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4&rec=115&run=13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转变职能,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根据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
济发展战略和国家海洋局关于转变职能,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决定,北海分局所辖的
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和烟台、秦皇岛、大连三个中心海洋站分别设立海洋管区,其
下属的各海洋站设立海洋监察站。并于1989年先后正式开展了海洋执法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洋管理工作,北海分局于8月22日~24 日在青岛召开了“海洋
管理年”会议。11月28日~30日在烟台召开了山东北、东部海区首次海洋管理工作会
议。山东东、北部沿海5个市(地)、13个县(市、区)、3个驻军部队和有关海洋工
程单位及管理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加强了北海分局与地方政府及有关
部门的联系,增进了互相了解,增强了海洋综合管理意识和紧迫感。为实施海洋综合
管理探索了新路、奠定了基础。
1989年,国家海洋局为理顺海洋监测工作的关系,决定撤销渤海环境监测中心站。
该站原职责任务全部移交北海分局。交接协议书于3月18日在大连签署。同时决定撤
销渤海环境污染监测网和黄海环境污染监测网,合并组建渤黄海环境污染监测网,北
海分局为该网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单位。该网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长期监测,掌握海域环
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主要污染物背景值长期变化趋势,反映海域管理效果。为评
价海域环境,执法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国家海洋局把胶州湾等海域列为海洋环境保护、实施执法管理的重点海域之一。
1989年北海分局加强了对胶州湾的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工作。从陆地污
染源到海区污染状况进行了多学科、立体、综合的调查、监测和监视。在陆上,对胶
州湾的6条入海河口和12个主要厂家排污口进行了监测。在海上,根据污染物质分布
规律,调查区划分为深水区、浅水区、港区和滩涂区。对52个测站进行了水文、气象、
化学、底质、生物等57个项目的调查,并进行了潮间带调查及5 个测流站的周日连续
观测。在空中,“中国海监”飞机专线飞行胶州湾20架次,途径胶州湾44架次,进行
航空遥感监测、监视和覆盖取证。全年共派出科技人员139名,累计工作日达4298天。
年底完成了“胶州湾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成果报告”。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科
学地、系统地显示出胶州湾污染的来源、分布状况和入海后扩散的范围等。为胶州湾
海域的综合管理及环境、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9月下旬,北海分局会同青岛港监、国家海洋局环保所在胶州湾进行了联合执法
试点。“中国海监”飞机、“中国海监”船和执法管理人员于9月21日~29 日联合行
动,进行从空中到海上的立体监视执法管理。这是一次成功而有益的尝试。北海分局
向青岛港监提供了13幅取证照片和有关调查观测资料,查处了多起船舶违章排污事件。
对这次联合执法,青岛电视台作了报道,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
效益。
1989年北海分局加强了飞机、船舶巡航监视和应急监视的计划和目标管理。全年,
船舶巡航监视137个航次,计437个船日;飞机巡航监视113架次,累计飞行250.6小时。
发现40余起不同程度的船舶、石油钻井平台违章排污事件,海洋管理部门进行了查处。
共发布巡航通报11期,专题报告8份。北海分局所属的各海洋管区共发布通报45份,
专题报告21份。同时,还重点抓了青岛市黄岛油库特大火灾和河北省黄骅县沿海水域
出现赤潮等应急监视。
1989年北海分局派出监察人员,先后对渤海10多个石油平台进行了检查。其中对
胜利石油管理局浅海公司的胜利4号平台没按要求安装油水分离器问题,责令其限期
安装;对埕北油田的A、B平台超标排放含油污水的问题,责令渤海石油公司加紧技术
攻关,达到排放标准;对中日合资的“渤海友谊”平台存在的排油监控设施没有达到
规定的要求等问题,向日中石油开发株式会社提出限期改进的决定。
由国务院批准颁布的《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于1989年3月1日起在全国实
施。北海分局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统一安排,先后走访了有关省、市及有关单位,理顺
了关系。然后各海洋管区走访了有关地、市、县及有关单位,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各
有关单位配合下,基本摸清了所辖海区海底电缆、管道铺设情况。正式审批海底管道
工程2个;参与查处了海军在蓬莱县和长岛县的两条海底通信电缆遭到严重破坏案,
并对天津渤海石油公司油田管理施工实施了管理工作。
1989年北海分局对大连湾、大窑湾、葫芦岛、秦皇岛、威海、连云港6 个倾废区
进行了调查、选划工作。特别是北海分局组织了北海监测监视中心、国家海洋局环保
所、南京水科院参加的大连湾倾废区的选划工作,在完成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应
用高频声学背散射系统和放射性示踪沙对疏浚物进行现场跟踪试验。从而使疏浚物倾
废区的选划更科学、可靠。并使之达到了国内领先。
1989年北海分局共批办普通倾废许可证86份,其倾废量为1066.31 万立方米。在
管理上,采取派船跟踪监督检查和随倾倒船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的办法。对几起无证倾
倒和违章倾倒事件,均给予了处罚。经一年来的工作,使海洋倾废的管理工作基本走
上了正轨,有效地保护了海洋环境。
1989年北海分局为贯彻计量法,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举办了学习班,并先后对所
