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5&rec=170&run=13

中共市委书记 孙淑义
副书记 朱关兴 秦尧基 段振方
中共市纪委书记 徐广景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翟文孝
副主任 孙洪业 刘本基 李国发 梁绍唐 王希文 孙庆传
市长 朱关兴
副市长 王允琳 王玉章 褚庆方 汪纪戎(女) 王玉中 陆巽生
市政协主席 王海一
副主席 郑维善 龙育道 孙维林 兰新聚 沈怀义 李安贵 刘亚三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寻玉超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杭世泉
1990年,全市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定局势、发展经济两大任务,齐心协力,团结奋斗,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事业呈现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七五”计划胜利完成,经济实力和素质显著增强。199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50.56亿元,比“六五”末年增长60.5%,“七五”期间年递增9.9%;国民收入实现44.37亿元, 比“六五”末年增长19.9%,年递增3.7%;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03.29亿元, 比“六五”末年增长1.1倍,年递增16.2%,以上指标均提前4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在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经济素质全面提高,反映经济实力和素质的人均占有指标有较大幅度增长。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 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1990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25.02亿元,比1989年增长6.8%。粮食总产139.48万吨,为计划的109.4%,增长9.3%, 创历史最好水平;花生产量5.86万吨,为计划的117.2%,增长14.5%。畜牧业发展较快,肉禽蛋奶全面增产,肉类总产达到11.9万吨,增长12.9%;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42.9亿元,农村二、三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工业生产克服严重困难,保持了稳定增长。工业生产紧紧抓住调整产品结构这一关键,采取多种措施,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克服了资金短缺、原材料紧张、市场疲软等困难,保持了稳定发展。工业总产值完成78.27亿元,为计划的101.8%,比上年增长14.4%。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生产稳定增长,适销对路工业消费品增加,长线产品得到一定控制。原煤完成1104.6万吨,增长5.7%;其中地方煤矿完成494.3万吨,增长17%;发电量完成43.1亿千瓦/小时,下降8.3%,机焦完成51.4万吨,增长25.4%,产品质量提高, 品种增加,优质产品产值和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分别比上年提高8.6和2个百分点,开发新产品92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3%。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较好,重点建设得到加强。1990年是国家下达枣庄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规模最大的年份。由于投资结构合理,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保证较好,工程进展顺利。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1亿元, 占计划的98.5%, 比上年增长27.7%。 其中全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46亿元, 增长31%;全年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2亿元。在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用于生产性投资的比重占83.3%。
财政收入有较大增长, 金融存贷大幅度增加。全市财政收入实现3046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6.6%,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3.7%;财政支出(包括省各项专款) 37495万元, 增长13.3%,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1990年底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1亿元,增长25.3%。
市场物价平稳,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1.95亿元,完成计划的104.5%, 比上年增长4.2%。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下降15.9%。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良好,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状况明显改善。 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1.7%,比上年下降14.6个百分点,低于计划指标12.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334.4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元,增长7%。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全市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快。全年出口商品供货总值完成3.42亿元,完成计划的118%, 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达81%。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9项,合同外资额650万美元。
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建设有了新的突破。1990年,全市取得科技新成果194项, 其中有5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100多项。 各类教育得到加强,校舍改造工作完成了计划,办学条件有了改善。各类学校的招生都完成了计划,全年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2645人,比上年增长38.3%。 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4%。。年末全市总人口3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7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5人。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达到新的水平,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市驻地4000门程控电话开通使用, 通讯状况大为好转,年末电话用户达到11600户。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变化显著,1990年在全国组织的卫生大检查中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在全省开展的齐鲁杯城市“三上”活动中获市容单项奖。
