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4&rec=185&run=13

中共地委书记 赵林山
副书记 吴振齐 马荣珂 袁文光
地区人大工委主任 吴振齐
副主任 王晓华 苏凤文 盛玉振
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马荣珂
副专员 董昭和 许红峰 王富昌 王永清
行署调研员 宫传华
地区政协工委主任 许志玉
副主任 侯树华 冯宝童 周基勋 张国祯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爱贵
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李宝善
1989年, 德州地区辖2市11县,257个乡镇,5个市区街道办事处(12月,济阳、
商河二县划归济南市管辖。以下1989年的各项数字均包括济、商二县在内)。总面积
127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62万亩。
1989年,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治理整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开展“扫黄”、除
“六害”活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治理整顿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健康发
展,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区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
稳定。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76.4亿元,国民收入6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4.2亿元,
分别比1988年增长12.6%、11.8%和18.3%。
农村经济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好形势。1989年,德州地区强化对农业的领导,坚持
科技兴农,依法护农,农业生产开始摆脱徘徊,出现新的转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
步强化、优化。全区粮食总产332.5万吨,单产663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分别比
1988年增长20.8%和17.1%。其中夏粮有6个县比历史最高水平增长10%以上,4个县、
市单产超过350公斤,全区9个县、市跨入全国夏粮高产达标县行列,受到国务院表彰。
棉化生产在全国滑坡的形势下, 总产26.7万吨, 收购25万吨。 大牲畜年末存养量
125.21万头, 生猪133.11万头,羊273.22万只,禽蛋产量8.5万吨,肉类产量13.9万
吨, 分别比1988年增长11.2%、2%、7%、9.3%和19%。水产品产量1.31万吨,比
1988年增长24.3%;果品产量21.5万吨,增长13.7%;当年造林面积12.6万亩,林地
面积达171.5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49.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9%。林牧渔业产
值所占比重由1988年的20.06%上升到21.06%。 198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2.57亿元,
比1988年增长6.5%。 1989年11月12日至13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及国务院有关部
委的负责同志来德州地区考察农村工作,对德州地区的黄淮海开发给予充分肯定,对
全区人民艰苦奋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旱之年获得农业好收成给予较高评价。
工业生产适度稳定增长。1988年,全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工业内
部结构,完善、深化企业承包责任制,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协调调度,广泛开展增产节
约、增收节支运动,克服资金、能源、原材料严重困难,工业生产保持了适度增长,
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区实现工业产值71.6亿元,比1988年增长24.4%。其
中乡镇以上工业完成43.5亿元,增长13.3%。全区预算内国营工业完成产值8.9亿元,
比上年增长16%, 实现利税1.78亿元,增长10.1%。百元资金实现利税13.49元,全
员劳动生产率17780元/人。 全区重点考核的24种主要产品,有11种提前一个月完成
全年计划。其中棉纱增长31.7%,印染布增长39.1%,合成氨增长40.1%,化肥增长
20.3%。 全年完成技术改造项目55项,完成资金总量21537万元。完成技术开发项目
120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8项,填补国内空白的5项,填
补省内空白的17项。 当年有3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20个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
企业, 120个企业达到地区级先进企业标准,企业素质明显提高。全区工业企业累计
节约能源折算标准煤72793.97吨, 其中节煤79714吨,节成品油5447.5吨,节电1960
万度,万元产值耗能3.01吨,比1988年降低0.66%。地区重点扶持的120个企业,105
种产品和42个利税大户对稳定德州地区工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按照调整、整顿、改
造、 提高的方针, 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乡村二级工业完成产值41亿元,比
1988年增长41.7%,为支援农业、解决就业、繁荣经济、增加收入和出口创汇作出了
贡献。
坚持有保有压、压中有保、保中有压、压调结合的原则,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趋向
合理,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1989年,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0亿元,在上年的基
础上压缩39%。其中县以上基本建设4.06亿元,压缩17%,技术改造投资1.25亿元,
压缩55%。在投资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重点项目实行倾斜。全区11个重点建设项目
全部列入年度投资计划, 计划投资3.39亿元,实际完成2.9亿元。国务院批准的大中
型项目华鲁电厂和齐河箱板纸厂按期开工,德州刨花板厂一期工程准备就绪,邱集煤
矿、德州电厂、德州化肥厂等省地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全年修、 扩建道路20条、41万平方米;新、扩建水厂3处,日增供水能力9000吨;新
增绿地3万平方米; 修建地下涵沟1.4万米;铺设地下管道2.5万米;城市综合开发建
筑面积6600万平方米。 据统计, 1978年至1989年间,全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基金
1.6亿元,是建国后前28年的2.5倍;新扩建城区道路150公里,面积为167万平方米,
相当于建国后前28年的2倍多; 新扩建水厂13个,日供水能力9.52万吨,相当于建国
后前28年的4.2倍; 修建供水管道270公里,是建国后前28年的3.4倍,供水覆盖率达
70%以上;绿化面积达79万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由0.5平方米提高到1.4平方米。
交通运输、电力和邮电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289.4公里,增加
116.1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6.3公里,257个乡镇全部通了沥青路,75%的
村通了公路。 全年完成客运量1030万人, 客运周转量69137万人公里; 完成货运量
