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4&rec=121&run=13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1989年学术工作]198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取得各类研究
成果575项。其中出版专著36部、工具书3部、资料书1部;发表论文312篇、译文35篇、
资料4份;其它155项。有的成果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如《我省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很
不协调,山东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十六位》的研究报告,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
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印的《学术动态》1989年第72期,对该文也作了详细
介绍。研究报告《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得到由北京和省内9 名专家组成的
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研究报告,在同类研究中具有较高水平,居领先
地位”。
在这些成果中还有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如《城市生态经济学》一书出版后,即
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作者分别应邀在呼和浩特市主办的“全国生态经济学讲学会”
和在承德市召开的“全国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研讨会”上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对作者进行了该书写作情况的采访,并在“社会科学导游”节目中
播放了采访录音。10月20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经
济学家刘国光为该书写的序言。《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是迄今为止的秦汉农民
战争史专著中最为详博的一部,它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中国农民
战争史研究中的新水平。
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资料编辑中心合作编纂的《八十年代世界共产党
代表大会重要文件选编》,是国内外第一部供读者了解各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研
究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问题的大型工具书。该书收集了世界各大洲62个共产党80年
代以来正式文件263件。 12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八十年代世界共产党
代表大会重要文件选编》正式出版发行仪式,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在发
行仪式上称赞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朱
良也在会上发了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发行仪
式。此外,《文化论》、《现代唯物史观纲要》、《政治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唯
物史观的创新与发展》、《人口问题论》、《方法论辞典》、《世界宪法大全(上卷)》
等专著和工具书,在本专业研究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配合现实政治斗争,还完成了一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方面的
理论研究成果。如,《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的光明之路》(论文),《中国共产党是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理直气壮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综述),《资产
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必然破产的命运》(论文),《坚持马列主义在思想政治工作
理论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论文)等。另外,院内不少同志受外单位邀请,给干部群
众宣讲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的宣传教育。
1989年,全院有20项成果获奖;《常用论说文的写作》(专著)、《社会主义改
革论》 (专著) 、《庄子导读》(专著)、《论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问题》
(论文)、《列宁论党领导管理苏维埃国家问题》(论文)、《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与发展—兼论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论文)、获得山东省第四
次(1987年7月——1988年6月)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意识论》(专著)、
《张养浩作品选》(著作)、《乡镇企业发展研究》(著作)、《论先秦儒家社会和
谐统一观》(论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论文)、《论县政管
理及改革》(论文)、《心理领导关系研究三题》(论文)、《简论新时期的山东小
说创作》 (论文) 、《中西比较诗学方法浅论》(论文)、《扁鹊、秦越人评析》
(论文)、《关于粮食问题的探讨》,分别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建立有利
于发挥国营商业主要作用的批发商业新格局》一文获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天津市商业
委员会主办的《津门杯》有奖征文一等奖;《乡镇企业发展研究》先后获第三届北方
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和1987-1988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二
等奖;《对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问题的思考》被省科协评为全省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
二等奖;《略论“科教兴鲁”的法律对策》一文,被评为全国省级政治理论刊物1988
年度优秀文章;《从农村建筑队进城看我国人口城市化的途径》一文转发在美国出版
的《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杂志上。
1989年, 由省社科院主持或为主联合召开重要学术讨论会5次,主要有“扭转山
东省种植业徘徊局面对策研讨会”、“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改革开放
与社会主义方向讨论会”等。有的讨论会无论在理论的研讨上还是对实际工作的促进
上,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1989年社科院还接待了21批30多名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来山
东有关地市和社科院进行考察和学术访问。
(社科苑)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1989)的实施情况]1989年是山东省哲学
社会科学“七五” 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第3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和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山东省社联组织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治理经济环境、整
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搞好山东省某些优长学科和基
础理论的学术研究,于1989年5月在济南召开了专家审议会议,又将32 个课题列入全
