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5&rec=125&run=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工作〕该所1990年共安排研究课题40项,
其中国家“七五”攻关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农业部科技重点课
题8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合同课题1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项,
山东省科委课题3项, 青岛市科委课题2项,黄渤海渔政局课题3项,其他横向来源课
题2项,本所课题5项。经过全所科技人员的努力,这些课题都基本上完成了试验研究
任务,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该所1990年有9项科研成果获奖: “中国对虾人工越冬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
步三等奖,“流动注射分析的研究与应用”、“假晴东方纯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北西南水利渔
业捕捞技术及提鱼设施现状的调查研究”、“海带粉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研究”、
“黄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和“渔业经济的研究”分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1990年度承担的研究课题中,进展顺利、成绩突出的有:
“对虾良种选育技术的研究”在对虾精荚超低温保存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保存后的精荚用于人工授精,最高受精率为12.8%,对虾体外受精的研究取得满
意结果;分别用干法、湿法、滴管法和半湿法进行了人工体外授精实验,受精率以滴
管法最高,平均为61.6%,干法为27.7%,湿法为40%,半湿法为27.5%。该项研究
已通过技术鉴定和验收。
“对虾配合饵料营养与质量指标的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蛋白质、
无机盐和入水稳定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拟定了对虾配合饵料营养与质量指标,为制
定饵料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较系统地深入研究了不同蛋白源与对虾生长的关系,
其成果属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次应用浸泡与振动相结合测试配合饵料稳定性的方
法,用棉籽饼作为对虾饵料蛋白源,在对虾体内棉酚残留量的分析研究是一项新的成
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极大的实用价值。
“鱼资源调查及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在挪威专家的协助下,完成了攻关
研究任务和合同指标,通过技术鉴定和计划验收。该项研究应用先进的声学积分法,
对黄、东海鱼资源进行了资源评估和系统调查,在取得了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
提供了黄、东海鱼资源量可捕量分别为250~300万吨和50万吨。这一新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尚属首次,同时查明了黄、东海鱼的年龄、生长、摄食和死亡等生物学特征,
掌握了中心渔场形成的规律。根据我国渔船设备的现状,研制出适合于捕捞的600HP、
200HP渔船双拖和单拖变水层拖网, 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瞄准捕捞技术,达到了世界先
进水平。
“山东北部养殖斑节对虾试验” 5月份由广东空运斑节虾苗经青岛转运到昌邑县
下营实验点,运输成活率达到99%。经过100天左右的养殖试验,平均亩产123.2公斤,
平均体长12.6厘米,每公斤尾数39.5尾,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计划要求。试验表明,在
山东省北部地区可以养殖斑节对虾。
“对虾孤菌病菌苗免疫试验研究”是用分离、纯化的孤菌作为制备菌苗用菌株,
用物理法或化学法灭活,制成的价死菌苗,定期定量施用,进行对虾孤菌苗免疫,从
幼体到养成期,已初步应用于生产性实验。其免疫特点是增强对孤菌病的免疫力,提
高对虾幼体的成活率、养殖产量和产品质量,其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
“西北地区盐湖卤虫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初步摸清了青海省的盐湖分布概况,了
解了朵梅、柯柯盐湖和小柴旦湖的卤虫资源状况,采集了卤虫标本和卤虫卵样品;实
地考察了新疆巴里坤湖和达板域湖卤虫资源状况,采集了卤虫和卤虫卵样品;查清了
甘肃省仅有一个盐湖,无卤虫分布,白银市有些盐碱化严重、盐度又很高的鱼池中有
卤虫分布。
1990年该所与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共接待来所参
观、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外国专家、学者151人,同时选派了20多人出国考察、
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几个国际合作项目也有了明显的进展。
中挪“北斗”号项目。“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于7月到9月赴白令公海海域与
烟台远洋渔业公司联营捕捞狭鳕,并进行白令公海狭鳕主要分布海区的狭鳕资源评估
调查,历时69天,总航程9600海里,捕狭鳕69吨。这是“北斗”号自挪威政府赠送我
国以来的首次远洋作业,通过捕捞作业和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白令海公海狭鳕资源、
渔场和鱼类生物学等方面的科学资料,为今后开展远洋调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
还为维护我国远洋渔业船队在白令公海的捕捞权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加海水养殖研究培训中心项目。“中加海水养殖研究中心”作为我国和加拿大
IDRC合作项目执行机构,1990年主要执行“浅海多元养殖”和“池塘多元养殖”两个
研究课题的任务, 年内已向加方提供了研究进展报告和论文报告,组织筹备了将于1
991年6月在青岛举办的“经济海藻养殖与利用”培训班的各项预备工作。
中日小麦岛水产增殖项目。 1990年2月农业部水产司与日本海外渔业协力财团签
署了小麦岛水产增殖项目备忘录,主要内容是中日两国专家利用该所小麦岛增殖基地,
合作进行真鲷育苗和放流增殖试验, 项目时间为3年。1990年主要进行试验基地的基
建和准备工作,由日方提供的项目所需全部器材和仪器设备都已运抵青岛,土建施工
也基本完成, 将于1991年4月举行剪彩仪式,中日双方科学家正式开展真鲷育苗、中
间培育和苗种放流的研究。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养殖中心网海水养殖示范项目。该所作为亚洲水产养殖
中心网在中国的挂靠与项目实施单位,1990年协助农业部水产司在湛江市组织举办了
一期亚洲江篱养殖与利用学习班, 并为1991年5月在青岛该所举办亚洲扇贝和海参养
殖培训班编写了教材。
1991年该所还与台湾惠翔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筹建广东省晋宁县惠翔海藻工
业公司的合同,承担该公司独资兴建的一座年产K--拉胶300吨,琼胶200吨、K--拉胶
粗制品1000吨的海藻加工厂生产线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任务。该项目已经开始进行设
计、筹备安装。
1990年该所还派出一批专家、 学者参加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3月在苏联
召开的白令海渔业国际科学研讨会, 7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召开的国际
甲壳动物第三次学术会议, 8月在印度召开的亚太地区鱼类营养网络会议,10月在摩
纳哥召开的大海洋生态概念及其区域性海洋资源管理应用国际大会,12月在日本召开
的黄海有用水产资源增殖专家研讨会等。入会科学家通过在会上宣读论文报告和与世
界各国科学家广泛交流,进一步扩大了该所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科
研工作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葛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