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5&rec=178&run=13

中共地委书记 赵林山
副书记 马荣珂 袁文光 莫振奎
中共地纪委书记 孙培友
地区人大工委主任 吴振齐
副主任 王晓华 苏凤文*盛玉振 杨振成
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马荣珂
副专员 董昭和*许红峰 王富昌*
王维义 蔺善宝
王永清(挂职)
地区政协工委主任 许志玉
副主任 侯淑华 冯宝童 张国祯 周基勋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爱贵*厚富勇
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李宝善

1989年12月2日, 经国务院同意德州地区的济阳、商河两县划归济南市,齐河县
的靳家乡、大王乡和桑梓店镇归划济南市历城区。按新区划,1990年,德州地区全区
辖2市9县, 共213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8298个自然村,96个居委会。总面积103
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7万亩。总人口499.15万,其中农业人口442.3万,非农业人
中56.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2.82‰。
1990年,是德州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各种困难较多的一年。地委、行署紧紧围绕
稳定局势、发展经济两个任务,带领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知难而进,全区国民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4亿元,国民收入5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4.8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0.8%、0.4%和8.1%。
一年来,地委、行署狠抓了稳定局势的工作。先后有万余名干部深入企业、农村,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全区自上而下地实行了地
县乡村四级社会治安承包责任制,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共抓获各类
违法犯罪分子2501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00多起,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为
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
1990年, 德州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风、涝、雹灾,受灾面积610万亩,重灾面积
313万亩,绝产面积218万亩,总经济损失12亿元。在抗涝救灾中,地区共抽调8400多
名干部深入灾区,组织抢险队、突击队5200多个,调剂救灾化肥1000多吨,汽、柴油
700多吨,救灾款500多万元,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遏制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全
区农业总产值23.5亿元,比上年减少10%。夏粮总产达149.85万吨,比历史上最高年
份的1989年增长10.5%,德州地区及平原、德州、夏津、宁津四县市受到国务院表彰。
农业部在德州地区召开了全国“三夏” 生产现场会。秋粮因灾减产,总产103万吨,
比上年减少10.9%。棉花总产15万吨, 比上年减少29.5%。大牲畜存栏达103.7万头,
比上年增长3.8%。生猪存养量106.5万头,比上年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650元
(现价) ,比上年减少10元。在水利建设上,地、县、乡三级共投资1.1亿元,总投工
400多万个,完成大小水利工程2300多项,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800万亩。
集中精力抓好工业生产。 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71.3亿元, 比上年增长15.7%
(老口径完成41.8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强化了企业管理。全区24家企业晋升为
省级先进企业,81家企业被评为地区级先进企业。狠抓了技术改造,全区完成技改投
资1.9亿元, 项目110个,新增产值3.6亿元,创利税6000万元,为全区工业发展增强
了后劲。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新增乡村企业949处,新上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0
个, 产值过亿元的乡镇4个,过500万元的村35个。乡镇工业总产值完成41.7亿元,
比上年增长25.7%。
千方百计搞活流通。 地区先后制定了《扩大地产品销售,促进工农业发展》的2
0条规定和关于搞活流通的8条意见,落实了联销计酬责任制。同时,在全区推广了诸
城、招远贸工农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经验,促进了流通领域内部的配套改革。为促
进商品流通, 重点抓了市场建设和第三产业。全区农村城镇集贸市场已达493处,专
业批发市场46处,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7亿元,比上年增长7%。
坚定不移地搞好治理整顿。在继续控制投资规模的同时,适当集中了投资项目的
审批权限,投资结构得到改善。全社会总投资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县
以上完成投资7亿元,比上年增长29.6%,能源工业完成投资3.2亿元,增长17.5%。
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投资,均比上年增长。省、地确定的“七五”
重点工程,到年底有5项已全部建成投产,两项部分交付使用。华鲁电厂建设进展快,
质量好,能源部在建设工地召开了全国重点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治理整顿中,突出了
以生产资料供应为重点的市场整顿,化肥、柴油、农药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均好
于往年。
认真实施“科技兴德” 战略。一是注意抓好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全社会集资3
05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临邑、齐河两县出色地完成了校改达标任务,受到省政
府表彰奖励。全区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到53处,在校生12.2万人,占整个
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2%。二是注意搞好科技兴农。共安排了以黄淮海平原为主战
场的,以吨粮田、主体农业、旱作农业、节粮型畜牧业为龙头的开发项目22个,开发
面积192万亩, 其中75万亩吨粮田开发平均单产达1075公斤。地、县、乡、村四级农
村推广网络得到加强,仅乡、村两级各种形式的技术推广组织达9650个。三是加快了
科技兴工步伐。 全区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48个,共实施专利技术14项,年增产值128
9万元,创利税186万元。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1990年,先后组织22批经贸团组到日本、苏联、美国等14个
国家和地区考察,接待了来自德国、日本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访。全年完成外
贸商品收购总值4.3亿元, 比上年增长39.7%。新建“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
业7家, 合同外资金额已达2979万美元;新签外商台商投资协议10项,协议外资金额
7000多万美元。
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1990年,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
育和学赖宁、学雷锋、学焦裕禄活动,在广大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在政府机关认真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三整顿。依法加强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和
环境保护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的人均意识普遍增强,各级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更加重
视,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明显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文化、体育、
劳动人事等部门,也都围绕经济建设,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施行“五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1990年,德州地区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过程中,探索和总结了以农业开发为
先导,把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科技承包、科技服务等五个环节融为一体的科技推广
模式,开辟了科技到村、到户、到田间的新途径。
一是抓开发,点播科技星火。全区重点抓了以吨粮田、立体农业、旱作农业、节
粮型畜牧业为龙头的四大系列综合技术开发。 共开发项目22个,投入资金达290.6万
元。开发田面积93.7万亩,带动田面积99万亩,开发面积占粮棉面积的25.2%。由于
坚持以科学技术指导生产,重点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开发区粮棉产量
均高于大田。 占全区粮田面积32.6%的113.25万亩粮田开发区,总产粮食115万吨,
占全区总产的47.4%; 占全区棉田总面积18.8%的70万亩棉田开发区,总产皮棉2.6
万吨,占全区总产的31%。有15万亩带动75万亩吨粮田丰产技术开发,经专家测产小
麦平均单产465.28公斤,玉米平均单产610.3公斤,全年平均单产1075.58公斤,总产
1 6.13万吨。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上年增加32.32公斤和4848吨。
二是抓示范,强化科技辐射。主要确立了四种示范方式。(1) 项目示范。每确定
一个项目,都根据辐射区域布点,把项目区办成示范区。(2) 典型示范。在全区重点
抓了两个县,31个乡镇,及时总结推广经验。(3) 干部示范。地、县、乡村干部都种
科技示范田、样板田,全区有3万多名干部成为学科学用科学的带头人。(4)科技带头
户示范。 每村有5~10个科技带头户,带头使用新技术。到年底共涌现出40个示范乡
(镇),764个村和3050个带头户。
三是抓培训,提高科技素质。重点抓了乡镇农业技校为主的正规化培训,以农民
夜校为主的季节性短期培训,各类协会、研究会的专项技术培训和各系统的定向培训、
科普宣传、 科技讲座等。全区240万名青壮劳力,70%以上掌握了主要农作物的栽培
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46万名农民摘掉了科盲帽子,1.2万农民获得了技术员以上
技术职称。
四是抓承包,搞好科技兴农“大合唱”。推行以科技为先导,物资作后盾,领导
为保障的集团承包,把科技管理、技术开发、技术培训、物资供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到1990年底, 全区承包集团已发展到195个,有9000多人带项目、带技术、带物资、
带经费, 汇集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承包小麦175.5万亩、玉米150.2万亩、棉花119.6
万亩,合计445.3万亩,占三项作物播种面积的32.4%。获经济效益6亿多元,占全区
农业总产值的近20%,为推动全区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抓服务,促使科技到位。主要开展了以耕耙、播种、灌溉为主的农机服务,
以实用技术指导为主的科技服务;以农资供应为主的物资服务,以市场信息、科技信
息为主的信息服务,以释惑解疑为主的咨询服务。全区各县市普遍建立了农业技术开
发服务中心, 乡镇都建立了科技服务部,有4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和1.1万名农民技
术员积极投身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第一线。
施行“五位一体”的科技推广模式,一年间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3项,尤其是小麦、
棉花优良品种、麦棉两熟配套技术、小麦精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增产粮食20
万吨,皮棉4.5万吨。