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计划。这些课题中,经济类有:山东粮食
发展问题研究、关于山东农业投入问题的研究、山东商品市场的合理规模与最佳结构
等15项;综合类有:齐鲁社会科学名星、文化环境与思想建设、政务信息理论与实践
研究、新时期人民政协基本职能问题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研究、
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等17项。
至1989年底,《宪法学词典》、《侦察思维学》、《齐鲁百年风云录》等3 个课
题已经完成, 并通过专家鉴定, 列入正式出版计划。《当代哲学热点研究》已出版
《文化论》 、《政治哲学》、《现代唯物史观纲要》等3部专著。其他各项目均在顺
利进行中。
1989年已有145个课题列入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 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计划。
并有46项按计划完成或提前完成,有83项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两项合计占课题总数
的89%。
(王晓明)
[《论邓小平思想》 ]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1989年5月
由山东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32万字。本课题由聊城师范学院张明、丁祖豪承担
并最后完成。
全书共分十三章,对邓小平关于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经济建设、政治
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建设、“一国两制”、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与科技、文学与艺术工作、群众路线与个人关系等思想,进行了系
统全面的研究和论述。
《论邓小平思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说明,“邓小平同志的思
想是我们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
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
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有许多全新的、独创的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邓小平思想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思想
是在社会主义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之后,解决了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继续
前进所碰到的新问题’。可以说,“邓小平思想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思想和
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突出地表现了邓小平思想理论
体系的主要之点。”
(王晓明)
[《〈山东省社会总财力及其运用状况研究〉研究报告》]是山东省哲学社会科
学“七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1989年通过专家鉴定。本课题由省计划委员会冯兰水
等承担并完成。
《报告》在搞清山东社会财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
题,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对社会财力管理的建议。主要研究了五
个方面的内容:
①社会财力的内涵,及其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全社会总财力的总量及
其构成;③全省社会总财力的流向与收支平衡的状况;④分析山东社会总财力的经济
效益;⑤加强对社会总财力宏观管理的措施。
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本研究成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有关数据、
资料,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社会财力
总量、分布、结构、流向及使用效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论据充分,分析透彻,
在山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本研究成果所列表格和数据,在编制山东“七五”计划时已经被采用,对中长期
计划的编制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王晓明)
[《山东区域经济研究丛书》]由省社联组织省内几十位经济理论工作者与实际
工作者编写。为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共十分册。1986年着手工作,
1989年已出版八分册。苗枫林主编,刘守璞、林江副主编。姜春云为丛书写了总序。
《丛书》已出版的八册,依出版次序为:《山东沿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主编:
胡光)、《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探索》(马传栋、董建才编著)、《山东海岛经济研
究》(主编:孙斌)、《山东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的道路》(主编:崔延森)、《山区
经济振兴的道路》 (主编: 刘荣勤)、《山东林业经济研究》(主编:许润芳)、
《山东湖区经济研究》(主编:陈光林、张梅玲)、《山东平原经济发展研究》(主
编:卢希悦)。丛书从历史沿革,发展战略地位,现状结构与布局,习俗、观念与经
济发展,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建设目标与模式等方面,对湖区、海岛、黄河三角洲、
山区、林区、平原、沿海开放城市、沿黄区域等区域经济,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论述。
(张洪琪)
[省社联学术活动]1989年,山东省社联以及所属学会和市地社联,经受住了动
乱的考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制止动乱的工作。在
4月底召开的全省学会秘书长和市、 地社联主席会议上,省社联组织与会同志学习了
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决反对动乱。这次会议,对于稳定
山东省社会科学队伍,起了一定作用。在整个动乱期间,未发生一起以社联和学会名
义上街游行、声援及其他非法活动。北京平息暴乱后,省社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中
央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以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开展
学术活动,组织研究课题,加强学会工作,促进各项建设,发挥了社会科学在稳定局
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89年,省社联加强与学会的密切联系,注重改革对学会的领导和管理,首次开
展了评选先进学会和优秀学会工作者活动。共评出21个先进学会,5 个先进市、地社
联, 142名优秀学会工作者。先进学会和市、地社联是:财政学会、法学会、经济学
会、教育学会、会计学会、鲁迅研究会、企业管理协会、审计学会、投资学会、新闻
学会、哲学学会、档案学会、价格学会、金融学会、科社学会、历史学会、青年社会
科学工作者协会、人口学会、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语言学会、青岛市
社联、潍坊市社联、淄博市社联、泰安市社联、烟台市社联。
1989年7月, 省社联与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创办了“文秘专业岗位培训函授班”。
共招收1800多名学员。
1989年,省社联主办的《山东社会科学》刊物已发行到国外。该刊发表的文章,
被全国性报刊转载、刊目72篇,占全部稿件的30%。
(李海萍)
[沿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 5月31日至6月3日,由山东省社联发起,
青海、 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山东7省区的经济学家、理论工作者和实际
工作者30余人,在青岛市联合举行。着重就沿黄经济协作带深入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沿黄经济协作带的发展目标和模式