坚持治理整顿与改革相结合,巩固完善了各项改革措施。在治理整顿中,加大了改革的份量,继续完善各项改革措施,逐步理顺经济关系,保证了治理整顿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家庭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集体经济更为壮大,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健全。企业改革顺利完成了第二轮承包,企业“双向承包”和内部分配公开制度等配套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调整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兼并和发展企业集团迈出新的步伐。计划、投资、技术、金融、价格、劳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改革也逐步展开。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
枣庄市坚持从实际出发,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城市的环境保护、卫生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市容市貌大为改观。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与1988年相比,市驻地集中供热面积由16.3万平方米增加到72.91万平方米; 气化率由33.47%上升到58.33%; 型煤生产能力由3.41万吨提高到7.6万吨; 烟尘控制区由1.37平方公里扩展到4.23平方公里;新增废水处理能力6708吨/天;废气处理能力33万标立方米/小时,每年可去除COD789.5吨,去除悬浮物858吨。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9.4%。同时不断完善城市卫生建设和管理的法规制度,认真落实了卫生责任制和有关卫生制度,加强了城管队伍、街道保洁监督队伍、食品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保证了市容环卫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薛城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自1988年以来, 枣庄市坚持自费开发,先后投资1亿多元,在薛城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开发煤化工、精细化工、电子、激光、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光纤通信等技术与产品,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16个。1990年已形成4580万元的固定资产,15900万元的生产能力,被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粮食生产实现新的突破
1990年全市粮食生产获得丰收, 单产达到326公斤,总产达到139.48万吨,比上年增长9.3%,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6年增长6%,受到国务院表彰。围绕粮食生产发展,枣庄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市水利建设投资3957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096处,新增灌溉面积4.87万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4.78万亩, 新增除涝面积9.97万亩。二是狠抓区域化种植和吨粮田建设,促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增产。区域化种植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了土地调整、良种供应和机械作业等关键措施,提高了“五统一包”的水平,取得了新的成绩。吨粮田建设制订了三年规划,实行了集团承包,加强了服务体系建设,增加了物资资金投入。1990年全市计划建成吨粮田24.01万亩,实际建成29.74万亩,增产粮食4500万公斤。三是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在全市推广了“三网合一”“官民结合”及“四级农科网”农技推广网络建设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科技流向千家万户的渠道, 促进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1990年,全市农业“八大技术”推广总面积3240万亩次,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农村合作基金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枣庄市自1987年在全省率先创办农村合作基金会以来,已聚集集体资金9778万元,占全省聚资总额的1/7。乡镇平均聚资额为全省乡镇平均额的4倍多,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农村合作基金会改过去的集体资金间接管理为直接经营管理,改集体资金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融集体资金的聚集、管理、监督使用、调节等环节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混乱问题,使全市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基本走上良性循环和营运增殖的轨道。二、农村合作基金会面向基层,服务农民,有效缓解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不足。到1990年底,全市农村合作基金会向农业投入生产建设资金已达2亿元。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通过有偿使用、建立集体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加强集体土地等资源征用款管理等形式,组织资金营运,建立和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新的积累制度。1990年全市村级集体提留总额达5000多万元, 平均每个行政村1万多元。四、农村合作基金会从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监督管理和融通服务入手,把发展合作基金会同加强农村财务和审计等各项经营工作结合起来,带动和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强化了农经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1990年,全市农村合作基金会为农民购进化肥6万多吨,家畜良种5万多只,农机具3000多件。