1197.5万吨,货运周转量76116.1万人公里。全年完成供电量17.58亿度,比1988年增
长12.6%, 用电负荷率达90%,提高3.9%,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24.5万元,比
1988年增长10.8%; 完成函件业务量1468万件,电报业务量102万份。完成业务收入
2255.5万元,增长16.9%。
财政金融、内外贸易取得好成绩,市场物价涨势趋于缓和,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
全区完成财政收入3.12亿元,比1988年增长17.7%,实现了连续三年收支平衡。年末
银行存款余额31.1亿元,贷款余额47.97亿元,居民储蓄余额26.97亿元,分别比年初
增长19.9%、9.6%和28.2%。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4亿元,比1988年增长6.4%。
外经外贸克服种种困难,收购总值实现3.30亿元,扭转了年初出口“滑坡”的局面;
利用外资新签合同9项, 金额840万美元,比1988年增长5%。全年总的物价水平呈逐
月回落态势,物价上涨得到有效控制。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技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一是科技管理体系。地区调整充实
了地、县科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地县、乡、村四级农科网,多数县市选聘了科技
副县市长,乡镇配齐了科技助理,村设了科技副主任或村农民技术员;二是技术推广
服务体系。县市建立了农业技术开发推广中心,乡镇建立了农业技术开发推广中心,
乡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 全区建科技示范乡镇82个、科技示范村873个,评聘农民
技术员1.8万人,科技示范户3万户,建专业技术研究会600多个,民办科研机构19个;
三是培训体系。 全区建星火计划培训基地43处,农民夜校4076所,培训网点229个。
29处大企业建立厂办科研机构,中型企业总工程师技术员负责制正由点到面逐步推行,
小型企业科技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到1989年底,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2.8万
人, 是1978年的6倍。用“大科技”促进大农业发展,科技兴农取得较大突破。1989
年共承担省地十大农业科技开发项目田488.75万亩,占全区总耕地的44%,开发区增
产粮食36.35万吨,占全区总增产的63.5%;增产棉花1.62万吨,增产瓜菜1.48万吨,
年增经济效益3.7亿元。其中20万亩吨粮田以及带动的100万亩开发田平均单产分别为
1043.26公斤和821公斤。18万亩夏玉米以及带动的1.50万亩高产技术开发田平均单产
为58.72公斤和442.2公斤,比开发前增长94.3%和56.5%。10万亩棉花开发田亩产皮
棉由76公斤提高到103.8公斤, 70万亩带动田由原来的72.5公斤提高到84.8公斤。林
牧副渔乡镇工业开发都有较大发展。科技兴工迈出新的步伐。全年共完成科研项目99
项,开发系列产品60多个,新增产值6929万元,利税1553万元。据测算,全区每年新
增工业产值、利税30%以上是靠科技进步实现的。十年改革,科技成绩斐然,围绕工
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课题,共取得各级、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964项,其中获
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省部级奖62项,地区级奖793项。
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
方向放在首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在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动乱、
暴乱期间,各级领导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区大中专院校基本稳定,中小学
教学秩序良好,对稳定全局做出了贡献,受到省里的表扬。在1988年基本完成普及小
学教育任务的基础上,从1989年9月1日起,全区实施了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1989年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20692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47.3%;普通高校在校生
4150人, 比1978年增长11倍;全区有8万多名职工补习了文化技术,97万青壮年农民
接受了各种类型的文化技术教育,28万人参加了技术培训,扫除文盲46万人,函授、
广播电视、自学考试、业校、进修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发展健康。全区在完成农村
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的基础上,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了公办学校校舍改造,全区共集
资4528万元,新建楼房28幢,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新建平房8827平方米。投资914
万元,添置了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和电教设备,中小学建设开始走向标准
化。1977年以来,全区共培养高中毕业生20万人,初中毕业生82万人,为高等院校输
送新生16807人,为中专学校输送新生32138人,并为各条战线输送了一大批“五大”
毕业生。
文化事业。1989年地区先后组织了农民歌手选拔赛,国庆40周年美术、书法、摄
影作品展,文艺调演和文学创作评奖活动,活跃了全区文化生活。年画《光荣人家喜
事多》获全国年画二等奖,戏剧《吕家大院》获六省市《田汉戏剧奖》二等奖;在六
月份山东省少年儿童唱好歌录音比赛中, 演唱、 辅导获1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
1989年地区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广泛开展了学雷锋、
学赖宁活动和“扫黄”除“六害”活动,发扬了社会主义正气,遏制了社会丑恶现象
的蔓延。
卫生、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据统计,乡镇卫生院划归乡镇政府管理以后,全区
乡镇政府向卫生院投资达350万元;全区基本达到无鼠害标准;建乡镇防保站205处,
传染病发病人数比1988年下降19.89%;209个乡镇推行了儿童计划免疫;地区建立了
中医培训班,成立了中医学会;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监督队伍1959人,卫生执法监督网
络基本形成。1989年各项体育协会发展到60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有90多万人;在
全省12项体育比赛活动中, 共获金牌7枚;银铜牌各17枚。在全国第二届青运会上获
银牌2枚。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年末全区职工人数38万,工资总额6.1亿元。全区农
民人均纯收入589元,比1988年增长10%。
夏粮取得好收成 9县市受国务院表彰
德州地区1989年小麦生产在前期干旱、后期连续两次遭受严重风雹袭击的情况下,
获得大丰收。全区525.19万亩小麦,平均单产323公斤,总产169.7万吨,单产、总产
分别比1988年增加53公斤和32.8万吨,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6年增长22.8%和5.6%,
全区13个县市全部增产, 平原、陵县、德州市和禹城4县市单产超过350公斤,有6个
县总产比历史最高水平增长10%以上, 全区9县市受国务院表彰。武城县老城镇全镇
小麦平均单产450公斤, 平原县城关镇小宫道一村民5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64公斤。
在夏粮收购中,广大农民顾全大局,踊跃交售爱国粮,一季完成全年征购任务,以实
