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抚安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4&rec=160&run=13

[优抚安置法规的制定及实施情况]为深入贯彻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退伍义务
兵安置条例》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1989年,山东省针对本省实际,制定了相应
的配套法规,使退伍义务兵和伤残军人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1989年1月13日, 省政府发布了 《山东省实施<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细则》
[鲁政发(1989) 5号文]。《细则》共分21条,它根据《条例》规定,从退伍义务
兵的安置原则,安置机构职责、安置经费来源、安置手续及各种不同情况的处理等方
面作了详细规定,为山东退伍安置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企业优化劳动组合,
城镇用人供需矛盾增大的情况下各级安置部门依据《条例》和《细则》,通过疏通渠
道、 抓点带面, 确保“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政策的落实,努力克服困雄,
1989年, 全省共接收安置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58490人, 其中城镇退伍义务兵
7920人, 农村退伍义务兵44297人,转业志愿兵6273人。在积极拓宽退伍兵安置领域
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十分重视开发使用退伍军人两用人才。据统计,1989年,全省两
用人才经济实体发展到800多个,开发使用两用人才13500多名,开发使用率达到85%,
比上年增长5%。 为解决退伍军人住房困难, 省和各级财政共拨出经费250万元,为
2072名无房或严重缺房的退伍军人修、建房6261间。使退伍军人的工作、生活都有了
保障。
1989年11月1日, 省人大颁布实施《山东省优待烈属军属和伤残军人规定》,这
部优待规定共分28条,对优抚的对象、范围、标准、形式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它作
为省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配套法规,继承了优抚工作的传统,贯彻了国家、
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体制,符合新时期的国情省情,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优抚工
作的准绳。优抚规定颁布后,省及各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规
定的实施。1989年,全省共接收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30人,二、三等革命伤残军
人1312人。优待优抚对象592376户,兑现优待款总额1.89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
元, 户均优待301.9元,比上年增加12.5元。1989年12月下旬,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补
兵退伍安置工作会议上,山东省介绍了做好伤残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经验,受到与会
人员的好评。
在制定优抚安置配套法规的同时,各级民政部门还注意加强优抚安置服务网络的
规范化建设,从而使城乡优抚安置服务网络向着组织系列化、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
化的方向发展。 2月,省民政厅发出通知,转发《荣成市石岛镇优抚安置服务网工作
办法》,要求各地参照这个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基层社会保障网络的建立和完
善工作。 6月,省民政厅组织各地市优抚科长,考察、观摩荣成市“建网”情况,学
习荣成市先进经验。 7月,省民政厅向全省推广了荣成市建立健全优抚安置服务网络
的经验,推动了全省优抚按置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据统计,1989年,全省
共建立健全乡镇优抚安置服务网络1900多个,占乡镇总数的81.6%,参加网络服务的
有100多万人。 农村乡镇优抚安置服务网连同城市上万个拥军优属服务网点,汇成了
城乡百万拥军优属服务大军,他们常年为驻军和优抚对象提供优质优惠服务,一年中,
做好事、办实事460多万件(次)。济南市天桥区有321个单位,4200多人常年参加拥
军优属联合服务网工作,在为纪念“八一”建军节举办的拥军优属优待市场上,推出
640多个服务项目,优惠售货额达18600多元。
(王复进)
[山东优抚对象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89年10月1日,山东的3名优抚对象代
表,在省民政厅优抚处处长彭几方的带领下,应邀在北京天安门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国40周年国庆观礼。他们是:“共和国卫士”刘国庚烈士的父亲、二等伤残军人
刘志荣、全国模范革命伤残军人、抗日战争时期战斗英雄魏振东、全国模范革命伤残
军人孙丰文。代表们在京期间,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乔石、
姚依林、宋平、李瑞环以及中央军委领导刘华清、洪学智的亲切接见,并一起合影留
念。
(乔贵良)
[山东省三处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89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36 处烈士纪念建筑物为第二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
物保护单位。其中有山东省的胶东革命烈士陵园(栖霞)、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孟良
崮战役烈士陵园(蒙阴)三处。
(王伟 李宣珊)