深化企业改革抓好新一轮承包
1990年,德州地委、行署把抓好企业的新一轮承包工作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
内容,做到了两轮承包顺利衔接、平稳过渡,从而稳定了企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全区1071个县属以上企业,有1029个签定了新的承包合同,占96.2%。三年计划完成
产值75.8亿元, 实现利润6.8亿元,归还贷款2.44亿元,分别比上轮承包期增长37.6
%、35%和22.6%。
具体作法:一是加强领导。地、县(市)党委、政府在制定方案、确定基数、审批
班子、签订合同等几个关键环节上,把关指导。
二是制定政策。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地区先后制定印发了《德州地区新一
轮承包暂行办法》,《关于对承包经营者奖惩待遇和安置问题的试行意见》,《关于
新一轮企业承包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意见》,《地区体改委关于当前坚持和深化企业
内部改革的意见》,《关于兑现上轮企业承包合同的通知》等文件,既保证了这项工
作有章可循,又维护了承包合同的严肃性。
三是严格程序。(1)审定班子。全区1029个承包企业,有929处原承包者留任续包,
占90.3%。有100个企业更换了经营者,占9.7%。(2) 清产核资。全区组织2000多人
对承包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使新一轮承包有的放矢。(3) 测定基数。贯彻了“税保
国家、利活企业”的原则,全区1029处承包企业,三年计划上缴财政2.04亿元,比上
轮承包增长38.6%。(4) 依法签订合同。提高了承包质量,增强了职工参与承包的意
识和承包者的责任感。
四是深化改革。(1) 明确了发包主体和责任。上轮承包为多部门对企业发包,这
一轮先由财政局向主管部门切块(上交利润),再由企业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向企业发包,
有关部门参与。(2) 完善承包领导体制。上一轮厂长(经理)个人承包,新一轮实行党
政工集体承包,厂长(经理) 为法人代表。(3)改变了企业厂长(经理)及领导班子产生
办法。上轮企业的经营者大部分实行竞争招标法,副职由厂长提名,组织任命。新一
轮企业领导班子的确定,采取组织部门考察、民主评议、党委委任的办法。(4) 合理
确定承包基数。对一些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的企业,采取“长包短调”的办法,即一
包三年,基数一年一定。(5) 健全了承包指标体系。承包项目为防止短期行为,既有
实现利润、上交利润的效益指标,又有固定资产增值、技术改造、职工培训等后劲指
标,还有企业升级、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及精神文明建设等项目管理指标。