际行动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德州地区夏粮生产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大规模科技开发。
5年多来, 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40多所大
专院校、 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聘请100多位专家、教授讲课,承担中央、省下达的
开发项目38个。1989年列入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计划的242.65万亩中低产麦田,亩产
达166.2公斤, 总产达80.66万吨,比开发前的1988年增产64.1公斤和15.56万吨,增
长23.9%,新增产值1.73亿元。二是抓增产关键措施。第一,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
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开发利用有机肥,努力培肥地力。第二,
优化种植基础。改播种过早、过晚为适期播种;改混杂品种为优良品种;改浅耕为深
耕;改播量过大为适量精播;改耧播为机播;坚持足墒播种和重施底肥。第三,加大
增产管理措施。抓早春划锄镇压提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巧追起身拔节肥;浇好关
键水;适期防治病虫害。三是狠抓科技到户工作。组建科技承包集团,建立健全地、
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保证了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各行
各业向农业倾斜,全方位为农民服务,全区出现合力兴农的新局面。
农业技术承包出现五种形式
1989年,德州地区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绩,农业技术承包集团应运
而生。据统计,全区承包集团发展到101个,承包种植面积4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
%,同时还承包了一部分水产养殖、畜禽防疫和大型农机具维修。参与承包的国家、
省高等院校、 科研单位的中高级科技人员450人,本地科技人员1370人,农民技术员
6915人。集团承包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科物政”三结合承包集团。由行政领导牵
头,以本地科技人员为主体,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后盾,物资、金融部门作保障,
内外协同作战,上下共担风险。二是“母子”承包集团。以县市为单位成立总承包集
团,尔后采取公开招标,自愿结合成立数个分团。三是单项技术承包。承包主体承担
一个生产项目的技术服务或承包其一环节的技术服务。四是协作攻关型承包集团。由
内外科技人员合作,承包一个项目,解决一道难题。五是追踪配套服务承包集团。科
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带技术、资金、设备为对方提供服务,从产前一直追
踪服务到产后。以“科物政”三结合为主要形式的集团承包,把技术指导、物资供应、
组织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的承包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
和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
发展。1989年德州地区农业产值实现32.57亿元,比1988年增长6.5%,农村经济开始
打破徘徊局面,出现新的转机。
(王文龙)

德州市中共市委书记 蔚立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兴浩
市长 周金铭
市政协主席 赵恒祯
1989年,德州市辖7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312.5平方公里,耕地18 万亩。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 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5.03亿元,比1988年增长16%,其中
工业产值14.26亿元,增长16.7%;农业产值7676万元,增长4.5%。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6.52亿元, 增长5.4%。外贸出口总值1.17亿元,增长22.3%。城乡人民储蓄余额
5.13亿元。增长18.5%。
全市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1989年,德州市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闯过亿元大关,达到10342. 6万
元, 占计划的105%,比1988年增长21.5%。全市财政连续三年收支平衡,抵补了历
年滚存赤字,走上了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财政工作事关全局,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年初制定了实现亿元市的财政
收入目标,建立了领导保证体系。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方法,把总体目标分解
落实到各主管局和经济部门,并做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体
系,与干部晋级奖励、年度奖金挂起钩来。市政府结合治理整顿,加强了财政监督。
认真开展财务税收大检查,按照政策,处理各种违纪问题,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努力压缩行政经费,继续坚持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包干、超支不
补、节支留用”。严格按预算办事,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不乱开增支口子。财政部
门发挥理财用财职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切实加强了财务管理。税
务部门充实征管力量,积极开展“六清理”和“清五户”、“查五站”,堵塞收入中
的跑、冒、滴、漏。银行、审计、工商、企业主管部门及公、检、法、新闻等单位,
与财税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确保了全市财政收入目标的完成。
财政收入的增加,保证了生产建设所需开支,对于支援农业,繁荣经济,维护安
定团结,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各项事业,改变城市面貌起了重要作用。市政府在执行
紧缩的财政政策同时,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坚持了一个倾斜、一个重点、一个保证。
即:在保证正常经费开支的基础上,向农业倾斜,全年向农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3.8%;
把教育工作当做重点, 投资增长了1.9倍,新建一处中学,两处小学;保证城市建设
方面的支出,共投资1853.8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了一批城市基础骨干建设项
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段凤录 魏皎然)
乐陵市中共市委书记 郭连祥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广森
市长 金清云
市政协主席 高洪敬
1989年,乐陵市辖4镇22乡,56.3万人口。总面积1116.8平方公里,耕地99.48万
亩。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全市工农业总产值6.7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2.56亿
元, 工业总产值4.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9.4%、6.6%和24.3%;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27754万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6元。