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首先,与会同志在沿黄流域经济协作发展的优势及劣势问题上进行了讨论。大家
认为,沿黄流域的协作有许多独特优势,一是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二是黄河入海的
省份良港成群,有利于腹地的对外开放;三是黄河沿岸大中小城市密布、辐射力较强;
四是军工企业、科技力量雄厚;五是历史文化悠久,民风古朴,整个沿黄地带有联合
的愿望和共同的经济文化心理。有的同志提出,发展沿黄经济协作必须注意到各省、
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省区间经济级差较大,市场发育不均衡,财政“分灶吃饭”,地
区自我保护意识,“黄河文化”所固有的自我封闭意识等,制约着相互开放和协作。
这些都应给予充分重视,并设法变不利为有利。
与会同志就加强沿黄经济协作带发展战略研究进行了研讨,大家从全局的高度对
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快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等问题作了充分论证。
与会者还对沿黄经济协作带发展的层次问题提出模式思考。认为只有在生产高度社会
化、商品化、现代化,流通实现多渠道化、有序化、开放化,东西部差距逐渐缩小的
基础上,才可能建立沿黄省、区经济协作带共同市场。
此次讨论会得到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会议纪要在《人民日报》、
《理论信息报》、《经济决策报》、《大众日报》等报刊发表。
(李海萍)
[纪念建国四十周年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省社联组织召开
座谈会,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的实践历程和伟大成就,畅谈建国40年来特别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10年来山东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状况和正反经验,探讨春夏之交政治
风波后向社会科学提出的重大课题。
与会者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的结合上进行分析,中国只能走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对民主革
命胜利之后,中国是不是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的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认为中国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有其深刻的经济基础的。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
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实践而作出的唯一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与会同志侧重从经济学角度,
用中国社会主义40年发展的历史事实给予回顾与论证。在社会生产力方面、社会经济
基础或经济制度方面和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用历史的对比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
展中国。针对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与会同志指出,要科学
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事实,历史地、全面地对两种社会制
度加以比较。与会者对社会科学事业在社会主义时代得到迅速发展作了充分的论述。
不少大半生从事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专家,回顾了40年的社会科学事业
的发展,特别列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与会同志还就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社会主义的诋毁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一致认为,
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是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重要特点。自由化思潮是与帝
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相呼应的。从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转变为两手兼施
的肯尼迪主义、尼克松主义,国外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与渗透,乃至
改变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企图。毋庸讳言,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的确与我们自身的
错误与体制上的“弊端”有关。对此,有的同志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期沿袭的旧
体制带来的,一方面是国外资本主义的渗透,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所造成
的。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绝对不能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相反,只有遵循社会
主义制度和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才能清除腐败。与会者在发言中还从不同角度
提出发展社会科学的紧迫任务。
(李海萍)
[学习江泽民同志国庆四十周年讲话理论讨论会]10月30日至31日,省社联在济
南召开有近30人参加的会议,讨论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依据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在
中国的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深刻
阐明了为什么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两个根本性问题。
《讲话》是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
论纲领。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与会同志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
放的辩证统一,是江泽民同志全篇讲话的精髓。讲话深刻分析了在改革开放问题上两
种截然不同的主张,揭示了同四项基本原则相割裂、相背离、相对立的“改革开放”
的实质。只有从总体上把握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才能正
确地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中若干具体辩证关系。与会同志对近几
年“经济私有化”、“完全市场化”、“政治多元化”、“思想自由化”等资产阶级
自由化观点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在改革中理论上出现的某种混乱进行了澄清。与会同
志认为,目前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上陷入了困境,其根本性原因就在于在改革方
向上出现了偏差和错误。在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中,我们党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的改革开放,无疑具有世界性意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大家认为,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方
向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条件是必须在理论上清醒,正如江
泽民同志国庆讲话中强调的:必须“切切实实地提高全党同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