(王德春 赵春雨 魏长江 贾艳丽)

德州市
中共市委书记 蔚立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兴浩
市长 周金铭
市政协主席 赵恒贞

1990年,全市辖7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31.37万人,全市面积313平方公里,
耕地18万亩。工农业总产值1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工业产值16.1亿元,
比上年增长13.1%,农业总产值7543万元,比上年减少1.7%。 粮食总产4.25万吨,
比上年增长3.6%。 棉花总产2600吨,比上年减少35.1%。财政收入10821万元,增
长4.6%。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出口商品收购总值1.4
亿元, 比上年增长18.9%,职工平均工资2218元,比上年增长8.7%,农民人均收入
1010元,比上年增长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92‰。

外向型经济有新突破
1990年,德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全面振兴德州经济的重点来抓,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全市利用外资项目已有12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89.8万美元。
出口产品64种。出口交货值完成1.39亿元。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先进单位。
主要措施:
一是适应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要求,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将初级产品转向最
终产品,将粗制品转向精制品,以多次增值提高出口创汇水平。初步建立了纺织、机
电、制鞋、地毯等出口基地。把发展机电、轻纺产品出口作为重点,努力提高产品质
量, 增加产量。全市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到8家,有20多种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
亚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轻纺产品出口额达到8716.5万元,占整个出口值的74.5
%。
二是积极利用外资、技术、设备发展中外合资项目,先后建成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7个, 利用外资金额3500万美元,与北京、青岛、深圳等13家颇有影响的经贸机构建
立了长期联系, 利用丰富的劳力和充裕的加工能力, 大搞“三来一补”。全市以服
装、鞋帽为主的“三来一补”项目已发展到23个。
三是对外向型经济注重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并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首先,在
资金、能源、原材料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出口企业需要。其次,强化利用外
资管理,实行一条龙办公,减少办事层次。成立了外文翻译咨询服务部,无偿为合资
企业、出口企业翻译信函、电报、资料等200多份,编印经贸信息150多期。第三,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1987年以来,采用多种形式,筹集资金9000多万元,用于城市道路、
通讯、电力设施等建设。新规划的工业开发区,初步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现已有
10多家企业开通了国际电传,投资环境大大改善。第四,搞好组织协调。
(魏皎然)

乐陵市
中共市委书记 金清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连祥
市长 陈希武
市政协主席 高洪敬

1990年, 全市辖4镇23乡,1083个自然村,14.3万户,总人口61.32万,总面积1
14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9万亩。19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比上年增
长6.2%。其中工业产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业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减
少16.9%。粮食总产23.5万吨,比上年减少13.2%。棉花1.65万吨,比上年减少29.7
%。财政收入193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68亿元,比上年
增长35.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7亿元, 比上年增长3.4%。 出口商品收购总值
2200万元, 比上年增长7%。职工平均工资1990元,比上年增长18.4%。农民人均收
入389元,比上年减少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2‰。

