生产
莘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副产品非常丰富,而且有大量石油、天然气资源。为改
变工业落后状况,1990年,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生产,收
到了良好的效果。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县属纯
工业产值9400万元,乡镇办工业产值677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1%。
(一)工业发展路子进一步明确。为加快工业发展步伐,1990年确立了以纺织业为
骨干,在油区作文章,切实抓好农副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外经外贸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了“四大块”和“四个龙头企业”。“四大块”是:①县属企
业一大块,在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生产潜力的同时,继续上规模,上速度;②商办企业
一大块,立足服务,扩大加工,积极稳妥地发展加工项目;③外贸企业一大块,狠抓
加工环节, 走收购、加工、出口的路子;④乡镇企业一大块,继续坚持4个轮子一齐
上, 突出生产恢复, 因地制宜的发展短平快加工项目和与大企业配套生产的项目。
“四个龙头企业”是:①以国棉厂为龙头,大力发展纺织业,逐步形成纺织、印染、
成衣一条龙;②以油田为依托,新上一个化工厂,发展石油化工一条龙;③以特钢厂
为骨干,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铸造一条龙;④以肉联厂为龙头,形成饲养、分割、
冷藏、制革一条龙。以此促进和带动整个工业迅速发展。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3358处,其中乡办以上企业216处。
近年来,多方筹集资金,集中力量新上和扩建了一批工业项目。新建的面粉厂、造纸
厂、巾被厂、浸油厂、肠衣厂已经投产,第一针织厂、肉联厂正加紧施工。原有企业
化肥厂实行了煤改气生产,酒厂扩大了千吨生产能力,国棉厂新上了两万纱锭。全县
初步形成了纺织、化工、机械、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门类齐全、结构布局比较合理
的工业生产体系, 使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县原棉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
纺纱规模发展到8万纱锭,每年可纺原棉1.5万多吨;织布、针织企业年耗纱能力达到
5000多吨;县属工业粮食加工能力达到20多万吨,造纸能力达到5000吨。其它如食品
加工、畜产品加工、油料加工、服装加工能力等也都有明显提高。
(三)企业管理明显进步。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强化内部管理,企业素质不断提高。
1990年, 全县省级先进企业达到5家,地级先进企业达到13家。有10家企业被金融部
门评为“特级信用企业”和“一级信用企业”。45家企业被省地工商部门评为“重合
同、守信用”企业。12家被省地评为节能先进单位。主导工业产品棉纱、棉布、针织
品畅销20多个省市,并打入国际市场。重点工业产品“雅宾特酿”酒1990年被评为部
优产品; 系列耐热耐磨钢件同全国5家最大的锅炉厂整机配套出口,供不应求。新开
发产品桐木拼板由省外贸直接负责出口; 肉联厂加工的牛肉获得直接出口资格。 1
990年,国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379元,比上年增长5.9%。上交税金777.6万
元,比上年增长16%。
(四)横向经济联合更加广泛。为促进工业发展,1990年,同外部地区进行了多层
次、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先后有20多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先进地区、先进单
位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 累计引进资金4600万元人民币,引进人才180多人次。
国棉厂引进西班牙政府贷款建设了800万件针织内衣厂; 特钢厂同山工大进行技术协
作,研制出世界尖端产品系列耐热耐磨钢;县供销社与台胞筹建的第二针织厂已经立
项。还有一些企业利用外地、外国资金、设备、技术逐步发展壮大,展示了广阔的发
展前景。

(柴林芳 宋景润)

冠县
中共县委书记 曾昭起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许洪海*于洪山
县长 杜清雷
县政协主席 张宗耀

1990年, 冠县辖22个乡镇,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耕地112.7万亩,人口71.10
万, 人口自然增长率8.52‰; 全县工业总产值3.37亿元, 较上年增长10.3%;农
业总产值3.7亿元,较上年增长6%;财政收入2099.4万元,财政支出4392.9万元;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2.2亿元,出口商品销售总额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元,职工
平均年工资1646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4830万元,人均349.2元。

机关干部多种形式下基层
1990年,冠县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主要采取
四种形式,(一)县级干部在基层建立固定联系点。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
县纪委的领导同志,每人都固定一个乡镇或一个企业、一个文教单位作为自己的联系
点,指导、督促、检查联系点的工作。县委书记曾昭起在棉花播种的关键时刻,吃住
在他的联系点上。(二) 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8月,县委从县直机关中选
派了59名优秀股级中青年干部到乡镇、企业任职、挂职,充实基层领导班子,并鼓励
下去的干部随迁家属, 在基层扎根。这些同志在基层得到锻炼提高,有6名同志由乡
镇副职提为正职。(三) 组织机关干部蹲点包村。4月,全县抽调干部2300余人,自带
被褥,骑车下到754个村庄,以促进棉花播种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11月,
县委再次从县直机关选派324名干部下基层包村, 时间一年,主要是抓农村社会主义
思想教育,村级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建设,(四)组织机关干部下基
层完成应急任务和解决专题性问题。这些下基层的干部有的是县统一组织,有的是有
关部门自行组织。 3月下旬,全县从20个职能部门中抽调88名机关干部,下派到工交
财贸系统的22家企业,帮助解决资金、销售、开发新产品等方面的问题。
(史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