属各单位的计量仪器、设备及其使用进行检查、监督。开展了海洋仪器产品质量的监
督检查。10月上旬对青岛海洋大学产的直读式海流计进行了监督抽查。并对有关单位
研制的直读式海流计、实验室盐度计,Ⅱ型海洋资料浮标定位仪、深海浮标气温、水
温传感器等进行了环境实验。协助上级和当地计量机构实施了标准计量的监督与管理。
7月份在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法定计量单位检查、测试中,北海分局名列第一,被评为
优秀单位。
[海洋环境监测及预报服务]1989年,北海分局按计划完成了海洋站水文气象观
测,渤黄海环境污染监测、断面监测,海洋浮标网监测和海冰、倾废区、赤潮等监测
以及近海、远洋船舶水文气象测报等工作。一年来,定时、定期通过电台、报纸、信
函、电报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海洋水文气象预报。并根据要求,向全国8 个省市的
有关部门提供中长期预报及灾害性预报。北海分局所属的烟台、秦皇岛、大连3个中
心海洋站和石臼所海洋站,1989年继续开展了小区域海洋预报服务工作。秦皇岛中心
海洋站进一步开展了北戴河浴场暑期预报服务。1989年,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下
简称预报区台)与日本长崎气象台建立了长期互换水温分析预报的业务交流。预报区
台发布的水温实况速报在《西日本海况旬报》上逐期刊载,预报区台也把长崎气象台
的逐旬水温预报提供国内有关单位。秦皇岛中心海洋站在青岛海洋环境区台的协助下,
克服各种困难,为1989年9月17 日在秦皇岛举行的第五届亚洲帆船锦标赛,作出了较
准确的预报,受到国际仲裁委员会外籍委员的称道。
[海洋调查]中国首次东南极建站与考察。由40名“极地”号船员和76名科技人
员组成的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乘“极地”号科学考察船于1988年11月20日从青岛
启程,1989年4月10日胜利返回青岛,历时142天。“极地”号考察船两次穿越狂风恶
浪的西风带,穿过了浮冰区,冲破了陆缘冰的阻挡,战胜了特大冰崩,并顶住了东南
极特有的风雪严寒,安全航行了1.79万海里,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奇迹。全体
考察队员发扬南极精神,仅用了20多天就高速度、高质量地在东南极大陆建成
1654.85平方米的“中国南极中山站”。实现了当年建站,当年越冬的宏伟目标。为
发展中国极地科学事业和海洋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1989年4月28日,中国南极考察
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中国首次东南极建站、考察总结表彰大会”,为中国首次东南
极考察队荣记集体一等功、“极地”号考察船荣记集体一等功、“极地”号船长魏文
良荣记一等功。
中国第六次南极考察。1989年10月30日,中国第六次南极考察队乘“极地”船离
开青岛奔赴南极。北海分局副局长万国铭任领队。此次考察的任务是:长城站以考察
为主;中山站以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为主,并进行科学考察。预计1990年4 月下旬返回
青岛。
中日合作黑潮调查。北海分局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日合作
黑潮调查,在前3年普查的基础上,1989年转入专题调查。圆满完成了春(4月 8日~
27日)、秋(10月15日~11月24日)两季的专题调查。11月14日~16日,中日合作黑
潮调查的科技人员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日中合作黑潮调查学术研讨会”。中日
双方在会上各宣读了12篇论文,交流了1986年以来的调查研究成果,进一步商讨了下
阶段合作调查的工作部署。北海分局傅永法的“黑潮水对东海北部溶解氧分布的影响”
一文,在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
辽河油田浅海水域水深测量。1989年8月,北海分局接受了辽河油田浅水域水深
测量的全部外业工作任务。该任务包括3108平方公里水域和800 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的
测量。按合同要求1989年11月15日前提交6幅成果图的测量资料,1990年8月底前提交
剩余4幅成果图的测量资料。北海分局组织科技人员、车辆及调查船,于9月10日~11
月15日历时70天,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按时完成了任务。完成测线长度4680公里,测
量资料完全符合测量规范的要求。
1989年北海分局还承担了胜利油田埕北海域人工岛调查,绥中36-1油田海区水质、
底质和底栖生物残毒调查与分析,赤潮调查,锦州湾的环境调查等。
[海洋科研成果]北海分局负责组织研制的Ⅱ型海洋资料浮标。1989年6月26 日
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这项成果获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阶段成果
奖,北海分局荣获国家科技攻关集体荣誉证书。
北海分局参加研制的“海洋站微机系统”1989年6月28 日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组织
的技术鉴定。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海洋站微机测报业务的空白。该系统
1989年在北海分局所属的各海洋站相继投入使用。
北海分局情报资料室编纂的《海洋站水文气候志》于1989年10月26日通过了北海
分局组织的评审。该志所提供的诸要素统计特征值,可以正确地反映20年间北方沿海
水文气象的平均值、极值规律及其分布状况。可直接为海洋开发、港口建设、交通运
输、军事、科研和教学部门服务。
北海分局参加编绘的《渤、黄、东海洋环境图集》水文分册,1989年12月4 日通
过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评审。该图集的水文分册系统,全面地反映出我国三个海区的
水文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我国的科研、生产、教学及国防建设等均有应用价值。
北海分局参加研制的“小麦岛海洋站自动观测系统”,1989年12月20日在青岛通
过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鉴定。该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水温、盐度、潮汐、波浪、气