乐陵金丝小枣节
9月1日,来自奥地利、西德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以及国内新闻等各
界朋友共300多人云集乐陵,与乐陵人民共庆小枣节。
“乐陵金丝小枣节”,是乐陵市人大常委会为弘扬小枣文化,促进枣乡振兴,于
1989年决定举办的。
在枣节期间开展的外经、 外贸活动卓有成效,1990年乐陵小枣出口计划由800吨
增加到1100吨,还新增了枣制品出口计划20吨。市商业局利用节日机会,在省商业厅
支持下,举办了地方特产展销订货会,邀请40多家供销部门的人员参加,两天订货金
额15万元,创出历次同类订货会的最高纪录。
(常洪忠)

陵县
中共县委书记 周庆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傅长君
县长 李华亭
县政协主席 张金玉

1990年, 全县辖7镇17乡,1140个自然村,12.9万户,总人口59万,比上年增加
7388人。 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比上年减少1967亩。1990年全县
工农业总产值10.54亿元, 比上年增长6.3%。 其中工业产值6.74亿元,比上年增长
1.1%,农业因遇到严重的风、雹、涝等自然灾害,实现总产值3.8亿元,比上年减少
13.7%。粮食总产3.5万吨,比上年减少8%。棉花总产2.5万吨,比上年减少32.6%。
财政收入2145.1万元,比上年增长4.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
%。 出口商品收购总值2260万元,比上年增长5.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15亿元,
比上年增长26.9%。职工平均工资1766元,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收入586.5元,
比上年减少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71‰。

多种经营生产稳步发展
1990年,陵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作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重要措
施来抓, 坚持走“一种、二养、三加工”的路子。全年多种经营收入达到3.5亿元,
比上年增长8%。
在组织机构上,充实加强了县多种经营办公室,主要指导、协调全县多种经营生
产;把粮食局的饲料公司、商业局的食品公司、农业局的畜牧兽医站分别从原单位分
离出来,建立了畜禽综合公司,把果品站在县林业局分离出来,成立了果品公司,理
顺了关系。这些措施调动了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促进了以畜牧业、林果蔬菜为重点的
多种经营生产。
在畜牧业上,积极稳妥地建设饲养基地,已建成瘦肉猪基地县、细毛羊基地县和
黄牛改良基地县。在疫病防治方面,推行了疫病防治责任制,逐步形成了畜禽良种引
进、繁育、防疫、销售、储藏等一体化服务,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90年全县大牲
畜存栏17万头,比上年增长5%。生猪存栏23万头,比上年增长5.5%,羊存栏27.6万
只, 比上年增长4%, 家禽饲养量253万只, 比上年增长4.2倍。畜牧业总产值达到
86.23万元,比上年增长7%。
种植业,以发展蔬菜、果品为主,促进了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全县蔬菜种植面
积达到3.7万亩,其中蔬菜大棚4805个,阳畦6万个,蔬菜总产277.5万吨, 比上年增
长17%。 果树发展到7.6万亩, 年产量达到3.08万吨,收入1542万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10%、7%和9%。
渔业生产方面, 新开挖坑塘2100个,养鱼面积达到了8200亩,总产量达到了130
0吨,比上年增长12%。
庭院经济方面,全县庭院收入大户均达到3573元,并有3.2万户达到千元以上。
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加工业提供了原料保证。全县围绕粮棉及副产品、果品和畜
产品加工, 集体、 个体一起上,加工点已发展到510处,产值达到1.2亿元,从业人
员1200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盛贵彬 齐宝敏)

宁津县
中共县委书记 胡玉兴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单立水
县长 陈兴和
县政协主席 张松林

1990年, 全县辖5镇、 20乡,855个自然村,10.9万户,43.9万人,比上年增长
1.2%。 耕地79.89万亩。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1亿元, 比上年增长9.86%。工
业总产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农业总产值2.12亿元,比上年下降4%。粮食
总产25.5万吨, 比上年增长10.5%。棉花总产1.6万吨,比上年减少25.8%。财政收
入完成1662.7万元, 比上年增长15.6%。城乡储蓄余额3.76亿元, 比年初增长31.6
%。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1亿元,比上年下降7.5%。 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3717
万元, 比上年增长20%。 职工年均工资1861元,比上年增长22.8%。农民人均收入
592元,比上年增长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1‰。