(枣庄市政府办公室)

市中区
中共区委书 记李仲孚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传玖
区长 高惠民
区政协主席 高文彬
1990年, 市中区辖11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16.08万亩,人口39.57万。全区工农业总产值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3%。其中,工业总产值6.09亿元, 比上年增长27.4%;农业总产值86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88%。粮食总产量7.57万吨,比上年增加1.13万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财政收入37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职工人均年工资1635元,比上年增加101元;村民人均收入811元,比上年增加61元。

下派干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1989年以来,市中区围绕“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采取工作队、组包村的形式,大批选派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包村(居)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到1990年底,全区已下派干部四批,共计872人(其中科级干部75人),分别到较为落后的102个村和16个居委会开展包村(居)工作,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下不下在决心,好不好在管理,受不受群众欢迎关键在于能不能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的成熟经验,被省委办公厅以〔1990〕5号文件转发,向全省推广。
市中区实行下派干部制度的主要做法是:在领导方式上,采取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区成立下派干部工作大队及办公室,下设工作队、组,工作队长挂职所在乡镇党委副书记,统管下派干部包村工作。明确规定:“机关部门包村(居),下派干部三人一组驻村(居),一包三年不变,队员一年一轮换”。同时,把下派干部工作纳入机关工作目标管理,实行“包保”结合,共担包村责任。在工作方式上,突出难点、热点,强化基础。采取多种途径,办好“应急型”、“矛盾型”和“基础型”实事。在管理方式上,实行目标激励,制度约束。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三大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了考勤、工作、学习、组织生活和晚间检查制度。并通过召开报告会等活动,促进机关工作,形成“双向激励”。同时,根据工作实绩,严格考核奖惩,先后表彰了41个先进集体和77名先进个人;对1个单位和1名个人进行了通报批评。
实行下派干部制度,给全区带来了可喜变化: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下派干部帮助解决了60个村吃水难和97个村行路难问题。二是推动了村(居)经济发展。下派干部帮助修订完善各类承包合同525份,修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240项,新上、整顿和改造工副业项目167个, 新增产值2200万元。三是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普遍开展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开办各类夜校57处,接待群众来访2138人次,调解民事纠纷712起,计划生育普遍达标。四是启动了基层组织活力。下派干部积极配合基层党委调整充实了村支部班子,依法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在所包村中,16个“垫底村”支部实现转化升级,13个支部升为优秀班子,20个支部升为一类班子。五是提高了下派干部的素质。下派干部写出调查报告和论文60多篇,有87人担负起村(居) 工副业项目和农业技术开发推广项目的领导工作,有6名中青年干部被提职使用,有10多名副科级干部被委派到重要岗位,有11名同志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六是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干部下派点成了机关部门的联系点、帮扶点、劳动点和调研点,机关人员经常深入下派点调查研究,参加劳动,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
(刘义光)

山亭区
中共区委书记 赵政民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曾保汉
区长 褚庆观
区政协主席 张成永
1990年, 山亭区辖3镇11乡,总面积1009.2平方公里,耕地36.94万亩,41.76万人。全区工农业总产值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3%。其中,农业总产值1.50亿元,增长17.4%; 工业总产值3.21亿元,增长28.7%。财政总收入1281.6万元,增长1 2%, 首次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元,比上年增加91元。

“七五”扶贫经济开发工作
山亭区是1983年底经省政府批准的新划区。 划区时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53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有474个村,84202户,343628人。贫困户占全区总户数的76%。1985年被国务院和省市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区(县)之一。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紧紧抓住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的机遇,弘扬“扎根山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山亭精神,坚持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种养业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综合系列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1990年,全区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71亿元,是1984年的2.6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410元,比1984年增加257元。全区共有95.5%的贫困村、97.2%的贫困户、97.6%的贫困农民脱贫,实现了“七五”期间解决大多数贫困户温饱问题的目标。
“七五”期间,山亭区扶贫和经济开发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脱贫致富,发展支柱产业。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三个经济作物、十大林果、五大畜产品基地,三大产业产值达6979.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6%,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发展龙头企业,实行系列开发。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粮油、林果、畜产品、石材四大加工系列,发展龙头加工企业17个,其中外向型企业4个,年产值5300万元,实现利税700多万元,创汇1000多万美元。
三、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5年来,全区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达4000万元, 解决了153个村5.4万人的吃水问题,修建三、四级沙土公路221公里,533个行政村全都通了电。山区人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四、治穷治愚结合,推进科技扶贫。自1985年以来,全区共投资2600万元,进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全区建立了科技管理、科技服务、科技示范、科技推广和科技培训五大体系,形成了以区科技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综合服务组织为桥梁、村服务组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前沿的“三级一户”、“三网合一、官民结合”的农技推广网络,推行了集团承包。几年来,全区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多期, 培训乡村技术骨干4.8万人、农民8万人次。大力推广了30余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五、突出扶贫重点,搞好山顶村搬迁和库区开发。全区采取集体搬迁和分散搬迁两种办法,完成了59个山顶村的搬迁任务。集中力量对库区实行了综合开发,积极引导库区村民治山整地、垫河造地、发展林果、开发渔业、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六、各方通力合作,部门帮包扶贫。机关帮包扶贫工作坚持做到了人员到位,领导到场,“沉”到帮扶点上。一是区委五大家领导建立了扶贫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贫困村、户调查研究,帮助制订脱贫致富的规划,有效地调动了干部群众开发山区、治穷致富的积极性。二是从区机关抽调16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29个工作组,分赴4个重点贫困乡镇到村挂职,驻村办点,包帮扶贫。帮包一年来,这些村有70%以上的特困户一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三是实行了部门包点扶贫,区直机关40多个部门配合市直机关59个部门、120多个企业对全区120个特困村实行了对口帮包,使这些村加快了山区开发的步伐,很快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张玉杰 胡太星)