乐陵金丝小枣生产
1989年,乐陵市人大常委会批准,9月1日为乐陵金丝小枣节。乐陵市举办了首届
乐陵金丝小枣节采访旅游活动。
乐陵市是著名的金丝小枣故乡。乐陵金丝小枣驰名中外,它始于商周,兴于魏晋,
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到1989年,全市枣树已发展到780 万株,干枣总
产达112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国红枣出口基地。
在发展枣树,提高产量上,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制订了枣
树发展规划,全市计划发展枣树1000万株,到本世纪末,小枣产量达到5000万公斤。
各乡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发展枣树的优惠政策。二是建立健全了科技推
广体系和技术队伍。市林业局由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枣树技术推广站、林木病虫
防治站、枣树园艺场、枣苗圃等一整套从事小枣生产的科研、推广机构,各乡镇都建
立了林业技术站。全市上下形成了一整套乐陵金丝小枣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三是建
立金丝小枣优质高产基地。在朱集、城关、双庙赵、大徐、三堂、胡家6个乡镇的128
个自然村,建立10万亩乐陵金丝小枣区,全部实行枣粮间作,推广丰产栽培技术,进
一步提高乐陵金丝小枣的质量和产量。在张桥乡建立1 万亩无核金丝小枣区,植枣苗
7.4万亩, 全部嫁接成无核金丝小枣,建立起了无核金丝小枣基地。四是发展小枣深
层加工,使小枣不断增产增值。截至1989年底,各种枣制品加工厂点已发展到42处,
加工能力为原枣的40%。被誉为“蜜酒皇后”的“中华密酒”,已获世界发明铜牌奖,
被编入《世界名牌》系列丛书,销往苏、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枣制品有枣罐头、熏
枣、蜜枣、乌枣、枣浸膏、枣汁、枣酱等17个品种,枣酱、枣汁、枣浸膏已打入国际
市场,畅销日本、泰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地。通过深层加工,乐陵金
丝小枣可增值4800万元。
(王春邦 王吉玉)
陵县中共县委书记 周庆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傅长君
县长 李华亭
县政协主席 张金玉
1989年, 陵县辖6镇18乡, 12.6万户, 人口56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总面积
14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198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0.01亿元,比1988年增
长17.4%, 其中农业总产值4.26亿元,比1988年增长7%,工业总产值5.75亿元,比
上年增长26%。县属工业产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所得623元,比
上年增加53元。人口自然增长率7.93‰。全县粮食总产38.1万吨,比上年增长15%,
棉花总产3.73万吨。 夏粮单产350公斤以上,跨入全国夏粮高产达标县行列,受到国
务院表彰。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粮食高产先进单位”和“棉花贡献先进单位”。
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1989年,陵县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困难、原材料涨价、市场销售疲软的情况下,实
现产值3.32亿元,比1988年增长47.9%。全县共实现利税1629万元,比1988年增长了
14%。
一、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1987年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
断深入,每年全县有0.5-0.75万吨棉花需要自己消化,约有5万吨棉饼、10 万吨粮食、
25万吨秸杆、 2.8万吨鲜果,可以通过深层加工,转化、增值,县委、县政府经考察
后认为,陵县经济必须由原料型经济向加工型经济转变。1989年,全县共考察、论证、
建设了加工项目12个, 均取得了较好效益。于集乡谭庄玉米淀粉厂,投资150万元,
年生产能力300吨, 年产值可达到100万元,产品增值率在120%以上;邓集乡投资60
万元,新上了一座棉杆纤维板厂,年产值实现70万元,利税15万元,为了实现原料的
配套增值并形成系列化生产,县里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一座3 万锭和三座5000锭的纱
厂, 以此为龙头, 大力发展了棉纺织加工业。现在织布机1050台,年生产能力达到
4500万米,实现产值7600万元,利税755万元。同时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市场行情,
增上了染织厂、服装厂,使全县棉花加工形成了纺纱、织布、漂染、服装一条龙。全
县共有造纸厂4家, 原来都是单一出售产品,1989年,县里又先后建立了与造纸相配
套的印刷、装订、纸箱等企业,并安置城镇待业青年4231人。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中,陵县还注重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品档次。1989年全县2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认
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大力进行产品调整和技术更新,改造,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丁庄罐头厂的扒鸡罐头被评为部优产品。 1989年, 全县共调整产品12种,增加产值
230万元,利税105万元。
二、把地毯加工作为调整产品结构的重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989年,
陵县利用地毯加工在本县有20多年生产历史的优势,大力发展创汇产品。县地毯厂选
派了80多名技术员到基层现场指导,同时还组织了技术巡回指导小组,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1989年共培训1500人,促进了工人技术的提高。为加工点较集中的乡村设立
了原料库,并实行送料上门。县里还实事求是地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以
县委文件下发。1989年地毯加工点由1988年的58处,发展到174处,织机达到1500台,
产量达到2.5万平方米,实现产值670万元,利税16万元,创汇170万元。
三、积极发展来料加工项目。在抓住时机,上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小
项目的同时,采取了“借水行舟”的办法,狠抓了来料加工项目,与城市大企业配套
的项目。既缓解了资金和原材料紧张的状况,也引进了部分先进设备和技术,壮大了
自己。
四、狠抓产品销售。加强了供销队伍建设,1989年供销人员由年初的350 人增加
到580人。 落实了销售责任制,实行了工资与销售额直接挂钩,按比例提成的办法,
并加强了产品售后服务,有力地促进了产品销售。神头乡毛巾厂,安排6 名推销人员
常年到农村售货,全年销售额近30多万元。
(炳文 宝敏 长平)
宁津县中共县委书记 胡玉兴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魏玉珂
县长 陈兴和
县政协主席 王坤玉
1989年, 宁津县辖5镇20乡,总面积8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89万亩。比上年
减少0.46万亩。 全县人口42.67万。工农业总产值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
中, 农业总产值2.21亿元, 比上年增长1.1%; 工业总产值6.07亿元,比上年增长
28.6%。 财政收入1438万元,比上年增长21%。国营和集体固定资产投资579万元,