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1990年,宁津县委、县政府把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当作发展经济的一条重要措施来
抓。年初作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的决定》,为加强领导,建立了农业科
技协调领导小组,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聘任了科技副县长。各乡镇成立了科技工
作委员会,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部分村配备了科技副主任,逐步健全完善了科技领
导体系。为宣传和推广典型,在全县表彰命名了68个科技村,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
作用。为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先后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30多次,受训人员达万余
人。 全县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员、技师541名。大力推广科技成果,麦棉套种75
万亩, 夏播8.13万亩,占棉田面积的38.6%。抓了16万亩小麦、8万亩棉花中低产田
开发, 10万亩玉米高产开发,收到明显增产效果。选用了小麦、玉米、棉花新品种1
0余个。 同时,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5.8万亩,棉花良种加工厂3处。部分乡镇也有计
划地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到1991年全县良种可基本实现自给。
(盖魁杰)

庆云县
中共县委书记 尹吉恒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树松
县长 张汉东
县政协主席 贾国治

1990年, 全县辖2镇14乡,380个自然村,27.5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总面
积49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72万亩,比上年减少200亩。工农业总产值3.98亿元,
比上年增长8.9%。工业总产值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农业总产值9541万元,
比上年减少13.9%。 粮食总产12.5万吨,比上年减少5.7%。棉花总产5000吨,比上
年减少54.6%。 财政收入670万元,城乡储蓄余额7190万元,比上年增长53%;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7909万元, 比上年减少2%,外贸交货值2400万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
906万元, 比上年增长31%,职工平均工资1596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民人均收
入510元,比上年减少18.6%。

农业生产大灾之年夺丰收
1990年, 庆云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 但农业总产值仍达到9541万
元, 粮食产量12.5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大丰收年。其中夏粮总产达8.10万吨,比
上年增长10.8%,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生产尽管没有完成年初计划产量,但种植面
积扩大到了19.7万亩,是历史上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农业之所以在大灾之年取
得丰收,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在继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
扩大棉花面积,大力推广麦棉套种和立体种植,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
全县基本上实现了人均一亩粮、八分棉,二分菜的种植格局,使种植业的比例关系基
本上趋向合理,进而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二是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
位。县委、县政府本着“向农业倾斜,首先向水利倾斜”的原则,重点抓了农田水利
建设。 1990年,全县多渠道筹措资金300万元,新打机井55眼,维修桥涵闸52处,疏
通沟渠176条, 投入劳力3.2万人,完成土方296万立方米。三是狠抓粮棉优良品种的
推广,棉花地膜覆盖,小麦精播半精播,配方施肥等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农
作物的良种普及率达94%,棉花地膜覆盖率达80%以上。四是大力开展抗灾自救工作。
7月份, 全县平均降雨量678毫米,同1964年洪涝灾害相比,同期多降雨253毫米,遭
受了罕见的涝灾。灾情发生后,县里共组织了800多名干部,带领200多个突击抢险队
深入乡村田间, 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共调剂化肥100吨、柴油70吨,救灾款50万元,
经全县干部群众的奋力抗灾自救,使灾害降到了最低限度。
(高炳云)

临邑县
中共县委书记 解华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绍武
县长 戚晓耕
县政协主席 刘承聚

1990年, 全县辖3镇17乡, 809个自然村,10.8万户,47.3万人。总面积1007.2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49万亩, 比上年减少0.06万亩。 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7.9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工业产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农业总
产值2.1亿元, 比上年减少7.9%。 粮食总产23.4万吨, 比上年减少8%。棉花总产
5750吨,比上年减少36.1%。财政收入194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2%。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2.38亿元, 比上年增长7.9%。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1.89亿元,比年初增长
15.7%, 出口商品收购总值844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862元,比上年增长19.7%。
农民人均纯收入541元,比上年减少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2‰。

城镇校改工作成效显著
临邑县在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后,不失时机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城
镇学校校舍改造上来, 截至1990年12月,投资1212万元,兴建楼房10栋2.14万平方
米, 新建维修教室538间1.07万平方米,新增桌凳2464套,全面完成了城镇学校校舍
改造任务。经省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开辟了临邑县教育史上的新纪元。
具体作法:
一、加强社会宣传,比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增强了大家对办
好教育、搞好校改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健全组织领导,加快校改进展。县成立了由分管书记、县长及有关部门负责
同志参加的校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校改工作的调度和协调;县委、县政府主要
领导亲自抓;县五大班子领导成员分点包校,及时解决校改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系统
内部成立专门组织,任务层层分解,定人定时,一包到底。
三、广开集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针对农业受灾严重、企业效益下降、县财政
困难的实际,逐级落实集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广大群众纷纷响应,仅两
个月,集资捐资达395万元,各校改单位积极开展义务劳动,投工2.5万个,节约资金
50余万元;县财政教育投资725.8万元,保证了校改资金需求。
四、校改基建全部实行招标承包。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和与施工单位签
订小段合同,既加快了工作,又保证了施工质量。
(李爱国)