台儿庄区
中共区委书记 徐以铭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德文
区长 党同方
区政协主席 高自清
1990年,台儿庄区辖10个乡镇,人口25.49万。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9万亩。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全区工农业总产值5.76亿元,比1989年增长17.8%。 其中工业总产值4.17亿元,增长21.3%;农业总产值1.59亿元,增长9.6%。粮食总产量17.8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732元,比1989年增加62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亿元。财政收入1636.7万元。

实行“双向”承包促进经济发展
1990年,台儿庄区工业在资金紧张、市场疲软、原材料涨价等大气候影响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此外,“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也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包袱。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愈感步履艰难。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脚踏实地的为企业解决目前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走出“低谷”将是一句空话,甚至有继续滑坡的可能。
年初,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全区上下齐动员,竭尽全力抓“五保”(保利税大户、保骨干企业、保重点技改项目、保支农企业、保亏损停产企业走出困境) 的号召。在此基础上,下半年区委、区政府大胆改革,探索出一种新的机制--“双向”承包责任制。即企业按照《承包条例》规定向政府承包,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再按照承包指标与企业签订资金、原材料、能源及其它服务保障的承包合同。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确立了16个对全区经济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区属企业和11个与工业生产联系较为紧密,能起到经济杠杆和保驾护航作用的部门参加“双向”承包。由区“双向”承包考评小组负责监督检查,考评兑现。除此之外,对11个部门的服务效果,由企业进行百分考评,实行一票否决权,纳入全区“三位一体”考核当中。
通过实行“双向”承包,首先是密切了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加速了职能部门作风的转变,把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的“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使其职能作用得到充发发挥。二是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三乱”现象基本杜绝。三是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90年,区属企业完成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5%;销售收入增长30.8%;实现利税增长24.8%;全区财政收入增长14.6%。参加“双向”承包的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1%、28%和17%。
(李华)

峄城区
中共区委书记 杜学平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焕文
区长 牛家义
区政协主席 张延功
1990年,峄城区辖3镇12乡,有耕地43.21万亩,总人口32.2万。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2亿元,比1989年增长15.6%,是“六五”末的2.6倍,“七五”期间年均递增21.9%; 粮食总产20.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89年增长8.6%,比1985年增长20.9%,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

依法治区综合治理
1990年,峄城区委、区政府继续狠抓了依法治理工作,提前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普法任务。在前几年普法、学法、依法治区的基础上,狠抓基础建设,把全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实行综合治理,连续六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保持在万分之一以下。
在依法治理过程中,峄城区委、区政府以保持稳定为中心,推进全方位的依法治理。
突出“三个重点”,依法治理政治环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石,突出抓了宪法学习,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宪法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工作。除对城镇待业青年进行宪法知识轮训外,还分别在新生入校前、假期间,青工上岗前、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宪法教育。突出抓了领导机关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意见大、议论多的“三乱”和行业不正之风进行了认真治理、整顿,全区人均提留低于人均收入的6%。编印了区各部门领导姓名、职责等明细表和信访、诉讼指南,发到各村,为群众上访或到领导机关办事提供方便。突出抓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基层群众组织,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了村级划区设巷经验,每30户左右设一个管理区,区下10户左右设一巷,区、巷长由村(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同时,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依照法律,按照民主程序制定了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各种规章制度。
强化“三个体系”,依法治理社会环境。强化治安防范体系,各级都建起综合治理办公室,并分别建立了乡镇街道专职治安联防队,村(居)委会治安巡逻队,厂企单位治安联防员,农贸市场治安管理员四支队伍。治安人员工作职责以合同形式保证执行。强化人民调解体系,重点加强了社会治安第一线的基础建设,除在村、街建立基层调委会外,在城乡、厂企、村、街等结合部也相应建立调委会。强化普法教育体系,把普法内容同依法治区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切块包干”责任制,党政机关、厂矿企业、街道学校、农村基层各为一块,根据各自特点,重点学习相应法律。
建立“三个机制”,依法治理经济环境。以部门检查为主,政府系统建立检查指导小组,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定期组织全区的统一检查活动,建立了执法检查机制。区政府和各乡镇政府,区政府各重要部门、重点企业,都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建立了以法律顾问为主体的法律服务机制。党委、人大、政协、机关内部监督同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起来,全区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建立了共同监督机制。
(吴修金)