压等20多个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进行全自动化观测,实现了数据的连续采集、处理、储
存、打印、传输、编制报表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1989年4月24日,北海分局向青岛市人民政府提交了一幅1:10000 的“青岛市航
空影像图”。该图可清晰地显示出市区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它的制做成功,为
青岛市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市政规划、建设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赵殿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该所1989年共安排各类研究
课题39项,其中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农业
部科技重点课题11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合同课题9项,横向来源课题6项,本
所课题2项。在所列课题中,有6项课题提前一年结束,有8项进行了技术鉴定,5项进
行了技术验收,2项准备鉴定。
1989年,该所有8项科研成果获奖。“加压消化工艺制取低粘度超低粘度褐藻胶”
研究工艺属国内首创,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获农业部科
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功能进样阀”是分析化学
中流动注射分析的必需部件,该阀小巧精致,操作简便,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地质、
冶金、环境监测、医药卫生等领域,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国
家专利。“对虾流网作业过程掉虾数量和掉虾成活率试验研究”为拖网退出渤海这一
渔业管理上的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中国渔业环境预测研究”提出了环境污染对渔业影响的评价和预测方法,技
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碘奶生产工艺及
疗效的研究”是用海带粉配合饵料喂奶牛生产碘奶试验和用碘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等病症,经临床试验,疗效显著,也为我国海带养殖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获中
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STM-1溶液澄清度仪”器件先进、线性度好,
用于检测药品的澄清度,属国内首创,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扇
贝亲贝人工配合饵料”填补了国内扇贝新贝喂养饵料来源的空白,获中国水产科学研
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HTM-1型褐藻胶透明度仪”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测量检测专
用工具,替代进口产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
技进步三等奖。
该所充分利用自己雄厚的科技力量,努力拓展对外联系渠道,积极参与国际科技
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取得较好成绩。1、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加拿大“国际
发展研究中心(IDRC)”主席海德共同倡议在我国建立的“中加海水养殖培训中心”,
1988年8月在该所举行了隆重的落成揭幕典礼仪式。1989年5-6 月该所专家与加拿大
教授在该中心首次合作进行了对虾营养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该所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 )海水养殖开发示范项目在
我国的挂靠单位,于1989年7-8月举办了首期国际海带育苗养殖示范培训班,有6个国
家的13名学员参加了为期43天的培训学习。与此同时,该所还应该组织要求,在青岛
举办了有8个国家22名官员参加的第三届项目协调官会议。经过努力该期培训班和协
调官会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增进了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间
的科技合作与交流。3、该所利用挪威赠送给我国政府的“北斗号”现代化渔业资源
调查船,与挪方专家合作进行的“黄东海 鱼资源,渔捞调查及变水层拖网捕捞试验”
研究,在查清我国海域 鱼资源蕴藏量的基础上,捕捞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
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利用该项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4、该所利用日本海外渔业
协力财团的资助,1989年建成了具有1000 立方米水体育苗能力的麦岛海珍品增养殖
实验基地、真鲷育苗和放流增殖技术合作基地。
为了不断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和研究所自身的发展能力,在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精神
指引下,该所和有关生产单位合作建立了一批科技实体或科技咨询服务部门。其中有
和莱州市三山岛合办的海水育苗场,和崂山区沙子口镇合办的海产育苗场,成立了生
产新型离子色谱仪的科学实验工厂和研制电子仪器的新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渔具渔
法及渔机和水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开发部等。使该所的科研工作由过去单纯封闭的研究
型,逐步走上科研、生产、经营型的新路子。
(葛相安)