齐河县
中共县委书记 宋继峰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化武
县长 兰忠良
县政协主席 王玉岱

全县原辖5镇19乡。 1990年1月,国务院批准进行区划调整后,辖4镇17乡,1010
个自然村, 13.4万户,总人口56.5万,总面积1378.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61万
亩。 工农业总产值8.31亿元, 比上年增长7.8%。 其中工业产值5.28亿元,比上年
增长21.4%, 农业总产值3.02亿元,粮食总产33.9万吨,比上年减少5.6%。棉花总
产1.75万吨,比上年减少46.1%。财政收入2165.7万元,比上年增10%。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3.29亿元, 比上年增长3.6%。城乡储蓄余额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外贸出口收购总值1300万元, 比上年增长44%。 职工平均工资1933元,比上年增长
26.8%。农民人均收入574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02‰。

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
齐河县委、 县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于1
988年12月研究制定了《关于广泛开展体育运动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 的决定,把体
育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认真部署。
为加强对“争创活动”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领导小组”,并
制定了《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实施方案》。全县先后成立了县体育总会、老年体育协
会、农民体育协会及田径、篮球、乒乓球、气功、信鸽、射击、钓鱼等10个协会。
1988~1990年, 全县通过各种渠道共集资300万元先后建立了田径场,看台灯光
球场,游泳池和756平方米的综合训练房,建立了业余体校,成立了县体育辅导中心,
在县直单位确立了6个辅导点,初步形成了以县体育场和业余体校为中心的训练网络。
全县56处中小学都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达到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
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了81.3%;各乡镇政府机关普遍建立了篮球场、兵乓球室和体育
展室,有16个乡镇建起了灯光球场,50%的行政村建起了体育活动场所。全县乡镇村
有篮球场387个, 兵乓球室371个。 1989~1990年, 乡镇以下举办的体育竞赛活动
586次,参加人数26420人次。县直各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更加完善,群众性的体育活
动也更加广泛深入。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累计向省以上专业运动队输
送队员18名,向各类大专院校输送体育尖子人才24人,其中2人已成为国家级运动员,
7人达到了国家二级裁判水平。 1990年4月和5月,齐河县先后通过了省体委和国家体
委的检查验收, 并于1990年9月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受到通报
表彰。
(齐河县政府办公室)

禹城县
中共县委书记 李宝贵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德昌
县长 赵志禄
县政协主席 李朝荣

1990年, 全县辖5镇14乡,994个自然村,11.5万户,总人口47.5万,总面积990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38万亩。 工农业总产值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
中工业产值6.53亿元, 增长27.9%,农业总产值2.76亿元,减少6%。粮食总产32.8
万吨, 增长3.5%。棉花总产1.5万吨,减少33%。财政收入2411万元,增长3.9%。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26亿元, 增长34.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3亿元,增长7%。
出口商品收购总值4546万元,增长37.3%。职工平均工资1992元,增长14.4%。农民
人均收入741元,减少0.3%。

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1990年,禹城县林木覆盖面积达15.3%,立木蓄积量达50万立方米,林果业总产
值实现1434万元, 比1985年和1989年分别增长93.5%和19.4%。 在1989年实现平
原绿化达标的基础上,1990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禹城县是全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重点县之一,早在1966年,就利用国家科委、
中科院、农科院在禹城建立13.9万亩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机遇,采取“井、沟、
平、肥、林、改”六项措施,将林业生物工程做为重要措施之一来抓,建设了高标准
的防护林体系。县委、县政府春、冬两季发动群众搞植树造林活动,重点抓了沟、渠、
路、林配套为主的农田林网建设,四旁植树为主的村庄绿化,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主
的封沙造林和以苹果梨为主的经济林建设, 完善主副林带300条,四旁、片林共植树
650万株, 种植果树5000亩。逐步实现了“点、片、网、林”四大体系相配套的大地
绿化标准, 村庄绿化达32.3%,片林、间作林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4.3万亩、3万亩,
绿化总面积达到23.7万亩。 1988年6月,李鹏总理来禹城视察时,亲笔题词“沙漠变
绿洲,科学夺丰收”。
1990年,全县林业生产在平原绿化达标的基础上,又上个新台阶。一是在实践中
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禹城县林业建设长期战略规划》,提出了巩固、发展、提高、扩
大三个效益(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指导思想。二是加强了对林业生产的
领导,坚持了领导包乡镇制度、树立党政领导林业生产样板田,村村选配固定村管员,
采用“大户承包”和“科、物、政”集团承包等方法,层层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三
是组织会战。在中科院、省农科院等有关科研部门专家教授的帮助指导下,科学调整
林业结构,更新林木良种,新造林带380条,植树462万株。
坚持走科技兴林之路,先后聘请中科院、农科院及省、地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来
禹城传授经验,指导工作,对2000多名农林技术员进行了培训。在经济林建设上,推
广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了“地膜覆盖、穴贮肥水”低产果园开发经验、
“幼树早期丰产试验”经验和“平腐灵”果树防腐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林业生
产。 1990年, 新增果园2953亩, 总面积达到7.84万亩,果品产量达3.35万吨,比1
989年增长了11.6%。
(刘金和 杨杰 李绍海)

