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4&rec=97&run=13

[山东供销社创建50周年]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创建于1939年,到1989年,整整走
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创建时期,中共苏鲁豫皖边区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把
开办合作社列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合作社的干部深入农村,发动
群众, 坚持“民办公助”的方针,于1939年8-9月间先后在蓬莱县北崮乡、莱芜县苗
山区西见马村、日照县黄墩区陈家沟等地创办了第一批合作社。合作社积极开展生产
和运销业务,为战争和群众生活服务,深受人民拥护。到1945年全省解放区合作社已
达4926处。 据1946年统计, 合作社组织的纺车达250万架,织机52万台,年生产土布
500万匹, 达到自给有余,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军需民用。至1949年,全
省解放区已发展各类合作社7763处,社员248.7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发展合作社当作恢复经济的主要手段,在价格、税收、
信贷、运输、货源安排等方面制订了比较完整的优惠政策,推动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
1952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当年收购粮食16.7亿斤,棉花200.8万担,烤烟120.5万担,花
生4.2 亿斤。 初步确立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1956年4月山
东省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标志着全省供销社自下而上联合组织体
系的形成。 到1957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商品零售额达13.8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5.2
亿元, 分别占当时全省社会商品零售额、农副产品收购额的48. 6%和40.5%,并较
好地完成了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至1978年,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两合两分的曲折发展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山东的供销合作社也开始
了全面的体制改革。在1982年试点的基础上,近10年来,围绕“官办”改“民办”这
个核心,恢复和加强了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逐级召
开了社员代表大会, 民主选举了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1988年5月,
召开了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使供销社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到1989年底,全省有2900多名农民进入了供销合作社的各级理事会、监事会,
社员集资入股6.1亿元,全系统有职工47万人,自有资金47亿元,商业网点8万多个,
各级各类学校140多所, 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1100多处,商品生产基地2000多
亩,年购销额426亿元,实现利润4.88亿元,工业产值43 亿元,在农村社会经济生活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孙国伟)
[发挥供销社主渠道作用,大力组织购销业务]1989年,山东省各级供销社认真
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坚持以农为本、强化服务,努力发挥主渠道作用,
克服资金紧张、费用大幅度上升和下半年以后市场疲软等不利因素,大力组织开拓购
销业务, 全系统完成商品购销总额426.4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商品购进比上
年增长9.4%,商品销售增长6.6%;国内纯购进、国内纯销售均居全国供销社系统第
二位;农副产品购进、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均居全国供销社系统第一位。1989年度全系
统商品购销情况见下表。

1989年山东省供销系统商品购销情况表
┌─────────┬───────┬────────┐
│项目 │年实际(万元)│同上年相比(%)│
├─────────┼───────┼────────┤
│购进 │1981356 │109.4 │
├─────────┼───────┼────────┤
│1.国内纯购进 │1443806 │112.9 │
├─────────┼───────┼────────┤
│其中:农副产品 │779659 │114.2 │
├─────────┼───────┼────────┤
│废旧物资 │54918 │111.4 │
├─────────┼───────┼────────┤
│2.省内商业购入 │369719 │95.7 │
├─────────┼───────┼────────┤
│3.省外调入 │134319 │116.6 │
├─────────┼───────┼────────┤
│4.接收进口 │33805 │106.8 │
├─────────┼───────┼────────┤
│销售 │2282431 │106.6 │
├─────────┼───────┼────────┤
│1.国内纯销售 │1940779 │108.3 │
├─────────┼───────┼────────┤
│其中:农业生产资料│526665 │124.9 │
├─────────┼───────┼────────┤
│其他生产资料 │616630 │105.1 │
├─────────┼───────┼────────┤
│生活资料 │797484 │101.6 │
├─────────┼───────┼────────┤
│2.调给省内商业 │49029 │99.2 │
├─────────┼───────┼────────┤
│3. 调给省外 │203169 │99.0 │
├─────────┼───────┼────────┤
│4.供应出口 │89202 │95.8 │
└─────────┴───────┴────────┘
(刘立群)

[全省供销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五莲县召开] 1989年5月下旬,全省供销
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五莲县召开。会议中心内容是:坚持“一手抓发展社会主
义商品经济,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研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系统
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加强党组织建设,保证全省供销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供销
合作事业的持续发展。会上,总结回顾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供销社系统
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思想政
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强调着重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即抓认识,不断提高做好思想政
治工作的自觉性;抓党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抓教育,从提高素质入手,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抓班子,加强领导班子的建