比上年下降77%。职工平均工资1386元。城乡储蓄2.86亿元,比上年增加7600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3亿元,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3098.5万元,比上
年增长23.8%,县城建成30米宽、5公里长南环路和千瓦电视转播台。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1989年,宁津县在治理整顿中,正确处理困难与机遇、调整与发展,速度与效益
的关系,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基础地位,战胜了70年来最严重的伏旱,农村经济在治理
整顿中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粮食总产23.1万吨, 比上年增长19.7%;棉花总产1.9万吨。生猪存栏7.92万头,比
上年增长14.8%,羊存栏13.13万只,比上年增长23.9%,农民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
人均所得570元,比上年增加46元;人均住房面积19.4平方米。
依靠政策,稳定人心。1989年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后,针对部分干部群众
担心政策要变的思想疑虑,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工作会议,重申“五不变一不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以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方针、发展“三多一少”的市场体系、搞活流通的方向不变,已经
下放的权利除中央明令收回的外不再上收)。同时,注意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出关于
发展粮食、棉花、畜牧业、林果业、乡镇企业、保护士地资源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县、乡镇、村,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
业技术推广网络。全县培养农民技术员2000多人,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55万亩,
生产粮食良种280万公斤,棉花良种100万公斤,还及时引进新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全
县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良种化。 玉米平均单产达到402公斤,出现了三个亩产过千
斤的乡。同时,狠抓了立体种植,1989年,全县间作套种面积达到50万亩,占总耕地
面积的62%。
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发展后劲。1989年,全县完成了几项重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李家岸引水干渠接长工程,全长10.85公里;赖向安干沟清淤工程,全长13. 7公里;
还完成了谢东大型扬水站底槽工程。全县耕地平均每亩施用化肥65公斤。农业机械总
动力达到32.26万千瓦, 比上年增加2.26万千瓦;机耕面积达40万亩,小麦机播达30
万亩,机收12.2万亩,均创造了责任制以来的最好水平。
强化领导,搞好服务。县、乡领导干部坚持包乡包村,县直部门和乡村接对子,
建立联络点。1989年秋种期间,全县组织了千名干部和群众一道组织生产。宁津县化
肥、柴油、农药等生产资料缺口较大,县、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联系货源,有效地
缓解了供求矛盾;为解决能源困难,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多次到省内外联系,采取
以煤换电的措施,增加了用电量;县里还及时协调、调度、筹集、拆借资金,基本上
保证了生产经营和农副产品收购所需资金。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理顺各方面关系,解
决生产中的矛盾,帮助基层克服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盖魁杰)
庆云县中共县委书记 尹吉恒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树松
县长 张汉东
县政协主席 贾国治
1989年,庆云县辖2镇14乡,总面积496.9平方公里,耕地44.7万亩,人口 27.01
万人, 比上年增加4422人。 全县财政收入664.6万元, 增长32.2%。工农业总产值
3.65亿元, 比上年增长29.3%,职工平均工资1306元,农民人均收入504元,城乡储
蓄余额797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385万元,外贸交货值795万元。
工业和乡镇企业稳定发展
1989年,庆云县工交生产各方面的困难和矛盾十分突出。能源和原材料紧缺尤其
是资金始终紧缺,各种增支因素有新的增加,下半年市场形势急转直下,不少产品滞
销。一些原来生产经营比较好的企业也处于很困难境地。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为了
制止企业生产滑坡,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庆云县采取了以下措施:
1、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对重点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全县确定18 个重点骨干
企业(其中县直11个, 乡镇7个),对这些企业在供电方面为其调整了五条专线,达
到了紧中不停,满足了生产需要。在石油供应方面除计划供应外,通过协作关系自己
解决汽油柴油2500吨,40%以上供应了工业生产。在原煤供应方面,除计划内的以外,
自己联系煤炭5000多吨,上级分配给企业的物资原材料,如数分配给企业。全县18个
重点调整企业, 1989年累计完成产值8231.6万元,比上年增长4%,实现利税1029.5
万元,增长11%。
2、 调整信贷结构,分渠道筹措资金,千方百计缓解资金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是工业生产中第一位的问题。据调查分析,全县资金缺口在3000万元以上。为了把有
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在信贷调整中坚持把立足点放在内部挖潜上,千方百计缓解企业
资金困难。为此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调整信贷结构,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的意见”,提
出了六条措施: (1)狠抓清仓利库,对库存商品盘点清理,调剂多余,处理积压。
(2)催收欠款,确属不好收的采取以法收贷。(3)采取内筹外引,职工集资,以资
带劳,承包抵押等形式筹集资金。(4)专业银行代理企业发行债券。(5)扩大储蓄
业务,开展为储户服务活动,大力吸收存款。(6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以上措
施共解决资金约1000万元。
3、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本县资源优势,
面向国内外市场,生产出口羊肉卷、自行车内胎、医用脱脂棉、化工染料、绒面革、
双玻璃丝线、锦纶袜、玻璃钢摩托车尾箱、节能风机等20余种新产品,有的产品填补
了省、地空白。这些产品已批量生产投放国内外市场,有的与大工业配套。
4、 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升级规划
和目标,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并积极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量本利分析
等现代管理方式,收到了显著效果。1989年,有两种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有两项
现代化管理方法获地区优秀奖,有两个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由于执行政策坚决,措施得力,1989年,庆云县工业生产克服困难,控制了滑坡,