薛城区
中共区委书记 王光荣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继泉
区长 魏建国
区政协主席 王守让
1990年,薛城区辖13个乡镇,总面积510平方公里,耕地36.37万亩,比上年减少1548亩。 人口39.41万,比上年增加1.73万人。1990年财政收入32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7%,工业总产值(新口径) 4.46亿元,比1989年的3.62亿元增长23.2%;农业总产值1.41亿元, 比1989年的1.31亿元增长7.63%。粮食总产16.28万吨,职工平均工资166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687元,城乡储蓄余额2.1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外贸出口540万元。

积极推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1990年,薛城区全面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其经验在全市推广。
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国务院新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1989年薛城区在南常、陶官两个乡进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成功后, 1990年全面推开。全区358个行政村,82754户,共丈量宅基地27584亩,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178.93万元,完成了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达到100%的目标。
具体做法是: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配备相应人员。二、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扫除思想障碍。三、制定具体政策下发全区实施,保证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四、逐户进行丈量登记,张榜公布和收费。
薛城区推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收到三个效果。一是促进了节约和合理使用土地。农村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用经济手段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从实质上得到确定,同时破除了传统的宅基地私有观念,树立了公有制意识,巩固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制度,有效地抑制了农村多年来形成的早占、多占、抢占宅基地的不良现象,群众开始自觉退回、 退出早占、多占的宅基地和抢占的空闲地,1990年全区共退回宅基地1486处, 550.37亩,可新安排1651个建房户。二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抑制了乱占滥用土地的不正之风,稳定了农村耕地面积,限制了农村建房规模,使建房资金转向农业投入,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后劲。三是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因农村建房的民事纠纷减少了,干群关系密切了,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了。收取的有偿使用资金,大都用于村内建设和公益事业,使一些村庄修路、架桥、通电、通水等建设有了资金保障,部分村庄还把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用于低产田开发改造工程, 使全区2.3万亩跑肥、跑水、跑土的“三跑田”,变成了保肥、保水、保土的“三保田”,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李永胜)

滕州市
中共市委书记 林兆义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良志
市长 张昭
市政协主席 朱锡光
1990年,滕州市辖22个乡镇,1229个自然村,139.49万人口。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耕地114.88万亩。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 达到3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工业产值为2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农业产值10.61亿元,比上年增5.3%。 粮食生产,战胜了严重干旱、风雹、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获得大丰收, 总产达到62.66万吨, 比上年增长6.6%,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财政收入1.0013亿元。 比上年增长12.44%。年末银行存款余额8.7亿元,银行贷款余额13.09亿元, 分别比年初增长29.9%和24.2%。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9亿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1.1亿元。职工人均工资197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6.8%。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国以后,滕州市曾较早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并收到明显成效,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但在前几年由于一度放松管理,导致人口出现失控现象,被省取消了先进单位称号,并被列入省计划生育工作重点管理县市范围。
1990年,市委、市政府把上级领导的批评作为动力,以年底转出省重点管理范围为目标,根据滕州实际,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了计划生育治理整顿活动。首先,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进行认真严肃地处理,遏制无政府生育状态。全市有53名庇护亲属子女超生的村干部被取消了换届选举资格,47名超生的招聘干部被解除了聘约,21名超生的科技人员被取消了家属子女农转非资格, 2名出具假节育手术证明的医务人员受到了降级处分,1342个超生的个体经商人员,分别受到经济处罚或被吊销营业执照。 对计划生育工作抓得不好的3个乡镇、7个企事业单位、113个村的领导干部,实行了一票否决权,取消了评比先进资格。对12名计划生育工作失职的干部给予了免职或撤职处分。二是普遍推行节育手术措施。在全市范围做好四种节育手术。三是完善配套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根据《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和上级有关规定,下发了73个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制订了18个配套性的政策规定,使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四是加强基层基础服务工作。全市各级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充实配齐了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从市到乡镇、管区(办事处)、村,基本上形成了四级管理网络,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市基本上扭转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局面。据省抽样调查, 1990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7.6%。,比上年下降10.97个百分点;符合政策的出生人口占84.4%,比上年提高28.8个百分点;多胎率比上年下降7.44个百分点;晚婚率比上年提高41.4个百分点。滕州市在全省的计划生育工作位次,由上年的第132位, 上升到第50位。在全省人口目标责任奖惩兑现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决定滕州市转出省重点管理范围,并对滕州市的计划生育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
(刘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