设;抓体制,逐步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抓队伍,建设一支精干、高效、
有战斗力的专职政工队伍;抓作风,深入基层,发扬民主,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第一
线;抓典型,大力表彰先进模范人物,弘扬正气。会议号召全省供销社要在各级党委
的领导下,努力探索,积极进取,开创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会
议期间,五莲县供销社等单位作了经验介绍。
(刘燕钢)
[农资系列化服务有较大进展]1989年,各地供销社结合化肥、农药、农膜专营,
坚持以农为本,强化服务观念,把农资系列化服务作为支援农业的重要措施。到1989
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供销社已建立起农资服务部(站)966个,咨询服务处588
个, 配药站115个,“庄稼医院”113个,开展测土施肥单位450个,组织科学用药单
位1364个。这些单位在指导农民测土施肥、科学用药,开展农机具租赁、代耕、代播、
代收、代脱粒,组织机防队承包治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莒县、陵县供销社联
合有关部门兴办综合服务站,为农民生产提供机耕、机播、浇水、施肥、治虫、收割、
脱粒、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综合服务,深受农民欢迎。冠县烟庄供销社聘请北京农
业大学教授联合承包了600亩棉田的病虫害防治, 采用超低容量静电喷雾新技术,用
药量大大减少,药效明显提高,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棉农收入。全省农资系列化服务
已从点到面普遍展开,并加强同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协作,积极探索为农业
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刘力群)
[商业部、 省联社表彰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企业]1989年9月,商业部、中国财
贸工会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商业劳动模范和先进企业(单位)的决定”。山东省供
销社系统的赵西岭同志获全国商业特级劳动模范称号;王正中、岳恩财、白庆斗、张
传武、韩顺广、刘志书、张尚敏、杜宝恩、曹付成、王德礼、邓占一、韩兴成、赵庆
珠、谢朴君、王俊波、马奎云、于化周、何奎荣(女)、张士平、周卫东、孟逸云等
21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商业劳动模范;临沂市供销贸易中心、邹平县第五油棉厂、荣成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荣获全国商业先进企业称号。 1989年9月省联社、省财贸工会发
出了“关于表彰全省供销合作社劳动模范的决定”,刘成顺等168 名同志荣获全省供
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刘燕钢)
[一批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和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陵县官道位油棉加工
厂、邹平县第五油棉加工厂、单县第一棉花加工厂、荣成市龙须岛供销合作社晋升为
国家二级企业,文登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19个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至此,全
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有5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40 个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刘燕钢)
[山东调整棉花价格,实行棉花调出调入包干办法]1989年,山东省政府根据国
务院有关规定, 提高了棉花收购价格, 每50公斤标准级皮辊棉由176.42元提高到
236.42元,纺棉和絮棉供应价格也相应提高。
从1989年棉花年度起,国家对各省实行棉花调出调入包干办法。为保证国家调出
计划的完成,山东省政府对各市地也实行了棉花调出调入包干办法,一定三年。省政
府规定,调出基数,减收不减调出;包购基数,超收分成,中央分成30%,省10%,
市地60%;省政府还规定,全省生产的棉花,除棉农自留棉外;必须全部交售给国家,
由供销社统一经营、调拨,不得开放棉花市场。
(孙国伟)
[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化肥、农药、农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目
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制止多头插手倒买倒卖,解决市场、价格混乱的状况,维
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决定自1989年1月1日起对化肥、农药、
农膜实行专营。国家委托商业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社的农业生产资料
经营单位对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经营上述商
品。山东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决定又发出《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具体
规定的通知》,对专营渠道、计划管理、统一价格、监督检查、组织协调等问题作出
了明确规定。
山东省对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第一年收到了明显成效,基本上达到了“数
量增加、供应及时、价格稳定,服务周到”的要求和“治乱、治涨、治假”的目的,
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是满意的。 全省供销社系统年供应化肥759万吨,比上年增长12
%; 供应农药5.2万吨,下降16%,但由于高效高含量农药销售增加,按农药有效成
份计算实际增长10%以上;农膜供应也满足了需要,为支援全省农业抗灾夺丰收做出
了重要贡献。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有关政策不配套,经营渠道清理不彻
底,个体经营假冒伪劣农药仍有存在,有的单位执纪不严,服务意识不强,等等,有
待改进和提高。
(刘力群)
[临沂市供销贸易中心荣获商业部质量管理奖]临沂市供销贸易中心是一个拥有
367万元自有资金、527名职工的综合性商业企业,下设工业品、日用杂品、农副产品、
装饰艺术、饮食服务、综合商场等23个经营单位。该企业自1987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以来,确定了“靠管理求生存,靠质量求效益,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经营方针;建立
了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开展企业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活动,实行方针目标管理,不断
完善经营服务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综合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技术,对企业
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标准化、目标化、规范化的管理。使企业各部位、各环
节、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得到了保证,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完成商