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县办工业完成产值7187万元,比上年增长2.8%;乡村工业完
成产值18268万元, 增长59.2%,实现利税675万元,增长6.6%。全县统计的15种重
点产品都较好地完成了计划,机制纸、棉纱、棉布、建材产品、支农产品增幅较大,
其中机制纸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棉纱、棉布比去年增长30%以上。
(庆云县人民政府)
临邑县中共县委书记 厚富勇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俊奎
县长 解华
县政协主席 吴传香
1989年, 临邑县辖20个乡镇, 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 耕地86.4万亩, 人口
45.52万。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农业总产值2.32亿元,
增长3.4%; 粮食总产25.45万吨,增长12.9%;棉花总产1.8万吨;财政收入1748.7
万元, 增长4.99%;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4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9元;年末城乡居
民储蓄余额1.5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530 万元。加
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管理体制
临邑县认真抓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增强了基层活力,促
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加强了村民委员会建设。全县有983个自然村,共建村民委员会808个。各村委会
建立了村民代表制度,完善了村规民约,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村委会的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服务作用得到了发挥。1989年,对村级班子普遍进行了思
想、作风和组织整顿,改造了涣散班子,并开展了农村支部“达标升级”活动,提高
了村干部的素质,基本消灭了三类班子,促进了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直部门简政放权,进一步健全乡镇政府职能。按照“宜统则统,宜放则放”的
原则,将设在乡镇的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水利站、农机管理站、文化站、计划
生育站、广播站、卫生院、教育组等10个单位下放给乡镇领导和管理,共下放干部、
职工3972人, 下放固定资产537万元。同时,各乡镇建立了财政所,实行了“定收定
支、收支挂钩、超收全留、欠收自补”的财政体制,给乡镇以更多的经济自主权。简
政放权, 理顺了条块关系, 使乡镇政府真正成为一级政权实体,在辖区内充分行使
“人、财、物”三权,保证了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乡镇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
的发展。 近两年,乡镇兴办各种服务实体185个,加强了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
社会化服务; 投资600万元进行校改,农村中小学校全部达到了“六配套”的标准;
投资240万元,用于发展卫生事业,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89年乡镇企业产值达到5.44亿元。
理顺党政关系,强化乡镇政府的管理功能。党政分工明确,党委对政府工作支持
不包揽,对政府的方针政策把关不包办,集中精力抓好党务工作。各乡镇改变了党委、
政府一揽子会议的做法,分别建立党委会议和乡镇长办公会议制度。乡镇政府在不增
加层次,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普遍建立了“三委一办”,即经委、农委、文委和政
府办公室,各委办主任由正、副乡镇长兼任,加大了乡镇长的权力和工作责任,解决
了乡镇政府的依赖思想。
乡镇政权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会议一年两
次。在乡镇设立了人大代表主席团,配齐了主任、办事员,具体负责人代会闭会期间
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了乡镇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了责任书,乡镇工作开展得
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邓荣良)
齐河县中共县委书记 官延水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化武
县长 王玉岱
县政协主席 张玉贵
1989年,齐河县辖5镇、19乡,63.6万人。土地面积1554.49 平方公里,耕地125
万亩。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工业总产值 4.96亿
元。 乡镇企业产值达到3.25亿元, 比上年增长40.8%。农业获得大丰收,棉花总产
3.25万吨, 粮食总产39.5万吨,其中,夏粮21.45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0.1%,
受到国务院表彰。财政收入23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12元,城乡储蓄余额2.01亿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9亿元。
建立健全四级农科网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科网出现了“上下脱节,中间闭塞,网破、线
断、人散”的局面,很多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应用,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齐
河县委、县政府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三条措施,建立健全了县、乡(镇)、管区、村
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1)四级都建立了农技领导或推广组织;(2)县政府
聘请了科技副县长,各乡镇政府聘请了科技副乡镇长,管区增设科技网长,村委会配
科技副主任,全县农科网组织共聘请、配备科技干部1300多人;(3 )制定了《农业
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条例》,规定了各级农技组织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确了奖罚办法。
农科网建立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县共印发科学技术“明白纸”2万多份,举办
各种培训班124次,参加人员1.5万多人(次)。广大科技人员不仅建立试验、示范田,
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还深入农田,接受农民咨询,现场指导,推广新技术。一年来,
重点推广了棉花、花生地膜覆盖,棉花套种两熟,薄地培肥等10多种应用技术;繁育、
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5000多吨,棉花、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良种化。
全县重点抓了农业综合开发,各10万亩的小麦、玉米、棉花综合技术开发,平均亩产
分别达到了369.1、 414.6、73.4公斤,都超过了计划指标。承担的省5万亩棉花高产
开发, 平均亩产95.2公斤,有3.42万亩达到108.1公斤。综合开发推动了整个农业生
产的发展。 棉花总产比上年增长5.5%,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13.2%,超过历史最高
水平9.2%。
(董庆新)
禹域县中共县委书记 李宝贵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德昌