性”。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当前重点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与会同志在发言中还系统分析了近几年来在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问题上存在着的
思想理论混乱,就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加强企业中党的领导,
需要着重从理论上说明“两心”的辩证关系;厂长的“中心”地位是指厂长对企业的
生产经营活动独立负责,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中心”作用;党委的“核心”领导
作用是指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包心鉴)
[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1989年,省社联进行了山东省第四次(1987.7
-1988.6)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共评出社科优秀成果186项。此次评奖与前
三次比较,作了以下改进:一、设立“特别贡献奖”。经评委会研究决定,授予《中
共山东党史大事记》、《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2 项科研成果为特别贡献奖。
二、从1989年开始,将过去每两年进行一次的评奖活动,改为每年进行一次。三、在
参评范围上改变过去只限学会会员参加评奖的办法,非会员亦可参评。四、增加教委
申报渠道。教委将每年评选出的社科一等奖,直接报省评委。五、对奖金数额作了适
当增加和调整。
此次评奖,共评出184项优秀成果,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 128项。
一等奖《毛泽东哲学思想纲要》(樊瑞平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历史发展、
基本原理、实践中的运用等方面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深
刻地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文字学教程》
(姜宝昌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广泛搜集了有关田野考古和文献资料,吸取了
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该著作从纷繁的千万计的合体字中归纳出一百几十个形旁,
总结出古文字构成的十五条规律。《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袁世硕著、齐鲁书社出
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娴熟而细密地运用考据方法,对蒲氏的身世、心态、创作
特点,以及版本源流和评价提出了许多新见解。
1988年,山东省委将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选拨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条件之一。省社科界37名国家及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绝大多数是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获得者。
(李海萍)
[省级学会、市地社联学术活动]1989年,省级学会和各市、地社联积极开展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纪念建国40周年为中心内容的学术活动。
对于深入清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社会科学理论界的影响,端正社会科学工作的方
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法学会召开的“法制建设四十年理论研讨会”,探讨了民主
与法制关系;哲学学会在召开的年会上,着重从认识论角度,探讨了资产阶级自由化
思潮产生的原因;党史学会召开了“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理论讨论会”;科
社学会召开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研讨会”;国际共运史学会在召开的理论研讨会
上,联系国际国内形势,深入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理论。
1989年是我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关键的一年。各学会和市、地社联着力强化了
有关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讨活动。行政管理学会围绕
农村深化改革,对全省十几个县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调查研究,写出了《县级改革的理
论与实践》一书,农业经济学会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
于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的几个问题的建议》,被印发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
加强山东省农村改革,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济南市社联召开了“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
理论研讨会”。企业文化学会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鲁文杯”企业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研究有奖征文活动。这些活动,都从不同角度对山东省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
理论探索。
(李海萍)
[莱芜改革理论研讨会]省县级经济管理研究会与省委组织部、《农民日报》社、
中共莱芜市委共同发起的“山东县级经济管理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莱芜改革理论研讨
会” ,3月28日至3月31日在莱芜市召开。省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和从事县经济管
理的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3篇。
大会对莱芜改革经验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1 )莱芜改革是经济体
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县级改革和乡镇改革同步进行的综合改革;(2 )莱芜改革
以下放权力、强化乡镇政府功能为突破口,促进了新经济机制建立;(3 )乡镇组建
服务实体, 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4)改善了市级宏观调控功能,完善了
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会议还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县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县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及其发展等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会议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
门的重视。
(李海萍)
[《孙子兵法》 国际学术讨论会]5月22日至25日,惠民县人民政府、中国军事
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在惠民县召开了第一次《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美、日、
法和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哈尔滨等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
与资料约50篇。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孙武故里与《孙子兵法》版本。《史记》记载孙武为“齐人”,但未详何地,
以后历代颇有分歧。与会者的发言,详细介绍考查了惠民县建制的历史沿革和有关于
孙氏家谱的传说,一致得出结论:孙武故里在今惠民县。关于《孙子兵法》版本,与
会论文论证了简本与传本《孙子兵法》。认为,从其篇题、次序、文字等方面的差异