[一批新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落成]1989年,各地新建成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
物有济南“四·五”烈士纪念碑、王杰塑像、王铭章烈士纪念亭、黑铁山抗日武装起
义纪念碑和汉斯·希伯烈士塑像等五处。4月4日,济南“四·五”烈士纪念碑落成。
该纪念碑坐落在济南市青年公园,是为纪念1931个4月5日在这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中国妇女运动的先
躯郭隆真等22位烈士修建的。 纪念碑高5米,主碑的正方镌刻着国家副主席王震题写
的“宁死不屈,浩气长存”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碑的西侧镌刻着省顾委主任梁步庭
的题词“垂范后来”。主碑的背面镌刻着22位烈士的英名和主要生平事迹。4月5日,
王杰塑像在他的家乡山东省金乡县城落成。王杰(1942-1965 ),1961年参加中国人
民解放军,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战士。1965年7 月14日,在江苏省邳县
张楼公社指导民兵训练,当炸药发生意外将要爆炸的紧急时刻,临危不惧,毅然扑向
炸点,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12名在场的民兵和人武干部。4月5日,王铭章烈士纪念亭
在滕州市落成。 王铭章(1893-1938)是国民党一二二师长,著名的抗日将领。1938
年3月17 日率一二二师在滕县(今滕州市)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壮烈牺牲。8月1日,淄
博市“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落成。该碑是为纪念1937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
山东省委领导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而修建的。塔体正面的大字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
10月15日,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同志雕像揭幕仪式
在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汉斯·希伯同志是德国共产党员,1937年中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希伯同志以《太平洋学会》记者的身份,来到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
同我抗日军民同生死,共患难,报道了许多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业绩,成
为我抗日队伍中的一位“外国八路”。1941年11月30日随山东分局机关反“扫荡”中
与日军战斗时牺牲。
(王伟 李宣珊)
[全省乡镇敬老院事业的新发展]1989年,省内农村五保户的供给已从分散供养
型向分散与集中供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乡镇敬老院己从救济型转变为福利型,成为
农村五保服务中心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一、全省基本完成乡乡镇镇办起敬老院的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89年底,
全省总共投资1.87亿元, 办起乡镇敬老院2296处,共计占地1.5万亩,房屋建筑面积
107万平方米。建有敬老院的乡镇已占全省乡镇总数的94%,其中济南、枣庄、济宁、
泰安、潍坊五市全部实现一乡一院;烟台、威海、临沂、聊城、淄博五市、地90%以
上的乡镇建成了敬老院;德州、惠民、东营、菏泽、青岛五市、地的建院率也达到80
%以上。 包括村办敬老院,全省敬老院已经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8741人,入院率达到
35%。1989年省民政厅授予30个县(市、区)“敬老院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二、敬老院的管理服务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敬老院的发展,
各级领导狠抓了建立健全敬老院管理制度的工作。省先后颁布下达了《山东省农村五
保工作暂行规定》、《山东省乡镇敬老院管理规程(试行)》、《关于开展争创“文
明敬老院”活动的通知》等。各市、地、县根据本地情况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坚持了“敬老养老”的宗旨,认真贯彻“依靠集体,以养为主,民主管理,勤俭办院”
的方针,普遍落实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和院民行为规范,建立了有院民参加的院务
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理财、政务公开,建立了饮食、卫生岗位责任制和各级检查、
评比、考核制度,使在院老人的生活水平比分散供养时大有提高。各敬老院还不断加
强对入院老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争创“文明敬老院”活动,院务管理水平和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1989年全省有125 个乡镇敬老院被省民政厅、省老龄委授予“文
明敬老院”称号。
三、造就了一批献身敬老院事业的专门人才。名级党委、政府对敬老院工作人员
的选配十分重视,许多地方把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村支书,村委主任,甚至离退
休的乡镇领导聘为院长,挑选热心五保事业的优秀青年当服务员,在选拔过程中普遍
实行了招聘制,并采取了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目前,全省乡镇敬老院已配
备工作人员9573人,绝大多数人员热爱敬老事业,勤恳地为五保老人服务。1989年,
省民政厅授予85位敬老院院长和56位服务员为“优秀院长”、“优秀服务员”称号。
(周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