县长 赵志禄
县政协主席 李朝荣
1989年,禹城县辖19个乡镇,47.02万人口,总面积990平方公里,耕地80. 38万
亩。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财政收入2251万元,增长24.2
%;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7亿元, 增长1.9%;出口商品收购总值4408 万元,增长
8.3%;农民人均纯收入743元,增长12.7%;城乡储蓄余额1.68亿元,增长27.3%。
科学治水10年丰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禹城县注意水利建设,坚持科学治水,农业生产在连
续10年大旱的情况下实现了年年丰收。198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93亿元,粮食
总产量达到31.75万吨,棉花2.24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2.6倍、1.2倍和9.6倍,成
为国务院表彰的“双达标县”。
禹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了易旱、易涝、易碱的
局面,水成了制约全县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必
须在水上作文章,做到科学治水。10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了禹城实验区治理
旱、涝、碱的成功经验,在科学治水上狠下功夫,并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
处理旱涝碱的关系。做到“三害”兼治,不偏重任何一方,实行旱涝碱综合治理。二
是正确处理地上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在充分提取地下水,严格控制地下水位的同时,
合理引用黄河水,实行拦河建闸,合理调控,灌溉期间掌握多引快引,速灌速排,做
到灌而不碱。三是正确处理治水与改土的关系。通过深翻整平,增施有机肥和改革耕
作制度,提高治水效果,加快了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四是正确处理建、管、用的关系。
做到在建好的同时,管好、用好,使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改革10年间,禹城县在
治水方面每年都组织10万名以上劳力上阵,先后开挖疏浚支河道26条,维修、续建拦
河闸25座,建成引黄分干渠道4条,配套渠系104条,开挖清淤农田干支斗沟1768条,
维修配套农田建筑物2607座,打机井3603眼。在全县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排灌
系统,不仅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而且还有效地阻止了各类盐碱的发生。到1989年,
全县保浇面积达到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8%,除涝面积达到68万亩,各类盐碱地由
原来的35万亩减少到2万亩。
禹城县通过依靠科学治水,夺取农业连续10年丰收的做法,得到中央、省领导的
高度评价。 1988年6月,李鹏总理、陈俊生国务委员等领导专程到禹城视察指导工作
时,认为禹城的做法为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创出了一条路子。1989年省政府命名禹城
县为农业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
鲁西北第一所成人中专
经省教育厅批准,1989年禹城县建立了鲁西北地区第一所成人中专——禹城县成
人中等专业学校。 这个前身是县农民技术学校的成人中专, 占地102亩, 建筑面积
6800平方米, 教学仪器近千件,其中有美籍华人赠送的高倍显微镜3台。现有教职工
74人,设有农学、林果、畜牧兽医、经管、电力、热动6个专业,学制3年。目前共有
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8名。
该校办学形式采取联办与自办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教学与实习相结合,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为全县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为办学目的。为使学生能将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直接为社会服务,学校办起了兽医
门诊、养鸡场、面粉加工厂、胆红素厂、食用菌厂,为农学、林果专业开辟实习基地
近30亩。该校成立以来,已先后举办“果树冬剪、夏剪、疏花”培训班10期,“蘑菇、
猴头、银耳、木耳栽培”学习班6期,共培训学员772名。义务为农民咨询2000多人次,
印发“春季鸡瘟预防措施”、“怎样养蛋鸡、肉食鸡”、“苹果树修剪”、“合理使
用化肥”等常用知识6000余份,帮助果农修剪果树600余亩2万多棵,治疗牲畜1.92万
例,治愈率达95%;为当地农民繁育玉米良种1万多公斤,培育抗碱砧木“八棱海棠”、
耐碱“香椿”2万多棵。
(刘金河 邵长民 秦士刚)
平原县中共县委书记 王克功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县长 刘奉昌
县政协主席 李令阁
1989年, 平原县辖19个乡镇, 总人口43.35万人, 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耕地
84.55万亩。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比1988年增加1.03亿元,增长23%,其中工
业总产值4.6亿元, 农业总产值2.9亿元。 粮田面积39.89万亩,总产34.03万吨,比
1988年增加6.7万吨; 棉田面积39万亩,总产2.88万吨,由于调减面积8.48万亩,总
产比1988年减少1910吨。农民人均收入667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6亿元,社会商品
零售额2.76亿元。
搞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 促进粮棉高产
近两年来,平原县以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为龙头,全面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把科
技兴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目前,列入省1988年开发计划的八个项目已全部建
成, 完成投资规模350万元, 占预算总投资的120%, 获得直接经济效益500万元;
1989年的开发项目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自力更生筹措资金,九个项目已有六个进
入扫尾阶段,其余三个正在抓紧实施,完成投资规模345万元,占预算总投资的80%。
两年共改造治理中低产田5万多亩,开发利用荒碱地1万多亩,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0
万多亩,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果。
以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为龙头的农业综合开发, 促进了全县粮棉产量的提高。
1989年在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全县粮食单产、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24.5%,
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小麦单产达到374公斤,受到国务院表彰;夏玉米单产成为
全国第一个过500公斤的县,达到515公斤;同时还出现了9个吨粮乡镇。全县 39万亩
棉田,单产达到74公斤,总产实现2.88万吨,人均贡献皮棉69公斤,粮棉单产和人均
贡献皮棉均受到省政府表彰。
1989年,平原县在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工作中,重视吸收本县前几年高产栽培技
术开发的成果。小麦开发推广了小麦专家余松烈教授提出的“两个坚持,八个改革”