平原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克功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方玉珍
县长 刘奉昌
县政协主席 李令阁

1990年, 全县辖4镇15乡,917个自然村,11.25万户,44.6万人,总面积1105平
方公里, 耕地84.15万亩。工农业总产值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工业产
值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农业总产值4.67亿元,比上年下降20%。粮食总产
30.25万吨,比上年减少12.2%,棉花总产1.4万吨,比上年减少51.1%。城乡居民储
蓄余额3.27亿元, 比上年增长7%。社会商品零售额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外贸出口收购总额5724万元, 比上年增长90.6%,农民人均纯收入596元,比上年减
少10.6%,职工人均工资额1717元,比上年增长8.9%。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农业抗灾夺丰收
1990年,平原县农业生产连续遇到了低温、干旱、风雹、暴雨、病虫情等严重自
然灾害,全县粮棉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遭受严重损失。7月1日~8月15日, 平均降雨
量652毫米,比常年同期多213.4毫米;仅7月份,全县就降雨13次,平均雨量391毫米,
最大的达到563毫米, 造成全县52万亩农田受灾, 占秋季作物面积的80.4%, 其中
19.1万亩粮棉作物绝产,占受灾面积的36.7%。
面对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县里采取了四
项措施:一是强化对抗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逐级实行领导承包责任制,承包到河
道沟渠、村组农户以至田间地块。二是狠抓抗旱排涝措施的落实。上半年,为解除旱
情, 全县适时引用黄河水130天,引水量达2.2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0.3亿立方米。
为做好防汛排涝工作, 全县采取统一调度的办法,组织了近7万人的防汛常备队,抢
险队和田间排涝队,共清理各级各类沟渠3737条,长1430公里,打通阻隔1.67万余处,
从而加快了排水进度。汛期前后,狠抓了以排涝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工程建设,共完成
土方740万立方米, 总投资近1400万元。三是狠抓受灾作物的田间管理。在抓好田间
排水的同时,针对受灾田土壤板结及肥力流失过多的问题,及时抓了破土散墒和粮棉
田追肥为主要内容的灾田管理。粮棉平均每亩追施氮肥近百斤(标准含量) ,磷肥7 0
~80斤。四是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援抗灾救灾。县委、县政府发出了“为灾区人
民尽心献力”的号召,县直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行动关心和支援抗灾救灾工作。
共发放农业贷款5349万元, 其中贴息贷款2100万元,减少农民利息180万元;供应化
肥9704万吨,农药475吨,柴油6407吨,大中型农机5637台(件);农业保险费赔偿300
多万元,救济款43.5万元;县直机关干部为灾区捐款8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农业抗灾。
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粮食总
产30.25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其中夏粮产量17.13万吨,比上年增产1.13万
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 受到国务院表彰。 多种经营总收入2.51亿元,比上年增长6
%。

(宋延广 肖文昌)

夏津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有相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程宪福
县长 魏学平
县政协主席 徐长宽