论证,简本《孙子兵法》(1972年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出土)当是传本《孙子
兵法》的母本。
二、关于《孙子兵法》的基本理论。《孙子兵法》思想体系之精华,主要在于它
的战略思想,立足战争全局,把握关系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孙武认为,善用乒者,
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经
济与军事实力,使敌方无可攻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战争的主动权,孙武提出
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著名原则,亦为与会者所赞许。大家认为,孙武所提出的一
系列战略战术原则,闪耀着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三、《孙子兵法》的广泛运用与流传。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但有军
事、思想、文化方面的专家参加会议,而且有企业家、经济管理学家、体育院校学者。
与会者就《孙子兵法》中敌对双方的斗争与竞争及组织、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
发挥最大效能等理论,均结合各自的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例证。
(李海萍)
[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会] 9月24日至27日,省孔子学会在济南举行
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1989年公历9月25日) 学术讨论会。来自省内外的学者、专
家、记者、编辑等60余人,围绕“孔子、儒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议题,进行了
深入的讨论。
关于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对待2000年遗传下来的儒家文化,有的人认为文
化作为人类创造的财富是与人类共存亡的,“彻底批判”、“打倒”是不科学、不恰
当的,也是不可能的。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只能是批判地继承,或曰分析、综合、
改造、利用。持本观点者从儒学产生、发展、儒学主要思想体系等进行了探讨、论证。
关于孔学与现代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主要讨论了:(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会
者认为,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在教
育实践和理论上都做出了辉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大家对建国后,
我们在教育上走了一段忽视教育、轻视知识的弯路,认为教训十分深刻。(二)孔子
的“中庸”之道。有人认为,孔子的“中庸”作为方法论,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它是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同时又是变通的,“过犹不及”是规律。结合历史经
验教训,有人认为,“中庸”是关系事业成败、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与会者还就
孔子的“义利观”、“仁”的思想和“以身作则”主张,进行了探讨。
关于儒家文化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讨论中,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封
闭性不是儒学的主要特点,相反,儒学是较富有开放性的文化,先秦诸子,如道、墨、
名、法、阴阳等,后来都有被儒家吸收的成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框架;在近
现代,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在中国传播,从文化角度讲,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
双向选择的结果。与会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毛泽东同志是典
范,他力排各种消极影响和制约,把积极影响发挥到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
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最后,与会者还就现代文化的结构进行讨论。认为,这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
程,是高度科技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文化的综合。因此,
要有一个总体设想。
(李海萍)
[《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由淄博市社联、山东社会科学院、齐鲁石
化公司、省文物考古所、临淄区政府联合发起举办,于10月14日至18日在淄博市举行。
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北京、天津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外学者105 人参加
了会议,提供论文58篇,专著数部。
一、齐鲁文化研究比较。与会者一致认为,齐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对它研究
十分薄弱。1986年才举行第一次《管子》学术讨论会,就齐文化与齐国的兴盛关系进
行了讨论。此次会议,对齐文化与齐国政治、经济、军事、学术思想的关系,齐文化
与齐国兴哀存亡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二、齐文化与《管子》。有人认为齐文化就是“齐学”,它以管、晏、稷下学派
为代表。有人认为“齐学”有特定的含义,而齐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除学术派
别及学术思想外,还包括物质技术、制度规范和精神心态三大部分,这是“齐学”所
涵盖不了的。会上对《管子》与管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有人认为《管子》是管仲遗
著,是管仲思想;有人认为是管仲的崇拜者公孙丑所著;还有人认为,春秋以前无私
人著述,《管子》决非一人一时所作,它是管子学派集体创作。
三、齐鲁文化比较。齐文化与周围秦、楚、三晋及鲁文化的比较,特别是齐文化
与鲁文化的比较,是此次会议进行广泛探讨的课题。一种意见认为,由于齐鲁两国建
国方针不同,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互异,其形成的文化也不相同。鲁封在商奄旧地,
再加上受有典籍、宝器等特权,由于地理条件封闭,不重工商,易形成保守、封闭文
化。齐则不同,一无特权可恃,二加环境险恶,为了生存和巩固发展,形成了富有开
放性、多样性、变通性和开创性特点的文化。齐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快发展起来,成为
东方大国。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认为:①齐国强大是短暂的,客观上,齐国有用武力扩
张的条件,加上管仲等以霸道为主的思想文化指导,所以能较快发展。但从长远历史
看,儒家文化的包容性、凝聚力和生命力,是齐文化中管仲霸道思想所不能比的。②
齐鲁文化从其源头以及两国疆城毗连、世为婚姻关系看,它们又有其共同点。后期,
已基本形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四、齐鲁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究竟是齐文化还是鲁文化更有利于现代化?
一种意见认为,齐文化注重务实,如重民、重工商等思想,是传统文化中最有积极意
义的部分。另一种意见认为,管子不如孔子博大精深,后者更富有普遍意义。孔子思
想不适于短期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包容性、涵汇力会更充分显示出来。
五、《管子》研究现状和成果。历史上研究《管子》的人多为名家学者,韩非子、
贾谊、郭沫若、马非百等人的著述为学术界瞩目。此次会议上,北京物资学院赵守正
教授提交的90万字的《管子通解》(上、下册)、台湾成功大学李勉(未到会)提交
的《管子今注今释》 (上、 下册)等专著,均受到与会者欢迎。日本金谷治教授的
《管子研究》著作、谷中信一讲师的《中国、日本有关(管子)论文文献总目索引》,
也受到与会者好评。
(李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