的精播高产配套技术,20万亩小麦中低产开发田,经专家测产验收,由开发前的平均
单产305公斤,增加到375公斤,增产23%。玉米开发推广应用了“四项改革,两个及
时” 的配套技术,10万亩中低产开发田,由开发前的平均单产400 公斤增加到505公
斤,增产26%。棉花开发推广应用了“深、集、造、早、追、浇、控、治”高产栽培
八字诀,重视优质抗病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10万亩棉花中低产开发,经验收,由开
发前的平均单产皮棉52.5公斤,增加到67.5公斤,增产28%。
农田基本建设以改造和治理中低产田和荒碱地为重点,把长远目标和近期效益结
合起来,为进一步搞好开发奠定基础。1989年,全县开发区投入水利用工2256.6万个,
投资1216万元,完成立方694.6万立方米,引用黄河水3亿多立方米。加强领导,具体
搞好全县各项开发和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所有开发项目,都分别建立了领导小组和
技术小组,实行省、地、县相结合,领导部门、科研机构和有关单位相结合,专家教
授、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领导体系和技术
网络。在开发过程中,把技术指导、物资供应、行政措施结合起来,保证了各项技术
措施的落实。
(杨东岱)
夏津县中共县委书记 王同福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傅增义※ 孙洪甫
县长 王有相
县政协主席 吕广森
1989年, 夏津县辖15个乡,5个镇,45.37万人,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耕地83
万亩。全县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7亿元,比1988年增长19.2%,其中工业总产值4.26
亿元,增长1.84%,农业在大旱之年获得好收成,粮食总产达13.5万吨,其中夏粮增
长幅度居德州地区第一位,居全省第十五位。棉花总产达2.92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
定购任务。 实现财政收入1509万元,比1988年减少30.51%;职工人均收入1462元,
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390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004万元,比1988年增长9.6%,
城乡贸易总额6373万元,比1988年减少5%;城乡居民储蓄总额1.80亿元。
建立万亩改碱样板田 推动全县盐碱地改良
综合治理盐碱涝洼地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重点工程。夏津县有涝洼盐碱地21
万亩,为了探索治理改造盐碱地的新途径,推动全县盐碱地改良,1988年,县委、县
政府组织改碱指挥部在新盛店改碱实验区内建立了高标准万亩改碱样板田。样板田涉
及10个村庄,总面积15840亩,其中耕地13045亩。样板田内耕层浅,土壤结构差,易
板结,盐份含量高,肥力低,水肥气热不协调,严重抑制作物生长。改碱指挥部在充
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以水为先导,农、林、牧综合开发、旱涝碱薄综合治理
的规划措施。 1988年冬开始实施, 开挖灌排沟渠13条,总长度28.7公里,动用土方
54.4万立方米, 营造防护林带14条,总长度37公里,形成400 米方格田(约240亩)
54个, 建生产桥20座,节制闸3座,扬水站1座,打浅井100眼。植树34万株,灌木14
万墩。整修道路、平整土地动用土方15.6万立方米。并增施了有机肥料,推行秸杆、
棉叶还田,推广棉麦、棉豆、棉瓜间作套种、积极引进选育作物良种。因地制宜地发
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通过综合开发治理,1989年,万亩样板田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3000亩粮田混
合单产达879公斤,比1988年亩增413.5公斤,增产率88.8%,共计增产粮食124.15万
公斤; 10045亩棉田籽棉单产达209.5公斤, 比1988年亩增24.5公斤。共计增产籽棉
24.6万公斤;林草增值125.12万元。万亩样板田达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对全县盐碱地的改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李宏升 王德河)
武城县中共县委书记 李宗林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秦之堂
县长 刘富春
县政协主席 王金龙
武城县总面积748平方公里。 1989年, 有耕地64.76万亩。 全县辖15个乡镇,
34.1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09亿元,比1988年增长17.2
%,其中工业总产值5.45亿元,比1988年增长24.8%,农业总产值1.64亿元。粮食总
产13.99万吨, 比1988年增长27.2 %, 其中小麦总产和单产分别比历史最高年份的
1986年增长10.7%和11.5%,达到了农业部关于夏粮增产达标单位规定标准。棉花总
产1.79万吨,比1988年有所减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7亿元,比1988年增长4.7%。
外贸商品收购额2992万元,比1988年增长39.1%。集市贸易成交额2795万元,比1988
年增长10.8%。 财政收入1552万元,比1988年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527元,
比1988年增长3.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亿元,比1988年增长22%。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
1989年,武城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城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量
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原则,狠抓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具有供水、排水、
电力、电讯、广播、绿化、快慢车道、人行道配套齐全,标准较高的县城两条主要街
道的改造任务。建成了一处占地142亩,建筑面积达3.96 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贸易
市场, 共安排国营集体商业11家,个体工商户238家,从根本上改变了“划街为市,
公路市场”的混乱现象。打通了6条断头路和半截子街,开辟了北环城路和西环城路,
修通了南至夏津、北至河北省故城的对外交通公路。为了切实解决好县城居民吃水难,
吃水差的实际困难,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经水文地质勘探,选择水源,兴建了日供
水量1500立方米的第二水厂,大大缓解了县城民用和工业用水紧张的矛盾。1989年,
武城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城市”。
林业生产取得明显进展
1989年,武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林业生产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以绿化沟、渠、
路和三个大沙河为重点,认真搞了全县林业生产规划,并得到了省、地林业部门的肯
定,在武城县建立了平原绿化示范区。同时,针对苗木大量外购的实际情况,建立了
970亩的育苗基地。 组织了大规模的林业会战,狠抓武城万亩综合防护林体系示范区
建设和11条柏油路绿化,共绿化柏油路各种沟、渠、路300余公里,新建林网16万亩,
新建果园5000亩, 栽植各种树木130万株, 全县林木覆盖由1988年的8.4%,提高到
9.3%。在工作中,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坚持了“种得上,活得了,保得住,
长得好”的植树造林原则,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保存率。
(武城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