1990年, 全县辖5镇15乡,505个自然村,12.6万户,46.5万人。总面积为871.9
平方公里, 总耕地为83.36万亩。1990年,全县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15亿元,比上年
增长14%。实现农业总产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粮食总产15.3万吨,比上
年增长13.3%, 创历史最高水平, 被评为全国先进县,受到国务院表彰。棉花产量
2.48万吨,比上年减少15.1%。林业生产有了新发展,达到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的标
准。实现工业总产值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587万元,比
上年增长5.2%; 实现商品销售额1097万元,比上年增长3%,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为4
5万元, 比上年增长27%;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27亿元,比上年增长36.6%。职
工平均工资1939元, 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收入414元,比上年增长34%。人口
自然增长率为24.22‰。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初见成效
1990年,夏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及时制定了以改
造中低产田为主攻方向,以增加粮棉油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十年规
划,重点抓了治沙、改碱和改善生产条件等三个示范区的开发投入,加快了中低产田
的改造,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同时,有计划地开展了粮棉高产开发。黄淮海平原农业
综合开发项目中,已开挖沟渠70条,平整土地1.3万亩,总计动土385.8万立方米,用
工日128.6万个,建桥涵闸74个,新扩建扬水站5处,植树64.8万株,插三条 (绵柳条
等) 45万墩,栽果树310亩,新打机井155眼,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按照三
成四结合(沟渠成网、田成方、林成行,沟、渠、路、林四结合)的标准,已完成了治
沙7500亩,改碱1.5万亩的综合开发任务。
黄淮海平面农业综合开发经过三年的努力, 已经收到可观的效益。粮食共增收3
028万公斤,棉花128万公斤,增收3860万元,累计投资725.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
5.32。 其中,小麦开发15万亩,亩均增产130.85公斤,总增产1962.75万公斤,增收
1570.2万元;玉米开发3万亩,亩均增产260公斤,总增产780万公斤,增收546万元;
棉花开发10万亩,亩增皮棉8.6公斤,总增86万公斤,增收602万元。
沙区开发治理增收粮食128万公斤, 增值76.8万元。植树增值61.6万元,插三条
增值9.2万元,共增收147.6万元,每亩平均年增收100多元。
碱区治理增收粮食157.9万公斤, 增值94.7万元,增收棉花124.6万公斤(籽棉),
增值311.5万元, 林业增值68万元,插三条增值8.8万元,总收入483万元,每亩平均
年增收150元。
综合开发收到了越来越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了环境,方便了交通,
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高俊岭)

武城县
中共县委书记 刘富春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谢万盛
县长 郭作富
县政协主席 孔繁修

1990年, 全县辖3镇12乡,391个自然村,35.3万人,总面积748平方公里,耕地
面积64.7万亩。工农业总产值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工业总产值6.46亿
元,比上年增长18.4%,农业总产值14.3亿元,比上年减少12.4%,粮食总产12.5万
吨,比上年减少11.7%,棉花总产1.26万吨,比上年减少29.5%,财政收入1657.6万
元,比上年增长6.6%。出口商品收购总值2827万元,比上年减少1%。城乡居民储蓄
余额2.42亿元,增长25%。职工平均工资1939元, 增长16%。 农民人均收入446元,
比上年减少15.4%。人口自然增长率25.69‰。

县乡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七五”期间,武城县把大力发展县乡工业作为振兴全县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
初步形成了地毯、玻璃钢、抽纱、棉纺织、造纸、化工、裘皮制革、农副产品加工,
建筑建材9大行业。 1990年工业总产值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比“六五”末
增长207.9%。
为加快县乡工业的发展步伐,县委、县政府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运用多种
手段,增强全县人民的商品经济意识。二是突出抓了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县乡企业先
后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财务、质量、成本、物资管理和经济核算,积极
推行先进的管理办法, 使企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七五”期间4个企业升入省级先
进企业,有22个企业升入地级先进企业。其中,1990年有2个企业升入省级先进企业,
2个企业升入省系统先进企业。 三是狠抓了技术改造。“七五”期间全县用于技改的
投入达2亿多元, 其中1990年投入2000万元,完成技改项目40多项。县棉纺厂经过技
改形成了3万纱锭的生产能力, 县旅行车厂年产量达到了1000余辆。玻璃钢生产,已
发展到300个厂家,产品达16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年产量9000多吨,占全国玻璃钢
总产量的1/10、占全省1/2以上,产值1.2亿元,被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
第一玻璃钢县”;地毯加工发展到13个乡镇,加工机架达3500多台,年产量10万平方
米, 年创汇750万美元。 县酒厂生产的“古贝春”酒,连续7年荣获部优产品称号,
1990年被评为国家A级产品; “古贝元”酒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益寿醴”
酒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金杯奖。地毯厂生产的90道男工地毯荣获国家轻工部出口创
汇金龙腾飞银牌奖和优质出口产品铜杯奖。 武城县旅行车厂开发生产的BWC-6440型
玻璃钢旅行车,被国家科委、物资部等单位命名为国家新产品,并荣获广州国际专利
及新技术、 新产品展览会金奖。老城五金工具三厂生产的“飞鱼牌”油灰刀,连续1
0年荣获部优产品称号。
(林连波 张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