品总销售5616.3万元, 实现利税182.3万元, 百元销售利润率为1.36%, 人均劳效
11.7万元,人均创利税3790元,各项经济指标居全省同行业前列。1989年11月,经商
业部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沂市供销贸易中心商业部质量管理奖,这是
全省商业、供销、粮食系统荣膺此奖的第一家。
(刘燕钢)
[安丘县供销社建立棉花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近几年来,安丘县供销社在县
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棉花生产、经营体制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逐步形成
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新体制,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流通脱节的问题,保证了棉花
生产的稳定发展。他们主要完善了四大服务体系:
一、良种繁育、管理、推广、供应服务体系。他们从科研抓起、与中国棉花研究
所联合,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建起了棉花良种站,实现了全县良种的“四统
一”、“四化”,即:统一安排良种繁育,统一组织良种收购,统一进行良种加工处
理,统一进行良种供应;棉花良种繁育原种化,种植品种区域化,良种加工处理机械
化,供应种子标准化,避免了种子退化、混杂,促进了棉花增产。1989年全县更新推
广中棉所12号优系原种,棉花平均衣分率达到40.4%,纤维平均长度达到30.5毫米,
平均品级1.18级。
二、 科技指导服务体系。 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棉花生产技术服务小组,配备了
120多名专职棉花生产技术员和100多名兼职技术员,各村也成立了棉花科技指导推广
小组,每50个植棉户设一个科技示范户。1989年,举办棉花技术培训班2450期,培训
干部群众10万余人次, 印发技术资料10万余份,放映科教片670多场次,推广营养钵
育苗移栽面积65%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90%以上;50%以上的棉田实行了测
土施肥和“化控”。使棉花产量提高20%以上,亩成本降低40%以上,枯萎病率下降
到0.7%以下,黄萎病基本绝迹。虫害天敌,增加5倍多。1989年,在旱情严重的情况
下,全县棉花单产仍达136.8斤,还出现了亩产过300斤的地块。
三、物资供应服务体系。县供销社建立了从县农资公司到基层社农资门市部,棉
花加工厂到棉花收购站的物资供应服务体系。坚持棉花奖售化肥、柴油,边收购边兑
现,返还的饼、皮、油由厂直接返还到户。农药供应与技术指导紧密结合,拆整卖零,
合理搭配品种,开方用药,专药专用,有效地提高了防治效果。
四、购销服务体系。安丘县供销社不断完善棉花收购、加工、调拨、供应体系,
随着棉花收购量的增加,从方便棉农出发,增设了收购网点,增加了便民措施,保证
了棉农就近售棉,调动了棉农售棉积极性。1989年全县收购棉花13万担,超国家定购
任务10%。
(孙国伟)
[临朐县建设“中国北方果树苗木繁育场”]1986年以来,临朐县供销社在中国
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指导下,将“组织培养”生物工程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先后引进
美国、日本、新西兰、德国果树良种、良砧44个,经过多次试验,突破了试管苗向大
田移栽的技术难关,使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建立了年产10万株果树苗木繁育
站。在此基础上,1989年由山东省供销社牵头,商业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山东省
供销社、临朐县供销社协商,联合在临朐县建设“中国北方果树苗木繁育场”。总投
资250万元, 计划建设试验室800平方米、温室1000平方米、苗圃270亩,以及相应配
套的灌溉、 交通、运输等设施,将于1990年建成投产,当年可生产成品苗150万株,
1991年后将达到年产200万株的生产规模。
果树苗木繁育场建成后,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承包经营,入股分红。
由商业部、山东省供销社负责优质果品基地的规划、苗木的销售和肥料、农药等生产
资料的供应;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负责无偿提供国内外优质果蔬花卉苗木和先进管理生
产技术,采用快速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实行工厂化育苗,力争苗木场生产的苗木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以加快山东果品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品种老化,品质
下降的问题。
(袁潭楷)
[冠县烟庄供销社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烟庄供销社坚持办社宗旨,确
立了“我为农民辟财源,农民致富我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增强为农村商品生产和
农民生活服务的功能,走出了一条以商促农、服务兴社的新路子。他们主要做了以下
几方面工作:
一、食用菌系列化服务。烟庄供销社利用当地丰富的棉籽皮资源,早在1986年就
建立了食用菌推广站,指导农民养殖蘑菇。1989年又帮助农民开发栽培了银耳、灵芝
等新品种,4年累计为农民增收200万元。
二、农业生产资料系列化服务。烟庄供销社以生资仓库、门市部和农村“双代店”
为依托, 建立了8个综合服务部和17个服务点,将生产资料供应与开展科技服务结合
配备了土壤测验仪,创办了“庄稼医院”,指导农民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形成了配
套的服务网络。1989年,他们同北京农业大学联合承包了600 亩棉田的虫害防治,采
用超低量静电喷雾新技术,减少用药量三分之二,提高了药效,减轻了农民负担。
三、 为商品生产提供综合服务。 烟庄供销社先后新建、扩建了900 吨恒温库和
100吨低温库, 以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设施为龙头,扶持建立了蔬菜、果品、畜禽三大
商品基地,为商品生产提供良种、科技、物资、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系列化服务,
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为农民打井、安装自来水,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生产用水困难。烟庄地势高,
地下水位低,为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困难,供销社成立了自来水安装队和打井队,
已打机井210眼,为130个村庄和单位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11万农民的吃水困难,扩
大农田灌溉面积1万多亩。受到商业部领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由于烟庄供销社在改革中摆正了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因而促
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供销社的经营范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
双丰收。1989年,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仍完成购销总额2997万元,比1988年增长11
%,实现利润56万元,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袁潭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